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山伯临终歌词的简谱?

  (粤 剧) 楼台相会

  梁山伯(白)哎哟天呀! (唱)(反线中板)此一天,山伯虚来,春色已输人早占。是无缘,还是应有恨?我为妹凄凉自怜。你别哥时,曾把玉蝶一双,代妹作婚盟赠献。事出妹心,物为妹物,今日我更难望再收存。 (滚花)唉,蝶儿无望再双飞,惟有玉蝶璧还,我……我我我亦告辞回家转。 (罗帕曲)玉艳冰光,皆留帕上,是妹情深厚贶,是妹长毋相忘。我愿常在手中看,我愿常在怀中放,只望哥也无此望,只怕物在人已亡。我心悲怆步踉跄,唉,四九呀,你你你快搀扶我回家往。

  祝英台(唱)我泪夺眶,心难安,哥你好好回家莫断肠。我生难陪哥欢畅,死亦化蝶成双。

  梁山伯(唱)死亦化蝶成双。

  四九(唱)唉哟乜相公,变成咁样,乜相公,得咁凄凉?见你眼儿紧闭口微张,唤你多声不见响,银心姐呀,你话点商量?

  银心(唱)我亦没了主张,我也乱了心肠,此地却难容他静养,此地留人不久长,快扶他回家为上。

  祝英台、四九、银心(同唱)唉哟哟断人心肠。

  梁山伯(白)唉! (唱)(南音)妹送我,到楼前,楼前远望呢个夕阳天,奈何美景衬将人命短,话到分离两地使我更黯然,堪叹比翼鸟分罪在顽铁剑,三年热爱化云烟。犹记青灯夜对拈黄卷,厮守耳鬓味尽甜。记得我你三载亲情,真是使人皆赞羡,我已恨难与妹化婵娟,谁料我痴愿到真,痴愿到真能实现,我喜极成悲梦便完。 (转快)但是,拗莲藕寸丝难断,骨纵成灰恨未消,我亦不再薄情将妹怨,惟有怨哥福薄枉缠绵。

  祝英台(唱)送哥送到藕池东,荷花落地满池红,荷花呀老来结莲蓬,梁兄送我一场空。送哥送到小楼南,含情无语意倍关,纵使未许人间成眷属,团圆天上亦非难。送哥送到曲栏西,你来时欢喜去悲啼,纵是分离人隔别,此心犹自伴哥归。送哥送到北华堂,哥自回家莫不安,英台非是无情女,身如碧玉有污染。门前便是相分界,问哥何日再相看?

  梁山伯(唱)(拉引腔)人世无缘同到老,楼台一别两吞声。 (反线二王板)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空房冷冰冰,山伯孤零零,刻骨相思唯有病,一腔怨恨解不清。 (白)英台妹啊! (唱)梁兄唤你千声不应!好同窗,缘暗订,三年结伴百般情,说什么舐犊关怀,分明陷英台落阱。选婚重金龟,拒婚嫌箔聘;害得我簪折堕银瓶。数寒更,悲独听,听来肠断似雨淋泠;不是读书声,不是钟鼓鸣,不是关雎珠,更不是长亭十八里叮咛。今夜她惊回残梦,苦凄清,我敲碎痴心愁夜永。裴航捣药救云英,尾生抱柱甘同命,我却抗不来,争无计,眼看马家郎强夺了卿卿,空有这扇坠早为媒,虽是英台亲许我,今日哑口槐荫难作证。这绣帕,这绣帕赠别在楼台,估道牵情似针线,又谁知,英台说,与春蚕丝尽到死枉经营。此际眠也怎能眠,醒还空自醒,咫尺天涯,两下同悲绝境。骂骂骂,骂天心无公正,哭哭哭,哭一句,有情人眷属难成。吐一口,血相思,写写写,写下遗书绝命。(手托衬) (白)生不结夫妻,死当同墓穴;寄语后世人,珍重看蝴蝶!祝英台,我梁山伯,我梁山伯,到死不忘情!

  粤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分“英台别家 ”、“柳荫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山伯临终”、“噩耗迫婚”、“英台哭坟”等九场和尾声“双飞蝴蝶” 。此选“楼台相会”、“山伯临终 ”两出。

}

作品类型: 其他:最爱版本传送门(

) 简介补充: 大哥风的《山伯临终》,手上有三个版本,一个是舞台原版,应该是80年代的版本,有一个是大哥风退休之后回来重新录制的版本,这个是更老的版本。大哥风退休移居美国后回来录制的版本似乎功力不再当年。旧版和后来的几个版本也有很大区别,个人还是更加喜欢原人舞台版,这一版似乎更加成熟,唱做方面也比后来录制的要好。 《山伯临终》是很经典的一个曲子,全曲是由著名粤剧编剧杨子静撰,曲词委婉凄美,秉承了粤剧曲词典雅、优美的特色。陈笑风的风腔婉转动人,曲折跌宕,很能表达梁山伯临终时复杂的心情,可以说《山伯临终》是粤剧粤曲的一大经典。 手头上除了大哥风三个版本的《山伯临终》,还有其他名家的几个视频,但是总的来讲还是比较喜欢陈笑风先生的版本,之后会陆续上传,将来会弄一个合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投稿。也希望大家能够耐下心来,在欣赏其他剧种艺术的同时来感受一下粤剧之美。 这个《山伯临终》是比较早的版本,对比之后两个版本会发现这个版本的一些不成熟之处。——一个极其懒惰的戏曲搬运阿婆主。我国厕所级著名粤剧表演老艺术家(滑稽),不说了,锣鼓响了,我要去厕所唱戏了,再见各位小可爱!

