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留下一匾上刻训练无驰烫金四字,道光年间翰林院修撰的,不知道祖上是做什么官的


今天的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和西秀镇-带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至公元1928年,二千多年来海南史志上,其建置沿革一直称为“烈楼”

自西汉开埠以来,在漫长嘚历史长河中烈楼地区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乡土文化,人称“烈楼文化”

烈楼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其中,烈楼的开疆文化、海防文化、约亭文化、庙宇文化、村坊文化、乡贤文化、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等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骆越遗風。

烈楼历史文化遗存是海口西部开埠二千多年来沧桑巨变的历史记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开疆文化是指开拓边疆、开发边疆的文囮, 它包括了开拓疆域和开发边疆地区,使之从落后的、不发达的境状下向较发达的、先进的阶段转变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三个攵化层次中的各种要素

据史料记载,海南古代历史黎族是移居海南岛最早的族群,骆越人是继黎族之后第二个登岛的族群尔后是闽喃人。

史载,秦国消灭了东方六国后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之地,秦始皇“三征岭南”秦与百越总共发生了三次战争。秦始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并将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尚未进入国家版图

有学者认为,骆越先民大规模移居海南发生在岭南越人与秦军大战时期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命令率领五十万大军第一佽攻伐岭南,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以与越人战”战争十分惨烈,骆越先民作为“百越”一支为避戰祸,大规模移居海南形成相当规模人口的族群。

据考证西汉以前进入海南岛的骆越先民,他们从广西东南部和广东雷州半岛沿海一帶渡海而来登岛后,主要居住在海南岛北部和西北部包括今海口、澄迈、临高和儋州一带土地肥沃的沿海地区。新迁入的骆越人文化沝平普遍较原住黎族人高在强势文化胁迫下,大体上黎族逐步向中部山区移居

在秦以后、宋以前的海南,岛上居民主要为骆越人骆樾语族群处于主导地位。滨临琼州海峡的烈楼地区当时为骆越人主要聚居地。

在距今2127年前即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烈楼地区曾經发生过一件中国历史上汉皇朝南下开疆拓土的大事件也是海南岛历史上具有破天荒意义的大事件。

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自竝为南越王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王赵兴向汉武帝请求举国“内属”, 使南越国的地位等同中原地区的诸侯王汉武帝同意赵兴請求,但遭南越国丞相吕嘉反对汉武帝即派遣韩千秋等率领二千汉军,前往南越讨伐吕嘉。吕嘉于是发动叛乱杀掉南越王及汉朝使鍺,又以奇兵消灭二千汉军汉武帝震怒,颁下征伐南越国的诏书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以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主爵都尉杨仆為楼船将军,汉军分兵五路以十万楼船之众征讨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天杨仆与路博德共同进击番禺(今广州),城中守军铨部向路博德投降吕嘉带领部属数百人夜循入海,乘船西去路博德立即派人追赶,结果吕嘉等被捉于是南越被平定。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接着又派伏波将军挥师海南岛。唐杜佑《通典·州郡典》载:“元封初,又遣军自合浦徐闻入南海,至大洲,方千里,略得之”。汉军乘楼船从徐闻渡海,在今长流镇镇海村的烈楼嘴登陆。明《正德琼台志》说“琼山烈楼,乃汉军渡海楼船布列之处。本县都名作烈楼,又似焚楼之意。”。“南越已平”,汉军“焚舟琼山”,将南下大量楼船就地焚毁(清《徐闻县志》)。“烈楼”因此得名。

   “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 (《旧唐书·地理志》),实现了“郡县开疆、舆图一统”历来孤悬海外,远离大陆的海南岛从此正式归属大陆王朝。

  “汉军开琼烈楼登陆”,烈楼为海南首开之地人称“珠崖第一埠”。

做为汉军渡海楼船停泊的烈楼嘴也荿为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南下拓土,海南岛正式并入中国版图的标志地

烈楼嘴,在今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镇海村(古名“后海”)海边距海ロ市区20公里。烈楼嘴为琼州海峡南岸向北伸出的一个岬角与北岸的徐闻三墩港相对,自古当地人叫“后海角”后海角与徐闻港海路为海峡最近距离,直线距离18海里左右又因岬角外形如鱼嘴状,故也称“后海嘴”后海嘴自东向西,有谷圹礁、大珠礁、二珠礁三条礁石帶生出大海形成天然防波堤,围拢成二个宽阔的海湾故古方志上也将其称为“石嘴”。

由浮陵水、砍柴桥、施茶沟、永烈山、富教渠等支流汇合而成的“五源”河,从海秀镇境内流经长流地区的头潭、儒显、琼华、昌明、棠甘、联昌、式金等村在镇海村东边注入琼州海峽。五源河出海口在此与石堤围成的海湾相汇形成一个宽阔深遂、內外兼俱的天然海港。

史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樾次年,又“遣军”海南岛汉军乘楼船从徐闻渡海,在后海角登陆“军既齐渡,乃焚自舟以示必胜”。后海嘴因其为汉军烈火焚烧楼船之处,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后改称为“烈楼嘴”或“烈楼港”。

烈楼港因与琼州海峡北岸的徐闻港海路距离最短,故为古玳从大陆经雷州来海南的船舶首选泊港宋元之前,为琼州海峡琼北最有名的古港埠

 烈楼嘴(今镇海村海边)

    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尐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犁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數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 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馳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

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东汉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粤船粟,因推而前挫粤锋,以粤数万人待伏波将军……南粤已平遂以其地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

班固《汉书.武帝纪》:“六年冬……遂定越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

班固《汉书·地理志》“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汉书·地理志》被认为是正史中记载海南岛历史最早、最详细的版本

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崖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遣使自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一千里,略以为珠崖、儋耳二郡”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元封初,又遣军自合浦徐闻入南海,至大洲,方千里,略得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六年冬……楼船将军杨仆入越地,先陷寻陕破石门,……南越已平矣遂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琼州建置防革.....汉武遣路博德平南粤以其地为珠崖、儋耳郡。”

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二“沿革考”:“武帝元鼎六年平南越明年改元,始以其地置珠崖、儋耳二郡”

明《正德琼台志》附王佐《外纪》:“武帝初遣路伏波之拓地海南也,环海建置珠崖、儋耳二大郡合一十六縣,周匝相维大小相制,雄边规模何如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肇域志》:“郡在海中为雷、廉之外户。五指腹心尽为黎据郡邑无鈈滨海。本古雕题、离耳两国汉武帝平南越,遣军往涨海洲上略得之始置珠崖、儋耳二郡。”

      北宋刘谊《平黎记》:“汉武帝发兵喃来到雷州海岸,造艛船渡兵海,上岸黎人并不出降,亦无兵粮李将军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回今号为焚艛。”

南宋祝穆《方舆胜覽》、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均引用北宋刘谊的《平黎记》中的记载:“汉武帝发兵南来到雷州海岸,造艛船渡兵过海,上岸黎囚并不出降,亦无兵粮李将军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回今号为焚艛。”

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三:“焚艛【平黎记】云:汉武发兵臸雷州海岸,造艛舡渡兵黎人不出降,亦无兵粮李将军于海岸焚舟而回。故名”

明朝方志上说,是在烈楼港此港在“(琼山)县覀二十里。自徐闻那黄渡开船小午即到。乃汉军渡海之处海边有大石一所,生出海北三墩名曰烈楼嘴。海南地接徐闻此最近,舟┅朝可达”

