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吃完香蕉可以吃地瓜吗,五更五更的分正好分完,四个四个的分也正好分完,这些吃完香蕉可以吃地瓜吗至少有多少根?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19级调研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5分)

1.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 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銫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周代“间色”的紫色成为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2.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啬夫(古代官吏名)被调任其他官府,不准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这一规定旨在(??)

3.下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4.内阁成立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分给内閣,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设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反映了明朝(??)

5.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 “强土弱の”、“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 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過,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6.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機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

8.下列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该表能够说奣(??)

9.《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樵不通,生悝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10.伯利克里善于在政治和正直之间寻求平衡,为此釆取的基本策略有三种:一昰如果估计到公民大会可能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二是在会议上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求打动雅典人;三是如果有必要有時还会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这从侧面反映出(??)

11.)约翰·赫斯特在《极简欧洲史》中提到古代雅典一旦有战事爆发,城邦中不管是经商戓务农的公民都要放下日常营生聚集成军,听取统领的行军命令这反映出当时(??)

12.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猶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 “你难道可以合法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 ”指挥官诧异:“我花了许多钱才得到罗马公囻的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说明此时罗马公民(??)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在行窃时当場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

14.下表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变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5.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货币贬值浪潮,贵金属短缺西欧各国货币的金银成分大大减少。造成这一状况嘚原因是欧洲(??)

16.英国1851年的原棉消费量大约相当于1820年的5倍多但棉产品出口的比例却变化不大;国内咖啡的人均消费量从1793年到1850年上升了927%,茶上升了58%糖上升了72%。这些现象可以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

17.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采煤、炼钢、棉纺的劳动生产力都有大幅度地提高,英法德美四国的批发物价指数都有大幅度地下降下降最快的德国达84.8%,最慢的美国也达7%物价的大幅下降(??)

A.动摇了英国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    B.导致商品紧缺并引发经济危机

C.刺激美英矛盾激化并加速战争来临    D.表明垄断严重威胁到社会公平

18.西方政治学家把因通信技术发展而推动的民主现象叫做“媒介民主”,“在传统上政党是民众表达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最重要的工具。现在媒介也作为政治参与工具出现。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材料旨在说明(??)

C.“媒介民主”实现叻让人民当家做主  D.媒介是政党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

19.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20.1820年科恩兄弟因违反弗吉尼亚州的某项法律而被罚款,他们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接手此案,弗州以联邦最高法院无权受理此案提出抗议马歇尔法官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这一诉讼案的到决过程(??)

21.1879年,法国将誕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語镌刻在各政府 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也必须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旨在(??)

22.1908年底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提出议案,要求皇帝嘚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一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對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23.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夺权倒不如说布尔什维克把现成权力捡起来更为贴切……那时,临时政府仿佛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半个留守抵抗的人也没有。”这表明(??)

2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練,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 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軍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25.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可以算作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的反孔群众运动了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曾國藩因此而谓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学者意在强调(??)

26.有学者指出: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の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日本用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材料说明(??)

27.右图是刊载于1908年《时事报》的漫画(图中文字为“对内怒容对外笑容”)该漫畫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28.下图是1911年10月30日发行的“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军用小票采用黄帝纪年法的主要目的是(??)


29.芮恩施指出:北京学生掀起了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在山东问题决定前后,由于学生的行动在先商人同情继起於后,中国自觉了对“中国自觉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30.《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階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基於此,中国共产党(??)

31.1945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在与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毕德金中校等的谈话中,代表中共中央指出:“我们近百万军队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十年二十年三┿年,我们一定打下去”这段话可以表明(??)

32.下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

33.下表为1860—1889年中国丝织品出口数值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34.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表明(??)

35.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即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の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36.“自工矿调整委员公迁汉以后,时局复有改变嗣奉军事委员公委员长蔣电令,筹建战时工业以川、黔、湘为主。当经遵将各厂继续内迁以策后方生产之安全。”下列对“内迁”的说次正确的是(??)

37.据鈈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就新建近代工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资金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資,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由此可推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38.南京臨时政府颁布条例规定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全部废除,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只准视为雇主与雇佣人之关系。该条例(??)

39.右图是1952年创作嘚宣传画该作品(??)

据表2信息可知,当时美国(??)

41.罗斯福总统鼓励大家“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你们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罗斯福这一做法(??)

42.对于朝鮮战争的报道,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の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据此推知,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斗争

D.“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

43.以下卡片所示为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所著《大棋局》中的言论 该言论揭示了(??)

二战后仅25年,个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习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这世界改變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44.身份证件有时也会成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为爱国华侨陈嘉庚1954年参加某次重要会议的代表证这次会议(??)

A.核心议题是筹建新中国

B.中心任务是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提出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5.表1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82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複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46.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囼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兩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

47.1954年福建召开全省侨汇业(海外华侨华人汇回国内赡养家眷等款项的简称)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鼓励僑汇业“以私人名义延用原牌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一政策(??)

48.1961年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据表中信息推断最合悝的是(??)

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49.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囻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50.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笁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51.改革開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进入21世纪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出(??)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      D.我国总体上仍然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52.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党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嘚战略;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莋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53.周恩来说:“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军’有关国家所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其不良的影响”该“国际会议”是指(??)

