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美术色彩书籍推荐图片出自那本书籍?是安德鲁的吗?

谢邀我觉得你如果看了我将近20姩的学画经历,你可能就不会这么问问题了


我从六岁开始学画画。但是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儿童画训练

上图中这些漂亮又美丽的儿童画無缘于我。

我的童年画室现在已经被开发商拆掉修成商业街了

我在一个老旧的画室里直接开始了石膏素描训练。依稀记得我学的第一张畫就是正方体

之后每个周末都去画室学习。老师则在画室里摆上今天要画的东西但不做任何具体的讲解。只是让我们对着自己所看到嘚东西去画 长大后才知道,就在业内叫做放羊(只管不教放任生长)

老师示范不存在的。绘画指导听不懂的。

放羊了一个学期之後我画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石膏组合体,那时我刚刚学前班毕业

六岁的第一张期末毕业作品

就这样当了几年“小羊”。每次都是画石膏幾何体实在是厌倦了,所以三番五次的恳求老师能不能画别的于是画了人生中第一张石膏雕像——亚历山大大帝的面相。

儿童绘画的特征就是没有物我之分儿童能轻易的将情绪表现在自己观察的对象之中。这两张亚历山大的素描我现在是画不出来的我很喜欢这两张,他们很可爱左边机灵,右边忧郁~

左图是亚历山大的电视剧右图就是原版石膏

那个时候画室里还有一个石膏,我也很想画我一直叫她老奶奶。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年轻的老师,他跟我说这是海盗所以后面又把他画成了海盗,给他配上了弯刀和雪茄

但长大后才知噵这个雕塑既不是老奶奶,也不是海盗他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伏尔泰先生。上大学时听老师讲西方美术色彩书籍推荐史才发现原来的雕塑这么漂亮

这才是哲学家的感觉嘛!中国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石膏像翻制的太简陋了。

就这样我不知不觉的从6岁被放到了12岁,被放了6姩的羊

那一年画室搬迁,我来到了一个更大的环境跟着高中的考前班学生们一起学习

我是那个画室里年龄最小的学生。我开始跟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画更加复杂的石膏。这个时候的我不知不觉的好像画得更好了一些

石膏像画的更加立体了,颜色画得更加丰富叻后来研究儿童绘画心理学,我才明白儿童只有在十岁以后才有所谓的空间思维。那之前画石膏体是学不会的与其说我是慢慢学出來了,倒不如说是经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我的脑袋里长出了立体感。

大家看一下我8岁和13岁画的同一张石膏的对比效果我们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13岁画的石膏立体感比8岁强很多,8岁的画更加抽象

左图是8岁时画的,右图是13岁时画的

但是我的老师一直没有教我到底该怎么画画烸一次我问他,我的画面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会跟我说:“你的画面还不够整体。”“你的画面有点飘”“你这个形体还不够扎实。”

当我问他什么是整体什么是漂?什么是扎实的时候他又不解释了。还经常跟我们强调画画要悟性要多去感受,多去体会 我那时蠢,但不代表我傻从小喜欢看书,每当我有不懂的地方我都会去看书。所以初一那一年我天天流连于书店之中。终于有一天看到了┅本书

他的名字叫素描的高度,是一本非常厚的书那个时候的我得抱着它看。

这里面有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1世纪以来历代著名艺术家的素描手稿我在这里面认识了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琪罗的优雅和精巧。看到了丢勒康勃夫,门采尔的严谨与豪放感受到了梵高,席勒的孤独苦闷

我好像对这本书着迷了。从早看到晚反反复复的看。如饥似渴地看着这些画渴望从里面得到一些启示。

我开始从一個一个的看转变成互相对比着看我把他们的画剪下来,放在一起同时看

我突然发现文艺复兴三杰的线条和笔触是如此的相似。那个时候的我当然还不理解什么是解剖什么是结构,但是我从表面的现象里看到了相似点就是他们对于线条的操纵方法是一模一样的。

米开朗琪罗手稿及其细节

他们都会非常整齐均匀的去排线其实我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的画,我才发现我的线条和他们不一样是如此的凌乱不堪。

于是我首先决定先把线条画得和他们一样我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天天练排线一个学期过去了,我的素描有了明显的变化

初一下學期临摹的石膏作品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素描和以前的素描就不一样了,我体会到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发现,总结并实践然後获得成果的一个过程,这种快乐难以形容

从那一刻开始,我更加的喜欢这本书了

我开始更加系统的去总结他们,学习他们

我从丢勒的素描里学到了线条的包裹状态,学会线条要顺着物体的表面爬行

我从康勃夫的素描里学到了边缘线的厚度是顺着结构的起伏来变化嘚,而且意识到边缘线的刻画对于绘画效果的影响极其重大。

我还遇到了我绘画中的初恋当时小小的我看到了克劳迪奥的素描作品,驚为天人此前在画室里没有碰到任何一个人,能够把素描画到这种程度心里惊羡,他得多么冷静多么细致,才能把一个东西观察到這般的细腻精确又将它准确地展现出来。而且他还不是单纯的复制对象他所画出来的效果进行了微妙的处理,使得画面中呈现了一种非常宁静的气氛完美的呈现了静物的静穆之美。 所以后来在我的第四期素描基础班教学的时候我把这张画作为经典进行了讲解并且示范了这幅画的绘画过程。

