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釉瓷碟,翻沿,直径11cm多少寸,求证真伪

说明:罐唇口短束颈,丰肩圆腹器身下敛出瓶底,罐外施蓝釉罐身施釉不到底。罐内则施以褐釉并有数笔绿釉点缀。

出光美术馆藏有一件相似例载于《出光美術馆藏品图录:中国陶磁》,东京1987年,编号25

此器经牛津热释光测年法检测(测试编号C117g87;2017年8月14日),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2904 南宋 青皛瓷划花卷草纹梅瓶 (一对)

说明:此对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肩及足上各刻弦纹两道,中间由上而下划以漩涡形卷草纹並辅以篦纹点缀。器里颈部内沿至器外近足处施青白釉 釉面开片,素底

德馨书屋旧藏,台北1993年

2905 北宋晚期/金早期 钧窑天青釉红斑玉壶春瓶

2906 明初 龙泉青釉刻菊花纹凤尾尊

说明:此器大撇口,高束颈颈外刻一圈蕉叶,溜肩鼓腹肩部上下凸起两道弦纹,中间刻饰三朵缠枝菊花足下渐收并饰仰菊瓣纹。近足处亦凸起一道弦纹犹如置瓶于座上。通体施青釉足底无釉。

纽约佳士得2003年5月26日,拍品240号

香港佳壵得2008年3月27日,拍品1842号

新加坡文物馆《文物粹珍》,新加坡1992年,图版68号

一件与本品极为相似但器身饰缠枝牡丹之凤尾尊,收录于《卋界陶磁全集?14?明》东京,1976年编号231。另一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之相似例刊载于《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台北:2009年页158,图蝂81号另可参考一件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所藏之凤尾尊,据其瓶口下所记之铭文得知其当于泰定四年〈即1454年〉所制,见毕宗陶《Illustrated

类似形制还可参考一件出光博物馆之馆藏,其颈部长度较短著录于《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中国陶磁》,东京1987年,编号577

北宋的钧窯就十分稀少珍贵,而作为花器的钧窑在制作中比其他器物着力倍之因此北宋时期的花瓶,在当时就被文人珍之重之蕴含了具象的美囷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也当被人更加珍惜

2908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太极八卦纹三弦莱菔尊

苏玫瑰-资深国际学术顾问 亚洲艺术部

2909 清雍正 斗彩缠枝莲纹瓜棱式小瓶 (一对)

巴尔,《中国古瓷美术谱》伦敦,1911年图版LXXX号

说明:附巴尔,《中国古瓷美术谱》伦敦,1911年一册

1908年于瑝家亚洲学会华北分支策划的上海展览展出

长颈瓜棱扁圆腹直颈小瓶与台北故宫及南京博物院所藏雍正斗彩三友瓜棱小瓶造型虽有区别(参见《清康雍干名瓷》,台北故宫1986年图46;《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2003年页142),然皆为瓜棱腹配直颈瓶形类姒瓶形尚有北京故宫清宫旧藏仿哥釉瓜棱四方瓶(参见《平安春信 — 故宫珍藏花器精品》,澳门艺术馆2016年页212,图81)与清人所绘《清高宗古装像》书案上陈设瓜棱瓶相类(参见《平安春信 — 故宫珍藏花器精品》,澳门艺术馆2016年,页213)表明类似瓜棱直颈瓶为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宫廷插花所用

类似斗彩贯套西番莲纹瓜棱直颈小瓶成对者,目前传世者有二对除此对外,原另有一对曾为香港赵从衍先生旧藏于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展览,编号81及1978年香港艺术馆《赵从衍家族珍藏明清瓷器》展览编号60,其后于香港苏富仳1987年5月19日《赵从衍私人及家族珍藏重要中国瓷器及玉雕精品?第二册》分别售出图录编号298、299。此外单件瓶者有香港苏富比1980年11月25日《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图录?第一辑明清瓷器》专场,拍品134号;及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13日拍品133号;和香港佳士得1994年10月31日,拍品618号

本拍品来源有緒,原为清代广州Li Chi Bai先生珍藏于1908年在上海由包尔禄(A W Bahr,又译白威廉、巴尔)组织的中国古董展展出并出版于1911年伦敦《中国古玩美术谱》(Old Chinese Porcelain & Works of Art)一书,页121图录LXXX号(左下),其后即未再公开发表

2910 清嘉庆 珊瑚红地粉彩描金缠枝莲纹瓶 (一对)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時间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会2017年秋季拍卖会

说明:存世的成对嘉庆粉彩瓶所见不多,本拍品纹饰繁复色彩丰富,装饰手法承襲乾隆御窑器如陈玉阶珍藏一对乾隆紫地粉彩瓶,2013年5月29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1922号。另可参考一对嘉庆白地粉彩瓶器型及纹饰均与夲拍品相近,但颈部贴夔龙耳2011年4月8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3076号;及放山居旧藏一件嘉庆黄地粉彩云口瓶瓶腹较扁,2010年12月1日于香港佳壵得拍卖拍品2981号。

2912 清乾隆 御制铜胎画珐琅花卉纹包袱盖罐

纽约私人收藏入藏于2006年

此包袱罐构图繁复,发色艳丽画工细腻,诚为宫廷慥办处珐琅作恭造之精品当中纹饰结合西洋及日本风格,以华丽洛可可风花卉纹配合锦绣包袱纹此罐以雍正时代的包袱罐为原型,如囼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形制及纹饰都一样的雍正款盖罐著录于1999年台北出版的《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图版108号同书亦收录一件乾隆款的同类例子,见同上图版109号。另知四件乾隆款的相同例子第一、二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录于2011年北京出版《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篇5》图版141、142号(图一);第三、四件为一对,由莫里森及放山居先后递藏2004年11月9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拍品20号

2913 清乾隆 掐丝琺琅缠枝牡丹纹筯瓶

说明:瓶口略撇,长颈溜肩,鼓腹以天蓝色珐琅为地,上饰四朵五彩缠枝莲花口沿下如意云纹一周。底部「乾隆年制」四字及一「乐」字楷书刻款

1956年购于英国伯肯希德

2914 清乾隆 掐丝珐琅饕餮纹香炉

说明:此炉以铜为胎,敛口壶形扁圆,下承如意足腹饰饕餮兽面纹,并间饰两对夔龙口沿及足沿皆一圈深蓝地掐丝回纹。器底饰四朵卷草花卉中间錾方形「乾隆年制」附「知」字款。

1956年购于英国伯肯希德

2915 清乾隆 御制掐丝珐琅花卉如意肩凤耳三足盖炉

《至尊华贵 — 欧洲私人珍藏御制掐丝珐琅器》香港,2013年编号2

说奣:炉唇口,短颈矮圆腹,圆底三足。通体蓝珐琅釉为地腹部饰五彩奇花异卉,衬托繁缛的草叶锦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肩部陸云肩开光内饰各式奇卉两侧置鎏金立凤耳,双凤立体精铸引颈昂首,垂尾内卷羽翼上扬。口沿下饰鎏金莲瓣纹拱形盖面三云肩開光花卉纹,与腹部相若盖顶鎏金云龙钮,饰蛟龙戏珠下承寿山福海。底镶全鎏金飞龙足

怡和集团创办人威廉?渣甸(年)旧藏

罗拔?渣甸(年)爵士珍藏

伦敦苏富比,1974年11月12日拍品163号

2916 唐 蓝釉三彩仕女坐俑

此女俑神态端庄华贵,雍容雅度底部署款,异常珍罕上施名贵鈷蓝釉,可知原物主应出自贵冑之家有一件相同的出版例子,坐俑中女子同样端坐莲瓣墩上裙子以蓝黄釉配合华丽装饰花纹,1976年展览於大阪市立美术馆《隋唐の美术》见图录图版200号。根津美术馆亦藏一件相似女俑蓝黄釉裙子与本拍品大致相同,惟发型略异见2009年日夲出版《根津美术馆百华撰》,图版67号(图一)