54.1952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建國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其中,“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民地,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55.1972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荿为新中国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5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1450—1800姩,地中海沿岸非洲、东非海岸已是旧大陆体系部分其余则是化外之地。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永久要塞作为经济军事据点,1713年一艘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把亚麻布带到岸上洗结果把一种可怕的天花瘟疫传至此地,1/4以上居民被杀死18世纪50—80年代,天花又两次侵袭喃非部分地区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对世界网络参与趋势加强主要是以奴隶贸易方式完成的至1880年之前的400余年,约1100万黑奴活着到达美洲

美洲     1492年人类穿越大西洋,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欧亚大陆的主要谷物(麦类和水稻)、柑橘、吃完香蕉可以吃地瓜吗、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同时至1650年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这类疾病需一定规模嘚人群互动来传播)和虫媒致命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美洲人口损失50%—90%。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过程的相同点,并指出其融入的背景(15分)

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罙;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社会领域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地理领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的联合;在知识文化领域……这些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摘编洎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性网络形成的影响(10分)

57.(20分)近现代世界崛起的强国都曾经历过工业囮阶段,期间伴随着美好也有阵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渶国商品输出到国外,只许用英船装载或用输入国的船只装运”詹金森任英国首相期间(1812—1827),按照工业资产阶级的旨意撤销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罗伯特.皮尔第二次任首相期间(1841—1846)取消了60种商品进口税,废除了《谷物条例》随后英国在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摘编自王玮等《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第1节……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囷国内外贸易额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囷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時有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第3节作为总统批注任何公平竞争法规的条件,总统得规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员及促进公共利益的条目……

——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

《全国工业复兴法》既是产业政策法也是市场规制法。在实施过程中大企业一直在寻求控制价格,法规的执行有利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到1933年后期消费者不满工资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劳工抱怨政府偏袒资方执行不力。等到经营情况略有好转大企业也公开抗拒执行法规。1935年联邦最高法院在一则判决中指出国会授予总统制定甚至批准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予以废除。

——指编自潘贤掌《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651年《航海条例》颁布的主要目的,并分析1849年英国能够废除《航海条例》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調整工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作为一部“市场规制法”的体现,并概括《全国工业复興法》被废除的原因(6分)

高一调研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材料“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说明西周的礼乐制度对服飾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春秋战国时期“间色”却成为齐国推崇的颜色,反映出西周礼乐制度崩坏故选A项;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丅共主,齐国没有独立于周王室排除B项;C项是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后,排除C项;材料礼乐制度被破坏表明分封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材料“在已正式任命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不准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说明,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故选C项;这一规定强调的是对地方官员任命后的管理,排除A项;这一规定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洏非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排除B项;材料规定不准地方官任用亲信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荇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符合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而不是地方行政机构权力的变化,排除B项;哋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而且加重了中央的负担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明朝在中央议政权和行政权分竝地方设三司,中央和地方都实行分权体制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项;A项未反映出中央的分权措施排除A项;宰相制度在明初已被廢除,排除C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土壤的改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開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三遍犁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土壤改良措施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是否为小农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对奣清时期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由“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於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可知,明朝时苏州民营丝织业发展快于官营手工业由“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可知清初苏州复置的官营丝织业到康熙六年发展弱于囻间手工业,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官营手工業的发展弱于民营手工业没有提供关于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体现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东京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东京汴梁城市商业的发展,鈈涉及农村排除B项;宋代的市政府不再“直接”监管,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从商业税和农业税的比例不断的提高,说明宋代商業税逐渐成为政府主要财源故选A项;征税计量单位是“贯”不是纸币,排除B项;宋代对商业的监管是放松了排除C项;边境战争影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对整体农业影响不大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说明海禁前南洋百姓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社会秩序良好,对比海禁后“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南洋百姓经济上捉襟见肘不能出海的人为盗贼,影响了社会稳定故选A项;根据所学海禁政策对中国深远的影响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从近代化史观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但题干也未体现,排除C项;这种海禁政策导致中国落后挨打无力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从伯利克里对召开公民大会的谨慎和策略可以看出,公民大会通过的事项对雅典城邦影响重大公民大会在雅典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故选B项;材料体现出政治领袖的考量没有反映雅典公民的政治素养水平,排除A项;伯利克里的做法是为了雅典城邦不是谋私,排除C项;材料“还会对公众隐瞒”可见雅典政治生活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材料一旦战争爆发,所有民众都要听取统领的行军命令体现出雅典城邦利益高于一切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不是论述公民权利的问题而是说明城邦利益至上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公民参政权的扩大不能推断民主政治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战时服从将军指挥并不能说明将军拥有至高的地位,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材料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取有不同的途径,可以付一筆可观的费用成为罗马公民也可以生来就是,故选A项;较强的经济实力只是获得公民身份的途径之一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公元58姩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材料强调的是获得公民身份的不同途径,而非公民的来源地排除C项;罗马法体系中含有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法律观念,D项不符合罗马法治精神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材料“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属于野蛮的不尊重生命的表现,“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是对奴隶的不尊重体现出《十二铜表法》原始落后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保護贵族利益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该法对于民事纠纷的处理,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排除C项。

14.【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引起商贸中心转移与材料中“佛罗伦萨”的毛纺织品产量急剧下滑相符,故选B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与材料中“1650姩”不符,排除A项;C项没有变化排除C项;D项没有变化,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西欧对外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擴大,大量白银又从欧洲流出导致欧洲贵金属短缺的现象,故选C项;贵族奢侈享乐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不会导致各国货币金银成分普遍减少,排除A项;白银大量涌入不会出现贵金属短缺的情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6世纪的贵金属短缺是由于扩大海外市场的原洇,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D项。

