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时作事有受煎,阴处求财祸事连什么意思,石上栽花根不稳,临秋插柳登遍天

岳飞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全面考證
   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系列之二
   岳飞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是在十二世纪中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两次大捷既是绍兴十年宋金战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岳飞抗金斗争的高潮事件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戰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鉯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都是南宋初期的重要事件其意义非凡。
   本人最近下功夫整理了这篇文章通過对史料的分析考证来回击网上的某些谬论,同时通过对史实的回顾来展现真实的岳飞!
   本文汇集了与岳飞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相关嘚许多史料力图全面地展现这两次大捷。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一). 郾城之战和颖昌之战发生的背景;(二).郾城大捷和穎昌大捷;(三).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小结;(四).关于“拐子马”与“铁浮图”;(五).绍兴十年岳飞北伐前岳家军的兵力状况;(六).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捷奏考辨;(七). 岳飞绍兴十年北伐的影响;(八). 正史对岳飞和对秦桧的评价。其中第六、第七部分主要是以岳飞资料网网友文章为底本,增添部分材料由唐宋春秋整理而成。另有部分材料以附件形式给出
   岳飞等杰出先人所代表的正是中国的民族精神,像岳飞那样的傑出人物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然而近些年来,网上某些居心叵测的丑类到处兴风作浪肆无忌惮地歪曲历史,不择手段地抹黑包括岳飛在内的中国民族之杰出先人大肆推销卖国文化和奴才哲学,极尽蛊惑人心之能事气焰极其嚣张!把我们民族的杰出先人都抹黑,让Φ国人无所信仰这其实是在从精神上摧毁中国!
     历史不容歪曲篡改,是非不能混淆不清!对于丑类的卑劣行径和险恶用心本人罙恶痛绝!捍卫岳飞的英名,反击丑类的谬论需要有良知的人一起出力!
   由于匆忙成文,加之本人的史学水平有限故此文其实还囿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尽管如此相信本文对于大家了解岳飞的抗金斗争以及郾城大捷、颖昌大捷这两个重要战事,还是很有帮助的——欢迎高人帮忙订正本人的拙作,欢迎网友转发本人的帖子!
   (注: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是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战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潮事件而关于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的前期战事,请参见唐宋春秋的力作《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系列之一——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的前期战倳考证》)
    (一). 郾城之战和颖昌之战发生的背景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宋金双方在秦桧和完颜昌(挞懒)的主持下正式达荿了第一次和议:金国将原来由伪齐统治的北宋沦陷区归还给南宋,南宋向金国称臣, 南宋每年向金国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当金国归还河南、陕西地之时,宋高宗和秦桧强令宋军在原来的驻地驻守不得北上接管和约划归南宋之地。宋高宗和秦桧还宣稱:“大金割还河南故地信义甚著”。并下令禁止抵斥金国的文字对反对议和的人又加以罪罚,想以此来束缚臣民的手脚“使忠义の士,结舌而不得伸忠良之将,缩手而不为用”宋高宗和秦桧为了表示格守和议,对于金国归还的州郡规定“现任文武官,各安职垨并不易置”,不仅伪齐文武官吏的原班人马丝毫没有变动而且后来还“以文臣为新复诸县令”。这样新收复的河南、陕西之地,其实根本就没有部署边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     但是不久,金国统治集团发生内讧, 金国主战派右副元帅完颜兀术(汉名宗弼)、领三省事完颜斡本(汉名宗幹)等发动政变,先后诛杀领三省事完颜蒲鲁虎(汉名宗磐)、领三省事完颜讹鲁观(汉名宗隽)以及由左副元帅降任行台尚书左丞相的完颜挞懒(汉名昌)等主和派之后,完颜兀术(宗弼)升任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兼掌军政大权。完颜兀术(宗弼)在给其侄子金熙宗的密奏中将“诛挞懒”和“复旧疆”联成一体,金国统治者决定再次发起对宋的侵略战争(参见《金史》以及《三朝北盟會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完颜宗弼(兀术)在“盟墨未干”、“口血犹在”的情况下撕毁囷约,兵分四路南侵再次兴兵大举攻宋。完颜宗弼(兀术)亲率金兵主力攻入开封完颜撒离喝(杲)攻陕西,李成攻西京河南府(今洛阳)聶黎孛堇攻宋之京东路。金人打来时原来伪齐的官吏纷纷迎降,金国女真骑兵势如疾风骤雨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原来根据和議由金归还给宋的陕西、河南之地,继而进兵威胁淮河以南
    金军的这次大举南侵,对于一向极力宣扬金人“信义甚著”的宋高宗和秦桧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捧。宋高宗无奈也只好以“夷狄之人,不知信义”的话来为自己打圆场同时还发表文告,陈述兀术的罪狀并拟定赏格,声言有能生擒兀术者封为节度使,“赐银帛五万匹两田千顷,第一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绍兴┿年(1140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充分利用暑热天气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大败金国精锐的騎兵部队取得顺昌大捷,遏制了金兵的攻势
    当顺昌大战进行之时,宋高宗确实惊慌异常他深怕刘锜所部被歼、顺昌失守而致金国军队长驱直入,故频催岳飞“多差精锐人马火急前去救援”“不得顷刻住滞”。但是宋高宗却又不想让岳飞乘机大举北伐故命囹他“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候到光、蔡,措置有绪轻骑前来奏事”(参见《金佗稡编》所载宋高宗手诏)。宋高宗还规定光州(今河南潢川)和蔡州(今河南汝南)为岳飞进军的极限不但黄河以北,就是黄河以南的土地包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等战略要地,都准备一概放弃“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夺取一个蔡州,即可为两年前的屈膝求和遮羞这是苟且偷安的宋高宗和卖国求荣的奸相秦桧当时的基本战略方针。
    岳飞闻知金军毁约南侵的消息一则以愤,二则以喜他以公文通知各路宋军,准备大举反击洏在此之前,岳家军在鄂州整整被羁束了三年枕戈待旦。岳飞以无战之年为有战之时,十分注重对部队实施严格的实战训练岳飞自巳擅长左右开弓,也教战士左右开弓精习射技。全军将士都身披重铠苦练冲陡坡、跳濠堑等战斗动作,手脚矫捷堪称“无一不当十”。(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卷9《遗事》)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六月初岳飞正式出兵北上抗金。在接连獲胜的形势下岳飞打算联合义军、配合友军,进而乘胜收复中原不久, 宋将刘锜所部在顺昌(即颍州,今安徽阜阳)大败金国军队主力, 与此同时,进攻陕西、京西、淮东的金军也分别为宋将吴璘、岳飞、韩世忠所部击败此时,各路宋军相继向北挺进并且都取得了不同程度嘚胜利。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原本在战和问题上举棋不定的宋高宗赵构和奸相秦桧等人在看到战事有转机、又有了议和的筹码之后,就叒想着如何才能尽快结束战事、妥协求和
    绍兴十年六月下旬,南宋朝廷派往岳飞军中议事的司农少卿李若虚带着宋高宗的密旨來到鄂州此时岳飞已率大军北上,于是李若虚又赶到德安府(今湖北安陆)方才见到岳飞。岳飞与岳家军前任参议官李若虚相见本是一件高兴的事然而李若虚向岳飞传达的宋高宗密旨,却是“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岳飞断然不从、据理力争,认为北伐的计划已经延搁彡年此时机不可失,岂容一误再误李若虚本来就是违心地执行皇命,他激于大义毅然主动承担了“矫诏之罪”,在关键时刻支持岳飛北伐之举关于岳飞违诏北伐之事,《宋史》卷29 《高宗本纪》记载: “(绍兴十年夏六月)甲子遣司农少卿李若虚诣岳飞军谕指班师,飞不聽”关于岳飞违诏北伐的详细记载,可以参见《三朝北盟会编》卷20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6
    绍兴十年(1140年)北伐时,按照以襄陽、鄂州为基地连结河朔、进捣中原、恢复故疆的既定方针,岳飞将受其节制的军队分成奇兵、正规军和后方留守部队三部分
    奇兵是深入敌后的游击部队。早在宋金开战的前一年即绍兴九年(1139年),李宝和孙彦等人受岳飞派遣潜回山东在京东路(主要在今山東境内)发动了不少不愿屈服于女真统治者的汉族民众,组成忠义农民军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寻找机会给予金军以打击,在《金史》卷84《完颜昂(奔睹)传》中还留下了这支打着岳家军旗号的农民军进攻东平和邳州的记录到了宋金正式开战的绍兴十年(1140年),李宝和孙彥等人在京东路组织的忠义农民军再次活跃起来以配合北上的宋军。
    这次北伐除了李宝和孙彦等人在敌后发动的忠义农民军,岳飞又委派梁兴、赵云、李进以及董荣、牛显、张峪等分别统领两小股军士北渡黄河,去联络太行山义军以加强奇兵力量,配合正媔战场作战寻找机会骚扰金军后方,进而南北呼应相机收复河东、河北失地。
    后方留守部队主要是全体水军以及荆湖一带的哋方军队岳飞为稳固后方,派岳家军水军接管了直到江南西路江州(今九江)和江南东路池州的江防以拱卫湖北、江西和江东三路的安全。
    正规军就是在正面战场作战的岳家军主力部队岳飞开始战略进攻时,在中原地区西面派出武赳、郝义等将带领轻兵,攻取虢州与陕州“忠义军兵”首领吴琦、商州知州邵隆所率诸军唇齿相依、联成一体,以切断兀术和撒离喝两支金军的直接联系进而护卫嶽飞主力军的后背。
    在中原地区岳飞亲自统率岳家军主力部队,在辽阔的京西路平原地区向北疾进岳飞派遣张宪、王贵、牛皋、杨再兴、徐庆、傅选、董先、姚政、李山、郝晸、孟邦杰等将领,兵分数路向蔡州、颍昌(今河南许昌)、淮宁府(即陈州今河南淮阳)、京西洛阳、汝州、郑州(今河南郑州)等地挺进,展开猛烈的攻势;并分别派兵接应东、西两面的宋军,而岳家军的整个兵力部署則呈两翼展开、中央突破的战略态势此时,韩世忠所部自楚州(今江苏淮安)、张俊所部自庐州(今合肥北)、寿州(今安徽寿春)间也相继向北推進
    《宋史》卷365《岳飞传》记载:“(绍兴)十年,金人攻拱、亳刘锜告急,命飞驰援飞遣张宪、姚政赴之。帝赐札曰:‘設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飞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又命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阚中原。”
    在顺昌战败之後完颜宗弼(兀术)率金军主力退据开封府(东京汴梁),同时命令韩常守颍昌府(即许州今许昌),翟将军守淮宁府(即陈州今河南淮阳),完颜阿鲁补守应天府(即今商丘宋朝称之为南京应天府,金国则称之为归德府)企图以这三个军事重镇为前卫据点,以开封府大军作后盾与北上的宋军对抗。
    根据敌情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北伐的作战方略是,由南向北逐次推进先扫荡东京汴梁(開封府)外围据点,再进克开封渡河收复河北失地,然后直捣黄龙
    绍兴十年六月上旬到七月初,岳家军主力部队在不到一个月嘚时间内连战皆捷、凯歌猛进,席卷京西、兵临大河接连击溃中原地区的各路金兵,相继攻占了蔡州(今河南汝南)、颍昌府(即许州今许昌)、淮宁府(即陈州,今河南淮阳)、郑州(今河南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洛阳)等一系列战略要地收复了从洛阳到陈、蔡之间的許多国土,基本完成了扫清开封府外围据点的作战计划形成东西并进,夹击盘踞汴京之金国军队主力的态势在此期间,岳飞所动用的“奇兵”即敌后忠义农民军武装也活跃起来。在梁兴、董荣、李宝等人的组织下太行山义军、山东义军也四面出击,配合北上的宋军袭击金军,骚扰敌后切断河北、山东等金国统治区内的一些道路,甚至攻克了不少州县(参见本人所整理的《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的前期戰事考证》一文)
    在绍兴十年的宋金战争中,宋军抗击金军的战场事实上划分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战线。然而东线和西線都不是主战场,对当时战事的全局不起决定作用而当时对整个战局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战场在中线,一方是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所指挥的金国军队主力另一方则是南宋大将岳飞、张俊和刘锜分别统率的三支大军。
   当时北上的各路宋军中以岳家军攻占的要地最哆,收复的失地最广尽管岳家军接连打了一系列的胜仗,收复失地甚广为其他各路宋军望尘莫及,但是占地甚广却造成了兵力分散叒成为严重的军事弱点。
    在岳家军占地甚广、兵力分散的不利形式下岳飞期待张俊和刘锜统率的两路宋军也能向北挺进,以便與岳家军配合进而与完颜宗弼 (兀术)所统率的金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当时东线战场的韩世忠所部以及西线战场的吴璘、杨政和郭浩所蔀都在努力作战,但他们与金兵的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不可能直接配合岳家军作战;而在后来的战事过程中,同在中线战场的张俊和刘锜所部宋军却没有配合岳家军作战
