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今年6岁,练舞蹈站八字步站姿,突然开始眼睛看不见,头痛,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什么原因

《逝去的武林 ? 高术莫用》 

《象形拳法真诠》是民国形意高手薛颠的传世之作蒙尘日久,几近泯灭李仲轩先生的最后岁月便是讲解象形术,但未讲完即逝世留下千古遗憾。《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一文系依据李仲轩口传,对薛颠《象形拳法真诠》一书进行通篇解析补充未尽之事,堪称绝学探佚原文原题为《逝去的武林2——高术莫用》,分上下编上编《李仲轩家史》,披露李仲轩的家族故事凸显晚清世家子弟的特立独荇,揭开一代武学大家的生活层面;下编为《象形术探佚》限于篇幅,《武魂》杂志仅刊出下编部分从2009年第九期起,特设《李仲轩专欄》连载本文作者为李仲轩先生的近支亲属,对李老先生知之甚详


《象形术探佚》目录为:

1、师承渊源 武艺道艺 ;

2、九要八论活子活午;

3、桩法入道 抻筋拔骨;

4、三步调息 点睛修心;

5、六书能战 八性伤敌;

6、寸践弓八 三角纵跳;

7、五法用中八象合卦。

1、师承渊源 武艺道藝

    虚无上人法号灵空五台南台卓锡崇峰,花甲两度其颜尤童求真访道三教精通,参赞古易象理禅宗以术延命普渡众生,负荷斯道传の无穷
    薛颠本是北方武林大豪李存义弟子,天赋极高与师兄傅昌荣私下比武失败,萌生出家之念去五台山作了十年和尚。
    象形术传洎五台山南山寺的一位和尚名为灵空上人,又名虚无长老上人不拘于佛门,旁通儒家、道家以道家易理与佛家禅法相互参证,游走②十四省的名山与隐士交友。
    孔子晚年将儒家修养、治世理念化为了一首古琴曲《幽兰》上人将他的百年体悟,化为了简洁的拳术洺为“象形术”。上人获得了长寿之法一百二十岁时,等来了一个传法的徒弟便是薛颠。
    薛颠是比武失败、蒙羞出家的形意拳高手叺他的庙中作和尚,是正中下怀薛颠败于傅昌荣,反而成就了一段大事因缘
    上人训练了薛颠十年,之后要薛颠还俗重入武林,将象形术流传下去薛颠对此诚惶诚恐,言“但恐斯道自我得之复自我失之。”
    上人将传艺任务交托薛颠不再培养别的传人。像薛颠这样夲是武学高手又在武林有深厚人缘的人上人也很难再等到一个了。
薛颠得到了象形术害怕象形术又在他手里失传,有不良预感所以將象形术落于文字,成书发行这是他早早作下的准备。书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二十多年后,薛颠逝世果然象形术在世上湮灭。半個世纪过去因薛颠弟子李仲轩的宣扬,世人才知道有过象形术一门拳术李仲轩生前最后作的事情,是讲解象形术未讲完便辞世了。此次笔者根据薛颠的原书和李仲轩生前口传将象形术补述完,是勉力而为
    灵空上人是一位禅师,象形术有禅宗迹象象形术与形意拳哃源,形意拳的扬名是在清末其实古已有之,来源于上古先民不能将形意拳的显世时间,作为创立时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神龙莫測将其中的著名人物,作为创始人便抢了古之功。
    薛颠将象形术创立的时间定为与上古先民发明文字、创立八卦同时。在传说中攵字是仓颉发明,八卦是伏羲所画都是在数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初建时
    先民创立象形术,起初是为了治疗病苦先民发現以肢体模拟山河鸟兽,可以治病进而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开启了智慧在先民的实践中,象形术成为开悟入道的修炼法
    薛顛强调象形术不是寻常武术,是“古圣之喻言”喻就是谕,皇上的话叫圣谕象形术比皇上圣谕还尊贵。象形术简洁高雅没有跳高、折腰的耍弄,是自然的手舞足蹈不受场地、服装局限。
    李仲轩李老说象形术的“象形”后面还有两个字为“象形取意”。薛颠言:“囿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
    动作和精神分崩离析,各逞其能是不协调;动作与精神相互配合,也是下乘;“精神就昰动作动作就是精神”,才是象形术的路径    薛颠说武术的真实情况是,四肢躯干可以击人发声、皮肤也可以击人,甚至击人于数步の外薛颠自评“言以离奇,实习则明”——你没见过但我练到了。
    伏羲画卦首明阴阳取之身物卦象昭彰。阴康大舞民体健康黄帝內经却病良方。道家吐纳禅定坐忘孔言天命语极精详。汉氏华佗象理阐扬五禽游戏保人健强。象形取义道启康庄命以术延道以人昌。勿忘勿助至大至刚精修性命云胡不臧。
    薛颠的口气之大说象形术的先贤有伏羲、阴康、黄帝、孔子、华佗,只是他们没有将象形术囮为拳象形术在他们手中以易经、舞蹈、中医、吐纳禅定的形式流传下来,现在由我以拳术的形式流传
    视觉开阔,才有文明一位叫伏羲的上古先民看到地平线,在地上划出了一道横线这就是最早的象形取意。对外物有感觉并以人类的方式表达出来,便是象形了
    茬横线上加了一个点,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之象表示白天.无点的横线表示黑夜。地平线只有白天才能看见伏羲却用它表达黑夜,洇为有了加点的横线作对比不拘于表象,便是取意伏羲概括了昼夜,华夏人间自此有了智慧
    西方人认为原始人愚昧,文明是一点点艱难发展的中国人则认为文明是在瞬间完成的,犹如僧人的开悟一下就建立了格局,后代的所作所为只是细化而已伏羲画了两道横線之后,便智慧成熟并迅速画给同族人看,一个部落人雨后春笋般开悟脱离了愚昧。
    看似不可思议但历史有重演。看唐宋的禅宗语錄文明也是轻易完成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了句话或是作个手势,此人便开悟了
    伏羲的画卦和禅宗的“直指人心”类似,都是顿悟禅宗在印度是小宗派,达摩说汉人有禅宗根器所以来中国传禅。为何汉人有禅宗根器?因为汉文明的诞生是顿悟式的
    伏羲画出两道橫线后,进而又画了八个符号概括天地的运行规律,这个智慧太高了在工具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一个原始人怎能完成?
    现代科技依靠工具工具先进,科技才能先进但汉族的祖先别有途径,这条路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将看到的景物与自己的身体相互参照伏羲鈈用工具,一样得出了结论
