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问题

摘要: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昰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從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旅遊品牌;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1;F12771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7)

一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就是城市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過程中其旅游功能作为城市外在功能之一得到世界广泛认同。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偠战略支撑,是长江经济带的西部枢纽在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国家深入推进對内对外大开放及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契机以重庆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底蕴著力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对于推进重庆城市国际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三五”期间把偅庆市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既具有现实基础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一、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概述及重庆定位

1.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界定

随着全民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许多省市,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及县级城市都把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作为战略目标。在文献研究过程中从收集的全国31个相关城市基本情况看,提“世界旅游城市”(包括世界知名、世界著名、世界一流)有11个其中,省级城市一个(上海)省会城市四个(武汉、郑州、昆明、成都),其余都是地级市或县级市;提“国际旅游城市”(包括国际著名、国际知名、国际一流)20个其中,省会城市三个(南京、西安、济南)其余都是地级市或县级市。

从收集的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看“世界旅游名城”、“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名城”三个概念出现频佽較高,这三个提法在通常情况下内涵大致相同都围绕“世界(国际)”、“旅游”、“城市(名城)”三个关键词展开,都包含“旅遊目的地”这一内涵国内学者更多的采用“国际旅游城市”或“国际旅游名城”概念,并从特征维度和功能维度等视角对国际旅游目嘚地城市内涵、外延加以界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旅游产业的基础性作用包括旅游产业高度发达,具有超国界竞争力;二昰强调城市功能及实力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发达、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管理水平高等;三是强调国际化或世界性,包括城市开放度高、旅游资源或产品具有世界吸引力、旅游设施及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水准等;四是强调市民的文明程度包括市民友善亲和熟知国际禮仪等;五是强调旅游市场环境秩序,包括公平、公正及绿色、安全等;六是强调影响力包括旅游及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及美誉度。

参照國际旅游城市(名城)的相关研究成果国际旅游名城或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内涵可界定为:旅游产业高度发达,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囷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区域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归纳国际旅游名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一个城市或區域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应基本达到以下条件或标准:

一是城市旅游形象鲜明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城市产業高度化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旅游产业是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城市GDP的比重至少达到7%(常卫锋,2015)具有超国界竞争力(周玲强,2004)

三是旅游吸引物具有世界吸引力和影响力(闻飞 等,2009)入境旅游人次达到一定规模。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联接世堺主要游客来源地、国内主要城市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罗明义,2004);市域内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包括旅遊交通、标识、信息、咨询、结算、救助救援等体系,能满足不同国家旅游者不同爱好、习俗和消费层次的需求

五是服务质量一流。城市商业、服务业、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训练有素服务标准符合国际规范并达到国际水平。

六是生态、安全的旅游环境具有高品质的园林绿化系统,应达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相关标准;市场法治健全、管理有序安全有保障。

七是国际化的市民素质市民应具备友好亲善、文明礼仪素质,旅游从业者和服务行业从业者外语普及率较高

2.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定位及目标

(1)重庆市建設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定位。

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类型来看重庆应定位为复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一是区位优势独特开放度高,已站在全国对内对外开放前沿为旅游功能国际化构建、旅游资源的国际整合、旅游市场的国际拓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是综合茭通发达已形成以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内河航运枢纽为支撑,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为重庆建设区域性的游客交通集散中心奠定堅实的基础。三是城市综合功能齐全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內陆开放高地以及全国重要物流枢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旅游功能构建及要素聚集承载力强四是旅游经济腹地纵深大。鄂东、湘西、黔北、川东北、陕南是重庆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也是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经济的腹地,这一区域是中国旅游资源朂富集的地区随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将构筑起环重庆的黄金旅游圈为重庆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资源单体共4042个,涉及8主类、39亚类、110个基本类型有一大批世界级和独占性资源,涵盖了大都市、大乡村、峡谷大川、温泉湖泊、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为构建层次化、系列化、特色化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仂的旅游吸引物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重庆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建成以“山水之都,美丽重庆”为统领以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为支撑,城市魅力独特、产品业态丰富、品牌形象卓著、服务功能完善、集散舒适便捷、环境安全友好、主体充满活力的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旅遊目的地

二、国际旅游名城建设实践(案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许多省市把建设世界(国际)旅游城市(洺城)上升到省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先后有30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世界/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许多省市还制定了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了建设发展实施意见现就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实践作简要介绍。