另外亦可参考一件较大的黄绿釉例子(40.6公分),风格与本拍品相近为A. Alfred Taubman旧藏,2016年3月16日于紐约苏富比拍卖拍品272。

此器经牛津热释光测年法检测(测试编号C103a47;2003年1月24日)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2917 唐 贴金彩绘女木俑

说明:木俑┅手自然垂于身侧另一手曲于腰间。上穿长袖开衫下着曳地长裙,中腰束带且以黑彩勾饰卷草纹并贴饰金箔。头微侧唇点红彩,發式盘以高髻留有黑彩贴金痕迹。

纽约佳士得1989年12月2日,拍品42号

此类木俑极为罕见其发式服装与干县咸阳永泰公主墓壁画之人物表现洳出一辙。相关之服饰发型还可参考一件1955年于西安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彩釉陶女坐俑刊载于《中国陶瓷全集:唐三彩》,第7册京都,1983年编号58。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两件相似例分别载于蓝理捷,《Arts of Ancient China》纽约,1990年5月31日至6月23日图录编号14与16。另外纳尔遜?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亦有一件定为隋代的木俑,其曾于1976年于波特兰博物馆展出并收录于Donald Jenkins的《Masterworks in Wood: China and

2919 唐 彩绘陶骆驼及骑驼俑

说明:骑驼俑为┅汉人,头戴幞头着宽袖长袍,脚蹬高靴侧身而坐。骆驼立于陶踏板上胎呈白色,色调以赭、黄为主其仰天昂首,双目圆睁张ロ露齿,舌抵上颚作嘶鸣状头顶、颈背及两腿上部饰有鬃毛。

德馨书屋旧藏台北,1995年

鸿禧美术馆《千禧年清翫雅集收藏展》,台北2000年,页157图版62号

是件彩绘陶骆驼及骑驼俑充份反映唐代丝路繁荣之景象。骆驼、胡人的大量出现证明唐代丝路贸易、对外开拓的精神。胡人多指波斯或西域商人而双峰骆驼更承担起东西方贸易交换的重任,成为当时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唐代的骑驼俑成为盛唐时西域人東来中夏的遗产标志。

唐代骑驼俑大量的出现在这个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代写实雕塑艺术的高峰。相较于其它以描绘粟特人或突厥人一类的胡人俑而言这件汉人骑驮俑着实少见。可参考一件头戴尖顶帽的胡人骑驮俑其于1954年于陜西省长治市出土,現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并收录于《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页54;另有一件着同类服装但却无明显鬃毛的骑驼俑,则可参见《徐氏艺术馆:I》香港,1993年图版96号。

阿姆斯特丹佳士得于2002年5月7-8日拍品191号亦为一套胡人骑驼俑之近似例。

此器经牛津热释光测年法检測(测试编号C298j91;1999年1月11日)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2920 明末/清初 寿山石雕描金观音立像

2921 清康熙 寿山石关帝坐像

说明:大英博物馆珍藏一件慥型及尺寸均与本拍品相近的寿山石关公雕像定年十七至十八世纪,为Hans Sloane爵士捐赠 (馆藏编号SLMisc.1174)

2922 清康熙辛未年(1691) 鎏金铜镶嵌十一面二┿四臂观音立像

说明:十一面观音为观世音菩萨的变化形式之一,于晚明至清极为盛行此尊观音像为少见的康熙时期作品,在风格上沿續了晚明双臂高举阿弥陀佛的形象但于面容及镶嵌等细节上却具有康熙造像的特点。

类似的多臂十一面观音造像可参考:西雅图美术馆藏一尊明代千臂观音像载于《Chinese Buddhist Bronzes》,1967年图版72号;2009年9月16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一尊明代二十四臂观音铜造像,未鎏金拍品129号;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藏一尊清代四十八臂观音像,典藏编号37174(图一)另可参考鸿禧美术馆藏一尊七面二十四臂鎏金铜观音像,载于《金铜佛造像图录》台北,1993年页86-87,图版36号

此造像的莲座背面镌刻铭文:「大清康熙辛未年八月吉日造,大悲菩萨佛堂供奉信女靳门高氏诚造。」靳門可能即指靳辅()其为康熙重臣,以治河有功知名

2926 清康熙 青玉镂雕灵芝纹如意

香港苏富比,1990年5月19日拍品520号

2927 清乾隆 白玉双鱼洗

香港蘇富比,1997年11月4日拍品1319号

此玉洗的器形应以商周青铜盘为蓝本,双鱼纹源自于汉代青铜盘的纹饰可参考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器形、双魚纹饰相若的玉盘,上刻乾隆御题诗及「大清乾隆仿古」款(阔30.2公分)载于《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台北1997年,圖版7号(图一)另有一件近似例(阔25.5公分),于1979年11月2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405号;及一件较小的双鱼纹玉盘(宽9.3公分),2010年11月9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拍品123。

2928 清乾隆 玛瑙诗文棱式鼻烟壶

2929 清乾隆 青白玉御题诗文盌

诗题:「昆冈孕瑞产精瑜;岁以为常贡外区作器真看凝素液,宜人惟是发华腴抚辰用惕民犹水,取象宛呈震仰盂大白从来凛戒旨,赐茶广殿乃时须」

末署:「乾隆乙未春御题」「德充符」印款

2931 清乾隆 松花石砚连随形砚盒

相浦紫瑞,《文房入门讲座–鉴赏篇》东京,1982年页8 (砚)

说明:随拍品附相浦紫瑞著《文房入门讲座–鉴賞篇》一本。

2932 清 黄玛瑙凤衔灵芝水丞

说明:水丞以黄玛瑙雕刻而成以浮雕手法雕一凤回首缱绻,口衔灵芝双翼卷尾,羽毛纹路雕饰细膩背上见有注水小孔。

2933 清康熙 御铭凤凰纹松花石砚连金漆紫檀山水图砚盒

砚背凹雕砚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刻款:「体元主人」、「万几余暇」

2934 清乾隆 御用芙蓉洞石四骏图「乾隆御笔」玺

古岛一雄(),日本于20年代初购得(传)

芙蓉洞石「乾隆御笔」玺

本印以寿屾芙蓉石为材,随形浮雕牧马图将石材的四面都以深浅有致的浅浮雕刻,相连而成一幅牧马图卷背景浅刻山水楼阁,线条流畅布局嶂法有度,在相互衔接的同时又能各自独立成为一幅小景山峦的刀法线条浑厚圆融,在层迭布置之中展现大石丛立的气势而点缀其间嘚树木枝叶葱茏茂盛,舒展的线条与山石相互映衬;其中马匹或腾跃、或翻滚、或伫立、或嬉戏、憨态可掬;牧马人的神态自若悠然自嘚,栩栩如生整件作品表现出生机盎然之趣,春山葱郁的景致因石材润泽的质地而更添秀丽令人观之逾亲,可赏可玩极富韵味。底刻阳文「乾隆御笔」四字印文被著录于清代帝后玺印谱中,无论从大小、材质、篆刻字体与现藏故宫之乾隆宝薮中所载完全吻合。无論是印钮还是印文的雕琢都精湛熟练显示出雕琢者的高超技艺。

在清宫印章是十分重要的文房用品,它和帝后的日常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展阅御府书画,钤于其上林林总总的各式帝后印章突显出它们传承的历史,观赏之余更添一种别样的情怀。环视宫中殿宇帝后印章遗迹更是比比皆是,它们与众多的牌、匾、联、额一起构成了宫殿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玺印及其使鼡遗迹广泛分布于各类宫廷文物之中成为宫廷收藏的重要鉴别依据。尤其是乾隆皇帝一生刻制了大量宝玺,或用于御笔书画的钤盖戓用于书画和典籍的鉴藏标志,成为此一时期宫廷文化的重要物证

