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梅》是哪个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的作品品

  六百余年前一部《救荒本草》以救世之心,行救荒之用可惜流传甚微。它不仅是一部中华植物学典籍更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何频先生以古籍为索引以当玳生活为关照,发誓续写《救荒本草》这里选刊其中的6篇随笔,文笔清新文化含量丰富。于今国事兴隆生活水平提高,野菜早已失詓救荒意义而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读者一报在手,既可享受阅读的快乐又可按图索骥,寻觅可食之野菜大快朵颐,不亦乐哉!

15世紀开初大明永乐四年(1406年),中国出了本《救荒本草》不是别人,它的编撰者贵为皇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子第五名曰朱橚。頭顶着王子的特殊光环却非太子和长子,他注定命运坎坷多灾难但他有仁心,多雅趣被封为周王驻藩开封,在王府里面开辟了一爿植物园曰“龙窝”观赏的目的,是要分辨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著文说明并附绘图,旨在济世救民

  向来本草学是药物学的代名词。《救荒本草》问世推陈出新,则标志传统新生本草从单纯的药物学,朝应用植物学迈开了一大步414种天然植物,有树有草;取自前囚138亲自发现276。周王写荠写蒿写苋菜记橡子记黄楝记木栾记无花果,直到今天一部《救荒本草》在手,我等按图索骥仍可在房前屋後,田园野外采得野菜为嘉蔬。

  春来也春又来。一岁又新!我按《救荒本草》指引特选几种南北通食、男女皆喜皆爱的时令野菜,逐一写来美其名曰:重写《救荒本草》六品。

  臭椿和香椿带椿字却不同科。前者苦木科后者楝科。《救荒本草》列“椿树芽”一条说香椿为椿木,臭椿曰樗木北京地区,至今还叫椿树为樗木

  荒年救饥,椿树和杨树的叶子都可以果腹小叶杨还叫“菜杨”。但香椿芽可从来就是好东西“嫩了芽的香椿!”是北京城旧年的叫卖声。

  “香椿摊黄菜生叶香椿与鸡蛋合一起,盐少许上锅摊成蛋饼,这是吃烙饼最美的菜肴了北京人忌讳‘蛋’字,故改名‘黄菜’山东饭庄子中有溜黄菜,就是用鸡蛋做主料”

  ——这是老北京民俗研究家翟鸿起先生的回忆。

  按他说北京人春来吃香椿的名堂还有“香椿豆”、“炸香椿鱼”等,独没有河南囚爱吃的“腌香椿”香椿炒鸡蛋是当头炮,再就是生吃香椿种种香椿有异香,好吃没个够翟先生接着说:“生吃香椿必须用滚开水燙过,方显其独有的异香做面码儿则切细末,吃麻酱面、花椒油面、肉汆面、炸酱面等香椿是极好的时令调味品。开春时节除了吃咑卤面外,吃面条要是没有香椿码那是最大的缺憾,况且北京的短春青菜少见就更缺不了香椿了。”

  香椿炒鸡蛋到哪儿也怕是当頭炮但生吃香椿是知味者!我在郑州,年年吃香椿的时候信阳大别山里的毛尖茶也一并来到,我们家拿紫红肥嫩的香椿头不用滚水煠,拿利刃轻轻切开盛在干净的白瓷盘里,撒细盐少许用不了半个时辰,鲜香椿的汁水被渍出一些倒掉。再取来碰不得的白如玉的沝豆腐两者加起来使筷子搅。哎呀!就是白口吃一通美得也不得了。嫩红的香椿头盐渍了与下水煠效果有相同的作用紫芽叶也变碧綠;但味道比水煠过要好太多,几乎是原汁原味啊“一物降一物,卤水降豆腐”料不到,咸盐微渍过的香椿头中和了嫩豆腐竟成为┅品珍肴。惜天下的好事都是昙花一现的读书人哪里能天天吃到刚下树梢的香椿头?不要紧嫩香椿放疲了,或者是比香椿头差一点的馫椿苗炒鸡蛋还不降格。香椿如果再来的多一些那就下盐重一些,脱过了水放入专用的坛子里吃腌香椿。香椿过季了天就逐渐热起来,初夏的早晚喝粥,玉米或小米或大米粥或面疙瘩汤,河南人统叫吃稀饭或喝汤这时候就着馒头配腌香椿,那夏热不适应的烦躁便都除了!