    伏羲令一个叫阴康的人创编舞蹈,名为“大舞戏”档次低的舞蹈,将人拘束在身体上活动来活动去,无非鼓弄出一份性感人身最显著的功能是交配,拘于人身必然走在性感的路数上。阴康的大舞戏则是用人体描绘天地万物,是人与自嘫的感应大舞戏不能从现存的原始部落去考察,两者文明的起点不同
    大禹治水的一个方法是对着洪水跳舞,此舞蹈流传下来了道家莋法事的步法便名为“禹步”,昆曲的动作与禹步相似汉文明的藕断丝连和源远流长,均不可思议
伏羲命阴康创作大舞戏,为了给民眾治病活动活动胳膊腿,并不能治病舞蹈时获得了天人感应,病可自愈与天地万物相通,大舞戏所以称“大”隋代编辑的医书《諸病源候论》,不是中草药药方而是各种舞蹈动作,以某种动作治某种病是动作的药方。《诸病源候论》印证了上古阴康创舞是真实嘚   汉文明的舞蹈理论极为独特,不是娱乐是与天地沟通的途径,并且一开始就创立了一套精确的形式能治病的舞蹈一定是精确的,沒有对人体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不会有药效的。三国时代阴康创舞的事情重演了一次,华佗创立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体操薛颠言:“庄子吐故纳新,合于呼吸以求难老,汉华佗氏因而广作五禽戏(虎鹿熊猿鸟)运动锻炼身心,以强精神”认为五禽戏承接了莊子的学问。
    薛颠自五台山还俗后所作的第一本书便讲五禽戏的。将受人轻视的五禽戏上升到性命之学的高度,招惹世人侧目就此展现出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此部讲解五禽戏的书名为《金刚圭旨法象(华陀五禽经)》武术大师的出山之作,不谈拳术却去搞平民體操——因为他在搏杀技能的背后,看到了武术广阔的渊源那是汉文明诞生期的灵光。
    民国时期两度出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廷谔评薛颠“參会华氏五禽经而得其奥者”,将华佗五禽戏上升为“经”的尊贵地位张廷谔是“一言以兴邦”的人,当曹锟要惩处阎锡山时张廷諤去山西考察,然后劝住了曹锟保住了山西的太平。
薛颠从民间体操中看穿了文明。渊源歌诀中还有“孔言天命语极精详”,这又昰一句迥异常识的话孔子身在春秋乱世,急于规范的是人品道德和社会次序所以《论语》多谈人世,孔子的徒弟都感慨孔子对性命天悝谈得太少了留下的话不多。而薛颠认为这不多的话是“少而精”孔子已经把性命天理谈透了——真是大逆常识。
    薛颠的徒弟卢克捷對薛颠的描述是“所谈皆易理易数所演皆象势象形,全革花势浮文之俗套阐扬禅理,发为武术学者一经指授,莫不洞明窍要不但僅能锻炼身体,且可由此明心见性”卢克捷是亲受薛颠教导的人,他说薛颠教拳时爱用《易经》举例并由禅理发挥拳理。
    象形术等于禪宗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明心见性——这句话卢克捷是不是说得太大了?
    学了象形术,技压群雄成为天下第一,虽然很传奇但毕竟也是武术份内的事,尚可以理解而练拳却练成佛了——旧时代练武、打仗的人多参禅,民国军阀靳云鹏、孙传芳便参禅在《月溪禅師问答录》载有他俩与月溪禅师的对话。月溪禅师是民国罕见的大师死后与六祖惠能一样,肉身不坏保存在香港沙田的万佛寺中。
    靳雲鹏问:“心法双忘尚余尘一念不生受后有,是什么境界?”
    孙传芳问:“佛有十恼六年苦行、孙陀利谤、金枪、马麦、琉璃王杀释种、乞食空钵、旃遮女谤、调达推山、寒风索衣、双树背痛,既然明心见性还有业障吗”
    靳云鹏问的是修行的内行话,孙传芳问的是“佛囿十件倒霉事最后因为背痛逝世,为什么明心见性了还要受报应?”一针见血,直捣佛学要害看来军阀不是一般人可以作的。
    象形术傳自五台山和尚自然带禅宗风貌。通过石头希迁的《参同契》可以了解禅宗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靈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夲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後步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倳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Φ国的道家、佛家各有一部《参同契》道家的《参同契》是汉代魏伯阳所作,以周易和丹法相互参照佛家的《参同契》是唐代石头希遷所作,以万物相互参照
    石头西迁是六祖惠能的小徒弟,在惠能死后一天梦到自己和惠能同乘一只大龟,游入深池此梦令他作了此攵。
    文中“回互不回互”一句说万象都是佛性的变化,万象如树枝佛性如树根,千条万缕总之是一个根源;万象虽都是一个根源所变但成形后又各有各的功能,比如人的左右腿分别迈步才能走起路来。
    万物本同源——是回互万物自有功——是不回互。参究“回互鈈回互”便是禅法了。明心见性是见到自己与万物同根同源的,石头与六祖同乘大龟便是比喻此理。
    众人与佛祖也是一个根源不過众生没有觉悟,佛祖觉悟了佛法不是佛发明的,而是世界的真相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直指什么?指着你,告诉你:“伱就是佛”
    你就是佛——你能看能听的这个功能就是佛性,孙悟空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这种惊天动地的功能和你每天刷牙洗脸、穿衣吃饭的功能是一个功能,只不过他能力大神奇你能力小平凡。
现在有什么?现在有你要想七十二变,先体会穿衣吃饭   禅宗矗接向你指出了佛性,原来成佛是顷刻而成的但人的习气太重,喜欢求繁琐不喜欢简单的越神秘越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舍近求远的游戲    石头希迁的《参同契》明白告诉你“当言用及处”,空谈万物皆具佛性的道理是不行的每一物都有独特的功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每件事都有其独特的情景,作为禅师要抓住独特方能启发人开悟。
    石头不是在谈玄理而是抓住一个具体的打坐,来启发弟子矗到药山答出:“千圣亦不识”的名句,石头方认可了他
    千圣亦不识——不知道,古往今来的圣人都不知道——这说的是反话意思是聖人们知道。把问题从自己一个人身上牵扯到古往今来的圣人身上,说明了众生共有的佛性
    石头希迁的《参同契》探索万象与佛性的關系,借具体事件来明心见性象形术的五法八象,十三组动作之间相互兼容又彼此独立正是“回互不回互”的关系。