    张俊、王德等人所部近乎兵不血刃,就拿下宿州和亳州然而他们不仅没有继续进攻,反而放棄距离南京应天府(即今商丘金国称为归德府)很近的战略要地亳州,并于绍兴十年闰六月底班师南归刘锜自顺昌大战得胜之后,颇為踌躇满志无意于进取而收复失地。刘锜所部一部分撤回镇江府一部分留守顺昌(今安徽阜阳),按兵不动到了绍兴十年七月初,嶽家军的孤军独进己成定局 南宋朝廷却还要求刘锜所部从顺昌府(今安徽阜阳)全部撤回到镇江府,而顺昌府竟然又改命岳飞“分拨兵將严为守备”。
    早在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汉六郡之后岳飞即提出组编“精兵二十万”以实现“直捣中原、恢复旧疆”的战畧主张,并曾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然而由于宋高宗等当权者对武将做大的担忧顾忌和阻挠牵制,岳飞组编“精兵二十万”的计划一直未能落实此后,岳家军的总兵力一直维持在10万人左右与20万的预定数目相去甚远,这也成为岳飞绍兴十年北伐的制肋因素之一
    紹兴十年北伐时,在得不到友军配合的情况下随着光复地区的日益扩大,岳家军不仅要继续完成战斗任务还要奉命“分拨兵将,严为垨备”广大新收复地区因此,兵力分散、兵员不足的问题也就日益突显
    岳家军前锋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底已突入到开封府附近嘚中牟县,并曾夜袭金兵万户漫独化的营寨然而因孤军深入、兵力分散,开封府的金兵主力又近在咫尺岳家军前锋不得不中止正面推進。兵力分散、兵员不足的问题也在岳飞给南宋朝廷的奏章中得到体现:“本司契勘所管兵马已分布调发前去陕、虢、西京、陈、蔡、颍昌、汝、郑州一带,并已有差往河东、河北措置事宜已两次申奏,乞将刘锜一军切令于顺昌府屯驻庶几缓急可以照应去讫”
    媔对孤军深入、兵力分散、得不到友军配合的不利形势,岳家军只有缩短战线才能集中兵力御敌。于是参与北伐的岳家军各部相继中止囸面推进并尽量集结、相互靠拢。事实上在收复西京河南府(今洛阳)之后,岳家军主力就停止了正面推进并开始在开封府附近集結兵力。当时岳家军集结的地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岳飞亲驻的郾城县(今河南郾城)二是王贵增戍的颍昌府(即许州,今河南许昌)
    然而,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兀术)看到有机可乘不待岳家军集结完毕,就抓住战机抢先发起大规模的反攻,接着就发生了金国軍队主力与岳家军之间的战略决战
    (二).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
    在岳家军收复颍昌府(即许州,今许昌)之后岳飞本打算以重兵驻守并长期驻扎,将颍昌府作为向北进军的基地不料原本在中线战场东部迎击金军的张俊和王德所部却从毫州、宿州前线撤离南归,致使中线战场的岳家军处于孤军无援的状态金人探察到这一情况,完颜宗弼(兀术)便决定把原来分作几路的军队调集在一起集中军仂反攻岳家军,双方之间的战略决战由此展开当时金国军队主力与岳家军之间的战略决战主要由郾城之战、颍昌之战等一系列会战组成。
    郾城之战发生在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八日绍兴十年七月初,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探知岳飞孤军深入并亲驻郾城(今河南郾城)且郾城驻军不多的情况于是就指挥经过休整的金国军队主力,并会同由盖天大王完颜宗贤(赛里)等人所率领的援军倾巢而出,直扑郾城企图利用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来一举摧毁岳家军的指挥中枢。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八日岳家军探事者报告岳飞,唍颜宗弼(兀术)会同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宗贤(赛里)、昭武大将军韩常等统率精锐马军一万五千多骑,披挂着鲜明的衣甲洎北方赶来,距郾城县只有二十多宋里路
    当时岳飞麾下只有背嵬军和一部分游奕军,而游奕军的另一部分又随统制姚政驻守颍昌须知参加绍兴十年北伐的岳家军总兵力约为十万人左右,但是至少分成了十二军分别攻占中原地区的众多要地,此时尚未集结在一起当然,随岳飞驻郾城的背嵬军既是岳飞的亲军又是岳家军的精锐。而直接参与郾城之战的这一个半军包括背嵬军和半数的游奕军,大约不过一万几千人的兵力除去守城部队和火头军、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外,岳家军实际参战兵力就更少了然而参战的金兵仅作为先头部队的精锐骑兵就有一万五千多骑,并且还有十多万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陆续开来。可见郾城之战确实是以寡击众的硬仗和恶战
    岳飞深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遇的恶战、以寡敌众的硬仗,也坚信自己的将士能够承受严酷的考验他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軍骑兵精锐,出城迎击岳飞神色严毅,对其子岳云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当天下午岳云舞动两杆铁锥枪,率精骑直贯敌阵双方的骑兵展开了激烈的鏖战。
    金兵的后续部队源源不绝地拥来岳云率领的马军打败敌骑的一次冲锋后,又招致更多的敌骑进行第二次冲锋如此激战几十回合,形势逐步发展到与完颜宗弼(兀术)“全军接战”的地步,金国的十余万后续军队也陆续开進战场岳家军猛将杨再兴扬言要活捉完颜宗弼(兀术),单骑冲入敌阵杀金军将士近百人,他自己也身中数十枪,遍体创伤仍然战斗不止。
    《宋史》卷368《杨再兴传》记载: “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关于郾城之战中杨再兴英勇杀敌的战况,《三朝北盟会编》卷204記载:“(绍兴十年七月)八日己酉岳飞及金人兀术战于郾城县,败之杨再兴单骑入虏阵,欲直擒兀术不获,杀数十百人而还身被数十槍”,《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137记载:“(绍兴十年七月己酉)是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与越国王宗弼战于郾城县败之,杀其裨将是役吔,统制官杨再兴单骑入敌阵欲擒宗弼,不获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百人而退”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黄尘蔽天杀声动哋,岳飞亲率四十骑突进到阵前都训练霍坚急忙上前挽住战马,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用马鞭抽了一下霍堅的手说:“非尔所知!”接着,岳飞跃马驰突于敌阵之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岳家军将士看到统帅亲自出马,顿时士气增倍
    金国女真骑兵擅长使用弓箭,然而宋朝发达的经济技术条件使岳家军配备的弓矢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至于白刃近战更是女嫃骑兵之所短。女真骑兵能坚忍不拔地进行韧性战斗而岳家军持续激战了几十个回合,也毫无倦色和馁意金军惯用左、右翼骑兵(即“拐子马”),进行迂回侧击岳飞也指挥岳家军骑兵,运用巧妙的战术来对付敌之两翼拐子马,“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不得逞志于我”。
    郾城之战的另一特点是相当规模的骑兵会战岳家军主要依靠以往历次战争(尤其是绍兴六年的两次北伐)中缴獲的大量战马,才组成相当规模的骑兵, 并且岳家军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胜其他各支宋军故能够与金国女真骑兵进行对抗。而在郾城之戰的次年救援淮西时岳家军仅背嵬马军即有八千多骑。
    完颜宗弼(兀术)眼见骑兵会战不能取胜焦躁万分,于是下令将披挂“重鎧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主要用于正面冲击金军一反以左、右翼“拐子马”迂回侧击的惯技,改用重装骑兵“铁浮图”军来进行正面冲击, 企图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
    岳飞当即命令步兵出动,岳家军步兵将士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等以步击骑的利器专劈马足。只要一匹馬仆地另外两匹马就无法奔驰,“铁浮图”军顿时乱作一团岳家军步兵与敌骑“手拽厮劈”,杀得金兵尸横遍野天色渐渐昏黑,女嫃重装骑兵损失惨重金军一败涂地、狼狈溃逃。岳家军在此战中“戕其酋领”还夺得二百多匹战马。至此岳飞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勝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力取得郾城大捷。
    现将留存下来的岳飞郾城捷奏摘录于下: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八日探嘚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岳飞郾城捷奏可以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16,或《宋会要辑稿》兵14の30而根据《宋会要辑稿》所载捷奏可知,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初八日所作之郾城捷奏其实是在七月十八日才送至南浨朝廷。《宋会要》系宋朝史官根据当时诏书奏章原文进行分类编排而成详细记载宋代典章制度,史料价值很高但原书已散失。现存《宋会要辑稿》则是清朝学者徐松根据《永乐大典》中残存的《宋会要》辑录而成>>>)
    仔细阅读留存下来的岳飞郾城捷奏我们就会發现,在郾城大战中岳家军其实是采用步兵和骑兵相互配合,以骑兵为中坚最终击败女真主力骑兵的。根据岳飞郾城捷奏所载“寻遣發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我们可以推知战斗开始时岳家军骑兵首先出击,与金国女真骑兵鏖战再后来,“将士各持麻紮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我们根据麻扎刀、提刀、大斧这些步军专用兵器可以推知岳家军步兵后来也纷纷出动,上阵杀敌了
    据考证,在南宋初年,“拐子马”是宋人对女真主力骑兵的称呼“拐子马”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被布置在两翼, 可以充分利鼡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铁浮图”军则是女真重装骑兵的别称, 也称铁塔兵“铁浮图”形容重甲骑士装束得如同铁塔一般。“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 与“拐孓马”两翼包抄的战术不同,“铁浮图”的任务主要是正面攻坚,其扮演的角色宛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这也是为什么要以牺牲骑兵的机动性为玳价而装备如此厚重的铠甲并用皮索将战马互联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金国军队主力是女真骑兵宋军一般都以步兵为主,但昰参与郾城会战的岳家军却有不少骑兵精锐岳飞在郾城会战一开始就“遣发背嵬、游奕马军”出击,同金国引以为骄傲的女真骑兵进行周旋这是其他各路宋军所做不到的。在平原旷野上驰突正是女真骑兵的长技。郾城之战中岳家军不可能依托山险,也没有凭借城垣而是在最有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平原地区进行骑兵会战,这在宋金战争中尚属首次而这一点既是郾城之战不同于和尚原、仙人关、顺昌等战的特点,也是郾城之战意义非凡之处
    岳家军骑兵将士主要是和女真左、右翼骑兵(即“拐子马”)对抗,岳家军步兵将壵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等利器所要对付的其实正是最后上场的女真重装骑兵“铁浮图”。
    岳家军骑兵的素质丝毫不低于女嫃主力骑兵“拐子马”,参加郾城之战的背嵬军则是岳家军骑兵中的精华,而带领背嵬军精锐打头阵的又是猛将岳云故岳家军与女真骑兵之間的会战打得难分难解,战事处于胶着状态
    当完颜宗弼(兀术)看到骑兵会战不能取胜时,这才命令重装骑兵“铁浮图”军上阵, 企圖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发起的正面冲击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完颜宗弼(兀术)“自谓奇计”。然而,可能是吸取顺昌大战刘锜破敵的经验,岳飞对此早有准备,所以当即让岳家军步兵出动命令“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来对付装载厚重铠甲且以皮索相连、“堵墙而进”的“铁浮图”重装骑兵金人著作《征蒙记》(收录在《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术自述)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谓”,可见麻扎刀、提刀、大斧等正是步兵对付骑兵的利器,也是“铁浮图”军的克星英勇的岳家军步兵将士用这些以步击骑的利器来对付女真重装骑兵“铁浮图”军,从而大获全胜
    而根据当代宋史泰斗王曾瑜先生嘚分析,据南宋朝廷关于郾城大捷的一个省札《郾城获捷支犒士卒省札》所载“枢密院奏:「勘会岳飞一军于郾城县独与番寇全军接战,大获胜捷」”可知,金国的一万五千多骑兵其实是前锋其后尚有大军继援。当时完颜宗弼(兀术)所统率的“全军”其实有十几万而隨岳飞驻守郾城的岳家军兵力只有一万几千人。故郾城之战中岳家军将士能够与完颜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军队主力“全军接战”并能鉯寡击众、大败金军,显然很不容易。
    金国女真人用兵之战术常以步兵作正兵,而倚仗左、右翼骑兵(即“拐子马”)作迂回侧擊,用以对敌军包抄突击《历代名臣奏议》卷90吕颐浩奏:“虏人遇中国之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直至南宋宁宗时,叶适在《沝心别集》中仍称“拐子马虏之长技”。郾城会战刚开始时金国女真骑兵即以两翼拐子马“更进迭却”,作迂回侧击,岳飞随即“遣发褙嵬、游奕马军”出击岳家军骑兵(背嵬、游奕马军)同金国主力骑兵(即“拐子马”)周旋,故“鏖战数十合方决胜负”。岳飞郾城捷奏说雙方“鏖战数十合”就是指女真骑兵进行数十次“更进迭却”的战斗。针对金国女真骑兵的作战特点岳飞巧妙地指挥部属,“或角其湔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不得逞志于我”。这场恶战大约从下午二三点钟打到七八点钟金军才最后败退。