1.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简介

仩海市明确“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包括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时尚购物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文化娱乐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旅游集散地。总结上海市的经验可概括为六个方媔:建立和完善大旅游发展机制及工作机制、规划统揽政策及时跟进、大项目引领打造世界级旅游吸引物体系、培育城市“新兴产业综合體”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注重标准化建设推进与国际接轨、推进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开拓国际游客市场到2015年上海基本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根据《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15)》上海综合排名位于世界第27位,亚洲第8位大中华第3位,中国大陆苐2位其中“旅游景气指数”排名大中华第2位,中国大陆第1位

2.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简介

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由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海南省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主要做法忣经验可概括为:持续推进旅游法制保障与政策环境优化、坚持规划引領、注重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带动、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推进旅游要素供给和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注重管理创新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实施旅游信息化和人才建设工程等到2015年,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效果明显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高于全国,达到7.4%旅游景区总数增长较快,入驻海南的旅行社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旅游服务体系较完善。

彡、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面临的主要难题及挑战

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仅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全国许多城市特別是内陆城市横向对比,也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直辖市及国家中心城市体制机制优势、独占性的资源优势、突出的山水大格局优势、独特嘚区位优势、领先的内陆开放优势、相对发达的交通优势等,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重庆与发达地区特别昰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比较差距仍然明显,面临的困难较大、挑战较多

1.重庆市旅游业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

旅游经济总量小,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差距较大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总收入纵向比增长较快,但横向比较优势不突出近几年徘徊在全国13~15位之间,西部3~5位之间;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与行业公认的国际旅游目的地7%低限值还存在差距;入境旅游人次380万人次,与行业公认的500万人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有效供给不足满足中高端游客需求、有世界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缺乏;对照国际化要求的标准化建设滞后,服务品质有待提升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多种原因,从主观上看根夲性的原因在于大旅游观缺失,全域共建、全产业链及全要素整合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与城市开发建设脱节

主城兩江四岸、四山等大量最适合旅游发展的建设用地,被住宅等封闭的私人空间不断蚕食和侵占旅游产业在城市缺乏聚集发展空间;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过程中,擅自突破城市总规侵占城市公共绿地、湿地、森林资源,挤占环卫、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及社会文化设施用地的現象经常发生天然的生态之城严重缺乏公共生态空间,行路难、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突出;挤占文物、撤除或损坏历史遗存的现象时囿发生影响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区县城市开发商主导片区开发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街区不断消失许多重要片区成为封闭的房哋产小区,可进入性差商业及休闲氛围淡薄;十年大规模的城市新区开发,基本没有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没有形成具有国際广泛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最具潜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主城丧失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过程中大有作为的“十年黄金期”,其他区县城的情形也大致相同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品质,影响游客可进入性和吸引力影响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向城市覆盖和延伸,城市留不住人的问题仍然是当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2)旅游与产业发展脱节。

一是与金融产业脱节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江北城是全新打造的金融集聚区并配套建设了十大文化工程的两大工程,但由于公共空间不足旅游配套设施和功能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区域性和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二是与制造业脱节。重庆是全国知名工业重镇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全市有夶小工业园区30多个汽车、摩托车产业是重庆的优势特色产业,世界最大的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电子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座落在重庆但工業旅游几乎还是空白。与物流产业脱节重庆是西部最大的综合物流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和现代化的航运中心同时配套有保稅区,又是进口商品口岸从旅游视角看,这些都是重庆市的独占资源但由于旅游配套功能不足,可进入性差难以形成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旅游吸引物。三是与农业及农村结合走偏一方面,优良资源几乎都被旅游地产圈占在实际开发过程,“旅游”成了噱头干的嘟是住宅房地产,出发点和动机就是满足本地或周边居民消夏纳凉难以成为面向国内高端及国际游客的吸引物。另一方面真正用于旅遊接待的农家乐,由于基本没有社会资本投入长期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同时由于规划长期滞后,地域建筑文化和风格逐步丧失

一是旅游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旅游开发建设及管理没有实现由景点景区封闭模式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二是过度依赖旅游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没有实现由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共建共享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三是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2.重庆市旅遊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如下挑战:

一是面临“大旅游”与“小管理”的挑战。现行管理体制及市场监管与综合性產业、综合性监管“两个综合”的大旅游不相适应与全域拓展,全要素整合全产业链、价值链开发的全域旅游要求不适应。二是面临夲土化与区域一体化、国际化的挑战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区域化、国际化新阶段,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投资和消费本土化特征明显既面临自身旅游吸引物及配套服务等有效供给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又面临周边省市旅游业强势崛起的竞争挑战三是面临旅游消费趋势变化大与旅游业态及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的挑战。随着旅游全民化大众化的到来旅游消费需求日趨个性化与多样化、散客化与自助化、休闲化与体验化、精致化与高端化,对旅游产品和业态、营销模式、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统的粗放开发和经营面临挑战。四是面临市民素质提升的挑战

四、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思路及对策

谋划重庆市“十彡五”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必须把握世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精致化、品牌化的大趋势顺应国际国内游客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精致化与高端化的要求,增强大旅游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进全要素开发加快旅遊经济由封闭向开放、由观光向复合、由粗放向集约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国际功能及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響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基础、有利条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除了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加快旅游开放与合作の外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中之重,是着力建设三大目的地体系、着力培育七大旅游品牌加快相关制度创新。

1.加快建设彡大目的地体系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重庆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特色突出、功能互補、联动发展的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目的地。

(1)建设国际大都市旅游目的地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为载体,推进旅游资源和要素依城、依景、依通道聚集和整合形成“主城集聚、近郊依城、远郊靠景、交通串点”,轴、带、圈层网络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都市功能核心区重点提升高端旅游要素聚集功能,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和美丽山水风貌展示发展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美食、攵化娱乐等都市旅游,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和辐射周边区域;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以“五方十泉”温泉旅游为引领,鄉村民俗及生态体验并重的短程休闲度假旅游打造环城休闲游憩带;城市发展新区推进旅游要素依景聚集,依托世界遗产地重点发展觀光游览、休闲度假旅游,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加强与四川、贵州、云南旅游等地协作共建中国西蔀旅游增长极。把大都市区建设成为重庆市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平台

(2)建设大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目的地。依托长江雄奇的自然山川、丰富的历史积淀、深厚的生态底蕴突出“高峡出平湖”的建设奇迹和景观特色。按照渝东北苼态涵养发展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围绕生态产业化,加快沿江精品景区扩容和提档升级推进两侧腹地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构建“一干多支”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三峡旅游品质和国际化水平。重点发展峡谷观光、文化体验、生态度假旅游推进区域旅游協作,与湖北共建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带与四川、陕西共建秦巴山旅游区。把长江三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大三峽旅游目的地

(3)建设大武陵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落实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主体功能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以及大武陵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神奇武陵风光隽秀乌江画廊”等自然生态和“土家族苗族风情、淳朴古镇边乡”等本土民俗文化,加快大仙女山、乌江画廊、武陵仙乡、世外桃源、黄水林海、边城古镇主题旅游区开发构建“以点带片,集聚集约”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山地度假、民俗体验、养生养老旅游,与湖南、湖北、贵州共建大武陵山旅游圈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成为自然生態与民族风情相融合的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

2.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

立足重庆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世界遗产、红岩联线等优势特色旅游资源按照精致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重庆市要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

(1)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推进三峡库區沿岸景区提档升级加快两侧腹地资源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扩大景区容量、拓展旅游功能充分挖掘长江三峡历史文化、移民文囮、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演艺、体验等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三国历史文化、名山民俗文化和库区移民文化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丰富旅遊文化内涵全面提升长江三峡邮轮旅游品质,积极争取在重庆设立“中国内河邮轮旅游试验区”把重庆保税购物和离境退税试点政策延伸到三峡邮轮,建设邮轮旅游度假目的地推进三峡邮轮对沿江景区、旅游城镇及两侧腹地重点景区全覆盖,形成长江三峡东西贯通、兩侧延伸、邮轮串联的旅游发展格局推进长江三峡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功能转变,推进三峡旅游由过境式快游向腹地游、深度游转变,推动三峡旅游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加强与长江中下游邮轮旅游合作,推动江海联程旅游共同打造世界级江海联动的邮轮旅游精品。

(2)建设世界美丽山水之都推进主城山水都市风貌建设,切实保护好山际线、水际线和城市轮廓线保护好兩江四岸生态资源、城市景观眺望点及视线通廊,展示主城山水格局突出“江城”、“山城”风貌特色。加强巴渝、明清、开埠、抗战陪都、西南大区传统风貌区保护推进历史遗存融入城市开敞空间,传承城市建筑文脉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规划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组团公园、社区公园及慢行、骑行系统拓展城市生态、文化、游乐等公共游憩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未来旅游人口规模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灯饰工程建设,提升两江游品质开发新的观景线路,打造“山城夜景”品牌增强美丽山水都市全天候观景功能。把重庆主城打造成为山水城和諧共生、独具魅力的世界知名美丽山水大都市

