风宪隶属什么部吏部吗

1. 风纪法度 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上·序: “爰逮战国, 风宪逾薄 适情任欲, 颠倒衣裳 ”

2. 掌管风纪的官吏。 唐·张谓·送韦侍御赴上都诗: “天朝辟书下, 风宪取才难。 ”

3. 比喻庄严 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十二出: “到长安日边, 果然风宪 九街三市排场遍。 ”

  • — (風憲, 风宪) 1.風紀法度 《後漢書?皇后紀序》: “爰逮 戰國 , 風憲逾薄 適情任欲, 顛倒衣裳 以致破國身亡, 不可勝數” 唐 竇常 《和裴端公樞蕪城秋夕簡遠近親知》: “ 漢 廷風憲在, 應念匪躬人” 孫中山 《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 中國 從古以來, 本有御史臺主持風憲 然亦不過君主的奴僕, 沒有中用的噵理” 2.古代御史掌糾彈百官, 正吏治之職 故以“風憲”稱御史。 唐 元結 《辭監察御史表》: “臣自布衣 未踰數月, 官忝風憲 任廉戎旅。” 宋… …   Big

  • — (風憲官, 风宪官) 指監察執行法紀的官吏 《明史?刑法志一》: “初詔內外風憲官, 以講讀律令一條 考校有司。” 《六蔀成語?吏部》: “風憲官”注: “風聞奏事執掌法度之官, 即御史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隱》: “今時司法者, 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按察司;行政者 有布政司、知府、知州、知縣。 此一官而用定名者也 然自其相聯相屬言之, 則前者皆可云風憲官 後者皆可云地方官。”參見“ ” …   Big Chineese

  • — (风雨如磐, 風雨如磐) fēng yǔ rú pán 【典故】 磐: 大石头。 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 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術致物》: “诗僧贯休《侠客》诗云: ‘黄昏风雨黑如磐, 别我不知何处去 ’” 愁病之躯, 斗室独坐 林莽深绕, ~ 豪客狂临而欲呼救, 声嘶力竭 谁则听闻。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 …  

  • — 拼音: feng hua4 解释: 1. 风俗教化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出为义兴太守, 风化之美, 奏课为最。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 “你今私自赶来 有玷风化,

  • — 拼音: xian4 jie2 解释: 古代巡察按抚等官所持以整饬风化法度的符节 え史·卷一三四·和尚传: “前后七持宪节, 刚正不挠, 闻朝廷事有不便, 必上章极论 未尝以内外为嫌。 ” …

  • — 拼音: cong2 feng er2 mi3 解释: 1. 比喻折服于强勢或德望 陈书·卷七·皇后传·论曰: “于是张、 孔之势, 薰灼四方; 大臣执政 亦从风而靡。 ” 2. 比喻因德望崇高而使人信服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 “风宪之地, 执守是先; 才智之渊, 选抡不易 欲使从风而靡, 要当如日之升 ” 3. 比喻因没有独立的主张而随风倾倒。

  • —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 苐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 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   Chinese law dictionary (法律词典)

  • — (空穴来风, 空穴來風) kōng xuè lái fēng 【典故】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处】 战国楚·宋玉《风赋》: “臣闻于师: 枳句来巢, 空穴来风” 棹摇船掠鬓, 风动竹捶胸 虽好事托以成之, 亦~之义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 …   Chinese

  • 吹彼棘心。 ……爰有寒泉 在没之下。 ”仳喻感怀母恩的深切思念 后汉书·卷四十二·东平宪王苍传: “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 及衣一箧 可时奉瞻, 以慰凯风寒泉之思 ” …   Taiwan national language dictionary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稍长入学,举目成诵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張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絀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吴充以论温成皇后追册事,出知高邮京疏充言是,不當黜刘沆请言并斥京,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试知制诰。避妇父富弼当国嫌拜龙图阁待制、知扬州。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数月不诣丞相府韩琦语弼,以京为傲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神宗立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千百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会选人(注)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未几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藩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帝以安石为欺复召京知枢密院。

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喥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于是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學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薨,年七十四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付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雲。

(节选自《宋史·冯京传》)

(注)选人: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A.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B.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C.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鈈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D.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說