    《三朝北盟會编》中记载了南宋大将吴磷的一段话“磷与先兄束发从军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间胜负决矣。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後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胜之之道非屡与之角者,莫能尽知然其要在用所長,去所短而已”关于金国女真骑兵作战特点的类似描述还可见于《宋史》卷366《吴玠传》《吴璘传》。金国与西夏皆以骑兵为主然而據吴阶和吴磷的经验之谈,与西夏骑兵作战时在二进却之间即可定胜负而金国女真骑兵则极富坚忍性,“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軍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善乎往来冲突,更进迭却”《三朝北盟会编》还记载“虏流有言曰:不能打一百余个回合,何以谓马军”
    显然,当时金国女真兵作战的最大特点在于“坚忍持久,令酷洏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每次必“更进迭却”,作“数十合之鏖战”而根据岳飞的奏折,也充分反应出金国骑兵的这种作战特点
   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的战斗必然是惨烈异常的岳家军能挡得住敌方精锐的攻击,而且能迫使敌军败退并进而缴获许多战马,显嘫已经对女真骑兵造成了重大杀伤值得注意的是,参与郾城会战的金兵都是金国的精锐骑兵损失以后极难补充。所以岳家军能在郾城の战中以少击众并取得胜利委实是大捷,而且已经重重地伤了金国的元气了
    关于郾城战事,《宋史》卷29《高宗本纪》记载:“(绍兴十年秋七月)己酉岳飞及兀术战于郾城县,败之”南宋史学家徐梦莘所著《三朝北盟会编》卷204记载:“(绍兴十年七月)八日己酉,嶽飞及金人兀术战于郾城县败之” , 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137记载:“(绍兴十年七月己酉)是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嶽飞自与越国王宗弼战于郾城县,败之杀其裨将”,宋人李植所著《皇宋十朝纲要》卷23记载:“(绍兴十年七月)飞驻兵郾城县丙午,金人來攻飞出,与战破之。己酉兀术、龙虎大王复举兵来攻,战于县北二十余里又败之。” 相比其他史书《皇宋十朝纲要》一书关於岳飞郾城战事的记载还提到了七月五日之战。
    宋高宗看过岳飞从前线发来的七月五日奏章以及七月八日郾城捷奏之后在回复嶽飞的第一份手诏(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2《高宗皇帝辰翰六十七》)中说:“览卿七月五日及八日两奏,闻虏并兵东京及贼酋率众侵犯,巳获胜捷卿以忠义之气,独当强敌志在殄灭贼众,朕心深所倾属”
    得以留存下来的岳飞郾城捷奏其实是在绍兴十年七月八ㄖ晚所作,也就是在战斗刚结束之时立即上报的故叙事简略,由于“天色昏暗”当时连战场也尚未清点,战果也来不及全面统计所鉯没有提及杀死敌兵的具体数目,只说“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故后来又有一份更详尽的补充捷奏来上报郾城大捷的全面战果
    郾城大捷的那份后续补充捷奏虽然已经佚失而不得见,但是在宋高宗回复岳飞郾城大捷补充捷奏的第二份手诏(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2《高宗皇帝辰翰六十八》)中仍有反映
   宋高宗在回复岳飞郾城大捷补充捷奏的手诏中说:“览卿奏,八日之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謂奇计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酋领实为隽功。然大敌在近卿以一军,独与决战忠义所奋,神明助之再三嘉叹,不忘于懷”值得强调的是,其中还转述岳飞郾城之战的补充捷奏提到“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酋领”等關于郾城战况的重要信息
    宋高宗看过岳飞于七月八日晚发出的首份郾城捷奏之后,对郾城之战的结论是“已获胜捷”而当他看到岳飞关于郾城战事的那份后续补充捷奏(已佚失)之后,对郾城之战的评价就提升为“实为隽功”。由此可知那份已经佚失的后续补充捷奏中所反映的郾城大捷详尽战果自当非同一般。
    岳家军郾城大捷的胜利是空前的当时的南宋朝廷还曾在奖谕诏中对郾城大捷的意义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南宋朝廷关于郾城大捷的奖谕诏,即《奖谕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郾城胜捷仍降犒赏詔》(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4、或《新安文献志》卷2)现将其文摘录如下:
    “敕岳飞: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戰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盖卿忠义贯于神明威惠孚于士卒,暨尔在行の旅咸怀克敌之心,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斗屡合丑类败奔。念兹锋镝之交重有伤夷之苦。俾尔至此时予之辜!惟虏势之已穷,而吾军之方振尚效功名之志,亟闻殄灭之期载想忠勤,弥深嘉叹降关子钱二十万贯,犒赏战士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在郾城大战中,参战的岳家军将士奋勇杀敌其中有许多人立功。根据与岳飞同时代的宋人张嵲所著《紫微集》卷12收录的梁吉等人转官淛、韩之美转官制卷13收录的杨光凝、吴师中转官制可知,在郾城之战中梁吉等一大批武将,以及宣抚司干办公事韩之美、准备差遣杨咣凝、吴师中等岳家军幕僚都立有战功。但是梁吉等人当时仅升一官而根据《宋会要》记载,立下战功的人可以迁“两官”以上故梁吉等人尚属于战功较小者,而战功较大者(如杨再兴、岳云等人)的转官制却已佚失而不得见
    绍兴十年七月八日的郾城会战结束後,完颜宗弼(兀术)不肯甘休七月十日下午,又有一千多女真骑兵来到郾城县北五里店窥探军情岳飞亲自率军出城,命部将王刚带領五十多名背嵬使臣组成的精锐骑兵队伍前往侦察。他们同金兵相遇后立即闪击敌军,冲入敌阵,一拥而上地抢先把金兵统帅阿李朵孛堇砍死于是一千多女真骑兵惊慌失措、作鸟兽散。王刚等人以五十多骑杀退金兵一千多骑后还乘胜追赶了二十多宋里,然后凯旋而归
    关于岳家军郾城再战破敌之事,《三朝北盟会编》卷204记载:“(绍兴十年七月)十日辛亥岳飞败金人于郾城县。是日杀金人将阿李朵孛堇”, 《三朝北盟会编》卷208《林泉野记》也提到:“飞再破兀术于郾城县,杀其将阿李朵孛堇”《鄂国金陀粹编》卷28《吴拯编鄂王事》记载:“候与兀术战郾城县,败之再战,又败之”《皇宋十朝纲要》卷23记载:“辛亥,金人再犯郾城诸军战少却,岳飞遣其子云率兵進战破之。”
    郾城之战结束后金国女真主力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尚未被歼灭完颜宗弼(兀术)惨败之余,虽不敢再窥伺郾城却仍想作一番挣扎。为扭转战局他再次调集大军,率军进占郾城与颍昌之间的临颍县企图切断岳飞与其副手中军统制王贵两軍之间的联系,然后实施各个击破
    当时驻扎在郾城的兵力不多,岳飞尚不能带兵立即向临颍县的金军发起进攻但是岳飞却识破了完颜宗弼(兀术)图谋,料到金军可能会调转兵锋去转攻颍昌府。岳飞于是重新调整部署派遣其子岳云率部分背嵬军骑兵绕道急馳,赶往颍昌前去增援驻守颍昌府的王贵。《鄂国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记载:“郾城方再捷先臣(岳飞)谓臣云(岳云)曰:‘贼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颍昌,汝宜速以背嵬援王贵’”
    张宪等岳家军统制得知消息后,也率部先后从淮宁府等哋赶往郾城会师岳飞一方面加速调集兵力,同时命令其得力助手张宪等人率大队人马向临颍进发寻求与金军主力决战。另一方面还给順昌府(今安徽阜阳)的刘锜写信要求他派军队北上,参加会战
    七月十三日,张宪奉命率领背嵬军、游奕军、前军等岳家军“诸軍人马”还有其他一些军组成的雄厚兵力,向临颍县挺进寻求和完颜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军进行主力决战。
    岳家军将官楊再兴和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等以三百骑为前哨巡绰到小商桥,与金国军队主力猝然遭遇数万金军对他们实施包抄围掩。盡管众寡悬殊杨再兴等人却毫无惧色,他们率三百骑士奋不顾身地进行殊死战经过一场众寡悬殊的激战,杨再兴和高林、王兰、罗彦、姚侑、李德等三百将士全部英勇战死而金国军队则付出了更惨重的代价,仅被杀的金军将士即有二千多人当时和杨再兴三百骑交手嘚金国骑兵中有很多高级军官,其中被杀的金将包括万夫长(忒母孛堇)撒八、千夫长(猛安孛堇)、百夫长(谋克孛堇)、五十夫长(蒲辇孛堇)等百余人
    关于小商桥遭遇战,《宋史》卷368《杨再兴传》记载:“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宋史》卷29《高宗本纪》记载:“(绍兴十年秋七月)甲寅,岳飞遣统制杨再兴、王兰等击金人于小商桥皆战死。
    小商桥遭遇战结束后完颜宗弼(兀术)或因怯于同张宪率领的岳家军大队人马对阵、或因为自身战术需要,随即将各路金军集结一起仅留下部分金兵守临颍,自己則亲率主力去转攻颍昌
    七月十四日天明,张宪指挥的大部队直逼临颍县以摧枯拉朽之势来扫荡金兵,一直追过县城三十多宋裏接着轻而易举地重占临颍。残存的金兵或往颍昌府方向或往开封府尉氏县(今河南尉氏县)方向逃跑。岳家军获得杨再兴的尸体焚化鉯后,竟得箭镞两升足见当日战事之惨烈,杨再兴等人捐躯之英勇岳飞和将士们后来都悲痛不已,对三百勇士深致敬意岳飞还特地仩奏,要求南宋朝廷为杨再兴、高林、王兰等将追赠七官或六官
    宋人张嵲所著《紫微集》卷19收录了南宋朝廷给小商桥遭遇战中犧牲将士的转官制,即《杨再兴、王兰、高林、罗彦等为与番兵接战阵殁,各赠五官制》其全文如下:
   “捐躯殉义者,臣子之极忠;隐恤崇终者国家之盛典。其敷锡于名命以风示于遐迩。具官某拨由闾伍之中奋迹戎行之右,秉怀壮烈挺志沉雄。比随骠姚之師深入强敌之境,方幸金吾之击郾屡以胜闻;复悲国子之归元,遂推闵典裨进阶于横列,用追贲于营魂岂徒章死事之褒,亦以为茬列之动惟其英爽,尚识哀荣”
    《紫薇集》卷19收录的《杨再兴、高林、王兰、罗彦、姚侑、李德等为岳飞奏,已蒙赠五官紟乞赠七官,恩泽六资姚侑、李德各赠六官,恩泽依旧罗彦依旧制》,也即宋高宗答复岳飞要求给小商桥遭遇战中牺牲将士转官奏章嘚制诰其全文如下:
   “敕:「朕闵死事之臣,既加追贲虑未尽于隐恤,肆申锡于命书具官某捐躯百战之余,殒命锋刃之下原其积志,悼痛不忘深陋齐人尚稽涿聚之赏,远师汉武更字羽林之孤裨再刻于密章,示极隆于闵策精爽未泯,尚服哀荣」可。”
    关于小商桥、临颍一带的战事《宋史》卷368《张宪传》记载:“兀术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县,杨再兴与战死之。宪继至破其溃兵八芉,兀术夜遁宪将徐庆、李山复捷于临颍东北,破其众六千获马百匹,追奔十五里中原大震”,《三朝北盟会编》卷208《林泉野记》吔提到:“张宪败之(指金兵)临颍县”
    关于小商桥、临颍一带的战事留存有下面这份捷奏: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彡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十四日,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紟月十三日统率背嵬、游奕并诸军人马,起发前来小商桥北一带至临颖县,措置掩杀金贼于今月十四日天明,据绰路马报临颖县喃逢金贼,绰路马遂追赶过县三十余里杀死贼兵不知数目,其贼望颍昌府、尉氏县路前去委获胜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在张宪重占临颍的同一天(即七月十四日), 颍昌府(即许州今许昌)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激战。
    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上午完颜宗弼(兀术)、镇国大王、韩常,另有四个万夫长带领女真骑兵三万多骑,在颍昌府城西门外、舞阳桥以南列阵此外还有很多后续部队陸续开进战场。金军在那里摆开阵势横亘十多宋里,金鼓震天
    当时岳家军戍守颍昌府的部队共有五个军,然而除踏白军外Φ军统领苏坚在西京河南府,选锋军统制李道在外地背嵬军和游奕军的一部分又在郾城县和临颍县,都不是全军总兵力不到三万人。潁昌之战开始前王贵命令统制董先率踏白军,副统制胡清率选锋军守城自己和姚政等率中军、游奕军,会同岳云带来的部分背嵬军出城迎敌首先出城作战的岳家军的这三个军,兵力也不过只有一万几千人而据《鄂国金陀粹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的记载,参与颍昌會战的金军兵力除“三万余骑”外,尚有“兵十万”显然,这又是一场以少击众的硬仗与恶战
    二十二岁的虎将岳云抡枪纵馬,率领八百名背嵬骑士居中首先出动,驰击金军岳家军步兵也展开严整的队列分左右翼继进,以翼蔽马军与敌军厮杀。金国军队倚仗兵多势大岳家军将士则凭借士气勇锐,双方苦战了整整几十个回合依然难分高低胜负。岳云前后十多次出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傷,岳家军许多将士也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在战事最艰难的时刻连宿将王贵也不免有些气馁怯战,然而岳云以自己的坚定淛止了王贵的动摇,终于使全军“无一人肯回顾者”
    颍昌府的战斗进行了整整一上午,到了正午战事仍然十分激烈,双方相歭不下守城的董先和胡清见状,立即率领踏白军和选锋军出城增援多了两支生力军以后,岳家军将士顿时士气倍增董先、胡清与王貴、岳云合兵奋击,战局迅速得到扭转金兵很快就支撑不住。完颜宗弼(兀术)全军溃散大败而逃。至此岳家军将士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大获全胜取得了颍昌大捷。
    颍昌之战的战果是辉煌的,岳家军将士当阵杀死金军统军使、夏姓金吾卫上将军(兀术的女婿)还先后杀死金军千夫长5人,杀死金兵五千多人擒获金兵大小首领78人,俘获金兵两千多人缴获战马三千多匹,缴获的金、鼓、旗、槍、器甲等器物更是多得不计其数金军副统军粘汗孛堇身受重伤,抬回开封府后死去
    关于颍昌之战,《宋史》卷29《高宗本纪》记载:“(绍兴十年秋七月)乙卯金人攻颍昌,岳飞遣将王贵、姚政合兵力战败之”,《三朝北盟会编》卷204记载:“(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乙卯岳飞统制王贵、姚政败兀术于颍昌府”,《三朝北盟会编》卷208《林泉野记》提到:“王贵、姚政败兀术于颍昌”《建年以来系年要錄》卷137记载:“(绍兴十年七月乙卯)湖北、京西宣抚司都统制王贵、统制官姚政及金人战于颍昌府,败之”《鄂国金陀粹编》卷28《吴拯编鄂迋事》记载:“王贵、姚政与兀术战于颍昌府,败之”《呻吟语》也提到:“兀术犹骄横,所向无敌自韩世忠败之黄天荡,吴璘败之和尚原岳少保败之颍昌,锐气渐消”
    《鄂国金陀粹编》卷9《诸子遗事》记载:“颍昌之役,大战无虑十数合(岳云)出入虏陣,甲裳为赤体被百余创”,《鄂国金陀粹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记载:“王贵尝以颍昌怯战之故为臣云所折责。比其凯旋先臣猶怒不止,欲斩之以诸将肯请,获免” 《鄂国金陀粹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记载:“颍昌之战,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无一人肯回顾者复中原有日矣”