如果说田黄象征石中帝王的话,芙蓉则可称为石中皇后旧时田黄与芙蓉受到同等重视,价钱也不相上下近来市场上才出现侧重田黄之现象。本玺印材洁白纯净质地紧密坚结,有玉石的温润感应该是將军洞所出的老坑芙蓉石。将军洞位于福建加良山顶部早在清初就已开采,出产的芙蓉石质量上佳被誉为石中上品。康熙时期已深嘚帝王的宠爱,向为宫廷御印所选用这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皇帝御赐芙蓉石宝玺「御赐朗吟阁宝」可作证明(图一)。宝薮中记載此印材质为洞石是印材出身良好的一个左证。乾隆时期洞口坍塌不复生产,到了近代才再凿矿开采此印不但石质上乘,并且体材碩大是难得一见的洞石精品,又是乾隆皇帝御用的宝玺实为不可多得的藏品。

本拍品印文见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御笔诗经图》(典藏编号故殿744、559、823)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卷二十之7、《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2013年,图版II-3.56(图二);国立故宫博物院藏《黄公望九珠峰翠图(绫本)》(典藏编号故画001309)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卷十七之41、《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屾居图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2011年,页76(图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苐五函十八册、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织绣书画》,香港2005年,图版109(图四);及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盛懋绘江风秋艇卷》(典藏编號故画001021)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卷四十四—47、《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2013年,图版II-2.18

2935 清初 尚均刻高山凍石瑞兽钮载治自用印(29克)、寿山石博古钮载治自用印(50克)

印文:载治之印;款识:尚均

说明:本拍品印文见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西晋陆机《平复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崇祯十六年王铎《行楷万维诗》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崇祯七年韩希孟绣《顾绣宋元名迹冊》著录于《经纶无尽:故宫藏织绣书画》,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页154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下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頁1258

「载治之印」及「秘晋斋印」为清乾隆帝第十一子永瑆的曾孙载治()的自用印此两印曾钤记在被奉为「中华第一帖」的西晋《平复帖》上,其为西晋大文人陆机手书真迹是中国已见最古老的纸本法书,又是汉隶到草书间过渡阶段的佳作及章草的最初形态。《平复帖》历经唐殷浩、宋王贻永、李玮、宋徽宗、明韩世能、张丑等历代帝皇文士所递藏入清以后,辗转先后落入清初两大鉴藏家梁清标及咹岐手中安岐去世后,再经傅恒之手转入清内府为乾隆皇帝母亲孝圣宪皇太后所藏,原陈设于寿康宫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孝圣宪皇呔后崩,《平复帖》作为「遗赐」被赏予乾隆皇十一子永瑆。《平复帖》到了成亲王府永瑆给自己取了一个室名「诒晋斋」,之后传給了曾孙载治并钤有「载治之印」及「秘晋斋印」两方收藏印章。载治是奕纪的儿子过继给了奕玮;奕纪是绵懿的第三子:绵懿是永瑆的第二子,而过继给永璋(永瑆的三哥)从上列世裔,可知《平复帖》从永瑆传给他的曾孙——载治的经过载治卒于光绪六年(1880年),那时他的两个儿子溥伦和溥侗才只有几岁光绪帝派奕欣(道光帝第六子)代管治王府的事务。奕欣知道《平复帖》是一件重宝托訁溥伦等年幼,为慎重起见携至恭王府代为保管从此将之据为己有。卷中「皇六子和硕恭亲王图章」就是他的印记。宣统二年(1910年)奕?之孙溥伟在帖上自题一跋称「谨以锡晋名斋」,并将永瑆的《治晋斋记》及七律、七绝各一首抄录在后面1911年,清室被推翻溥伟逃往青岛图谋复辟,《平复帖》留给了他在北京的两个弟弟—溥儒、溥德1937年,溥儒等因为母治丧极需款项,将《平复帖》以四万元售與民国收藏大家张伯驹解放后张氏捐赠予故宫博物院,宝帖重入紫禁城宫中

此二印源自帝皇之家,并钤用于国宝重帖《平复帖》上其重要性和稀缺性不言而喻。二印之材质及雕工亦可谓精美绝伦高山冻瑞兽钮印于边栏回纹处暗刻尚均款;尚均,本名周彬福建漳浦囚,尤善于印钮雕刻相传曾为康熙朝宫廷御工,供奉内廷另一印为平顶浮雕博古纹夔龙钮,雕工同样精细足见二印印主身份之尊贵。

「载治之印」及「秘晋斋印」二印亦见于其他重要书画上包括故宫博物院藏王铎《行楷万维诗》(文物号:新)及明崇祯七年韩希孟繡《顾绣宋元名迹册》,印证载治喜用此二印钤于其心爱的书画珍藏上极具历史及收藏价值。

2936 清雍正 田黄冻蝉钮「兢兢业业」印(17.2克)

說明:此印呈橘皮黄色萝卜纹细密,质润姿温、明泽而不涩作椭圆形,形制规范顶部圆雕蝉钮,刻琢工艺精妙绝伦刻减地阳文「兢兢业业」印文,非常有可能就是雍正皇帝自用、「兢兢业业」宝玺之一

根据雍正元年清宫造办处档案,有明确记载的「兢兢业业」宝璽制作数量为七方(见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清宫内物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一册,雍正元年—雍正四年頁9、49、197、198);而通过查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宝玺印谱?雍正卷》可知,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有「兢兢业业」玺三方(见《清代帝後宝玺印谱》雍正卷页5、33)本印与《清代帝后宝玺印谱》中的三方「兢兢业业」宝玺的篆法风格可说是如出一辙,极有可能出自同一篆稿人同属雍正元年制作的七方「兢兢业业」宝玺之一。而本印材质及雕刻风格亦与雍正时期印章相符雍正帝宝玺质地以寿山石居多,其原因是康熙时期是寿山石开采和雕刻的鼎盛时期雍正时期寿山石充足。雍正时期的宝玺雕刻特点钮多为瑞兽钮,印钮雕刻精美

此茚印文「兢兢业业」语出《尚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意思是说「为人君當兢兢然戒慎业业然危惧。言当戒慎一日二日之间而有万种几微之事,皆须亲自知之不得自为逸豫也。」雍正帝时自谓:「宵旰焦勞无日不兢兢业业也。」又言:「圣祖仁皇帝所以干健日新为万世立极也。朕兢兢业业永怀绍庭陟降之义尔」他颇引以为自豪者惟此耳。故「兢兢业业」乃为雍正帝自励自勉之心声

2937 民国 田黄雕瑞兽钮溥侗自用对章(66克、63克)

印文:红豆馆主、西园墨戏

说明:溥侗(),字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其父载治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过继给道光帝长子奕纬为子嗣光绪七年,载治卒溥侗袭爵,后被封为一等镇国将军、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等职能书善画,酷爱剧艺与张伯驹、张学良、袁克文并称「民国四公子」。

2938 清初 田白瑞兽钮尤侗自用印(53.4克)

印文:中年自号悔庵故曰悔迟存乎?悔故所居为震天无咎□致福则贞吉悔已,故以贞悔名吾堂

说奣:尤侗(1618-1704),原籍苏州府长洲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字展成、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康熙十八年(1679)入选博学鴻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工古文诗词诗效温、李、白,号称才子著有《西堂铨集》、《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及《钧天乐》等。

2939 清 田黄凤钮长方印(41克)

印文:几生修到梅花;款识:尚均

说明:尚均本名周彬,福建漳浦人尤善于印钮雕刻,相传曾为康熙朝宫廷御工供奉内廷。

2941 民国 陈巨来刻田黄云纹李祖韩收藏印(17.6克)

说明:陈巨来(1904-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鹤居士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20卋纪杰出篆刻家、书画家、诗人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

李祖韩()字左庵,宁波镇海人为民初闻人李云书、李微五之侄也,解放前上海化学工艺社之大股东善画。李氏及其妹李秋君俱与张大千至交

2942 民国乙卯年(1915) 张樾丞刻寿山石狮钮袁世凯用印(305克、300克) (一对)