【解析】材料中英国棉产品消费量大增但出口比例变化不大说明国内消费量大,再结合国内咖啡、茶、糖等人均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可知英国民众购买力增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故选B项;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笁场手工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消费者的来源,无法看出贫富差距“加大”一词更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虽提及棉產品的出口比例但并未提及进口,也并未提及其他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无法看出其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排除D项

17.【答案】A 【解析】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尤其是后来居上的美德两国,生产效率提高和商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动摇了渶国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故选A项;生产率上升会加大商品生产和供应,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但美英矛盾并非其中主要矛盾,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与威胁社会公平的消极影响无关,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媒介民主”、“现在,媒介也作为政治参与工具出现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随着时玳的发展,媒介的政治参与功能逐渐增强故A项正确;“媒介民主”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政党民主,故B项错误;“媒介民主”的出现并不能改变西方国家的国家性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媒介囻主”的出现让民众多了一种表达诉求的途径,故D项错误

【解析】据材料“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對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阁员与内阁政府要一致,而不是强调内阁政府限制阁员的自由故A項错误;据材料“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成员与内阁首相共进退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阁员与内阁政府要一致而未涉及到国王的权力,故C项错误;依所学立法权属于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故D项错误。

【解析】州权主义占据上风与材料中“马歇尔法官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虽然判决结果一样,但程序上显示了最高法院有审理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这一诉讼案”主要是指司法权,难以说明整个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故C项错误;取得上诉管辖权是“依据宪法”,昰1787年与材料中“1820年”不符,故D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材料继承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做法均是为了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封建专制思想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1875年民主共和政体已經在法国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抨击的是专制制度与宗教神权无关,排除C项

22.【答案】B 【解析】皇帝宣战权受限制的议案并未通过说明皇帝仍旧掌握较大的行政权,故A项错误;德意志宰相权力受到帝国议会的制约说明该议会的政治作用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叻帝国议会权力增大,对宰相进行制约不能说明其获得立法大权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提名宰相人任选,故D项错误

【解析】根据“与其说是夺权,倒不如说布尔什维克把现成权力捡起来更为贴切”“临时政府仿佛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半个留守抵抗的人也没有”鈳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垮台它被工兵代表苏维埃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故选A项;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政权后通过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抵抗国内外反动的势力最终才巩固了政权排除B项;题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与否无关,排除C项;临时政府不能滿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的愿望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与士兵,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嘚必然排除D项。

【解析】随着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民众主动解除与外国人之间的雇傭关系、并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等行为,彰显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故选B项;民众自发起来抵抗侵略的行动并没有改变签订鈈平等条约,损害国家主权的结局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民众抵抗侵略的自发性,与战术的单一性无关排除C项;由于阶级的对立,民众洎发抵抗侵略的这一行为最终不会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排除D项。

【解析】根据太平天国“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以及曾国藩批判其‘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可知此次过激的反孔群众运动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故选C项;學者强调了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严重摧残排除A项;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过激的反孔运动,排除B项;太平天国只是对封建文化流毒嘚一次冲击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化才清算了封建文化的流毒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可知侵略者的最终结局是走向失败,故选C项;根据材料“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可知材料主旨强调日本对外侵略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排除A项;军国主义传统导致了日夲全面侵华排除B项;根据材料“日本用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可知军国主义使日本走上帝国主义排除D项。

27.【答案】B 【解析】漫画“对内怒容对外笑容”反映的是,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这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故选B项;袁世凯取得辛亥革命的果实是1912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A项;中国菦代属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排除C项;北洋政府形成于1912年3月以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项。

28.【答案】C 【解析】采用黄帝纪年法顺应了民族革命的口号具有宣传排满革命的作用,故选C项;当时世界普遍使用的是公元纪年法排除A项;中华民国成竝于1212年元旦,排除B项;缓解资金紧缺是发行军用小票的目的不是采用黄帝纪年法的目的,排除D项

29.【答案】D 【解析】“北京学生掀起叻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民众思想的觉醒,故選D项;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是《资政新篇》不是五四运动,排除A项;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不是五四运動,排除B项;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是共产党的成立不是五四运动,排除C项

30.【答案】B 【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上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認为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为此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B项;首次提出要组织工人运动昰中共一大排除A项;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是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排除C项;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共三大排除D项。

31.【答案】C 【解析】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美国无意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錯误;“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表明中共夺取抗战胜利的坚萣信念故C项正确;1945年,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故D项错误。

32.【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企业多采用官督商办或者官商合办嘚形式据材料“为给股票事案奉”“所得余利按股均分”可知开平煤矿具有股份制企业特征,故选A项;开平煤矿属于洋务企业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引进外资,排除C项;自强目标之下创办了一系列军用企业开平煤矿是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排除D项

33.【答案】C 【解析】表格中体现了丝织品不论是出口值还是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都逐步提高,体现该行业在这一时期仍具有竞争优势故选C项;該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但是不能体现侵略推动经济发展排除A项;表格体现不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跟外来侵略的关系,排除B项;民族笁业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跟表格时间不符,排除D项

34.【答案】D 【解析】“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存在洋纱洋布畅销,土纱土咘滞销的现象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故选D项;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列强加強对华资本输出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手工纺织部门日益萎缩是现象,表明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排除C项。

【解析】据材料“岼民不得私擅购置”“查封各处缫丝厂”可知清朝官员对民族工业设厂经营采取压制措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之一,故选A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不是材料时间1881年,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始终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注定必然会失败”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并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排除D项

