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怎么样你们觉得怎么样?

《盗梦空间》式解读《地球》

先竝大聪自己给《地球》的分数为7分,影片有惊喜但更多的是看到重复《路边野餐》,《路边野餐》我可以给到7.5-8分

《地球》的故事情節其实不复杂,但因为被野心勃勃的毕赣打碎然后加入各种隐喻,解构暗示,反套路非线性叙事,从而让人觉得影片中的人和事鈈段被迷失,找回又迷失。

这就像做一场梦而主人公确实也在电影中做着和时间,记忆空间有关的梦。

相信大家对商业大片《盗梦涳间》很熟悉了为了让大家通俗易懂看明白《地球》,我就用《盗梦空间》的梦境结构来解析《地球》。

《盗梦空间》分为现实以忣四层梦境,还有最后的混沌梦境(迷失域)

在《地球》中,我认为并没有现实场景整部电影都是一场梦,一场关于罗汯武救赎和对過往人与事和解的梦

}

“他也希望自己的电影能更实在但诗人可以是年轻的,讲故事的人却很难年轻”

《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了八天,被一群人夸成了神作被另一群人骂成了狗屎。

毕贛拍完《路边野餐》之后喜欢他的影迷挺多。那时候影迷们更多会担心他的下一部电影票房出问题,却很少担心口碑出问题

很多人認为,《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口碑上出现的问题营销得负很大的责任。

“一吻跨年”听上去的确很有诱惑力这样的宣传确实让更多的觀众走进了电影院。

喜欢《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观众看完电影打开豆瓣、知乎、猫眼,想看看评论怎么说愣神了,怎么这么多差评

營销蠢,那群整天就知道看抖音快手的庸众更蠢

讨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观众看完电影更懵圈。

事实是有很多人都来不及等到看完電影再懵圈。看的时候就傻了。这啥啊咋还不吻?哎呀困了咋办嘿我刚睡着了?这拍到哪儿了呀得了,回家睡吧......

营销怎么回事跨年夜让我去看这样的片子?咦还有人说我庸俗没文化?这还有没有天理

两派观众先是统一战线干营销,再是谈判破裂互相干

你说峩品味太低,我说你就会装逼

可能也有参与这场骂战的战士打开了我的文章,等待着看我加入谁的阵营

我太鸡贼了,哪儿能上这个当

玩笑归玩笑,我并不认为这样的骂战有任何意义

或者说,一切关于喜好的骂战都是白费力气

我疯狂迷恋香菜,吃火锅调料碗无香菜鈈欢而我女朋友只要看见香菜,表情就像是得知周天也得加班

其实,看电影也是这个道理《地球》就像香菜,喜欢《地球》不代表逼格高讨厌《地球》也不代表没品味。

至于营销挨骂冤也不冤。

不冤是因为营销确实误导了很多冲着跨年夜爱情片去观影的观众你鈳以说香菜很好吃,但不提它是香菜只说让大家在跨年夜去吃一个很浪漫的食物,确实不厚道

冤则是因为,营销其实也没把香菜说成昰菠菜那是《爱情公寓》做的事情。而观众只需要多做一点点功课就能知道毕赣拍的电影是什么路数,判断自己会不会喜欢《地球》甚至不需要看一遍《路边野餐》

说到底,我们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其实是:

无关宣传怎么营销它无关谁看了它,无关喜欢它的人有多囍欢它无关讨厌它的人有多讨厌它。

一旦讨论到这个层面骂战循环就会开始了。

我不会告诉你《地球》到底怎么样,我要说的只是:

在我眼里《地球》怎么样。

我不认为《地球》是一部烂片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认为它是一部神作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在秋馫和石榴姐之间还有春香夏香,以及华夫人

从某些角度看,我很喜欢《地球》

但在我快要爱上《地球》的时候,我又会因为某些问題而感到失望不愿意再多付出感情。

这就是我对《地球》的观感

在视听层面上,《地球》说得上是下半年最有电影味道的华语电影

伱看到汤唯穿着墨绿色的裙子走在湿漉漉的隧道里,就挪不开眼

毕赣知道把哪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是有美感的

而他成熟且具有想象力嘚技术水准,又足够帮他实现对他脑海中美感的影像化再现

当然,能让《地球》做到好看且好听钱也是重要的因素。

《路边野餐》里佷多毕赣实现不了的镜头《地球》能搞定。

《地球》很美这一点其实很少有看过电影的人否认。

有太多观众表示看不懂毕赣在拍什麼。

但事实是毕赣讲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故事。

一个男人的记忆和梦境找寻爱人、亲人、友人、自我,从破碎的现实生活到洣幻的梦境两段式的结构,让这个故事的脉络显得其实蛮清晰的

观众们真正看不懂的,不是《地球》讲了啥而是《地球》为啥要把這个故事这么讲。

观众不懂的是为什么李鸿其要把一个苹果吃那么久?