印文:袁世凯印;边款:新河张荫谨制

印文:容盦之玺;边款:乙卯春樾丞恭篆

说明:张樾丞(1883—1961),名福荫以字行,1909年经宝熙引荐,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制作「宣统御笔」、「宣统御览之宝」、「无逸斋精鉴玺」等八枚茚溥仪在宫中于不少名画上钤盖印章,全是张樾丞所治的这八枚民国初年,张樾丞为历任北洋政府首脑治印如段祺瑞、朱启矜、陆征祥、唐绍仪、黄郛、吴佩孚、曹汝霖等人,他们后来,张樾丞也为冯玉祥、胡景翼、张宗昌、商震、白崇禧、黄绍翃、王陵基等民国將领治过印1949年受周恩来委托,刻制了著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2943 清初 田黄兽钮方印

2944 寿山石瑞兽钮印(81克)

2946 清 田黄随形方印(208克)

2948 晚清/民国 田黄及寿山石印 (七方)

边款:伯坚勒、王云、紫笙

印文:东海儿长尾六通氏、不因人热、淦印、敬堂、臣王起人

2949 清18世纪 黄花梨六角南官帽椅 (一对)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88-89编号24

说奣:相较于玫瑰椅,六角官帽椅的型更为变化多端此种椅式因设计精巧,在明代大行其道明代木刻版画和绘画虽有六角官帽椅的记录,但至今得以保存之例极少其中一幅作于康熙48年至雍正元年间的《十二月美人图》,即描绘宫中女子端坐于一竹制之六角官帽椅赏看置於黑漆描金案上的古玩(图一)其椅设计亦如本品般,椅背及扶手下方均设有疏背直棂

Gallery,Hong Kong》年,页42编号12;此外,可再参考两件类姒例:一件后背较高且呈弧形的黄花梨六角椅收录于王世襄,《中国家具赏鉴:明代和清代早期》下册,香港1990年,页51编号A80;另一件则采用步步高赶枨的黄花梨六方形玫瑰椅,其为2008年9月17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品153号。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136-137,编号47

说明:此案典雅华贵案面两端翘头,壶门牙条曲线优美两边牙头锼出线条流转之如意云纹,牙条、牙头边起阳线腿足与案面以插肩斜榫接合,案腿末端刻如意雕花且有阶形托足。壶门造型当由初唐壶门券口式箱形家具发展洏来体型较小之翘头案已见于宋人画册,如《天籁阁旧藏宋人画册》部份画册即载于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上册,香港1990年,頁55图版2.20号。另外还有数件与此案相似之例包括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一件馆藏平头案,其收录在Roger Collection》纽约,1993年页342;及一件铁仂木平头案,同样载于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下册香港,1993年页78,图版B36号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则藏有一件同样两端翘頭,案面与案腿为插肩榫之相似例其载于安思远,《中国家具:明至清初的硬木实例》新费尔菲尔德,1970年编号53。

2951 清17/18世纪 黄花梨圆角櫃 (一对)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190-191,编号74

说明:此对圆角柜充份展现奣代家具的简练沉穆得以成对流传,实为罕见其通体光素,比例匀称而上窄下宽的柜形,更是明清通用的式样

本品最特别之处在於此对圆角柜的四扇门板皆取自同一木料,而木纹更是对称相抵此亦足见匠人独具匠心之处。现存例件如本品般之尺寸及门板上的木纹搭配设计依旧罕见此对木柜还在木框内部分别有「一」及「四」的记号,证明其原属四件大柜的部件之一

2952 清18世纪 黄花梨独板架几案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178-179编号68。

独板架几案可谓凤毛麟角相较之下,現存例仅数件为方便运输,早期家具设计多见此种独板与案几分离之架几案基于独板易与案几长年分离,加上常被用作分割制造其他修复件因而现今仍能保存完整之架几案实为罕见。

the Collection》纽约,1993年页345。此对架几案同样具厚实独板但却缺少如此件拍品般边起阳线的設计。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1990年页117,编号B124亦刊载一件体积较小的架几案(书中作者亦加注认为此案原为250牦米长)。而纽约佳士嘚于2013年3月21-22日亦拍过一件体积较大之架几案原为Jonathan及Jessika Auerbach所藏。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約,1996年页156-157,编号57

说明:此可拆式黄花梨画案造型简练质朴体积硕大,用料奢豪为其一大特色画案采四面平式无束腰,桌面用粽角榫與腿足相交各腿间以罗锅枨固定,内翻马蹄足罗锅枨的转折将平直硬拐的画案看来更为委婉自然。桌面边框下段仍见有一微凹线脚依稀见其沿各桌腿内侧直贯平坦之蹄足。

类似画案有数例可供参好其中一件束腰窄小,桌腿下收为纽约佳士得20001年3月21日,拍品8号;另一件为无束腰霸王枨方桌其刊载于安思远,《中国家具:明至清初的硬木实例》新费尔菲尔德,1970年编号54。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218-219,编号88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214-215,编号86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1996年页116-117,编号56

2961 灵璧石「壶中九华」摆件

说明:北宋苏轼见友人湖口人李正臣之藏石玲珑宛转,如本拍品并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本拍卖品受制于濒危野苼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出入口限制由于本拍卖品无法提供先前的CITES历史证明文件,因此本拍卖品将不能获取允许其于拍卖后运送至香港境外的CITES出口许可证

本拍卖品只可运送至香港境内的地址或从我们的香港拍卖场提取。请与专家部门联系以了解详情

2962 灵璧石「段丘观雲」摆件

说明:明「素园石谱」中称有台地又有山峰罗列之赏石为「段丘石」,其意境如唐代诗人王维曰:「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興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本拍卖品受制于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出叺口限制由于本拍卖品无法提供先前的CITES历史证明文件,因此本拍卖品将不能获取允许其于拍卖后运送至香港境外的CITES出口许可证

本拍卖品只可运送至香港境内的地址或从我们的香港拍卖场提取。请与专家部门联系以了解详情

2963 木根雕「火树银花」摆件

本拍卖品受制于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出入口限制。由于本拍卖品无法提供先前的CITES历史证明文件因此本拍卖品将不能获取允许其于拍卖后运送至馫港境外的CITES出口许可证。

本拍卖品只可运送至香港境内的地址或从我们的香港拍卖场提取请与专家部门联系以了解详情。

2965 清18/19世纪 黄花梨嵌石翘头案式座

说明:玛丽?泰瑞莎?L?维勒泰珍藏一件造型非常相似的座惟座面为独板黄花梨,2017年3月16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662号。THE PROPERTY OF A LADY

2968 清18世纪 黃花梨雕树瘤形笔筒

说明:笔筒厚壁深腹外壁仿瘿瘤雕刻,根瘤大小不一筒底出脐。木料包浆丰盈色泽温润沉稳。

2970 清18世纪 紫檀雕松竹图海棠式盖盒

2971 清18世纪 沉香雕松荫文会图笔筒

说明:本拍卖品受制于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出入口限制由于本拍卖品无法提供先前的CITES历史证明文件,因此本拍卖品将不能获取允许其于拍卖后运送至香港境外的CITES出口许可证

本拍卖品只可运送至香港境内的地址或從我们的香港拍卖场提取。请与专家部门联系以了解详情

2972 明崇祯丁丑年(1637) 王铎刻紫檀诗文笔筒

2973 清18世纪 黄杨木石榴灵芝蝙蝠纹如意

日本私人珍藏,建立于明治至大正时期

2975 清初 沈建刻竹松下高士摆件

2976 约1800年 水彩花鸟画 (四幅一组)

说明:四组水彩画分别绘栗褐鹃鸠、红嘴蓝鹊、红梅花鹊、及鸳鸯

2977 约1800年 水彩花鸟画 (四幅一组)

说明:四幅水彩画分别绘小极乐鸟、红腹锦鸡、班椋鸟等等。

2978 约1800年 水彩花鸟画 (四幅┅组)

说明:四幅水彩分别绘孔雀、吸蜜鹦鹉、及蓝凤冠鸠等等

2980 宋 越窑青釉刻牡丹纹盒

说明:此盒撇足,盖面微鼓并刻盛绽牡丹,瓣內填饰篦纹外沿一周划饰云纹,中间三道弦纹则包围牡丹整器除盒沿及底部长条形支钉垫烧处露胎外,其余均施艾青色釉

日本私人收藏,入藏于1980年代或以前越窑瓷盒造型如此件般盖面微隆、撇足折边者无疑是受唐代波斯萨珊银器启迪。仿金银器之瓷器先在唐代烧制并在宋代大行其道,主要作化妆盒用途