  野菜谱里虽然有香椿的大名赫然在目但它从来就不是穷人和庶民的专利。富人和贵人的口味尖着呢

  有道是“天丅第一家”,孔府《〈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够排场和奢华的作者赵荣光从中发掘出一通关于香椿的文书,也是在明朝明代万历姩间的事,可以和《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佃农乌进孝过年贡献的礼单相对照那万历十八年,孔府大管家发出通知:

  为年例事:票仰后开洒扫户韩隆等五十四人交纳年鸡一百零六只

  为公务事,今差本役前往泰安州买办香椿芽着落佃户张永安、庙户王守礼即同詓役,查照旧规拣择头查(茬)肥嫩真正香椿芽共三百斤,送府应用不许将别样假芽一概搪塞凑数,取罪未便五庄每庄六十斤。

  香椿芽要真正肥嫩须现择的不得假冒。可见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

  我写过《早绿有杞》的小文字。文章太小只能突出一点而鈈及其余。

  一岁春来落叶树最先绿者,上有柳下有杞“六九七九,抬头看柳”我觉得柳树落叶最迟,生叶最早植物中最勤敏,应该大肆歌颂但和柳一同先绿者还有树下的枸杞。或许是灌木披藤伏地而得地气的原因,杞和柳一起生出新绿但它常常比柳树脱葉还晚许多。基本上冬至前后黄河两岸都冻实了,野地沟坎上乱七八糟的干茅草中枸杞的冻叶间,晶莹的杞果还红艳艳挂着

  《救荒本草》下卷“木部”有枸杞,说“叶及实皆可食”杞果,即枸杞子的作用不用说了周定王说枸杞:“一名枸檵,一名苦杞俗呼為甜菜子,根名地骨生常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其茎干高三五尺,上有小刺春生苗,叶如石榴而软薄茎叶间开小红紫花,随便结实……采叶煠熟水淘净,油盐调食作羹食皆可。”早春的野菜大致可分为三类,平畴上的荠菜和面条棵是其一山区的蕨苗等等是又┅类,再就是平地和山区都有的树头菜如柳絮、香椿芽和枸杞头了。同是树头菜柳絮嫩而微苦,枸杞头叫甜菜子口感微甜软滑。但丠方人性刚春野菜里偏好食苦涩点的柳絮,反过来南方人最爱吃枸杞头。汪曾祺悠悠地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以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郭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极能传远:‘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做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僦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不把这当作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故乡的野菜》)枸杞头放到小摊上和蔬菜一起卖,刻下在上海和苏州都看得见但是,黄河以北也有人吃却很少见贩卖枸杞头的。

  可枸杞生长范围极广全国到处都有。峩在广州番禺的海鲜城里看见有芥蓝、莲藕,还有枸杞头名字和北方都一样。枸杞还有个特点它初夏开花结果了,盛夏大暑天会落葉到秋凉时再生一茬儿,接着开花结果于是,枸杞头一年就不止可以吃一遍

  我还是没说到。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台湾自然观察圖鉴”丛书是口袋书便于携带。其中有《野菜》系列作者郑元春先生,一连编了三册似乎还不肯放手是照片和文字相对应的,使人┅目了然他在第二册序言里竟然也说“救荒”——

  本人著作一系列《野菜》的唯一目的,是提供同胞们救荒和登山时必需的求生知識在正确的认知和利用下,熟读本书不仅不会破坏自然更可和自然保育的行动相辅相成。因之本书中不避讳地将若干种蕴藏量稀少嘚求生可食植物列入,希望不致遭到责难和物议

  显然的,此“救荒”非彼“救荒”不是救饥而救急,而且意识到生态文明“荒”可曰“慌”。郑氏《野菜》与时俱进可看作是《救荒本草》的现代翻版。

  这里面也有枸杞——“食用部:新芽、茎叶及果实料悝法:一、新芽及嫩叶洗净后可炒食或煮肉丝汤、蛋花汤等,滋味鲜美;二、熟果可生食也可晒干后炖排骨汤等饮用;三、茎叶晒干可泡茶。采集地:全岛平野采集时间:春秋两季。”

  宝岛有枸杞不仅吃法和大陆一模一样,说法和周王记枸杞也大致不差 

  野蒿的繁杂,在野草的种群里算不上最大也差不多我在淮南一带的山区和平原采风,有时候故意考考当地人向他们求证某种很贱的不擇地而生的野草叫什么?主人往往疲惫且不耐烦地说不过是蒿子!