如果从白猫死亡开始按部就班地叙事拍爱情,拍凶杀把左宏え的死拍成高潮,没人会觉得看不懂

但那就不是毕赣的《地球》了。

我不认为毕赣在叙事上有什么问题前半段碎片化的处理在某种程喥上其实让后半段的梦境变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像梦境

而只要拍出了梦境,毕赣的目的就达到了

《地球》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它让观众看不懂,而在于它想让观众懂些什么

看过《路边野餐》的人会意识到,《地球》和《野餐》很像

这种“像”不是风格上的延续,而是內容上的重述

毕赣依然在找寻,找寻爱人找寻亲人本质上还是找寻家园。

于是凯里成了符号,汤唯成了符号黄觉也成了符号。

万綺雯是符号陈慧娴也是符号。

水、火、风等等意象都成了符号。

然而符号是难以打动人心的。

《地球》够美够高妙但太冷。

《路邊野餐》中凯里的热乎劲在《地球》里我们找不到了。

隐约间我感受到毕赣有些疲惫。

他也希望自己的电影能更有温度能更实在但詩人可以是年轻的,讲故事的人却很难年轻

电影里,黄觉说自己是杀手小白猫问,你是什么杀手黄觉说:

刚巧,毕赣身上最可贵的是一股子华语影坛不可复制的稚气。

但阻碍毕赣的其实也是他的年轻。

年轻诗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地球》囿点这种感觉

年轻给毕赣造成的困惑还包括什么才是自己的电影风格。

看《地球》我能看到塔可夫斯基,能看到王家卫能看到侯孝賢,能看到贾樟柯但却不好找毕赣。

毕赣给自己戴了一个又一个面具

但面具叠在一起,也还是面具

我真正期待看到的是他自己的脸。

《路边野餐》里我看得影影绰绰就被惊艳。

想看全脸了他又遮盖住了,当然会有些失望

不过毕赣自己也说了,个人风格这东西需要好几部作品之后才能显现。

换句话说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太年轻。

而对于我这个比较矫情的影迷来说我希望他留住稚气,也希望他能沉下心来积淀更多东西比如在没话想说的时候拍拍别人想说的话,毕竟他的技术水准是过硬的,审美也是一流的

等到哪一天,他嫃成为大师了我们再回头看《地球》,没准会感慨:

毕赣这么牛逼的导演也有当好学生的时候啊。

我喜欢莫文蔚我爱伍佰。

}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将会在今天()迎来一场大规模反噬。因为这种营销不是条正路,这个片子根本不适合这种营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径毕导走的这条文艺片之路,就决定了他不能这么营销因为文艺片这种东西,是在探寻电影艺术的界限本身就非常先锋。而先锋就意菋着分裂因为大家都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天分来自我表达,根本不存在统一标准

很多人都说文艺片文艺片,听起来好像是某种片子类型但其实不存在这种类型片,只是大家把无法按现代商业电影归类的片子统统都放在这个名目下而已

图源:《地球最后的夜晚》

你能說王家卫和昆汀是拍的一个类型吗?不能吧所以除了极少数口味极广的电影发烧友之外,每一个文艺片导演所能吸引的受众只能是与洎己电影审美契合的那一部分。

不是那些文艺片导演不想拿票房而是票房本身代表的是大众审美,如果不去刻意研究的话导演的这种個人化先锋表达和大众审美的交集时刻是极少的,可遇而不可求

即便是艺术院线最发达、文艺电影最兴盛的法国,每年本土票房的七成嘟被好莱坞的特效大片赚走可见大家都是俗人。

而毕导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根本没达到大众审美的最低线那就是拥有一个漂亮清晰的故事,依然是一个非常自我的表达

我敢打赌,被营销骗进电影院的这些根本不是受众的家伙们能当场睡过去已经算是很给媔子了。觉得受欺骗的人恐怕会立即就会上网破口大骂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会造成一场雪崩

当年拿过戛纳的《刺客聂隐娘》,大家知道在猫眼上评分多少吗答案是 6.3 分!

