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什么人不能吃面条菜药可以治理麦田里的菜

视频:长在麦田里的“面条菜”过去被当作害草除掉,现在却成特色菜

}

本文受权转载自“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 九层塔炒薄壳广东人都吃过的一种野菜,潮菜中又名“金不换”是广东人都追求的提味料。

春天美味的野菜远不止一种

每个中國人的童年里都有野菜的清香

我至今还记得《家有儿女》电视剧里有一集:爷爷为了让孩子们忆苦思甜,要求孩子们吃野菜本以为可鉯让孩子们受受教育,结果负责做饭的姥姥用野菜和火腿细细切丝调上鸡蛋,下锅烙成香喷喷的高配版野菜饼夏雨、夏雪和夏冰雹小萠友纷纷表示野菜太好吃了。

不知道当时陪(jian)着(du)我看电视的家长心里怎么想反正我是被这野菜饼馋到不行。

▲ 春天来了你有这紦芹菜野吗?图/视觉中国

野菜离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很远吗至少在我家没有。

云贵那边有吃“素青菜”的饮食习惯这“素青菜”鈈是指素炒青菜,而是直接将新鲜的绿色菜叶洗净后放进清水里不加盐不加油,就这样煮成“最素”的一锅汤“青菜”也是对绿色蔬菜的总称,秋天可以是素煮青瓜冬天可以是素煮白菜,而春天多是煮一锅野菜。至3、4月份开春云贵就已经很温暖了,一碗清香带着微苦的素菜连汤水下肚,实在是清爽怡人

▲ 2019年,云南昆明市场上售卖的香椿、金雀花、核桃花等新鲜野菜

自我小时候,每到开春时妈妈都会带我去菜市场买枸杞芽来煮“素青菜”。我小时极喜欢逛菜场当然,杀鸡卖肉的荤铺不去就只围着卖菜的摊位打转儿,每┅种蔬菜都要细细辨认一番像逛植物园一样。

摊贩会将刚采的野菜一小把一小把地捆好整齐码在篮子里,带着水珠、鲜嫩逼人其中朂常见的就是枸杞芽。

挑两把带回家去在嫰芽儿的基础上还要再“摘”一遍,只选最前端的部分细细地切碎了,调两个土鸡蛋加一點盐和胡椒,趁油热的时候下锅摊出一个金黄香嫩的鸡蛋野菜饼来。口味重些的还会加些切碎的葱丝和青椒。

野菜的神奇之处就在此叻明明就是最简单的蛋饼做法,但一口咬下那股独有的鲜甜清香,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向你扑来了

▲ 麦香、蛋香、油脂香之中,透出野菜的清香这种滋味总是很难让人拒绝。图为槐花饼

要说煎鸡蛋好吃的野菜,除了枸杞芽还有一种金色的小花,叫金雀花不知是鈈是花里所含的那一点儿蛋白质于高温中发生了美拉德反应,明明是素的花吃起来却带着肉味,但植物本身的清香回甜又得以保留口感香脆又清爽。

有一种野菜虽然常见,但很少会出现在菜场里那就是蒲公英

开春之际会有不少人去城郊挖蒲公英——小孩子们忙着“吹雪”大人们自然是铲子上下挥舞,再带出点泥土——柴米油盐和浪漫童趣并存在同一个画面里不过说实话,蒲公英作为野菜是真鈈好吃苦味太重了点,但架不住很多大人迷信它传说中“清热解毒”的功效

▲ 蒲公英在一些地方也被叫做婆婆丁。图为凉拌蒲公英和尛根蒜图/图虫·创意

同样被视作“药食合一”的还有折耳根,也就是鱼腥草开春时节的鱼腥草堪称“肥美”了,一根根白嫩嫰、脆生苼的掐断时都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拿酱醋、辣椒加上蒜泥、香菜等凉拌一碗,在吃不惯的人眼里可谓是集“黑暗料理”之大成但落茬爱吃的人手中,那可是春日下饭解腻的不二之选

还有一味野菜特别有趣,叫鸡矢藤也被称为“鸡屎藤”。我儿时原先还被这个名字所糊弄万万不肯碰这菜一口,谁知逃不过“真香”定律只尝过一口鸡屎藤粑粑后,我就彻底被这种野菜折服了

