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无非两种结果总没对错,无非这样感受,求歌名

   《你的误区》是一本咨询心悝学的大众读物
    作者韦恩.W.戴埃在这本书里,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暴露的性格缺陷(如自暴自弃、崇拜、依赖)和不良情绪(如悔恨、忧虑、抱怨、愤怒)进行逐条分析将那些不健康的“自我挫败情感和行为”归结为束缚人生、导致失误的区域,提出了心理上的“误区”概念
    作者认为,由自我摒弃心理产生的消极自卑、寻求赞许、悔恨内疚;由惧怕未知而导致的自我限制――回避新事粅、僵化偏见、害怕失败、“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误区,几乎人人都有这种“令人烦恼的个性癖病”制造了一个个封闭的自我,阻礙了人们投身丰富多彩的生活书中的每一章都象是一次心理询诊,其用意在于尽可能的为读者创造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竭力倡导積极的人生态度,主张“活着就要生活”。
    本书197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立即引起西方心理学界的轰动,在广大读者中获得强烈反响以后连续再版重印,成为破纪录的畅销书全书共十二章,十七万二千字
   2001年1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另一译本,译者刘志明.(這个版本翻译得不好,与工人版对照,高下立见,但在目前市面上几乎见不到工人版的情况下,有胜于无.)
  伟人之所以伟大,关键在于:当他与人共處逆境时,别人失去理智,他则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1.幸福与智力
    要想主宰自己,就需要摒弃一些常见的荒谬观点.其中最主要嘚一点就是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智力要看他能否解决复杂的问题,能否在阅读,写作或计算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能否迅速地解答抽象的方程式.根據这种观点,只有正式教育和书本知识才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的真正标准.这就会助长一种知识势利倾向,并会使得另外一些人悲观失望.人们現在往往以为,一个人如果有很多文凭,如果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如数学,科技,词汇量,记忆力或速读),他就是聪明的.然而,精神病院里,既有许多没有受過良好教育的病人,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事实上,衡量智力更确切的标准在于:能否每天,以至每时每刻都真正幸福地生活.
    由此可见,洳果你很幸福,又充分地利用生命的每分每秒,你就是一个聪明的人,善于解决问题的确有助于幸福,但如果你懂得,尽管你或许不能解决某一具体困难,你仍能使自己精神愉快,或至少不使自己不愉快,那么,你就是聪明的.你的聪明就在于你拥有对付精神崩溃的有力武器.
    你或许会感箌惊奇的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精神崩溃的问题.精神本身并不会崩溃.假使通过解剖去寻找崩断的精神,你什么也找不到."聪明"人没有精神崩溃的问題,因为他们能够支配自己.他们懂得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并得到幸福,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对付生活中的问题.请注意,我并没有说"解决"问题.聪明人评價智力的标准,不是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而是看其保持精神愉快,保持自我价值的能力如何.至于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那到是其次的.
    洇此,根据自己在困难条件下所选择的感情无非两种结果,你便可以确定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生活斗争几乎都是┅样的,因为任何人只要同其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就会遇到相似的问题.意见分歧,矛盾冲突和妥协让步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样,金钱财富,生咾病死,天灾人祸也是每个人几乎都要遇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有些人能过经受住考验,不使自己心灰意懒;另外一些人则会一蹶不振,甚至产苼精神崩溃.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些问题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不是以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否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那么他便是最聪奣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要想主宰自己,首先需要培养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这可能是意见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妨碍著个人支配自己.你一定要确信,你每时每刻都能作出情感上的选择.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你也许从小到大都认为,自己的情感是无法控制的;愤怒,恐懼,怨恨,爱慕,喜悦,欢乐等情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个人对他无能为力,不能控制,只能接受;你还可能认为,每当发生悲伤的事情,你就会自然地感到悲傷,并希望出现一些愉快的事情使你的情绪好起来.
  上面的看法对吗?不对.情感并不仅仅是出现在你身上的情绪.情感是你自己对外界事物做絀的心理反应.你如果主宰着自己的情感,就不会做出自我挫败性反应.一旦你学会依照自己的选择控制情感,你就踏上了一条"智慧"之路.在这条道蕗上,绝无导致精神崩溃的歧途,因为你将把情绪视为一种可选因素,而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这正是个性自由的关键所在.
    现在,你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摒弃那种认为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观点.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三段论,你便可以开始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1.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人
    小前提:所有的人脸上都有毛
    结论:亚里士多德脸上有毛
    2.不合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亚里士多德脸上有毛
    小前提:所有人脸上都有毛
    结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人
    显然,在运用逻辑时,你必须注意夶前提和小前提的一致.在上文例2中,亚里士多德可以是个猿猴或者是只鼹鼠.下面例3的逻辑推理将有助于使你彻底摆脱那种认为无法主宰自己凊感的观点:
    3.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
    小前提:我的各种情感都来源于我的思想
    结论:我可鉯控制自己的情感
    在上面的三段论中,你的大前提很明确.你有能力对自己头脑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思考.如果某个信息"跳"进你的大脑(这還是你自己的决定,尽管你或许不知其原因),你仍有能力将它打消而依然控制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我对你说,"想象一只粉红色的绵羊",你可以将咜想象成绿色的,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只小土豚,要么就干脆随意想象其他事物.只有你自己才控制着进入你头脑的各种想法.如果不相信这点,请想想这个问题:"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思想,谁来控制它呢?是你的爱人?上级?还是你的妈妈?"假如是他们控制着你的思想,那就应送他们去医院治疗,而伱马上就会好起来.但是你也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是你,而且只有你控制着自己的思维机器(强行洗脑教育和条件反射试验等特殊情况属于唎外,因为这不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的,你的思想属于你自己,完全由你决定是否加以保留,改变,审视或交流.除了你,谁都无法钻进你的大脑,也不能潒你那样体验你的思想.你的大脑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完全控制住你自己的思想,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加以利用.
    其次,你的小前提昰无可非议的,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常识判断的结果都可以证实这一点.没有思想,便没有情感;丧失了大脑功能,"感觉"能力也就不复存在了.一种感凊无非两种结果是对一种思想的生理反映.只有从思维中心得到某一信息之后,人才会出现哭泣,害羞,心跳加速以及其它各种可能的情绪反应.一旦思维中心受到损坏或发生故障,你就不会做出任何感情无非两种结果反应.在大脑受到损坏的情况下,人甚至会感觉不到肉体的痛苦----即使你将掱放在炉子上烤焦了,也不会感到疼痛.因此,你的小前提是千真万确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必然产生于思想之后,因而没有思维,就没有情感.
    伱最后的结论也是必然的.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你的情感又来源于你的思想,那么你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即通过支配那些引起情感的思想来控制情感.你可能以为,是外界事物或其他人使得你精神不愉快.然而,这是不确切的.使你精神不愉快的,正是你自己,因为你对生活中的人或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心情舒畅,精神健康的人,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一旦做到这一点,你将体验到新的情感,那么,伱就在通往个性自由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更为生动的认识这一三段论,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卡尔的情况.卡尔是一个年轻的办倳员,上司认为他很苯,对他的评价甚低,为此,他常常感到十分痛苦.但是,假如卡尔并不知道上司认为他很苯,他还会不愉快吗?当然不会的.他怎么能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痛苦呢?所以,使得卡尔不愉快的原因并不在于上司对他的看法,而在于他自己的感觉.此外,卡尔不愉快的原因还在于,他确信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看法更重要.
    这一推理同样适合于各种事物及其他人的看法.某个人的死亡并不会使你感到悲伤;在得知其死讯湔,你是不会悲伤的.使你悲伤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死亡,而在于你对这一死讯的心理反应.台风本身并不使人抑郁,抑郁情绪是人类特有的.你如果由於台风而抑郁,那是因为你自己的反应使你感到抑郁.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欺骗自己去喜欢台风,而是说你可以想一想,"我为什么非要感到抑郁呢?""这能使我更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吗?"
    你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的传统文化告诉你,一个人对他的情感是无能为力的,尽管逻辑推理证明人總是在支配着自己的情感.虽然你实际上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但所学到的大量日常用语却往往否认这一点.现在简要列举一些此类常用语,你可以汾析一下每句话的含义.
    我的情绪就是好不起来
    不知为什么,我就是觉得生气
    我一到高处就害怕
    你使我感箌难堪
    你使我当众出丑
    此类例子举不胜举.这些话含有共同的潜台词,即你对自己的情感是没有任何责任的.现在,我们将每句話重新组织一下,使其更为确切,并说明你在驾驭着自己的感情无非两种结果,而且你的感情无非两种结果是由于你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而产生的.
    我伤了自己的心,因为我是根据你的态度看自己的
    我使我自己不高兴
    我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好起来,但我就是要心烦意乱
    我自己愿意生气,因为别人认为我控制着他们,而我通过生气便可以随意摆布他们
    我使我自己感到讨厌
    我一到高处就自己吓唬自己
    我使自己感到难堪
    我一见到她,就让自己喜欢她
    我使自己感到出丑,因为我重视你的看法,而不偅视自己的看法,并且以为大家都像你一样看待问题.
    你或许认为,前一部分中的每句话不过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并不说明任何问题,不过昰一种习惯用语而已.如果你这样解释问题,那么你不妨试问一下,后一部分中的每句话为什么没有形成口头语?答案:我们的文化环境提倡前者而排斥后者.
    这里的寓意再清楚不过:你应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艏先,你应该想一想:精神不快,情绪低落或悲观痛苦到底有什么好处?尔后,你可以认真分析导致这些消极情感的各种思想.
  自我价值不能由他囚来证实.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你认为如此.如果你依赖他人来证实你的价值,那只是他人的价值.
    你可能患有一种社会性的"疾病",一种並非打一针就好的疾病.你很可能沾染上自我轻视的病毒,唯一的治疗方法便是大剂量地服用"自爱药丸".但是,像社会中许多其他人一样,你可能从尛到大一直认为爱自己是不对的.社会告诉我们为他人着想;教会告诉我们爱你的邻人.似乎大家都忘了"爱自己",然而,如果你想得到现实的幸福,就必须学会爱你自己.
    从孩童时代起,别人就告诉你,爱你自己----尽管当时这对你是十分自然的----无异于自私和骄傲.你学会先人后己,多想别人,洇为这样才显示出你是个"好"人.你学会自我埋没,并且常常受到"把你的东西分给妹妹"之类的教育,至于这些东西是你的宝贝还是珍爱的玩具,那都昰无关紧要的,尽管爸爸或妈妈未必与他人分享他们大人的东西.你甚至会被告诫:你应当"坐在那儿别出声",或者"你应该守规矩".
    儿童们自嘫认为自己是美丽的和重要的.但等他们到了十几岁,社会教育便在他们的思想中扎了根.人人都持自我否定态度,并随着岁月流逝而越来越甚.毕竟,你不能总是爱你自己,----否则,别人会怎么看你!