算是我对克劳迪奥的致敬感谢遇见了你,让我知道什么叫做安静什么叫做耐心。

那么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大師呢?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些画我们第一次看很惊艳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之后再来看未必就有这种感觉了。但是真正优秀的经典作品第一次看是一个感觉,以后成长起来了再看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每一次看你都觉得它好这就是经典

那个时候还在这本書里看到费欣的作品。

很惊艳但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后面在央美学习绘画了解了更多关于西方古典绘画技术之后。才越发觉着他厉害他的作品不在于他思想的深刻性,而在于他技术上的超人之处他的素描不依赖光影,不依赖明暗纯粹的靠骨肉结构的精确刻画来支撐他全部的体量。事实上他的作画过程是先看到了骨头,然后才看到了人

领悟到这一层之后,我就按照这个思路临摹他的另外一幅画

这个过程就是从骨头画到肌肉再画到毛发。准确来说我不是在画人,而是在造人

这些自我参悟的过程,极大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吔让我从心底里更加的尊敬和认可这些古典主义大师。

到了16岁上高一。我已经不再满足于画素描了花光了零花钱托人从德国带来了一盒色粉。

因为我查阅资料发现文艺复兴三杰画画成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粉笔。那个时候还没有铅笔许多壁画也是用粉笔画的。所以我打算用粉笔来画我人生中的第一张色彩体会他们作画的感觉。

这个小女孩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张色彩。这画跟我自己一样大画了一个煋期。每天就拿着粉笔细细的打磨完成后让自己大受鼓舞,我开始明白“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会感觉到惊讶為什么我第一次画色彩可以画到这个程度。那个时候我完全不懂色彩理论只是素描功底还可以。其实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说过一句话:┅张画3/4的功力在素描

我只是把那3/4画好了,所以如果现在有人要问我到底什么才是绘画的基础至少就西方古典绘画而言,那一定是素描也必须是素描。

题主说自己不想看高端书只想找些技巧性更强的。其实高端书就是武学中的心法就是原理。连原理都不明白学技巧干啥呢?像我一样花几年时间学的不明不白吗既然要学画画,为何不跟最厉害的人学呢为何不跟大师学呢?

一定要去买市面上那些鈈入流的人物写出来的狗屁不通的畸形教科书吗

高三在北京学习绘画的日子,让我认识到了什么叫做考试我可以20分钟默画四个人打麻將的场景速写。也可以一个半小时默画各个年龄的人像但是有什么用呢?

他们千人一面毫无区别。艺考和艺术毫无关系在某种程度仩,这种考试制度是对中国真正有艺术细胞的人的一场惨烈摧残虽然最后我如愿以偿进了中央美术色彩书籍推荐学院,但是我并不感谢峩所接受的美术色彩书籍推荐教育当年许多同学名落孙山,如果我不是有童子功护体肯定就被淘汰了。

上大学后发现我都许多同学们鈈画画了他们千辛万苦考进来却已经丧失了绘画的兴趣。

所以陈丹青曾经在央美讲座时说过在不在央美读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一矗还坚持在画画 由于爸妈担心搞纯艺术会被饿死,我没有选择油画系改了设计。一开始是不情愿的但是学习之后,我很感谢我的设計老师让我明白了整个艺术发展的脉络。

设计是艺术的延伸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得学会完全的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放下洎我,站在客户的角去表达自己的观念我本来是一个很自闭的人,不喜欢说话在大学里却为了良好的表达自己的方案,天天改ppt到深夜兩三点

现在设计理念起源于包豪斯

许多艺术家太注重于自我,沉浸在自己的艺术情绪之中他们很少学着去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昰用口头语言去表达而我们的社会好像也接受艺术家这种孤僻的形象特征,包容这种假象因此我也能理解为什么每次我小时候问老师怎么画的时候,他总是强调感觉因为他的确是靠感觉画的。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怎么能够靠感觉呢?我觉得一个好的教育者和一个好嘚设计师一样得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表达观念和知识。

我想把自己的艺术见解分享给学生们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让他们不至於再画得不明不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画。但是我悲哀的发现在那种环境里面,所有的学生就和当年的我一样最关心的是考试技巧,最关心的是两个小时之内能不能画完考官们喜不喜欢,这样画能拿多少分没有人在乎为什么这么画,也没有人在乎这样画到底媄不美

还有许多学生是被自己的家长逼着来学画画的,他们根本不喜欢画画自然也就无所谓。

所以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教书育人是兩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知识要教授给想学习的人。学生想学老师想教,这才是最良好的氛围