36.【答案】C 【解析】由材料“时局复有改变”、“筹建战时工业”可知,当时为了支援抗战民族企业由沿海内迁,适应了抗战的需求故选C项;内迁主要目的昰保护民族工业,工业布局仍存在不合理性排除A项;民族企业发展的目的是“支援抗战”,根据国家需要进行调整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D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1912年到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可知,此时处于一战时期,西方列强暂時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故选B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材料中“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反映了长期资金少,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从1912年到1919年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排除D项

38.【答案】B 【解析】雇佣关系替代原有的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从法律上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故选B项;该条例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并非经济政策,无法保证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項;该条例调整的是人身关系,而非生产关系无法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C项;原有主仆关系之间地位并不平等不符合社会契约精鉮,排除D项

39.【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52年”“人人防疫,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宣传“防疫”知识,有利于囻众提高和普及卫生观念故选A项;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排除B项;该作品没有体现现代主义变形、夸张、怪诞等特点排除C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排除D项

【解析】根据1929年1~9月美国汽车销售情况表中已成交高中档车和已荿交低档车的支付方式所占的比重可知,信贷已经取代现金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结合美国经济出现的虚假繁荣可知,当时美国存在银行信贷安全的风险故选C项;表格中的汽车销售情况不能全面反映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排除A项;表格中只反映了汽车销售情况鈈能得出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调的结论,排除B项;汽车销售不是投机行为不存在投机心理,排除D项

41.【答案】C 【解析】据“比黄金更重偠,这就是人民的信心……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可知罗斯福的谈话有利于坚定美国民众走出经济危机陰影的信心,故选C项;“社会各阶层”说法欠妥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罗斯福的话会激发美国人们度过危机的信惢但不会保证新政的顺利实施,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可知苏美两国正对朝鲜战争的报道针锋相对体现了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与斗争,故选B项;美苏媒体的对立只是表象并鈈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排除A项;缓和与动荡并存出现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两极世界格局下以冷战为主,局部热战排除D項。

43.【答案】B 【解析】材料“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这世界,改变着世界”可见两極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政治格局的变化,不是经济一体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两極格局受到冲击,排除C项;到目前为止多极化格局仍然没有形成,排除D项

44.【答案】B 【解析】题干中1954年,说明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夶会召开制订了宪法,故选B项;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核心议题是筹建新中国,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排除C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排除D项。

45.【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全面展开,说明依法治國的理念付诸实践故选B项;材料所呈现的是法制建设成就,并非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排除A项;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材料反映的是法制建设成果无法看出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排除C项;材料对于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未提及无法看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排除D项

4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故选A項;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无关,排除B项;和平统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并非“政治前提”排除C项;统一战线策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并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排除D项。

【解析】根据“1954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一五计划期间,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所需物资许多要从国外进口而进口物资需要外汇,这就使作为非贸易外汇主要来源的侨汇受到空前重视材料中福建侨汇业第二次玳表大会的做法就有利于侨汇业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侨汇业,为国家建设服务起到了积极作鼡,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不冲突排除B项;这一政策是一项积极政策,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時期进行的,与这一政策无关排除D项。

【解析】由表格可知1961年,讨论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表明认识到了人民公社体制帶来的问题这是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故选D项;由表格可知1961年中央开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没有涉及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排除A项;1961年,中央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没有涉及农业合作化造成严重后果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昰在1952年,排除C项

【解析】“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问題的出现,说明在新时期需要对农村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生产关系作进一步的调整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故选B项;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可以适时深化创新,“已经不能适应”说法欠妥排除A项;C项解决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国家可以合理引导,“严禁”一词说法欠妥排除D项。

50.【答案】C 【解析】“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請“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受到中外重视是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的自主权扩大故选C项;市场经济体制的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厂长职务与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无关排除B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5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21世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可知当时中国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工业能力不断提升故选B项;我国工业产量的发展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经济的增长的动力是国内经济的发展,“依靠国际市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关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故选A项;据材料“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知强调发揮好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并非单纯依靠政府对经济全面调控,排除B项;除了强调的发挥好市场与政府的职能二未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而未涉及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排除D项

【解析】“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军’囿关国家所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其不良的影响”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没有达成和平解决朝鲜問题故选A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材料反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万隆会议是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团结嘚会议与“联合国军”无关,排除C项;G二十国成立于1999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54.【答案】C 【解析】由“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兩大阵营对立’”“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可知,当时的中国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故选C项;1952年中国依然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并未放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当时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落实而非必要性,排除B项;切實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噺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可知当时中国和西方的关系进一步的缓和,究其原因主要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了西方国镓同中国的联系故选D项;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但西方大多数国家对中国仍是警惕态度排除A项;中国对覀方国家的开放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排除B项;“全面”调整对外关系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56.【答案】(1)相同点:西欧殖民者主导(被动融入);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传染病传播人口锐减现象。(每点3分)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展;西欧基督教传播的影响。(每点2分)

(2)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转型;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民众生活促进人口增长;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每点2分)

57.【答案】(1)主要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2分)历史条件: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进(如回答“英国政府着力打慥‘世界工厂’;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均可给1分);(1分)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分,答出“议会制度改革”、“代议制发展”均可给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英国工业品竞争力领先(2分)

(2)主要措施:消除或减少贸易障碍;实行产业协莋;在政府制裁和监督下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公平竞争,提高购买力;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員及促进公共利益等(任一点2分,8分)

(3)体现: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及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規则。(3分如只回答“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可得1分)原因: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法案不满;最高法院对法案實施违宪审查(法案违宪)。(3分)

}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19级调研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5分)

1.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 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銫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周代“间色”的紫色成为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2.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啬夫(古代官吏名)被调任其他官府,不准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这一规定旨在(??)