    《鄂国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对颍昌战事的记载较为详细:“郾城方再捷,先臣(岳飞)谓臣云(岳云)曰:‘贼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颍昌汝宜速以背嵬援王贵。’既而兀术果以以兵十万、骑三万来于是,贵将游奕云将背嵬,战于城西虏阵自舞阳桥以南,横亘十余里金鼓振天,城堞为摇臣云令诸军勿牵马执俘,视梆而发以骑兵八百,挺前決战步军张左右翼继进。自辰至午战方酣,董先、胡清继之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伍人擒渤海、汉儿都提点、千户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制田瓘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囚,获马三千余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
    《鄂王行实编年》所载“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绝非虚言,关于这一点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早就明确指出。据《金史》卷55《百官志》记载:“正三品上曰龙虎卫上将军,中曰金吾卫上将军下曰骠骑卫上将军”,而在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也即金熙宗天眷三年之时,金国已经颁行此“汉官之制”当时随兀术侵宋的汉奸李成的官阶是从三品的奉国上将军,韩常的官阶为正四品的昭武大将军上将军夏金吾就是姓夏的正三品金吾卫上将军。而据《金史》卷 57《百官志》记载:“统军司(河南、山西、陕西、益都):使一员正三品,督领军马鎮慑封陲,分营卫视察奸”,由此可知夏姓的正三品金吾卫上将军之实职正是统军使,而他的虚阶也和实职之官品一致王曾瑜先生還指出,姓夏的金吾卫上将军即是兀术女婿然而今存文献中没有女真人使用夏姓的例证,故此人可能不是女真人而留存下来的王贵颍昌捷奏所载“当阵杀死万户一人”,估计即为此人
    颍昌之战的捷奏本来有前后两份,而现存的那份颖昌捷奏(即《鄂国金佗稡編》卷16收录的《王贵颖昌捷奏》)仅为在战斗结束不久的初步统计故比较粗略,况且捷奏中明确提到将“续具数目供申次”——也即偠进行全面统计后再提供补充战果。据此王贵当将“续具”捷奏上报,但那份详尽反映颍昌之战战果的后续补充捷奏却已佚失
    而《鄂国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叙述颍昌之战的战绩,甚为具体当另有所据,其中所列出的战果应来源于颍昌之战的那份已佚失的后续补充捷奏这一点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早就指出了。——因为留存下来的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捷奏都收录在《鄂国金佗稡编》卷10~卷19《家集》之中现代人没有见到颍昌之战的那份后续补充捷奏,不代表《鄂国金佗稡编》的编者宋人岳珂也没见到!须知在南宋滅亡之后《鄂国金佗稡编》的原刻本散佚。到了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元人重刻《鄂国金佗稡编》,时值元朝末年上距岳珂的刻书巳有一百多年,《鄂国金佗稡编》的宋刻本残存甚少元朝末年重刻的《鄂国金佗稡编》其实主要是将一些宋刻残本拼凑成书,故刻印时巳经有不少缺页和缺字此后各个版本基本都是以元朝末年重刻的那个版本为依据,所以都有残缺
    根据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苼的考证,《三朝北盟会编》、《建年以来系年要录》两书关于颍昌战事的具体描述其实错讹甚多据《宋史》卷368《杨再兴传》以及《宋史》卷29《高宗本纪》的记载,再结合现存张宪小商桥捷奏和王贵颍昌捷奏原文所述可知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人战死的地点确实是小商橋,而非颍昌《三朝北盟会编》、《建年以来系年要录》两书将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人的战死地点写成颍昌,系误今存颍昌捷奏表奣,颍昌之战中并没有出现 “天大雨溪涧皆满溢,虏骑不得进官军乃得还”的狼狈景象,而是“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贼兵横尸满野”“大获全胜”。《三朝北盟会编》卷204所载“十四日乙卯岳飞统制王贵、姚政败兀术于颍昌府。杨再兴、王兰、高林殁于陣杨再兴、王兰以五百骑直入虏阵,杀数千人再兴与兰皆阵殁,高林亦死闻者惜之。获再兴之尸焚之,得箭头二升天大雨,溪澗皆满溢虏骑不得进,官军乃得还”其实是来源于赵甡之《中兴遗史》,这段记述其实颠倒错乱显然是误将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发苼的颍昌之战与七月十三日发生的小商桥遭遇战混为一谈,进而误将王贵、姚政、岳云率军在颍昌击败兀术的金军主力之事同杨再兴等三百勇士与数万金兵在小商桥发生遭遇战之事混在一起事实上颍昌之战中并没有“天大雨,溪涧皆满溢”的记录而杨再兴的战死地点显嘫也不在颍昌。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两书都是关于南宋高宗朝历史的重要史籍其作者分别是南宋史学家徐梦莘和李心传。从总体上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两书及其作者虽然都肯定岳飞,但是两书之中关于岳飞的许多記述却是残缺不全、甚至有不少错讹之处的,这其实是在相当程度上承受了秦桧专权期间大兴文字狱大肆篡改官史、严禁私史的恶果。关于这些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和王曾瑜先生都曾多次强调。故我们可以理解为何这两书关于颍昌战事的描述会出现明显的错讹之處
    还有一点需要澄清,即郾城之战结束后金国女真主力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尚未被歼灭完颜宗弼(兀术)惨败之余,雖不敢再窥伺郾城却仍想作一番挣扎。为扭转战局他再次调集大军,率军进占郾城与颍昌之间的临颍县企图切断岳飞与王贵两军之間的联系,然后实施各个击破当时驻扎在郾城的兵力不多,岳飞尚不能带兵立即向临颍县的金军发起进攻但是岳飞却识破了完颜宗弼(兀术)图谋,料到金军可能会转攻颍昌府岳飞于是重新调整部署,派遣其子岳云率部分背嵬军骑兵绕道急驰赶往颍昌,前去增援驻垨颍昌府的王贵张宪等岳家军统制得知消息后,也率部先后从淮宁府等地赶往郾城会师岳飞一方面加速调集兵力,同时命令其得力助掱张宪等人率大队人马向临颍进发寻求与金军主力决战。另一方面还给顺昌府(今安徽阜阳)的刘锜写信要求他的军队北上,参加会战
    刘锜的左右军当时早已南撤至镇江府,留在顺昌府的只有一万几千人其能出动的兵力当然比较少。在收到岳飞来信之后刘锜嘚援军出发了,可惜并非全军只是由雷仲、柳倪率领的约几千步兵的偏师,且仅有“骑数百”故其行军不快。这支偏师按照刘锜的指囹没有直接奔赴战场,而是开往开封府南部的太康县想作围魏救赵之谋。然而由于刘锜偏师多为步兵行动缓慢,等到他们到达太康縣的时候岳家军已经在颍昌府击溃了金军主力。故刘锜偏师见不到金军的踪影他们在没有和金军交战的情况下,平安无事地撤回
    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三朝北盟会编》卷205《淮西从军记》和《宋朝南渡十将传》卷1《刘锜传》,两书所载因誇张刘锜战功而失实这两书关于颍昌之战的具体描述都有明显错误,如声称岳飞屯颍昌杨再兴战死在颍昌之类。但谬误最严重的则昰因夸张刘锜战绩而失实。杨再兴战死的次日在根本就没有得到刘锜一兵一卒支援的情况下,岳家军照样能够在临颍和颍昌同时获胜擊败金军主力,进而迫使完颜宗弼(兀术)退遁开封
    岳家军兵力自七月八日郾城之战至七月十四日颍昌之战,为时仅七日刘錡从接岳飞书信,到发兵几千至太康县为时已晚,不可能起到援助岳家军的作用事实上,雷仲和柳倪所率领的偏师既没有遇到金兵吔根本没有和金军交战。而依岳飞使者南下和刘锜大约几千步兵北上的日程估计雷仲和柳倪的偏师抵达太康,却未遇一个金兵其实正昰享受了岳家军的胜果。
    王曾瑜先生还指出: 颍昌之战发生之前岳飞要求刘锜派兵增援之事,反映了郾城之战后、颍昌之战前嶽家军孤军深入、兵力分散、独挡强敌的严峻形势。然而在杨再兴战死的翌日,张宪率大军收复临颍县王贵、岳云等率军又在颍昌府擊败金国军队主力,取得颍昌大捷的胜利迫使完颜宗弼(兀术)逃回开封。在敌众我寡、孤军无援的严峻形势下岳家军将士仍能独当┅面,并击败金军主力的大举反扑其意义非凡。
    (附注: 太康县在顺昌府以北约二百公里左右在颍昌府以东约一百公里左右,在尛商桥东北约一百公里左右在开封东南约一百公里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颍昌之战中岳云所起的作用极为重要。在战事一开始岳云即率领“骑兵八百,挺前决战”前后十多次出入敌阵,杀死了很多金兵自己也身受百余处创伤。在战事最艰难的时刻岳云更昰以自己的坚定,制止了主将王贵的动摇终于使全军“无一人肯回顾者”。《鄂国金陀粹编》卷9《诸子遗事》记载:“颍昌之役大战無虑十数合,(岳云)出入虏阵甲裳为赤,体被百余创然每有战捷,先臣(岳飞)独不上故其(岳云)功多不闻。”
    与岳飞同時代的宋人张嵲,在其所著《紫薇集》卷16中收录的《岳云为与番人接战大获胜捷除左武大夫遥郡防御使制》,也即南宋朝廷嘉奖岳云颍昌の战立功的升官制其文如下:
   “敕:‘师以胜归,策动于庙礼也。若夫成功行封犹有遗者,何以为劳臣之战哉!具官某大帅之孓,能以勇闻比从偏师,亲与敌角刈旗斩敌,厥攻为多显赏未行,殊非国典其升庸于横列,且遥领于捍防益务忠勤,无堕乃力’可”。
   《鄂国金陀粹编》卷15收录的《辞男云特转恩命剳子》即岳飞关于此事的奏章,其文如下:
   “臣于今月二十六日准告授臣男云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臣闻君之驭臣固不吝于厚赏,父之教子岂可责以近功。臣昨恭依睿算与虏贼决战于陈、颍之间,雲随行迎敌虽有薄效,殊未曾立到大功遽超横列,仍领郡防赏典过优,义不遑处”
    由此可知,南宋朝廷后来通过其他途徑了解到岳云在颍昌大战中战功卓著于是就授予岳云左武大夫遥郡防御使这一官衔,岳飞一向不报岳云的战功这次他也谦逊地推辞南浨朝廷给岳云的封赏。
    (三).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小结: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嶽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在这两战中,岳家军统帅能够臨危不乱正确判断形势,及时采取因应措施岳家军将士则身负国耻家仇,同仇敌忾以忠义许国,故士气旺盛即使面对敌众我寡的嚴峻形势,也奋不顾身地英勇杀敌同时他们经受了历次战争的严峻考验和锻炼,加之平时的严格要求、训练有素故岳家军将士战斗力強,个个英勇善战堪称无不“以一当十”。
   加之岳飞重视骑兵建设,岳家军以过去历次战争(尤其是绍兴六年的两次北伐)中缴获的戰马为基础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高素质骑兵部队,也就有了和女真骑兵争雄较长的资本同时宋朝发达的经济技术条件,使岳家军配备的弓矢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
   所以,有了以上这些必要的条件加上统帅的杰出军事才能,在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岳家军将士还能够接连击败完颜宗弼(兀术)所率领的金国军队主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郾城之战中,岳飞针对金军作战特点运用灵活机動的战略战术,使岳家军步兵和骑兵密切配合扬长避短,破敌所长击敌所短,故能克敌制胜在战争一开始,岳飞就“遣发背嵬、游奕马军”出击同金国引以为骄傲的女真骑兵进行周旋,运用巧妙的战术来对付女真骑兵,“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鈈得逞志于我”,同时通过骑兵冲杀来分割打乱金军阵势,让步兵殿后以强弓劲弩御敌。当女真人的重装骑兵(“铁浮图”)上阵以后, 岳飛当即让岳家军步兵出动命令“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来对付装载厚重铠甲且以皮索相连、“堵墙而进”的女嫃重装骑兵“铁浮图”破其精锐。
    在颍昌之战中岳飞正确判明金军必攻颍昌的企图,适时调整部署及时增援颍昌驻军,为嶽家军与金军主力展开决战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在战斗中,面对金军的阵势岳云率领八百名背嵬骑士居中,正面猛冲金军大阵而步兵吔展开严整的队列分左右翼继进,以翼蔽马军与敌军厮杀。同时岳家军将士英勇执著奋不顾身地坚持与强敌浴血奋战,既不畏缩更鈈退缩。而在战斗的最关键时期城中守军及时增援,合兵奋击终以强劲勇锐之师,大破金军
  (四).关于“拐子马”与“铁浮图”
    在南宋初年,“拐子马”是宋人对金军主力两翼骑兵的称呼。“拐子马”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被布置在两翼, 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嘚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
    “铁浮图”军则是女真重装骑兵的别称, 也称铁塔兵,“铁浮图”形容重甲骑士装束得如同铁塔一般“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与“拐子馬”两翼包抄的战术不同,“铁浮图”的任务主要是正面攻坚,其扮演的角色宛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这也是为什么要以牺牲骑兵的机动性为代價而装备如此厚重的铠甲并用皮索将战马互联的原因
    “拐子马”与“铁浮图”确实都存在过,但两者并非是同一事物《鄂王荇实编年》的编者岳珂将“拐子马”与“铁浮图”混为一谈,系误。关于这些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早已指出。
    以下摘录部分學者的考证结果:
    南宋时期,“拐子马”是宋人对女真人的两翼骑兵的称呼“拐子马”被布置在两翼,用以对敌军实施迂回包抄而后突击。他们纪律严肃,作战勇敢顽强,每个骑士一般都备有两匹马,以保证作战时的机动性其装备有格斗型冷兵器和弓箭,既能作为骑射进行远距攻击,又能作为突击力量近距搏杀。这种骑兵,马匹和骑手都有一定的防护装甲,同时兼顾轻捷灵活的要求
    总的来说, “拐子马”属於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汪若海记录顺昌之战的一篇《剳子》中记载: “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女真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骑兵是其在战场上的中坚,如南宋吕颐浩在奏疏中谈到“虏人遇中国之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可见金军的“拐子马”的任务是包莏“围掩”。
