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在哪哪里有鸡????

【摘要】:鼗鼓本中原之器,鸡娄皷源出西域在莫高窟中,鼗鼓的绘制始出于北周石窟,鸡娄鼓始出于初唐石窟,二鼓本不兼奏。随着初唐九部乐、十部乐的设置以及大量西域胡乐的进献,左手播鼗,左臂腕托鸡娄鼓,右手拍击或持杖而击的兼奏形式在敦煌在哪初唐窟以来得到了大量的表现,其出现的背后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二鼓在莫高窟中的兼奏始于初唐,兴于盛唐,盛于中唐,终于晚唐,共绘制五十余幅,使莫高窟成为保存有全国乃至全世界鼗鼓与鸡娄鼓兼奏朂多的地方。本文以图证史,对莫高窟中出现的鼗鼓与鸡娄鼓兼奏图,从其演奏形态、莫高窟各时期的表现情况、龟兹乐的影响,以及与克孜尔石窟兼奏情形的比较出发,溯源探流、明本释末,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考论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满盈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王炳华;[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蒋咏荷;[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在佛教艺术宝库、甘肃敦煌在哪石窟壁画中有许多鸡的形象。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人与动物之间应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反对狩猎、屠宰等一切伤害动物的行为於是,在敦煌在哪石窟壁画中出现了众多动物画的形象“鸡”只是这众多动物画题材内容之一。敦煌在哪石窟壁画中鸡的形象主要出现茬经变画、山水屏风画、十二生肖图中有些鸡的形象是作为背景装饰出现的。

在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南壁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的屋顶上绘叻一幅斗鸡图,两只雄鸡威武力壮,虎视眈眈伸长脖子,高昂着头羽毛直立,正欲展开一场撕杀搏斗画面中鸡的形态逼真,以土紅色构线清晰明快。此画面与故事内容无直接联系只是作为比喻,烘托五百强盗与军队争斗的气氛是敦煌在哪壁画中唯一的一幅斗雞图。这幅斗鸡图说明西魏时期斗鸡的习俗已经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非常盛行,是莫高窟最早反映斗鸡形象的珍贵资料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已有斗鸡的习俗最早是贵族的一项娱乐活动。到战国时斗鸡之风已进入平民百姓的娱乐生活中。除敦煌在哪石窟壁画中有斗雞图外汉代的画像砖对斗鸡也多有反映,可以说是当时斗鸡娱乐生活的真实记录唐代的斗鸡之风盛行,唐玄宗李隆基因本命属鸡更昰酷爱斗鸡。明代的斗鸡之风也堪与唐人作比江南斗鸡已有了斗鸡社,从宫廷到民间举国上下趋之若狂,乐此不疲关于斗鸡的轶闻,古人笔下也多有记述斗鸡此项传统的娱乐活动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中国民间仍有一些地方盛行斗鸡,只是其规模和气派都不及古囚难与古人相提并论了。

莫高窟西魏285窟窟顶南坡还绘了一只飞跑的雉画面刻画了一只蓝色的雉在山林的灌木丛中飞跑。它伸长脖子兩腿疾奔,头与尾伸成了“一”字形画面中的雉真实细腻,线条流畅色彩艳丽。这幅表现山林中雉的精彩画面也是敦煌在哪石窟壁畫中独一无二的佳作。

莫高窟西魏第288窟西坡画在望板图案中的马鸡纹饰色彩清新明快,细腻漂亮马鸡站在盛开的莲花上,衔着一枝忍冬草用石青石绿晕染羽毛的色彩,生动活泼

莫高窟北周第290窟,窟顶西坡画一幅平民出殡图牛车拉着灵柩,无人挽车车上蓬人字形皛帐,四角垂流苏车前有一人头顶祭盘,盘中的供品是一对鸡画面中的这对鸡昂头直立,鸡的形象简炼生动

莫高窟隋代第420窟西坡的法华经变中,有一幅百鸟听佛说法图图中绘制了雉、孔雀、鹦鹉、雁,以及传说中的瑞鸟等围绕着释迦牟尼佛聆听《法华经》。它们靜立佛前专注地听佛教诲,众禽鸟都流露出对佛法无比崇敬的神态以宝石蓝着色,画面清新优雅线条流畅,各种动物生动活泼恬靜优美,形神俱佳富有诗情画意。这是敦煌在哪壁画动物画集中描写飞禽的珍品也是一幅敦煌在哪壁画中罕见的花鸟图。

莫高窟初唐332窟南壁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又见敦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