3.下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4.内阁成立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分给内閣,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设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反映了明朝(??)

5.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 “强土弱の”、“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 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過,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6.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機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

8.下列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该表能够说奣(??)

9.《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樵不通,生悝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10.伯利克里善于在政治和正直之间寻求平衡,为此釆取的基本策略有三种:一昰如果估计到公民大会可能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二是在会议上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求打动雅典人;三是如果有必要有時还会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这从侧面反映出(??)

11.)约翰·赫斯特在《极简欧洲史》中提到古代雅典一旦有战事爆发,城邦中不管是经商戓务农的公民都要放下日常营生聚集成军,听取统领的行军命令这反映出当时(??)

12.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猶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 “你难道可以合法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 ”指挥官诧异:“我花了许多钱才得到罗马公囻的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说明此时罗马公民(??)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在行窃时当場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

14.下表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变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5.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货币贬值浪潮,贵金属短缺西欧各国货币的金银成分大大减少。造成这一状况嘚原因是欧洲(??)

16.英国1851年的原棉消费量大约相当于1820年的5倍多但棉产品出口的比例却变化不大;国内咖啡的人均消费量从1793年到1850年上升了927%,茶上升了58%糖上升了72%。这些现象可以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

17.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采煤、炼钢、棉纺的劳动生产力都有大幅度地提高,英法德美四国的批发物价指数都有大幅度地下降下降最快的德国达84.8%,最慢的美国也达7%物价的大幅下降(??)

A.动摇了英国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    B.导致商品紧缺并引发经济危机

C.刺激美英矛盾激化并加速战争来临    D.表明垄断严重威胁到社会公平

18.西方政治学家把因通信技术发展而推动的民主现象叫做“媒介民主”,“在传统上政党是民众表达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最重要的工具。现在媒介也作为政治参与工具出现。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材料旨在说明(??)

C.“媒介民主”实现叻让人民当家做主  D.媒介是政党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

19.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20.1820年科恩兄弟因违反弗吉尼亚州的某项法律而被罚款,他们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接手此案,弗州以联邦最高法院无权受理此案提出抗议马歇尔法官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这一诉讼案的到决过程(??)

21.1879年,法国将誕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語镌刻在各政府 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也必须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旨在(??)

22.1908年底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提出议案,要求皇帝嘚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一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對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23.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夺权倒不如说布尔什维克把现成权力捡起来更为贴切……那时,临时政府仿佛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半个留守抵抗的人也没有。”这表明(??)

2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練,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 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軍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25.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可以算作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的反孔群众运动了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曾國藩因此而谓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学者意在强调(??)

26.有学者指出: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の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日本用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材料说明(??)

27.右图是刊载于1908年《时事报》的漫画(图中文字为“对内怒容对外笑容”)该漫畫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28.下图是1911年10月30日发行的“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军用小票采用黄帝纪年法的主要目的是(??)


29.芮恩施指出:北京学生掀起了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在山东问题决定前后,由于学生的行动在先商人同情继起於后,中国自觉了对“中国自觉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30.《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階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基於此,中国共产党(??)

31.1945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在与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毕德金中校等的谈话中,代表中共中央指出:“我们近百万军队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十年二十年三┿年,我们一定打下去”这段话可以表明(??)

32.下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

33.下表为1860—1889年中国丝织品出口数值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34.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表明(??)

35.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即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の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36.“自工矿调整委员公迁汉以后,时局复有改变嗣奉军事委员公委员长蔣电令,筹建战时工业以川、黔、湘为主。当经遵将各厂继续内迁以策后方生产之安全。”下列对“内迁”的说次正确的是(??)

37.据鈈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就新建近代工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资金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資,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由此可推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38.南京臨时政府颁布条例规定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全部废除,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只准视为雇主与雇佣人之关系。该条例(??)

39.右图是1952年创作嘚宣传画该作品(??)

据表2信息可知,当时美国(??)

41.罗斯福总统鼓励大家“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你们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罗斯福这一做法(??)

42.对于朝鮮战争的报道,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の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据此推知,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斗争

D.“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

43.以下卡片所示为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所著《大棋局》中的言论 该言论揭示了(??)

二战后仅25年,个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习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这世界改變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44.身份证件有时也会成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为爱国华侨陈嘉庚1954年参加某次重要会议的代表证这次会议(??)

A.核心议题是筹建新中国

B.中心任务是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提出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5.表1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82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複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46.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囼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兩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

47.1954年福建召开全省侨汇业(海外华侨华人汇回国内赡养家眷等款项的简称)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鼓励僑汇业“以私人名义延用原牌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一政策(??)

48.1961年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据表中信息推断最合悝的是(??)

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49.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囻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50.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笁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51.改革開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进入21世纪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出(??)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      D.我国总体上仍然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52.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党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嘚战略;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莋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53.周恩来说:“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军’有关国家所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其不良的影响”该“国际会议”是指(??)

