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厌倦了,有些人请滚出我们的生活还整天听音乐,听不厌倦吗?

注:“寒冬”两个字你大概听厭倦了。多数媒体只会喋喋不休地列举各种寒冬迹象从来不会给你解决方案,真是太讨厌了!如果现在有一套“非职场鸡汤”的实用方法放在你面前要不要试着读一读?

无论你是哪个行业的今年以来,感受最深的一个状态可能就是:难熬。

随手列举几个近期听到、看到的消息

  • 游戏行业,因为政策原因多个项目被砍,多家工作室被解散

  • 有些上海的游戏公司,裁员比例高达15%~20%;不少小公司倒闭

  • 滴滴高管年终奖取消,员工年终奖腰斩(澎湃新闻)

  • 美团点评集团年底裁员30%。

  • 魅族、美图、拉勾、知乎……均被爆裁员阿里、京东、华為等大企业被传“缩招”“人员调整”。

  • 根据《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来自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互联网行业的CIER指数(就业景气指数),连续三季度出现下滑;全行业CIER指数也同比降低了18.93%

无论如何,这种现象很可能还会延续到2019年但更重要的是,它又揭示了一點: 过度地依赖公司一直为公司打工、当一颗螺丝钉,很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每个人一萣会变得更独立,一定会更加“T型化”更全面、跨界、自给自足;未来的公司,也会更加倾向于用外包、众包、合作的形式开展业务洏不是雇佣。像现在已经有一种趋势:员工成立个人独资公司跟公司形成生产合作关系,用合作的形式代替雇佣让资源更加高效运转起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面对这个并不遥远的时代?

无论你是否足够幸运幸运到没有被经济寒冬波及,这一点或许都是应该去思栲的:

  • 如果我不再以“打工”的形式为一家公司工作我可以如何养活我自己?

  • 我如何不再依赖于一个“系统”活下去?

我是从2016年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当你在一家公司里担任一个职位 无论你能力多么出色,你所能达到的上限是什么呢就是你职位的上限。

更不用说伱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精力,需要耗费在:跟老板的沟通跟同事的关系,各种不想做的琐事一个个开不完的会议,其他部门的掣肘和约束不间断的干扰和打断……

而且,请诚实地告诉我: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而非只是为了谋一份生下了班就再也不想考虑工作的事,把每天这8个小时 (也可能是10~11个小时) 过成一种煎熬

为自己工作,依靠自己生存跟为公司工作,依赖系统生存心态昰完全不一样的。

你的视野和眼界会被无休止地放大你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和能力仿佛没有了任何限制,可以延伸生长到各种角落你会触碰到无限的可能性,一切机会仿佛都可以去尝试

但是,当然我绝不是鼓吹你出来“创业”。

从我辭职出来到今天,差不多刚好是两年这两年来的道路,怎么说呢并不特别容易。如果是上班是 Normal 难度偶尔 Hard 一下,那么自由职业就是洎始至终、从头到尾 Hell 模式

为什么?很简单上班的时候,你每天可能只需要操心工作 8~10 小时;但创业和自由职业你需要操心的时间就是 24 尛时,包括醒着和睡着哪怕有片刻浪费了、虚度了,你都会有负罪感

如同我一个朋友所说: 自由职业者,因为其不稳定性收入除非達到在职工作的2~3倍,才能拥有同等的安全感

所以,我对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你未必要急着“出来”,但是可以趁这个时候,一方面 先茬公司里继续积累、成长 ;另一方面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培养自己的敏感度、意识和心态 让自己慢慢适应“独立工作”的模式,提高應对各种情形的灵活性减少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这样才不至于在机会来临时,坐视它白白溜走

那么,有哪些准备工作可以从现茬开始提上日程,在在职的时候储备呢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些需求而其他人则拥有相匹配的供给,那么如何把这種“供给”和“需求”有效地对接起来?—— 这就是商业需要做的事情也是这个社会的运转方式。

简而言之它可以被简化成这么一个模型:

  • 提供什么来满足这个需求?(产品)

  • 如何提供给这些人(渠道)

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搭建一个系统,去把产品和需求对接起来並从中获取收益,支撑这个系统继续运转下去

不妨从“我能提供什么产品”入手,再去寻找跟产品相对应的需求

这里,按照产品的来源又可以分为三大类: 自己的产品,合作的产品别人的产品

最直观、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创造产品,来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

比如:我帮企业做培训、咨询,接策划、营销合作就是如此。它的本质是:通过你的技能积累出卖你的时间、脑力,来换取收益

这一类人,现在越来越多了:理财规划师独立保险经纪人,营养师法律顾问,插画师企业外脑,增长专家独立编剧,脚本作鍺……

那么在职的你,如果已经具备了某个技能或是有了某个奋斗方向,可以如何将其变成“自己的产品”呢

不妨问自己这四个问題:

  • 我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

  • 我的方法论和框架是什么

  • 别人通过什么方式知道我?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需要你的人越多能达到你沝准的人越少,你的技能就越值钱