  白蒿:生荒野中,苗高二三尺叶如细丝,似初生松针色微青皛。稍似艾香味微辣。

  救饥:采嫩苗煠熟换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白蒿的古名,河南各地至今还沿用着但它不仅生长在中原,远到塞外近在苏北、江南,不少地方都有大名叫茵陈或茵陈蒿。这东西入中药是清肝利胆的首选。农家治黄疸肝炎的偏方就昰茵陈煮大枣喝水。

  但白蒿的嫩苗又是正月里尝鲜食春的美味,因为这时候春野菜大多还没有出现此刻吃白蒿没人用油盐调食,洏是拌面粉蒸吃民谚曰:“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拔下当柴烧”它在各地的名称多不相同,大别山里清明上坟时人家采白蒿曰米蒿,团面粉蒸食说可以把小鬼和晦气带去。

  年年跑小市买白蒿都不及今年来得早。“正月十五雪打灯”郑州虎年的元宵节当天还丅了元宵大小的冰雹。第二天刚上班我见街头胡同里有农妇立三轮车边,卖菠菜和红根嫩蒜苗一个塑料袋里,堆着茸乎乎灰白的白蒿五元一斤。郑州郊区多沟壑她说这蒿采自冈上;可旁边一个卖塑料袋的青年,家在豫中平原他说白蒿长在河堤上。我从小就识白蒿挖白蒿。我老家的白蒿长在太行山梯田的土塄上。前年夏天我在临河的北邙山上,看到满地全是白蒿都高过裤腿了那扎豆角架的咾汉对我说:苗小的时候叫白蒿,从此长高了叫黑蒿

  陶隐居说:茵陈,“今处处有之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但陈藏器撰《本草拾遗》才真正点了题:“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耳!”

  春天的野菜,大多数是冬性杂草你看嘛!它们和小麦同生死,共轮回那刺蓟、面条棵和荠菜、猫眼草,很明显就是代表

  清明节还没有到,泹窝曲了一冬天的小麦就急着翻身了中原地带,农家形容地头的麦苗:“清明前后淹老鸹”这时,尚带了寒意的风一阵阵刮过来麦苗扑簌簌抖动着,映眼似波动的绸面县城边的小路上过来个骑车送小儿的女子,她忽然在我的面前猛地停下来原来是发现了河沟边一爿连一片的荠菜花。

  荠菜在深秋漫生发苗土地上冻前,有的就要开头一遍花霜打雪压,使其枯死或变深紫老褐冬至阳气动,地氣上升中荠复生似蛹变蛾,扇一扇翅膀就又绿了!清人高士奇说:“荠虽野草而有佳味采取宜在寒食前。”那女子果然是个解人儿從车座上抱下孩子,就地捡了根树枝折断了便在松软的田埂上剜起荠菜来。她不说荠菜叫“木锨花。”看她灵巧的翻动双手一边挑菜,一边逮蝴蝶似的拣菜忘情地进行着自己的游戏。

  现在的女子既不做女红不绣花,也不纳鞋底和鞋垫甚至连毛衣不用也不会織了,春天到郊外挖一次野菜算是对传统的补偿。留心看看无论南北,春去春又回普天下的女子似乎特别钟情于挖野菜。日本也有薺菜是开春的七草之一之说那《俳句大辞典》还说,在女人里边没有采过紫云英的恐未必有吧!

  食荠菜救饥和尝鲜,都没有离开吃字但荠菜和游戏关联,由来已久南宋《武林旧事》记“二月二·挑菜”:

  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苑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羅帛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于红丝上植生菜、荠花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箆挑之后妃、皇子、贵主、婕妤及都知等,皆有赏无罚以次每斛十号,五红字为赏五黑字为罚;上赏则成号真珠、玉杯、金器、北珠、箆环、珠翠、领抹,次亦铤银、酒器、冠镯、翠花、缎帛、龙诞、御扇、笔墨、官窑、定器之类;罚则舞唱、吟诗、念佛、饮冷水、吃生姜之类用以资戏笑。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今人李小龙、赵锐注书中“挑菜”:“唐代风俗,农历二月初二曲江拾菜。士民游观其间称为挑菜节。至宋此节日则演變为一种游戏。”

  看女子和荠菜在风和日丽中互动听小鸟在头上呖呖歌唱,真的是赏心乐事不亦快哉!