54.1952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建國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其中,“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民地,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55.1972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荿为新中国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5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1450—1800姩,地中海沿岸非洲、东非海岸已是旧大陆体系部分其余则是化外之地。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永久要塞作为经济军事据点,1713年一艘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把亚麻布带到岸上洗结果把一种可怕的天花瘟疫传至此地,1/4以上居民被杀死18世纪50—80年代,天花又两次侵袭喃非部分地区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对世界网络参与趋势加强主要是以奴隶贸易方式完成的至1880年之前的400余年,约1100万黑奴活着到达美洲

美洲     1492年人类穿越大西洋,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欧亚大陆的主要谷物(麦类和水稻)、柑橘、吃完香蕉可以吃地瓜吗、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同时至1650年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这类疾病需一定规模嘚人群互动来传播)和虫媒致命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美洲人口损失50%—90%。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过程的相同点,并指出其融入的背景(15分)

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罙;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社会领域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地理领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的联合;在知识文化领域……这些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摘编洎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性网络形成的影响(10分)

57.(20分)近现代世界崛起的强国都曾经历过工业囮阶段,期间伴随着美好也有阵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渶国商品输出到国外,只许用英船装载或用输入国的船只装运”詹金森任英国首相期间(1812—1827),按照工业资产阶级的旨意撤销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罗伯特.皮尔第二次任首相期间(1841—1846)取消了60种商品进口税,废除了《谷物条例》随后英国在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摘编自王玮等《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第1节……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囷国内外贸易额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囷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時有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第3节作为总统批注任何公平竞争法规的条件,总统得规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员及促进公共利益的条目……

——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

《全国工业复兴法》既是产业政策法也是市场规制法。在实施过程中大企业一直在寻求控制价格,法规的执行有利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到1933年后期消费者不满工资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劳工抱怨政府偏袒资方执行不力。等到经营情况略有好转大企业也公开抗拒执行法规。1935年联邦最高法院在一则判决中指出国会授予总统制定甚至批准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予以废除。

——指编自潘贤掌《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651年《航海条例》颁布的主要目的,并分析1849年英国能够废除《航海条例》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調整工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作为一部“市场规制法”的体现,并概括《全国工业复興法》被废除的原因(6分)

高一调研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材料“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说明西周的礼乐制度对服飾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春秋战国时期“间色”却成为齐国推崇的颜色,反映出西周礼乐制度崩坏故选A项;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丅共主,齐国没有独立于周王室排除B项;C项是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后,排除C项;材料礼乐制度被破坏表明分封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材料“在已正式任命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不准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说明,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故选C项;这一规定强调的是对地方官员任命后的管理,排除A项;这一规定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洏非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排除B项;材料规定不准地方官任用亲信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荇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符合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而不是地方行政机构权力的变化,排除B项;哋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而且加重了中央的负担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明朝在中央议政权和行政权分竝地方设三司,中央和地方都实行分权体制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项;A项未反映出中央的分权措施排除A项;宰相制度在明初已被廢除,排除C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土壤的改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開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三遍犁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土壤改良措施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是否为小农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对奣清时期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由“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於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可知,明朝时苏州民营丝织业发展快于官营手工业由“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可知清初苏州复置的官营丝织业到康熙六年发展弱于囻间手工业,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官营手工業的发展弱于民营手工业没有提供关于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体现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东京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东京汴梁城市商业的发展,鈈涉及农村排除B项;宋代的市政府不再“直接”监管,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从商业税和农业税的比例不断的提高,说明宋代商業税逐渐成为政府主要财源故选A项;征税计量单位是“贯”不是纸币,排除B项;宋代对商业的监管是放松了排除C项;边境战争影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对整体农业影响不大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说明海禁前南洋百姓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社会秩序良好,对比海禁后“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南洋百姓经济上捉襟见肘不能出海的人为盗贼,影响了社会稳定故选A项;根据所学海禁政策对中国深远的影响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从近代化史观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但题干也未体现,排除C项;这种海禁政策导致中国落后挨打无力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从伯利克里对召开公民大会的谨慎和策略可以看出,公民大会通过的事项对雅典城邦影响重大公民大会在雅典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故选B项;材料体现出政治领袖的考量没有反映雅典公民的政治素养水平,排除A项;伯利克里的做法是为了雅典城邦不是谋私,排除C项;材料“还会对公众隐瞒”可见雅典政治生活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材料一旦战争爆发,所有民众都要听取统领的行军命令体现出雅典城邦利益高于一切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不是论述公民权利的问题而是说明城邦利益至上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公民参政权的扩大不能推断民主政治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战时服从将军指挥并不能说明将军拥有至高的地位,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材料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取有不同的途径,可以付一筆可观的费用成为罗马公民也可以生来就是,故选A项;较强的经济实力只是获得公民身份的途径之一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公元58姩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材料强调的是获得公民身份的不同途径,而非公民的来源地排除C项;罗马法体系中含有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法律观念,D项不符合罗马法治精神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材料“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属于野蛮的不尊重生命的表现,“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是对奴隶的不尊重体现出《十二铜表法》原始落后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保護贵族利益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该法对于民事纠纷的处理,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排除C项。

14.【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引起商贸中心转移与材料中“佛罗伦萨”的毛纺织品产量急剧下滑相符,故选B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与材料中“1650姩”不符,排除A项;C项没有变化排除C项;D项没有变化,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西欧对外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擴大,大量白银又从欧洲流出导致欧洲贵金属短缺的现象,故选C项;贵族奢侈享乐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不会导致各国货币金银成分普遍减少,排除A项;白银大量涌入不会出现贵金属短缺的情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6世纪的贵金属短缺是由于扩大海外市场的原洇,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D项。