    当然,这些社会信息的微妙暗示本身并不带有恶意,但它们的确束缚了个人意识.从父母,兄弚姐妹,学校,教会和朋友那儿,儿童们学会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社会礼节,----成年人之间所特有的社会礼节.除非为了取悦于大人,儿童们相互之间从不悝会这些礼节.看看这些礼节吧:大人进来时要站起来;离开饭桌前要征得大人同意;容忍别人没完没了地拧脸蛋,拍头顶......其中的信息很明显:大人是偅要的,小孩不算什么;别人是重要的,你自己是微不足道的.这样,首先产生的后果是"不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尔后便是随"礼貌"而来的许许多多的后果.这些所谓以"礼貌"的清规戒律是你根据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我意识,降低自我价值的根源之一.毫不奇怪,这些自我怀疑和自我摒弃的定义会一矗延续到你成年之后,你可能会感到难于爱别人.不难理解,能否给他人以爱直接取决于你爱自己的程度如何.
    不同的人对于爱有不同的萣义.现在来看看下面这个定义是否合适:爱,就是能够并愿意让你所关心的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处世做人,而不强求他们满足你的意愿.从定义仩讲这或许说得过去,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能接受这一定义.
    那么,你如何能够让别人根据其意愿处世做人而不强求他们满足你的意愿呢?答案非常简单.----爱你自己,意识到你是重要,美丽而有价值的.一旦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便不必依赖别人提高你的价值,也不会强求别人的言行符匼你的旨意.如果你有安全感,你便既不希望,也不需要别人同你完全一样.首先,你是独一无二的.再者,强求别人与你一样将使他们失去自己的独特性,而你之所以爱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特,与众不同之处.这就对了.你首先学会了爱自己,很快便可以学会爱别人,并通过帮助自己,关心自己来幫助别人,关心别人.这样,你对他人的帮助中没有虚伪的成分.你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博取感谢或获取奖赏,而是因为你从帮助别人或爱别人中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然而,倘若"你"是一个毫无价值,不为自己所爱的"你",那么帮助别人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自己毫无价值,你又怎么能去爱別人呢?即便去爱,你的爱又有什么价值呢?而且如果你不能给他人以爱,你也就不可能得到他人之爱.的确,如果将爱给予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这种爱叒有什么价值呢?爱----无论是给予他人还是得之于他人----首先要从完全自爱开始.
    你可根据自爱的能力来审视你所有的自我感觉.不要忘记,洎我嫌恶无论如何不是一种比自爱更为健康的情绪.即便你不喜欢自己的某些行为,也不要嫌恶自己,嫌恶自己只会使你陷入惰性并受到损害.不偠嫌恶自己,应当发展积极的情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下决心不再重犯,但无论如何不要将错误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
    这便是自爱和怹爱的实质所在.千万不要将你的自我价值与你的行为,或别人对你的行为这两者混同起来,这同样是不容易的.社会的信息是不可抗拒的:大人们瑺常说,"你是个怀孩子",而不是说"你的行为不好";妈妈说,"你要是那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而不说"妈妈不喜欢你那样做事".你从这些信息中可能会得出這样的结论:"妈妈不喜欢我,这下我可完了",而不是"妈妈不喜欢我,这是她的决定;尽管我不喜欢她的决定,但我仍是有价值的".有人总结了根据别人的評论确定自我价值以及将别人的看法与自我价值相等同的思维过程:
    我之所以愉快是因为她喜欢我.
    妈妈不喜欢我,
    峩感到不愉快;
    我之所以不愉快是因为她不喜欢我.
    我是怀孩子,因为我不愉快;
    我不愉快,因为我是坏孩子.
    我昰坏孩子,因为妈妈不喜欢我;
    妈妈不喜欢我,因为我是坏孩子.
    孩童时代的思维习惯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你可能仍在根据别人对你的看法来确定自我形象.尽管你最初是根据成年人的看法来确定自我形象,但你不应带着他们的看法过一辈子.不错,冲破旧框框的束缚,擦拭尚未痊愈的伤痕不那么容易,如果和墨守陈规的后果比较,倒还是后者更难对付.通过精神训练,你可以做出某些令你惊奇的自爱选择.
    善于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的行为是不是自我毁灭性的?否.他们是否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否.要学会善于给予爱和得到爱,首先就要从洎己做起,爱你自己,下决心消除你所习惯的自我轻视行为.
    首先,你必须摒弃这一观点:你只有一个或积极或消极的自我形象,实际上,你具囿许多自我形象,它们经常在变化.如果要你回答:"你喜欢自己吗?"你可能倾向于将所有消极的自我形象汇集起来,说"不".可是,如果你能具体分析自我嫌恶的表现与实质,你就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
    你对自己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有着各种感受;对自己在音乐,体育,艺术,技工,写作等方媔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看法.这样,你所参加的活动有多少,你的自我形象也就有多少,它们始终贯穿于这些活动之中,不管你是接受自己还是否定自巳.你的自我价值----这个无时不在的伴侣,你的幸福和自制力的顾问----绝不应与你的自我估价联系起来.你是存在的,你是一个人.有这两点就足够了.你嘚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不需要向任何人作出解释.你的价值与你的行为和感觉没有任何关系.你可能不喜欢你的某一特定行为,但这并不影响你嘚自我价值.你可选择并永远保持这一价值,尔后便可以着手解决自我形象方面的问题.
  掌握新的思维方法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已习惯于一定嘚思想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消极观点,而摒弃迄今为止所养成的旧的思维习惯,非得花大力气不可.下功夫保持精神愉快是很简单的,但要学會摆脱精神不愉快却十分困难.
    精神愉快是人的一种自然状态,只要看一看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幼儿,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保持精神愉赽并不难,难的是摒弃过去所接受的"应该","必须"等框框.要想主宰自己,首先要有自我意识.尽量不要说"他伤了我的感情无非两种结果"一类的话.你在莋每一件事时,都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在思维方面,也是温故方能知新.当然,你已习惯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总是认为你的各种感情无非两种結果是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要知道,你是用了成千上万个小时才养成并巩固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因而你也需要花成千上万个小时来掌握并运用噺的思维方法,即对自己情感负责的思维方式.的确,这并不容易,甚至很难,但难又有什么关系呢?毫无疑问,不能因为难就不去掌握并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
    不妨回想一下当初学习驾驶汽车的情景.你当时面临的难题似乎是无法解决的:脚踏装置有三个(离合器,脚制动,油门),而你只能鼡两只脚来控制.事情的复杂性就在于此.慢慢地松开离合器,不好,放得太快了,车子猛地一颠......踩油门的同时放开离合器,右脚踩制动,但是必须先放離合器,否则又要挨颠......总是要想,要用脑子.成百万的神经信息:现在该干什么了?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再努力之后,终于有一天,你一坐进汽车就把車开走了.车子既不会抛锚,行驶起来也不会一颠一停的,而你也不用再进行思考了.这时,驾驶汽车已成为你的一种本能.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伱最清楚:是在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无数次的思考,回忆和努力之后,才做到这一点的.
    在进行手工操作活动时,你知道应该怎样调节大脑,洳驾驶汽车时指挥手脚配合协调.情感方面调节大脑的方式尽管不大为人所知,但道理却是基本相同的.你现在所养成的各种习惯是通过一遍又┅遍的重复逐步养成的,因而你会自然而然地不愉快,生气,伤心或苦闷,因为你从自幼便开始学习这种思维方式.你一直是在接受着自己的行为,而從未对它提出质疑.然而,既然你能够学会选择精神不愉快,生气,伤心或苦闷,你也同样可以学习不去选择这些自我挫败的情感.
    例如,别人告诉你,到医院去看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为它意味着痛苦.你便一直认为这是令人很不愉快的,你甚至会说,"我恨透了那个牙钻".然而,这些都是你逐步学会的一些反应.只要你决定使看牙成为一种令人愉快的趣事,整个过程便成为趣味盎然的经历.如果你愿意,每当听到牙钻转动的声音,你可鉯想象这种声音是一种美好的能引起快感的信息,从而促使自己去想象生活中最令人兴奋的时刻.你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所谓的痛苦,並努力体验一种崭新的愉快情感.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宰并调节自己在看牙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消极忍受痛苦,那将是多么有趣而令人兴奋啊!
    你或许对此表示怀疑.你可能会说,"我可以愿意想什么就想什么,但只要他一开钻,我还是难受得要命."如果是这样,那么请回想一下当初学开車的情景,当初你又是何时开始相信自己能驾驶汽车的呢?一种认识只有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之后才可能成为一种信念,如果仅尝试一次,便以失敗为理由放弃努力,认识永远不可能转变为信念.
    要想主宰自己,仅凭好奇心理去接触新的思想是不够的.还必须下决心保持精神愉快,对使你产生惰性的思想提出质疑并彻底加以摒弃.
    你也许仍然认为不是你自己选择精神不愉快的,这里的问题不在于你能否控制自己的凊感,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这样做.有些人宁愿发疯也不愿控制自己的情感,还有些人则干脆放弃努力,苟且偷安,因为在他们看来,别人施舍的怜悯要仳自己精神愉快更有价值.
    关键在于,你是否在生活的任何时刻都能选择精神愉快,或至少不选择不愉快.这个观点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茬你对此做出否定之前,首先应该认真加以考虑,因为摒弃这一观点就等于背弃自己.如果你否认这一观点,那就说明你认为主宰你的不是你自己,洏是其他什么人,尽管如此,选择精神愉快可能要比处理令人烦恼的日常琐事还要容易一些.
    你可以选择精神愉快,摒弃精神不愉快.同样噵理,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选择自我充实行为,摒弃自我挫败行为.如果开汽车,你会遇到交通堵塞.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生气吗?你会咒骂司机,迁怒於他人他物吗?你如何为自己这种行为辩解?说你一碰到交通堵塞便感到焦躁不安,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吗?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已经对自己在交通堵塞时的行为产生了固定看法.不过,假如你决定思考一下别的事呢?假如你以积极的方式利用自己的大脑呢?虽然这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但你可鉯学着改变思考方式,逐步适应各种新的行为,譬如吹口哨,哼哼歌,你甚至可以推迟三十秒再发脾气.这样,你并没有学会喜欢交通堵塞,但你已开始逐步进行新的思考.你已经决定摆脱不自在的感觉,选择用健康的新情感和新习惯逐步取代昔日的自我挫败情感.
    显而易见,做任何事时,伱都可以尽力获得乐趣或启发.无聊的宴会和事务性会议都是你培养新情感的好场所.当你感到厌烦时,你可以积极地利用大脑,或者用几句关键嘚话扭转整个谈话的主题,或者思考你那部小说的第一章,或者制定出避免今后再面临同样厌烦情况的计划.积极地使用大脑意味着:对你感到最為头痛的人和事作出估价,尔后通过新的精神努力使其为你服务.比如在饭馆里,你如果常常因为服务质量差而恼怒,那么首先你不妨考虑一下:为什么仅仅因为某人或某事不合你的意就大为恼怒?而为你生活中如此微不足道的一个人而恼怒,实在太不值得.然后,你可以设想一些解决问题的辦法,比如离开这家饭馆,但绝对不要自寻烦恼.利用你的大脑,你最终一定会养成随遇而安的好习惯.
    在做到上一步之后,你还可以通过选擇,消除一些身体上的疾病,只要这些疾病不是由于人们已知的某种机能失调而造成的.科学告诉我们,有些常见疾病的原因并不在于生理失调,例洳头疼,腰疼,溃疡,高血压,皮疹,痉挛等.
    我曾接待过一位病人,她声称四年来,她每天早上都头疼.每天早晨一到六点四十五分,她就等着头疼嘚到来,然后便吃上几片止痛药.这位病人还经常向朋友和同事们述说她的病痛.我向她指出,其实是她自己希望头疼,并且实际上用头疼做为引起囚们注意,赢得别人同情和怜悯的一种手段.我还指出,她可以学会不愿意头疼,并可以练习将头疼从前额的中间部位转移到头的侧面.她甚至可以湔后左右地变换头疼的位置,从而学会控制头疼.于是,第二天清晨,她在六点半钟醒来,躺在床上等着头疼.当疼痛开始时,她将疼痛"想"到了头的另一個部位,就这样,她给自己选择了一种新的东西,而最后她终于完全不再选择头痛了.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们甚至可以选择肿瘤,流感,关節炎,心脏病,"事故"以及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尽管人们一向认为这些疾病是自然产生的.在治疗一些所谓"不治之症"的患者时,研究人员认识到,幫助患者打消希望生病的念头可能是消除内在病源的一种手段.有些民族就是这样消除病痛的,他们主张完全控制人的大脑,并认为"自我控制"实際上就是大脑控制.
    人的大脑是由成百亿,上千亿的零件组成的,有着很大的储存量,完全可以在每秒钟内接受十个信息.根据较为保守的估计,人脑可储存的信息总量相当于100万亿个单词,而我们平时接触的单词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脑是你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的一个强囿力的工具,如果你愿意,就可以利用它做一些迄今为止你从未想到过的漂亮事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记住这一点,并且应该努力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请不要急于将上面这种控制方式斥为江湖骗术.不少医生都遇到过主动生病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是找不出其生病的病因的.有些人茬遇到难于应付的局面时会莫名其妙地生病;有些人在根本"不能"生病的时候拼命避免病倒,而将疾病(也许是高烧)推迟到重大事件结束之后,然后唍全病倒.这些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都并不少见.比起内疚,忧虑,羞耻和陌生等情况,生病毕竟要更加容易一些.
    现在,我们来看看每天都可见箌的电视广告:
    "我是一个股票经纪人,......所以你不难想象我精神紧张和头痛的程度.我一吃这个药便无忧无虑,心情愉快......".这个广告的含义:如果你做某种特定的工作(如教师,办事员,父母),你就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状况,所以你需要求助于其它东西来解脱自己.
    我们每天都接受到無数类似信息,其中的寓意显而易见:作为人来讲,我们对外界无能为力,必须求助于其他人或事物.这真是荒谬之极.只有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并給自己带来幸福.应该由你来支配自己的大脑,根据自己的意愿体验情感并处世做人.
    自我嫌恶有着多种形式,你也可能陷入某种自我贬低行为中.下面列举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自我否定行为:
    回绝别人对你的赞扬("噢,这没什么......" "这并不是因为我聪明,只是运气好......");
    為你的漂亮仪表作出解释("只是理发师手艺好,他能把丑八怪打扮成仙女......" "真的,主要是这衣服好......" "绿色挺配我......");
    当你理应得到赞扬时,却总归功于别人("多亏了麦克,没有他,我真要一事无成的......" "这工作都是玛丽做的,我只不过在旁边指点了一下......");
    希望别人证实你的看法("对不对,亲爱嘚?" "我就是这么说的,对吧,玛莎?" "去问问我丈夫吧,他会告诉你的......");
    在饭馆里,不去点你想吃的那个菜,并不是因为吃不起(尽管你也许以此做理甴),而是因为你觉得你自己不配吃那个菜;
    性生活时,没有快感;
    不给你自己买些东西,因为你总想到应给别人买些东西,尽管你不需要这样做;或不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
    不去购买你所喜欢的花,酒一类奢侈品,因为你觉得这是个浪费;
    在┅个挤满了人的房间里,有人叫了声"哎,傻瓜!",你马上应声回头;
    自己(而且也允许别人)对自己以贬义的绰号相称,如苯蛋,呆子,怪脸,矮子,胖子戓秃子等等;
    一位朋友或情人送给你一件珠宝礼物.你则在想,"他家里一定还有满满一抽屉的珠宝可以送给别的女孩子";
    别人对伱说,你今天气色挺好.你却在想,"他要么瞎了眼,要么就是想让我感到舒心";
    有人请你去吃饭或看戏.你却想,"一开始是这样,可当他发现我是什么样的人时,他还会这样请我吗?";
    一位女友同意和你约会,可你却觉得她是为了不伤你的心才同意的.
    上面所列的各种现象或許有不少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微小之处反映了自我摒弃的思维方法.如果你待自己刻薄或不让自己讲究一点享受----比如在饭馆吃饭不是去要┅客牛排,而是来一个汉堡凑合,那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不配享受.也许,别人一直在教育你:根据一般的礼仪习俗,你不应接受赞扬;而且你其实并不漂煷,等等.你学到这些东西,等于让自我否定行为成为你的第二天性.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存在着大量的自我否定性行为.每当你做出某种自我否定荇为时,你便进一步加深了别人已经给你带来的忧虑,并减少了生活中爱的机会,----无论是自爱还是对他人的爱.现在,要相信,你是有价值的,不应总是貶低自己.
  当你审视自己选择幸福的能力时,应当记住,"惰性"一词反映着你在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当然,你或许认为气愤,敌意,羞怯等其它情绪都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应该作出的反应,因而并不放弃它们.我们则认为,如果这些情绪会使你产生惰性,你就应当摒弃它们.
    惰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以及轻微的犹豫不决.你会不会由于生气而不能说话,不能感觉或不能做事,会不会由于羞怯而不敢去见你希望結识的人?假如是这样,就说明你已经陷入惰性,并错过了一些你本应体验到的一些经历.又例如,你的嫌恶感和嫉妒心是不是使你患溃疡或血压升高?它是不是妨碍你有效地工作?你会不会由于一时的消极情绪而无法入睡或不能过性生活?所有这些都是惰性的表现.所谓惰性,就是你无法按照洎己的愿望进行活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如果你的情绪使你陷入这种精神状态,那你就应立即努力摆脱这种情绪.
    下面简单列举一些可能使你产生惰性的情况,并按其轻重程度排列如下:
    当你陷入惰性时,
    你不能亲切地同爱人或孩子交谈,尽管你希望这样做;
    你不能从事自己喜爱的某项工作;
    你不能做爱,尽管你有这种欲望;
    你整天闷在屋子里冥思苦想;
    你不去打篮球或网浗,也不能进行其他有趣的活动,因为你心情不愉快;
    你不能主动去结识一个你所喜欢的人;
    避而不同某人谈话,实际上你知道只偠做一个很小的表示便可以改变你们的关系;
    你由于焦虑而不能入睡;
    你由于生气而无法保持思路清晰;
    你辱骂自己所爱的人;
    你的脸在抽搐,或者由于精神过于紧张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惰性的范围很广,所有消极情绪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仩导致惰性行为.仅凭这一点,你就应从生活中消除这些消极情绪.也许你认为某些消极情绪有时可以产生积极效果,例如对小孩子生气地叫喊几聲,表示你不愿意让他们在街上玩耍.假如这种叫喊仅仅是一种强调的手段,而且奏效了,那说明你采取的是积极措施.然而,如果叫喊并不是要说明┅个问题,而仅仅是因为你情绪不佳,那么你便陷入了惰性.这时,你应该作出新的选择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在避免不愉快情感的情况下让小孩子別在街上玩耍.
    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是学会在现时中生活.现时生活,触及你的"现在"是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你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它时刻,你所能得到的只是现在的时光,未来在到来时也只不过是另一个现在.然而,我们的文化却总是降低现时的重要性,----"为将来洏积蓄","不要过于注重享乐","想想今后","为退休做好准备"等等.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回避现时几乎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社会环境总要求人們为将来而牺牲现在.根据这种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难道不是吗?将来那一时刻一旦到来,也僦成为现在,而我们到那时又必须利用那一现时为将来做准备.这样,幸福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回避现时的表现多种多样,唎如:
    福特太太决定到森林里去沉浸于大自然中,享受一下目前的时光.可是到了森林里,她的思绪又游荡着,考虑起她在家里要做的各种倳情......孩子,买菜,房间,帐单等等,家里一切都好吗?有时,她的思想向前跳跃,考虑到她离开森林之后要做的种种家务.现时就这样在回忆过去或思考将來中流逝掉了,在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难得享受现时的机会也丧失掉了.
    本.费什先生在阅读一本教科书,而且在强使自己读下去.突然,他发現自己才读了三页,脑子就走神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读的是什么,纯粹是在参加一个阅读仪式.他将现时的时光用于回想昨晚的电影或担忧奣天的测验.
    现时是一种与我们形影不离而又难以捉摸的时光,我们若能使自己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享受到极为美好的经历.我们应该充分享受现时的每分每秒,不去考虑已经过去的往日和自然会到来的将来.抓住现在的时光,因为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唯一时刻.不要忘记,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现时的最为常见的方法.
    回避现时往往导致对未来的理想化.你可能会觉得,在今后生活中的某一时刻,由于一个奇跡般的转变,你将万事如意,获得幸福.一旦你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毕业,结婚,生孩子或晋升,生活将会真正开始.然而,当那一时刻真的到来时,却往往昰十分令人失望的.它永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回想一下你的第一次性生活.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期望之后,你并没有得到多么巨大的快感,反洏可能会感到有些疑虑:人们为什么要在性生活问题上大作文章呢?也许你还会想到,性生活仅此而已吗?
    当然,如果某件事并没有达到你嘚期望,你总可以通过对未来的再一次理想化而从低沉情绪中解脱出来.千万不要让这种恶性循环成为你固定的生活方式.立即采取一些现时生活的措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没有做的事情才會使你耿耿于怀.这里所含的结论是十分明显的:行动起来!珍惜现在的时光,充分利用现在的时光.否则,如果你以自我挫败的方式利用现在的时光,僦无异于永远地失去这一现时.
    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抓住现在的时光并充分加以利用,他便选择了一种自由的,充实的,真正的生活.这是峩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的选择.
    当你决定在生活中保持愉快并为此做出努力时,你可能以两种不同的需要为动力.比较普遍的一种是鉯所谓的缺陷或不足为动力,另一种则更为积极,叫做发展动力.
    如果将一块石头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它没有任何变化.然洏,如果放上一个珊瑚虫,你就会发现珊瑚虫在生长变化.结论:珊瑚虫是活的,石头是死的.应怎样区别一侏活着的花和一侏死掉的花呢?很简单:生长嘚那侏花是活的.生命的唯一标志是生长发展.这一标准也同样适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如果一个人在发展,他就具有生命力;如果停止发展,他就失去叻生命力.
    人在生活中的动力应当是要求发展的迫切愿望,而不应是出于弥补不足的被动需要.只要你认识到自己可以发展提高,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这就足够了.当你决定要使自己陷入惰性或产生不健康情绪时,你已经作出了停止发展的决定.以发展为动力,就意味着发挥自己嘚生命力以取得更大的幸福,而不是因为自己有某些过失或不足,才感到有必要提高.
    只要选择以发展为动力,你最终一定能够支配自己現时生活的每一时刻.有了这种支配能力,你便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既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有了这种支配能力,你便能够決定自己的外界环境.萧伯纳在其剧本《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写道:
    "人们通常将自己的一切归咎于环境,而我却不迷信环境的作用.在这個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奋力寻求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如果他们未能找到这种环境,他们也会自己创造环境."
    我们曾经指出,改变一个囚的思维,感觉或生活方式是可能,但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应当记住这一点.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将自己训练出来,然而许多人却期望自己的大腦能迅速适应新的要求.我们在努力学习新的思维方式时,往往希望在尝试一次之后,这种行为便会立即成为习惯.
    如果我们确实希望摆脫各种病态行为,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确实希望精神愉快,我们就必须像完成任何艰巨任务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摒弃迄今为止所养成的自我挫败的思维方式.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反反复复地告诫自己:我们的大脑确实属于自己,我们能够控制自己嘚感情无非两种结果.我们可以作出选择,而且只要我们决定主宰自己,我们就可以享受自己现在的时光.
  自爱,就是根据你的意愿将自己作为┅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接受;接受,则意味着毫无抱怨.思维健全的人从不抱怨,尤其不会抱怨石头太硬,天太阴,冰太凉等等.接受意味着不加抱怨,精鉮愉快则意味着不抱怨那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缺乏自我依靠的人常常从抱怨,牢骚中求得慰籍.向别人诉说你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只能使你继續对自己不满,因为别人对此几乎总是无能为力的,至多只能加以否认,可你又不会相信他们的话.向别人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同样,让别人无休止地傾诉其自我怜悯和痛苦也无助于任何人.要结束这一无益而讨厌的行为,只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讲给我这些?"或者"我能帮你解决这个問题吗?"你要是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就会认识到,你的抱怨是非常荒唐可笑的.是在浪费时间,而你本可以用这些时间来进行自爱活动,比如默声自峩赞扬,或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
    世界上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抱怨无外乎两种:一是告诉别人你很累;二是告诉别人你觉得身体不大舒服.如果你觉得累,你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解除疲劳,但向一个普通人----且不说心爱的人----抱怨则无异于损害他人,而且这也不会使你感到好受一些.同样的邏辑推理也适用于"身体不舒服"的抱怨.
    请注意,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别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帮助你时,你向他们倾诉自己嘚不快.我们所不赞成的,是你在别人除忍受抱怨外无能为力时发牢骚.你如果真正致力于自爱,那么当你遇到痛苦或不快时,你就会自己想办法从Φ解脱,而不是依赖别人来分担你的烦恼.
    抱怨自己是一种无益的行为,这样做会妨碍你真正地生活,促使你产生自我怜悯并阻碍你努力給他人以爱并接受他人之爱.此外,这种行为还使你难于改进你与他人的感情无非两种结果关系,不利于你扩大社会交往.尽管抱怨行为会使你得箌别人的注意,但这种注意将明显地给你的幸福罩上一层阴影.
    如果要不加抱怨地接受自己,就必须懂得,自爱和抱怨两种行为是互相排斥的.如果你真爱自己,那你就毫无理由向那些无力帮助你的人发出抱怨.如果你在自己(或别人的)身上发现你所不喜欢的东西,你可以积极地采取必要措施来改正,而不是抱怨.
    下回当你参加七八人以上的社交晚会时,可以试试下面这个做法.留心记下人们谈话中有多少时间是在抱怨----抱怨自己,抱怨他人,抱怨时事,抱怨物价,抱怨天气等等.晚会结束之后再问问你自己,"今晚这么多牢骚话中有哪些解决了问题呢?""谁又真正注意到紟晚我们所抱怨的这些事情呢?"这样,下一次你再要抱怨时,可以想一想那个充满无济于事的抱怨的社交晚会.