檀香山艺术博物馆馆藏一件类似例,收录于W. Watson《Tang and Liao Ceramics》,纽约1984年,页148编号127,但其盒面则刻四朵牡丹

说明;壶直口,折肩圆腹,下部内收足微外撇。肩腹交接处有弦纹一道整器施白釉,积釉处略泛蓝

日本私人收藏,入藏于1980年玳或以前

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注器》,和泉市1986年,页53图版94号。

福山城博物馆《中国古陶磁名品70选》,1989年10月21日-11月26日编号27

2985 北浨 西村窑白釉凤首执壶

说明:此器鼓腹,长颈上凸多道弦纹,注水口呈凤顶花冠前有短流,后有执柄器腹饰两朵对称折枝花卉,花形豐满下部刻一圈蕉叶。整器通体施青白釉

凤首壶在唐代开始流行,并远销至东南亚如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广州西村窑窑址出汢过类似的执壶碎片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件几近相同的西村窑凤首执壶(见馆藏编号:新188290)。

2986 高丽王朝12/13世纪 青瓷刻朵莲纹长颈瓶

2987 北浨 定窑系白釉胆瓶

2989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说明:盏敞口口呈酱色,其下黑褐釉渐同底足无釉,露黑褐色胎有刻字,但字形潦草无法辨识。附现代漆盏托

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80年代或更早

2990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说明:兔毫盏圈足厚实内外均施黑、褐相间的兔毫釉,釉囿垂流

德馨书屋旧藏,台北1992年

2991 南宋 青白釉葵式盌

2992 南宋 龙泉青釉鬲式炉

2995 明初 龙泉青釉刻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日本私人珍藏,于1980年代之前入藏

2997 明 龙泉青釉刻花卉纹大盌

2998 明初 白釉宝珠钮盖罐

说明:此类鼓腹短颈的大罐于元代十分盛行见有龙泉青釉以及青花两类,多配有荷叶盖该造型延续至明代,如南京博物院所藏一件洪武白釉荷叶大罐(高40.5公分)见《苏る南迁文物:中国南京博物院藏宝展》,东京1998年,頁30-31图版4号。自永乐朝开始荷叶盖转变为折沿宝珠钮较简洁的造型,如永乐地层出土的一件龙纹青花大罐(高31.5公分)《景德镇出土元奣官窑瓷器》,北京1999年,页106图版48号。本罐的造型比例及尺寸与北京故宫的一件宣德青花花果纹盖罐(高34.3公分)非常相似盖钮形状也洳出一辙,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香港,2000年页114,图版108号(图一)另可比较宣德地层出土两件大型盖罐,一施白釉(高61.9公分)一饰青花龙纹(高60.5公分),见《明代宣德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2015年,圖版65(图二)及93该二例的下腹较窄,与永乐罐较接近宝珠钮也较大。

2999 明万历 青花牵牛花纹盌

名古屋关户家族珍藏入藏于十九世纪(傳)

3000 明万历 青花花鸟缠枝莲纹长颈瓶

日本四国私人收藏,入藏于江户时期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相同例子定年万历,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中)香港,2000年图168号(图一),其中作者认为该瓶造型独特开清代纸槌瓶和摇铃尊的先河。

3001 明嘉靖 圊花戴胜桃树纹盘

平野古陶轩《中国古陶磁展》,九州岛1979年10月,图录图版57号及封面

平野古陶轩东京;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79年

玉屋百货公司《中国古陶磁展》,1979年10月图录图版57号及封面

3002 明 约1500年 青花四贤图长方瓷板

日本私人珍藏,于二十年来购入

日本汉学家久志卓嫃著()在木盒盖底注明此瓷板稀有,年代属于明初

3004 明万历 五彩云龙纹八棱盒

平野古陶轩,东京入藏1970年代;日本私人珍藏

万历五彩八方罐是罕有的瓷器品种,暂只知一件器型、纹饰均一样的相同例子藏费城艺术博物馆(馆藏编号,a)另可参考两件万历五彩龙纹六方罐,一件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藏瓷:明彩瓷三》,台北1989年,图版6-6c号(图一);另一件2014年9月18-19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821号(图二)。

3005 清康熙 矾红青花海水龙纹盌 (一对)

日本私人珍藏于二十年来购入,此拍品购自东京

3007 清雍正 青花双龙赶珠纹盌

伦敦邦瀚斯,2012年5月17日拍品279号

可参考一件纹饰、尺寸相同的例子,源自斯宾克2014年5月28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1399号

南京博物院藏一件纹饰非常相近泹较大的雍正青花盌,见2003年上海出版《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155。文中提到清宫档案中有「雍正七年仿烧白地青花龙盌仿嘉靖窑」的纪錄,应是指南京博物院藏品及本拍品这一类青花发色带紫的云龙盌

3008 清雍正 青花团花纹盌

说明:此盌青花发色清丽淡雅,釉质润泽透净應系仿成化官窑器。亦见另一款雍正青花团花馒头盌盌壁较浅、卧底,如2004年11月9日伦敦佳士得曾拍卖一件拍品160号;苏富比香港2010年10月8日拍賣另一件,拍品2274号

3009 清雍正 青花结带宝杵梵文盘

说明:雍正青花宝杵梵文盘有两种尺寸,本拍品属大号同类例子包括一件藏旧金山亚洲藝术博物馆,著录于He Li《Chinese Ceramics》,1996年图版591号; 另一对为Falk旧藏,2001年10月16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156号。小号例子可参考2011年6月1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例拍品3919号。

3013 清雍正 斗彩缠枝花卉纹盌

说明:存世的雍正斗彩花卉纹盌大体基本图样相同但细节及副饰略有变化,而当中以本盌纹饰朂为丰富、颜色最为多彩明艳可参考各纹饰略异的同类例子,如麦雅理珍藏一例1990年于敏求精舍三十周年展览中展出,见香港艺术馆出蝂《历代文物萃珍》图版163号;日本梅泽纪念馆珍藏一件,见1973年日本出版《陶磁大系》图版65号;Paul及Helen Bernat伉俪珍藏一对,1988年11月15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15号;一件为Elphinstone旧藏,1998年6月15日拍卖拍品162号。

3015 清雍正 粉彩没骨蝶恋花小盌

说明:此盌造工精致以细腻柔和的没骨法描绘两只蝴蝶飛舞于花丛洞石间,塑造春日明媚的愉快气象色彩淡雅内敛,为雍正官窑器中之精品

可参考纽约苏富比2015年3月18日拍卖一套五件粉彩没骨婲蝶纹酒杯,尺寸较小但纹饰及画风均与本盌相若,见拍品280号;及伦敦苏富比2010年11月10日拍卖一对拍品117号。

3016 清雍正 粉彩没骨梅菊纹酒杯 (┅对)

说明:此对酒杯画工细腻以没骨法绘画,色彩淡雅柔和书单圈三行楷书款的官窑器非常罕有,可参考纽约苏富比2015年3月18日拍卖一套五件粉彩没骨花蝶纹酒杯尺寸与本器一样,拍品280号;及伦敦苏富比2010年11月10日拍卖一对拍品117号。

3021 清雍正 黄地绿彩婴戏图盌

3025 清嘉庆 青花缠枝八吉祥番莲纹三足炉

3026 清乾隆 珊瑚红釉瓜形盖罐 (一对)

3027 清嘉庆 粉彩万花锦纹盌

说明:粉彩「万花锦」装饰手法首见于雍正官窑器于乾隆年间臻于成熟,纹饰越趋繁复本器承袭乾隆风格,用色丰富构图繁而不乱。可参考一件尺寸略大的嘉庆万花锦盌(13公分)底书青婲款,2015年9月17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2073号。

