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线并进四方联动扶贫机制的扶贫总思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赵明奇 文图

“我县脱贫‘摘帽’,只是新时期长征路上的第一步,实现小康愿景,重任依然在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舞阳县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密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巩固提升’两大主题,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活动,壮产业、惠民生、夯基础,抓作风、筑堡垒、聚合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更加出彩,贡献舞阳力量。”4月17日上午,刚刚参加完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舞阳县退出贫困县”新闻发布会后,一走出会场,市委常委、舞阳县委书记李亦博满怀豪情的说。

据了解,在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中,舞阳人民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号召和“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殷切嘱托,坚持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产业发展为基础、增加收入为核心、加强党建为引领、改进作风为保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县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显著改善,112个贫困村和4.38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达到省定标准,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39%降至1.19%。

近四年来,舞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文章,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以稳定增收为核心,多重施策精准帮扶。该县牢牢抓住增收这一核心,综合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措施,贫困群众在享受各项扶贫政策的同时,均可再享受3种以上帮扶措施,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产业带动,持续稳定增收。按照做大传统产业、育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发挥平原农业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结合菌、菜、油、牧、果、烟六大传统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8家,建成各类特色种养基地25个,带动2.6万群众实现持续增收。依托华宝、桂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育强壮大食用菌优势产业,种植规模突破5000万袋,产值达到4亿元,11个乡镇2300多户贫困户“地里刨金”实现脱贫。积极发展光伏等新兴产业,建设村级扶贫电站107个,惠及贫困户3525户,户年均收益3000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以上。金融撬动,增强脱贫动能。依托扶贫产业发展,积极引入金融活水,构建金融服务、信用评定、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体系,引导各金融机构与双汇集团、华宝农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行“五位一体”基地联贫、“四方联动”企业带贫、“三保合一”保险助贫、普惠制小额信贷等金融扶贫模式,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09亿元,带贫4278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就业拉动,拓宽增收渠道。开辟转移输出、县内务工、基地就业、兜底安置四大就业扶贫模式,带动1.5万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770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筛选就业岗位,促进2600名贫困人口县内就业;新建改造扶贫就业基地162个,吸纳就业1970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发扶贫公益岗位,组建治安、保洁、护绿和政策宣传“四支队伍”,安置就业贫困劳动力3000人。宣传发动,激发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入户走访专项行动、孝老爱亲模范评选、设立爱心公益超市等,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内生动力。统筹社会各方力量,成立扶贫开发协会,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和“百企帮百村”“巧媳妇工程”“扶贫志愿活动”等助贫公益活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

以兜牢民生为根本,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突破、提升、普惠”原则,创新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教育扶贫全覆盖,全面落实教育“免补奖贷”资助政策,实现贫困家庭非寄宿生教育生活补贴和省内外大中院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保障贫困孩子有学上,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医疗救助全覆盖,全面推行医疗保险、临时救助、费用减免、保费资助等“五重保障六项优惠三项服务”帮扶措施,探索设立600万元的医疗保障基金池,对贫困群众实施医疗费用再报销,综合实施签约贫困户家庭医生服务、发放暖心小药箱等,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住房保障全覆盖,大力实施危房清零行动,累计投入1.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基本消除农村危房,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目标。社会保障全覆盖,实施农村五保、低保、残疾人、孤儿等特困人口动态管理,推进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兜牢扶贫工作的“最后防线”。

以基础建设为抓手,致力改善乡村环境。整合涉农资金4亿多元,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114个贫困村道路不仅实现村村通,而且实现巷巷通;贫困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高标配套,饮水安全、广播电视、电力、宽带网络等全面达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以“六改一增”为重点的“温馨家园行动”,对3326户贫困户开展家庭环境整治。探索实施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全天候对乡村环境进行保洁,全县114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市级以上示范村标准,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称号。