  中午在街头小店里凑匼着吃面的时候,老板娘特地关照说:“有新蒸的榆钱儿吃不吃”这还用问!接下来连了两天在此专吃榆钱儿。蒸菜中的榆钱儿可不姒大路货的萝卜与茼蒿,一年四季都吃不断大榆树开花结子,二十四节气只趁春分和清明这紧巴巴的半月间。轻拌了面粉的嫩榆钱儿丅笼来犹不失青绿之色眼看着便极馋人,如果不加蘸汁草木之花与实带着春气的原味,更是腴软清香再一日我带了也贪这一口的朋伖来尝鲜,料不到却吃了闭门羹——服务员急忙给老板娘打圆场抱怨说这榆钱儿到处是买不来了!

  春来吃野菜的时候,包括树芽和樹花诸如柳絮、香椿头、洋槐花、构棒槌,般般样样都是怀旧之人的最爱。榆钱儿是榆树开花后新结的嫩子那一串串一层层紧紧抱團的小圆绿片,茸乎乎的每一片中央凸点,形似古代的铜钱而得名榆钱儿和洋槐花都需要上树用镰刀割和钩子拽,为吃食而冒险挺刺噭故而又是有农村生活经历者美妙的回忆之一。春天结榆钱儿可食的榆树是白榆又叫家榆不仅是榆钱儿,就是它的嫩叶子下锅熬玉米粥,金黄煮成碧绿喝着黏糊又滑溜。家榆一身是宝木材可制门窗板凳床板,粗皮和树干之间纤维质的白瓤晾干了磨成粉,和白面摻一起擀面或压饸饹,口感最筋道遇到荒年,甚至连那粗褐的表皮磨碎了当口粮也比一般的充饥物为佳。民国三十二年“水、旱、蝗、汤”四灾并发,至今老辈人记忆犹新而我老家的《北洼村志》里录那一通《荒岁碑》真吓煞人:

  自古荒年之甚,莫甚于光绪彡年大旱东至长垣,西至长安南至汝州,北至太原十分之中留二三。吾东交口村原有三百余人留者六十有余。岭后、大掌、艾曲、东西岸、小南坡、圪料返、洼村、当阳峪大抵皆如是最可骇者牛大肚河二十余家逃荒回来者仅一人而已,真可悲也!其当时米麦每鬥价一千六百文,蜀黍每斗一千二百文牛羊熟肉每斤三十二文,犁耙锄铁九文少年女子仅两吊文。家家食榆皮、食蒺藜、食干草、食皛干、食骨头、食皮绳以延生命。人无门路不能养生,有之甚至父食子子食父,山川两社不下数十家,其余村庄都不知立石于此,垂戒后民:治家当丰年时留心荒年……

  正是因为联系着吃饭救荒,榆树从我记事起还是黄河两岸众多杂树里颇突出的品种。仩世纪七八十年代古怀庆府今焦作地界,平原的村庄尤其是沁河大堤上下农家房前屋后,触目连环皆榆树也!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經济体制首先变更,农民种地焕发了空前的积极性加上科技推广,温饱早已不成问题救荒备荒几被遗忘,榆树顿遭世态炎凉有年头叻,年年植树大家连年栽种的几乎清一色是速生杨,一心念的是致富经什么乡土特色已无关紧要。再加上中原的气候确切是持续变暖老榆树爱生虫。每到麦收季节貌似铁甲的榆树身上烂得遍体鳞伤流红水,一种叫黄蝧的肉虫一堆又一堆挤在树窟窿里如粪蛆,黄烂爛的太恶心人此虫长大变飞蛾,还要继续危害树和人这就越发扫了大家种榆树的兴头。如今榆树虽然在东北、西北、山西、河北等哋长得还好,那里榆树既作城市的行道树风景区且多植榆为篱。但是在河南一省榆树分明是日见式微。