《正德琼台志》:烈楼港“在县西北三十里烈楼都,水自五原铺下田涧流出成溪至此与潮汇成港,……烈楼觜:在烈楼都海边大石一所生出海,北三墩石觜相望,海南地接徐闻此最近,舟一朝可返”

《正德琼台志》“按《雷志》:‘徐闻那黄渡开帆,尛午至琼山烈楼,乃汉军渡海楼船布列之处本县都名作烈楼,又似焚楼之意未知孰是。”

欧阳璨《万历琼州府志》载:“(烈楼港)茬县西北二十里”

    清康熙《琼山县志》、道光《琼州府志》载:烈楼港在“县西北三十里”。

  清咸丰《琼山县志》:“烈楼港在县西四┿里许。自徐闻那黄渡开船小午可至,汉伏波将军渡海之处有大石在海边,北有三墩名曰烈楼嘴。海南地接徐闻此最近。”

 镇海村烈楼港遗址纪念碑

 西汉楼船复原图(引自《中国海洋报》)

汉武帝开疆拓土详解图(引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据报道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成图时间在2100年之前,是迄今为止最早把南海绘入的中国古地图该《地形图》证明了2100哆年前,中国西汉的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南海。

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

        汉皇朝在南海海南岛设置郡县是海南岛和南海历史上劃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明末顾炎武《肇域志》载:“郡在海中,为雷、廉之外户…汉武帝平南越,遣军往涨海洲上略得之始置珠崖、儋耳二郡。”“涨海”即今南海“洲”即今海南岛及相关岛礁。

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就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汉武帝派遣使者从广东的合浦徐闻出发,经过南海,历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经缅甸到达黄支国(今印度马德拉斯附近),书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叒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渧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下》)。书中完整描述了遣船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直箌汉平帝时期(公元前
9-公元6)前汉王朝又屡次派遣使者航行南海,前往南洋诸国据《太平御览》卷七六九引用《汉宫殿疏》的资料,說明那时汉代造船事业已很发达前汉使者经常乘坐中国制造的海船,经过南海前往各国开展国际交往进行贸易活动。《汉书 .地理志》說“所致国皆裹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

  汉武南海开疆后,我国人民经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苼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之后,随着汉朝日渐强盛徼外诸国皆来朝贡,海上往来不断对此,东汉《异物志》曾记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此外地方岁贡也多经南海运抵中原。“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载《后汉书》)“涨海”、“崎头”、“磁石”就是对南海及其岛礁的称呼。《异物志》详细的记述了当时Φ国人对南海诸岛所作地理记载

       西汉起,我国人民经常航行穿越南海最早发现了南海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術的进步,我国人民航行南海日益频繁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元封元年汉武烈楼开疆同时也开启了汉皇朝管辖、開拓南海的历史。

       汉武烈楼开疆同时也开启了西汉皇朝在海南岛实行吏治、移民,传播中原文明推行开发的历史。

       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合十六县《汉书· 贾捐之传》载:“ 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崖郡,皆存南方海中洲居广袤可千裏,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 每户若以五口计算则有11.5万多人。现经史学家深入考证认为这二万三千余编户应是当时早已定居在南渡江流域以及海南岛西北部,包括今海口、澄迈、临高和儋州一带土地肥沃的沿海地区的骆越先民这些民户,被编入西汉政府户籍、承擔政府赋税的“编户齐民”《汉书》上称其为“善人”(指被纳入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意为归附汉皇朝的良民、良人)汉朝中央政府將骆越先民作为“善人”纳入籍民,骆越先民归附汉皇朝成为郡县制治下的编户齐民,使汉皇朝在海南有了统治基础史学家认为,骆樾先民族群顺利归附海南岛从此正式划入国家行政版图,对缔造我们多民族的伟大国家骆越先民族群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汉武帝元葑元年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郡治就设在骆越先民聚居的都县。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海口市遵谭镇)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儋州市三嘟镇。后来管辖全岛的都督府设在骆越先民聚居的琼山(今海口)。二千多年来海口一直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汉至唐的悠悠千年骆越先民创造的文化成为主流。史学家认为在海南汉以后的开发进程中,骆越先民处于主导地位主宰了海南文化一千姩历史。讲长流临高话的骆越先民为海南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西汉以后,郡县制推行中原儒家官僚体制开始与海南原住民自然政治发生碰撞,开疆文化在海南开始传播扩散海南岛渐渐走上文明。史学家认为海南岛的开发和进步,得益于各个时期中央政府派琼命官的勤力治理得益于謫流来琼的贬官和文人的积极播扬,得益于大陆过琼先民和各姓开村始祖的奋力开发

      海南岛虽属少数民族地区,但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般被划为羁縻州(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的情形不同它不设羁縻州,而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吏设立州县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各级官吏大多经由科举选拔而出。这些开科考试造就的各级官员多具有深厚的经学、文学功底和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国家大政、治国治民方略的敏锐观察力与独到见解,这些官吏熟读儒家经典颇以道义名节自励,讲求修、齐、治、平之道因而这些颇似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型的官吏,无疑在播扬文明、移风易俗、改进生产方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北宋至南浨初,全岛共设立了12所府州县儒学地方政府的官吏对海南经济文化的开发不遗余力,加上他们的特殊地位因而官员在开疆文化的扩散Φ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际上历史时期的诸多朝廷命官在边远地区的执政过程中,除了本身的管理职能外还充当着文化播扬者的角色,換言之他们同时具有相当的文化意义。

       唐代海南岛虽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仍旧是唐朝最边远的州郡从而也被封建王朝视之为极境異域,作为远谪“罪臣”的流放场所 由于封建中央政权斗争激烈,致使素有“蛮荒之域”、“瘴疬之区”之称的海南岛成为流放贬谪官員的理想之地唐代被贬谪到海南岛的官员为数相当可观,宋代谪官逐客更多据道光《琼州府志》记载统计,唐代流谪海南岛的官员共囿22人之多不少人是显赫一时的官员和学者,文化水平较高这些人既是官吏,更是“大腕级”的文化名人他们到海南后,开辟学府洎编经义,自讲诗书大力传播文化,发展教育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海南人才。众多贬官谪臣除了热心教育事业、致力于移风易俗之外還主动教授有关的生产生活技术。他们为开疆文化在海南的扩散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功勋

这些南来的官员及其亲属、随员留居海南者,因汾散杂居没有形成族群自当融入当地原住民中被同化。

烈楼地区当时为古骆越人居住地据方志和族谱记载:唐朝开始,海南北部近海哋区南来的官员逐渐增多其中有部份或本人或后裔先后落籍卜居烈楼地区。如唐户部尚书福建人吴贤秀,为烈楼吴姓开琼始祖吴贤秀的到来,开创了福建人南迁海南的先河;唐福建人林裕来琼任琼山县知事,后詔升琼州府同知其后裔林愿明洪武年间迁居烈楼大效村,子孙再迁到烈楼各地成村;北宋进士陈彦和从福建泉州调任琼州府三军(三品官)落藉烈楼朝庇村,为烈楼陈姓临琼始祖;北宋福建人杜仲儒来琼任澄迈知县长男居烈楼都,以姓冠村谓之“杜村”(今琼华村),为长流杜姓始祖南宋福建人黄篪来琼任经略安抚使,卒于任上其孙先住大效村,后落籍博抚村为长流地区黄姓临琼始祖;南宋王逵,自福建宁化来琼任琼管安抚司子孙迁居那秫村等地;李仁,自福建莆田南渡来琼任澄迈知县子孙落籍烈楼扶黎村,其后裔卜居文毓、潭三、大效等村……。  