以改进作风为保障,全面提升脱贫实效。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严把精准识别关口,从澄清底子、严格程序入手,按照“应纳则纳、应退慎退”原则,严格落实贫困人口识别清退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制度,扎实开展精准识别问题整改、档卡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监测调整机制,全面化解漏评、错评、错退隐患。从严落实政治责任,成立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责任体系,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3200多名,实现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成立了14个专项督查巡查组和1个责任追究组,分区域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巡查和驻乡督查,以严肃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扣“四个好”要求,创新实施以强支部、强队伍、富群众、富集体为内容的抓党建促脱贫“双强双富”工程,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和薄弱村集中整治,探索推行“脱贫攻坚红旗村”“扶贫标兵”等评选活动,引领各级党员干部在扶贫中建功立业。以作风建设促脱贫攻坚,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实行周四扶贫日、无会日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负责同志以上率下,带头落实包乡联村和“入村一天、住村一晚”制度,驻村干部“五天四夜”扎根基层,昼访夜谈,体察民情,常态化驻村指导,面对面开展群众工作,以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严格执纪监督问责,加强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精准执纪护航精准脱贫行动,从严监管资金拨付监管,严厉查处虚报冒领、克扣侵占、优亲厚友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使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长期以来艰苦不懈的努力奋斗,舞阳圆满完成脱贫退出目标任务,光荣摘掉贫困县帽子,成为全省第一个脱贫退出的省级贫困县,这是舞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舞阳掀开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一页,迈上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舞阳县县长张书民信心倍增的说。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2017年2月14―17日,按照国务院汪洋副总理指示,在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为进一步落实做好云南省金平县“四方联动”基本医疗保障试点工作,推进试点进程,完善试点方案,协调州市部署,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韩凤主任带领医疗保障助推精准扶贫项目组及上海市长宁区卫计委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十一人前往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和金平县进行“四方联动”试点协调工作,并举行了“四方联动”帮扶试点启动仪式。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梁鸿教授等参与了这次活动。

2月15日上午,协调组在红河州人民政府召开金平县“四方联动”基本医疗保障试点协调会议。红河州扶贫办主任晋洪江主持会议。韩凤主任对“四方联动”试点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发表讲话。她指出,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和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对项目试点予以鼓励和期待,希望在金平完成的“四方联动”试点能够为全国探索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供范式。她还指出,解决看病过程中尤其是间接医疗费用负担导致的“因病致贫”是项目探索的关键问题。目前,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健全医疗、医保、医药服务供应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积极评价的机制,各方共同努力达成“三降一提”,通过精准扶贫减少患病贫困人口数量、解决贫困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减少因病返贫问题,通过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和优化百姓健康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水平。专委会主动请缨进行“医疗保障助推精准扶贫” 项目研究,也将全力做好试点的智力支持工作。项目组负责人梁鸿教授在会上强调,需要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本次试点的重要意义,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实现精准医疗扶贫的方式与路径,围绕核心问题,铺平农村贫困人员的健康之路。金平县副县长普红芬对试点方案进行汇报,专委会副秘书长高臻耀、胡牧对政策实施细则进行了指导。红河州卫计委、民政局、人社局分管副局长对州级层面工作做出部署,并表态全力支持金平县“四方联动”试点工作推进。

15日下午,协调组一行首先前往金河镇黄家寨村卫生室考察,并测试“四方联动”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功能。随后,前往金河镇乡镇卫生院进一步考察信息系统建设,并在乡镇卫生院召开金平县“四方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县级层面试点协调会议。会议由金平县副县长普红芬主持,红河州卫计委、扶贫办代表,金平县副县长谢峰,县民政局、卫计局、人社局、财政局、扶贫办、红十字会、金河镇乡镇卫生院“四方联动”有关工作分管、实施人员等30人参会。韩凤主任在会上介绍了“四方联动”试点背景,梁鸿教授就“四方联动”试点的重要意义做出讲解。普红芬副县长介绍“四方联动”基本医疗保障政策细则,并主持政策研讨。县民政局、人社局、卫计局分别明确工作任务,并达成一致,将建立试点工作推动时间表,同专委会项目组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将对方案中间接医疗支出的救助和生活帮困部分内容予以完善,建立动态准入和退出机制。