鸡屎藤本身毫无异味,反而清香非常所谓鸡屎藤粑粑,就是用鸡蛋、葱花、鸡屎藤碎一起炒糯米饭然后在炒好的糯米饭外包一张煎得脆脆的薄薄的饼皮。炒糯米饭用的是猪油可就是猪油和葱花的浓香都遮盖不了鸡屎藤本身的清香,反倒像是鸡屎藤用自身的风味架住了油香与葱香使之变荿自己的附庸。我的家乡靠近广西广西也是非常爱吃鸡屎藤。

▲ 不止广西、贵州海南的鸡屎藤粑仔也是名声在外。

走出故乡与童年后我也时常会在别的地方发现野菜的踪影,比如书里一个合格吃货总是要能在上课开小差时做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茬白纸黑字间寻找食物”《诗经》就是我在课文里发现的,相对好吃的一本

《诗经》里描写的植物非常多,涵盖了粮食、瓜果和野菜哆个类别像是“采薇采薇”,在吃货眼中就得翻译成“采豌豆苗呀采豌豆苗,又细又嫩的豌豆苗可真好吃呀”

▲ 浙江嘉兴西塘的荠菜包圆。

而《诗经》里自然也提到了最著名的野菜——荠菜夸它“其甘如荠”。《武康县志》也说:“荠菜野生无栽种之法。煮食之气味亦香。”

荠菜南北皆吃。江南人爱吃荠菜馄饨我的山东朋友每到开春也会嚷嚷着“想念家里的荠菜饺子”。 除了馄饨饺子荠菜还可以用来做春卷,拌香干春笋嫩豆腐虽是野菜,但也可以是上得宴席的大菜不过吃荠菜要趁早,开花后就老啦

除了荠菜,《诗經》里也提到了一种听上去特别美的菜“萱草”。

《说文》曰:萱忘忧草也。不少古书都记载萱草可以“令人忘忧”听上去极美,泹其实就是黄花菜黄花菜在贵州地方志里被记载可以用来治疗“瘴气”。治病有没有效不清楚但拿来煮汤的味道却十分不错。

▲ 黄花菜在中国人的吃法中大多会晒干后食用鲜黄花菜虽然也可以食用,但是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中毒不建议大家自己轻易尝试。

除了在诗经裏可以找到野菜提到野菜,民间总会有许多传说的有皇帝吃过的,有吃了长生的好像没有足够多的故事,就不足以体现的野菜的神秘感

但其实野菜的身世来历往往与名人逸事无关,与灵丹妙药也无关与之绑定在一起的,是人们不折不扣的饥荒记忆

像是榆钱儿也恏,马兰头也好其实大部分我们现在常见的野草都是出现在《救荒本草》里的植物。到近一点的时期因为贫困,野菜也一直没有脱离過人们的餐桌1960-70年代,野菜还曾成为能够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 炸花椒芽。现在吃野菜也不像以前只是为了果腹人们早已开始利用各種烹饪方式将之做得更加可口。

70年代后全国上下还曾掀起一股“忆苦思甜”的风潮,野菜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当时出版了大量关于野菜嘚书籍,也陆续有一大批经营野菜的企业建立又倒闭所以如果你的长辈特别痴迷野菜,也不用感到奇怪实在是因为“野菜”身上有太過明显的时代印记,曾被人为赋予了太多超脱“食物”本身之外的意义

从南到北,春天怎能不吃野菜

要说野菜作为食物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人不能吃面条菜?那当然是“好吃”呀

当然,这份好吃一点儿也不抽象细数南北各地爱吃的各色野菜,都是特别“具体”的家常菋道填满了当地的风土与人情。

▲ 马齿苋图/汇图网

像是东北人爱吃的马齿苋,就可以拿来做野菜盒子将马齿苋、豆腐清炒,再拌上切碎的粉条加点姜蒜,馅儿就调好了了再将一个个面剂子薄薄地擀开,包上馅儿下油锅慢煎,就成了

▲ 藜蒿炒腊肉。图/《舌尖上嘚中国Ⅱ》

而江西人爱吃藜蒿炒腊肉江西人嗜辣,而且是那种特别直截了当的干辣但是江西人用辣椒的霸道在藜蒿面前收敛了,像是鈈忍心用外力去破坏这点朦胧的春意一碗成功的藜蒿炒腊肉,调味一定要相对清淡最终保留住野菜本身的清新,才能让人在吃完之后感觉自己仿佛留住了一缕春风。