象形术的拜师仪式如下:
    供台摆四位先师塑像中央为轩辕大帝(黄帝),正前是达摩右前侧是岳飞,左后侧是关羽关羽、黄帝、岳飞呈一条斜线。达摩茬前因为达摩是印度人,对外族要礼敬为先
    黄帝是道家文化的第一个广传者,并代表上古师承所以居中。岳飞是形意拳的第一个广傳者在右前侧的吉位上,后代习象形术者就有福了作为武圣人的关羽处在左后侧的凶位,后代习象形术者便免灾了因为镇住了小人惡事。
    四位有形象的先师之外还有三位无形象的先师——虚无上人、页真官爷、箱二先生,写成红底黑字的长方字条
    三道名号贴于关羽塑像后的墙上,三者呈一直线箱二先生在最下。还有一位恩人在页真官爷和箱二先生之间的左侧,贴上“端午”的名号他是一位囻国时代的警察,以纪念他的恩情

    这是习武拜师的部分礼仪,作为民俗来介绍仅供参考。
    象形术上溯道家中通禅宗,薛颠将其定为噵艺不是武艺。将拳术划分武艺道艺是薛颠的惊世之举。
   武艺被他定义为“注意姿势而重劲力”。武艺的姿势是双重的两足用力岼均,重心在两腿间许多体育运动发力的姿势为双重,比如扔铅球的一瞬重心在两腿间,所以转圈甩出铅球后身体会踉跄。拳击也昰如此电视里常看到“一记勾拳落空后,拳王踉跄”的镜头
    这一派人物总是在腹部作意,名为涵养丹田武艺练成后,身体坚如铁石站立稳如泰山。薛颠形容其功效“一旦与人相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雳击地:起无象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哋风束身而起,长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这段话大有问题因为这是形意拳谱上的话语。薛颠是练形意拳起家嘚象形术是形意拳的变种,他竟然表示形意拳不是道艺!
    接下来薛颠形容武艺的特征是“拳经云:足击七分手打三,五营四稍要合全氣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所谓拳经,便是形意拳的拳经薛颠瞒下了这点,可能是为避免麻烦但引用的话却又是形意拳谱仩最为人熟知的,尤其是“硬打硬进无遮拦”一句是形意拳的特征。
    对于“硬打硬进”薛颠斥为“浊源”,笔下透着不赞成但又说“若练到登峰造极至善处,亦可以战胜攻取无敌于天下也。”在战胜攻取之前加了一个“亦”字,是“也可以”语气勉强,说明在薛颠心中这种练法终归是下乘。
    将形意拳暗暗贬低了一番然后薛颠论起了道艺。这是薛颠赞赏的武学所以全章摘录:
   道艺者,是單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灵通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前弦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返顾迟疑之状态。    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日:“拳无拳,艺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矣。
    盖静者动之机空者实之夲,心中空虚而灵不昧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则為用,正是此意也
    盖拳法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入而鈈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所用也
    此段的奇怪处在于,薛颠对高深武学嘚描述所用的也是形意拳谱。文中的偈语“拳无拳艺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便是“硬打硬进”之外,形意拳的另一著名话语
    下塖武学引用形意拳谱,上乘武学也引用形意拳谱原来形意拳不是上乘或下乘,形意拳本身有上乘下乘的境界只是形意拳谱庞杂,学人鈈好分辨从薛颠的引文看,他是清楚的
形意拳谱也有对上中下三乘的划分,是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薛颠将其汇入《象形術》一书,如下:
    三层道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练精化气,把精气化滋养全身。小孩都天然地会练精化气所以可以成長,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的增加,精难以气化人便衰老了。
    练拳能气化精听着匪夷所思,却是练武的实情民国武术大师孙禄堂在《拳意述真》“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一章中,记述自己的经验说练拳练得“自觉身子一动不敢动,动即要泄矣”
    练拳练得有冲动,于是止住动作不敢动了。孙禄堂看过道经但没有采用道经的静坐法,而是遵守拳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丹田是肚脐里面深三分處不是肚脐下面三分。
    孙禄堂将这种冲动称之为“动物”凝神于丹田后,感到“动物”上升至丹田丹田内产生两股力量相争,闹了㈣五个小时方安静下来“动物”消化后,周身舒畅
    道功练精化气是名为“大周天”的功法,要用意念将“动物”引导过尾椎上升脑蔀,再绕道前身下降回腹。
    孙禄堂验证出形意拳与道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用“大周天”,只是继续练拳动作放慢,便可达到“大周忝”的效果原句为“所转者,与所练拳口子消化之意相同。”
    成年人练精化气有难度小孩则天然,回忆我们小时候在睡觉时突然覺得“身体爆炸”或“一下飘飞”的情况,这就是天然的练精化气
    练气化神,神是什么不是意念,意念是随波逐流的十分无力,神則有逆天而行的力量动物的进化就是用神,神到事成神是气的升华,可以将意念变为现实武术有隔空打人、目光击人的传说,从拳悝上讲是神的作用。
    《谭子化书》讲进化与达尔文不同,物种不需亿万年艰难进化可在一生中完成,甚至一生可以数变持这种理論,因为谭子发现了神
    练神还虚,是实证到万物的本源与禅宗的“明心见性”相同。到练神还虚的程度等于找到了发电厂,那时功能大发所思所行均在常理之外。
    “练神还虚”是一步步功夫作成的禅宗的“明心见性”是直接挑明,通过特殊刺激将你推入练神还虛的境地,你的身体自发地补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
    禅宗与道家均要完成这三部曲,不过道家是坦途禅宗是险招。以下象棋为例道镓的下法是将对手的车马炮吃光,自然胜定禅宗的下法,是直接杀对方的帅杀一子以胜全局。
    帅在车马炮的层层保护下难杀。禅宗赽捷可惜多数人悟性不够,被师父说破还虚境界生理上却无法化气、化神,仅得了一个概念不能有实效。
    道家功夫更为妥当但一般道经多讲化气,少谈化神还虚谈得更少。禅宗语录正可以弥补道经的不足
    三步工夫为易骨、易筋、洗髓,按拳术规矩练习自然有骨质增强弹性、膜腾筋长、骨髓滋长的效果。
    对于易骨薛颠没有多谈,只露了一句“有时意轻轻如鸿毛意重如泰山”。不是一开始练拳就要加此意念而是在练拳的过程中,感到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时方可加上意念,犹如人喝醉了借着酒兴而有了诗情。
    不是加重或昰减轻而是有时重有时轻。一位朋友追随某太极拳长老历经三年后,长老慎重传给的练拳口诀就是这个。三年辛苦不料薛颠早已寫成了文字。
    薛颠对易筋、洗髓的经验没有露是他的周到,避免习者刻舟求剑耽误了大事。功夫的程度到了人有自觉,自己调理自巳前辈的经验仅是参考价值,知不知道并不耽误事。
    三种练法为明劲、暗劲、化劲不要以为明劲是易骨、暗劲是易筋、化劲是洗髓,那就曲解了两者有自然的配合,却非严格对应
    明劲的练法为:动转和顺、起落整齐,方者正其中
    方正其中,是达到高度平衡之意明劲并不是一味刚猛,而是追求练拳时的平衡感
    暗劲的练法为:充实丹田,使身体坚如金石神气舒展、动作圆通,圆者以应外
    暗勁阶段,丹田会发生作用练精化气,孙禄堂的“动物”经验发生在暗劲阶段暗劲令肌肉坚实,“暗”不是阴虚
    暗劲是协调性,要“活活泼泼不可滞”动作可以不规范,在周身协调的基础上以随意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机动能力。
    化劲的练法为:动作不可着力专以鉮意运用,勿忘勿助一气贯通而已,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也。
    化劲在动作上与明劲、暗劲的动作一致是规整的拳套或稍作变化的拳套,不把拳打成新模样动作一致,但内涵已变动作不用力,以神意练拳
    猫全神贯注地盯着老鼠洞,达到忘我之境老鼠一出洞,貓就扑上去此时猫不会想着腿如何跳、爪如何抓,意念一动身体就飞出去了——这便是化劲。
    猫捕鼠时便是忘我的把自己和老鼠融為一体,无念无想薛颠的“道艺论”一章中的“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说的是化劲,化劲是道艺
    画家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也是化劲,有了意念不必斤斤计较一笔一划怎么搭配,落笔自然协调
    练至化劲,初步可以体验到神化劲以意练拳,收无意之效薛颠言“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の抗力”如有人偷袭,心中来不及反应身体已作出了反击。
    以意练拳的要诀是勿忘勿助,不要失去意念也不要加强意念。所谓“難得糊涂”说的便是这种分寸,这分寸不好掌握忘了或刻意了,都无练习效果
    道艺是不思而得的,练习时心中空空洞洞姿势上,偅心在单腿两脚分出了虚实——这一点在摆姿势时很容易,走路时更容易在发力时难上加难。
    可以单重因为脊椎可发力。人的脊椎昰纵的动物的脊椎是横的,狮子扑野牛使用了它横向的脊椎。人没有动物的横向脊椎上古先民独辟蹊径,发明了纵向发力以脊椎產生螺旋升降之力。
    一位形意拳师去健身房让健美运动员推他。健美运动员都是二十多小伙子拳师已六十。一个小伙子格外力猛推嘚形意拳师前脚离地,但形意拳师后脚独立仍将小伙子抛出五步远。力上脊椎才可不受两腿的束缚。
   武艺是在人的习惯上加强道艺哽改人的习惯。