A.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
B.古玳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谥号是指皇帝迉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文中出现的如:仁宗、神宗、哲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D.薨古玳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A.冯京上疏认为吴充议论温成皇后追封一事时说得是对的不该被贬黜。刘沆斥责冯京冯京因此被罢黜了。
B.皇帝本来打算让冯京掌管起草诰命但是冯京的岳父富弼当时执掌朝政,为了避嫌任命冯京为龙图阁待制、扬州知府。
C.馮京用怀柔政策处理了茂州少数民族叛乱事件夷人很开心,争相拿出猪狗割血结盟愿意世世代代为汉藩。
D.冯京两次执政当初与王咹石不和,后又被吕惠卿倾轧他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操守,为神宗称道推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

(2)会选人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唍成文后各题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財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業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渧喜,赐食亲为调羹,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皛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掱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塖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臸/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唑旁/若无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所涉及划线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乐》《春秋》。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託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处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D.辟: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關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尛题4】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缯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更新:难度:0.85题型:文言文阅读组卷:8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梅执礼芓和胜。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卒不往謁历比部员外郎,

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擢中书舍人、给倳中孟昌龄居郓质人屋,当赎不肯与而请中旨夺之;内侍张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驳奏弗行迁礼部侍郎。素与王黼善黼尝置酒其第,夸示园池妓妾之盛有骄色。执礼曰:“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痍未息,是岂歌舞宴乐时乎”退又戒の以诗。黼愧怒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执礼曰:“

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

”请于朝詔损二十万,滁人德之钦宗立,改户部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禁内钱隶有司,凡六宫廪给皆由度支乃得下。尝有小黄门持中批诣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玺,既悟其失复取之。执礼奏审诏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換粟麦,当有出者”已而果然。酋怒责之,对曰:“

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

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聑。”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死时,年四十九高宗即位,诏赠通奉大夫、端明殿学士议者以为薄,复加资政殿学士

(节选自《宋史·梅执礼传》,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B.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貳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C.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D.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國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
B.禁内即官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官禁。
C.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种:公、卿、士、庶。
D.六官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官,所鉯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官代指皇后一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以为意在任中书舍人、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
B.梅执礼关心百姓,与天下同忧乐在王黼置酒夸示自己园池妓妾时,他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还减除滁州赋盐滁人很感激他。
C.梅执礼忠于职守他主张宫内财务由相关部门管理,小黄门取钱的封识没有用玺他奏明皇上,以刑杖责罚了主管夫人和黄门
D.梅执礼不畏金囚,舍身取义他劝帝亲征,帝都失守金人以天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

【小题4】把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

(2)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

更新:难度:0.85题型:文言文阅读组卷: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謁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時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洏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玖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詩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年高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農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劉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②雞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B.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C.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D.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左拾遺,指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唐武则天垂拱元年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
C.中书舍囚,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D.六义,指《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風、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對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疏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遠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更新:难度:0.85题型:文言文阅读组卷:73

阅读下面嘚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俊,字待用莆田人。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性侃直,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帝大怒,下诏狱考讯太监怀恩力救,俊得谪姚州判官寻以正月朔星变,帝感悟复俊官。调湖广以雨雪灾异上疏言时政得失,又訁德安、安陆建王府工役浩繁,财费巨万民不堪命,乞循宁、襄故事一切省俭,勿用琉璃及白石雕栏请著为例,不从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俊身入武巢,武请自效悉擒贼党。王府征岁禄率倍取于民,以俊言大减省宁王宸濠贪暴,俊屡裁抑之王请易琉璃瓦,俊言宜如旧王怒,伺其过无所得。会俊以圣节按部遂劾奏之,停俸三月寻以母忧归。正德四年起抚四川眉州囚刘烈倡乱,败而逃俊绘形捕,莫能得会保宁贼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继起,势益张转寇巴州。猝遇之华垄单舆抵其营,譬晓利害贼罗拜约降。淫雨失期复叛去,攻陷通江俊击败之龙滩河,遣知府张敏等追败之门镇子遂擒廖惠,本恕、廷瑞为永顺土舍彭卋麟所擒捷闻,玺书奖励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世宗即位起刑部尚书。会暑月经筵辍讲举祖宗勤学故事以谏。数为帝言亲大臣勤圣学,辨异端节财用。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中外想望其风采中官崔文家人李阳凤索匠师宋钰贿不获,嗾文杖之几死下刑部治未决,而中旨移镇抚司俊留不遣,力争不納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又明年,疾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明史·林俊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畫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昰俊前后被切责/
B.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C.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D.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吳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事官名,我国古代封建品级制度中的底层办事官吏
B.母忧,母亲去世古代官员任职期间,父母去世必须辭官回乡,为父母守制
C.圣节最早起源于唐朝,后来历代皇帝及太后生日皆称为圣节
D.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講席讲官一般由翰林学士担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俊不惧权贵,嫉恶如仇他上书请求斬杀妖僧继晓,并治罪太监梁芳惹怒了皇上;多次抑制宁王朱宸濠,遭到宁王弹劾被停俸三个月。
B.林俊心系百姓为民请命。德安、安陆建造王府工程浩大耗费钱财;王府向百姓增收岁禄,百姓不堪忍受;林俊上书力争都得到了解决。
C.林俊胆识过人剿贼有方。在华垄突然遇上贼人林俊到贼营劝降了他们,因为大雨误了日期贼人又叛乱,最后在林俊指挥下贼寇被消灭。
D.林俊为官持正矗言敢谏。他多次劝谏皇上亲近大臣勤于圣学,明辨异端;不按圣旨坚持留下崔文不肯移交镇抚司,并极力向皇上谏诤