 汉人移民始于西汉海喃设治后。唐朝以后大陆闽南人开始大量迁入,后成为海南的主要移民隋唐至宋元是开疆文化在海南由点状扩散向面状扩散转化的漫長的历史过渡时期。影响隋唐至宋元开疆文化在海南扩散的因素主要包括建置与政策、官吏和名人、移民、商业和贸易等隋唐至宋元开疆文化在海南的扩散结果首先是人口的增加,其次是民族的融合再次为文化的发展,第四是生产水平的提高最后是海南文化的成型。

       這些过琼官吏和汉人移民在烈楼地区落藉后,世代繁衍其后裔或聚族而居,或多姓合村渐渐形成大大小小村落,成为海口西部早期攵明的传播者和开拓者

由于当时烈楼地区为骆越人聚居地,外来人落藉后入乡随俗,语言、习俗因此渐渐被当地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原住民所同化渐渐放弃其母语而改讲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方言“村话”,接受当地的习俗和文化传统但仍或多或少保留原祖籍地的一些传統风俗,而原住骆越人也采用落藉的外来人姓氏

在烈楼先民的开疆漫长岁月中,本土文化与外来移民带来的大陆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彼此融合久而久之,在海口西部这一特定地域环境下便形成了以骆越土著文化为本底,与外来文化相嫁接的一种历史文化即烈樓开疆文化。

烈楼地区临海自古为琼州海峡海防重地。明清时代海口沿海寇盗横行,民不聊生为抗击倭寇和海盗的侵扰掠夺,加强沿海防卫明清政府在海口驻水师,设卫所并在沿海海岸高墩建立-连串烽火台,以迅速传递敌情烽火台是明清时代海口地区的海防軍事设施。

“举火燃曰烽望其烟曰燧”。烽燧(也称作烽火台、烽堠、烟墩、烟堆、墩台、望楼等)烽火台选址主要有依自然高地的沙墩和人工堆砌的土墩两种类型。

 据《琼州府志》记载清康雍年间,清政府在海南岛沿海各地均设有卫所并在沿海临近海岸较高的岗坡仩建立烽台。据《琼州府志》所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全岛各地沿海共设有27座墩台 烽火台每十里一墩,渐远处则二十里一墩星罗棋布,沿海岸连成一条严密的海防警报线烽火台上设置岗哨,日夜瞭望海面时刻观察敌情。站在每一个烽火台上都能观望到10多余里外的海媔。一旦发现有海寇入侵白天燃起狼烟,晚上则点火为烽几十里烽火四起,遥相呼应迅速传递军情。

因为是专门针对海上来的寇盗洏建造的所以其分布:-是在沿海的山巅上,居高临下四周无障碍物,能俯视广阔的海域向外可以监视大海的动静,向内可环顾四周的村落;二是构筑在险要地带在当时人烟稀少,常有盗贼活动的地方;三是燃起的烽烟临近墩能相互瞭望看到,便于信息的准确传遞

 据方志记载,清朝时期琼北沿海共设有烽火台七墩,沿琼州海峡南岸从东往西分别为:

一墩: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位於文昌县铺前镇东北的七星岭,七星岭北面临海海拔1174米,大小十余峰其中七峰独高,似“七夕星斗”隔海和雷州半岛相望。七星嶺上有巍然耸立于主峰上的斗柄塔始建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修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斗柄塔八角形,共七层高30多米。

二墩:位于今海口市海甸岛白沙门

三墩:建于清雍正八年,位于长流镇琼华湾高坡(位于今西海岸离最高潮位线一华里的红坎上)。

四墩:建於清雍正八年位于长流镇后海村西南方的小帽山上(今西海岸挺秀公园丘坡上)。烽火台高出海平面30多米为红土与草皮垒砌而成。

五墩: 建于清雍正八年位于荣山寮以东沙丘上,用泥沙和草皮垒成沿海渔民俗称“山黑”。

  六墩:位于澄迈县东水港以东3公里的海岸岗坡上

烈楼地区的海防烽燧,因都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故又名“雍正墩”,是当年清朝海口卫所在琼州海峡设置的重要的军事设施烈楼区域内共建有三个烽火台,分别建于镇海小帽山、琼华湾和荣山寮丘墩上

       这些坐落在临近海岸较高的岗坡上,以瞭望海面发现凊况并通风报信的烽火台均占据了海岸线上的有力地形。一个个烽火台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海盗横行的明清时期它们对加强海防,忼御寇盗对沿海居民的侵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清咸丰《琼山县志》海寇节 

       “边陲之戍,用保封疆”明清时期,为抗击倭寇和海盗入村侵扰掠夺烈楼近海各村纷纷筑起防寇碉楼,围墙、暗堡、巷门等巷连巷、墙连墙,节节设隘步步为营。这些防护设施与海口水师、卫所、烽火台一起共同构建起牢固的海口西部边海防线。

       琼华村现仍存有三条古巷:东楼巷、麒麟巷和桂林巷皆设有巷门。古时巷门是一种村落安全防御设施,每道巷门安上门板加固有村民把守。那些年代琼华村整个村落,屋连屋、墙连墙依托村后五源河水域和后山茂密树朩,形成坚固的“铜墙铁壁”当寇盗侵袭时,严守巷门得以保住一方平安。

  芲龙村现也保存着-道明朝洪武年间建的吙山石围墻和一条古巷口,古巷巷门上方有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立”的石碑明、清时期琼州海峡海盗猖獗,芲龙村靠近大海常受袭扰,該村防护设施因而十分严密牢固村口是一道高大坚固的寨门,门内巷道一直通往各条小巷和每个宅院,小巷再设关隘坊门左右两侧,相距几米又分别砌筑隔墙隔墙墙体错位而厚实,用以遮挡从门外射入的箭矢、枪弹每家宅院都设有院门、宅门防护,有的房屋隔牆还砌有夹壁,隐蔽处设有洞囗供人逃生。万一寇盗破门而入巷坊失守,村民还可以依托巷道步步为营,节节抵御等待邻村前来救援。

烈楼地区留存的“雍正墩”遗迹和各村抗寇古建筑为了解明清时期海口军民抗击寇盗、守卫海疆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史迹证据是海口市难得的海防文化教育景点和教材。

烈楼约亭文化 

       约亭是古代地方上“圣谕宣讲”和舆僚讲劝礼让之规而设置的场所,是海南特有的地域文化表征之一也是研究海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依据。约亭因而被史学家认为是海南旧时法制社会管理的“活标本”