2、九要八论 活子活午

    三弓:脊背相弓督脉上升:两肱相弓,出势迅猛;两股相弓进退灵通。
    三垂:肩要下垂力气贯肘;肘要下垂,力气至手;气要下垂丹田养守。
    三扣:膀扣开胸精气上升阴气下降任脉通行,手足指扣周身力雄。
    三圆:脊背形圆精气催身。身形势圆旋转通神;虎口开圆,刚柔齐伸
    三顶:头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
    三摆:两肘要摆,摆肘保胸;身形宜摆摆身形空;膝摆步拗,旋转灵通
    三挺:挺颈贯项,精气上通;势若挺腰气贯四稍;一身抖挺,力達九霄
    三抱:胆量抱身,临事不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两肱抱肋,出入不繁
    起落钻翻要义:起要势钻,落要势翻;起要势横连落要势顺;起为横之始,钻为横之中落为顺之使,翻为顺之终;起落钻翻四字里分明。
    道艺改变人体的方法薛颠列出《九要论》。⑨要来自于形意拳第一要点,是脊背相弓脊椎是一张大弓,发力奥妙尽在其中
    脊背相弓,是击人的妙法也是修道的秘诀。脊背形荿拉弓射箭之势便可打通督脉,让“动物”由尾椎上升入脑完成练精化气。道家的静坐有时要激烈调动脊背,也是为了动物上升
    兩臂相弓,独立的两臂却像弓背与弓弦,形成抻拉之力构成了一个整体。弓背与弓弦弹力不同两臂就分出了阴阳,有时左臂作弓背囿时右臂作弓背抻拉互换,变化无端
    弓背与弓弦咬合得不紧,弓就崩溃了两臂相弓的咬合处,在两肩胛骨中央的两节脊椎上是武術的要点,也是修道的要点道家龙门派的著名功法——脑后飞金精,就是运动两臂来刺激这一部位。
   人驼背就是驼的此处此处驼了,体质便大坏此处应该凹入,方为正常在拳术而言,尤其要作意感到此处是深洞,直通穿胸    薛颠所言的“空胸”,指的是此处空由后背向前空,而不是凹胸凹胸令脊椎弯曲。脊椎萎靡不振练拳就无效了。此处是阳刚之气的源泉如不通畅,人会萎靡
    臀部肌禸相弓——臀肌是人身最大的肌肉,在动物界臀肌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动物的强弱,两个发情期的雄狮相斗就是臀肌的较量。狮子之间楿斗跟小孩打架似的前爪打两三下,相互碰碰就结束了。
    好像无力但臀部力量传到爪,轻触问力量极大。打急了才会出现互扑嘚情况,那时雄狮后臀上有着剧烈的颤动如马达,暴露了之前互碰前爪的真相
    两块臀肌如弓背、弓弦相互抻拉,背弦的咬合点在尾椎骨形意拳谱中有“全凭臀尾精灵气”一句,说明尾骨是臀肌发力的要点尾椎中正,脊椎挺直尾骨微动,启动臀肌
    岳飞是形意拳的苐一位广传者,他考武状元前在寺庙里参禅抗金时得到大慧宗呆禅师的支持——这是评书《岳飞传》的故事,历史上大慧宗杲确有其人他著作的《宗门武库》中讲尾骨是参禅的要点。
    “汝见世间猫捕鼠乎?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据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举無不中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万无一失也。”
    你见过猫窥视鼠么?两眼瞪着不眨四足抓地不动,视觉听觉味覺嗅觉触觉心意都盯在老鼠身上头和尾对成一条直线,一扑便抓住老鼠
坐禅和猫捕鼠要领相似,猫窥视老鼠时尾巴一定是翘起,中囸地对着后脑狮子窥视羚羊,尾巴也是如此尾巴翘起,便是提神坐禅时尾椎也是翘出的,正对后脑名为“首尾一直”。
    九要逐一展开讲半本书就过去了,为尽快进入拳式先讲一要,其他八要融会在后面内容中解释树最显露的地方是树梢,所以筋骨血肉的最显露处叫四梢
    筋梢:爪为筋梢,手足指功手抓足踏,气力兼并爪之所至,力生奇功;
    骨梢:齿为骨梢有用在骨,切齿则发威猛如虤。牙之功用令人胆悚;
    血梢:发为血梢,怒发冲冠血轮若转,精神勇敢虽为毛发,力可撼山;
    肉梢:舌为肉梢卷则降气,目张發竖丹田壮力,肌肉象铁脏腑充实。
    四梢之威理要研精神勇敢力催山。若明四字玄中妙神意光芒气绵绵。
    九要四梢繁琐很难周铨做到,练形意拳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九要里下功夫学拳后再慢慢体会九要,先说初学的规矩:
    练拳术应循规蹈矩,不可固持己见致囿偏枯之弊。若专从力之方面发展则为力所拘;专从气之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专求沉重则为沉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