  2月16日上午,“四方联动”帮扶试点工作启动会在金平县金河镇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金平县副县长普红芬主持,金平县委副书记师绍文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随后,韩凤主任与师绍文副书记、“医疗保障助推精准扶贫项目组组长、复旦大学教授梁鸿及红河州卫计委副主任李翠华、红河州扶贫办副主任黄明有、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薛莉芳共同点亮“四方联动”启动球,宣布金平县“四方联动”帮扶试点正式启动。

“四方联动”帮扶试点启动仪式会场

“四方联动”启动球点亮

韩凤主任在启动仪式后的讲话中指出,“四方联动”试点对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能够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提高诊疗服务水平;通过分级诊疗、薪酬改革推动医改深化,完善诊疗服务体系建设。韩凤主任同时对“四方联动”帮扶试点工作提出了在组织上要确保协调统一,实现凝聚财力、扎口管理、信息公开、奖惩结合、社会监督的目标要求。

    启动仪式结束后,由医保专委会秘书长严娟代表专委会正式向金平县红十字会捐赠总价值12万元的产床14张。

    参加这次启动仪式和捐赠仪式活动的还有医保专委会副秘书长胡牧、高臻耀,上海市长宁区卫计委副主任徐建康与医管科柏楠、上海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王文仪博士、三生制药集团副总监饶胜荣,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张磊,云南红河州卫计委科长龙秀玲、许素,红河州扶贫办科长邵

}

 ----关于贵州省开发性金融扶贫的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最大难点是缺少资金,如何弥补扶贫资金的不足破解融资难的问题,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探索“政银企农”合作的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了用财政扶贫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的新路子,为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提供了资金保障。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全国开发性金融扶贫经验交流会”的通知要求,省办吕占川副巡视员、产业站长赵俊超二位同志有幸出席了这次会议,通过参会实地考察,感到贵州相关市(区)、县的经验值得我省在工作中研究借鉴。

5月13日-5月15日在贵州省铜仁市召开。参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扶贫任务的22个省(区)扶贫办分管主任、相关业务处室的负责同志以及国开行各省(市、区)分行行长、业务处室负责同志。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实地观摩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开展扶贫金融合作发展产业的经验;学习开展银行运用“四台一会”模式开展扶贫金融合作的做法。会上第一天实地参加了印江县横镇食用菌基地、江口县察沙侗寨、松桃县苗王城发展茶叶基地和乡村旅游的经验。在考察途中,贵州扶贫办同志利用乘车的途中机会,运用平板电脑演示了“贵州省扶贫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管理、申报、监督扶贫项目的内容。
第二天进行大会交流。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有国务院扶贫办王国良副主任、国家开发银行袁力副行长、贵州省刘远坤副省长、贵州省人大龙超云副主任、贵州省政协陈海峰副主席。会议由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海波司长主持;首先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远坤致词;之后6单位交流发言(发言单位依次为:1、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2、铜仁市印江县。3、遵义市正安县。4、黔东南州从江县。5、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6、贵州省扶贫办。);由于飞机延误的原因,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袁力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在长沙通过视频会议向大会主会场分别做了讲话。