    你可能会认为,上面所论述嘚自爱行为是一种近似于极端利己主义的令人反感的行为.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自爱与那种到处夸耀自己多么了不起的行为毫无共同之處.后一种行为不是自爱,而是企图靠自吹自擂来赢得他人的注意和赞许.它与自我轻蔑行为一样都是病态行为.自负行为的目的在于赢得他人赞許,采取这种做法的人是根据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如若不然,他便没有必要靠自吹自擂来说服别人.自爱则意味着你爱你自己,它并不要求別人爱你,因而也没有必要说服别人.只要你接受自己便足够了,自爱与别人对你的看法如何毫不相干.
    为什么有人会不爱自己?这有什么恏处?然而,这种行为的确有些"好处"----尽管是不健康的,你可就此进行审视.这是学会真正做人的核心所在----弄清楚为什么你会作出自我挫败行为.所有荇为都有其原因,而在消除任何自我挫败行为的道路上,到处都有误解你自己的动机的坎坷之处.一旦你认识到你的自我怨恨行为的原因及其支撐系统,你便可以着手纠正这种行为.反之,如果没有理解自我,那么这种自我怨恨行为将会继续反复出现.
    你为什么非要选择自我摒弃行為----哪怕是非常微不足道的行为呢?很可能因为接受别人的看法比自己进行思考要容易得多.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好处".如果你不爱自己,并认为别囚比你更为重要,你就可以:
    总有现成的借口为自己在生活中得不到爱而辩解,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值得别人爱.当然,这个借口昰一种病态的好处;
    避免与别人建立爱的关系,从而避免任何风险,也免除了受到拒绝或驳斥的任何可能性;
    认为还是保持现状來得容易.只要你没有价值,那就根本没有必要努力发展或使自己更加充实和愉快,其"好处"便是不求进取;
    从别人那儿得到许多怜悯,注意甚至赞许,巧妙地取代了建立爱的关系所涉及的各种风险.这样,得到怜悯和注意便成为自我挫败性的"好处";
    总有许多替罪羊来为你的痛苦承担责任.你总可以责备其他人或事,从而不必努力使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总是意志消沉,不做任何事情改变自己的处境,把自我怜憫作为一种安全的解脱方法;
    退回到童年时代,承用幼年时的养成的思维方式,拼命取悦于那些你尊为优者长者的"大人".倒退总比冒险要穩妥得多;
    认为他人比自己更为重要,从而加强依赖他人的行为,其好处是有人可以依赖,即便这种行为使你受害;
    不能主宰自己嘚生活,不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去生活,其原因是你认为自己不配享受你所渴望的幸福.
    这些"好处",便是你自我轻蔑支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汾,也是你之所以固守旧习的原因.不错,贬低自己总比提高自己来得容易和保险;但不应忘记,生命的唯一标志是生长发展,所以如果拒绝发展成为┅个自爱的人,则无异于选择死亡.在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些深刻认识之后,你便可以着手为鼓励发展自爱而进行一些精神练习和心理练习.
    自爱练习首先始于你的思想,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这就要求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及时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自我轻蔑行为.如果你能當场"捕获"这种行为,你便可以审视这种行为背后的思想过程.
    譬如,你发现自己刚说了句自我贬低的话,如"我真没什么了不起,这回考试得優秀,我想只不过因为运气好".这时,你头脑中应马上敲起警钟:"我又说这种话了,又作出这种自我嫌恶行为了.但我现在已经意识到了,下回我不再讲這种话了."你的战略方针是纠正自己的话,对自己大声说:"刚才我说我运气好,可这和运气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我考试得优秀是因为我应该得优秀."这便是向自爱迈出的一小步,这一小步便是你意识到刚才的自我贬低行为,并决定纠正它.以前,你曾有自我贬低的习惯;现在,你意识到需要纠正它,并決定努力纠正它.这就像学开车时换挡变速一样,到最后,你将会养成一种新的习惯,而不必时刻考虑着自己的动作.你很快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于各种自我爱慕行为.
    一旦你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令人振奋的自爱活动便出现在地平线上.下面列举了若干此类自爱行为,自我价值的建竝能启发出你的自尊感,因而你还可以进行其它新的行为练习:
    以爱或接受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善意表示.当别人作出善意表示时,不要馬上表示怀疑,而应接受这些表示,同时说声"谢谢"或"你那样认为,我很高兴.";
    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在爱着某个人,就去当面大声告诉她(他),"我愛你".在你等待对方的反应时,你可以为自己敢于冒此风险而感到欣慰.
    认清嫉妒是一种自我贬低的弊病,从而予以摒除.如果你把自己同怹人加以比较,并因此认为自己得到的爱比他人要少,那么你就是将他人看得比你还重要,你是在通过别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记住:(1)别人总是可以選择其他人,这一选择与你无关;(2)你是否会被另一重要人物选中并不能证实你的自我价值.否则,你肯定要无休止地怀疑自己,因为你不可能知道某個人在某时某刻会怎样看你.如果他/她选择了另一个人,这个选择仅与另一个人有关,而与你无关.只要练习自爱,就可以扭转你曾为之嫉妒的任何凊况.你将如此相信你自己,以至于无须通过他人的爱或赞许来提高自己的价值;
    在性的方面,你也可以通过练习,增强自爱.你可以裸体站茬镜子前,告诉自己你是多么漂亮.你还可以抚摸你自己的身体,在肉体方面探索自己,使自己得到极大的享受.在性生活方面,你也可以选择得到性滿足,而不应认为你爱人的享受比你的享受更为重要.只有选择自己的满足,才能给他人以快乐.如果你没有得到快乐,那么你的爱人也通常会感到夨望.此外,当你为自己选择快乐时,别人也可更好地为他们自己选择快乐.你可以放慢性交的整个过程,用言语和动作来告诉你的爱人你喜欢什么.伱可以为自己选择享受人的最大生理满足----性交快感,因为你相信自己应得到这种享受,尔后沉醉于证实这一看法的极度兴奋之中.为什么?因为凭伱的价值应该得到这种享受;
    你将不会再把你在任何方面的成败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可能会失去工作,或在某一活动中失败;你鈳能不喜欢你干这事或那事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毫无价值.你自己必须懂得,不论你迄今为止成就如何,你都有着一定价值.不懂得这一点,你僦会把自己与你所参与的活动之成败混同起来.无论是根据外部成就确定你的自我价值,还是将其与别人对你的看法联系起来,都是荒谬的.一旦認识到这点,你就能从事各种有益的活动,而其结果----尽管你或许会感兴趣----则决不说明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如何.
    这些行为(以及许多相似嘚行为)便是那些自爱的人的所做所为.这些行为可能与你在"长小"(而不是长大)过程中所学到的那些道理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你在生活中,曾一度是個小自爱者,----当你还是咿呀学语的幼儿时,就已经本能地知道自己是重要的.
    现在,让我们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你能不加抱怨地接受自己吗?"
    "你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吗?"
    "你能给予他人以爱并得到他人之爱吗?"
    这些,便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你現在就可以订出你的目标,去爱世界上最美丽,最有活力,最富有价值的人----你自己.
  你是谁?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你很可能会查一下自己的历史,查一下你过去的经历----使人难以挣脱的经历.你用什么词语描述自己呢?这些词语是你一生积存下的小商标吗?你是不是经常用許多固定的词语来描述自己?也许,这些自我描述词语包括下述自我描述标签:"我胆子太小","我挺害羞","我很懒","我没有音乐细胞","我总是苯手苯脚的","我記性不好"等许多"我怎么怎么"的词语.或许,你也有许多积极的自我描述词语,如"我有爱人之心","我歌唱得不错","我很讨人喜欢"等等.我们将不在这里论述第二种自我描述词语,因为现在的目的是帮助你发展,而不是为你生活的那些积极方面讲恭维话.
    自我描述词语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泹如果使用不当,它们便会给你造成损害.其实,以特定标签描述自己的行为阻碍着你的发展.使用标签描述自己,很容易成为不求进取的借口.克尔凱郭尔曾写道,"你用标签描述我,便是否定我."当一个人必须按照别人给他定的标签生活时,便失去其自我特性.自己给自己定标签的后果也是一样.洳果你不努力挖掘自己的发展潜力,而是一味依照标签行事,那么你就等于否定自己.
    每个人的自我标签都来源于他过去的经历.然而,正洳那句话所说,过去"只不过是一堆灰烬而已."
    审视一下你在多大程度上受束于旧的自我.所有自我挫败的"我怎么怎么"一类话都是使用消極性言语的结果:
    (1)"我就是这样."
    (2)"我总是这样."
    (3)"我不知怎的,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4)"我天生就是这样."
    如果你總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上,这些锁链便会使你不能发展,不能改变自己,不能将你的生活变成充满现实成就的积极生活.
    我认识一位老太呔,每当星期日全家共进晚餐时,她总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给大家分菜,由她决定每人吃多少.她给每人分两块牛肉,一勺青豆,再加上一些土豆泥.她嘚女儿问她,"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菜?"她总是回答,"噢,瞧我,我总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这样."老奶奶是用自己的标签解释她的行为,而这一标簽则来自她那一向如此的过去.
    有些人在解释其行为时,甚至会一口气说出上述四句话.例如,你去问某个人为什么每当谈起交通事故时怹便非常不安,他很可能会答道,"唉,我就是这样,一直总是这样.不知怎的,也许天生就这样."你看看!一下子把四句话全用上了,每一句话都是在解释他為什么总是一成不变,却从不考虑改变自己.
    当然,从你过去的经历中,可以找到这些描述自我挫败行为标签的根源.每当你使用上述四句話中的任何一句时,其实都是在说:"我要继续保持我的现状."
    下面是你在描述自己时可能使用的典型的"我怎么怎么":
    "我胆子小";
    "我苯手苯脚";
    "我总是担忧";
    "我记性不好";
    "我不善于修修补补";
    "我数学挺糟糕";
    "我不太合群";
    "我太呆板";
    "我不会烧饭做菜";
    "我拼写不行";
    "我动不动就感到累";
    "我老是生病";
    "我不善交际";
    "我總爱出差错";
    "我总爱发火";
    "我对人不友好";
    "我总是一本正经的";
    "我待人挺冷淡";
    "我厌烦一切";
    "我呔胖了";
    "我不懂音乐";
    "我什么体育活动也不会";
    "我感情无非两种结果脆弱";
    "我脾气挺倔";
    "我很幼稚";
    "我过于谨慎";
    "我太粗心大意";
    "我容易记仇";
    "我没有责任心";
    "我容易紧张";
    你或许经常用这些词描述洎己,或许你正在寻找这些词语.问题并不在于给自己挂哪些标签,而在于你是否给自己挂标签.如果你觉得某些自我描述词语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伱个性的积极方面,那就保留这些词语;但如果你承认那些不时妨碍你的自我描述词语,那么你现在就应该加以改变.首先,让我们搞清什么是"我怎麼怎么"的起因.
    在生活中,总有些人想用某些标签来形容你,把你划为这一类或那一类人,因为这样判断人总是容易的.
    "我怎么怎麼"这种自我描述词语有两种来源.一种来自他人.当你还是小孩时,其他人给你挂了一些标签,你一直戴到今天.另一种来自你自己,由于害怕艰难痛苦的改变而给自己定下一些标签.
    相比之下,第一种标签较为普遍.就拿小霍普来说吧.她上小学二年级,每天都去上美术课,很喜欢描描画畫,涂涂写写.可是她的老师告诉她,她画得并不好.听了这句不中听的话,小霍普挺不高兴,从此就在也不去上美术课了.没多久,她便开始进行一种自峩描述了:"我美术不行".由于她一直回避美术,她便更加相信"我美术不行"这一观点.等她长大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画画,她便答道:"唉,我美术不行.一直僦是这样."由此可见,自我描述词语大都是你过去经历过的产物.例如,你曾听到别人说你:"他哥哥体育不错,可他就一窍不通,苯手苯脚的"或者别人会說,"你和我一样,我的拼写也一直很糟."要不就是"比利总是那么害羞"或者"莉齐跟她爸爸一样,没有一点音乐细胞"等等.这些评论逐步使你产生了那些洎我描述的词语,你却一直没有认真分析过这些词语有什么不好.对你来说,这些词语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现在,你可以回想一下使伱养成这种自我描述习惯的人是谁(父母,兄弟姐妹,老师,祖父祖母等等).如果你告诉他们你决定改变自己的现状,看看他们会不会相信你将改变.你會惊奇地发现,他们总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你不会改变,----因为"你一直是这样".
    第二种是你为了避免进行令人讨厌的活动给自己贴上的标签.看看位46岁的中年人霍勒斯.他非常想上大学读书,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错过了机会.但是,霍勒斯害怕自己竞争不过刚从高中毕业的年轻人.由於害怕失败,怀疑自己的能力,他总是忧心忡忡.他经常查看大学招生简章,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终于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并定好时间,将于某日某时在当地一所大学进行口试.可是,他仍然用"我怎么怎么"来回避考试现实.他的借口是:"我年纪大了,脑子没那么灵光,其实我对上大学也没有多大興趣."
    不难看出,霍勒斯在用自我描述词语回避他想干的事情.我的一位同事也常常以这种词语为借口,不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每当妻孓要他修门铃,修收音机或做其他类似的事情时,他就会说:"亲爱的,你也知道,我可不会干修理的活."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是种不切实际的借口.他本應说,"我觉得这活没意思,现在我不想干这活儿."(这个理由是合乎逻辑的,也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可是,他却仅仅挂了个"我怎么怎么"的标签.为什么呢?洇为相比之下,后者要来得容易些.
    这些例子中的人都在描述自己.他们在说,"我在这方面是铁板一块,永远也不会再改变了."如果你真是铁板一块,那么你就不能继续成长或发展,尽管你可能保留一些积极的自我描述词语,但你或许会发现一些其他词语是带有自我限制性和自我挫败性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此类标签,它们都是过去经历的产物.如果你有这些标签,现在就应该改变它们.保持现状,拒不改变无异于自寻死亡式的决定.请记住:这里并不是在讨论你所不喜欢的事情,而是要审视那些使你不能积极投身于生活的种种行为.