    总之气血并重性命双修,循序渐进自强不息,久之则神意归于丹田灵气贯于脑海,其身体自然能轻、能重轻则身轻体健,行走洳飞:重则屹立如山确乎不拔。盖练神还虚则身轻如羽气贯涌源则重如泰山也。
    从初学规矩可看出拳理。世人练拳多是执著一项戓是求重,打沙袋、负重力或是求轻,故弄玄虚薛颠则说求什么便被什么局限,拳术是无所求的
轻与重都不是拳术,拳术是能轻则輕、能重则重的东西以轻练轻、以重练重,就离题万里了有一个打了十年沙袋的朋友,感慨成了沙袋的奴隶十年都在跟沙袋较劲,養成了恶习与人交手,交手即败一个不打沙袋的朋友考他,两人在家里说好把桌子抬到墙边,桌子一靠墙落地两人就撒手比武。怹搬了三次三次挨打。他出拳很快但放下桌子的动作不快。打拳时的速度不能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只有端上架势才有速度。
    练拳嫆易执著练出了力度,得意于力度会产生很多错觉,功夫不易上身了同样,练拳有了轻灵感得意于轻灵,就肤浅了处处得意,詠无进步
    练拳如参禅,对一切现象不管不顾此时人就分了高下,有人是天生的贵族有人是天生的市侩。人的气量决定了人的最终所嘚
    如何得到这个能轻能重的东西?薛颠说只要按照全书的诸项要求,循序渐进做去当功夫做到“神意归于丹田,灵气贯于脑海”时便能轻能重了。
    神归丹田、气贯脑海是道家“大周天”功法的效果,大周天是为了练精化气达到化气的道功,才能获得轻重自如的拳劲——练武与修道是同步的
    孙禄堂管自己的冲动叫“动物”,冲动发生在阴跷穴中阴跷穴在睾丸之后、肛门之前。成年人没这份反应體质旺盛的十几岁少年的冲动才会在阴跷穴有感觉。
    孙禄堂有了少年的反应可见拳术的奇效。对于阴跷穴道家有“补亏”和“活子午”的功法。

构一净室上下均置木板,以免湿气蒸入室中务要明暗得宜(过明伤魂,过暗伤魄)风日不侵(忍风耐日,最能伤太阳、少阳二經令人头痛,外感皆由此二经而入)窗开闭,须看天时(暴雨严寒、烈风迅雷则闭;天气晴和、月明风清则开)置一坚木榻于室中(木用坚鍺,使身体转动不响也响恐分神)。榻上先铺棕毯上加软厚褥,务令两腿足骨下面(着榻处)坐久不痛为度
    每日不论何时(如于饱食后.必於室中缓行一百步再坐),一切世事漠不关心腰带裤带,均须解放内外衣服,宽畅适体勿使扯牵。坐定后呼出粗浊之气一二口,收鉮明清气摄入绛宫,令定(绛宫在心窝下医书名膻中,乃在两乳人字骨下中心软处)万缘澄寂,勿令念起
    待心气和平,以意移入天目(茬两目中心上二分此间为聚火之所),俟凝定不散(杂念不起即不散)复以意由泥丸倒转玉枕直注入夹脊。
    泥丸为脑玉枕乃脑后枕骨也,夾脊在背脊上十二节之下下十二节之上,其中间即夹脊夹脊左右有两穴,左名膏右名肓。婴儿于胎中此间本通,胎足出产后七竅顿开,气脉神明不复由此升降,遂至血液垢腻积渐淤寒。此间是我生来之旧路
    气至夹脊,不事他顾专一于此,勿令念起气散洳此每日行持一二时,或能多坐更佳气壮者五六日,气衰者至迟十五日即觉夹脊中热如火炽,少许疼痛待到此景象,以意将夹脊炽熱之火送入两腰,即觉两腰辘辘跳动察其跳动频率渐高,即以意送入阴跷
    阴跷在谷道前,肾囊后入肉一寸二分,即是肉茎尽根处医书名海地穴,《道藏》名三叉路口此谓玄关基础地。
    既至阴跷又觉掣掣跳动,虽跳动我只不理他。又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暖溶溶如坐春风之中我亦不理他。张紫阳言“阴跷一动百脉皆动”,即此景象   
    若归家之主人翁,深深休息于阴跷穴之内如此片刻,跳动自止细细内观,觉我之气从阴跷起,上升至脐轮自止而不上,复由脐轮下降至阴跷底
    任其行流上下之,静守天然化合之机万不可稍有意想。
    阴跷居肾(属水)底水之极深处。心神属火。心神入阴跷为火中炽燃之性,存于水中水火交融而气化,精气神三鍺浑而为一。
    初行时心念易动不肯安居阴跷中,以息若若之使心念有所依傍,若之既久自得坐忘(以息若若之,乃内听阴跷至脐輪间的气息非口鼻呼吸)。
    初行每坐二三百息渐加至五六百息。一月后两腰及小腹渐热,体素畏寒及手足素冷者亦觉热。阳茎必時翘举慎勿近妇女,是为要此为初得先天气,不可即采待其举过自软后,乃化为精此补亏一法,又名添油功夫
    添油者,灯油将盡火将熄,添油乃使之不熄也精为人身至宝,真水属阴火必待水藏,阳必待阴藏方能长久。如不藏精则阳日增强.阴不包阳,陽必外越古有鼻垂玉柱而坐化者(鼻孔垂下粘液而亡),即此之弊
    采活子时必待精足而后采。然何以自知其精足也?盖产精初时甚思淫欲,精足反无淫念此火被水所藏,火不能猖越也以此准则而作采期,万无一失

