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野三关镇镇长民宿村哪个地方好

  巴东野三关乾峰房产在巴东境内购置率排名第一,购房者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选择的,所以销量可以说明一切,都是经过无数对比才选择,有这么多人选择野三关乾峰说明野三关乾峰房产的房子无论是地理位置、光线、商业价值、生活方便、配套齐全、还是质量等到方面都是独居榜首。您还在等什么呢?    乾峰房产全景效果图    乾峰广场
野三关镇中心广场    乾峰实景沙盘    乾峰9#楼    乾峰10#楼    乾峰售楼中心            A户型142平米    B型139.97平米  乾峰位于巴东经济开发区野三关镇的中心地带,围绕政府、公检法单位开发。响应政府“一县两城”的战略,乾峰引领城市未来;现代化设计,南北通透的高档住宅,集购物中心、步行街(嘉瑞步行街)、银行、商务酒店、影城、幼儿园至高级中学等,中百仓储日正式与乾峰签约携手共创野三关美好未来,坐落于乾峰9、10号楼前。乾峰广场是野三关最大的广场,是谭家村小区的文化活动中心。美好的生活从这里开始,您的眼光决定未来!!!  湖北省巴东乾峰投资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政府的招商引资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人民币。公司所在地巴东县野三关镇,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北临三峡,南濒清江,318国道东西横穿59公里,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分别从集镇经过,沪蓉西高速公路在野三关设有服务区和出入口,宜万铁路在野三关设有县级火车站。  随着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一县双城”战略和“两个中心”布局,既突出县城以政治、文化、旅游为主体功能的核心地位,把县城建设成全县的政治、文化、旅游中心,又凸现巴东经济开发区以工业、商贸、物流为主体功能的节点作用,将野三关建设成巴东县的经济中心。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农特资源的野三关,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就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整体开发建设与巴东县人民政府签定合同,投资规模约5.6亿人民币。巴东经济开发区谭家村片区规划占地面积93.11公顷,规划用地面积约82.07公顷。公司一期总投资约2亿元,开发谭家村小区土地20公顷。2007年8月动建以来,公司先后投入4500万元,完成20公顷土地的场地平整、排水排污管网、供电线路安装、光缆管网铺设工程,2.08公里市政道路完成60%的工程量。总投资约1.2亿元的星级宾馆、商住小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4个项目正式获批。  在建的4.6万平方米大市场,濒临即将开通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规划为鄂西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交易市场。建成后,可以覆盖湖北省的巴东、建始、鹤峰、长阳、五峰、秭归,以及重庆市的巫山等县市区。  野三关大市场布局分为6个区:金融通信广场区,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电信、移动、联通、广播电视等电信营运商。建材专营区,沿两条纵向公路外侧布置,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主营地产建材对外批发,外埠建材在本区域的批发零售,并扩展为区域性的建材专营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区,沿两条纵向公路内侧布置,细分大宗农副产品交易区和农副产品加工成品交易区。中药材交易区,沿丰业路布置,细分大宗地产药材交易区,特色药材交易区,原料药交易区,中药材加工半成品、成品交易区,本区域医药中转区和配送区。日用品交易区,沿步行街外侧布置,为区域性批发零售交易中心。旅游休闲购物区,沿步行街内侧布置,主要为当地的休闲旅游和居民购物服务。  乾峰售楼中心:陈琳  联系方式:   QQ: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3次 发图: | 更多
  房地产老板那有钱不在电视.平面媒体做广告,跑到这里日白地方來了。