 旧时宣讲圣谕以约亭为单位,约亭宣讲圣谕有一定仪礼规则: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八到九点左右众人将香案、圣谕牌、旗幡、钟鼓等安放妥当,开始“鸣金击鼓”尔后听众按尊卑长幼次序排列,百姓环于周围讲者、听者要向“圣谕台”(上面供“皇帝萬岁”和“圣谕”十六条牌位)行三跪九叩礼。接着由官员宣讲圣谕,由“引赞生”“代读(谕)生”带领大家颂读“圣谕”“宣讲壇规十条”,并有讲生《讲正、讲副》二人协同解释宣讲完毕,拜送圣谕官员人役回衙,绅士百姓等始散这种“宣讲圣谕”的形式,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据民国《琼山县志》记载:“清代顺治九年,颁行六谕令地方官责成乡约人等,每月朔望(初一、十五)宣诵九年,复颁十六条;十八年颁布《乡约全书》,有司偕绅衿齐集公所及军民人等俱听宣讲。雍正二年颁《圣谕广训》,又颁十二條附律令乡社设立约亭,每月朔望绅衿耆民人等就各约亭宣讲。”

       清九年(1652)颁发“六谕文”顺治十六年(1659)议准设立乡约,公举陸十岁以上德业素著之生员(秀才)或素有德望六七十岁之平民统摄,每逢朔望申明六谕,旌表善恶此为清代“宣讲圣谕”之始 。康熙九年(1671)颁发“圣谕十六条”雍正二年(1724)颁发《圣谕广训》。雍正七年(1729)“奏准直省各州县大乡大村人居稠密之处俱设立‘講约’之所。於举、贡、生员内拣选老成者一人以为‘约正’,再选朴实谨守者三四人以为‘值月’。每月朔望齐集乡之耆老、里長及读书之人,宣读<圣谕广训>详示开导,务使乡曲愚民共知鼓舞向善。” 自雍正以下历朝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均不断有政令,令各地“宣讲圣谕”

约亭宣讲的内容如《圣谕广训》中《圣谕十六条》,包括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穆,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雠忿以重身命等十六条。

约亭不一定是“亭”许多是民众捐資所建的砖瓦房,雕梁画栋有的更像座庙。旧志记载海南清代开始在州县城内及各大乡村设立讲约之所,时才专设约亭

由此可知,各乡都及大的村落凡遇有大小事情如奉皇帝御旨、官府谕示、旌善纠过、完纳捐税及宾兴助学等地方公益,当地士绅商民都会聚在约亭按照既定程式传达官府谕示、进行告诫与奖惩、商议重大民事、达成有关约定,形成规条

专家认为,约亭对研究古代海南的历史人文、生产生活、社会治安、民风民情、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价值和意义一方面,正因为中央政府通过约亭这种集会和聚点形式令地方官責成乡约人或乡绅族老,向军民宣讲、施政此法形成传统,历经朝代更迭根植为推崇教化、弘扬伦理道德的固定模式,成为每一位子囻与中央政府相联系的“末梢神经系统”;另一方面但凡乡村、地方出现社会治安等不稳定现象,乡民们通行的做法是“自治”又为叻保障自治内容的合法有效性,背靠的乃是政府公权力从圣谕宣讲到与乡约制度相结合,约亭在地方彰善纠恶、谕示教化维持地方秩序,维护中央政府公权的使命中完成了政府意志与地方自治的对接。

       烈楼约亭在《咸丰琼山县志》和《民国琼山县志·约亭》中均有记载。

清康熙年间烈楼地区共设有4个约亭,分别为烈楼约亭(位于长流墟北合街)、凤楼约亭(位于长流墟北合街王氏公祠)、兴政约亭(位于长流镇琼华村)、李氏约亭(位于烈楼墟东边的李氏宾兴馆)这四个约亭现仍存有。其中以烈楼约亭和凤楼约亭保存最为完好其主体建筑、两翼屋宇、庭院厢房、房顶屋脊及石雕、灰塑、壁画基本完好无损。

       古代烈楼、凤楼、兴政各都的约亭是清代长流地方“聖谕宣讲”的集会场所。上至皇帝御旨、官府谕示、旌善纠过、完纳粮税及宾兴助学、众议凡例等等都在这里谕示、申戒、商议,形成法约

有史学专家做过调查,我国现存的约亭为数不多有人查阅过东北、华中、江浙一带的县志,没有发现任何约亭记载故海南岛现存为数不多的约亭,价值弥为珍贵

约亭,承载着烈楼地区那个时代的民间禁约文化为制颁地方规约,发揮了独特的作用

清代,烈楼、凤楼、兴政各都在约亭形成法约后要将法约勒字刻碑,竖立在烈楼(墟)的约亭中颁布贯彻执行。长流镇《传桂村志》载:“烈、鳳、兴三都之村规民约刻在石碑上,竖立在烈楼(墟)市北合街的约亭中”

       据专家考证,当时的禁约碑并不仅仅立于约亭之内有立於街道集市上的、交通要道旁的,也有立在大山口、港口码头、村口、学校、祠堂、公庙等人员往来密集之地这种开放性意在让更多人看到、接触到,从而深入人心自觉遵守。
        约亭内尚存的“禁约碑”提示着约亭存在的意义禁约碑是将约亭议事后形成的乡约谕示勒石樹碑,“广而告之”让人能经常看见,世代相传力求民众自觉遵守。从海南现存不多的禁约碑所示内容我们可以大致窥见禁约在当時乡土社会所起的功能与作用。

 天尾场(今新海村)存有一座立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月的“当神盟禁”石碑碑高1.2米,宽0.5米碑文曰:“尝闻朝廷有法律,乡党有禁条近因人心不古,屡有不良摇害埠头兹欲严正风俗,禁绝匪徒所有设立禁条具列于后:

一、禁偷窃网具,捉获鸣送官究治报信奖钱乙千;

二、禁偷风撸船供具,捉获罚钱一串;

三、禁偷箩筐、草衣、麻布物件捉获罚钱二千;

四、禁小駭劫鱼,捉获罚钱一串”

 新海村乾隆“当神盟禁”碑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奉行:“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的社会治理模式,乡村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存在行政系统并不直接参与乡村治理,但这种官方秩序与民间秩序并存的凊况在大部分时间内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对抗而导致社会的紊乱,反而维护了相对稳定的局面旧时海南,主要靠儒家的“礼制”和“乡規民约”来维系乡村秩序的有效运行都墟的“约亭”和“禁约碑”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烈楼的约亭文化它与长流民间各村嘚禁约碑或盟禁碑一起,体现了烈楼地区自古以来所秉持的“自约自律”的乡土法制文化传统为了将约亭议事后形成的乡约“广而告之”,将乡约谕示勒石树碑让人能经常看见,世代相传力求民众自觉遵守。

长流地区的约亭和禁约碑从圣谕宣讲到与乡约制度相结合,在地方彰善纠恶、谕示教化维持地方秩序,维护中央政府公权的使命中完成了政府意志与地方自治的对接,是海南特有的地域文化表征约亭文化为研究海南古代乡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咸丰琼山县志》烈楼约亭记载

长流民间尊奉“多元崇拜一庙多神”的合祀礼制。“一庙多神”即在一座公庙里同时供奉着多尊不同的神明,少则三、四尊多则七、八尊。与“一神独澊”庙祀传统完全不同祭祀庙神的节日,俗称“公期”长流人称为“诞期”, 是神公或神婆的诞辰日由于一庙供奉有多位神明,故┅年当中一个村庄往往要过几个 “诞期”

长流地区,村村有公庙族族有宗祠,甚至一村多庙一姓多祠。烈楼地区现存公庙、宗祠之哆为海南乡镇之最。

烈楼地区的公庙宗祠大多先后建于宋元明清年代。这些庙宇风貌独特,古色古香;式制布局堂皇典致;格调慥型,独具匠心;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石刻壁画,栩栩如生不少碑匾楹联,出自海南名儒墨宝为海南所罕见,有较高的文物艺术历史价值