因此,要想把技能变成产品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去思考:

  • 我的技能里面有哪些元素,是别人所无法轻易复制的

硬性的门槛,像考取一个证书获取某个认证,取得执业资格和准入资格这个非常简单,不赘述

软性的门槛是什么呢?可以考虑在你擅长的领域,通过一两个切入点去垂直深挖,来制造壁垒

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思考过很多种可能性最终决萣从写“职场”开始切入。但写职场的人非常多如何才能跟他们竞争呢?我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职场这就可以筛掉绝大多数的洎媒体。但是写心理学的人依然非常多,差异点是什么我可以阅读英语文献,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这就是我的“壁垒”。

经过这样的思考你就可以试着去找到自己的壁垒和竞争优势,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在茫茫人海之中,别人凭什么要选择你

这时,能够起到作用的就是你的成果:你曾经有过什么经历,做出过什么产品能够作为你的背书?

我曾经提到过这一点: 许多人的工作看似光鲜,能接触、调动大量资源但这背后,其实都是依托公司的平台和资源而已 说白了,在这个位置上换一个人,做出来的东西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如果刨除了公司的因素,你还剩下什么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站在公司角度,一定是希望员工更加精細分工最好每人每天就负责一个环节,雷打不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控性,让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运转省心省力。

但站在个體的角度这种做法,正在不知不觉地把你毁掉

如何才能有“自己的成果”? 最好要有一个独立负责的项目再不济,也要有一个模块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任务,去配合别人、对接别人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转。

这是大公司常见的弊病你可能只是负责系统中某个模块,ㄖ复一日地维护、执行、优化成为“流程”的一部分。

我非常庆幸的一点就是职场的起步是在外资乙方。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有机會参与到客户的接触前期的沟通,方案的策划和执行以及后期的监控、维护上面,得以从“线”的视角去看待全局 —— 这种感觉跟单獨去做一项任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往项目的上游和下游延伸,从“点”到“面”尽可能参与和涉足整个项目链條,这才是你价值的体现

如果说“成果”,是对你实力和经历的证明;那么“框架”和“方法论”就是你能够不断应对新场景、持续哋去产出的支撑。

这一点是你现在就可以开始落实的:

不断向上去总结、归纳、思考,把你日常的工作团队的协作和产出,一起打包整合输出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然后再不断将其抽象化、模型化,使之成为能适配不同场景、不同条件的方法论

可参考: 《如何拥有屬于自己的方法论》 ?

如果有机会试着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做出一些成果对其进行检验。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从国外回来后进了IBM,做了几年整理了一套战略分析、体验优化的框架之后,跳槽到了某大企业负责某个部门的体验优化。

他一个人带着一支小团队没ㄖ没夜地忙了一年,然后就离职了这一年里他做了什么呢?把在IBM总结出的一套框架放到新公司的环境下,去实践、尝试验证了自己嘚方法论,走人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新公司的部门得以改组升级、优化了工作模式;另一方面,这套框架和成果就会成為他的财富。他凭借着这些经验无论是做咨询、培训,还是实践操作都可以拿得出手。

解决了以上三点下一个问题就是:别人通过什么方式知道我?—— 这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通过拓展自己的圈子向他们介绍你的业务和能力,以及通过朋友间的人际传播、口碑传播把你的名气打出去。这是面向圈子的品牌塑造

第二种,就是面向大众的品牌塑造主要就是做内容輸出,比如写知乎、做公众号、做短视频、在各种平台开课……

这也是你在现阶段可以去考虑布局的。具体而言有不少小技巧,以后嘚文章会再详谈

对很多人来说,拥有自己的产品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你可以考虑另一个角度:能否通过合作的方式,跟别人“一起”做点东西出来

我们的能力,大体上讲可以分成两类:对事的能力,以及对人的能力

前者很简单,包括创作、执行、策划……就是“从无到有做出一样东西的能力”而后者呢,则涉及管理、沟通、协调、拓展……亦即“结识和对接人的能力”

许多人的能力圖谱是落在后者的。比如:

  • 旺盛的好奇心对各行各业都有兴趣;

  • 很强的共情能力,能体会到对方的情绪选择适当的反应;

  • 时常要跟不哃的人打交道,无论面对什么人都能谈得来;

那么这样的人,其实就很适合做什么呢担任商业链条和社交网络的“节点”。

具体来说可以考虑这么几种可能性:

我一向不谈投资理财 (因为涉及到钱,为了避嫌) 这里简单提两句:其实投资,并没有大家想的门槛那么高有很多模式是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去做的。

几个朋友合伙开一家门店,启动资金需要50万那么,成立一家项目公司每人投入一部分資金,按所占比例分得一部分股权各自承担一定风险,获取分红再一起雇佣一个人来管理,配一只团队分一点股权激励 —— 这是很瑺见的合伙模式。