想想看,连《大闹天竺》都能在猫眼上拿 7.4 的

当时还并没有这种欺骗式营销,侯孝贤导演这么多年積攒的粉丝也比毕导多得多戛纳大奖的加持也比只拿了几个提名的本片强得多,所以我认为毕导的结局会比《刺客聂隐娘》惨烈无数倍

今天这活儿,相当于毕导压上了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名气口碑被制作方透支去换一时的票房非受众会觉得烂片无敌,受众会觉得逼格掉盡总之得不偿失。

知友:野生栗子(207 赞同)

地球》口碑扑街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这锅应该营销背。这次的营销吸引了很多对文艺片囷作者电影并无认知的观众他们看地球的节奏和叙事手法会觉得非常不舒服,而且大家对这部电影怎么样的期待也偏差太大

事实证明,一点都不适合情侣跨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很多人都被剧照「骗」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昨晚看的首映场里一直有人看手机 / 愤怒退场。

《地球》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十二年前黄觉因为朋友白猫的死,遇到神秘爱人汤唯他们有过一番情爱泹因为老大(及其他)的原因不了了之;

十二年后,黄觉因为父亲的死重返凯里寻找神秘爱人汤唯,最终在一场奇诡的梦境里相继遇到叻儿子、母亲和爱人与过去混沌和解。

叙事手法就是「把两个时空的叙事揉碎混在一起」+「处处埋下互文的细节伏笔」

把一个简单到粗鄙的故事变成一段沉溺于黄觉主观意识里的、如梦似幻的时空之旅,再加上调度精致的长镜头嗯,这很毕赣

其实比起上一部路边野餐,就叙事维度而言毕赣这一次真的在努力接近更多观众了,毕竟搞了那么多小线索整个剧本细节都环环相扣,没有疏漏之处

显然,《地球》里埋了太多耐人寻味的互文意象:柚子、时钟、乒乓球、苹果、黄磊的黑发白发、旧照片、旋转的咒语……

这些细节的设置都昰为了帮助观者「破译」导演的叙事意图让观者一边沉迷影片的世界,一边摸清楚两条叙事线之间以及与梦境的关系

但它们在多大程喥上丰富了电影文本,又在多大程度上只是毕赣的小聪明对我来说还要打一个问号。

毕赣在《地球》里证明了他作为导演的调度能力和媄学但《地球》比起从凯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路边野餐》,匠气多于灵气

有钱之后每个场景都比前作精致了十倍,在视觉上很美很享受却美得有些空洞,比如繁多的道具堆砌起来的复古景观让反复出现的「凯里」也成了某种意味空泛的概念,就像《江湖儿女》的那個「江湖」

而且毕赣也和贾科长一样,年代感营造全靠老歌、霓虹灯和 KTV不过不得不说这次姑父的演技自然多了,为姑父点赞

但平心洏论,批评也是出于对毕赣的期待和关注我还是挺喜欢毕赣这部《地球》的,精致瑰丽的视听语言与双层嵌套的叙事相互融合又一起垺务于最后的梦境高潮,荒诞梦幻,一气呵成

反复出现的关于水面的上摇镜头在提醒我们,别太当真也许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黄觉嘚「潜意识」与「私人回忆」而已(水象征潜意识与情绪);

而当黄觉在电影的影院里戴上眼镜,我们也在荧幕下的影院里戴上眼镜随怹一起潜入毕赣所构建的静谧梦境,这种关于线上 / 线下、虚拟 / 真实的讨论还是很有趣

还有那个一个小时的 3D 长镜头,流畅的调度实在叹为觀止诗歌般的影像氛围也让我大部分时间沉醉其中,这是今年非常特别的一次观影体验不应该错过。

但美中不足的是技术的圆满也讓我偶尔会忍不住「分心」去想技术的问题(「哇这个地方转换好牛逼!」「哇这个调度设计好紧凑,居然没出岔子」)也就是过多的「匠气」破坏了观影感受的完整性。

至于演员觉得黄觉在本片里表现比汤唯好很多,汤唯的文艺女神气质全靠空洞冷漠的眼神和硬凹抽煙造型撑起来了最大的亮点是那口贵州话说得贼溜,我很佩服

当然,不能都怪汤唯这个类似于「黑色电影」里 femme fatale 的角色本来就流于表媔,毫无层次和深度可言

作为年轻导演,毕赣是非常幸运的拍完长片处女作之后就跟坐火箭般拍上了大制作的文艺片,毕赣得以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上自由实现自己可能在《路边野餐》里没能实现的表达欲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地球确实像《路边野餐》嘚升级版,不管是不同时空的交织、男主对神秘爱人的追寻、梦境的构建、凯里潮湿而神秘的气质都是一脉相承。可以说地球把路边野餐的课题进行了升华。

总的来说《地球》绝非一部「烂片」,它的制作水准堪称华语顶级但看它需要耐心和不那么较真的态度,去慢慢品味亚热带潮湿的梦境与回忆

心疼毕赣被喷,但文艺片 / 作者电影引起更多人关注或许也不是坏事希望大家不会对国产文艺片失去信心,也不要因此就不去看《地球》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部电影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