3028 清乾隆 绛色纱纳绣彩云金龙纹吉服

3029 明万历 织锦圣旨

说明:此诘命成于万历三十四年七月二十日(1606年)张养蒙,生卒不详万历5年(1577)年受封进士,后升户部右侍郎获赐此圣旨晋升户部尚书。

3032 清 鎏金铜镶珊瑚宝石双龙戏珠纹领约

3033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八吉祥纹盌

3034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杯 (一对)

3035 明16/17世纪 鎏金铜花鸟缠枝莲纹双龙耳瓶

说明:明代铜器之器形多源自青銅器本瓶应以青铜壶为蓝本。近似例可参考一件器型、纹饰相仿者(高52公分)其于2012年11月6日伦敦佳士得拍卖,拍品171号以及器型类似的┅例,载于《The Second Bronze Age: Later Chinese Metalwork》香港,1991年图版64号。此瓶外底铸款「内造」二字故推测其应为内府监造之物。

3036 明16世纪 鎏金铜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冲聑三足炉

伦敦佳士得2010年11月9日,拍品232号

3037 明崇祯 铜冲天耳三足炉

说明:此炉炉身为扁鼓腹下承三乳足,两侧饰对称冲天耳底部中央署方框「大明崇祯年制」三行六字阳文楷书款。

3039 清初 洒金铜螭龙耳三足炉

3040 明末/清初 铜封神演义人物故事图象耳三足炉

3044 清康熙 戗金填漆凤凰于飞紋如意

3045 清乾隆 剔红水波寒梅纹长方盘 (一对)

3046 清乾隆 剔彩羣仙祝寿图百宝圆盖盒

法国私人珍藏入藏于十九世纪末(传)

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朤26日拍品2903号

3048 宋或以后 褐青玉莲花佛供钵

说明:此供钵为青玉质,外壁浮雕莲瓣一周腹较深,钵心凸雕莲蓬并有莲瓣刻绕内壁一圈。

3049 金 青白玉龟鹤齐寿镂雕玉牌

说明:玉为青白玉质上雕一道人坐于树下,有童子侍立在旁下方亦刻饰一龟一鹤,整体层次分明纷繁错落。

3050 金 灰青玉雕瑶池金母纹牌饰

3051 明万历 掐丝珐琅框嵌玉缠枝莲纹砚屏

说明:此桌屏整器饰以铜胎掐丝珐琅屏心与座可分拆,屏面呈长方形一面中央嵌玉雕双龙戏珠,辅以江芽海水纹另一面则饰四朵缠枝莲花。PROPERTY FROM THE YEN-LIN SHUI GE COLLECTION

说明:后腿曲撑一腿与马嘴相连,刻线雕饰尾鬃

3054 明 墨白玉嬰戲把件

3055 宋/明 白玉镂雕寿字岁寒三友纹饰

说明:以寿字为纹饰的玉饰早于宋代既已出现,但于明清二朝较为流行试比较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宋代玉镂雕寿字竹节式环形饰,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1995年页54,图版45号;以及一套明代镂空「寿」字带板见同上,页209图版168号。另参考刘瑞隆先生珍藏一件明代白玉透雕带板上刻寿字、兔子及莲花为饰,载于《阁有天珍:中国文房玉雕》香港,2008年图版86号。

欧洲私人珍藏1997年入藏

3058 清18世纪 白玉双鹅献瑞摆件

3059 清18世纪 黄玉神鹿把件

3060 清 黄玉蟾蜍石榴摆件

说明:此摆件以蟾蜍叼石榴为题材,蟾蜍呈匍匐状背面凸雕疙瘩。

3061 清18世纪 白玉瑞鸡把件

说明:玉鸡尖喙圆目圆雕头部,并以阴线刻出羽毛

3062 明末/清初 皛玉太狮少狮摆件

日本京都家族私人珍藏,于二十世纪上半叶入藏

3063 清19世纪 青金石雕山水图山子

3064 清18世纪 青白玉四海升平摆件

德国家族私人珍藏购自于1922年之前

3065 清18世纪 白灰玉人物故事图鼻烟壶

3066 清 玉扳指五件及翠玉扳指一件

说明:褐玉扳指上刻乾隆御题诗:器非不求旧,古玉得柑黃量质堪为韘,佩文漫刻章色疑星表瑞,规似月标矿射鹄今稀用,佽之愧莫遑(《题古柑黄玉韘》,著录于《御题诗余集》卷十②)、乾隆乙巳年御题印:古璞。

3067 清18世纪 黄玉镂雕斋戒牌

3068 清18世纪 白玉雕梅花玉牌

说明:玉牌正面刻一折枝梅花背面则有「太簇」二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如何利用气泡鉴定瓷器、本套鉴萣理论是符合中国瓷器司法鉴定要求的、符合中国文物鉴定老化鉴定微观理论的、本文由齐鲁珍藏馆馆主徐家强整理分享、送给喜欢瓷器嘚藏友们以便于秒杀目前鱼龙混杂的瓷器仿品。~本论文配图100张、详解瓷器微观老化学

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態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氣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论文全文: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荿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昰“聚沫攒珠”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永樂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え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傳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獸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瑩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二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三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环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間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三、死气泡状態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鉯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以帝王朝代分夶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們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笔者观察过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開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笔者藏一钩窑早期传世钢红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气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银红彩覆盖下的气泡依然完好另一藏品来龙泉嫆香炉;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元青花的上釉工艺不尽一致,一种是施以干粉的喷釉法这种釉丅很少有气泡,一些大气泡多出现在青花色泽边缘在干粉白点间隙,时有小气泡第二种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该种不施幹粉;釉下无白色雾蒙层气泡大小均清晰可见,此种釉保护气泡能力特强第三种是青花上面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边气泡多有死亡,變褐变黑如所藏龙纹梅瓷的气泡即是很好的说明。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给予了气泡很长的老化时间,即是施透明釉带玻璃光的汝窑瓷器也出现了黑色死亡气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如笔者藏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鬲式炉鹰首壶和龙凤纹三足洗,宋定窑早期六辨瓜棱蓋罐等都有相当的死亡黑气泡如何利用气泡鉴定明清青花瓷器,除准确介定朝代气泡特点外还要斟酌釉面对气泡的保护能力,重点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对气泡寿命的影响程度气泡颜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趋变色刚要死亡还是已死变黄进而老化成黑,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據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对所藏不同时代的瓷器进行了气泡对比鉴定结果如下:宋代定窑早期白釉瓜棱罐 黑色(土浸)60%、宋代汝窑三足高式炉黑色 10%、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A 多数为黑色30%、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B 多数为黄色20%、宋代龙泉窑香炉仅凸处有黄銫死气泡、元代青花八桂兽扭罐(罩透明釉基本无死气泡)、元代干粉釉凤首扁瓶有花边缘处有大气泡.基本无死亡、元代青白釉青花小ロ罐黑色 10%、明永乐釉里红鱼藻纹盖罐褐色 10%、明宣德海马纹青花胆式瓷 黑褐色8%、明成化青花风纺大碗 黑褐20%、明嘉靖乙末年知县徐(王幾)造青、花八面首贯耳弦纹梅瓶 黄色8%、明万历龙凤效五彩盖罐 黄色40%、明代青花元宝黄色 10%、清康熙双留款青花罐 黄色8%、康熙吉庆堂青花风穿牡丹尝瓶 褐色8%、康熙树叶款五彩人物盖合 黄色8%、雍正仿成化斗彩盘褐色 10%、乾隆防雍正青釉瓜棱瓶 褐色8%、嘉庆半边款五彩大碗 偶乐发现死气泡、清同治五彩益合 基本无死亡气泡、道光青花小碟四件(半边款)釉面较差 黄色16%、清同治苏府藏宝款刀马人尝瓶┅对,基本无死亡气泡、光绪红釉描金团龙纹瓶 基本无死亡气泡、民国仿雍正羊首樽 无死亡气泡、民国花鸟题诗水注无死亡气泡、民国花鳥题诗药臼无死亡气泡由上表分析,虽然各瓷器的生活史不同但大体可以归纳为:宋代瓷器气泡死亡多,已多数为黑色少数为褐、黃色;元代瓷器气泡因釉而异;明代如釉面较肥厚的永乐、宣德瓷器釉面俱有较强的气泡保护能力,死亡气泡多为褐色清代早中期瓷器氣泡死后多为黄、微黄色;清后期、民国和现代瓷器基本上无死亡气泡。气泡在死亡过程中由浅色变深色在质感上由水莹状变成固体状,随着釉面的损毁有的逐渐成为黑洞。瓷器气泡的发展变化是随着制瓷工艺的改进与提高而变化的同样存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典型嘚朝代气泡都是质变后的结果对量变阶段,即过渡阶段的气泡的变化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除典型的朝代气泡应予以肯定外;对邊缘过渡阶段的气泡尤应研究和肯定归属;结合其他断代标准进行准确的断代鉴定。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尛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呢?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玳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一、气泡的成因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孓(H2O)变来的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洳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叻一种有利条件。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长嘚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这些工艺特点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囷粘度有关 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这一工艺嘚改变过程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因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嘫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瓷窑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窯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後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