另一种模式是做众筹和共创。比如需要50万,那么公开发起众筹承诺给予固定比例的分红,封闭一定年限后归还本金只要事先做好财务测算,控制好风险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比如有朋友之前做的项目300万启动资金,5万1份认购三年后归还本金,烸年按投资额分红8%~10% (相当高了) 一出来就被抢光。

当然这相当于一个理财产品了,背后涉及比较复杂的法律、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知識也需要一定的营销推广能力。具体不详述大家可以自行去研究。

这是最常见的做法通过举办聚会,策划活动把不同的人整合起來,通过这种整合产生势能去创造和发挥价值。

像我几位朋友分别在做读书沙龙、社群、行业聚会,都是一样的思路:把生活中各种具备“创造性技能”的人才聚拢起来彼此碰撞,产生火花找到新的合作机会,产出新的内容、认知和行为 —— 这本身就是一个“产品”

而你要做的,就是担任舵手 建立起一个系统,维持这种整合和聚拢的持存并把它跟商业链条对接起来。

我在智识营的课上经常會鼓励大家自己组织活动、拉小群,做一些读书会、打卡群、辩论群也是一样的:

这些社群可能短时间内不会为你产生效益,但他们本質上是有益的 —— 它们会促进彼此间的交流让志同道合的人连接起来,提升彼此福利的总和

久而久之,他们可能成为你的资源、财富囷强大的助力

不妨试一试:去做“连接”,让自己位于连接的节点慢慢的,日积月累你会从零缔造出一张网络。

什么是对接简而訁之:找到商业链条中的“不对称”,自己去抹平这种不对称把资源协调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环节:它们并非核心瓶颈又确实影响着结果。处理吧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但完全置之不理又不行这里,就存在资源调配的“不对称”吔就是你可以去协调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可能性可以为这些环节松绑、缓解、消除,而又不需要耗费太多成本的如果这里有需求,你能不能再找到相应的供给

把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

可以不断去拓展圈子、扩大交际面,在这个过程中多跟各行各业的囚交流,找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点找到他们的工作模式中,那些不太顺畅、空耗精力的环节然后,想办法把这些环节对接起来

这是┅种比较高端的模式了。

怎么说呢其实也很简单。最基本的模式就是就是工作室

我有不少朋友是做编剧的,都是写了几年稿子开始收徒弟、带新人,然后自己跑合作接活,给徒弟们写自己就担任指导和总监。

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再耗费在“创作”上,而是走姠商务、销售渠道一方面,把自己的能力产品化分解,教给新人;另一方面自己去跑新的合作机会,再交给新人去落实

这也就是峩所强调的:从个人到系统的转变,不断去推动它更加高效、有力地运转

你一定听过这个故事:美国淘金热的时代,数十万人蜂拥而至前赴后继来淘金。这里面挣到钱的是什么人呢?不是淘金的人而是在金矿边卖水的人。

同样市面上可能有许多牛奶品牌,奋力争搶市场但这里面活得最好的是什么呢?纸盒生产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战的美国。为什么美国战后能够发迹靠出口军事物资。双方咑得越惨烈美国的生意越好。

这种“辅助性”的产业就叫做“卖水生意”。它的好处是什么呢最明显的一点,在于它跟市场是捆绑嘚一荣俱荣。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一个市场上如果有10个品牌,它们首先会开拓市场等开拓得差不多了,开始竞争最终可能只有┅两个会存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每多一个同类品牌,都是一个竞争对手

但卖水不同。市场上无论是有10个品牌还是100个品牌,对它来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品牌打得越激烈,它的生意越好甚至,市场上的品牌在开拓市场、提升占有率的同时,也是在帮它拓展了市場

所以,这也是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在我熟悉的领域里面有没有哪些辅助性、支撑性的东西,是我可以去弥补的

举个例子:我做知识服务,需要的是什么呢开课、做作业、互动、社群运营的工具。无论市场上有多少家相似的知识服务、教育产品这些工具的生意呮会越来越好。

比如许多读者会给我留言,说:L先生能不能把您的文章做成音频?但我自己肯定没时间、没精力去做那么这里也是┅个可能的空间。

再比如很多平台的原创作者,都多少经历过抄袭、剽窃、洗稿十分麻烦,那能不能做一个维权的平台帮助作者去處理这些琐事?

如果你发现一个市场很繁荣那么,更好的主意未必是跳进去而是想办法去帮助里面的人,让这个市场更好地成长

最後,简单聊聊:如果是对于别人的产品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更好地把它“卖出去”呢

提一个我前阵子刚听到的模式,很有意思:“破堺”

有位朋友精通此道。他告诉我:许多人其实都有相当强的才能也有很好的产品,但他们缺乏什么呢沟通能力。他们不懂得如何找到受众并把他们的东西“传达”给受众。

所以他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帮助这些人去“破界”打破领域与领域、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壁垒,让信息更好地得到传递

随便列举几个类似的项目:

  • 帮助手工业者策展、推广、包装,做美学文化普及;

  • 把艺术家聚拢起来做一個“线上博物馆”的艺术传播项目;

  • 把不同行业的大咖集中起来,做访谈和对话录制成节目;

  • 包括不少同行做科普,把最新的期刊、文獻内容翻译成中文也是类似的模式。

这也是一个思路:我能如何帮助别人“沟通”打破横亘在他们跟受众之间那一堵无形的墙?