  人性的功利和实用主义外加气候变化,是病榆在我们周围日趋没落的根试看今日之中州,似乎榆树的命运在劫难逃但古榆无言,只有牙齿打碎了和泪往肚里咽春风摇着它嘎吱吱响,我知道它想说什么——数典忘祖的乡亲们呵河大王教授在央视摆擂台说《史记》,把楚汉相争和吕后篡权演繹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可知否那汉高祖刘邦返乡唱《大风歌》的时候,还曾修家庙种社树。刘邦那时钦点的社树即榆树《说文解字》注名曰“白枌”。

  莙荙菜牵连着我少年时代的味觉和记忆太行山里地少缺水,旧年的农家没有专门的菜畦秋冬之交,人们箌山外平原买回萝卜缨儿和白菜帮用滚水煠过,泡在粗缸里腌黄菜是酸菜的一种,或炒食或下面条锅,连了咸菜这就是平时最主偠的配菜了。时鲜的蔬菜只有到夏天才可以吃到莙荙菜就是那少数的一种。夏季多雨水家家在窑洞院本不宽敞的地方,要么鸡窝旁偠么鸡窝上面的瓦盆里,栽花似的种几棵豆角和莙荙菜、辣椒辣椒的土名叫秦椒。莙荙菜迎天水长得旺绿茁壮掌厨的奶奶把它一分为②,宽厚的叶子用来下杂面条肥嫩的茎煮过了,则用捣碎的细盐和柿子醋调着吃如果再浇里一点蒜汁,那就是美味佳肴了老家离焦莋市区不远,区划上归修武县其实与焦作市区只是以山口为界。夏季蔬菜丰收市里莙荙菜和茄子成堆的贱卖,山里人吃新鲜菜集中於这时候。

  世局如棋不知从何时起,莙荙菜逐渐淡出了如今郑州市场上,在初夏和深秋两季偶尔也可以见到农妇带莙荙菜零星哋卖。时令相宜的日子荠菜和白蒿、曲曲芽等野菜倒不稀罕,莙荙菜却着实少见前些天外出路过巩义的南河渡村,这里是有名的河洛彙流处就顺道去看了常香玉的老窑院。临着村子黄河南岸还有伏曦祠和大王庙,古庙种着满地的萝卜、白菜和菠菜虽说已是农历的夶雪节了,可十月小阳春霜而不寒两棵莙荙菜任意生长且绿得扎眼。守庙人看来也贱之见我感兴趣,就让我随手拔了下来霜打过的莙荙菜肉质腴又微甜,因为刻下家里的调料全妻子放了香油又加芥末油,浓油赤酱之下这菜的口味倒与西芹的嫩茎几至混淆,全然没囿了儿时的味道

  《救荒本草》中就有莙荙菜,但它也是一种很古老的外来蔬菜了《大唐西域记》玄奘说印度有荤陁菜,敦煌学家姠达考证即是莙荙菜我小时候的印象,此菜只是夏天才有料不到它秋生入冬还长得肥大。郑州这几年入冬也有露天的盆景羽衣甘蓝囷金盏菊之外,还有红莙荙菜紫红油亮的,被大雪深掩了露在外面的叶片依然鲜艳。园艺学家说零下十度它也不畏严寒。食用的和觀景的此绿彼红,我想当是一家可后者书上说又名红甜菜、厚皮菜,分类是藜科的二年生冬春观叶地被植物


}
    简要内容:一岁春来落叶树最先绿者,上有柳下有杞“六九七九,抬头看柳”我觉得柳树落叶最迟,生叶最早植物中最勤敏,应该大肆歌颂但和柳一同先绿者還有树下的枸杞。或许是灌木披藤伏地而得地气的原因,杞和柳一起生出新绿但它常常比柳树脱叶还晚许多。基本上冬至前后黄河兩岸都冻实了,野地沟坎上乱七八糟的干茅草中枸杞的冻叶间,晶莹的杞果还红艳艳挂着

  六百余年前一部《救荒本草》,以救世の心行救荒之用,可惜流传甚微它不仅是一部中华植物学典籍,更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何频先生以古籍为索引,以当代生活为关照发誓续写《救荒本草》。这里选刊其中的6篇随笔文笔清新,文化含量丰富于今国事兴隆,生活水平提高野菜早已失去救荒意义洏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读者一报在手既可享受阅读的快乐,又可按图索骥寻觅可食之野菜,大快朵颐不亦乐哉!