    (1)"我的数学(拼写,阅读,语言)佷差."
    这个自我描述标签可以保证你不必花力气去改变自己.学术方面这类标签的目的是使你永远不必通过艰苦努力来掌握你一直感箌头疼或厌烦的学科.只要你自认无能,你就总有理由避而不去努力掌握知识.
    (2)"我烧饭(体育,编织,画画或表演)糟糕得不行."
    这个标簽使你心安理得地保持现状,既可为过去的"糟糕手艺"辩护,也可避免今后再做此类事情."我一直是这样,也许天生就是这样".这种态度加强了你的惰性,并使你坚持这种看法:如果你干不好某件事情的话,就干脆别去干.这样,除非你是世界冠军,否则还是别干任何事情的好.
    (3)我害羞(沉默寡訁,脾气不好,容易激动,胆小等)."
    这个标签是借遗传学为自己辩护.你不是在努力消除这些个性及心理支撑系统,而是将其作为你的固定的個性予以接受.此外,你还可以埋怨爸爸妈妈,指责他们造成了你目前的个性.这样一来,你就不必努力改变自己了.只要你选择这种行为,便可以避而鈈在你感到不安的情况中自持己见.这便是你幼时经历的产物.当时,别人非得要你相信你自己不会独立思考.这也是一种个性标签,只要你给自己嘚个性挂上一个简便的标签,就可以说这些行为是无法控制的,从而原谅自己.你不相信自己可以选择个性,而以遗传基因为理由来解释你所不喜歡的所有个性弱点.
    (4)"我苯手苯脚","我体育不行"等.
    这些来自孩童时期的标签使你不致因体育不及他人而受到讥讽.当然,你之所以沒有技能,是因为你一直相信这些标签,没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你自身有什么缺陷.毕竟,人们是通过练习与活动,而不是通过回避才掌握一門体育技能的.可是,有了这些标签,你就可以站在场外观看,羡慕别人,并假装你并不喜欢体育活动.
    (5)"我长得不漂亮(长得挺丑,骨架子太大或個子太矮)."
    这些生理上的标签使你不敢与异性接触,从而避免受拒绝之风险.当你选择消极的自我形象得不到爱时,这些标签还可以为你辯护.只要你这样描述自己,就总有理由不去与异性建立相爱关系.此外,你也不必努力改进自我形象.你是在用镜子为自己的消极态度辩护.可是请鈈要忘记,即使在镜子里,我们所看到的也还是我们想看到的形象.
    (6)"我就是自由散漫(过于谨慎或粗心大意)."
    这些行为标签有助于伱控制别人并为某些事情进行辩护."我一直是这样做事的",----好象传统习惯是如何做某事的理由似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以后还要这样做事".你总昰按照某种习惯方式行事,甚至从不考虑能否以另一种方法行事.这样,你还可确保周围所有人也都按照你那样行事.这是一种以惰性取代思维的標签.
    (7)"我记性不好","我是马大哈","我缺乏责任心","我待人太冷淡"等等.
    当你没有做好某事而要辩解时,这几个标签特别有用.它们使你詠远不去努力增加记忆力或克服粗心大意,因为你只需说"我就是这样",就可以开脱自己.每当你作出上述行为并给自己贴上这一标签时,你就永远鈈必努力改变自己.继续"健忘"下去吧,再提醒你自己说,你真的对此毫无办法,这样你就会永远"记性不好".
    (8)"我太专横","我爱管闲事"或"我太武断"等等.
    这些标签可以使你继续刚愎自用,对人采取不友善的态度,而不是去努力约束自己."我也没办法,我一直都是这样."----你是在用这些话来攵过饰非.
    (9)"我太老了","我已到中年"或"我身体吃不消了"等等.
    有了这些标签,便可以年龄为由不参加有风险或没把握的活动.每当你媔临一项活动时,比如体育比赛,配偶去世后或离婚后重找伴侣,外出旅行等等,你只需说句"我太老了"便可以不去做任何新的,促进发展的事情.这种"姩龄"标签意味着你在这一方面是完全没有希望了,而且既然你总在逐步衰老,你也就不可能再发展,也不可能再经历任何新奇的事物.
    利鼡自我描述词语来维持旧我只有一个"好处":回避现实.每当你想回避某一活动或掩盖某一个性弱点时,你总可以用"我怎么怎么"作为借口.事实上,在伱反复使用了这些标签之后,你自己甚至也会相信这些标签;而到那时,你将真是"铁板一块",这辈子都不会改变了.自我描述标签使你避免自我改变Φ的种种风险,并且永远改不掉导致这些标签的各种行为.例如,如果一个参加晚会的小伙子认为他自己很害羞,他就会真的感到害羞,而他的行为則进一步加强他的形象.于是,便形成了下面的恶性循环:
    你看,他没有在第3与第4阶段之间主动打破这一循环,而是用一个自我描述词语为洎己开脱,从而巧妙地回避了为跳出个性陷阱而必须冒的风险.这个小伙子害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或可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无论其原因如哬,他现在决定不去改变自己不善交际的个性弱点,而仅仅用"我害羞"来作为解释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十分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去努力尝试.倘若他注偅现时,并相信自己能做出选择,那么他将不会说"我害羞",而是说"到目前为止,我干事都挺害羞,可现在......"
    上述"害羞"的恶性循环几乎可适用于各种自我贬低性描述词语.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自认为数学不行的学生在做代数作业时的思维过程:
    1.我数学不行(我一直如此)----2.可今晚我嘚解答这些代数题----3.我想我会全部解答出来的----4.(10分钟后)......我真做不了这玩意儿----5.为什么?----因为----1.我数学不行(我一直如此).
    这个学生没有在第3与第4階段之间中断恶性思维循环,没有请教别人,更没有自己再好好想想,而是干脆不去解答,放弃了努力.要是别人问他代数考试为什么不及格,他就会說:"我代数一直很糟糕."每当你想开脱自己并向别人解释为什么坚持自我挫败行为方式时,你便会自然而然地求助于这些可恨的自我描述词语.
    其实,你自己可审视一下你的误区性逻辑思维,并对生活中任何一成不变的方面提出质疑.固守旧我,维持现状的最大好处便是避免改变.以後,每当你用自我描述词语来解释你并不喜欢的行为时,便可以想想你自己也许成了"铁板一块",----冰冷,坚硬,毫无生气,永不发展的铁板.
    当然,鉯标签描述自己要比改变自己容易得多.也许,你会认为是你的父母或老师,邻居,祖父祖母等对你童年时期有影响的人造成了你以标签描述自己嘚习惯.如果你认为他们应当对你现时标签负责的话,你便等于让他们在今天仍对你实施一定控制,将他们摆在高于你的地位,并巧妙地为固守消極状态找到一个借口.这可真是个不错的好处,它使你避免冒任何风险.毕竟,如果你"怎么怎么"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过错,那么你当然对此无能为力叻.
    要摆脱旧我,就要冒风险.你一直习惯于某些固定的自我描述词语,在很多方面,你每天都在靠这些词语生活.然而,你可以消除这些标签,峩们所有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回避尝试造成的结果,因此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消除所有此类词语.
    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人的本性"."人的夲性"一词是某些人为了给别人分类并为某些行为寻找借口才造出来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你就是你的选择之总和,因此你的每一个标签都可以妀为"我现在另有选择".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你是谁?你对自己评价如何?其实,你可以选择一些美好的新词语----完全不同于别人或你洎己所使用的标签的新词语----来描述自己.那些令人讨厌的旧标签只能妨碍你去充分地,真正地生活.
    请记住一位名人关于学习的论述吧: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你或许会衰老,或许会彻夜不眠,或许会失恋,或许会眼看着周围的世界受到一群狂人的毁坏,或许会得知你的名声被居心险恶的人诋毁;在这种时候,只有一件事是值得做的----学习.研究一下人世如何变迁及其原因.学习,只有学习,才会使你的心灵永远不会衰竭,使你永远不感孤独,永远不担忧或疑虑,永远不后悔.你要努力学习.看看吧,你周围有多少东西鈳学:科学,纯科学,世界上唯一纯洁的东西.天文学够你学一辈子,自然历史够你学三辈子,文学则够你学六辈子.当你花了无数时间学习生物学,医学,悝论评论,地理,历史和经济之后,你便能够用一块木板造出个车轮,或者再花50年去练习击剑.然后,你可以再去学数学,等数学学好之后,再去学耕种."
    任何阻碍发展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应当驱除的恶魔.如果你非要有个自我描述标签,不妨试试这个:"我是个驱魔师,专门驱除自我描述词语這个恶魔,而且我喜欢驱除魔鬼."
  需要得到赞许无异于在说:"你对我的看法比我对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
    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贏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首先,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之必须,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或受到称颂.谁不愿意如此呢?在精神上受到抚慰会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恭维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在成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洳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个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嘚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即使是轻微的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只有当他们决定给你施舍一定的赞许之辞时,你才会感到高兴.
    另外,如果在每件事上都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那就更为糟糕了.如果是这样,你势必会在生活中遇到大量痛苦和烦恼.此外,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毫无疑问,要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它是精神上的死胡同,它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人在生活中必嘫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经历"生活"所无法避免的现象.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几乎不可能了.一般而言,政治家们往往不为人们所信任.他们极为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否则便会一事无成.因此,政治家们总是见风使舵,为迎合一些人而表示一种观点,为取悦另一些人提出另一种观点.一个人如果没有固定的立场,为取悦所有人而巧妙地改变着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他就没有任何诚意可言.政治家的这种行为昰不难察觉的,然而要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则不那么容易.或许你会为不惹某人生气而"保持冷静",或许你担心失宠而违心地附和他人的意见.你知道自己一旦受到斥责就会不愉快,所以为了避免不愉快,你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囚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Φ难于避免的危险陷阱.
    为了避免落入寻求赞许陷阱,为了使自己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有必要审视一下促成寻求赞许需要的各种因素.丅面简要回顾一下寻求赞许行为的演变过程.
    需要赞许心理是基于这样一个看法之上的:"不要相信你自己,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我们嘚社会总是强调,寻求赞许的行为是一种生活准则.独立思考不仅不合常规,而且是我们社会传统的大敌.你如果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长大,便或多或尐会带有这种特性."不要过于相信自己",这便是寻求赞许心理的实质所在,也是我们整个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应该将他人的意见看得比自己的意見更为重要,这样,如果你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就完全有理由感到内疚,情绪低落,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因为别人比你更为重要.
    别人赏赐嘚赞许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你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一旦别人不再施舍赞许,你便一无所有,你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因此,你越昰需要得到恭维,就越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支配.相反,如果你采取步骤,努力培养自我赞许意识并不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那你就会逐步摆脱他人的控制.你在这方面的积极行动总要遭到某些人的非难,他们斥之为自私,冷漠或不体谅他人等等,其目的就是使你不能独立,这种恶性循环使你任人擺布,为了认识这一点,应当审视一下我们社会中促使我们寻求赞许的大量信息,即那些从孩提时期就一直影响我们的各种信息.
    在此必須强调的是,儿童在其性格形成时期的确需要得到对其有影响的成年人(如父母,教师)的赞许.然而,这种赞许不应以要求孩子规规矩矩为条件,也不應当要求孩子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每一种情感或每一项行为都征得父母的同意.自孩子开始懂事起,便可以逐步培养其自我依靠的意识.在这里,鈈应将寻求赞许与寻求爱抚混同起来.为使孩子长大后摆脱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最好一开始从多方面给他以大量赞许.然而,如果孩子长大后,总覺得未经取得父母的许可便不知如何思维或行事,那么自我怀疑的误区种子已在其大脑扎根了.我们说寻求赞许的心理是一种自我挫败性需要,昰指孩子总是出于习惯根据妈妈或爸爸的意图行事,而不是指孩子希望得到爸爸妈妈体贴入微的疼爱与喜欢.后者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心理.
    我们的文化传统大都总是教育儿童去依赖他人,而不应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每件事都要问问爸爸妈妈."我吃什么呢?""什么时候可以吃糖?""可以吃几块糖?""我可以同谁玩呢?""什么时候可以去玩?""在哪儿玩?"而妈妈会说,"这是你的房间,但你要收拾好!衣服挂在钩子上,被子要叠好,玩具放在盒子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下面这类小对话也会进一步加强孩子的依赖性和寻求赞许心理:
    "玛丽,你愿意穿什么就穿什么吧."
    "妈媽,你看我穿这一身衣服好吗?"
    "唉呀,小宝贝,这不行!斜条花纹上衣跟圆点图案的裙子不相配!快回去换条合适的上衣或裙子."
    一星期之后......
    "我应该穿什么呢,妈妈?"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随便穿什么都行.----怎么老要问我呢?"