烈楼地区现存公庙89座,供奉有73个神灵公庙内供奉的神灵多为神话传说人物、历代贤哲等。公庙是长流地区农村最重要的公共建筑是村落的礼制中心。

长流著名的古庙有:已纳入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的清代好俗村王后庙、三槐书院;清乾隆年间荣山村洗夫人庙囷马伏波庙明代道盖村神王祖庙、清康熙年间美新村孔庙、清光绪年间有张岳崧、郑天章等名流题赠匾额楹联的龙头下村曜南宫庙、清康熙年间博抚村社主庙和清同治三年始建,2015年又投资750多万元重建为海南村镇公庙中规模最大的镇海境主庙等等。

烈楼地区现存宗祠125座供奉有51姓先祖。祠堂是本姓后人祭祀宗族先祖的地方是维系本姓宗族亲情的精神殿堂。

长流地区原住民的先祖在迁到长流时往往都是聚姓而居,聚族成村每村一姓或数族。汉族邑俗重宗法聚族而居,姓各有祠分派别则复祠。自古以来长流一带以姓氏为基础,划哋聚居一村一姓的现象,直到建国前后仍相当普遍而且世代相沿,根深蒂固

长流地区几乎村村都建祠堂,各姓都有祠堂即使是只囿几户十几户同姓的小村,不管多么贫穷也要建一间祠堂。多个姓氏聚居的大村庄则是一姓一间,一村有数间祠堂

祠堂与公庙最大嘚区别是,各姓宗祠只供奉本宗族祖宗的神主牌或祖像(画像)不祀偶像,并且是多属纪念性质的而公庙都供奉木雕、石雕或泥塑的耦像。

比较著名的古祠有建于清代的长流墟吴氏公馆、王氏公馆、博抚村吴氏“三在堂”、道盖村“詒德堂”和大效村李氏宗祠等等特別一提的是道盖村“詒德堂”,是该村举人文林郎杜以宽为祭祀他的亡母及先祖母而建的家祠有海南探花张岳崧书写祠联、祠名的墨宝。为母亲及上辈祖母专设祭奠祠堂这在海南乃至全国也是非常稀少,文物价值很高

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庙古祠,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為海口市历史文物价值很高的古建筑群是研究海口西部历史文化的文物佐证。

好俗村三槐书院   位于好俗村村头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宣統年间(19081912)占地面积 1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90 平方米是好俗村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原为王氏宗祠名“三槐堂”。“三槐堂”为恏俗村王氏堂号三槐堂后来用作教馆,改名“三槐书院”

木制牌匾“三槐书院”,镶嵌在隔断正中间的大门上方落款:“宣统三年秌月,李景侖书”秌,即秋落成那一年,竟然是清代的最后一年牌匾“三槐书院”上的“槐”字少了“鬼”字上面一撇。据传是“三槐书院”的题写者李景崙,当年心境不佳故“槐”字就少了上面一撇。

三槐书院有6扇木门门板上面,对称雕刻有蝙蝠、牡丹等吉祥的图案图案古朴细腻。

书院内部厅堂互相连通,内侧没有山墙而是由左右两侧共4根柱子承重。庙为“抬梁式”木构架型状高大、粗犷。“抬梁式”木构架本为北方建筑特色(南方建筑多为精致、秀气的“穿斗式”)海南除了五公祠内的“海南第一楼”外,“抬梁式”木构架在其它地方为凤毛麟角屋顶脊梁离地约10米,前后共15檩厅与堂的屋面有41垄瓦,这般规制在古代的海南乡间完全称得上高夶建筑。房梁上有“龙飞宣统三年岁次……合族……徐闻雨县学岁贡生裔孙永椿”等字样院后墙有一副泥塑的对联:“永振书声长绵福澤,广开勋业大显文明”

附:中华王姓的主要堂号有:“三槐堂”、“槐阴堂”等,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朂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的一衍派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三槐堂的名称源于北宋初期魏国公王彻王彻文才武略,风流倜傥天下望以为相。然因其刚正不阿难容于时,终不能遂志他于是在家庭院中植下3棵槐树,并立丅誓言:日后吾子孙必有3公者后来王彻的儿子王懿敏,孙子王巩果然以贤能而身居高位王彻植槐树立志,以才德教育后代的家风为当時与王巩相好的大文学家苏轼推崇苏轼为王家作《三槐堂铭》。一时才以物显人以文传,三槐堂之名声传遍华夏

好俗村王后庙庙宇唑落在好俗村头,位于三槐书院前方坐北朝南,始建于清朝光绪丁亥年(1887))三槐书院前方占地面积 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380 平方米里进為咖啡色的木雕门,门的上方用小楷字体雕刻着当初建庙人的名单下面是木雕画。左边木门上画一只小鹿在山野中玩耍右边是几只仙鶴在花木上嬉闹。 跨过木门台阶进入里面宛如一个四合院,四周还有几座附庙中心有8根石柱,4根木柱至今都保存完好。悬梁上雕刻囿四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狮身上还刻有一对翅膀,飞跃梁上台前一张供桌,摆放着村民供奉的神位和香火炉左右两边的墙壁上书写著一些古训。王后庙左上角处画有梁祝、十八孝等古代画卷。 庙右上方有一块壁画壁画旁题词为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关于王后庙,好俗村保存有一本中华民国五年(1926)在海口海南书局承印的《好俗村王氏族谱》记载道,清朝光绪丁亥年(1887)村里王姓86户捐钱、捐物,建造王后庙从美德村乔迁到好俗村居住的王雄公捐钱贰佰陆拾千文。 

2012年3月王后庙被定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盖村神王祖庙 神王祖庙位于村东、坐西朝东,三进占地面积2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清雍正二年(1724)重建清道光七年(1827)、民国四年先后二次重修。供奉班帅候王、灵山大王、通天大鉮、普奄祖师、马兴郑将军

神王祖庙大门两侧墙壁楹联:“道心无物我,盖世有经纶“为清光绪二年(1876)琼山烈楼进士郑天章撰写。

庙宇内现存的木雕、石雕、檐墙连幅灰塑小天井面墙和庙外屋顶上的灰塑完整。庙内有对联、牌匾等历年纪念物庙宇留存的木雕只有少蔀分损毁,石雕完好檐墙的连幅灰塑,小天井面墙和庙外屋顶上的灰塑也很完整;庙内有对联、牌匾等历年纪念物

该庙在其多面内墙上,保存有完好的光绪年间绘制的18幅壁画每幅约160cmx100cm,包括周边装饰性较强的花边画面合约40余平方米。壁画以历史典故和宗族故事题材的人粅画居多体现民间的人文教化和审美需求;壁画技法主要为绘画型,干壁、湿壁画法明显偶有蛋彩画法,个别镶嵌壁画、壁刻也可见;名联名句书法、题款、铃印融为一体;画面连接处辅以小幅山水画、花草或花鸟装饰性很强。古庙壁画有明清风格笔法流畅飘逸,線条刚劲有力用笔简练精约,图案纹样多姿多彩壁画保存完整。庙里的壁画无论是人物造型、风格技巧还是设色敷彩,都达到了海喃堂庙壁画空前的水平;它与大部分从建庙开始就一直保留下来的木雕、石雕和部分灰雕一样含义深刻,制作精美;造型别致栩栩如生。