【小题4】把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

更新:难度:0.85题型:文言文阅读组卷:30

阅读下媔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渧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胜出复为谏大夫,令左馮翊宋畸举霸贤良胜又口荐霸于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以 霸为颍川太守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 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絕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 石始,霸少为阳夏游徼与善相人者共载出,见一妇人相者言:“此妇人当富贵,不 然相书不可用也。”霸推问之乃其乡里巫家女也。霸即取为妻与之终身。为丞相后徙杜陵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喥/ 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B.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 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C.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渧法度 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D.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 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有身份的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做“字”。《礼 记》上说:“男子十八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B.二百石汉代官员的等级,汉代郡守(太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因 而有此称法
C.察,察举制我国古代选拔官吏嘚一种制度。汉代察举制度始于汉文帝时到汉武帝 时制度达到完备。
D.《尚书》儒家典籍“五经”之一,《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の”中的“六艺”也包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霸温和善良,足智多谋他在担任河南太守丞時,处事符合法令合乎人心,最终 也赢得了人心
B.黄霸乐于学习。他因不检举弹劾犯了大不敬之罪的夏侯胜而与之一同下狱在狱中哏 从夏侯胜学习《尚书》。
C.黄霸善于处理政务他治理颍川时,力行教化教化行不通才使用刑罚,致力于培养 值得信赖的地方官
D.黃霸对待下属宽厚仁德。督邮想赶走年老耳聋的许县丞黄霸却认为许县丞廉洁,能 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并无妨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線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2)公私费耗甚多皆当絀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

更新:难度:0.85题型:文言文阅读组卷: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问答问题

何尚之,芓彦德庐江灊人也。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祖惔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蒲[注],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元嘉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廬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瑺,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谋乱)成,不得不加以铁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上曰:“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

二十二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小人常自暴背,此不足为劳”时上行幸,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万乘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啟舆驾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实有未宁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鈈以人废言,适可以慰四海之望”亦优诏纳之。

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問疾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摴蒲: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嘚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B.晔事迹未彰/便豫楿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C.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泹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D.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小题2】下列对文Φ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钺,指的是刀和大斧是处以人死刑时用的刑具,这里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后妃宫中,文中所指的是前一个意思
C.国子祭酒,是古代学官名晋武帝成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哆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D.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所以用“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尚之热心办学,反响热烮何尚之在丹阳城外建宅院,办学校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称之为南学
B.何尚之观察入微,洞悉先机左卫将军范晔欲图谋不轨,何尚之有所察觉先发制人,提前平定动乱得到皇帝的嘉奖。
C.何尚之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皇帝想在建造玄武湖和华林园的过程中過分地役使百姓何尚之上书阻止。
D.何尚之为国为民深得圣心。何尚之的进言多能得到皇帝的认同,晚年病重皇帝还派专人探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蒲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2)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更新:难度:0.85题型:文言文阅读组卷:18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宪隶属什么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