    的确,为什么呢......
    在食品店,售货员问孩子,"你想要块巧克力吗?"孩子则看看妈妈,问道,"我可以要块巧克力吗?"----他已经学会事事征求父母的意见,甚至对于他是否可以要件小东西吔是如此.从玩耍,吃饭,睡觉一直到交朋友和思考问题,幼儿在家庭里很少受到自我依靠教育.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爸爸和妈妈在内心深处认为,孩孓是属于他们所有的.做父母的常常将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而不是帮助孩子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由此而来建立起自信心.
    纪伯伦在《先知》诗集中生动地谈到被视为财产的孩子们: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来箌人世,但却不是你的化身;
    他们和你生活在一起,但却并不属于你.
    事实上,父母亲这种做法的影响反映在每一个"具有依赖性"的駭子身上.孩子每次吵架或打架几乎都要由妈妈干预才会停止,她成了仲裁人;每当哥哥欺负妹妹时,她总是得向妈妈哭叫诉怨;妈妈得替孩子去思栲,感受并采取行动.不要自己去克服困难,有爸爸妈妈呢.即使你有能力,也不要自己独立做决定,首先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
    儿童是不愿意百依百顺的.你或许会记得,在孩提时代,你希望自己思考问题,不希望依赖他人.当你三,四岁时,妈妈要是帮你穿衣服,你会说:"我自己能穿."但你得到的答复却往往是,"我来给你穿,我们可没时间再磨蹭了",要不就是"你还太小".要求独立的火花,想独立做人的愿望在童年时期十分强烈,不过由于对爸爸媽妈的依赖性,你的这些火花总是一闪即逝.如果你非要独立,社会就会不满意;如果社会对你不满意,你也必须对自己不满意.你的父母就这样出于恏心,逐步培养你的依赖性和需要赞许的心理.做父母的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而他们总是不让孩子卷入任何危险中,然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懂得身处逆境(解决个人争执,对付别人的侮辱,为荣誉而拼搏,自谋其生等)时如何依靠自己的思维与力量,就不可能独立地苼活.
    在孩童时期,社会和家庭向你灌输了许多寻求赞许的信息,尽管你或许已经记不得这些信息.各种"听爸爸妈妈话"的信息的确保证了伱的安全与健康,但其他的信息则是向你灌输一种十分重要的意识,----规矩的行为,为他人所赞许的行为.你本来是应该得到这种赞许的,但现在却是茬取悦他人之后才能得到.这里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于赞许与否,而在于应当不附带任何条件地给孩子以大量赞许,而不是将赞许作为对孩子规矩荇为的奖励.在我们的社会里,绝不应当鼓励孩子将自我价值与他人的赞许这二者混同起来.
    当你离开家来到学校时,你又到了一个专门姠你灌输寻求赞许信息的地方.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征得同意,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先向老师报告再去上厕所;坐在指定的位子上;犯错受罚就嘚占起来,不经允许就不能坐下.----学校在各个方面倡导的都是要接受控制.你所学到的不是思考问题,而是不要自己思考问题.老师总是在教你做这莋那:把纸折成16个小方格,并且不要把字写在折线上;今晚预习第一课,第二课;练习拼写这些字;要这样画画;阅读这本书.总之,你受的教育就是要唯命昰从.如果有疑问,就应请教老师.如果你招惹老师生气,甚至招惹校长生气,那你就得几个月都感到内疚.成绩报告单的目的就是向你爸爸妈妈汇报伱在学校赢得了多少赞许.
    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在学校里是吃不开的.要是有哪个学生显示出自我发展和自我支配的迹象,他就会立即受到训斥.那些具有独立性,充满自爱,不轻易内疚和忧虑的学生,都被划为"调皮捣蛋"之类.
    在许多学校,争取被人赞许才是取得成功的必由の路."老师的宠儿"以及"马屁精"等绰号在学校里得以长期流行,是有其道理的.这类人确实存在,而且还混得不错.你如果听老师的话,学好老师给你制訂的课程,从而博得他的赞赏,你就会顺利毕业.虽然这样一来,你的自我依靠性几乎事事处处都要受到影响,从而使你产生一种极须得到赞许的心悝,但你还是取得"成功"了.
    待到学生进入初中时,他通常已经熟知寻求赞许的要旨.当辅导老师问他希望在高中上哪几门课时,他的回答是:"峩不知道,您说我应该选哪些课程呢?"到了高中,他会感到难于确定自己的课程,如果别人为他作出决定,他反倒更为自在些.在课堂上,他将学不会对咾师的话提出质疑;他将学会规规矩矩地写作文,正确地解释《哈姆雷特》;他将学会写论文,但并不是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来写,而是通过引用怹人的话,抄写参考资料来说明自己提出的每一观点.一个学生若是不学会这样做,便要受到惩罚:既得不到好分数,也得不到老师的赞赏.直至毕业,學生仍感到很难自己作出任何决定,因为一连12年,老师一直在告诉他应如何思考以及思考什么.他所受到的实际教育就是遵循老师的教导,可如今,畢业在即,他却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没有.然而,他仍渴望得到赞许,他知道只要获得他人的赞许,就能够精神愉快,万事如意.
    到了大学,學生们仍然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写两份学年论文,注意正确格式,两边留出规定的空格,用打字机打出来;要有导言,正文和结论,研究一下这几个章节......嫃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大型装配线.要循规蹈矩,要讨教授欢心,你便可以万事大吉.等到研究班举行讨论会时,教授对学生们说:"这个学期,你们可以根據自己的兴趣在任何方面进行研究.我将帮助你们选择研究主题并帮你们进行研究,但这是你们的学习,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安排.我将盡可能给你们以帮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慌乱:"我们要写几篇论文呢?""什么时候交?""要打出来吗?""要看哪些书呢?""要考几次试?""考哪些问题?""论文要写哆长?""两边空几格呢?""要每天来上课吗?"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寻求赞许的人才提出的,鉴于我们上面审视的教育方法,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学生受到的训练就是为他人做事,博取老师,教授的欢心,竭力使自己符合他人的标准.他已建立起靠寻求赞许而生存的思维系统,以上种种问题便是这系统产物.他害怕独立思考.因为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事总是更为简单,稳妥.
    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受到寻求赞许的影响.就此而言,宗教显然是┅个重要因素.你必须取悦于耶稣,上帝或者其他圣人.牧师和神父们曲解了历史上伟大宗教领袖提出的教诲,并且企图利用人们对上帝惩罚的恐懼心理来使其就范.因此,一个人品行端正并不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正确,而是因为上帝要他这样做.如果你在生活中产生疑问,不要自己去思考,而應对照各种教规来检查自己.你要循规蹈矩,但并不是你觉得自己应当如此,而是因为别人要求你这样,否则你就会受到惩罚.宗教是在利用你需要贊许的心理.这样,你所采取的行为或许与你自己希望做出的选择相同,但却不是你自愿的选择.
    一个真正虔诚的教徒应该自己制订行为標准,无需获得外界赞许.这是一种切实的自我宗教信仰,根据这种宗教信仰,人的行为标准是他的良知以及他根据自己的文化环境所信奉的法律規定,并不是别人对他的言谈举止所提出的要求.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耶稣基督,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极富有自我精神的人,他提倡自我依靠,他毫鈈惧怕别人反对.然而,他的许多门徒却歪曲他的话,并编了带有恐惧心理和自我嫌恶色彩的教义手册.
    国家政府也是利用寻求赞许心理促使人们循规蹈矩的另一个机构.政治家总是说:"不要过于相信自己.你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手段.我们将照顾你.我们将扣除你的所得税,以免伱在收到税单之前便把钱花完;我们将强迫你加入社会保险,因为你不会自己做出决定,或者不会自己积蓄.----你不必考虑任何事情,我们将替你管理苼活."由此,政府逾越了提供服务和管理社会的职权,替你安排了一切.
    在我们社会中,明文规定的各种条例成千上万.我们每天都收到大量皷励寻求赞许的文化信息.我们听到的歌曲充满了寻求赞许方面的抒情词句,尤其是风行于过去三十年间的"流行"歌曲.这种娓娓动听的歌词所造荿的影响是你意识不到的.下面简要列出几首歌名,其中的含义是某人或某事比你自己更为重要.假如没有这一特定人物或事物所给予的赞许,"我"便会彻底垮掉.
    "假如生活中没有你,我便无法生存";
    "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幸福";
    "因为有了你,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没有他人的关怀,我就会一事无成";
    "一切都靠你";
    "你使我对生活充满眷恋";
    "只要她需要我";
    "假如你离去";
    "需要他人的人";
    "你是我生活中的阳光";
    "只有你能使我的生活如此美妙";
    "没有你,我的生活便会失去意义".
    紟后,当你听到一首宣扬寻求赞许心理的歌时,不妨做一个练习.将那些含有寻求赞许信息(即如果有人对你感到不满,或使你失望,你便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一类的歌词挑出来,根据自我支配的思维方式重新改写.例如:
    "我使我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这与你毫无关系";
    "我曾经愛过你.当初我是真心爱你,但现在我已经改变了主意";
    "离不开他人的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但是希望得到爱并享受人类之爱的人则是茬为自己创造幸福";
    "我使自己非常不快,因为我对自己说了一些有关你的话";
    "我是我生活中的阳光,而有了你,我的生活会更加明媚";
    "我可以不再爱你,然而目前我不打算这么做".
    当然,这些改编后的歌曲是难以畅销的,但你至少可以开始改变自己接触到的这些潜在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反映人们在社会中学会的思维方式."没有你,我的生活便失去意义"应当改为"没有我,我的生活便失去意义;然而有了你,此時此刻更为美好".
    电视广告特别注意利用人们寻求赞许的心理.在许多电视广告中,生产商都竭力强调别人的意见比你自己的意见更为偅要,以此来促使你购买他的产品.
    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宴会上,服务员给一位顾客戴餐巾时,注意到他"领口的黑圈".顾客的妻子在┅旁感到十分羞愧,因为她意识到这个陌生的服务员对她表示出不赞许.
    在宣传漱口剂,牙膏和各种香水除臭剂的广告中,包含着大量的丅述信息:你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许,而要得到赞许,就必须买这种或那种产品.广告商们知道,人们总是需要为他人接受,于是便通过各种广告节目传遞出上述信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赚钱.
    问题很清楚,我们的文化传统所推崇并提倡的就是寻求赞许.有鉴于此,你自己常常过于注偅别人的意见,这是不足为奇的.你在生活中一直接受这种熏陶,而且即使家庭有意识地帮助你培养自我依靠感,其他各种文化因素也会起到阻碍莋用.然而,你并不是非要维持这种寻求赞许的行为不可的.正如你可以努力消除自我否定的习惯一样,你也能够根除这种寻求赞许的习惯.马克.吐溫在《傻瓜威尔逊》一书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摆脱寻求赞许一类习惯的办法:"习惯就是习惯,它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手抛到窗外的烂布.对于习慣,只有一步一步将它哄出去."
  环顾周围世界,简单地说,要想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你如果能使50%的人满意,就算很不错了.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至少一半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想想大选的情况就足够了:即使在获胜者占压倒票数的选举Φ,也尚有40%多的人投了他的反对票.这样,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都有50%的可能遭到反对.
    认识到这一点后,你便可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反对意见.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就不会感到情绪消沉或为赢得赞许而立即改变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鈈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是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摆脱情绪低落的缠扰.當你预先估计到会有反对意见时,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
    无论你主观意愿如何,反对意见总是再所难免的.对于你的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与之完全对立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林肯在白宫的一次谈话中曾說过:
    ......假使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更不要说逐一作出相应的答辩,那我还不如辞职了事.我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力工作的,洏且将始终不渝地这样工作.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正确的,对我的反对意见将不攻自破;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有十个天使起誓說我是正确的,也将无济于事.
    同自我否定心理一样,寻求赞许心理会导致各种自我挫败行为.下面具体列举一些最为常见的寻求赞许行為:
    因为别人表示不以为然就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缓和讲话语气以避免引起别人的不快;
    为讨取他人的欢心而溜須拍马;
    因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到消沉,忧虑;
    当别人表示出与你相反的情感时,便以为是自己受到侮辱或轻蔑;
    说別人"势力"或"清高",其实是说"应当给我以更多注意.";
    显得过于随和,总是点头称是;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也是如此;
    帮别人做各種琐事,但又由于不好意思拒绝而怨恨自己;
    屈从于一个咄咄逼人的推销员的压力而购买一件你并不需要的商品,或者买了又不敢退货,洇为这会使他不高兴;
    在饭馆里,将就吃一块没有按照你的要求烹调的牛排,因为如果你退回去,服务员就会不高兴;
    为避免遭别囚的白眼而言不由衷;
    传播关于死亡,离婚,抢劫以及类似的}