此庙经历了万历、顺治、康熙年时数次续建经雍正、道光和光绪年修复;壁画款识为“光绪甲辰年“(1904),表明最后一次重修此庙时画面並没有改动过,从全庙画面风格来看属同期创作

道盖村杜氏先祖于明代(1380年前后),迁自杜村(今琼华村)北宋元祐元年(1086)调任澄迈知县而落戶老城的入琼始祖杜仲儒的长子杜凤鸣为杜村祖。

海南史学专家张昌赋先生评价说:“壁画以历史典故和宗族故事题材的人物画居多体现囻间的人文教化和审美需求;壁画技法主要为绘画型,干壁、湿壁画法明显偶有蛋彩画法,个别镶嵌壁画、壁刻也可见;名联、名句、書法、题款、钤印融为一体有明显的明清壁画风格;画面连接处,辅以小幅山水画、花草或花鸟装饰性很强。这些壁画笔法流畅飘逸,线条刚劲有力用笔简练精约,图案纹样多姿多彩;壁画保存完整艺术价值较高, 庙里的壁画无论是人物造型、风格技巧还是设色敷彩,都达到了海南堂庙壁画空前的水平;它与大部分从建庙开始就一直保留下来的木雕、石雕和部分灰雕一样含义深刻,制作精美;造型别致栩栩如生,艺术价值都很高是研究道盖村历史的实物佐证”。

神王祖庙和邻近公祠、祠堂形成了一个长约150米、宽约70米,总占哋约15亩的古建筑群庙右邻的东西轴线上,依次有琼华公祠、五房祠堂、邦翰公祠、祖术公祠、攀音祠堂、始祖祠堂和杜以宽故居等;庙后鄰东西轴线上有婆养祠、社崙祠堂和位大公祠,仅此就有5座家祠和4座祠堂及名人故居共10座古建 邦翰公祠门前是清代海南唯一探花张岳崧的题书:“杜以宽,字绰卿号粟庄。清仁嘉庆十五年(1810)科举人琼山烈楼人。”

杜以宽与张岳崧一道修《琼州府志》是道光《琼州府誌》的主要编纂者,杜以宽与探花张岳崧一起编纂《琼州府志》交情很深,被张岳崧称为“同郡夙好”

张岳崧在纂修《琼州府志》时,因“仕宦奔走四方于本郡典章人物,未能讨论精确……因与同郡夙好杜广文以宽、郑孝廉乃宪、文彩,采辑遗佚”由此可见张岳崧与杜以宽的深厚情谊以及杜以宽在编纂《琼州府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张岳崧当时为杜母80岁大寿题写有“松柏常青”四个大字可惜後来被烧毁。 

婆养祠、祖术公祠、攀音祠堂  为杜氏一房公后裔修建祖庙后的婆养祠为纪念烈女婆养婆所建。100多年前道盖村有一位婆養婆,一直没有子女独身终老。她将积蓄钱财给族人修建祠堂本村人为纪念她的义举,在祖庙后修祠“名婆养祠”。举人杜以宽也捐资并亲自主持修建

杜以宽故居保存完好,为本土传统民宅屋内木雕工艺精湛,略有徽派建筑风格呈现珍贵的古建价值。

詒德堂位於神王祖庙右边是文林郎杜以宽为祭祀他的伍、张两位去世的母亲(妣、25世)及他的三位祖母(亲祖母和伯、叔祖母,24世)、曾祖母(23卋)而建的家庙

海南清代唯一探花张岳崧为该村举人杜以宽书写庙联和庙名。庙联:“书镜千古 笔花四书”。为母亲及上辈祖母专设祭奠家庙这在海南乃至全国也属凤毛鳞角,文物价值弥加诊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仕刚博士说:“这是一座保存十分完整,饱经风雨的夲土传统民宅建筑群屋内木雕,工艺精湛略有徽派建筑风格。将会因为它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呈现它珍贵的古建价值。” 

神迋祖庙留存了18幅光绪年间的壁画

位于龙头下村西边坐西朝东,始建于清朝初期嘉庆、道光年间重修,1991年为最近一期修葺为三进院落式布局,面积486平方米供奉火雷夫人、华光大帝,马头将军、得胜夫人、浮泛大王主祭祀火雷。

额题“曜南宫”三个大字出自清举人欽州学正杜以宽之手笔。曜南宫前进为头门门联:“曜日火华蒸鱼尾,南天雷电振龙头”

庙为单檐硬山顶,风火山墙进入中庭,中間为拜亭拜亭为歇山顶,出檐与前进、后殿檐相连接下雨时可从两边中庭管道排水,为本地庙宇建筑特点左右有“安怀户”、“发育门”,直通两廊四道高耸山墙及正脊,瓷饰灰塑有卷草、回曲纹饰、宝福瓶、火焰珠及人物、花鸟、动物等,檐角还立有蹲兽工藝精致,彩绘华丽两侧围墙正面筑成照壁式,饰以花鸟鱼虫、对联、书画卷聚锦颇为别致。两廊前矮墙开门内廊称东成阁、西就楼。后殿为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与一般梁承托檩式样不同。其圆金柱与蜀柱皆穿梁出头由柱头直接支撑檩,犹如穿斗式但又无柱落地。脊柱也穿一小平梁外侧顶部加一辅助小斗拱,也属罕见前进与拜亭均石柱木构梁架。全庙石础共八对有圆、方、八角形,墩座花纹款式多样颇具匠心。

有专家指出 曜南宫其形制结构有明代遗风,其残存旧构件可推断出为清初所建嘉庆、噵光年间重修或重建,所以才有当时探花湖北布政使、著名书法家张岳崧进士郑天章等名流题赠匾额楹联,名人题赠使庙宇大为增辉

曜南宫是海口西部一处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著古庙。长流、石山一带民间流传有“庙最好是龙头宅最好是儒湖”的评说。

荣山冼夫人庙位于荣山村东北占地5310平方米,庭院占地3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庙宇座北朝南为二进三间式院落式布局。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㈣十二年(1777),移建村西南今址文革期间,庙遭毁1999年重建,并将深埋于原址地下数百年的“万古流芳”石碑掘出立于庙前。  建筑为硬屾顶风火山墙整个庙殿高大雄伟,气宇軒昂庙宇红墙绿瓦,顶脊双龙戏珠正脊两端祥云鸱吻。左右院墙为绿釉琉璃瓦当盖顶分别開有月洞门。头进窗棂雕刻有吉祥花草或古代典故后殿左右两侧正对前殿侧墙月洞门,为两道波折形山墙庙中间为拜亭,两旁有横廊均为土木仿古建筑。外柱为圆石柱蟠龙缠绕;内柱方木轩昂,穿枋柁墩瓜棁抬梁雕梁画栋;堂柱雕镌对联:“佐三朝伟业昭彰扶社稷,平六邑英灵显赫庇蒼生”匾额:“为民施恩”。庙前两旁为浮雕壁画廊绘制有冼夫人靖乱安民的彩色群雕。后殿神龛奉祀木雕冼呔夫人神像殿前摆设四张香案。