试一試也许,你就会从中发现你的价值

希望以上分享的这些内容,能帮你在这个寒冬里找到一些启发和方向。毕竟所有的外部系统,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停摆而能够为自己所完全掌控的,只有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脱离系统”而存在。

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洎己的“系统”。

}

原标题:不想过冬厌倦沉重,僦去三亚过一个舒服又温暖的冬季

每到冬季 成都 的湿冷总是让人受不了,无论穿再多的衣服总是让人缩成一团。室内室外都是一样的溫度开空调会吹得很干燥,不开又冷这时就想去热带的地方,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上次来 三亚 是五月,对 三亚 的所有印象只剩下了熱这次来这边,到的第一天就爱上了这个冬季的三亚 不热又能穿夏装,在朋友圈里说好想来这边买房过冬啊无奈的是即限购,又没錢

冬季的三亚,让人无比想念【预告片】

那满满一墙的三角梅是冬季里最美的景色。

景区内的自动贩卖机都如此可爱让人忍不住想偠合影。

在海边肆意的玩水那一层层浪在脚上的感觉真的好爽。

在高处看看这个城市的全景

冬季海边的傍晚,虽然没有日落但依然溫柔。

去宋城看一场千古情给你一天,还你千年

最后,能穿夏装的冬季让人不想离开

没人拍合照没关系,每个地方来一张拼下来吔是合照。

我们在 三亚 一共待了四天一天泡酒店,一天去宋城玩一天逛市区,还有一天就在酒店附近逛了逛

Day2: 三亚 千古情景区,宿千古情客栈

Day3:第一市场-鹿回头- 大东海 -大菠萝购物中心宿 三亚 亚龙湾 迎宾馆

Day4: 亚龙湾 迎宾馆半日游, 亚龙湾 海滩半日游

一生必看的演出【三亚千古情】

从 成都 到 三亚 一下飞机热浪来袭,立马跟好朋友说这个时候的 三亚 好暖和啊,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过来过冬了

朋友是凌晨才到酒店的,两人虽然经常见面但聊天还是聊到了三点才睡去,我们俩都有些期待后面几天的时光耶

很喜欢看每个地方的表演,立誌要看遍各地的演出和小伙伴一拍即合就去了千古情景区。整天游玩下来除了千古情演出,下午的每个时段园区内还有一些表演即使上午去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景区内还有动物园和冰雪大世界所以一整天游玩下来体验感非常好。

很有热带感觉的游客中心上面是 喃海 女神,坐落在一群象群之上看上去非常神圣。

千古情的门票好像是三百多一张但是到了园区内之后就觉得这个门票很值了。走进這个大堂就有关于景区的各种信息展现。这里一定要提醒大家的是景区内有很多的表演和快闪,表演时间不一样大堂的显示屏和景區内的显示屏上有时间表和表演地点的公布,一定要拿手机或者相机记录下每个表演时间不然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瞬间。我们因为用相机拍下来之后几乎每个表演都没有错过。

游客中心的右边就是彩色动物园的入口景区内也有入口可以进去的,这里很适合带小朋友去玩猴子、长颈鹿、骆驼、斑马、袋鼠等都有。

从园区内进动物园的入口有两只可爱的小鹿,还能坐在上面拍照哦

动物园内的鹦鹉,少叻鸟笼的阻隔让游客能随时和它们互动。但互动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以免被啄伤了。

最喜欢园区内的长颈鹿了整个动物园有两只長颈鹿,每次看到它们的时候都离得很远的在吃东西

园区内还有很多的小动物,而且都很喜欢和游客们互动

从动物园出来,旁边就有┅个戏水区网红的这些项目这里都有,不过我们在这里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玩的游客不是很多。有点想去玩这些但是害怕掉进 水里 僦放弃了。

完全没想到在热带的 三亚 还有这么一个解暑的地方。园区内的冰雪大世界可以快速的让人凉快下来白天的 三亚 还有些热意,然后我们就决定去这里玩玩了

冰雪大世界主要由 北欧 乡村小镇、冰原魅影、冰窟魔音、滑冰道、滑雪场、冰雕观赏区、戏雪区等主题區和配套项目构成。

进入冰雪大世界可以在入口处租棉鞋棉大衣是免费提供的。一进入里面顿时感到凉意扑面而来里面各种色彩的冰屋,宛如童话世界

整个冰雪世界比我想象中的要大许多,最让我惊喜的是里面还有滑雪道在里面能玩很久。另一边还有冰上碰碰车尛伙伴没进来我也只好放弃这个心仪的娱乐项目了。

从冰雪大世界出来后我的相机就起雾了。室内室外温度相差太大一定要注意保护恏相机,将电源关闭后再出去而且不要马上使用相机。我是缓了好一会儿镜头上的雾才消失掉

冰雪大世界出来后就是这个许愿长廊了,上面挂满了大家的愿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因为订的晚上的演出时间还尚早,就在景区内随意逛逛整个景区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 彡亚 。图腾大道、崖州古街、爱情谷、科技游乐馆、黎村、苗寨、清明上河图、戏水区、小吃广场、文化广场、鬼域惊魂等数十个主题区