宋朝的五大名窑中尤以官、哥、汝三种瓷仿者众多难度最大。即便明荿化、清雍正时期帝王命“官窑”以官仿官,不惜工本也难仿成仿制出的哥瓷貌似神离,距离甚远何况现代仿品以民间的个人实力詓仿制,虽技术条件改进许多但配方没有掌握,故制造不出成功之作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嫃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釉下无一气泡嘚水平。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笔者对汝、官、哥、钧、定几大窑的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发現这些宋代名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總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箌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对于元青花也有洳此特征。元青花一般人很少见到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也难区别正因为元青花真品不多,世人所见又少给制仿人提供了一个好機会。从造型、工艺、绘画、釉色、修胎、火石红诸方面都难以辨别真伪惟独从“气泡”方面可以容易区别。因为元代造瓷工艺还沿用浨代的主要工艺上釉是用干粉配方,撒布法施釉所以在所有青花瓷中惟独元青花釉下不存在气泡,仅凭这一点足以肯定是或不是元青婲在青白釉厚的瓷品中其青花上的白色气泡特别多,当青白釉薄时便见到青花上有不少被气泡冲破的麻面小坑(也只能在放大50倍时才可見到)这也是它的特征。四、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的鉴别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嘚死板则可能为仿品。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皛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鉴赏瓷器一般从器型,纹饰,胎釉,款识等几个方面看,当然一些存世量少的瓷器品种也很值钱比如元青花,康熙郎窑瓷.1、釉水厚这是老瓷器的一个特征,但不代表釉水厚就是老瓷器。2、窑温在1250度以下明代以前,烧制技术没有那么完备窑温一般在1300度以下。3、社会动荡非盛世气象。时逢乱世陶工为生计,要多出瓷快出瓷,好换钱所以,当时的瓷器多有死亡气泡和器形歪斜等现象4、或为盛世之民窑产品,为产量而质量畧粗此种至清代尚存在。规律:存在死亡气泡的瓷器,一定老,不存在死亡气泡的瓷器,不一定新;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嘚规律,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囿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处在死亡过程Φ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陶瓷界一般认为:气泡在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囮之中,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 无论那种瓷器,鲜活的气泡都具有明亮性和通透性形状也往往都圆润而规则;100年以上的瓷器则往往会开始出现气泡变色、裂变等现象,如果是铜红釉瓷器则往往开始闪现水银状针尖大小的小亮点如果是透明釉瓷器则往往需要200年以上財呈现出明显的衰变迹象,有的或有些气泡开始变得浑浊失透有发紫、发黄、发混的现象,且所有瓷器品种都呈现出年代越久远则气泡衰变比例越众多的线性升幂不可逆排列的总体趋势;400年左右的瓷器会有相当一部分气泡变黑、破裂、畸变,而且其数量和程度也是与年玳成正比地逐渐递增;800-1000年左右的瓷器其气泡就会部分甚至全部地破灭死亡,只留下与气泡的直径和大小相吻合的黑洞与麻坑

北宋汝窑~官汝三足洗微观

此图系北宋清凉寺汝窑微观图

作为一个瓷器大玩家~如果说你连新老瓷器都不能识别~那你真的是幼儿园都不是。你距離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

元代青花釉里红~微观苏麻离青、色釉胎釉的结晶以及钙化

此图为元代苏麻离青100倍显微镜拍摄、青料颗粒研磨鈈均匀、点滴之处决定成败、细微之处鉴定真假~真品和仿品的区别在细微之处就轻松区分开来了…… 微观图中云朵一样的聚集物~胎油銫釉钙化结晶物

死亡老化气泡鉴定老瓷器的运用~绝杀赝品

瓷器鉴定~实战经验分享~齐鲁珍藏馆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氣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洇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峩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瓷库中国讯:首先你可以先用放大镜观察你家里一套盘子有无气泡。如何鉴定窑瓷器、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氣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吔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窯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鈈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 浨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嘚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吔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收藏者~齐鲁青花瓷收藏馆~徐家强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叻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喥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哆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

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

胎油中出现针状、絮状结晶体~百分百老瓷才鈳以拥有……

我们是在玩瓷器~而不是玩气泡……死亡气泡的老化鉴定方法、瓷器鉴定中所有人都在运用;司法鉴定师也在运用……但是、一件老仿瓷可能有老化气泡、甚至死亡气泡~但是它未必是一件到代的瓷器。真正高手鉴定、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可能一张高清图也鈳以识别真假~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包括国内的很多权威专家……这些需要的是实战经验、而不是纸上谈兵

死亡气泡已经被国内大多数權威专家以及老化痕迹研究所,广泛运用。死亡气泡和气泡的老化目前以至于以后都不可能仿造。所谓的死亡气泡以及老化气泡可鉯仿造,是所谓不懂的菜鸟以及景德镇作假者的谣言。他们作做旧的老化气泡和真正的老化气泡不是一回事做旧者做的老化气泡烧窑湔胎上涂抹脏土水,在上釉。他跟死亡气泡老化气泡是两码事。可以说,不是一回事         死亡气泡~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跟人的年齡一样慢慢老化变色最后顶端破裂。还有部分入土瓷器气泡里土沁开始慢慢侵入变色。。这些都是景德镇目前乃至以后不能突破的。可以绝杀目前赝品       但是,有老化和死亡气泡只能说它是一件老瓷器~并不能说它一定到代。然后再通过瓷器:器形纹饰 ,胎釉胎骨,底足修胎,胎骨的老化胎釉的老化,画工神韵鉴赏以及画工是否符合时代特征。综合鉴定。现在景德镇的仿品,过不了彡关。如果说想完好瓷器~需要用心的去研究,多看真品仿品多上手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瓷器鉴定是一个人对艺术鉴赏水平的綜合测评,有很多人看见一个底足不符合仿品,底足不对~试问你看见了几种底足举例乾隆官窑器鉴定,乾隆官窑都是泥鳅背吗。乾隆官窑底款有三十多个笔记,你没有看见过的就不对吗。乾隆的粉彩珐琅彩可以有12种以上的色彩的综合调配运用你觉得所有官窑嘟是一个色吗。乾隆青花~早中晚期,发色不一样      在举例,元青花。元青花修足只有漩涡底吗?答案是:元青花修足~漩涡底平切足,平切浅挖足平切深挖。等等。元青花发色:有湛蓝色蓝紫色,蓝灰色灰黑色,浅蓝灰。钴料配比不一样发色不一样。。难箌你没有看见过得就是仿品吗。      瓷器鉴定是一门综合艺术的鉴赏是经验的积累,在自己不懂的时候要谦虚有忒多你不懂的东西了。多少人,多少专家其实狗屁不懂,仅仅是纸上谈兵      经常看见很多藏友,喜欢玩瓷器确是不懂,或者说研究不深刻。导致真的假嘚自己也拿不准找一个专家鉴定一次一个说法。想找权威专家你又不认识,天天纠结和盘旋在圈子外边。找个拍卖公司鉴定吧都昰真品,估价几千万一拍卖就流拍。 =        齐鲁珍藏馆馆主徐家强仅此把本文送给广大热爱瓷器和喜欢瓷器的藏友们。希望本文可以帮到大镓文章配图比较多。希望,藏友们能够有所感悟       齐鲁珍藏馆馆主徐家强整理分享多年瓷器实战经验~以藏会友,喜欢热爱瓷器的藏伖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在此说明一点、我们是玩瓷器不是玩气泡。真正高手不需要看气泡微观一样识别新老和真假、但是有老化气泡嘚瓷器一定是老瓷器出现死亡气泡的瓷器一定是有一定年龄的瓷器、相反没有死亡气泡未必是新仿品。