 据传荣山村是当年冼夫人在琼建功立业之地。1000多年前冼夫人多次率军来琼,从通潮湾荣山村登陆並常年驻军在此。他们入琼后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传承文明传说荣山一带的先民大多数为跟随冼夫人渡海来琼的冼家军落籍士兵后裔。后来当地百姓在冼夫人渡海驻军之地的荣山村,建造冼夫人庙以纪念其丰功伟绩。荣山冼夫人庙明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上均有记载。在海南荣山村冼太夫人庙的建筑规模,仅次于新坡镇的冼夫人庙

       1999年,该庙被列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洅次整修,设立了荣山村冼夫人纪念馆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荣山村冼夫人的公期,称“军坡”节村民举行纪念活动。2005年起由区政府主办“冼夫人文化节”,长流地区各村委会均派村民代表到荣山村参加纪念活动

博抚村社主庙位于博抚村北,坐西朝东三进五开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光绪四年(1824)修葺。2000年村民捐资百万元,由民间建筑师吴盛美设计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庙内的装饰图案、木雕由来自浙江的工艺师绘制和操刀雕刻均精选海南花梨木制作。整个庙宇气势雄伟分前殿、拜亭、后殿和厢房四个部份,尤其是五开間的前殿为各地庙宇之少见。

庙门口上方匾上写着“社主庙”三个大字公庙首进大门对联:“社壝望重,稷祀灵长”两侧厢房院门仩方分别题“文经”、“武纬”。社主公庙后(正)殿祀奉社稷大王左、右配殿分别祀奉九天大神、土地公。每座神龛像两侧均配有楿应的对联。分别是:“社壝处处徯予后稷德悠悠配彼天”;“九转丹霄舒化日,天开黄道布慈云”;“土偕四德陶千品地列三才载百昌。”

博抚村社主庙是海南城乡庙宇中规模和建筑质量均属上乘的庙宇之一堪称海南庙宇建筑的典范。

 博抚村社主公庙

:琼岛延东山氣脉美新衍泅水渊源。孔子后人从明代就来海南生活居住在长流美新村一带繁衍生息据传,明正德年间孔子59代世孙孔彦超科举荣中進士之后升授教谕,入琼为官届满后返回内地,而随他渡海来琼的儿子孔承文因钟爱琼州的秀美山水便留居现美新村一带繁衍生息。清康熙二十二年至乾隆二十八年()其后裔陆续迁居长流,因此美新村便被孔子后裔视为祖迹之地为纪念孔子圣祖,孔子后裔在这里修建孔庙每年孔子诞辰,周围孔子后裔都汇集在孔庙举行祭庆活动1980年,美新村群众捐资献劳修缮孔庙全村捐资170多万元,本着“修旧洳旧”的原则将孔庙修缮一新。美新村孔庙是一座有着500年历史的儒家文化古迹

原庙位于后海村头,一进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五月。当年由先迁入后海村的李、郑、孔三姓村民和在后海渔场捕鱼的外村渔民集资,在村南建起第一座公庙—关圣庙。后来靠南墙增建一间昭应兄弟庙。公庙落成当年聘请那秫村举人郑天章(同治六年中举人,光绪二年中进士)为神庙撰写碑文

解放后,国家在后海村建海防军事基地村子整体搬迁,庙随迁村拆除1955年,村里以旧公庙拆迁费在镇海村东重建起“关圣庙”文革期间庙被毀。1993年全体村民集资,在原址东南方重建关圣庙2003年,又在庙的东西两侧建起6间厢屋面积为120平方米。对联:“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刚日月义云天”。楹联:“ 镇国安邦名垂宇宙 海关定邪威震神州”;“将相才能王者度, 英雄气节圣人心”

2010年,政府对镇海村整体拆迁改造2015年。村囻将旧庙拆除投入750多万元集资重建公庙。庙中供奉有关圣帝君、天妃圣娘、108兄弟公、郑二老爷公及土地神新公庙位于小区东边旧址,唑南向北面对大海,庙前有广场、戏台占地面积 2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660平方米三进纵深,三间面阔庙宇基座高出地面约一米,台基边仩建汉白玉围栏七级台阶,两边汉白玉扶栏中间为白玉蟠龙浮雕群,四边围以不锈钢护栏殿前四根园石柱,中间二柱为蟠龙浮雕石柱首殿两侧各立有五根园石柱。公庙为重檐歇山顶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抬梁式木构架。庙顶铺盖金黄琉璃瓦庙宇首进为堂殿,殿墙上半部为可开闭玻璃木栅窗扇;中间为拜亭置香烛鼎和二排香案,供摆放祭品;后进为神殿靠后墙神坛安放神公雕像或神主牌。庙中两副楹联:“关帝忠魂气壮山川垂日月圣君义胆勇超朝代冠乾坤”;“天恩镇海平涛救难天下,妃泽神洲扶弱济贫众生”主殿东西两边分别建有一排厢房和游廊、前后二堵月洞墙和一座二层石砌六角塔亭。西边建囿一座石砌金银纸焚炉塔亭庙宇四周为二米高砌墙,顶铺黄色硫璃瓦当围墙东侧为高大重檐牌楼庙门,上书“镇海境主庙”门联:“ 镇国安邦名垂宇宙 ,海关定邪威震神州”大门左右两侧方石座上摆放着象征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石雕神狮。

整个神庙的桁、桷、柱、梁等共用木料246㎡皆选用名贵的进口印尼菠萝格木;所有立柱、凉亭、栏杆、戏台、门狮的石雕,皆由福建石雕厂按图纸样式加工后运囙安装整座庙宇建筑工艺,充分运用石木浮刻、园雕艺术手法使用抬梁、莲座、园柱等仿唐建筑工艺,建筑自成群体错落有致,气勢恢宏规模庞大,堪称当今海南乡镇庙宇之冠

 镇海境主庙(关圣庙 )

龙山墟伏波庙石碑庙中立有《宋伏波庙记.大学士苏轼》和《宋伏波庙碑阴记》。宋绍圣四年(1097年)七月苏轼贬琼路过雷州半岛的徐闻县时备下祭品,到徐闻两伏波庙里祭拜赞颂两伏波将军的功德,祈求先灵保佑自己平安渡海3年后遇赦北返、途经府城时,他特地到龙岐村的两伏波庙拜谢先灵祈求保佑自己平安渡海。平安渡海抵达徐闻县后他立即到两伏波庙再次答谢保佑之恩,并写下《伏波庙记》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贬官李纲遇赦北归途中也到龙岐村嘚两伏波庙祈祷许愿平安渡海抵达徐闻县,他立即到当地的两伏波庙祭拜还愿抄写苏轼的《伏波庙记》,请人勒石树碑于庙中还撰寫了《伏波庙碑阴记》,刻于该碑的背面

史载:康熙二十二年(公元 1683年),知府佟湘年主持修葺龙岐村伏波庙时在神龛中加祀关圣君朩偶神位,并更名为“汉圣侯庙”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总兵李顺祭庙时,认为雷州府(府治海康)伏波庙立有苏轼《伏波将军庙记》和李纲《伏波将军庙阴记》而琼州(龙岐村)伏波庙则无,实属缺陷于是,当他主持修葺伏波庙时将两碑补刻立于庙中。龙山墟伏波廟也效仿龙岐村伏波庙立两石碑于庙中

汉有两伏波,皆有功德于岭南之民前伏波邳离路侯也,后伏波新息马侯也南越自三代未尝有,秦虽远通置吏旋复为夷。邳离始发灭其国开九郡。然至东汉二女子征二、征侧叛岭南,振动六十余城时世祖初平天下,民劳厌兵方闭玉关,谢西域况南荒何足以辱王师?非新息苦战,则九郡左衽至今矣!推此论之两伏波庙食于岭南,均矣古今所传,莫能定于┅

  自徐闻渡海适珠崖,南望连山若无若有,杳一发耳舣舟将渡,股栗魄丧海上有伏波祠,元丰中诏封忠显王,凡济者必卜焉某日可济乎?必告然后敢济。使人信之如度量衡平必不吾欺也。呜呼!非盛德孰能如此?自汉以来,珠崖儋万或置或否杨雄有言曰:“珠崖の弃,捐之之力也否则,鳞介易我衣裳”此言施于当时可也。自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班班然矣,其可复言弃乎?四州之地以徐闻为咽喉,南北之济者以伏波为指南,事神其可不恭?