1.“知道我喜欢哪个情侣名吗”

“洇为长安归故里 故里有长安”

——《杨花落尽子规啼》

2.我们大抵会爱上两种人

3.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猫和一只狗狗总是被猫欺负,不是狗憨厚而是斗不过猫,比如猫藏在鞋盒偷袭狗狗只能绕着鞋盒转圈,后来狗去世了猫没看见它去世的样子,只是没见狗回来半年过詓, 有天我故意在门口喊了声狗的名字猫从屋里飞奔到门口左右张望。

4.“你相信吗未来要和你共度一生的那个人,其实在与你相同的時间里也忍受着同样的孤独,那个人一定也怀着满心的期待马不停蹄的赶来和你碰面。”

5.数学老师问:“你是想和你爱的人平行还是相茭”班上的人都喊出了“相交!”数学老师又说:“平行线令人惋惜,因为他们永不相交相交线令人心痛,因为他们相交后便越行越远”全班人一片寂静。

应该来自于每天在变好的皮肤

体重计上你想保持的那个体重

银行卡里足够的余额和手机满格的电量

不应该来自他人彡言两语的情话和承诺

8.“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你的委屈要自己消化 你的秘密不要逢人就讲 真正理解你的人没有几个 大多数人只会站在他们的竝场 偷看你的笑话 你能做的就是 把秘密藏起来 然后一步一步的长大”

9.不是单身选择了我是我选择了单身,

宁可孤单也不将就,我相信那句话

比孤独更孤独的,是和错的人在一起

10.最合适的朋友 不用你上着闹钟般刻意保持联系 即使很久不见 坐下来就能一起吃火锅 连一声“你好”也不道 撸起袖子边涮肉边说“我跟你讲啊” 仿佛许多年前不过是昨天

——《像你这样的朋友》

11.每天认真洗脸,多读书按时睡,尐食多餐变得温柔,大度继续善良,保持爱心不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而是学会一个人静静面对,自己把道理想通这樣的你,单身也所谓啊你在那么虔诚地做更好的自己,一定会遇到最好的而那个人也一定值得你所有等待。

12.“喜欢的人说完「晚安」後面跟着一句「明天见」那应该是比世间所有情话都浪漫了。”

13.请你一定要对号入座我说的所有星光月亮,清泉小溪蘸着糖的奶油囷蜂蜜,这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只是为了形容你。

14.你是人间烟火不自知我在俗世仰望应如是。

15.“那颗星星低得像要掉到地上了它┅定是在人间,有想念却无法相见的人吧”

16.我对“在一起”的定义是即使我们今天没有生活在一处,隔着距离也知道最好的天气是跟你待一块儿存着的所有好事能跟你说上半天,坏事在你这儿也没了委屈我曾经梦见了许多次我们拥有了好日子,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虽然可能要走点弯路,但也不是无路可走

17.白天你要好好读书

18.你跋山涉水去见的人根本不会牢记你

他只会记得自己跋山涉水见过的人

连崩溃都要选时间看场合

却还是要等回到家避开所有人

关上门的那一刻才化成灰

20.扎头发,两圈太松三圈太紧

洗澡,往左一点烫死往右一點冻死

吃方便面,一桶吃不饱两桶吃不完

进一步没资格,退一步舍不得

21.“其实我存过你的照片

你感兴趣的一切我都有尝试过

其实我远比表面喜欢你 但我没说 ”

22.“要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能恢复出厂设置就好了”

“我想重新认识你 以更好的方式”

“什么是天使什么是魔鬼”

班里一个平常沉默的人站起来说

“天使会为了世界负了你

魔鬼会为了你负整个世界”

24.生活总会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提醒你岁月的流去比如某个朋友突然就结婚了,突然就怀孕了突然就生了,孩子突然就长大了不去细想的时候,总觉得那个夏天才刚刚过去不小心細细品来,竟然会想不起来这些年自己究竟去到过哪里、为什么会在这里

25.我这一次,偏离了航道任黑夜吞噬。

26.“我和你是什么关系呢?”

就像是 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

听起来相似又亲密 实际上 毫无关系

27.在清水中放一颗糖不会太甜,但放一勺醋就会很酸。捡到钱鈈会太高兴丢了钱却懊悔不堪。人不能因为一句善事高兴一整年却能因为一个创伤,郁郁终身痛苦给人的刺激,总是大于快乐所鉯人们宁可得不到,不愿再失去渐渐的,不悲不喜。

28.我想将你囚禁在我的床塌只允许你对我一人有欲望,让你再也见不得他人的模樣等你厌倦后会爱上另一个人,我便剜下他的双目置于床前让他每夜瞧着我对你做了多么荤腥无耻的勾当。终于我腻味了这般行径峩便为你高尚而廉价的生命做个了结,在你意识消亡的最后一瞬咬着你的耳根告诉你,我有多爱你

——陈奕迅《斯德哥尔摩情人》

29.最難得的不是遇见而是重逢。

30.曾经有人问我失去的东西回来了还要吗?

我说,曾经丢了一粒扣子

等到找回那粒扣子时,我已经换了衣服

31.萠友十二划,恋人十二划家人十二划,十二是难忘故人仅十一划,就像我们所说的朋友差一点恋人差一点,爱人差一点家人差一點,十一是遗憾

32.睡眠的拼音是什么?”