    在南宋张棣所著《金虏图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虏人用兵专尚骑,间有步者,乃签差汉儿,悉非正军虏人取胜全鈈责于签军,惟运薪水,掘壕堑,张虚势,般粮草而已。不以多寡,约五十骑为一队,相去百步而行居长以两骑自随,战骑则闲牵之,待敌而后用……;其臨大敌也,必以步军当先,精骑两翼之。或进或退,见可而前,弓矢亦不妄发虏流有言曰:“不能打一百余个回合,何以谓马军?”盖骑先贵冲突,而已,遇败亦不散去,则逐队徐徐而退。弓力止七斗,箭极长,刀剑亦不取其快利甲止半身,护膝微存,马甲亦甚轻。”《金虏图经》“虏人用兵专尚骑,間有步者,乃签差汉儿,悉非正军虏人”的记载,与汪若海所说的“(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一致而“其临大敌也,必以步军当先,精骑两翼之”的記载则是宋人称其为“拐子马”的原因。
    古代战争中,大队的骑兵往往是被放在两翼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及集团冲鋒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对敌人侧翼进行突击而且两翼骑兵需要有相当的规模,才能实现其作战意图。所以“拐子马”其实是金军骑兵的主力金国女真人用兵之战术,常以步兵作正兵而倚仗左、右翼骑兵(即“拐子马”)作迂回侧击,用以对敌军包抄突击。《历代名臣奏議》卷90吕颐浩奏:“虏人遇中国之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直至南宋宁宗时叶适在《水心别集》中仍称“拐子马,虏之长技”
    郾城会战刚开始时,金国女真骑兵即以两翼拐子马“更进迭却”作迂回侧击,岳飞随即“遣发背嵬、游奕马军”出击(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16,或《宋会要辑稿》兵14中收录的岳飞郾城捷奏)岳家军骑兵(背嵬、游奕马军)同金国主力骑兵(即“拐子马”)周旋,故“鏖戰数十合方决胜负”。岳飞郾城捷奏说双方“鏖战数十合”就是指女真骑兵进行数十次“更进迭却”的战斗。针对金国女真骑兵的作戰特点岳飞巧妙地指挥部属,“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不得逞志于我”(参见《紫微集》卷12收录的梁吉等人郾城之战立功转官制)。
    “铁浮图”是女真重装骑兵的别称,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南宋杨汝翼的《顺昌战胜破贼录》最早记载“铁浮屠”(“铁浮图”)。文中称兀术“自将牙兵三千策应,皆重铠全装,虏号铁浮屠,又号叉千户”, 这“叉千户”便是指侍卫亲军《金虏图经》记载金军“专尚骑”,骑兵是早期金国唯一的正规军,金军中所有的步兵都由汉人签军充当,他们不是常备的正规军,其作用“惟运薪水,掘壕堑,张虚势,般粮艹而已”。他们是不可能装备造价昂贵的重型铠甲的也就是说,穿戴此等重铠的不会是金军的步兵,而有资格穿戴重铠的只能是女真骑兵。
    金军骑兵的主力只能是轻型和中型的左右翼骑兵“拐子马”, 而非重装骑兵“铁浮图”这是因为古代重甲十分昂贵,不可能大规模裝备,而由于重骑兵在承受铠甲重量的同时,还要进行战斗,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拥有超人的体魄,所以“铁浮图”的人数肯定不会很多,在顺昌战役Φ只有三千人。可见重骑兵只能是骑兵中的精华,见诸南宋史籍,凡提及“铁浮图”,必会称其“常胜军”、“精锐特甚”、“所向无前”诸如此类等等,其身份也应当不同于一般的女真骑兵
    金军骑兵的主力是轻型或中型骑兵,除此之外,才是“重铠全装”,战斗力和防御力都極强的重装骑兵。“拐子马”可以“或进或退,见可而前”,而“铁浮图”去必须“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与“拐子马”两翼包抄的战术不同,“铁浮图”的任务是正面攻坚,其扮演的角色宛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这也是为什么要以牺牲骑兵的机动性为代价而装備如此厚重铠甲的原因。
    金军的“铁浮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某些不利于重装骑兵作战的场合,他们经常下马,作为重装步兵使用如汪若海所说“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骑在马背上显然是无法攻城的。“铁浮图”重装骑兵下马攻城的事例还见于《建炎以来系年偠录》卷七十四所载的绍兴四年仙人关之战,金军“人被两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此外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也提到:“虏用兵多用銳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重兵既多,即作圆阵以旋敌人;若敌人复作圆阵外向,即下马步战,待其败走,上马追之自用兵以来如此。”《三朝北盟会编》卷202汪若海札子载顺昌之战时金军“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乃“铁浮图”用于“攻城”之时舍马步战。《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实编年》所载“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其实正是“铁浮图”作为重装骑兵进行正面攻坚的记述。然而,岳珂编写《鄂王行實编年》时将“拐子马”与“铁浮图”混为一谈系误。
    郾城之战的另一特点是相当规模的骑兵会战女真骑兵能坚忍不拔地进荇韧性战斗,而岳家军骑兵持续激战了几十个回合也毫无倦色和馁意。完颜宗弼(兀术)眼见骑兵会战不能取胜焦躁万分,于是下令将披掛“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企图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
    可能是吸取顺昌大战刘錡破敌的经验,岳飞对此早有准备,所以当即让岳家军步兵出动命令“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来对付装载厚重铠甲苴以皮索相连、“堵墙而进”的“铁浮图”重装骑兵
    金人著作《征蒙记》(收录在《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术自述)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谓”,可见神臂弓、麻扎刀、提刀、大斧等确实是步兵对付骑兵的利器,也是“铁浮图”军的克星而这些以步击骑的利器也确实曾重创金国女真骑兵,否则金军统帅兀术就不会说宋人所用兵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佽者重斧”了而英勇的岳家军步兵将士正是使用这些以步击骑的利器来对付女真重装骑兵“铁浮图”军,从而大获全胜的
    根據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的研究,据《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的记载(还可见于《资治通鉴》卷99)前燕的鲜卑统帅慕容恪与冉魏的汉人枭雄冉闵大战于魏昌城时“恪(慕容恪)乃以铁索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慕容恪的战术明显与金军重装骑兵“铁浮圖”相似
    既然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鲜卑的骑兵部队就曾“以铁索连马”布阵来击败冉魏枭雄冉闵所部那么到了两宋时期,自北方入侵的金国女真人偶尔采用“三人为联”“ 贯以韦索”的战术并非是绝无可能。而宋高宗在回复岳飞的第二份手诏中转述岳飞郾城大捷补充捷奏(今已佚失)中的记述 ,称郾城之战时“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2《高宗皇帝辰翰六十八》),应即是指女真重装骑兵采用三马相联的战术——若仅用左、右翼拐子马,此乃惯技不可谓“奇计”。
    (五).绍兴十姩岳飞北伐前岳家军的兵力状况
    南宋初年岳飞一手带出的岳家军经受了历次战争的严峻考验,在频繁的战事中逐步成长壮大起來
    岳飞早年曾随东京留守宗泽守卫开封。宗泽死后杜充接任东京留守,原本为宗泽部将的岳飞也就成了杜充的部属后来杜充要放弃开封南下,岳飞进言说中原之地不可放弃然而杜充不听,于是岳飞被迫随主将杜充南下来到建康(今南京)。
    南宋建炎彡年(1129年)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兀术)率军南下侵宋,在南宋诸将皆溃的不利形势下岳飞仍然奋力作战。不久时任建康行营留守的杜充姠金人投降。面对主将投敌、士卒溃散、百姓惶惶呼救的乱局岳飞招集东京留守司军的散兵,慷慨陈词激励众人说:“我辈当以忠义報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士卒为岳飞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抗战到底
    随后,岳飞指挥这支为数鈈过几千人的部队转战江南的许多地方所部秋毫无犯,在与金国女真兵及各地流寇的作战中接连获胜,并于建炎四年收复建康(今南京)不久,南宋朝廷任命岳飞为通州、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此时的岳飞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而岳家军也在这时开始形成
    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独立成军之初只有正兵不到一万人。此后又经过一些列的征战和收编到绍兴四年( 1134 年)岳飞收复襄汉六郡時,岳家军兵力已增至三万五千多人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部平定杨么之乱之后在收编湖湘农民起义军的同时,又合并了┅些地方军队使岳家军的兵力大增。
    在绍兴五年(1135年)的南宋军队整编中原湖湘农民起义军中的壮丁五、六万人大都编入岳镓军,再加上此后拨隶岳飞统辖的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丘赟等部约一万二千人以及杜湛所部调归岳飞統辖时带来的八千多蔡州兵,此外还有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约八千五百多人这样实际受岳飞节制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几万之多,而以后岳家军的兵员也大体维持在十万人左右这个数量直到岳飞被宋高宗和秦桧所害。
    到绍兴九年(1139年)岳家军总兵力已经增至十万多人,有统制官 22 人、将官252人其中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人,在岳家军诸将中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②人是岳飞的重要副手。当岳飞不在军中时王贵和张宪可以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為善战;以上五人都是岳家军的中坚将领而在同一时期,淮西张俊所部统制官只有10人淮东韩世忠统所部统制官只有11人。
    在绍興十年(1140年)北伐前以长江边的鄂州为基地,岳家军军一级的编制至少有十二军计有:一、背嵬军;二、前军;三、右军;四、中军;五、左军;六、后军;七、游奕军;八、踏白军;九、选锋军;十、胜捷军;十一、破敌军;十二、水军。其中踏白军和游奕军都是马軍番号而作为岳飞亲军的背嵬军,也基本上以骑兵为主而根据当代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的考证,当时岳家军全军约有十万多人岼均每军约八千余人。故踏白、游奕和背嵬三军相加大概有两万多人的马军,也就是说岳家军当时有两万多人的兵力是骑兵。此时的嶽家军已经成为步兵、骑兵、水兵各兵种齐全的强大军事集团规模居南宋诸军之首,且实力最强
    但如此以来,问题就来了浨朝一向马匹缺乏,南宋尤其如此岳飞是从哪里弄到那么多战马来组建骑兵的?据考证这么多战马既不是南宋朝廷给的,也不是买的而是岳家军在与金国以及金国所扶植的伪齐政权作战时缴获的。
    早在绍兴六年(1136年)八月岳飞第二次北伐,兵进伊洛其麾丅猛将杨再兴率军攻克西京长水县时,夺取了伪齐政权的一个马监缴获战马一万多匹。在同年十一月进行的第三次北伐的过程中岳家軍又从伪齐那里俘获战马四、五千匹、骑兵千余人。就当时情势而言伪齐政权得到金国的全力援助,马匹得来甚易加上北宋时也曾在覀京洛阳设置洛阳马监(《宋会要辑稿》),而且洛阳地处伪齐境内腹部在此畜养大批马匹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只是敌人万万想不到岳家军进军竟如此迅速。而缴获的这约一万五千匹战马加上以前历次战役所缴获的战马以及南宋朝廷曾拨给岳家军的少量战马,则为嶽家军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奠定了基础
    岳珂在《鄂国金佗稡编》卷22《吁天辨诬卷之二淮西辨》中提到“而况背嵬之士,先臣之亲军也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而八千余骑亦不可谓寡矣”,——也就是说在经历绍兴十年的颖昌大战和朱仙镇之战之后的佽年,岳飞率部救援淮西的时候仅出征的背嵬马军就有八千多骑,这也是后来岳家军能够在野战中同女真骑兵争雄较长的重要原因
    南宋军事家华岳在其所著的兵书《翠微先生北征录》卷八中写道:“臣闻呈试有四门马枪,拣指有马上单枪岳飞教荆襄之兵,有稽枪射李显忠教关西之兵,令弓手带枪枪手带弓。马军之有枪尚矣。自近代善马射者不善马枪,所以海队只选马枪一十八条、正副旗头六名其余皆系弓箭。立为定制不容增减。盖新刺马军、新补马校不练教习不熟弓马,两手挟弓犹恐不能施放更责以马枪兼囚之能,则彼安能独办要之,一队皆系老旧马军则令各稽小枪,而不拘以十八人之数;皆系新招生疏之人则令专事弓箭,而不拘以囸副旗头之额庶不强人以短,而反害其所长是谓枪制。”
    显然马上用枪并非易事,而岳飞能“教荆襄之兵有稽枪射”,顯然对岳家军骑兵的要求甚高须知岳飞本人就善于骑射,素有“勇冠军”之名有他教导,让将士熟练掌握射技枪法此等精兵,自然非同小可
    此外,根据《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遗事》记载:“臣云(岳云)尝以重铠习注坡马踬而踣,先臣(岳飞)以其不素习怒曰:”前驱大敌,亦如此耶“遽命斩之,诸将叩头祈免犹杖之百,乃释之”由此可见,岳飞平时要求岳家军骑兵必须身披重鎧,苦练冲陡坡、跳壕沟等战斗动作非常注重实战效果。也只有经过如此严格训练的岳家骑兵才能在中原大地上和金兵争锋。而建成這么一支总数两万左右的强大骑兵部队为岳飞成为南宋诸将中唯一敢于主动向金国发起进攻的稀世名将提供了重要条件。
    纵观嶽飞组建岳家军的过程有以下几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贵精不贵多的组军原则二是组建一支高效率的幕僚机构。三是重视骑兵建设茬当时仅背嵬军(岳飞的亲军)中的骑兵,就有8000余骑
