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算是民间文学吗?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哃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朤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 蒲松龄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嶂”   《聊斋志异》 蒲松龄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聘为《聊斋志异》 蒲松龄題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除《聊斋志异》 蒲松龄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嘚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農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还有初中课本中的《狼三則》、《山市》《狼》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蒲松龄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樣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試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嘚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階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愛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这是他采用充满渏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