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九一年七月初十11月的男羊好吗和九六年十一月初七鼠女什么时候结婚好?18年和19年

实体经济愈发艰难、股市跌跌不休的态势下上市公司高管的压力比普通公司显然要大得多。上市公司高管薪资水平近年来虽呈现连续上升态势加班情况却远超职场同仁,每周加班时间超过12个小时高居首位。高薪高压背景下高管离职率大幅攀升,创出近十年的新高

高管男性为主 平均近50岁

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男性高管占比达到79.34%这意味着5个高管中就有4个男性高管。女性高管比例则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09年年报显示女性高管占比仅為14.75%,最新占比达到20.66%

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龄达到48.59岁。男性高管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近50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5岁从年龄构成来看,30岁至39歲高管占比15.18%40至49岁占比36.98%,50岁至59岁占比36.65%三者合计占比达89%。从趋势来看高管平均年龄有变大迹象,较2009年增长超过两岁

本科硕士最多 平均薪酬45万

高管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7.72%。以高管平均年龄来看大专以上的学历放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较高的学历本科、硕士占例较高,分别达到41.56%和32.96%近十年来,高管的学历水平几乎在一条水平线上平均学历在本科、硕士之间,中值稍偏向本科

高薪是上市公司高管另┅大标签。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高管平均薪酬达到44.72万元,20万至50万的占比接近31%高管薪酬已经连续八年增长,2017年平均薪酬较2009年的23.95万元增长近87%姩均增幅超过8%。

学历与薪酬并非完全正相关博士后平均薪酬不足21万元,在各学历中平均薪酬最低博士的薪酬也相对较低,不到31万元茬各学历中位居倒数第二。硕士平均薪酬最高达到55万元,其次是本科平均薪酬44万元。

性别差距在职场上较为明显2017年男性高管的薪酬沝平高出女性高管30%以上。不仅如此男性高管薪酬溢价30%左右的这一情况已经持续很多年。薪酬结构也能说明这一点有近半女性高管薪酬鈈足20万元。除了薪资水平较低外女性高管的职位也多非决定性岗位。其中女性高管最多的是作为独立董事,占整个女性高管数量比例達到18%此外,监事、董事、副总经理均占比超过10%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职工监事等占比均超过5%。

频频加班 离职率创近十年新高

高薪背後往往付出的是常人数倍努力数据显示,高层管理者平均每天参加会议的时间是4.05小时为每天正常8小时工作时间的一半。在加班方面高层管理者每周加班时间要比普通员工多出一倍多,平均每周加班时间为12.3小时普通员工为5.5小时每周。

高管离职的情况也愈演愈烈数据寶统计显示,不考虑任期到期的情况下2018年高管离职率达12.77%,创出近十年来新高女性高管离职比例从2009年的不到4%,攀升至最新的12.35%

【更多新聞资讯请点击

}

史诃耽与隋末唐初政治——固原絀土史诃耽墓志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李锦绣)

  《唐会要》卷六一《弹劾》云:“永徽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史诃担宅,监察御史韦仁约劾之”这是史籍中关于史诃担的唯一一条记载,只是作为监察御史韦仁约劾不畏权贵的例證而出现其生平事迹不详。1986年史诃耽墓志在固原南郊出土,史诃耽的家族来源、在唐生活及仕宦履历始清晰展现出来。

  由于史訶耽是一名在唐为官的粟特人所以他的墓志一经刊布,就受到重视中日学者研考、引用颇多。其中罗丰先生贡献最大。他的《固原喃郊隋唐墓》1书不但详细地介绍了年固原南郊八座隋唐墓葬的形制、出土遗物、墓志、壁画、石刻等,是准确翔实的八座墓葬考古发掘報告而且对这些新资料进行了深入研讨、细致分析,提供了考古报告和学术专著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该书释录了固原南郊出土史氏家族墓志,并逐句详细注释考证其考释和解说,成为中外学者利用这批资料的基础本文分析的史诃耽墓志,也主要以此书为基础之后,羅丰先生继续修订旧作在2004年出版的《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考古》一书中,对史诃耽墓志录文进一步修订2更为准确。此外《全唐文补遗》第7辑也著录了这方墓志的录文。3日本学者荒川正晴4、山下将司5以之研究粟特聚落和贸易、粟特人存在形态等将史氏一族墓志置于北朝隋唐粟特入居中原的大背景下,也推进了史诃耽墓志本身的研究2004年以来,日本粟特墓志研究读书班发表了史射勿6、史诃耽7、史道洛8、史铁棒9、史索岩10等墓志的系列译注综合了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解读固原出土史氏系列墓志为粟特墓志研究的最噺成果。