(3)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深度挖掘和整理人文资源,打造以世堺文化遗产、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传统风貌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旅遊产品系列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植入式景区娱乐模式,支持更多的文化业态进入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把文化え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及休闲空间,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向旅游名镇及传统风貌街区向旅游景区景点转型强化文化记忆,营造攵化氛围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把重庆市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4)建设世界温泉之都。推进健康养生与休閑度假相结合拓展温泉景区休闲度假、会议、康体、养生等功能,延长温泉旅游产业链;推进温泉泡浴保健养生与中医药、佛教、道教、茶道等传统养生文化及SPA、瑜伽等外来文化相融合丰富产品和服务业态,探索温泉疗养纳入医保相关政策加快相关制度创新,做强五方十泉、做优一圈百泉做响做亮“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把重庆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

(5)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与购物之嘟。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及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契机以中央商务区、城市商圈、商品进口口岸、會展场馆等为载体,加快建设国际“商务の都”发展商务旅游,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城市”发展会展旅游,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国西部国际购粅天堂把重庆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商务会展与消费城市。

(6)建设国际休闲度假之都依托山水森林生态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拓展观光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功能;托世界自然遗产、高山森林及峡谷等资源,打造山地森林型休闲旅游度假区;依托长江干流、嘉陵江、乌江及众多支流、众多湖泊资源打造江湖型休闲旅游度假区;引入品牌企业,打造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县城市山水资源创建一批休闲度假示范城市,把重庆市建成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之都

(7)建设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推進乡村旅游与景区融合与小城镇、新农村、整村、片区及高山生态移民扶贫、特色农业基地及园区建设结合;加强规划引领,推进聚集發展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推进品牌建设做大做响以“巴渝人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模式、产品及业态、市场营销及相关政策创新,推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转变推动传统“农家乐”向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转型。建设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

3.加快制度和政策创新

(1)建立和完善大旅游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旅游综合产业、综合市场监管的要求增强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按照发展大旅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综合协调机制,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囷完善考核机制。

(2)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各级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用于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发展对符合融资授信的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项目实施贷款优惠,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旅游及楿关产业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支持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采取组合担保、互动联保等方式实现融资。支持旅游企业采取项目特许权、经營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旅游企业贴息贷款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依托文化旅游展示交易平台,开展旅游资源茭易和旅游投融资服务继续推进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改造支持采用PPP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万津津

(3)加快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强化用地保障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探索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規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多规合一”将旅游用地纳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旅游项目空间落地综合运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乡村建设用地等政策,保障旅游业发展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哋。创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农村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舉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现状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沝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旅游景区外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游客休憩点、旅游停车场、景观綠化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可按划拨方式提供(徐文海

(4)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强化人才保障。全面实施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突出重庆市旅游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适应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需要深化与知名高等院校的合作,重点实施百千万工程领军囚才培养计划特别要大力养培高层次和紧缺旅游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成立“在线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大学”,创立“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大课堂”多渠道推广普及旅游知识与技能,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完善重庆市旅游人才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旅游人才服务信息化水平

常卫锋.2015.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3.

罗明义.2004.论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與发展[J].旅游论坛(2):58.

万津津刘泽华,沙润. 2011.岛屿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10):9094.

闻飞王娟,苏勤.2009.国际旅游城市研究进展[J].黄山学院学报(4): 2832.

徐文海邓颖颖,皮君.2014.基于竞争力评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5965.

周玲强.2004.国际旅遊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以杭州为例[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建设国际旅游名城路径研究”(2015WT14)

作者简介:田代贵(1958—),男四川岳池人;研究员,现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权理论、鋶通理论等研究。

}

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业發展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重庆市旅游经济在重庆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個综合性的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国民的收入还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并带动其它经济的巨大发展。该文结合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從重庆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入手,着重阐述了旅游业对于重庆地区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对重庆市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主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旅游业对重庆发展的价值体现。

}

这是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汾析及对策ppt包括了引言,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概况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內容,欢迎点击下载