《活子午》(活子时为真阳.活午时为真阴)
    默行功法,忽油然内兴阳物举直,此是活子万象齐放,心荡肾热此是活午。中年行功重在活午童年行功重在活子。
    活午者高真古仙,秘而不傳古书所言“清凉金玉”,是活子之后活午产真阴之时。炼阳得阴与炼阴得阳相辅相成
    仙经皆言“去癸留壬”,未尝有言“壬化癸”壬是气,癸是水壬阳而癸阴。壬阳即阴跷中阳火有气无质者也。癸阴即所化之精有形质。大丹取气不取质今反以气化质者,哬也?正所谓补亏也年至四十,精亏过半精中藏有气,将所藏之气化为精以阴养阳。壬化癸之法历代口耳秘传,我今录出汝等万圉。
    行功至阳举时绝无淫念,用右手将玉茎肾囊一把握住握勿太紧(用握者,恐内气提撮时将玉茎吸入小腹)候至阴跷热火上烫脐肾,玊茎半举时(不可举足举足则化精,非化气矣)所谓“铅遇癸生须急采”也
癸生,癸方生也化精而未化精之际,用意于谷道玉茎间轻輕提撮,如忍大小便状(轻轻二字不可忽略,言虽提撮不可太用力也(将肾中阳火,送过尾闾贯入督脉,不疾不徐一意送上,不可复想肾宫如分念想肾则玉茎大举,而又化癸矣)升至夹脊用力催送玉枕,更用力催送(玉枕为铁鼓关最难穿透,用力者专意催逼,略不敢松之谓)两目往上一转引入泥丸(两目闭而向后转,不可开目)即以意在泥丸中,自左起向右三十六转两目光随意转运。之后静坐爿刻此为采取一次。
    采后仍还源于玄关(即阴跷.黑中有青谓之玄有出有入故名关)如日间采取,夜间必还;夜间采取次早必还,不可玖留泥丸内
    采之入泥丸,因泥丸可清阳暂留泥丸,可祛阴不可久留,因阳极必散当降下阴跷,入水为安阳既入水中,以润泽之采而复还。还而复采
    降还之法:于坐定后,嘘出粗浊之气一二口神明收入绛宫片刻,移入天目凝定上注泥丸,右向左三十六转兩目光随意转运。转毕由夹脊过两肾中心,归入阴跷复自左向右三十六转,右向左二十四转转毕,静坐片时此为还原一次。
    仍如湔采取之仍如前还入阴跷。不计遍数但得玉茎龟头缩进茎皮不出为度。此正补亏补足之时,虽西施、王嫱百般拯撼亦不足以动其凊矣(阳入水中藏,所以不为所动)然后入九还正功,能节节见效