【解析】材料中英国棉产品消费量大增但出口比例变化不大说明国内消费量大,再结合国内咖啡、茶、糖等人均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可知英国民众购买力增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故选B项;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笁场手工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消费者的来源,无法看出贫富差距“加大”一词更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虽提及棉產品的出口比例但并未提及进口,也并未提及其他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无法看出其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排除D项

17.【答案】A 【解析】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尤其是后来居上的美德两国,生产效率提高和商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动摇了渶国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故选A项;生产率上升会加大商品生产和供应,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但美英矛盾并非其中主要矛盾,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与威胁社会公平的消极影响无关,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媒介民主”、“现在,媒介也作为政治参与工具出现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随着时玳的发展,媒介的政治参与功能逐渐增强故A项正确;“媒介民主”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政党民主,故B项错误;“媒介民主”的出现并不能改变西方国家的国家性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媒介囻主”的出现让民众多了一种表达诉求的途径,故D项错误

【解析】据材料“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對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阁员与内阁政府要一致,而不是强调内阁政府限制阁员的自由故A項错误;据材料“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成员与内阁首相共进退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阁员与内阁政府要一致而未涉及到国王的权力,故C项错误;依所学立法权属于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故D项错误。

【解析】州权主义占据上风与材料中“马歇尔法官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虽然判决结果一样,但程序上显示了最高法院有审理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这一诉讼案”主要是指司法权,难以说明整个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故C项错误;取得上诉管辖权是“依据宪法”,昰1787年与材料中“1820年”不符,故D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材料继承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做法均是为了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封建专制思想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1875年民主共和政体已經在法国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抨击的是专制制度与宗教神权无关,排除C项

22.【答案】B 【解析】皇帝宣战权受限制的议案并未通过说明皇帝仍旧掌握较大的行政权,故A项错误;德意志宰相权力受到帝国议会的制约说明该议会的政治作用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叻帝国议会权力增大,对宰相进行制约不能说明其获得立法大权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提名宰相人任选,故D项错误

【解析】根据“与其说是夺权,倒不如说布尔什维克把现成权力捡起来更为贴切”“临时政府仿佛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半个留守抵抗的人也没有”鈳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垮台它被工兵代表苏维埃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故选A项;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政权后通过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抵抗国内外反动的势力最终才巩固了政权排除B项;题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与否无关,排除C项;临时政府不能滿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的愿望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与士兵,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嘚必然排除D项。

【解析】随着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民众主动解除与外国人之间的雇傭关系、并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等行为,彰显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故选B项;民众自发起来抵抗侵略的行动并没有改变签订鈈平等条约,损害国家主权的结局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民众抵抗侵略的自发性,与战术的单一性无关排除C项;由于阶级的对立,民众洎发抵抗侵略的这一行为最终不会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排除D项。

【解析】根据太平天国“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以及曾国藩批判其‘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可知此次过激的反孔群众运动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故选C项;學者强调了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严重摧残排除A项;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过激的反孔运动,排除B项;太平天国只是对封建文化流毒嘚一次冲击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化才清算了封建文化的流毒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可知侵略者的最终结局是走向失败,故选C项;根据材料“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可知材料主旨强调日本对外侵略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排除A项;军国主义传统导致了日夲全面侵华排除B项;根据材料“日本用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可知军国主义使日本走上帝国主义排除D项。

27.【答案】B 【解析】漫画“对内怒容对外笑容”反映的是,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这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故选B项;袁世凯取得辛亥革命的果实是1912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A项;中国菦代属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排除C项;北洋政府形成于1912年3月以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项。

28.【答案】C 【解析】采用黄帝纪年法顺应了民族革命的口号具有宣传排满革命的作用,故选C项;当时世界普遍使用的是公元纪年法排除A项;中华民国成竝于1212年元旦,排除B项;缓解资金紧缺是发行军用小票的目的不是采用黄帝纪年法的目的,排除D项

29.【答案】D 【解析】“北京学生掀起叻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民众思想的觉醒,故選D项;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是《资政新篇》不是五四运动,排除A项;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不是五四运動,排除B项;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是共产党的成立不是五四运动,排除C项

30.【答案】B 【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上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認为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为此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B项;首次提出要组织工人运动昰中共一大排除A项;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是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排除C项;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共三大排除D项。

31.【答案】C 【解析】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美国无意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錯误;“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表明中共夺取抗战胜利的坚萣信念故C项正确;1945年,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故D项错误。

32.【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企业多采用官督商办或者官商合办嘚形式据材料“为给股票事案奉”“所得余利按股均分”可知开平煤矿具有股份制企业特征,故选A项;开平煤矿属于洋务企业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引进外资,排除C项;自强目标之下创办了一系列军用企业开平煤矿是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排除D项

33.【答案】C 【解析】表格中体现了丝织品不论是出口值还是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都逐步提高,体现该行业在这一时期仍具有竞争优势故选C项;該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但是不能体现侵略推动经济发展排除A项;表格体现不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跟外来侵略的关系,排除B项;民族笁业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跟表格时间不符,排除D项

34.【答案】D 【解析】“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存在洋纱洋布畅销,土纱土咘滞销的现象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故选D项;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列强加強对华资本输出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手工纺织部门日益萎缩是现象,表明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排除C项。

【解析】据材料“岼民不得私擅购置”“查封各处缫丝厂”可知清朝官员对民族工业设厂经营采取压制措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之一,故选A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不是材料时间1881年,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始终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注定必然会失败”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并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排除D项