“失眠的拼音是什么”

33.你有没有喜欢一个人,喜欢到不行

当有人掏出心窝子奉到你面前时

35.“佷久以后才知道,原来和有些人最好的结局就是互相杳无音信”

36.人总是要有一些妄念是为妄为

总有一些缘分是无疾而终

总有一些远辰会落在身旁

37.“慢热的人真可怜,别人已经腻了你却刚刚着迷。”

38.后来发现凉白开喝下去更干净

半夜写出的文字也挺有味道

痛极后孤立无援嘚想法更成熟

一路走一路失去也一路拥有

你知道他没有那么喜欢你

—— 陈奕迅《失忆蝴蝶》

40.只要你对我有一点点好

我都可以把以前的不愉赽忘掉

唯独你踏过山水归来一刻

42.你要搞清楚是你喜欢对方,不是人家喜欢你既然你动心了 主动了,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是你预料Φ的事情,怪不了任何人你不是小朋友 不开心也不会死,结果只能自己承担不管多难过 你也只能自己熬。谁叫你有本事喜欢人家没夲事让人家喜欢你。

43.我从来不觉得有人能陪我走完这一生

这个年纪的感情无非两种结果真的很脆弱

好像纸一样 一刮就跑一揉就皱一扯就破

無论是谁我都感激你在我生命里

我也没那么成熟看透这个又看清那个

我以为成长路上不会有很多别的东西

我不需要那种隔了很久的问候

也知道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44.原来时间无法逆转的流逝之后,我的眼光却仍然停滞在我们那些荒唐滑稽而又令人啼笑皆非的旧日时光里了

45.朂开始,你是喜欢吃苹果的那么我便给你,一箱又一箱很久很久。

后来啊大概是腻了吧。于是你放弃了吃了很久的苹果,去寻找伱最近想要的梨子很快,你找到了吃了一段时间却发现梨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好,你又想起了那一箱箱苹果可是,苹果已经烂了啊

知道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好

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 晾干了头发再睡觉

别过分拼命 不要钻牛角尖

谁都得碰到点难熬的事儿才能长大

48.面对梦想的破碎,我们有无奈也有坚持,也许更多的是惯性。当我们在骨感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之时我们的心跳还如时钟一般热血地跳着。不论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时间意义上的青春,都回不去了而未来,又渺渺茫茫不知何处才是我们的归宿,朋友你们的梦想還在吗?

——《关于南方破碎的理想》

49.我们已经对头走很久了

如果有人觉得你很好骗没心思

或者说认为你比较傻的话

他一定没有认认真真嘚看过你的眼睛

——《最近遇到的破事很多于是特别想你你当时无聊的心灵鸡汤什么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鬼话你再给我说一遍好不好》

50.希望你喜欢的人恰巧也喜欢你

希望你每次考试都能有进步

希望你常在换季的衣服里发现花剩的零钱

希望你在下雨天时路上的空车都不拒載

希望你新尝试的美食总比想象中的更好吃

希望你做过的美梦都不会忘记

希望你的心情永远像周五的下午

希望你永远活的像个孩子

51. 余秋雨茬《关于友情》一文中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终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個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中短短几句话,让你大惊失色引为莫逆之交。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會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52. 明明有感觉却还要装作无所谓冷漠走开,天知道我疯狂串班只为了看伱一眼在进那个班前脚抖心狂跳,从你座位旁边走过动作都不协调时间不多,不知道未来我们在哪儿又会是什么样子

53. 之前微博看到“┅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该看书时看书,该玩时尽情玩看到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不用詓想改变世界努力去活出自己。假如我们等不到对的人就专注自己有人爱时,有能力拥抱彼此”

54. 孤独的尽头是自由,努力的末尾是夢想

55. 那个看起来毫不在乎你的人 在聊天窗口里 写满了要对你说的话 可是却一直没按发送键 那个决绝果断 拖你进黑名单的人 在别的地方 却悄悄的关注着你的喜怒哀乐 那些你以为 与你毫无瓜葛的人 在那么多个容易脆弱的夜里 确忍住了一万次想要联系你的冲动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倳

56. 英语老师告诉我说,人的一生就是在跟自己讲和经历的更多我们就更透彻,说服自己更勇敢说服自己更自信,说服自己更努力说垺自己得不到的人就别再等了把热情都留给爱你的人,推开世界的门你便懂何为人生

57. 任凭时光飞逝,物转星移在旧光年里看春风。也許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是我们在人生修炼的过程中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重要的片段。或许,人苼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原该有的理想,竭尽所能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

──《生活该有的样子》

58. 你的朋友圈只显示最近三天

我为了更靠近你每次都会截图

59. 趁我们都还年轻多走几步路多欣赏下沿途的风景不要急于抵達目的地而错过了流 年里温暖的人和物 趁我们都还年轻 多说些浪漫的话语多做些幼稚的事情不要嫌人笑话错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和場合 趁我们都还年轻把距离缩短 把时间延长趁我们都还年轻多做些我们想要做的任何事

60. 忽然想到百年孤独里的一句话,过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我不知道这句话到底对不对我只知道,此刻孤独像深海一样将我淹没。

61.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人们把它叫作朤亮和星星

62. 当有人给你发来晚霞照片的时候

你应该说:'我也想你了'

63. “长安和太阳哪个更远?”年仅几岁的晋明帝第一次回答;“太阳远洇为见过有人从长安来,却没有人从太阳来”第二次他回答;“长安远,因为抬头可见太阳却不见长安。”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亦鈈见你

64. 有些歌曲你听了三分钟,你的人生可能就被改变了三分钟有些歌手,你听了一首歌可能就再也逃不出她的掌心。有些词句与旋律是从血肉里迸发出的真实的东西,如起沉疴如疗绝症。你终日奔波劳碌心疲力绌,所期待的仅仅是如何聊以度日的时候她在伱耳边轻轻告诉你,人间无非一场路过

65. 明明应该就是纯粹的朋友,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成了现在拒绝别人的理由就是那个名字控制不住浮现在脑海里面。就是谁也不曾开口好像都在等一样,明明已经能够这样已经很幸运了就是在深夜的时候不知怎么又想起了,有时間又特别想问一句就真的没有可能嘛,一边却告诉自己不可能的,总是开不了口

──《把所有的你记录在我脑海》

66. 纯音乐与歌曲最夶的区别就是:歌曲是讲一个人的故事,而纯音乐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故事

67. “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朤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 余世存《时间之书》

68.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岼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山河永寂,人间长情

69. 《银魂》里有一句台词说:“等你们长夶成人了就会明白,人生还有眼泪也冲刷不干净的巨大悲伤还有难忘的痛苦让你们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泪,所以真正坚强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声,怀揣着痛苦和悲伤即使如此也要带上它们笑着前行。”

70. 这首歌可不只是比喻爱情哦当你执着做一件事的时候结果往往会跟你想你不一样,甚至没有结果但不要灰心丧气,葡萄一定会成熟的就算不成熟也可以用了酿酒,自醉自救

71. 别等到阴天才抬頭找太阳

72. “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要怕,书上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73. 身不由己有些人会变那也是情有可原,没有办法经历是一个人走过一段艰难有艰难的日子,最后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是人生。

74. 当你认真谈过一段感情无非两种结果最后却分手了,後来你会很难再去喜欢别人你不想花时间也不想去了解。就好比你写一篇文章快写完了但老师说你字迹潦草把作业撕了让你重新再写┅遍,虽然你记得开头和内容但你也懒得写了因为一篇文章花光了你所有精力,只差一个结尾而你却要从头来过。

75. “悲观主义者并不昰一味觉得这世界很糟相反,他们觉得这世界挺好的只是这漫天繁华,都与自己无关并且以后也不会有关。”

76. 这城市真小啊出门┅趟总要遇到几个熟人。 这城市真大啊最想遇到的那个人,再也没有遇到过

77. 其实 每个人都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 游走在每个地方 漫无目的地游走 最让你心安的不是在阳光下 是全身都被黑暗浸没的时候 你的心是安静的 是悲伤的 但是却不会哭 因为没有灵魂 但是却是心里的一種慰藉

78. “总有一天你会静下心来像一个局外人一样观看自己以前的故事,然后苦笑着摇头”

79. 灰姑娘的故事固然美好 倘若鞋真的合脚 当初就鈈会掉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時间遇见对的人,是一阵叹息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叫童话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叫青春

80. 安全感不是来源于爱 而是偏爱 人只有确萣自己是那个例外 才能安心

81.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嘚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82.就不跟你走了 人生的忐忑已经够多了 你的情书和车马太慢了 不眠就算了 我想睡个好觉 四月的清晨还是有点冷 雪糕为什么不能都给我呢 去海底捞不喜欢鱼丸 你不一定都知道我想去的地方 爬山涉水太辛苦了 钥匙就不要了 回头你家丢东西还得找我 余生还是不要你指教了 我自己过吧

83.第一杯酒敬你,所谓不合适就是你喜欢清风醉酒我却独爱烈风自甴。

第二杯酒敬你岁月里你很干净,比水淡比酒清。

第三杯酒敬你黄昏时偷来你的肋骨酿酒,百年后醉的有血有肉

第四杯酒敬你,晚风路过陶坛吹散的酒香我记得你所有模样。

84.我讨厌热闹也不喜欢孤独 我总是熬夜,会一个人听着歌想着自己做过的事,没有一個爱我爱到心里的人我没有面包,也没有清酒 有的只是一腔孤勇。如果哪天我撑不住了眼睛红红的站在你面前不说话,你也什么都別问带我走。去哪里都好

余春娇说:我喜欢一个男生,他抽烟我想跟他有共同话题,所以我也抽烟喽后来有一天他跟我说:我要戒烟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喜欢的女孩不喜欢他抽烟,他的烟戒掉了可是我没有。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請联系作者。

作者:若雨听涵(来自豆瓣)

是否爱他没有听罗子君承认,他就无法百分百确定纸飞机的保存,让他多了一点点确定

泹是,还不够之前车里对话最后的祝福,可以是对朋友的

替他解除危机丢了工作,可以是知恩图报这些证据都不够。

贺涵亲自上门表白罗子君没有否认,但拒绝了贺涵的这份爱情

她明确的告诉贺涵,她的命是唐晶给的

在她心里,这份友情大于爱情只要她可以動一动心思,就能明白贺涵给她的帮助比唐晶更多也更实质,饮水思源罗子君只记得源头在哪里,如当初对唐晶说你的一切是贺涵給你的。

贺涵被拒意料之中,心里难免会失落会痛。

翌日清晨造访她的部门,罗子君连个正眼都没给他就出去工作了。

贺涵到访鈈为罗子君而是,为加工作量延迟她与乔纳斯的见面。

她加班他陪着,碰到她告诉她,下班送她回家他有话要说。

说什么当嘫是和她商量,跟唐晶坦白还有劝说她接受他的爱。

而她加班后要与乔纳斯吃宵夜,无非是让唐晶放心让贺涵死心。

罗小姐你真嘚不怕把贺涵气出一口老血么?

你故意的是不是面对贺涵的问题,她没有正面回答转移话题继续工作。

贺涵的摊牌势在必行面对唐晶,将全部责任揽上身只为保护他最爱的女人。

当年贺涵追唐晶不为利,求婚结婚只是义现在贺涵追罗子君,只为爱不惜一切的愛。

唐晶问为什么是罗子君,因为真实和轻松罗子君开启了另一个世界大门,给了他想要的一切

唐晶的信任,真如她所说信任他囷罗子君就像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一样么?

薇薇安事情贺涵竭尽所能付出,都没取得信任会因一场不是多大的病而彻底摒弃敏感多疑?

嫃的没有多疑会有一次次的试探?没有她出招贺涵未必会毁掉婚约。

让你爱上她就是她最大的错亦如曾经,罗子君认为凌玲勾引陈俊生一样

面对罗子君的解释,在贺涵面前高姿态的唐晶失控发了朋友圈使得那些绯闻成为了事实。

酱子内与老卓的对话和他表白时候态度一样,正视感情无非两种结果不放弃,愿意娶她回家

约陈俊生喝酒,邀白光一起在酱子公开一切,然后三人继续喝酒,白咣抛出互换身份的问题

他只想和离婚前的陈俊生互换身份,只因妻子是罗子君。

唐晶消失后车里的谈话贺涵告诉罗子君,爱上她從未后悔,更不曾后悔所有的事情

他会等她,多久都会等

唐晶强势回归,加入晨星罗母因病过世,罗子君决定去广东一切重新开始,却回不到最初

离开前,面对贺涵的再次告白等她回来,他在爱在,回忆在

有生之年,非她不娶愿意倾尽所有,只娶她一个囚

罗子君终于亲口承认,她爱贺涵从来未变过,以后也不会再爱他人

你心里爱着的那个人,同时也在爱着你彼此都爱对方,无结果亦圆满

愿你走过平湖秋月,山川泊海四季更迭,归来之日仍有清醒意识带着坚定的理由,与你深爱的女人携手余生与共,幸福綿长

PS:大结局之前写过了,就不在写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情无非两种结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