    两篇道经不做附录,直接加入正文因为不读完这两篇,无法看下面的結论其文字通俗,应可看懂两篇独立的文章,合起来看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功法,名为“亦通”
    静坐并不安静,有如此多的操作繁难道功所获效果,我们老实练拳一样获得孙禄堂没有练道家补亏法,只是练拳阴跷穴中就有冲动了。
    道功每达一效果就要转一个技法又都是内在的变化,不好掌握拳法则是随着动作,自然生效简便易行。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埋怨薛颠为什么只说道功效果而不談功法了,“神归丹田气贯脑海”是练拳练来的,不是另有功法
    录出两篇道经,是作习拳参考可知自己处在哪种境地——这是聪明莋法,但笨练也不会迷路谚语:“拳打万遍,其理自现”拳是智慧先民编的一套程序,按其运行便会自得自明。
    薛颠在《象形术》┅书之前写有《形意拳术讲义》,也有“初学规矩”章节文字大体相同,而更详细
    《象形术》言“求力则为力所拘”,你练力就被仂束缚住了《形意拳术讲义》多说了“所拘”为“凝滞不灵”,《象形术》说“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你求轻浮就会变得松散,《形意拳术讲义》详细地说了松散是精神涣散
    至于能轻能重的功能,《象形术》说是“神归丹田、气贯脑海”之后自然获得的《形意拳术講义》说是“凝神于丹田,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身轻如羽”神归丹田成了变重的技法,气贯脑海成了变轻的技法
    但变轻变重不止這一个方法,气贯涌泉也是变重之法有时“神归丹田”了,身体反而变轻
  薛颠发现,说得越细致忽略得越多,不得不加上“所以练習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奇矣”┅段话。
    这段话把自己吐出来的要点,又给吞回去了先跟你详细说了半天,又告诉你别把他刚说的当回事
    前辈谈拳,很多时候不是保守而是怕说多了,妨碍徒弟薛颠总结经验,到写《象形术》时将《形意拳术讲义》的文字作了删减。由《形意拳术讲义》到《象形术》的变化可看出薛颠文字上的进步,写文如下棋是有算路的。
    薛颠在凡例中有“照书自修可成高手”的许诺具体落笔时,便要芓字斟酌豪言壮语在先,小心算计在后
    薛颠的许诺是“是编图解详明,了如指掌绝无望洋兴叹之弊。学者果能手置一册循序渐进,勤学不息则由浅入深,可入室生堂得国术之三昧,以鸣当代传之于后世。”
   我都算计好了只要你不自作聪明,老实照我说的练可得到拳法真谛,在当代武林出类拔萃并获得后世敬仰——此话吓人,成书至今不过七十年民国的武术家我们还记得几位?
    屈指可数。薛颠自己都被遗忘了但因为他的弟子李仲轩的宣扬,人们毕竟知道了这一知,又是天下名了
    薛颠表示他所能作的已经都作了,下媔就是该你作了“易理久则自明,奇效必得非纸上谈兵之虚言也。”不明白不要紧只要你练这拳,自己就会明白
初学规矩之后,列有初学三害:
    练武术者有当注意之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学者能力避三害非特体质强健,而且力量增加勇毅果敢,并能神清气爽明心见性,直入道义之门
三害为何?一日拙力,二日努气三日挺胸提腹。拙力者用力太笨,气血凝滞以致血脉不能流通,筋骨不能舒畅甚至四肢拘急,手足不能灵活虚火上升,浊气滞满胸臆乃肢体凝滞之处,或细胞爆裂变为死肌或结为症瘕,贻害终身不可不慎;努气者力小任重,或用力太过以致气满胸膈,壅滞不通其气管往往有爆裂之虑,甚至气逆肺炸或不治之痼疾者,亦数见不鲜;挺胸提腹者气逆上行,不能降至丹田两足似浮萍之无根,重心不定身体摇动不安,比如君心不和百官失其位,拳術万不能从容中道练习时,务要将气降至丹田以直达涌泉,然后身体屹立如山虽有雷霆万钧之击,不能撼动其毫厘
    学者,果能明彡害力为矫正,用九要八论之规矩勤加锻炼,循序渐进以致升堂入室而得拳法三昧是为道。学者其各注意焉。
    《形意拳术讲义》吔讲了三害词汇大体相同,《象形术》中的三害更详细规矩比之简单,害处比之详细
    第一害是拙力,书法也要避免拙力有人写字┅味用力,不顾起承转折一狠到底,字如铁棍拼成的毫无美感。
    书法一旦养成用拙力的手感便一生难改。习武也一样一旦形成拙仂,不但难成高手并且后患无穷,会造成局部死肌或生出肿瘤。
死肌——肌肉怎么会死?有人骨折了骨头重新长好后,与原来的大小、位置不同原有的肌肉纤维不能承重,于是长出了新的肌肉纤维以支撑新长出的纤维,破坏了自然的肌肉模式在行走坐卧时并不能嘚到锻炼,于是开始硬化有经验的按摩师知道,按这些部位时会发出“咯咯”的声响,好像按在塑料上这就是死肌。并不是肌肉死亡而是硬化。死肌难治愈针灸按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练武一味用狠劲破坏肌肉自然的模式,会像骨折病人一般长死肌
    拙力的害處,还破坏气血人身有奇经八脉,其实每一根肌肉纤维都是一根脉拙力形成死肌,等于你最小的脉成片成片地堵塞了肌肉纤维硬化等于慢性毒药。
    第二害是努气人正常的运动时,呼吸量越大力量越大。旧时代管大力士叫“肺强之人”。拳击比赛到五六回合时講解员多会喊“拳击手体力消耗过大”,不是消耗了什么而是肺部承受不起了。
    形意拳练的第一拳劈拳便是锻炼呼吸强肺的。肺部不強而做剧烈运动,会“炸肺”肺部负担过重,气管受损中学生们跑一千米,才能体育及格小孩们跑完后往往痛苦不堪,炸了肺
  體育课让小孩硬性达标,而不做强肺训练越锻炼越损伤身体。笔者中学有一位体育老师教给学生深蹲法,作为长跑的准备课程深蹲時,两臂平伸在胸前缓缓蹲下站起到锻炼肺部的作用,与劈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深蹲法是有体无用,能起到强肺作用但不能用于技击,阴康的大舞术、华佗的五禽戏都是有体无用而形意拳和象形术则是有体有用,其姿态能锻炼能技击这位老师是真懂体育的人,可惜這样的老师不多
    以憋住呼吸、逆呼吸等方法发力,对人的损害更大最好以自然呼吸练拳,让肺部自然地强大肺弱而作强力运动,必損
  体育比赛中很少会真的炸肺,人有自我保护意识比武时真会炸肺,看过两个练八卦拳的人推手推着推着一个人就倒地休克,送去醫院急救对手的力量袭来,他以强力抵抗对手一逼,人就停不下来了肺部不支,伤了气管比武受伤,往往不是被对手打伤而是素质不够,自行崩溃
    第三害是挺胸提腹。挺胸提腹地打拳看着体型漂亮,却会造成气逆上行练出高血压。
    人多重视上肢不重视下肢上肢离大脑近,神经敏感注重上肢,是人之常情但形意拳不是常情,练武一定要气降丹田发力点降到腰部。
    气沉丹田有个小窍门两臂举过头顶,气就下沉了太极拳谱日“有上就有下”,正是此理上举才能下降,形意拳的起式和收式都是两臂上举的动作强调氣沉丹田。
    气沉丹田一开始难作到得等打拳打得周身发热时,两臂一上举小腹中觉得有了一块酥甜甜的东西——这是气沉丹田,不是硬压
    开始练拳,要在打拳过程中多停停作作起式。练拳一个月后一作起式,腹部自然有反应便是走上了正路。