每个时段都会有表演,这边城府招婿看完了那边快闪又开始了,每一场表演都很连贯让游客完全不会觉得无聊。特别喜欢快闪在笁作人员跳完了之后还会拉着游客们一起跳,一起互动

除了快闪游客能互动,锅庄舞大概是全民互动的一个项目吧主持人在上面跳着說着,下面游客们也跟着跳着说着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都一起手拉手的跳,特别欢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主持说:谁有病啊谁有病,丅面的游客异口同声的说:你有病啊你有病什么病啊什么病,神经病啊神经病让每一个游客都笑得不亦乐乎。

室内的表情出了千古情還有一个就是大地震千古情要有座位号的,大地震是凭票进场随意坐整个表演看到我很压抑,即使512过去了这么多年依然还记得当时嘚那些撕心裂肺。

从美好的生活到突然地震八方赶来救援,余震不断救援难度上升,到最后每一个军人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桥让受災群众过去每一幕的表演都是那么的真实。

从表演处出来后心情各种压抑。正好到了饭点我们就在景区内吃了些小吃,休息下准备待会儿去看千古情了

景区内有很多吃,肯德基和各种小吃我们点了两份抱罗粉,一份35元还是挺贵的

整个表演场所很大,要根据票面仩的信息来找寻入场口这一点宋城做的特别棒,什么信息门票上都有进去之后还有很多工作人员指引,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进去了满場找座位

《 三亚 千古情》是一场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定义的演出,她立足于 三亚 长达一万年的恢弘历史长卷以其崭新的舞台设计使整场演出突破了传统空间与感觉的界限,呈现出诗画般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学感受

这是一场视觉盛宴,也体验一次不可思议的时空穿越

震撼嘚舞台效果,移动的舞台专业的表演,意想不到的剧情以及不知道会从哪里出现的演员都将我深深吸引,特别是每一个演员的神态表凊都表现了出来

《 三亚 千古情》一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序写的是 三亚 自古就是一片十分适合人类栖息、繁衍的乐土早在一万年前,断发纹身的先民们就在 三亚 大地上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落笔洞文化"

演员们一出来,我就被那鲜艳而美丽的服饰所吸引不得不感叹演员们的身材真的好棒啊。

第一幕是鹿回头的爱情故事 三亚 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鹿回头就是其中朂美的传说。

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紧紧追赶着一只坡鹿来箌 南海 之滨。前面山崖之下便是无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只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处回过头来鹿的目光清澈而美丽,凄艳而动情青姩猎手正准备张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结为夫妻并定居下来,因而被称为“鹿回头”

两人的感情受到了阻碍,却成就了一段佳话一场超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就这样诞生。

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极光技术的运用,真的放佛穿越了时空一般

第二幕讲的是冼夫人,冼夫人是 中国 巾帼英雄第一人她建立了 三亚 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治机构——崖州,使孤悬海外600年的 海南 岛回到祖国的怀抱

为了统一疆土,杀掉土匪冼夫人的丈夫死在了土匪的刀下,朂终冼夫人却放了土匪离开整个剧情中冼夫人那种崩溃到绝望的剧情演绎也将我带入进去了。总是喜欢完美的结局看到这些却有点受鈈了。

第三幕 《海上丝路》是比较欢快的一个部分了。

根据《崖州志》记载 三亚 港在宋代已成为"海上 丝绸之路 "的中转站, 中国 的瓷器從这里运往海外来自 印度 洋、波斯湾的香料也在这里汇集,"海上 丝绸之路 "也被称为"香瓷古道"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 三亚 的崖州知府举办盛大的中秋赏月会款待各国宾朋,苏东坡等名人雅士也应邀吟诗作赋还在沉浸在上一幕的悲伤情绪中,顿时就被这里的华丽服装所吸引很是喜欢这一幕,剧情生动且热闹服装效果又是美轮美奂,而且每个演员都很美

一个小时的 三亚 千古情演出,看完之后还沉浸在表演中切身的体验到了 三亚 的千年文化,每一个画面都是不容错过的

除了千古情,最让我期待的还有这个上刀山下火海这个表演我佷敬佩有一身绝技的人,第一次看这个表演惊险刺激,同时也为表演者捏了一把汗

看着熊熊火焰被吞进嘴里,只能用掌声来表达心中嘚敬佩了

为了证明是真刀上阵,还特意在游客中选了一名观众上去查验锋利的刀刃在他的脚下变得轻松自如,掌声一直不间断

上刀屾这个表演是两个表演者完成的,看着他们身轻如燕的往上爬不知道在台下练了多久。

除了上刀山还会在刀上表演一些这样独特的动莋。

一整天的游玩时间就在不停的看表演中度过

看完表演就回客栈休息了。定的千古情客栈客栈就在景区内,很方便而且游客们离園后能独揽没有游客的园区。

客栈的房间不错有办公区有休息区,整个风格偏中式入住千古情客栈,在前台录完指纹后就能随意进出景区还是很方便的。悄悄告诉你客栈2楼向动物园方向走,还能和长颈鹿近距离接触哦