  巴东经济开发区野三关镇乾峰房产
  @老树桩桩 1楼
19:38:00  房地产老板那有钱不在电视.平面媒体做广告,跑到这里日白地方來了。  -----------------------------  乾峰不需要在电视上做广告,买的起房的人都不傻,客户一看都知道哪是最中心的位置。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全国|百姓网公众号微信扫码关注百姓网小程序微信扫扫立即体验扫码下载手机客户端免费抢油卡、红包、电影票巴东野三关系统提示:系统判断您来自, 推荐您可以跳转到频道看看所属类目巴东野三关25万元3室2厅1卫 140平米...巴东16年2月2日19万元 建始14年10月29日19万元 咸丰14年10月17日26万元 宣恩14年10月29日26万元 鹤峰14年11月8日180万元1000平米 巴东15年3月24日19万元 鹤峰14年11月8日123万元136平米 南北 羊山新区5月29日45.5万元80平米 北 银海5月30日92万元102平米 南北 浉河5月29日142万元3室2厅2卫 94.00...南区5月30日78万元130平米 南北 浉河5月29日50万元78平米 南北 浉河5月29日72万元90平米 南 浉河5月29日153万元3室2厅2卫 94.00...火炬开发区5月30日||||||||||沪公网安备16号1&G:87&GM:77
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上传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即可完成绑定 -->绑定后,您可以:1. 立即在手机上收到用户给您的留言2. 使用手机快速完成付费推广的续费动作3. 第一时间了解到百姓网付费推广最新的促销活动,以及享受微信端独特的促销活动4. 更快速地将信息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同事、朋友圈5. 如果您是招聘类目用户,还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简历通知巴东野三关镇土家风情园寻找“九佬十八匠”[图]
&&&&&&&&&&&
&标题作者智能&&
>>>>>>本页
守护传统文化 留住民族记忆土家风情园寻找“九佬十八匠”
恩施新闻网 http://www.enshi.cn 日09:58
记者 陈千恩
今年73岁的铜匠张世恭,年轻时靠着一门打铜的手艺养家糊口,闯荡江湖。但是,随着工业品进入农村,他的昔日风光不再了:祖传的手艺被闲置,一年到头也接不到多少单业务。
<FONT face=楷体_GB年年底,巴东野三关镇土家风情园开始寻找“九佬十八匠”,张世恭成了签约手艺人。也就是说,他有望入住风情园区,为南来北往的游客展示濒临失传的打铜手艺。土家风情园是巴东县野三关镇依托巴东县土家风情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一个旅游地产项目,其风格是在民俗风情园内,现场展示土家族特色生产工艺,还原土家族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的情景,用表演的方式对民族手工艺进行活态传承。
<FONT face=楷体_GB日,土家风情园艺术总监黄在秀(右)与铜匠师傅张世恭交谈。
抢救濒临失传的手艺
张世恭是巴东县野三关镇冯子坪村人,回忆起他年轻时的风光,这位73岁的老人爽朗地笑着说:“那时候呀,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做不完的活路!”
时过境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张世恭渐渐被人冷落了,因为人们原来需要的铜制品慢慢地被铝制品替代。没有了生意的张世恭只好回家。原来跟他学手艺的几个徒弟,也只好改行从事其他职业。
就在他感到失落时,去年10月他的家中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土家风情园艺术总监黄在秀。张世恭不仅与黄在秀是老熟人,也知道黄在秀是民间艺术大师。见老朋友来访,张世恭既惊喜又意外,一番嘘寒问暖后,黄在秀说明了来意:“这次来,是受公司委托请你出山,土家风情园正在寻找‘九佬十八匠’,工程完工后便请你们坐馆传艺,让来来往往的游客了解你的手艺!”
对于做了大半辈子手艺的张世恭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张世恭说,不仅在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一带只仅存他这一个铜匠了,就是在整个巴东江南,也没听说还有第二个铜匠在世。听了黄在秀的来意,他有些激动:“你们做了件好事,几十代的手艺,不能就在我这代失传呀!”