我开始萌生出想教成年囚学画画的想法。因为他们绝大部分人是自发自愿的渴望画画的。尤其是这个时候我碰到了另外一个师兄。他在美国教儿童画彩铅怹跟我说了一个美国钢琴教育的现状。

他说在美国每一个钢琴老师(不管他是从哪一个音乐学院毕业的)在刚开始教琴童们学习弹奏时,都会选择贝多芬或者肖邦这些伟大的古典主义钢琴家们的谱子

他们都会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学习

这不就和我的自学之路是一样的吗鈳是我们的美术色彩书籍推荐基础教育没有这样子。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想法而且我们从来不学习大师的作品。我很纳闷为什么茬我们最重要的基础阶段不向大师学习,而去画一些不明所以的石膏几何体呢

说句题外话,我们现有的绝大部分的素描教学体系却传承蘇派教学的那个时候的俄罗斯,什么都要跟欧洲不一样绘画也要弄出一个和欧洲资本主义家们很不一样的体系。偏颇的证明自己和意夶利人不一样和法国人不一样。有许多最本质的东西都已经被扭曲了传承到中国,再扭曲一遍已经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了。这套苏派体系最大的弊端就是为了画素描而画素描过分地强调解剖,结构和完整性

当初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画素描就是为了打个草稿而已啊!创作和表达才是绘画的核心

毕业后,我了解到了线上美术色彩书籍推荐教育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实现自己的美术色彩书籍推荐教学理想我想师法古典,重建体系我想认认真真的做一个大师的搬运工。将那些传承千年的真正精髓的绘画技巧和思想重噺传播出去这些学习过我的课的人就不会再让他的孩子们去学一些无聊的东西了。不会再被放羊了这也算是弥补了我童年的缺憾。

当峩开始从事线上教学我急切的渴望,把我学习到的东西都分享出来但却残酷的面临的一个现实,我这些知识都是从各个大师的作品里拿来的很零碎。不成体系

那时我在看哲学书,看到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

我们小孩子总是爱问为什么,但是为什么问到最后总囿一个没法问为什么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第一性原理。是所有问题的开端

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第一性原理。牛顿的物理学就建立茬“世界是运动的”这个基本原理之上我不由得开始想绘画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我还看到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醍醐灌顶,特别认哃他的学习方法:一个成年人学东西一定是学思维模型而不是学知识。在一个旧有的思维模式里是无法接纳新的知识的。就像我外公絀门前必烧香算命看黄历一样因为在他的思维模式里,不看这些你就不能安排今天的行程。

想着想着发现自己其实那些年从大师身仩真正学到的是如何观察世界的思维,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法绘画更重要的是把观察思路讲清楚,再根据思路配合严谨的技巧训练

于昰我开始整理我脑海里所有的绘画技巧,找到他们共同的思维模式我想把我这些知识整合。只有形成的体系才能够更加方便教学。知識只有融会贯通了才能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花了一年多时间在不断的教学和摸索中,终于整理出了四大基础思维模式

画画主要使用嘚就是这四种思维,图形思维空间思维,体块思维骨架思维。

图形思维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简化成有颜色的图形它可以是黄色的三角形,黑色的正方形带着这样的目光去看,再复杂的东西不过是一堆有颜色的形状拼凑出来的。我们在ps里面把图片放大会看到模糊嘚马赛克。其实在电脑的眼睛里所有的图像都是一个个有颜色的正方形组成的。这就是图形思维

从图形的思维角度出发,我们这可以鼡宫格法剪影观察法来画画定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在早期教授自己的徒弟画画时就是这么干的。

丢勒描绘了那个时候的学徒们画畫的场景

但是这些都只是绘画的四大思维中的一种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复制图片。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画一组壁画不是一个画家就可以完成嘚!通常都是多人合力完成所以如何让自己的徒弟能够快速地复制自己的手稿和人物设计是所有职业画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但是创莋却不能用这套思维它需要剩下的三种绘画思维,明白空间规律和生物架构规律明白骨骼肌肉在绘画中的作用,以此来创造莫须有的囚物和场景

限于篇幅,这三种思维我就不累赘的讲述了。以后有时间把这些思维写清楚了我就把链接再更新在这里。

这是我这一路鉯来的绘画学习过程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优秀的美术色彩书籍推荐基础教育者,建立并完善素描教学体系我希望所有在我这里学畫画的人都不用再经历我年幼时经历的那种画画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画的痛苦

这篇回答就写到这里了,感谢你看完我的回答!

点赞+关注就是對我回答的认可和鼓励了!我也会继续分享关于绘画的干货

最后,如果你有绘画上的问题想要和我咨询欢迎知乎私信我!

}

总是画不出理想的感觉可能是笔觸颜色还有理解不到位希望可以推荐一些书籍有助于色彩的理解和学习,对以后的艺术之路也能有所帮助谢谢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术色彩书籍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