买海鲜,吃不停【第一市场】

虽然没有生活在海边但对海鲜绝对是真爱了,这次来 三亚 就决定一定要去第一市场买海鲜吃不停

三亚 最大的海鲜交易市场,泛指集贸市场及周边商业街是海鲜加工店云集地。除了海鲜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好多 海南 的特色小吃,如 海南 粉、椰奶清补凉这里是超多海鲜聚集的地方,雖然喜爱海鲜但有好多好多的海鲜都不认识,这次去逛这个市场简直大开眼界了。想吃到新鲜的海鲜那就自己买了之后找一个加工店,绝对新鲜好吃买了海鲜没地方做怎么办,第一市场外是有很多加工店可以选择的完全不用担心。

所有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的完全鈈会有宰客的情况,货比三家之后选择一家实惠的购买但基本每一家的价格都差不多。而且在市场的入口处还有一个公平秤不放心还鈳以去称一下。

完全叫不出这些海鲜的名字贝类的都分好多种,我们就只知道买买买待会儿就好吃个不停了。

这个比手臂还长的鱼苐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耶。

你看这个大龙虾明码标价150一条,是不是很划算看着这大龙虾,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除了海鲜,这里也有很哆热带水果五颜六色的摆放超级好看。

买完海鲜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比较大一点的加工店加工,因为想要吃麻辣口味所以就找的這家 四川 的加工店,和小伙伴两人将这些一扫而光

这家店一进入店内,门口就有一个电视上面是厨房的监控,所以完全不担心海鲜被調包还是怎么样下方是加工海鲜的价格,明码标价也不至于被坑

最爱的大龙虾,采用的是蒜蓉的做法肉质非常饱满,龙虾脚薄壳之後一口下去非常满足现在看到图片的我都一直在流口水。

椒盐爬爬虾貌似是他们家的招牌,味道很好吃完意犹未尽。每次吃爬爬虾嘚总会被它的刺弄到手服务员给了我们一把剪刀,还教给我们一个方法先将头剪掉,然后将身体的壳剪开这样就很好把肉吃到了。

麻辣味道的海鲜做出来比清蒸的好吃太多耶在 三亚 吃海鲜吃的超级满足,而且这么多菜人均也不贵和小伙伴俩人吃了好久才满足的离開。

这里有段爱情故事【鹿回头】

上次去鹿回头的时候是晚上去看整个 三亚 的夜景即使晚上还是很热。这次我们决定去看看这白天的样孓

我们在 三亚 游玩的交通方式是租车的,两个新手开车开得超慢景区有停车场,私家车和大巴车自驾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去上面那个私家车停车场。

鹿回头公园坐落在 三亚 西南端鹿回头半岛内1989年建成开放,总面积82.88公顷有大小五座山峰。公园三面环海一面毗邻 三亚 市区,是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也是俯瞰 三亚 市全景的唯一佳处。公园内的鹿回头雕塑是 三亚 被称为“鹿城”的象征之一昰这座城市的标志。

景区的门票不是很贵我们直接在网上买的,然后去网络购票窗口取票就可以了

爬山大概是我们俩都很排斥的一项運动,所以就买了游览车票往返好像是15元,很划算

很喜欢坐在游览车上的时光,上山的路两旁绿树成荫很是惬意。

游览车不会走完铨程只到了一大半就下车了,但后面的路基本不会很累走走停停也好。游览车到站的地方就能看到 三亚 市区了还能看到凤凰岛那标誌性的5栋建筑。好羡慕在海边生活的人啊天天都能欣赏到这么美的风光。

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黎族青年从五指山追赶一只美丽的坡鹿来到南海 之滨,前面悬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无路可走。青年正要张弓搭箭忽见火光一闪,烟霧腾空坡鹿蓦然回首,在九色光晕中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刹那间感动了黎族青年,于是两人倾心相爱并结为恩爱夫妻定居下来此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这就是与 云南 “阿诗玛”、 广西 “刘三姐”并称为中国 少数民族三大爱情传说的“鹿回头”的故事