}

太和有个粤剧发烧友——谢少绍,痴迷粤剧多年。21年前,为了记住粤剧曲谱,从未学习过音乐的他,买下一部录音机,靠听曲手写下粤剧曲谱,21年过去了,他写下了两百多本粤剧曲谱,数百首流行歌曲谱,十几首个人创作的曲谱……

光碟一放,专辑歌曲一首接一首,酷狗一开,各类新歌潮歌都有,网络搜索,大量曲谱出现在网页上,随时可以打印……在这个听歌查谱如此快捷的时代,或许你很难理解,有个人坚持了20余年,靠听着录音机写下每一个从录音机里播放出来的音符旋律。

太和镇石湖村的谢少绍是一位曲艺发烧友,他爱听粤剧,兴致来了就唱一段,但他更大的兴趣在于听曲手抄粤剧曲谱。从1997年开始听曲手抄下第一首粤剧曲谱至今,21年间他已经手抄下了数百首粤剧曲谱,不少已经重抄过5次。

与粤剧的结缘,需从1997年讲起,“1997年,我们区提倡振兴粤剧文化,举办了一场粤剧大赛,我就和女儿一起报名参加了。”谢少绍介绍,小时候一遇到节假日,他就经常跟着家里的长辈在村里看粤剧,听着听着,就入了迷。因为这次粤剧比赛,他正式成了粤剧发烧友。

“当时,我和女儿选了曲子《太平山抒怀》,为了准备比赛,我们边听边练习。”谢少绍说,难过的是,尽管练习很多遍,自己还是没能记住曲子。”谢少绍回忆,那时候就萌生了手抄粤剧曲谱的想法。第二天,谢少绍毅然买了台专门听曲子的录音机,一边听曲一边记下旋律。

对于从未学习过音乐的谢少绍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方面,他并未真正学过音乐,对于“Do、Re、Mi……”并不熟悉,另一方面,平常的曲谱以四分音符居多,粤剧曲谱却有不少的六十四分音符。

如何克服?谢少绍说,全在“听”上,一遍不行就听第二遍,第二遍不行就听第三遍,反复听上无数遍,不会表达不会写的,便翻看以前的粤剧资料,每一次,都要听一次,唱一次,弹一次,从不懂到精通,从听一个小时都不解起意,到一听即能弹唱,21年间,谢少绍用坏了6台录音机,自己也成了录音机的维修专家。手抄下200多本粤剧曲谱,包括《雏凤新声颂伟人》《帝女花》《山伯临终》等经典粤剧曲目。

期间,谢少绍也用过其它的方式听曲,随着时代进步,播放粤剧的媒介多了起来,电视台、电台也有粤剧节目,VCD出现后,谢少绍就大量购买回家边听边记,现在,他的家里还放着满满两麻袋的粤剧片。

笔者初见这位街坊口中的“绍哥”时,白发爬在他的双鬓上,笑容亦不离两颊,随身带着一台录音机。当笔者拿出笔和单行本邀请“绍哥”写下自己的名字时,他对着本子写了很久,多次询问笔者,写对行了没有。今年,谢少绍已经63岁,眼睛老花的严重。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位老人家对粤剧的疯狂。

春天的早晨催人早醒,早上8点前后,谢少绍就从家里踩着一辆三轮车出发了,三轮车上放着自己手抄的曲谱、扬琴、锣鼓、音响。8点半前后,谢少绍和他的乐器们一同到了太和文化广场,这里渐渐有了人潮,谢少绍开始了他的音乐会。

“想唱什么曲子就点什么曲子,不怕没有。”一位太和文化广场的“常客”告诉笔者。两年来,谢少绍经常会拉着音响来到这里,给爱唱爱跳的人伴奏,既有传统的粤剧曲目,也有《狼爱上羊》《总想走进你心里》《山里红》《与你总相随》《朋友别哭》这些网络热歌。街坊们点歌唱上一曲时,绍哥会放上他的私人珍宝——录音机在一旁录制,待点歌者唱完,他就播给唱的听,告诉对方,哪里唱得好,哪里唱得不好。

到了十一点,谢少绍开始收拾他的行当回家,准备下午的另一场,到太和曲艺社和粤剧爱好者们吹拉弹唱奏响粤剧曲。遇上节假日,谢少绍还要到老人院做义工,为他们伴奏,让他们也能在粤剧的悠扬曲调中过节。

多年的坚持,谢少绍练就了“金耳朵”,也让自己成了点歌曲库。 “绍哥,这首曲子我很钟意,你可不可以帮我写一写?”“好呀!”今天,这位街坊早已熟知的粤剧哥又接了一个志愿单,帮粤剧爱好者听曲手抄粤剧谱,接下来,他大概要花上一周的时间听曲记新谱。

在太和曲艺社的粤剧谱架上,两百多本粤剧曲谱,数百首流行歌曲谱,十几首个人创作曲谱都记录着这位粤剧发烧友的粤剧情缘,谢少绍告诉笔者,他最喜欢自己花了三年时间创作的《帽峰山下春意浓》。

1.【靓爆镜】带你从上帝视角看白云路网,触摸发展脉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剧山伯临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