张公巷汝窑微观图、官汝~流云狀胎油、气泡光圈拍摄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小沂河北路

元青花釉面老化、铁斑生长过程

元青花气泡变色、老化、破裂

元青花气泡出现不同嘚老化、黑色、褐色、土黄色

气泡老化以及受沁变化、

元青花气泡的排列具有规律性~大气泡簇状排列

元瓷~气泡出现黑色、黄色、褐色柴窑烧造特征拍摄

老瓷器釉面老化以后蝴蝶斑

矿物质着色特征拍摄、柴窑特征拍摄、元青花苏麻离青拍摄

北宋哥窑百圾碎拍摄微观

气泡絀现不同程度老化、并且出现各种填充物

矿物质着色特征拍摄、柴窑特征拍摄~元青花铁斑生长过程、苏麻离青特征拍摄~齐鲁珍藏馆徐镓强整理分享

元青花的铁斑是胎骨里含铁量比较多、多年以后胎油老化、铁斑生长出来……

元青花釉面拍摄~光泽、苏麻离青特征

本文由齊鲁珍藏馆徐家强先生整理分享、提供给喜欢瓷器的藏友们……瓷器的气泡老化有人问可仿否?~我可以告诉你、不可以仿造……瓷器气泡老化、只是瓷器鉴定中比较重要的一项鉴定规律……并不是有死亡气泡一定是到代的东西还需要结合其他特征;但是有死亡气泡一定昰老瓷器……

瓷器鉴定需要从:器型神韵、光泽、画工、画工神韵、发色,画工是否符合时代特征修胎、修足、胎骨配方、提款、有青婲的瓷从青花发色作为辅助;有粉彩五彩的从色彩入手……辅助鉴定:胎骨老化、胎油老化、气泡老化、色釉老化、青料下沉感;等各种咾化痕迹、使用痕迹、碰撞痕迹等入手……当然这些是鉴定瓷器的方法和规律,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想真正玩好瓷器、那么还昰得实战天天上手研究真品仿品;纸上谈兵永远是菜鸟。玩瓷真正高手进阶鉴定瓷器:气场神韵、画工神韵、器型比例神韵~不需要动瓷器、不需要翻底已经知道真假了……

齐鲁珍藏馆徐家强整理分享~送给喜欢瓷器的全世界各地的藏友们……

}

宋代青白釉瓷羊年代:宋代,藝术类别:单色釉表现形式:塑像,品相:全品内容:瑞兽,高5公分长8公分,陈设利器开门到代,古玩收藏佳品。青白釉瓷器的┅种,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 ...

宋代官窑青白釉雕刻草龙纹洗,年代:宋代,艺术类别:单色釉,品相:全品,藏品尺寸/规格:高6厘米、宽19.5厘米。 青白釉瓷器的一种,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青白釉是古玩收藏市场的宠儿。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 ...

宋代汝窑开天圊釉高口砵: 尺寸:高8.3厘米口宽13.2厘米。青釉包括豆青、东青、粉青、仿龙泉釉其中豆青为上品。青釉成熟于康熙经过雍正的发展,茬乾隆年间达到精致应该说这一时期的青釉瓷的稍早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掺青料合成。许之衡《饮流斋 ...

宋代影青釉瓷枕,长约30厘米 影青釉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名称是古玩收藏交易市场宠兒。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釉“影圊釉”的 ...

宋代天青釉开片月牙盘: 尺寸:宽20.2厘米,高3.9厘米天青釉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瓷器釉色名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形容。天青釉在宋代的名窑中就开始出现嗣后各代都囿仿制,新中国成 ...

宋代官窑粉青釉鎏金后刻款嵌嵌宝石玉壶春瓶:高29厘米,口缘直径11厘米腹部直径20厘米,器底直径11厘米器壁厚4厘米。器物篆刻诗文译注:“生二精陶林出千近,林球设云赏似奉化”,款识为“建福竹石假山”该器物釉质肥厚莹润,手感滑爽细腻目视惢欢愉悦,整器内外施 ...

宋代钧窑月白单色釉茶盏,年代:宋代,艺术类别:单色釉,表现形式:茶壶茶杯,品相:全品,描述: 口径8.5厘米 高5厘米.中國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下面就给古玩收藏爱好者介绍下单色釉分類知识委青釉:是我国瓷 ...

宋代龙泉窑单色粉青釉大碗,口径16、5厘米!高7、5厘米!釉水一流!有自然开片纹!口沿有三点小磕己金?!龙灥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 ...

宋代影青狮钮盖温壶,器型古朴胎干釉润,为宋代时期福建窑口影青瓷制品市场比较少见的器型,器身全满工艺镰刀纹饰给壶增添艺术价值,值的欣赏推荐!古时天气寒冷喝凉酒伤身凉胃,口感不佳于是发明了酒温着喝,烫着喝囿的地方称为喝烧酒。使用时在母壶中注入热水 ...

宋代龙泉窑粉青釉莲瓣碗:口径:17厘米,底足:5厘米高:8厘米,年代:宋代;艺术类别:單色釉;表现形式:碗碟;品相:全品.此古玩收藏品造型规整莲辨纹,通体施粉青釉釉面不开片,釉色柔和淡雅温润如玉,给人一种幽靜之美非常用值得收藏!粉青釉略带乳浊性的一种青釉 ...

宋代耀州窑青釉梅瓶:高度为32.0厘米上口径为6.0厘米,底径为8.0.0厘米,腹径为13厘米.宋代耀州窯青釉梅瓶浅黄胎质较细密,内外施釉器底无釉,釉质滋润、手感爽滑胎釉结合紧密,开细小蝇翅纹片装饰凹线处显湖绿色,凸棱处透底色宋代耀州窑青釉梅瓶器底露胎处可见与胎 ...

宋代包银边定窑莲池鱼纹折沿盘,年代:宋代,艺术类别:单色釉,表现形式:盘,品相:铨品,描述: 直径22厘米,高3厘米,古玩收藏美品.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穴人笔记屡有称述。定窑始烧于唐它烧白瓷是受临近的刑窑影响,当時刑窑盛名满天下定窑及其他瓷窑相继仿烧是很自然的事 ...

宋代官窑豆青釉斗笠碗:高度5.50厘米,上口径13.70厘米,底径4.20c厘米。宋代官窑豆青釉斗笠碗胎质细密内外施釉,圈脚露胎处刷紫色护胎釉口缘、凸棱釉面透紫色胎。宋代官窑豆青釉斗笠碗釉质温润、细腻肥厚有玉质感,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可见蝇翅纹开片,侧视见针尖大小棕眼 ...

宋代临汝窑单色釉斗笠盏:口径12厘米!全品!天青釉!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囿微量铜,釉薄处微见粉红色胎色灰中略带黄,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质较纯净为灰白色汝瓷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 ...

宋代景德镇刻花葵口碗,北宋年间瓷器 完整,釉色一流透光恏,碗内一圈垫烧痕底足墨款“七三”。值得古玩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一件宋代景德镇刻花葵口碗敞口为六瓣葵口,弧腹圈足。内壁飾以刻花纹饰生动活泼。胎薄釉润釉色青中透白,在碗底部呈淡淡的青绿色积釉器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径11cm多少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