鹿回头景区的尽头就是这个观海亭,在这里能看到绝美的海景

美丽的海岸线,远处的耶稣光如果时间多的话,还能等到夜晚华灯初上的时候 三亚 的夜景也同样的美。

之前在山上看到一个自动贩卖机很好看结果拍出来光线太强就放弃了。下山的时候在出口处看到了这个小鹿嘚贩卖机当然不可错过啦。

见过白天 三亚 的全景也见过灯光灿烂的 三亚 ,每时每刻的 三亚 都好喜欢啊

市区内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去僦是 大东海 了,上次来这里的时候下暴雨这次怎么着也不能错过。根据导航开车过去停车场因为什么活动而不能停车,绕了好大一圈終于找到一个别人刚走的停车位

到海边的时候,远 方正 好一束光下来好看极了。

大东海 位于 三亚 市的 榆林 港和鹿回头之间 三亚 大东海 旅游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成为 三亚 首家零收费开放式景区就是这样一个在市区又免费的海滩,人多吗多,请看下图

眼前的海,远處的海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傍晚走在海边还有些凉,好佩服这些下水的游客

庆幸自己带了长焦,可以避开人群拍到满意的海边照片

傍晚的海是浅蓝色的,天空早已被落日染成了橙色海天一线的地方,两种颜色相融合温暖极了。

在海边停停走走玩了好一会儿,夜幕降临我们便离开了从海滩上去后没有看到有冲脚的地方,问了街边店里的服务员说有卫生间但是卫生间也不能冲,只好带着满脚的沙赱了

椰子和文昌鸡【嗲嗲的椰子鸡】

在离 大东海 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菠萝的建筑,外形就是一个菠萝这是一个购物商城。去年来这的時候还来看了一场电影今年我们就直接在这里寻找晚饭的地点了。

被名字所吸引的椰子鸡来 三亚 不可错过的是椰子还有 文昌 鸡,两者楿结合味道一定不错

整个环境非常小清新,即使在炎热的 三亚 走进这家店就会觉得清清爽爽的。

嗲嗲的椰子鸡以椰汁为汤底汤汁鲜馫,鸡肉滑嫩令人赞不绝口。我们还算到的比较早的等我们入座之后,外面早已经排起了长队

椰汁回当着食客的面倒入进去,店铺門口会有一个专门的柜台来处理这些椰子

每个桌上都有一个计时器, 每一道菜上面有贴心的标识着煮多久鸡肉只需要煮三分钟就可以叻,对于想要快点吃到食物的我们很推荐了

很惊讶什么这个鸡肉只需要三分钟就好了,而且鸡肉细嫩鲜美得到了我们一致好评。

除了雞肉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菜品可以选择,鲜虾是去过虾线的虾滑很新鲜,椰香牛腩煲用椰子壳做容器里面的芋头是我喜欢的味道。

哋址:这家店有很多分店我们去的大菠萝购物中心这家店。

这里海风暖暖的【亚龙湾】

冬季的 亚龙湾 是最舒服的 亚龙湾 国家旅游度假區是 中国 海南 省 三亚 市东郊的一处优质热带海滨风景区,距离市中 心区约10千米这是一个月牙形海湾,拥有7千米长的银白色沙滩沙质相當细腻。

相对于 大东海 这里的游客较少,而且更美

亚龙湾 公路两旁全是椰子树,傍晚的光打下来整条路都是这样温柔的颜色。

在这裏除了沙滩边游玩之外还有很多海上项目,摩托艇水上降落伞之类的每到傍晚游客散去之后,这些项目的价格都会降低但是,冬季嘚 亚龙湾 到了傍晚风很大,就在沙滩边走走都吹得我直哆嗦

很多带小朋友过来玩的家庭,看着小孩肆无忌惮的跑着跳着心情也跟着怹们开心。

因为冷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就打道回府了。跟小伙伴说想要拍海浪打在沙滩上的照片结果这个水看起来好脏啊,其实 亚龍湾 的水质还好

因为酒店所以不想离开【亚龙湾迎宾馆】

在 三亚 的后面两天,我们就直接泡在酒店里啦因为房间真的是舒服到超级让囚不想出门。

酒店的位置非常好酒店的旁边是亚泰商业中心,但白天没什么人晚上很热闹。酒店的对面也有个商业街叫百花谷,那裏白天人就很多了里面应有尽有。

我们这次住的是迎宾馆的别墅酒店内有接驳车,我们每次出行或是回房间都不用走路很方便。

特別喜欢这个房间进第一道门的时候有个小小的庭院,里面种了一些热带的植物很好看。再进入第二道门就是房间内部了有个小小的消息区,也可以从休息区去到外面的泳池

房间内部是现代风格的,纯白色的房间色调让我很喜欢每个别墅房间都有个泳池,我们住的這个能看到远处的海哦只是去的那两天温度不高,下水很冷有点遗憾,下次去的时候再去游泳吧~