濒临失传的手艺不仅仅是打铜,许许多多的手艺也徘徊在失传的边缘。
远去的“九佬十八匠”
铜匠张世恭,仅是“九佬十八匠”的匠人之一。“九佬十八匠”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黄在秀介绍,“九佬”分别是指以打鱼、背脚、补锅、打榨、剃头、劁猪、錾磨、杀猪等职业为生的人以及专事民间调解的“和事佬”,“十作匠”分别是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石匠、木匠、雕匠、花匠、皮匠、弹匠、响匠、厨匠、篾匠、瓦匠、棕匠、染匠、漆匠。“在过去的年代里,哪家哪户离得开这些能工巧匠?”黄在秀感慨。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行业中的有些职业正在离人们远去,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绝大多数手艺人都年近古稀。为了寻找和抢救这些藏于民间的手艺人,土家风情园做了大量的工作:2014年,他们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免费送戏下乡10多次,这既满足了偏远山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成为一种寻访民间手艺人的方式。黄在秀回忆:“为了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土家风情园不惜人力和物力。送戏下乡时,公司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春节期间,公司投资3万元打造的文艺节目《土家上梁歌》,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该公司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寻找到了17名匠人,并与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年近古稀的民间手艺人,将在公司提供的民俗一条街上,用最原始的工具为游客展示自己的精湛手艺。
让即将消失的行业活态传承
“守护传统文化,留住民族记忆,让即将消失的行业活态传承,这就是我们寻找‘九佬十八匠’的初衷。”土家风情园董事长覃德铭说。
大浪淘沙,有些行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覃德铭认为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让一些还有生命力的行业能得到传承并为之提供传承的平台,这是一家民族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许多民间手艺人,其手艺都有强大的生命力:民间厨匠能发扬光大土家美食。土家族的许多小吃,都深受市场欢迎。其他匠人也各有所长,可以编织和打造精美旅游工艺品。覃德铭说:“铜匠张世恭,去年就为人打造了两把铜灶壶,每把铜灶壶的加工工资是1200元。人们花大价钱打这样一把铜灶壶,目的就是为了一份纪念,这也说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覃德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家族人,出生于野三关镇耳乡湾村。20年前高考飞出大山后,便立志为家乡做一点事情。他从一家银行支行行长的位置辞职下海后,创办的第一家酒店就命名为“土苗兄妹大酒店”,在宜昌长阳开发的土家风情园,每年拿出20多万元,奖励传承有功的民间艺人。
“‘九佬十八匠’只是土家族文化的冰山一角。我们挖掘‘九佬十八匠’,让他们充实我们民俗一条街并让民俗一条街成为土家族手工艺展示、加工、教育的基地,还要着手挖掘土家秘方,寻找土家美食,让土家风情园成为一扇真正展示民族风情的窗口!”覃德铭说。
(网络编辑:胡成撸
来源:恩施晚报
生活信息&一网打尽&&
本土网购&应有尽有&&
| 恩施日报社 恩施新闻网 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镜像& enshi.cn, All rights reserved野三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巴东二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63贴子:
野三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收藏
野三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
特别是二中周围的
想多了,没有
毕竟去二中你要做好受苦的准备
呃呃,没得!死心吧
杨插拔  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我也想问野三关有什么好玩儿的。
登录百度帐号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在巴东看易地扶贫搬迁:“易迁+”,加出了什么
日08:19&&来源:
原标题:图文:“易迁+”,加出了什么
  湖北日报讯 图为巴东县绿葱坡镇北界村“野花谷”易迁点。
  图为巴东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小吃一条街。
  文\图记者孟静通讯员张应喜张安地
  【本期关注】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特别是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在今年6月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当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易迁”)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进入到精准到号、规范建设、有序搬迁、合理安置的新阶段。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也由“搬迁谁”“谁来搬”“怎么建”,转变为“谁来扶”“怎么扶”“如何富”等方面。