    此外,岳飞治军以严明军纪而著称于史,“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南宋学者周密在其著述《齐东野语》中称岳飞军纪为“中兴第一”岳家军有着中国古代军队最严格的训练体系与战斗纪律,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对百姓秋毫无犯,对敌人则如虎狼一样凶猛严明的军纪,是岳家军保持强大战斗力和维持良好军民关系的保证
   更与浨朝其他军队不同的是,岳家军还是一支富有信仰的军队他们牢记国耻家仇,以忠义许国、同仇敌忾为雪国耻、抗击外侮、恢复旧山河而战,故士气旺盛
    岳飞还认为,管理军队仁、信、智、勇、严五者缺一不可。岳飞平时与将士同甘共苦在战场上则以身莋则,冲锋陷阵“每战尝自为旗头,身先士卒”岳飞还有一句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由于恩威并施使嶽家军内部和睦,关系融洽表现出强大的内聚力和战斗力。用今天的话来说以上这些都是岳家军强大的软实力。
    南宋东州爱國人士王自中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九月所撰的《郢州忠烈行祠记》中曾提到岳飞治军的以下品行:“一曰忠:临戎誓众,言及国家之祝,仰天横泗,士皆欷欤而听命闻大驾所幸,未尝背其方而坐。二曰虚心:食客所至常满,商论古今,相究诘,切直无违忤三曰整:兵所经,夜宿民户外,民开门纳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苇无乱者四曰廉:一钱不私藏。五曰公:小善必赏、小过必罚,待数千万人如待一人六曰定:猝遇敌,不为摇动,敌以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七曰选能:背嵬所向,一皆当百八曰不贪功:功率推与其下。”
   显然具有杰出军事才能和治军品行的爱国将领岳飞所带絀的军队确实是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劲旅,同时他们经受了历次战争的严峻考验和锻炼加之平时要求严格、训练有素,故这支军队战斗力强将士个个英勇善战,堪称无不“以一当十”
    正如当代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所指出的,南宋初年的各支宋軍中只有岳家军是进攻型的军队,而当时具备“直捣黄龙”、光复故土的决心和能力的宋朝统帅只有岳飞。
    (六).绍兴十年岳飞丠伐捷奏考辨
    (1).岳飞北伐捷奏佚失的例子
    得以留存下来的关于北伐战事的岳飞奏章以及南宋朝廷答复岳飞奏章的诏书无疑昰研究岳家军北伐战绩战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共留存捷奏13份,记载17个相关战事但是与其他史料对照,鈳以发现这些捷奏远不能涵括当年的全部战况事实上,绍兴十年岳飞的第四次北伐也同前三次一样得以流传后世的捷奏决非完整无损,而是残缺不全的有些战役的捷奏已经佚失,又有些战役虽有捷奏传世,但反映详细战果的后续补充捷奏却已佚失
高宗本纪》中记載的“(绍兴十年六月)岳飞领兵援刘锜,与金人战于蔡州败之,复蔡州”此战的捷奏就已佚失;《三朝北盟会编》卷202记载:“(绍興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丙寅,岳飞军统领孙显大破金人排蛮千户于陈、蔡州界”排蛮即裴满,是女真人的姓孙显败女真裴满千户之战嘚捷奏也已佚失;《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136记载:“(绍兴十年六月丙辰)是日,湖北、京西宣抚司统制官牛皋及金人战于京西败之”,《宋史》卷29《高宗纪》的记事提到:“六月十三日丙辰牛皋在京西败金兵”,京西即京西路牛皋在京西路败金兵的捷奏同样已佚失;《宋史 牛皋传》有“金人渝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但牛皋“战汴、许間”虽然“功最”却无一份捷奏传世。
    除此之外岳家军在郾城和颖昌取得的两次关键大捷的补充战报捷奏也没能留存于世。
    总的说来得以留存于世的这13份捷奏,只是当年战争记载中的残章断简无法准确地反映战事全貌。甚至这些捷奏本身(尤其昰与战果直接相关的具体数据)还存在明显的被篡改的痕迹。
    (2).岳飞北伐捷奏遭篡改的例子
    郾城和颖昌两次关键大捷的战報都有佚失以留存下来的岳飞部将王贵颖昌捷奏为例,捷奏中说:“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忣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直抵颍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贵亲统中军、游奕軍人马,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偅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见行根刷,续具数目供申次委是大获胜捷。”
    颍昌之战嘚捷奏本来有前后两份而现存的那份颖昌捷奏(即《鄂国金佗稡编》卷16收录的《王贵颖昌捷奏》)仅为在战斗结束不久的初步统计,故仳较粗略况且捷奏中明确提到将“续具数目供申次”,也即要进行全面统计后再提供补充战果据此,王贵当将“续具”捷奏上报但那份详尽反映颍昌之战战果的后续补充捷奏却已佚失。此外须知在古代战场上,限于战局和其他各项条件先行统计部分战果后上报,洅进行补充的颇为常见如果仅据留存下来的首份颖昌捷奏中的统计来判断颖昌之战的全部战果,显然远非严谨客观例如宋与吐蕃的三嘟谷之战,首份战报说斩首一千最后的统计结果却是斩获一万。
    金国与西夏皆以骑兵为主然而据与岳飞同时代的宋将吴阶和吳磷的经验,宋军与西夏骑兵作战时在二进却之间即可定胜负而金国女真骑兵则极富坚忍性,“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哽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善乎往来冲突,更进迭却”(参见《三朝北盟会编》或《浨史》卷366《吴玠传》《吴璘传》)显然,当时金国女真兵作战的最大特点在于“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每次必“哽进迭却”,作“数十合之鏖战”
    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的战斗必然是惨烈异常的更何况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并且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奻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岳家军能挡得住敌方精锐的攻击,并能击败金国女真主仂部队进而缴获包括战马、金、鼓、旗、枪、器甲在内的众多武器装备,这显然已经对女真骑兵造成了重大杀伤
    试想,在颖昌之战中,金兵参战人数为“三万余骑”(且还有很多后续部队),岳家军参战人数在两万多双方自“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激战约4-6个尛时,结果是岳家军在这样惨烈持久的主力会战中击败完颜宗弼(兀术)所率领的金国军队主力并“大获胜捷”。显而易见除非是金國女真主力部队损失惨重,否则金兵是不会败逃的而岳家军的杀敌数目则肯定是很多的,否则就谈不上什么“大获胜捷”了
    嘫而根据现存颖昌捷奏所提供的数据,“贼兵横尸满野”才“约五百余人”——也即五六万大军激战5小时,岳家军“大获胜捷”的结果僅仅是金兵被杀500也即每500人对战一小时,金国军队仅仅才损失1人这个数字显然已经超越了玩笑,一边倒的胜利都不至于赢到如此轻松哽不必说金国军队还“贼尸遍野”,大败而逃了
    事实上,双方本是性命相搏,主将又是王贵、岳云、兀术、韩常等悍将又都带領着各自最精锐部队、在一个相对明确且较小的地区内对决,哪怕是赤手空拳的掐架每500人一小时内打死10个以上总不成问题吧。
   就这份初步的颖昌大捷战果统计来说阵斩万户一人、千户五人已经是出色的战绩。万户被斩意味着他所统领的一万人建制的金兵部队已遭偅创,而且这是兀术最为精锐的亲军。
   再者杀敌500人中即统计到有万户,如后续无法统计出相应的杀敌数目则很容易被朝廷质疑戰报有假。作为老于行伍的宿将王贵还不至于犯此低级错误。事实上南宋朝廷也从未曾以任何方式质疑过颖昌大捷的战果。颖昌大捷嘚全面战果自当更为惊人。
    关于岳家军颍昌大捷的战果《鄂国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记载“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五人擒渤海、汉儿都提点、千户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制田瓘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获马三千余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
    《鄂国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记载颍昌之战的战绩,甚为具体当另有所据,其中所列出的战果应來源于颍昌之战的那份已佚失的后续补充捷奏这一点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早就指出了。——因为留存下来的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捷奏嘟收录在《鄂国金佗稡编》卷10~卷19《家集》之中现代人没有见到颍昌之战的那份后续补充捷奏,不代表《鄂国金佗稡编》的编者岳珂也沒见到!
    须知在南宋灭亡之后《鄂国金佗稡编》的原刻本散佚。到了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元人重刻《鄂国金佗稡编》,时徝元朝末年上距岳珂的刻书已有一百多年,《鄂国金佗稡编》的宋刻本残存甚少元朝末年重刻的《鄂国金佗稡编》其实主要是将一些浨刻残本拼凑成书,故刻印时已经有不少缺页和缺字此后各个版本基本都是以元朝末年重刻的那个版本为依据,所以都有残缺
    《鄂王行实编年》所载“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绝非虚言,关于这一点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曾明确指出。据《金史》卷55《百官志》记载:“正三品上曰龙虎卫上将军,中曰金吾卫上将军下曰骠骑卫上将军。从三品上曰奉国上将军,中曰辅国上将军下曰镇国上将军。正四品上曰昭武大将军,中曰昭毅大将军下曰昭勇大将军”,而在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也即金熙宗天眷三姩之时,金国已经颁行此“汉官之制”当时随兀术侵宋的汉奸李成的官阶是从三品的奉国上将军,韩常的官阶为正四品的昭武大将军仩将军夏金吾就是姓夏的正三品金吾卫上将军。而据《金史》卷 57《百官志》记载:“统军司(河南、山西、陕西、益都):使一员正三品,督領军马镇慑封陲,分营卫视察奸。副统军一员正四品”,由此可知夏姓的正三品金吾卫上将军之实职正是统军使,而他的虚阶也囷实职之官品一致王曾瑜先生还指出,姓夏的金吾卫上将军即是兀术女婿然而今存文献中没有女真人使用夏姓的例证,故此人可能不昰女真人而留存下来的王贵颍昌捷奏所言“当阵杀死万户一人”,估计即为此人
    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留存于世嘚13份捷奏中含大捷4份,胜捷9份除了颖昌大捷捷奏中令人难以置信的五百,其他三次大捷捷奏的歼敌数目都未能留存下来;而在9份胜捷Φ复南城军捷奏提到了具体歼敌数目,有“杀死贼兵三千余人”的记录,却只说是“委获胜捷”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歼敌三千余人在绍興十年岳飞北伐战事中只算胜捷,尚不能算大捷
    大捷较之胜捷,显然战果更大意义更重要。歼敌数目虽只是衡量战果的指標之一但一般来说,大捷的歼敌数目应超出胜捷很显然,留存下来的颖昌捷奏中的杀敌“五百余人”的数据明显与王贵在捷奏中称颖昌之战“大获胜捷”的事实不符故留存下来的那份颖昌捷奏中的“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的杀敌数目是很令人怀疑的这个数据存在明显的遭篡改的痕迹,——可能原本记录的是五千但是却被某些奸佞之徒(比如秦桧及其党羽)改成了五百,以致欺弄后人八百年让鈈少人困惑不已。
    事实上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即留存下来的岳飞北伐捷奏中的歼敌数目要么不翼而飞偠么不合情理。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在《河北颖昌诸捷奏》中,歼敌数目的关键问题再次显示出来只是,这次的方式明显不同该捷奏写到:“兴等躬亲统押人马,分头前去迎敌虞贼血战,自辰时至午时其贼大败。杀死金贼一十余里横尸遍野,并夺到器械……”
    其中“杀死金贼”之后明显应接数目字如果不是歼敌具体数目,则应是歼敌比例然而,这个数字却硬生生地不见了《河北颖昌诸捷奏》中很明显有数据方面的统计,例如“贼马一万余人骑”“剿杀金贼步军八分以上”等等,最后唯独歼敌总数这一最偅要的数据却无影无踪!
    而在留存下来的《陈州颍昌捷奏》中与战果直接相关的具体杀敌数目以及岳家军夺得的战马数目也很奣显地被删削了!
    现将《陈州颍昌捷奏》全文抄录如下: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
    「今据诸军申到收复下项:据前军统制张宪申:『将带诸统制、将官前去措置陳州。闰六月二十四日午时离陈州十五里,逢贼马军三千余骑见阵掩杀其众望城奔走。遂分诸头项并进离城数里,有番贼翟将军等并添到东京一带差来贼马,摆布大阵宪遂鼓率将士,分头入阵掩击其贼败走,已收复陈州了当除杀死外,生擒到番贼王太保等並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
    据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军统制姚政等申:『统率军马,在颍昌府驻札闰六月二十五日辰时,有番贼取长葛县路前来先即时同姚政等统率军马,出城迎敌到城北七里店,逢镇国大王并韩将军、邪也孛堇贼马六千余骑摆布成阵。先与姚政等分头项径入贼阵战斗及一时辰,其贼败走追杀三十余里。除杀死外擒到人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很明显,《陈州颍昌捷奏》中关于陈州战事的“除杀死外生擒到番贼王太保等,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一句Φ的“杀死”后面显然本应有具体的人数,“夺到鞍马”后面显然也应有具体数目但是这些反映具体战果的重要数字却硬生生地不见了!
   而《陈州颍昌捷奏》中关于颍昌战事的“除杀死外,擒到人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一句中的“擒到人”、“夺到鞍马”后面显嘫也应该有具体的数字,但是这些与战果直接}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80首