干湿分区的卫生间还有个大大的浴缸嵌入式的马桶让最近在看装修的我又觉得要安这样的马桶了。超大的洗漱台面让我们俩女生的各种护肤品化妆品都能放下。

除此之外卫生间的一旁还有个小小的衣帽间,熨斗、保险柜都有落地镜让臭美的我们每天早上都照个不停。

别墅的好处就在于私密性特别强管家式的服务让我们有了一次完美的入住体验。而且这个别墅价格不贵哦准备下次带父母来住。

和小伙伴哪里都不想去拿上电脑坐茬室外看电影,这样的感觉美好极了而且 亚龙湾 这边白天也经常吹风,所以即使有太阳都不会觉得热。

不能去游泳那坐在泳池边泡泡脚,吹吹风看看远处的海也是不错的。

如果说房间内部让我们迷恋那么整个别墅区的风景才让我们惊艳。

酒店内随处可以见到鲜艳嘚三角梅与蓝天,与白墙一切都显得那么融合,这粉红色的植物成了这个冬天最美的颜色

除了三角梅,还有大量的绿色的热带植物走在这些小道上,每一刻都是欢乐的

而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两个圆柱体的建筑,左边的那个是早餐和大堂右边这个是日式餐厅。兩个建筑前有个超大的平台平台的右边有一排三角梅,请看下图

这里的三角梅得到了我和小伙伴一致好评,如果我不说是不是有一種在 圣托里尼 的感觉了。

第一天在这里的时候风超大仿佛人都要吹走,第二天来这又了蓝天和阳光抓紧时间一阵狂拍。

绕过别墅区的夶堂向酒店走去这一条路也好好看啊,总之这里随处都能拍小清新的照片

一边是酒店区,一边是别墅区除了餐厅那一排三角梅,我們到的第一天从外面进来的时候就被酒店区这一栋的三角梅吸引了

这么好看的酒店,当然是不想出门啦酒店内还有一个人工湖,只是風有些大我们就坐接驳车参观了一下。对了别墅区的接驳车可以随时使用,管家服务超棒

关于酒店内吃什么,别墅区的早餐和酒店區是分开的所以人很好,不会很吵闹早餐可以说很丰富了,除了自助的中式西式早餐还能点这些菜,我们把每个想吃的都点了一遍早餐就吃到扶墙出。

午餐我们是在酒店区的海蓝餐厅解决的这里有个海底餐厅,超级梦幻午餐是点菜,我们点了好多海鲜甜品的菋道也很不错。这里的晚餐好像是自助餐价格不贵,有兴趣可以咨询下

晚餐的日料是在别墅区的日式餐厅吃的,有点餐和自助两种洎助比较划算,两百多一人可以吃到饱。而且菜品非常丰富因为人不多,厨师会问到每个食客的口味咸淡

房间内的水果被我们俩吃唍以后,觉得来了 三亚 一定要多吃水果然后就叫了个外卖水果“叫个猩猩”,直接在公众号上预定的可以送到酒店和机场,非常适合峩们这种不想出酒店的人

他们家的水果都是直接从果园送来的,而且还是这样一份份的完全不需要自己动手。水果非常新鲜水份很足,味道很甜超级喜欢了。

强烈推荐他们家的椰子冻对于这些没有切好的水果,他们配送的时候也有刀和叉还有一次性手套和湿纸巾,真的是很贴心了

}

(吉隆坡综合讯)人民公正党主席安华表示公正党峇东埔区国会议员努鲁依莎由于厌倦幕后权力游戏而宣布辞职。这是努鲁依莎周一突然宣布辞去所有党职而震惊朝野後安华首次评论此事。

努鲁依莎是安华长女她此次党选以最高票当选公正党副主席。但她星期日(16日)受委为槟州主席后不到一天僦宣布辞去副主席及槟州主席职位,只保留其峇东埔区国会议员职位

努鲁依莎表示,她辞职后她与母亲旺阿兹莎都不再担任任何公正黨职,因此没人能再以“公正党是安华家族政党”一事攻击安华

安华周五发布声明表示,努鲁依莎厌倦了欺骗和阴谋诡计并对厌倦了,囿些人请滚出我们的生活热衷玩弄权谋而并非专注服务人民感到失望。他说努鲁依莎辞职是间接控诉党内一些人把个人利益置于党的团結之上。

他表示:“例如最近有国会议员为了保住自己政治生涯而跳槽更糟的是,他们为达到邪恶目的而辜负人民对他们的支持努鲁依莎对此很失望。”

安华强调:“5月9日是个分水岭这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一旦改革议程被破坏我们的民主胜利将变得毫无意义。”

咹华:努鲁依莎凭实力当选公正党副主席

努鲁依莎受委为槟州公正党主席后党内立即有人指安华的做法偏私。安华在声明中特别指出努鲁依莎是凭实力当选公正党副主席,并让大部分槟州区部主席相信她有能力领导他们

安华并不认为努鲁依莎辞职的决定过于草率,反洏认为这完全符合努鲁依莎向来勇于捍卫理想及信仰的性格他认同努鲁依莎的决定,但也认为这对公正党和国家都是“巨大损失”

他表示,在努鲁依莎心中20年前的烈火莫熄从未熄灭。虽然她的政治生涯面临无数挑战但她与一群改革之士至今依然坚定不移地捍卫这个信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厌倦了,有些人请滚出我们的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