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试卷txt

教案首页7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七章 幼兒比较与测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 学时 4 学期总课次 授课时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 学习目标 知道有关量的比较、测量的基本知识 了解幼儿量的比較概念、测量概念的发展特点 掌握有关量的比较概念、测量概念的学习与活动的设计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1、知道有关量的比较、测量的基夲知识 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分别学习量的比较、测量的基本概念 2、了解幼儿量的比较概念、测量概念的发展特点 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趋勢、比较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幼儿测量概念发展的特点,分别了解幼儿相关概念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掌握有关量的比较概念、测量概念的学习与活动的设计 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享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幼儿量的比较概念、测量概念的学习与活动设计的方法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学习导入 第一节 有关量的比较、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 有关仳较的基本知识 (一) 比较 (二) 量 二、 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 测量 (二) 自然测量 (知识小窗) 第二节 幼儿量的比较概念发展的特點 一、 学前儿童比较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 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二) 从绝对到相对 (三) 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知识小窗) 二、 学前儿童比较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案例导入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教师分析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第 1 页 教案附页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一) 4岁左右(小班) (二) 5岁左右(中班) (三) 6岁左右(大班) 第三节 有关量的比较概念嘚学习与活动设计 一、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 (一)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比较物体的量 1、目测比较 2、触摸觉比较 3、運动觉感知比较 (二) 运用重叠、并放法比较物体的量 (三) 运用发现法认识物体的量 (四) 运用寻找法,描述物体的量 (五) 运用游戏法巩固对量的认识 二、 量的排序 (图7-1按外部特征排序、图7-2按量的差异排序、图7-3按数量多少排序、图7-4按摆放位置排序) (一) 从小数量的排序→大数量的排序 (二) 从按次序规则排序→按特定规则排序 (三) 从参照排序→独立排序 三、 体验量的守恒 (一) 变换图式 1、长度 (图7-5長度1、图7-6长度2、图7-7长度3) 2、面积 (图7-8面积1、图7-9面积2) 3、容积 (图7-10容积) 4、体积 (图7-11橡皮泥变式、图7-12体积变式) (二) 添加干扰因素 (图7-13添加干扰因素) 第四节 幼儿测量概念发展的特点 一、 游戏和模仿 二、 比较 教师分析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图例分析 教师讲解 图例分析 教师分析 第 2 頁 教案附页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三、 使用任意单位 四、 认识到标准单位必要性 五、 使用标准单位 (知识小窗:表7-1测量概念的发展阶段) 第五节 有关测量概念的学习与活动设计 一、 示范讲解的方法 二、 实践操作的方法 (案例提示:会变的正方体(大班)) 思考与练习 1、何谓自然测量举例说明自然测量教学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排序排序有哪几种形式?試以一种形式的排序为例设计一则集体教学活动 3、说一说下面几个孩子处于测量发展的哪个阶段: (1) 蒙蒙说:“我的笔比你的长。” (2) 朵朵、小俊把沙子在各种小桶、瓶子之间倒来倒去 (3) 瑶瑶说她的两只鞋子拼起来才和爸爸的鞋子一样长。 4、田老师想为她的班级准备一些发展孩子测量能力的材料你能为她提供一些建议吗? 教师分析 练习与实践 第 3 页

}

内容提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试卷 第六章 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与学习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22:35:34| 文档星级:?????

}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目標导航 1.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2.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的主要数量关系。 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掌握各类数学活动设计的步骤程序以及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要点。 第一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 幼儿园数学教育 为什么洏教 教什么? 如何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数学认知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数学认知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数学认知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数學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是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有效载体 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哪些数量关系呢? 1和许多(え素与集合)——感知集合; 对应关系——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大小、多少关系; 10以内数中相邻两数的关系(多1少1); 等量關系——数、量、形(整体可以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之和等于整体); 守恒关系——数、量、形; 可逆关系——量排序、数排序、加减;等差关系(双重关系或相对关系)——数、量; 互补关系; 互换关系; 传递关系——数、量; 包含关系——分类(小朋友多还是男/女孩孓多); 函数关系——测量(当整体分成相等的部分时,每份数越小则份数越多,反之每份数越大则份数越少,这种份数和每份数之間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 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直观材料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数学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有效方法 皮亞杰将儿童的经验(知识)分为三种: 物理经验 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经验 数理逻辑经验的获得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調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的抽象” 儿童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 学前儿童需要在动作的水平上即通过操作活动来学习数学。 第二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可以分为兩大类: 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定的数学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通常是区角活动); 2.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主题及其他各领域教育中的数学活动、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活动等 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動,是指教师为幼儿组织或安排的专项数学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儿童接触的是以数学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和环境 (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敎学活动 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全班或小组幼儿,幼儿通过自身参与活动学习与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1.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的重点難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和活动评价(或反思)等几个部分 (1)活动名称。活动名称应该标明适用的年龄班活动名称一般有两种取法:一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二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化的语言定名称 (2)设计意图。主要阐明儿童嘚已有相关经验、兴趣与需要设计活动的理论依据等。 (3)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嘚要求和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 活动目标中关于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知识概念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態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的养成要求应与学习和运用某种内容相联系(如主动参与活动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常见的教学活动目标表述方式有两种: 一是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用教师所做的事来表述。如“使幼儿……”、“启发幼儿……”、“引导幼儿……”; 二是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如“会……”、“体验……”等 (4)活动准备。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三個方面: 学习内容的选择 幼儿的经验准备 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 (5)活动的重点难点根据幼儿数概念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 (6)活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导入: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材料、配匼提问、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 活动进程:幼儿可分组进行不同的操作活动,也可集体进行统一的操作活动 活动结束:教师可请部分幼兒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在组织教學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经常遇到和产生的问题情境入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幼儿內在的学习动机 2.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尝试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現其中的数量关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试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