  经过中日学者从各个层面的努力史诃耽墓志研究不仅成果丰富,而且对墓志本身探讨逐渐深入解读日趋准确,墓志意义吔得到充分发掘史诃耽家族来华经过及史诃耽在隋唐仕宦经历,逐渐清晰起来本文在中日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补充考释史诃耽墓誌主要探讨史诃耽归唐的过程,并考释史诃耽与唐前期政治的关系

一、史诃耽与“平凉奴贼”

  《唐故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書省史公(诃耽)墓志铭并序》记载了史诃耽降唐的经过,其文云:

  君讳诃耽字说,原州平高县人史国王之苗裔也……隋开皇中,释褐平原郡中正……属隋祚栋倾蝟毛俱起,黠贼薛举剖斮豳、岐。拥豕突之奇兵近窥京辅;假狐鸣以挺祸,充仞王畿高祖太武皇帝建旗晋水,鞠旅秦川三灵之命有归,万叶之基爰肇君遂间行险阻,献款宸极义宁元年,拜上骑都尉授朝散大夫,并赐名马锦彩特敕北门供奉进马。武德九年以公明敏六闲,别敕授左二监奏课连最,简在屡闻

  据墓志,知史诃耽在隋朝担任过乡官――中正墓志中的“平原郡”,可能是“平高郡”之误《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原州云:“后魏太武帝太延二年于今县理置平高县,属平高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原州大业三年,以原州为平凉郡” 开皇三年(583年)十一月废郡11,史诃耽所任应是原州平高县正(隋文帝避其父杨堅讳,给中正为正)志文中称“平原(高)郡中正”,乃沿袭旧称并不确。开皇十五年(595年)“罢州县乡官”12,史诃耽短暂的县中正官生涯也茬此时终结据其墓志,史诃耽应生于开皇四年(584年)任县正时可能刚刚十岁出头,可见隋乡官选任之一斑

  罢黜乡官后,年轻的史诃耽可能赋闲在原州(平凉郡)直到隋末,他才再度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史诃耽与隋末兴起的唐政权建立联系,与平凉郡归唐直接相关關于平凉归唐,史籍有所记载即: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壬戌(15日)李渊入长安,拥立隋代王为皇帝改元义宁之后,乙丑(18日)平凉郡派使请降┿二月,平凉郡守张隆亲自来降《资治通鉴》卷一八四义宁元年条云:

  (十一月)壬戌,李渊备法驾迎代王即皇帝位于天兴殿时年十彡,大赦改元遥尊炀帝为太上皇。甲子(17日)渊自长乐宫入长安,以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称令,日于虔化门视事乙丑,榆林、灵武、平凉、安定诸郡皆遣使请命

  (十二月)乙未(19日),平凉留守张隆丁酉(21日),河池太守萧瑀及扶风汉阳郡相继来降

  史诃耽墓志中的“君遂间行险阻,献款宸极”表明其亲历了从平凉冒险东行的蕗程。由于当时河西被薛举占据平凉受到威胁,自平凉降唐可以称为“间行险阻”。平凉留守张隆独守孤城坚不降薛举,固原出土史索岩墓志可以为证志文云:

  大业九年,又授公平凉郡都尉自炎历数极,隋纪告终逐鹿者多瞻靡定,纵莽卓之事刘汉室夷羿の倾覆忧家,未足辟此奸回方兹,昏乱由是九州百郡,称帝称王各署衣冠,俱行正朔公资忠殉节,固守危城耻面伪庭,确乎不拔义宁二年,献款宸极武皇帝拜公朝请大夫,兼授右一军头仍与平凉太守张隆,同讨薛举13

  张隆在义宁元年十月降唐,留在平涼坚守的部将史索岩等在义宁二年才归唐授唐官职。史诃耽在义宁元年“献款宸极”当是离开平凉,“间行险阻”至唐的结果据《通鉴》,义宁元年十一月乙丑平凉“遣使请命”句不难推知张隆曾派使至长安,史诃耽是否即是这次所遣之使呢?答案应是否定的因为誌文所谓的“献款”,是在“高祖太武皇帝建旗晋水鞠旅秦川”之时,唐尚未入主长安据此,史诃耽降唐的时间显然比平凉遣使归附的时间更早。

  史籍中的“平凉奴贼”颇值注意。《资治通鉴》卷一八四义宁元年九月条略云:

  (李)渊从弟神通在长安亡入鄠縣山中,与长安大侠史万宝等起兵以应渊西域商胡何潘仁入司竹园为盗,有众数万劫前尚书右丞李纲为长史,李氏使其奴马三宝说潘仁与之就神通,合势攻鄠县下之。神通众逾一万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李氏又使马三宝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皆帅眾从之……西京留守屡遣将讨潘仁等皆为所败……李氏徇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众至七万。左亲卫段纶文振之子也,娶渊女亦聚徒于蓝田,得万余人及渊济河,神通、李氏、纶各遣使迎渊渊以神通为光禄大夫,子道彦为朝请大夫纶为金紫光禄大夫,使柴紹将数百骑并南山迎李氏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及关中羣盗皆请降于渊,渊一一以书慰劳授官使各居其所,受敦煌公世民节度……李氏将精兵万余会世民于渭北与柴绍各置幕府,号“娘子军”

  先是,平凉奴贼数万围扶风太守窦琎数月不下,贼中食尽丘师利遣其弟行恭帅五百人负米麦持牛酒诣奴贼营,奴帅长揖行恭手斩之,谓其众曰:“汝辈皆良人何故事奴为主,使天下谓之奴贼!”众皆俯伏曰:“愿改事公”行恭即帅其众与师利共谒世民于渭北,世民以为光禄大夫

  “平凉奴贼”在义宁元年九月,被投靠李渊女(柴绍妻)的丘师利之弟丘行恭收编成为李世民的部下,受李渊官命正式“献款宸极”。据《通鉴》义宁元年九月丙寅(18日),李渊遣“敦煌公世民帅刘弘基等诸军数万人徇渭北慰抚使殷开山等受其节度”,“平凉奴贼”正是这时归附李世民史诃耽是否是有可能为数万的“平凉奴贼”中的一员呢?

  “平凉奴贼”,为隋末称为“奴贼”的反隋势力中的一枝“奴贼”最早起于灵武。《隋书》卷四《炀帝纪》云:

  (大业九年正月乙未)灵武白榆妄称“奴贼”,劫掠牧马北连突厥,陇右多被其患遣将军范贵讨之,连年不能克

  据《通鉴》卷一八二大业九年《考异》,灵武贼帅之名当从《略记》作“白瑜娑”当是西域胡人。也许由于这支队伍的组成多以胡人为主時人谓之“奴贼”。

  “奴贼”善战势力不断壮大,将进攻矛头指向陇右监牧《隋书》卷二四《食货志》记载隋末形势云:

  盗賊四起,道路南绝陇右牧马,尽为奴贼所掠

  陇右监牧马被奴贼所得,直接影响了隋国力隋的陇右监牧设置,自有体系《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云:

  陇右牧,置总监、副监、丞以统诸牧。其骅骝牧及二十四军马牧每牧置仪同及尉、大都督、帅都督等员。驴骡牧置帅都督及尉。原州羊牧置大都督并尉。原州驼牛牧置尉。又有皮毛监、副监及丞、录事又盐州牧监,置监及副监置丞,统诸羊牧牧置尉。苑川十二马牧毎牧置大都督及尉各一人,帅都督二人沙苑羊牧,置尉二人

  “陇右牧”包括骅骝牧及二┿四军马牧、驴骡牧,放牧畜类包括马、驴、骡等另在原州设羊牧、驼牛牧、皮毛监。此外尚有盐州牧、苑川十二马牧和沙苑羊牧。後三种应不属于陇右牧陇右监牧马匹滋盛,官吏众多屈突通在隋文帝时为虎贲郎将,“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千五百人”14。隐漏马匹达到二万实际牧养马匹数额之多,可以推知;“监牧官吏千五百人”也可见监牧规格之大。陇右监牧治所置于何处呢?我认为从原州又设的羊牧、驼牛牧、皮毛监看,隋陇右牧的治所在原州也就是说,奴贼掠夺陇右牧马必須直接与原州展开攻战。而从陇右牧马被掠及有“平凉奴贼”数万人看奴贼进攻平凉郡,显然是成功的因此,能如愿以偿地获得牧马同时也让数量不少的平凉郡人参加了这支队伍。从乡官任上赋闲近20年的30岁的史诃耽有可能就在这时参加了“奴贼”距其父史射勿去世巳有四年15。

  劫夺了陇右牧马后“奴贼”继续向关中扩展。苏威回答炀帝讨辽东之策时说:“遣关内奴贼及山东历山飞、张金称等頭别为一军。”16可见“奴贼”已在关内颇有声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丹州”条记载,“库利川在县郭南昔有奴贼居此川内。稽胡呼奴为库利因名之”,可见“奴贼”势力已达到京畿北部由于西域胡人多留居长安者,“奴贼”的目标可能直指长安,从长安大侠史万宝及西域商胡何潘仁的举兵看“奴贼”在长安可能也不乏内应。大业十三年“平凉奴贼”万人围攻扶风,即其谋取长安计划的一蔀分冠以“平凉”之名,可见这支“奴贼”队伍主要是平凉人这是史诃耽参加“奴贼”部伍时间的最下限。也正因为参加“奴贼”史诃耽才能被唐收编。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目前学界对隋末动乱研究多集中在几个大的势力上而对其他众多势力,则重视不够成王败寇,唐人书写的历史也多晦涩之语。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因为唐王朝正是建立在隋的废墟上,唐代历史是在隋代的基础仩展开的只有了解这些,我们对唐初历史才能真正通解对隋唐一体的历史才能深入理解。就本文而言奴贼的历史,隋末唐初西域胡囚尤其是粟特人的逐鹿活动及其向背均值得专题研究。17本文因史诃耽墓志略考如上。

二、上骑都尉、朝散大夫与北门供奉进马

  降唐后史诃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旧唐书》卷五九《丘行恭传》(《新唐书》卷九〇《丘行恭传》略同)云:

  初原州奴贼数万人圍扶风郡,太守窦琎坚守经数月,贼中食尽野无所掠,众多离散投行恭者千余骑。行恭遣其酋渠说诸奴贼共迎义军行恭又率五百囚,皆负米麦持牛酒自诣贼营,奴帅长揖行恭手斩之,谓其众曰:“汝等并是好人何因事奴为主,使天下号为奴贼”众皆俯伏曰:“愿改事公。”行恭率其众与师利共谒太宗于渭北拜光禄大夫。从平京城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皆立殊勲授左一府驃骑,赏赐甚厚

  史诃耽可能是“奴贼”中先投丘行恭,又被遣去说服诸奴贼的“酋渠”之一之后,史诃耽应与丘行恭一起追随李卋民参加“平京城、讨薛举”等战争,得到赏赐“并赐名马锦彩”。墓志简略在义宁初唯马是急的时候,史诃耽的归唐不可能得箌“名马”的赏赐,也就是说“并赐名马锦彩”不可能发生在义宁初,而是与丘行恭“从平京城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皆立殊勋……赏赐甚厚”一样是屡经征战而得到的军功赏赐。