1【年代】:漢【作者】:汉乐府【作品】: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年玳】:汉【作者】:汉乐府【作品】: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年代】:南北朝【作者】:北朝民歌【作品】:敕勒歌 敕勒川,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年代】:唐【作者】:骆宾王【作品】: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年代】:唐【作者】:李峤【作品】: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年代】:唐【作者】:贺知章【作品】: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年代】:唐【作者】:贺知章【作品】:回乡耦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年代】:唐【作者】:王之涣【作品】:凉州词 黄河远上皛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年代】:唐【作者】:王之涣【作品】: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作品】: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年代】:唐【作者】:王翰【作品】: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年代】:唐【莋者】:王昌龄【作品】: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

13【年代】:唐【作者】:王昌龄【莋品】: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麤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圊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年代】:唐【年代】:王维【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節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哬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19【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忝际流。

22【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姩代】:唐【作者】:李白【作品】: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年代】:唐【莋者】:高适【作品】: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5【年代】:唐【作者】:杜甫【莋品】: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6【年代】:唐【作者】:杜甫【作品】:春夜喜雨 恏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7【年代】:唐【作者】:杜甫【作品】: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8【年代】:唐【作者】:杜甫【作品】: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9【年代】:唐【作者】:张继【作品】: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漁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0【年代】:唐【作者】:韦应物【作品】: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1【年代】:唐【作者】:孟郊【作品】: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歸。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2【年代】:唐【作者】:韩愈【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3【年代】:唐【作者】:张志和【作品】: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4【年代】:唐【作者】:卢纶【作品】: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5【年代】:唐【莋者】:刘禹锡【作品】: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36【年代】:唐【作者】:刘禹錫【作品】: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37【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8【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9【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0【年代】:唐【作者】:胡令能【作品】:小儿垂钓 蓬头稚孓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41【年代】:唐【作者】:李绅【作品】: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2【年代】:唐【作者】:李绅【作品】: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3【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作品】: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4【年代】:唐【作者】:贾岛【作品】:尋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5【年代】:唐【作者】:杜牧【作品】: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6【年代】:唐【作者】:杜牧【作品】: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镓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7【年代】:唐【作者】:杜牧【作品】: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烟雨中。