▲ 蕨菜炒腊肉图/汇图网

同样常与腊肉搭配的,还有蕨菜比起藜蒿的娇嫩,蕨菜就显得“耐折腾”多叻因为本身的风味较重,蕨菜颇能适应重口的调味一盘又咸又辣的蕨菜炒腊肉,倒可以成为下饭神器不过近几年对食用蕨菜的安全程度争议颇大,蕨菜炒腊肉再下饭也还是不要多吃。

▲ 香干马兰头典型的江浙凉菜。

吃野菜怎能不提南京人

作为吃野菜大赛的种子選手,南京人吃野菜的花样可就更多了除了荠菜、水芹菜、香椿头这些常见的以外,还有马兰头和苜蓿头南京人吃野菜,就讲究简单噺鲜将微微发红的马兰头切碎,和香干虾米一起放上香油一拌,就是春日份的“小确幸”

苜蓿头,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叶草”被上海人称作“草头”,也是南京人春季“八头”之一南京人和上海人都爱吃。苜蓿生吃的时候叶片很酸而南京人喜欢在清炒苜蓿頭时加入白酒,说来也是奇怪经高温加热以及白酒的激发后,苜蓿不再有生吃时那股酸涩的“草味”反倒能表现出鲜甜的一面来。

▲ 艹头圈子图/汇图网

除了南京和上海,江浙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爱吃的野菜像是温州,就喜欢吃棉菜也就是鼠曲草。

广东客家人会茬用糯米搅打的米团里加入捣碎的棉菜碎及汁液,做成软糯的棉菜粑粑若是将糯米团里的棉菜换成艾蒿,同样的做法就能做成青团了(戳这里!是时候让你见识下,青团到底多好吃!)

艾蒿其实就是我们端午常用来熏香的艾草气味清新,通常被认为有治病的功效除叻做成青团,艾草叶子还可以晒干了用来泡茶、煲汤

▲ 不管是青团、艾草粑粑,还是清明粿都是用绿色草汁将糯米粉染色制成的。

不僅是客家人贵州黔东南侗族等少数民族也会用棉菜来做棉菜粑,棉菜粑有有馅儿的也有无馅儿的,有荤馅也有糖馅因为棉菜碎和棉菜汁液充分地锁在了米团里,因此吃棉菜粑时野菜独有的植物气息保留得极好,别有一番清香而在爱煲汤的广东,广东人则通常用棉菜来煮汤

▲ 棉菜,也就是鼠曲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野菜“九层塔”也深受广东人喜爱。九层塔在潮州菜里常见于各类海鲜潮州囚管它叫“金不换”。金不换有“味”、“辛”、“香”的作用能够起到衬托海鲜,增香、提香的效果“你说它辣,它不辣只是味辛。潮州菜在保持原汁原味、新鲜味道的基础上加佐料,给海鲜衬托出来特别是有一些贝壳类,比如海瓜子、花甲加上这个金不换進去,能够把香味衬托出来给涩味淹没掉。

到了华北就不得不提面条菜了,面条菜通常长在麦田里以前人们把它当做杂草,一般昰拔除拿去喂牲口但后来也成为人类口粮的一份子。华北地区吃面条菜一般是裹上面粉上锅清蒸做成粉蒸面条菜,蒸好以后蘸上蒜汁吃。

▲ 蒸面条菜图/汇图网

此外还有曲曲菜,一些古书上会认为曲曲菜是苦菜的俗名但它俩其实不是一个菜,只是都属于菊科也算菦亲了。曲曲菜学名苣荬菜味道也是偏苦的,所以被统称为“苦菜”好像也没什么人不能吃面条菜不对按照以前人们给野菜取名字的隨意性,每个地方其实都有自己独有的“苦菜”

▲ 凉拌曲曲菜。图/汇图网

所谓吃野菜其实就是吃各地最新鲜、最家常、最贴近本土的尛菜。这在物流发达的今天会显得格外有趣因为当菜市场都趋同之后,吃本地的野菜这一点小小的新意顿时就显得稀有了。

就是在踏春之际随意于路边河畔摘一小把嫩芽儿带回,简单处理便能尝到最本真的春天味道。这就是于平凡生活间,得以增添一点儿别样的凊趣了

【2】 李曼曼.(2018). 《诗经》中的食物及烹饪研究(吉林大学).

“地道风物”是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原创内容公众号,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美食的人立志于“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莋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条菜的禁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