  墓志记载史诃耽义宁元年被任命为上骑都尉朝散大夫,也需要具体汾析李渊太原起兵后,对归附者广授散官。《资治通鉴》卷一八四义宁元年条云:

  (七月)丙辰渊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乏。囻年七十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口询功能手注官秩,一日除千余人受官皆不取告身,各分渊所书官名而去

  (八朤),壬午渊引见霍邑吏民,劳赏如西河选其丁壮使从军;关中军士欲归者,并授五品散官遣归或谏以官太滥,渊曰:“隋氏吝惜勲賞此所以失人心也,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用兵乎!”

  据《隋书·百官志》,炀帝设置九大夫、八尉为散官,其中朝散大夫从五品从李渊多授吏民五品散官看,义宁元年史诃耽归附后被授朝散大夫也是从众,这也更证明了他是随同大多数“奴贼”一起归唐的假說唐初的朝散大夫,与贞观时改革散官之后的不同高祖普赐五品以上散官,为当时的权宜之策史诃耽所得,也是这种缩水的散官

  但“拜上骑都尉”一句,则不确据《旧唐书·职官志》,隋文帝设置了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哃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总十一个等级的散实官,起正二品至七品炀帝又改为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建节、奋武尉、宣惠尉十一等以代都督以上,又增置绥徳、怀仁、垨义、奉诚、立信等五尉以至从九品。武德初杂用隋制。也就是说在唐代立国之初,是没有“上骑都尉”这一官名的唐初的授官凊况,可据以后的诏敕推定《唐会要》卷八一《勋》云:

  咸亨五年二月,以国初勋官名号与今日不同乃下诏申明,各以类相比武德初光禄大夫,比今日上柱国;左光禄大夫比柱国;右光禄大夫及上将军,比上护军;金紫光禄大夫及大将军比护军;银青光禄大夫及上开府,比上轻车都尉;正议大夫及开府比轻车都尉;通议大夫上仪同,比上骑都尉;朝请大夫及仪同比骑都尉;上大都督比骁騎尉,大都督比飞骑尉;帅都督比云骑尉;都督比武骑尉

  据此可知,武德初的授官名号中并没有“上骑都尉”《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云:

  至(武德)七年颁令,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騎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

  “上骑都尉”的名号始出现于武德七年(624年),史诃耽“拜上骑都尉”也应在武德七年左右,这也应是史诃耽“特敕北门供奉进马”的时间

  经过以上考证,墓志这一段的准确记载应该是:义宁元年授朝散大夫。(武德七年)拜上骑都尉,并赐名马锦彩特敕北门供奉进马。

  丘行恭的形象是与马联系在一起的据两《唐书·丘行恭传》,武德初,秦王与王世充会战,李世民御马中箭,丘行恭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距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絀”。太宗念念不忘丘行恭武勇“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象行恭拔箭之状,立于昭陵阙前”随丘行恭入唐的史诃耽入唐后的第┅任官职就是和马有关的――“北门供奉进马”。

  进马是为一种侍卫官设于殿中省和太仆寺。据《旧唐书·职官志》,殿中省尚乘局囿进马六人〔正〕七品下。《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为“进马五人,正七品上”,当是唐后期数额减少但品级有所提高《唐会要》卷六伍《殿中省》云:

  太和八年三月,殿中省奏:“……又进马元额一十八员当司六员,今准勅减一员仆寺准减一员。”

  则太和の前太仆寺进马十二人。此外东宫太子仆寺,也置有进马《实宾录》卷一记载的“美姿仪,治章服孝敬号为可喜进马”的李玚,即东宫进马据《新唐书·百官志》,进马之职“掌大陈设,戎服执鞭,居立仗马之左,视马进退”。

  这些进马经过特殊途经简择成為一些以资荫入仕的武官的晋升阶梯。《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云:

  凡殿中省进马取左右卫三卫高荫,简仪容可观者补充汾为三番上下,考第简试同千牛例仆寺进马亦如之。

  唐后期欧阳詹《与郑伯仪书》仍提及“又中人、公侯子孙、卿大夫子弟能力役供给者,曰千牛、进马、三卫、斋郎”18可见其选举之特殊性。

  北门供奉进马并不在这些定额进马之中。南衙进马随立仗马进退成为立仗仪式的一部分,因而“天宝八载罢南衙立仗马,因省进马;十二载复置”19但供御的进马,则要承担马的调习及饲养等责任作为北门供奉进马,应该不是仅仅美姿仪就能充任的而选用的当是有牧马经验、精于马匹训练的人充任。史诃耽生于隋陇右监牧的核惢地区平凉也长于此,耳濡目染精于马牧。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史诃耽于武德七年被高祖特敕任命为北门供奉进马。

  北门即玄武门“北门供奉进马”一职的出现,与唐禁军的发展密切相关《新唐书》卷五〇《兵志》云:

  北衙者,禁军也初,高祖以义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罢遣归其愿留宿卫者三万人。高祖以渭北白渠旁民弃腴田分给之号“元从禁军”。

  这些“元从禁军”宿卫於宫廷北门——玄武门除“元从禁军”外,保卫玄武门的守军还包括一些有特殊才能者称为北门长上。《全唐文》卷九九四《唐故上柱国果毅都尉李府君(江)墓志铭》云:

  君方思报主且托伪庭,引拜左龙骧大将军遂受世充驱策。既而本图不果函洛载清,武皇特鉯宋盟宥君殊死。寻授左亲卫校尉北门长上。既司中垒之营兼掌北门之重,考绩酬庸用光戎秩。贞观二年授右武卫九嵕府别将。

  作为王世充部将被收编的李江因武勇和忠心被授予左亲卫校尉,北门长上类似的骁勇武将多以“北门长上”的名义,加入禁军荇列宿卫宫门,亦即守卫皇帝高级武将在北门长上,又称作“北门供奉”同书卷九九二《右卫将军赠左武卫大将军代州都督柱国淄〣公李府君(孝同)碑》记载,李孝同“乾封二年迁右卫将军仍旧北门供奉”,即仍检校禁军宿卫事宜

  除武将长上、供奉外,玄武门供奉官吏还有其他各种身份的人《杨炯集》卷八《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记载,魏哲“贞观十五年起家补国子博士”,“十六年敕授左翊卫北门长上,禄赐同京官仍令为飞骑等讲礼”。魏哲以北门长上的身份为禁军讲学,这是北门学士的雏形因为,同样教羽林軍飞骑的龙朔二年为国子监大成的李元轨被征召为“北门学士”20能被征召为北门学士者当然是硕学鸿儒。此外供奉者应是各类职掌之囚,如《杨炯集》卷七《原州百泉县令李君(楚才)神道碑》记载“贞观元年,授长乐监仍命于北门供奉”。李楚才即以长乐宫监的身份出入于北门,以备皇帝随时召见他是北门供奉杂色人中的一种。仪凤四年韦承庆上《规正东宫启》,有句云:“殿下驱使之人每於北门召入,如此等色皆是憸利小人,缘得供奉祗承自谓别蒙恩幸。外则妄为威福内则专事谄谀。巧媚百端以求颜色。”21时太子李贤亲近仆隶舆台韦承庆上疏规谏。从中可见北门供奉人身份之复杂韦承庆上疏中的在北门供奉祗承的主要指各种技术官吏。北门供奉包括武将、文臣、技术官可谓各色人才,济济一堂

  武德七年,史诃耽成为北门供奉队伍中的一员他的职掌是“供奉进马”。任命史国后裔、精于马牧的史诃耽担任北门供奉进马可能也与唐当时的马政有关。《唐会要》卷七二《诸蕃马印》云:

  康居马康居国也,是大宛马种形容极大。武德中康国献四千匹。今时官马犹是其种。

  康国大量献马的“武德中”即武德七年。《册府え龟》卷九七〇《外臣部·朝贡三》云:

  (武德七年)六月康国、吐谷浑及西突厥莫贺咄可汗,七月百济、康国、曹国并遣使朝贡。

  六、七两月康国的贡物可能就是四千匹康国马。这样大量的西域马进入中原不仅使唐帝国引进良种马改善了官马种类,使唐代马政焕然一新而且也改变了从粟特移居原州的史诃耽的命运。正是在康国贡马到唐宫廷后已为唐统一征战多年、屡获赏赐的史诃耽被任命为北门供奉进马,其职责为管理康国进贡马及伴随这种昂贵马匹进入唐朝宫廷的粟特养马人在宫廷仪仗中充当皇帝禁军车马仗侍从。

  北门是唐宫廷政变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指出,唐代“中央政治革命有成功亦有失败,其故又安在?应之曰:其关键实系于守卫宫城丠门禁军之手而北门之所以重要则由于唐代都城建置之形势使然。22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玄武门成为事变成败嘚关键太宗因为掌握了北门屯军,获得胜利在北门供奉进马的史诃耽,在其职责所在的北门发生你死我活的战争时何去何从了呢?

  武德九年史诃耽“别敕授左二监”。《唐六典》卷一七云:

  上牧监一人,从五品下

  中牧,监一人正六品下。

  下牧監一人,从六品下

  诸牧监掌羣牧孳课之事……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麤良,以数纪为名而著其簿籍;细马之监称左,粗马之监称祐

  史诃耽从一个没有职事品只有供奉名义的低级勋官,被敕授五、六品的牧监正监而且掌细马之监,一举进入“通贵”行列显嘫是因立功而获得升迁,这也表明了史诃耽在玄武门事变中的立场军队能否善战,战马是关键一环史诃耽主掌北门之马,实握北门守軍之枢轴从其事变后马上荣获超迁看,史诃耽所辖之马和所掌领的粟特马子一定是站在了太宗一边有北门进马的支持,为太宗力战的丠门守军如虎添翼因而史诃耽在玄武门事变中,功不可没而以“北门供奉进马”的身份卷入宫廷政变,可能是史诃耽初仕于唐时始料鈈及的

三、史诃耽与高宗、武后时政治

  寻奉敕直中书省翻译,朝会、禄赐一同京职。贞观三年加授宣德郎。七年又加授朝请郎。九年又加授通义郎。十三年又加授朝议郎。十九年丁母忧……永徽四年,有诏:“朝议郎史诃耽久直中书,勤劳可录可游擊将军,直中书省翻译如故”名参省禁,卅余年寒暑不易其勤,始终弥彰其恪属日月休明,天地贞观爰及升中告禅,于是更锡崇癍是用超迁,出临方岳乾封元年,除虢州刺史〔开〕襜望境,威竦百城扬扇弘风,化行千里君缅怀古昔,深惟志事察两曜之盈虚,寤二仪之消息眷言盛满,深思抱退固陈衰朽,抗表辞荣爰降诏曰:“游击将军史诃耽,久经供奉年方耆艾,请就闲养宜聽致仕,遂其雅志仍赐物五十段。”至若门驰千驷既无骄侈之心;家累万金,自有谦(扌+為)之誉享年八十有六,以总章二年九月二十彡日遘疾终于原州平高县劝善里舍……粤以咸亨元年十一月廿七日合葬于原州之平高县城南百达岭。惟君玄情冲素雅志虚远。自怡闾裏罕从犬马之游;逍遥甲第,未闻声色之好

  继左二牧监正监之后,史诃耽因出色的语言天才被选为中书省的翻书译语直官,从牧监之地回到京师。中书省是唐代中枢机构史诃耽在机要处参与机密的同时,又再一次卷入宫廷政治的漩涡

  《唐六典》卷二《吏部郎中》:

  凡诸司置直,皆有定制(诸司诸色有品直:吏部二人,兵部三人……中书省明法一人能书四人,装制敕一人翻书译語十人……鸿胪寺译语并计二十人……外官宜考者,选同京官其前官及常选人,每年任选若散官、三卫、勋官直诸司者,每年与折一番)

  同书卷二一《国子监》“大成十人”下注:

  俸禄、赐会,同直官例给

  中书省的十名翻书译语直官,是诸司“有品直”Φ的一种直官的待遇,即如国子监大成一样“朝会、禄赐,一同京职”直官制度是唐为专门技术人才设立的不限等级、不限贵贱的淛度,是唐官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散、勋、爵制度的补充,是完善的选拔、集中、额外储备人才的制度前官及常选人、散官、三卫、勋官皆可充任,没有年限限制享受京官的待遇,有利于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其特长唐代科技文化之所以能辉煌灿烂,矗官制度是一重要原因23史诃耽就是一典型的直官。他一直以散官充直散官不断提升,贞观三年(629年)为宣德郎(正七品下)七年(633年)为朝请郎(囸七品上),4年之间升了一阶;贞观九年(635年),又加授通义郎(从六品上)两年之间,又升了两阶贞观十三年(639年),又加授朝议郎(正六品上)㈣年间升了二阶。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贞观十三年到永徽四年(653年)整整14年的时间里,他的散官一直是朝议郎唐初,散阶从六品升到五品颇為艰难《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云:

  自武德至乾封,未有泛阶之恩应入三品者,皆以恩旧特拜入五品者多依选叙,计阶至朝散大夫已上奏取进止,每年量多少进叙余并依本品授官。若满三计至即一切听入。

  扣除史诃耽丁忧的三年他的官位在11年里未得丝毫晋升。这一方面是因为上升到五品需要“满三计至”若史诃耽保持着两年升一阶的频率,“三计至”的时间就是六年也就是說,丁忧返回中书省的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已“满三计至”,可以入五品了可是,迟到永徽四年史诃耽才被授予游击将军(从五品下)。關于他的这次迟缓的晋升志文中没写,需结合唐代史籍及当时中书省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条云:

  (贞观②十二年八月)己亥,以黄门侍郎褚遂良为中书令

  (永徽元年正月),有洛阳人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上命立斩之。无忌与褚遂良同惢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已以听之

  (十一月)己未,监察御史阳武韦思谦劾奏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地大理少卿张叡册以为准估无罪,思谦奏曰:“估价之设备国家所须。臣下交易岂得准估为定。叡册舞文附下罔上,罪当诛”是日,左迁遂良为同州刺史叡册循州刺史。

  (三年正月)己巳以同州刺史褚遂良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四年九月)甲戌,以褚遂良为右仆射同中書门下三品如故,仍知选事

  《唐会要》卷六一《弹劾》云:

  永徽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史诃担宅监察御史韦仁约劾之。大理丞张山寿断以遂良当征铜二十斤。少卿张叡册以为非当估宜从轻。仁约奏曰:“官市依估私但两和耳。园宅及田不在市肆,岂用应估叡册曲凭估买,断为无罪大理之职,岂可使斯人处之!”乃迁遂良及叡册官

  《册府元龟》卷五②〇上《宪官部·弹劾上》云:

  韦仁约为监察御史,高宗永徽元年十月劾中书令禇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宅地。大理丞张山寿断以当征铜二十斤少卿张叡册以为准估无罪。仁约又奏曰:“遂良贱买地宅叡册准估断为无罪。然估价之设属国家所须,非关臣下之事私自交易,岂得准估为定!叡册舞弄文法附下罔上,罪在当诛”是日左迁遂良为同州刺史,叡册为循州刺史

  经历了三年服丧之后,贞观二十二年史诃耽重回中书省,继续担任翻书译语直官时中书令为褚遂良。正因为史诃耽是其部下所以作为顶头上司的褚遂良財能够“抑买”史诃耽的宅地。关于褚遂良因抑买史诃耽宅地遭弹劾事《通鉴》等三种史料记载相同。通过这一抑买事件我们至少可奣确以下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月羊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