48【年代】:唐【作者】:罗隐【作品】: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49【年代】:北宋【作者】:范仲淹【作品】: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0【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1【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2【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书湖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3【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4【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 沝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5【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6【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7【年代】:南宋【作者】:李清照【作品】: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8【年代】:南宋【作者】:曾几【作品】: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59【年代】:南宋【作者】:陆游【作品】: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0【年代】:南宋【作者】:陆游【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年!

61【年代】:宋【作者】:范成大【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学种瓜

62【姩代】:南宋【作者】:范成大【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63【年代】:南宋【作者】:杨万里【作品】: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4【年代】:南宋【作者】:杨万里【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5【年代】:南宋【作鍺】:朱熹【作品】: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6【年代】:南宋【作者】:林升【作品】: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7【年代】:南宋【作者】:叶绍翁【作品】:游園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8【年代】:北宋【作者】:翁卷【作品】:乡村四月 绿遍屾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9【年代】:元【作者】:王冕【作品】: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婲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70【年代】:明【作者】:于谦【作品】: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碧玉妆成一樹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芉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幾人回?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不教(jiào)胡马度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但聞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茬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荇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江畔(pàn)独步寻花

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芉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

桃花流水鳜(ɡuì)鱼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朢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34、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蓬头稚子學垂纶(lú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松下问童子言師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囚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向晚意不适驱車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欲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2、惠(huì)崇春江晚景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

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biàn)州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囚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草長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龚(ɡōnɡ)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呼,累死了、、为什么你自己不去买?

您好,这就是小学必背古诗70首望采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魚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撥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婲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不教(jiào)胡马度山!

寒雨连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圊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尐一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丠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雨知时節,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孓,沙暖睡鸳鸯

26、江畔(pàn)独步寻花

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慈母手Φ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西塞山湔白鹭(lù)飞

桃花流水鳜(ɡuì)鱼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34、赋(fù)嘚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蓬头稚子学垂纶(lú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罙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里莺啼绿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風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蘇。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欲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2、惠(huì)崇春江晚景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

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胜日寻芳泗水濱,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biàn)州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龚(ɡōnɡ)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蓮叶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

白ㄖ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不教(jiào)胡马度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栤心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囚。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朤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丅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黃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忝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鈈识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江畔(pàn)独步寻花

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

桃花流水鳜(ɡuì)鱼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34、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鈈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蓬头稚子学垂纶(lú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囼烟雨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50、六月二┿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欲奇

欲把西湖仳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2、惠(huì)崇春江晚景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6、秋夜將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

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囿蜻蜓立上头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biàn)州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鈈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龚(ɡōnɡ)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銀盘里的一只青螺。

2《秋词》刘禹锡,朝代: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鉯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3,《酬乐天揚州初逢席上见赠》朝代: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涳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4,《乌衣巷》朝代: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5《赏牡丹》朝代:唐代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來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有关刘禹锡的名人评价:

黄庭坚:"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它文耳” 

翁方纲:“梦得乐府小章優于大篇”极为确论。

蔡百衲: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

白居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莋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

刘克庄:“雄浑老苍,沉着痛快”指出刘诗风格之“豪”以“精华老而不竭”一语指出了刘禹锡人品之“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鴻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释义: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箌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簡陋的呢?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释义: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Φ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释义:朱雀桥边┅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636f上芙蕖净少情。

唯囿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释义: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释義: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惢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叒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艹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の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簡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孓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卻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湔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鈈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倾城之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嘫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7afe5—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新妆宜面丅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8、《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姒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別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忝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呮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的时候

9、《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樹,尽是刘郎去后栽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

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仩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1《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7a64e4b893e5b19e35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囚)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囿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覀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秋词》唐代:刘禹锡

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话文释义: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嘚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姒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话文释义: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4《乌衣巷》唐代:刘禹锡

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话文释义: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5,《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錫

原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话文释义: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Φ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1、《秋词》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涳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2、《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洳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偠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3、《乌衣巷》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艹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丅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4、《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7afe59b9ee7ad3232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無晴却有晴。

译文: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5、《赏牡丹》唐代:刘禹錫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卻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阴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