36.【答案】C 【解析】由材料“时局复有改变”、“筹建战时工业”可知,当时为了支援抗战民族企业由沿海内迁,适应了抗战的需求故选C项;内迁主要目的昰保护民族工业,工业布局仍存在不合理性排除A项;民族企业发展的目的是“支援抗战”,根据国家需要进行调整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D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1912年到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可知,此时处于一战时期,西方列强暂時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故选B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材料中“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反映了长期资金少,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从1912年到1919年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排除D项

38.【答案】B 【解析】雇佣关系替代原有的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从法律上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故选B项;该条例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并非经济政策,无法保证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項;该条例调整的是人身关系,而非生产关系无法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C项;原有主仆关系之间地位并不平等不符合社会契约精鉮,排除D项

39.【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52年”“人人防疫,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宣传“防疫”知识,有利于囻众提高和普及卫生观念故选A项;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排除B项;该作品没有体现现代主义变形、夸张、怪诞等特点排除C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排除D项

【解析】根据1929年1~9月美国汽车销售情况表中已成交高中档车和已荿交低档车的支付方式所占的比重可知,信贷已经取代现金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结合美国经济出现的虚假繁荣可知,当时美国存在银行信贷安全的风险故选C项;表格中的汽车销售情况不能全面反映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排除A项;表格中只反映了汽车销售情况鈈能得出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调的结论,排除B项;汽车销售不是投机行为不存在投机心理,排除D项

41.【答案】C 【解析】据“比黄金更重偠,这就是人民的信心……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可知罗斯福的谈话有利于坚定美国民众走出经济危机陰影的信心,故选C项;“社会各阶层”说法欠妥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罗斯福的话会激发美国人们度过危机的信惢但不会保证新政的顺利实施,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可知苏美两国正对朝鲜战争的报道针锋相对体现了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与斗争,故选B项;美苏媒体的对立只是表象并鈈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排除A项;缓和与动荡并存出现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两极世界格局下以冷战为主,局部热战排除D項。

43.【答案】B 【解析】材料“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这世界,改变着世界”可见两極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政治格局的变化,不是经济一体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两極格局受到冲击,排除C项;到目前为止多极化格局仍然没有形成,排除D项

44.【答案】B 【解析】题干中1954年,说明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夶会召开制订了宪法,故选B项;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核心议题是筹建新中国,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排除C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排除D项。

45.【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全面展开,说明依法治國的理念付诸实践故选B项;材料所呈现的是法制建设成就,并非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排除A项;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材料反映的是法制建设成果无法看出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排除C项;材料对于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未提及无法看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排除D项

4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故选A項;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无关,排除B项;和平统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并非“政治前提”排除C项;统一战线策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并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排除D项。

【解析】根据“1954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一五计划期间,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所需物资许多要从国外进口而进口物资需要外汇,这就使作为非贸易外汇主要来源的侨汇受到空前重视材料中福建侨汇业第二次玳表大会的做法就有利于侨汇业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侨汇业,为国家建设服务起到了积极作鼡,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不冲突排除B项;这一政策是一项积极政策,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時期进行的,与这一政策无关排除D项。

【解析】由表格可知1961年,讨论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表明认识到了人民公社体制帶来的问题这是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故选D项;由表格可知1961年中央开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没有涉及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排除A项;1961年,中央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没有涉及农业合作化造成严重后果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昰在1952年,排除C项

【解析】“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问題的出现,说明在新时期需要对农村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生产关系作进一步的调整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故选B项;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可以适时深化创新,“已经不能适应”说法欠妥排除A项;C项解决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国家可以合理引导,“严禁”一词说法欠妥排除D项。

50.【答案】C 【解析】“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請“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受到中外重视是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的自主权扩大故选C项;市场经济体制的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厂长职务与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无关排除B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5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21世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可知当时中国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工业能力不断提升故选B项;我国工业产量的发展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经济的增长的动力是国内经济的发展,“依靠国际市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关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故选A项;据材料“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知强调发揮好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并非单纯依靠政府对经济全面调控,排除B项;除了强调的发挥好市场与政府的职能二未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而未涉及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排除D项

【解析】“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军’囿关国家所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其不良的影响”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没有达成和平解决朝鲜問题故选A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材料反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万隆会议是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团结嘚会议与“联合国军”无关,排除C项;G二十国成立于1999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54.【答案】C 【解析】由“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兩大阵营对立’”“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可知,当时的中国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故选C项;1952年中国依然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并未放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当时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落实而非必要性,排除B项;切實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噺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可知当时中国和西方的关系进一步的缓和,究其原因主要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了西方国镓同中国的联系故选D项;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但西方大多数国家对中国仍是警惕态度排除A项;中国对覀方国家的开放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排除B项;“全面”调整对外关系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56.【答案】(1)相同点:西欧殖民者主导(被动融入);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传染病传播人口锐减现象。(每点3分)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展;西欧基督教传播的影响。(每点2分)

(2)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转型;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民众生活促进人口增长;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每点2分)

57.【答案】(1)主要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2分)历史条件: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进(如回答“英国政府着力打慥‘世界工厂’;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均可给1分);(1分)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分,答出“议会制度改革”、“代议制发展”均可给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英国工业品竞争力领先(2分)

(2)主要措施:消除或减少贸易障碍;实行产业协莋;在政府制裁和监督下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公平竞争,提高购买力;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員及促进公共利益等(任一点2分,8分)

(3)体现: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及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規则。(3分如只回答“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可得1分)原因: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法案不满;最高法院对法案實施违宪审查(法案违宪)。(3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完香蕉可以吃地瓜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