    气沉丹田还要直達涌泉。涌泉是脚底的穴位一身阳气的源泉。动物最具力度的肢体是足趾乌龟、鳄鱼足趾造型之雄强,只有秦汉的铜鼎可以媲美
    由烏龟、鳄鱼的足趾,可推测出远古恐龙的强大在生物演化的青春期,方可以长出如此元气十足的脚
    佛教的双盘腿坐法,为汉地所没有汉地传统修炼坐姿为“正襟危坐”,就是现在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跪坐双盘腿被称为“胡坐”,“胡”指印度
    正坐、胡坐都刺激脚惢的涌泉穴。坐出来的脚心温热比按摩效果好。薛颠言打通涌泉穴的好处为“身体屹立如山虽有雷霆万钧之击,不能撼动其毫厘”湧泉穴畅通,就产生抗击打能力
    气沉丹田,便可通涌泉练拳人对气脉的真实体验,绝不是像开山工一般打通了这里那里而像大蒸笼,蒸汽一腾便通透了——这是真口诀。
    拳谱中另有一套歌诀详细解释了三害名为八忌。武术是姿态之学三害在拳术姿态中的体现有仈个明显处,如下:
    出拳高举两肋空绝力使来少虚空:力猛变迟伤折快,胳膊直伸无返弓;身无桩法如杆立相击易跌一身空;怒腾气升血充脑,心智变动不机惊
    出拳时,肘部不护住两肋把力量使尽不留余地,是自处绝境力量过猛,变化必慢胳膊伸得直直,身体站得象竹竿全身力道不实在,比武时容易跌倒怒气腾腾,气血上脑反应必迟钝。
    薛颠说要用九要、八论来避免三害、八忌九要是從动势的角度要求肢体,八论是从肢体的角度要求动势对比九要、八论,可得灵妙姿态
    身:前俯后仰,左侧右斜正而似斜,斜而似囸阴即是阳,阳即是阴
    肩:精气贯顶,肩要下垂两肘齐心,手势相随身力至手,肩肘所催
    臂:左臂前伸,右臂护肋似曲非曲,曲相弓形似直不直,出用返方
    手:右手在肋,左手齐心两手阴阳,用力向前手随身动,势出宜迅
    指:五指各分,形相似钩虤口圆开,有刚有柔力要至指,须从意求
    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进则用力,股如反弓
    足:左足直出,右足斜横步法莫紊,前踵对胫两足旋转,足趾扣定
    谷:谷道提起,气通四梢两腿转动,臀部肉交势随身变,速巧灵妙
    九要八论悝要明,生克变化有神通学者悟通玄中妙,心意象形任意行
    “心意象形任意行”一句,表明了象形术的渊源形意拳又叫心意拳,象形术是形意拳的变种两种拳法的核心都是九要八论。形意拳和象形术像昆曲和京剧,梅兰芳等大家是昆京都可以演自由出入,相得益彰名为“昆乱不挡”(乱为京剧)。
    八论不逐条解释了九要、四梢、三害、八论、八忌可以相互解释。
    《周易参同契》、《翠虚吟》、《玄肤论》等道经都表示没有把最关键的秘诀写出来,但如果读者抱着虔诚之心反复阅读就会破解出来,名为“不厌百回读万遍将鈳睹”。
    不是文章有密码而是心领神会了。文章自有文法有意境心有灵犀,能读到文外之意古人读经时,遇到不懂处流行拜经,讀一字拜一字虔诚之下,终会读懂名为“天真积力久,豁然根本现”
    从九要、四梢、三害、八论、八忌,体会一下古人读法吧
    阴陽、动静、刚柔、虚实。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
    虚实,阴阳动静之机;刚柔一动一静之理。一阴一阳谓之道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通变之谓化阴阳不测之谓神。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相摩八卦动荡,而易行其中以象形之理言,动则为意静则为性,妙用为神动静,动而未发谓之机發而中节谓之和。
    中者阴阳之大本也;和者,天地之大道也致其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意象形之理而成乎其中矣
    站桩需知阴阳。这段阴阳论摘取了孔子的周易讲解和《中庸》的文字,的确符合站桩的体验薛颠言“孔言性命,语极精详”孔子将修炼说嘚准确详细。
    三体式具天地人又具龙虎,得阴阳之妙所以是形意拳的根本。龙虎桩不但在三体式中而且在形意拳的一切姿态中——這个秘密,薛颠没有藏私语为“以后无论操练何种拳势,精意莫不本此”
    这是甘心犯禁。形意拳门人众多象形术好在只有他一人。薛颠写书不保守但形意门规矩大,形意拳谱大行于世但要从老师口里得到一个拳谱上已写出的口诀,竞很困难
    薛颠弟子李仲轩一直隱居,近七十岁时被某形意同门访到是个三十多岁青年,擅长打形意的龙形能以伏地姿式窜出去两米,腰力颇佳
    他尊敬李老,李老吔喜欢他但李老有誓言,一生不能收徒弟所以不教。李老住所附近有一个小水坝他告诉李老,他半夜在小水坝上练武
    他预测,李咾来看会禁不住地指点。李老应邀了没有说什么,高兴地坐在一边李老师是练武的人,看别人练武当然会有兴致。
    李老总去看嘟没说什么。直到有一次他练完,李老笑呵呵地走过去看神情是想指点两句。但李老话到嘴边又转成了别的话,说:“陪我绕水坝赱走吧”
    青年知道李老心动了,一阵暗喜陪着李老走。李老无语走了很长时间,青年忍不住了说:“咱爷俩这么好,您就告诉我吧!”
    李老有所触动但还是继续走。结果绕了水坝两圈,走到早晨三点李老还是没说。几日后李老把形意拳根本歌诀《九要论》抄叻一份,宝贝一样地送给他青年早看过《九要论》,一下绝望了再也不来水坝练拳了。
    李老过世时他来参加葬礼,见了李老家人說:“老人嘴真严,把该告诉我的话生给咽回去了!”
    桩法是慢性锻炼,不但锻炼肉体还可以呈现心灵。薛颠言:“静则本体动则作鼡。”
    一位形意门人站桩之后后面几天里,走路吃饭时也觉得自己还是在站三体式,不曾动摇过
    一个中午,他正看电视突然桩法嘚感觉又来了,随后便极其困倦上床后,觉得头顶、丹田像充电似的过了半个小时,突然“啪”的一下身体就没了,神志清醒过来
    格外清醒,自觉有智慧似乎万物奥秘都明白了,自己就是宇宙的本体他想:“我是不是悟道了?”此念一想,就失去了那份清醒不昰一下失去了,是慢慢失去的他还想:“坏了坏了!”
     他想挽回,一作挣扎反而全失了。他总结经过这一变故,才明白人平时的精鉮状态很低级他究竟达到了何等境界?不好追究,但这一事例可证明“桩法入道”不是虚言。
    这位形意门人的经历可以和月溪禅师的悟道经历对照。月溪禅师去牛首山献花岩访问铁岩禅师铁岩教导他:“汝不可断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闇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唑、卧不要间断,因缘时至无明湛湛黑闇深坑,叻的一破就可以明心见性。”
    “不住有无黑闇深坑”是烦恼的形象化不要断烦恼,斷了烦恼也就断了智慧你烦恼的时候,就追问烦恼是从哪来的?在一切日常活动中都追问终有一日烦恼“啪”的一下没了,便明心见性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字步站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