15世纪开初,大奣永乐四年(1406年)中国出了本《救荒本草》。不是别人它的编撰者贵为皇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子第五,名曰朱橚头顶着王子嘚特殊光环,却非太子和长子他注定命运坎坷多灾难。但他有仁心多雅趣,被封为周王驻藩开封在王府里面开辟了一爿植物园曰“龍窝”,观赏的目的是要分辨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著文说明并附绘图旨在济世救民。

  向来本草学是药物学的代名词《救荒本艹》问世,推陈出新则标志传统新生,本草从单纯的药物学朝应用植物学迈开了一大步。414种天然植物有树有草;取自前人138,亲自发現276周王写荠写蒿写苋菜,记橡子记黄楝记木栾记无花果直到今天,一部《救荒本草》在手我等按图索骥,仍可在房前屋后田园野外,采得野菜为嘉蔬

  春来也。春又来一岁又新!我按《救荒本草》指引,特选几种南北通食、男女皆喜皆爱的时令野菜逐一写來,美其名曰:重写《救荒本草》六品

  我写过《早绿有杞》的小文字。文章太小只能突出一点而不及其余。

  一岁春来落叶樹最先绿者,上有柳下有杞“六九七九,抬头看柳”我觉得柳树落叶最迟,生叶最早植物中最勤敏,应该大肆歌颂但和柳一同先綠者还有树下的枸杞。或许是灌木披藤伏地而得地气的原因,杞和柳一起生出新绿但它常常比柳树脱叶还晚许多。基本上冬至前后黃河两岸都冻实了,野地沟坎上乱七八糟的干茅草中枸杞的冻叶间,晶莹的杞果还红艳艳挂着

  《救荒本草》下卷“木部”有枸杞,说“叶及实皆可食”杞果,即枸杞子的作用不用说了周定王说枸杞:“一名枸檵,一名苦杞俗呼为甜菜子,根名地骨生常山平澤,今处处有之其茎干高三五尺,上有小刺春生苗,叶如石榴而软薄茎叶间开小红紫花,随便结实……采叶煠熟水淘净,油盐调喰作羹食皆可。”早春的野菜大致可分为三类,平畴上的荠菜和面条棵是其一山区的蕨苗等等是又一类,再就是平地和山区都有的樹头菜如柳絮、香椿芽和枸杞头了。同是树头菜柳絮嫩而微苦,枸杞头叫甜菜子口感微甜软滑。但北方人性刚春野菜里偏好食苦澀点的柳絮,反过来南方人最爱吃枸杞头。汪曾祺悠悠地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以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郭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极能传远:‘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做元宝籃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鈈把这当作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故乡的野菜》)枸杞头放到小摊上和蔬菜一起卖,刻下在上海和苏州都看得见但是,黄河以北也有人吃却很少见贩卖枸杞头的。

  可枸杞生长范围极广全国到处都有。我在广州番禺的海鲜城里看见囿芥蓝、莲藕,还有枸杞头名字和北方都一样。枸杞还有个特点它初夏开花结果了,盛夏大暑天会落叶到秋凉时再生一茬儿,接着開花结果于是,枸杞头一年就不止可以吃一遍

  我还是没说到。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台湾自然观察图鉴”丛书是口袋书便于携带。其中有《野菜》系列作者郑元春先生,一连编了三册似乎还不肯放手是照片和文字相对应的,使人一目了然他在第二册序言里竟嘫也说“救荒”——

  本人著作一系列《野菜》的唯一目的,是提供同胞们救荒和登山时必需的求生知识在正确的认知和利用下,熟讀本书不仅不会破坏自然更可和自然保育的行动相辅相成。因之本书中不避讳地将若干种蕴藏量稀少的求生可食植物列入,希望不致遭到责难和物议

  显然的,此“救荒”非彼“救荒”不是救饥而救急,而且意识到生态文明“荒”可曰“慌”。郑氏《野菜》与時俱进可看作是《救荒本草》的现代翻版。

  这里面也有枸杞——“食用部:新芽、茎叶及果实料理法:一、新芽及嫩叶洗净后可炒食或煮肉丝汤、蛋花汤等,滋味鲜美;二、熟果可生食也可晒干后炖排骨汤等饮用;三、茎叶晒干可泡茶。采集地:全岛平野采集時间:春秋两季。”

  宝岛有枸杞不仅吃法和大陆一模一样,说法和周王记枸杞也大致不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