2012年3月贵州省政府与国开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贵州省扶贫攻坚合作备忘录》。随后,省扶贫办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制定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贵州省开发扶贫实施方案》,率先在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市石阡县启动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合作项目”,当年9月拓展到全省20个县,全面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截止目前,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共向贵州省印江、石阡、正安等20个扶贫金融合作试点县提供融资授信37.4亿元,现已发放贷款6.88亿元,预计6月底将突破8亿元,惠及农户6367户、中小企业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6家。同时,试点县通过实施扶贫、金融合作项目,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搬迁、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又签署合作协议65亿元,落实贷款发放22.6亿元,取得了明显效果。它们的主要做法是:
1、政府主导选准贫困县的主导产业。产业是发展之本、致富之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最大难点是资金不足,但是要获得发展资金就必须确立银行认可的产业发展方向。贵州省采取因地制宜、一县一策的原则,结合整体产业发展规划,由所在县确立3-5个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审核制度,先由用款人申报,依次有村支两委、乡镇党委政府,相关产业主管单位,区县扶贫办和各项重点产业开发项目评审及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再报国开行贵州分行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导小组审定,最后经区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方案实施。“五大关口”审核选准了产业项目,确保了贷款真正投到产业,真正投到有能力发展的企业和能人上,防止了扶贫资金的低效投入。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将茶叶、食用菌、绿壳蛋鸡三大产业有优势、有潜力的主导产业作为争取国开行贷款支持的申报项目,成功争取到国开行1.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
2、搭建“四台一会”运行机制。为推动金融合作,贵州省扶贫办与国开行提出了“四台一会”模式。按照“四台一会”要求,每个县选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融资平台”,公司作为融资主体与国开行签订《借款合同》,履行相关义务和责任,采取由投资公司统一从国开行办理贷款,由投资公司向项目单位具体放款;选择担保有限公司为“担保平台”,负责为投资公司向国开行贷款提供担保;明确县扶贫办和相关管理部门组建“管理平台”,负责农户、合作社及中小企业贷款资料的收集、审查和申报工作;乡镇和村利用政务公开栏建立“公示平台”,对具体用款人、贷款额度、期限、资金用途、还款情况等进行公示。同时为加强推行镇村建立“信用协会”,以增强农户诚信意识。
3、创新反担保模式。贵州省在担保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创新与探索。具体是依据农户、合作社、企业自身经济实力、资产规模、可用资源,灵活选择土地使用权担保、房屋所有权担保、林权担保、第三人工资担保、联户担保、固定资产担保等。如:正安县针对贷款申请时“担保难”问题,在富民公司担保的前提下,对农户茶园进行确权登记,颁发林权证,利用农户茶园作为反担保实物,简化了手续,解除了农户贷款无担保的后顾之忧。
4、财政贴息,降低项目的运作成本。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贫困农户获得的贷款按不低于5%贴息,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3%的标准进行贴息。此外,贵州省的一个主要经验是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原则上全部用于贴息和担保。这样放大了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撬动了银行贷款,解决了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初步形成了“政府选择重点产业、金融资金跟进扶持、多措并举防范风险、政银企农四方联动、壮大产业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模式,取得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盈利的良好成效。
5、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扶贫项目的全程监督和管理。为改变传统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模式,贵州省扶贫办开发建设了“贵州省扶贫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用信息化手段,对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的监控。在规划管理方面,建立了“十二五”扶贫产业规划数据库和扶贫项目地理信息数据库,对扶贫产业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在项目申报方面,实行网上公开发布项目申报指南,项目实施单位运用电子政务平台逐级申报项目。在立项批复方面,对专家评审和逐级审查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立项批复,批复的项目全部纳入电子政务平台的项目库进行管理。在监督管理方面,建立项目实施进度库、资金拨付进度数据库、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项目GPS数据库、项目影像数据库,对批复项目的形象进度(照片、视频、表格等)和资金到位、报账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在贵州省扶贫办开发信息网“上建立扶贫项目公示栏目,将实施项目的投资、规模、地点、补助标准、贫困人口受益、资金到位情况,发布在网上,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们开阔了眼界,颇受启发。坚持开发式扶贫首先要牢固树立借力发展的金融扶贫意识,积极破解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将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与寻求金融支持结合起来,推行“政府引导发展、农户与企业申报贷款、专家银行评估、扶贫资金贴息、农户与企业承贷承还”的政银企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创优金融环境。要坚持“金融支持、支持金融”的发展理念,加快融资平台建设,建立信贷支持激励机制,着力创优金融环境。第三要大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融资方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必须通过创新金融来破解。要千方百计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大胆用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作抵押,将“沉睡资金”变成“流动资本”,为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赢得了更多信贷资金支持。
        1、建议学习贵州省扶贫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的做法,积极推进我省扶贫系统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的管理效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从规划、申报、评审、立项、批复、实施、监督、验收、绩效评估等方面,对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的监控。
        2、认真学习“四台一会”金融扶贫合作模式,结合当前的大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机会,建议在有条件的县成立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以实现与银行合作的统贷平台和担保平台。
        3、建议成立扶贫龙头企业协会。通过协会的组织形式,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产品的品牌建设,增强扶贫龙头企业集群基地规模的发展。通过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的互惠互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方联动扶贫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