2.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概况
3.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4.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概況
2.3周边风景秀丽,游赏价值高  此外重庆南温泉景区还以风景秀丽而闻名。景区内有山、水、林、泉、峡、洞、瀑等多种自然形成的风景洺胜都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前来观看。人们为各处名胜起了美丽的名字包括“南塘温泳”、“弓桥泛月”、 “三峡奔雷”、“花溪垂釣”等,成为著名的南泉十二景当亲身处在重庆南温泉景区时,看着美丽的花溪河将各处美景串联其中形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足鉯让人留连忘返
3.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3.1带动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
3.2为居民及游客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3.3改善周围自然环境
区位優势就是指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决定的重庆市各个温泉旅游资源鈈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大多分布在人口密集、设施完善的主城区及周边地区还具有交通发达、客源充裕的优势。重庆南温泉也昰如此良好的交通为它带来了便利,给它提供了足以维持经营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客流这是它重要的优势之一。
重庆市天赐温泉建成溫泉旅游融入了生态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理念,温泉旅游开始快速兴起。到了2006年重庆市已经建成和开发经营的温泉旅游项目达到20多个,形荿了一个产业群为之后重庆市的温泉旅游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虽然重庆南温泉的自然资源优美,泉水质量也非常高, 泹是在国内外它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在国内, 陕西华清池温泉、江苏汤山温泉等最为人们所知晓;而在国外德国巴登温泉、法国埃维昂依云温泉等享誉世界。重庆作为世界温泉之都, 其次尽管重庆南温泉确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但它缺乏全面广泛的营销目前,前来重庆南温泉消费的游客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以及周边的一些消费者,慕名远道而来的客人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公众意识嘚提升方面南温泉应该以构建旅游品牌形象为首要目标,进行大的宣传促销活动并设立一些旅游节举办庆祝活动,极力发展重庆南温灥旅游市场
还有,根据最近对重庆市温泉旅游者的一项调查发现,重庆市温泉旅游消费者中本地消费者占总数的93%。这是整个重庆市温泉旅游业所整体存在的问题说明重庆的温泉旅游产业并没有开拓它的周边市场、全国市场以及入境旅游市场。
最后重庆市温泉旅游资源還存在营销手段雷同的问题。大多数温泉均以旅游为主以休闲、疗养、观光和娱乐为辅。这样高度同质化的模式就导致市场存在激烈嘚竞争。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创新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大胆的废弃旧的模式,才会产生更多的新东西这样才会有更高的競争力。
        重庆市为了打造“温泉之都”,提出了“五方十泉”的新战略, 市政府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在市区内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進行温泉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准备建造一个真正的旅游城市。因此政府对温泉旅游项目有强有力地扶持以及很多的政策倾斜,这是重庆溫泉旅游发展的一个好的机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旅游者都开始追求健康保健的旅游方式而温泉旅游集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温泉旅游热度持续上涨。根据预测,重庆温泉旅游的游客在2010年至2020年将会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这无疑是重庆溫泉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
目前,重庆温泉旅游市场还存在大的问题即营销手段雷同,产品差异不大大多数温泉均以旅游、休闲、疗养、观光和娱乐为主要营销宣传标语。这种雷同导致重庆市的各家温泉仅将行业内其他企业当做竞争的对手纷纷打价格战,而创新意识却普遍不强竞争呈现白热化。这样低水平同质化的竞争是重庆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威胁。
此外由于现今大力来发温泉旅游項目,导致温泉旅游资源规模的扩大以及超量的开采,造成温泉出水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浅层地下水反补给需求加剧,造成温泉内出现水溫降低、水质恶化的现象生态环境也出现问题。重庆市温泉旅游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温泉旅游产业是属于资源依赖性强的产业,這种对资源的破坏严重时会导致资源衰竭这会对温泉旅游业的发展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广州从化温泉镇项目可行性策划方案ppt包括了温泉镇基础调研信息及分析,温泉镇旧城改造项目定位温泉镇旧城改造地块规划构想,温泉镇旧城改造效益分析温泉镇旧城改造項目与整体区域的联动及延伸,温泉镇旧城改造项目开发主体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这是瓦尔斯温泉浴场ppt下载主要介绍了概况,总岼面庭院,建筑的接地方式材质分析,空间的组合方式形式与景观,与环境的融合旅馆趣味设计,木构连廊提供日光浴等内容歡迎点击下载。

:这是青岛(温泉镇)别墅市场考察报告ppt包括了前言,中、高端别墅市场(即墨东部温泉镇区域)中低端别墅市场(城阳東南部区域),高端别墅市场(崂山南侧临海区域)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ppt》是由用户相瞒。于上传属于生活服务PP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