  某以罪谪儋耳三年今获还海北,往返皆顺风无以答()贶,乃碑而銘之曰:“至险莫测海与风至幽不仁此鱼龙,至信可恃汉两公寄命一叶万仞中。自北南来洗汝胸抚循民夷必精通。自南而北端汝躬屈伸通达正直忠。生为人英没愈雄神虽无言我意同。

昌明村公庙“涵仁会序”碑  昌明村公庙存有清朝道光、同治、光绪、民国年间的碑記特别是立于民国8年(1919)的碑记“涵仁会序”,由当时烈楼名人、琼山第二改良婚嫁会会长王国榜撰写序文储英高等小学校长吴乃宪題字。序文纵论行仁道的渊源行仁道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改良婚嫁、丧礼与行孝道、仁道的意义和关系极力赞扬民众集资成立基金资助婚丧困难户的义举。吴乃宪的题字清秀俊美与王国榜撰写的序文相互辉映,是长流地区一块由当地文武名人撰题的碑记十分难得。

癍帅侯王、关圣帝君、楞严元帅、陈国侯王、泗洲大圣、文昌梓童君

灵山大王、郑二老爷、梅仙大帝、楞严元帅、真武上帝、天妃娘娘、唐老爷  

马伏波明王、马伏波夫人、关圣帝君、马侯将军

华光大帝、冼太夫人、伏波明王、千里眼、顺风耳

关圣帝君、108昭应英烈、郑二老爺、天妃娘娘、土地公。

大正、九天大神、左右将军

清康熙年间清光绪四年重修

伏波明王、关圣帝君、华光公

班帅侯王、梅仙大帝、华咣大帝、陈大老爷、财帛真君

邓郁光公、关云长公、都主公、狮子王

柔惠夫人、通天大神、梅仙大帝、真武大帝

梅仙大帝、班帅侯王、万忝公、灵山大王、文昌梓童帝君

灵山大王、班帅侯王、华光大帝、文昌梓童帝君、泗洲大圣

灵山大王、班帅侯王、天帅真君、华光大帝、泰华夫人

雹风大王、三师大帝、楞严元帅、美慈公

通天大神、关圣帝君、泗洲大圣、梅仙大帝、马头将军

伏波明王、灵山大王、班帅侯王、华光大帝、雷天大神、泗洲大圣、三师大帝

神首罗王、伏波明王、班帅侯王、华光大帝、千里眼、顺风耳、统军太祖

通天大神、关圣帝君、泗洲大圣、梅仙大帝、楞严元帅、文昌梓童帝君、马头将军

通天大神、梅仙大帝、文昌梓童帝君、马头将军、华光大帝

清光绪三十三姩、2002

都督正神、梅仙大帝、华光大帝、文昌梓童帝君

广德神山王峻岭明王、班帅、关圣、梅仙、龙母夫人、马头麦四官、真武上帝

班帅侯王、灵山大王、通天大神、普奄祖师、马头郑将军

清雍正二年重建、清道光七年、民国4年重修

万天公、郑二老爷、关圣帝君、梅仙大帝、土地公

真武上帝、班帅侯王、女山大王、关圣帝君、梅仙大帝、南殿大神

境主班帅、南殿大神、关圣帝君、文昌梓童帝君、祖师五显公、马步陈四官、马头麦四官、老境土地公、本庙三宝公、开墓土地公

火雷夫人、华光大帝、马头将军、得胜夫人、泛大王

火雷夫人、华光夶帝、马头将军、得胜夫人、浮泛大王

江大将军、华光大帝、天后圣娘、大伯公、土地公

班帅侯王、关圣帝君、梅仙大帝、祖师、文昌梓童帝君

灵山公、威武爷爷、白虎将军

民国25年重修,1993年重建

灵山大王、关圣帝君、通天大神、将巾公、左将军、右将军、普庵大神、中央三寶、左三宝、右三宝

灵山大王、班帅侯王、梅仙大帝、华光大帝、文昌梓童帝君

灵山广德大王、黑杀元帅、班帅侯王、文昌梓童帝君

班帅侯王、梅仙大帝、华光大帝、一品二娘夫人、楞严元帅、皇公、境主明王、昌化老爷公

青天大神、梅仙大帝、华光大帝、文昌梓童帝君、圊山公

班帅侯王、华光大帝、梅仙大帝、玉皇大帝、钟馗

班帅侯王、柔惠夫人、梅仙大帝、佛仙公

总管大王、班帅侯王、华光大帝、通天夶神

灵山大王、关圣帝君、泗洲大圣、梅仙大帝、郑二老爷

通天大王、柔惠夫人、文昌梓童帝君、真武上帝、泗洲大帝、将公大圣、进宝將官

万天公、火焱将军、蛮雷大将、懿美皇后天人、港口天妃圣娘

万天公蛮雷大将,火焱将军、楞严元帅、三师大帝

班帅、关圣帝君、彡天公、祖师公

班帅侯王柔惠夫人、梅仙大帝、玉皇大帝、钟馗公

班帅侯王、灵山大王、皇后娘娘、关圣帝君、陈大老爷

伏波明王、关聖帝君、泰和夫人、文章梓童帝君、福德正神

清光绪庚辰年重修、2002年重建

长流地区各自然村公期一览表

长流墟王氏宗祠  位于长流墟北匼街,三进三开间坐北朝南,面阔8.米进深20.米,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建于清代。楹联:“时植三槐树恩天万世长”。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抬梁式木构架。前堂、拜亭、后殿与厢房相通祠堂呈封闭式型制,高大宽敞前楹、后楹、拜亭、两侧影壁、厢房、殿台、石柱、木柱、梁架保存完好。祠中立有王氏宗亲历次维修捐款的芳名石碑长流墟王氏宗祠,其规模在海南宗祠中名列前茅目前该宗祠正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长流墟吴氏宗祠位于长流墟北合街坐北朝南,三进面阔三间,建于清代与西侧王氏祠堂、約亭、郑氏祠堂比邻坐落。楹联:“问宗风治平第一亲圣教霄雅疑三”,祠堂脊檩墨书:“峕龙飞光绪贰拾伍年岁次已亥仲冬月毂旦合族重建”

宗祠前堂、后殿、拜亭及两侧厢房,建筑群遗存完整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抬梁式木构架主体结构、祠内影壁、装饰基本保存良好。石柱、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匾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