  巴东作为我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易迁工作的探索,记者连日走访,感受颇多。
  易迁+旅游――
  从空壳村到脱贫村
  10月25日,从巴东县城出发,驱车前往绿葱坡镇北界村。一路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不时云雾缭绕,犹入仙境。
  一个小时车程,驶下(巴鹤)省道,沿着山间的乡级公路一路向下。不多会儿便到了山谷中的杨桥河。河水潺潺,清澈见底。河岸两边,一排排两层楼的小洋房在通村公路两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这里,村里人称之为“野花谷”。
  38岁的村支部书记王祖华,从2008年上任,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北界村有‘两条河、两面坡、三道崖’,山大人稀,土地零散,全村617人中,贫困户就有139户405人。”
  当时的北界村没有主导产业,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80元,大部分村民处于温饱线以下。王祖华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交通闭塞,老百姓种地,从外面背回一包化肥就得一整天,种的土豆、玉米、红薯也几乎卖不出去。
  多年来,村集体并无任何收入,反而还欠外债3万元。
  王祖华知道,如“天然氧吧”的北界村山清水秀,高山富硒农产品在城里人眼里那都是“宝贝”,要改变贫困,必须修路,让大家从山上搬下来。上任后,他拿出3.4万元积蓄,村民苦战3个月修通了一条3公里的公路;个人垫资26.5万元,历时8个月凿通了贯穿悬崖的7公里“洋桥”公路。
  有山、有水、有风景,把易迁安置点打造成都市人的“避暑驿站”,他打起了旅游算盘。
  通过牵线搭桥,无锡商人投入资金,村委会牵头成立旅游开发公司。
  北界村有80户易迁户。按照国家政策,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按每人25平方米给予补贴。可是旅游需要民宿,25平方米只够易迁户们自住。村里土地有限,在村里建酒店,不现实。
  王祖华大胆构想,在杨桥河两岸,建起80栋25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其中,超出政策面积部分由公司垫资修建,待“野花谷”开谷后,作为民宿接待游客。“易迁户们除了经营民宿,还可成为公司员工,观光车、打扫卫生、管电的,都要人。”
  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活干。今年54岁的杨连三就是首批“拿工资”的人。“原先住在土房子里,没有路,上山下山都靠走。”杨连三说,过去,靠种红薯、玉米,养头猪,全家一年到头收入不到4000元。
  2015年年底,一期8户贫困户搬到野花谷,杨连三是其中之一。他成了二期工程的钢筋工,挣了3万余元。今年给工地拖货,预计收入两万元。
  杨连三带记者参观了新家,电视、沙发、热水器、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我们村,无线wifi全覆盖,到哪都能上网。”
  王祖华介绍,集中安置的80户贫困户离原来的老房子最远不超过3公里,家里的山和田还可以继续经营。分散安置的其他贫困户也正在大力发展种养业,将来作为“野花谷”的食品供应基地,也吃上“旅游饭”。
  去年底,北界村整体脱贫销号。“等景区建好,村民们的钱袋子一定能鼓起来。”王祖华充满自信。
  【记者感言】
  回顾过往,北界村因为群山阻隔,交通闭塞,导致贫穷。绿水青山的大好资源,藏在深闺不被人识。
  北界村,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产业,围绕“宜居宜业、休闲度假”功能定位,深挖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大胆创新,进行易迁的规划安置点经过了从“贫民窟”到特色民宿的华丽转身。绿水青山变成了大山里的贫穷百姓的金山银山。
  易迁+餐饮――
  “食”字路口,贫困户变小吃摊主
  “咕噜、咕噜、咕噜……”中午,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集中安置点特色小吃街摊主代堂翠,给汤锅里备好水,把面条、土豆粉、水饺一字码开,等待客人随时上门。
  51岁的代堂翠,早年离异,靠种玉米和土豆,一家4口人勉强维持生计。如今,代堂翠从山上搬到山下,住上两层楼的新房,还经营起小吃摊。
  和代堂翠一样,27户易迁户都开上了小吃店。
  去年,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贫困户们的生活。十几栋白墙青瓦、清新时尚的小洋房一线排开,散发着浓浓的民俗风。
  石桥坪社区坐拥“天时地利”:紧邻交通主干线,游客去往天生石桥、地下宫寨、邓玉麟将军故里,这里都是必经之路。“看准了石桥坪区位优势,我们才把安置点选在了这里。”社区支部书记邓习爱介绍。“夏天生意最好,从早上开始就要忙,一直到下午一两点才能吃上饭。”代堂翠告诉记者,旅游旺季一天收入都在300元以上。
  在“食”字路口,易迁户们迎来了脱贫奔小康的转折点。
  滚烫的油锅中,一根根火腿肠、一块块鸡柳炸烤得焦黄,店主张周军汗水湿透了衣衫。“刚开始听说要搬迁,我的心里一直不踏实!新房是好,但没得田种,不是要喝西北风嘛。”出乎意料的是,8月7日开街当天,一个小时赚了200元。张周军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以前土豆都是白菜价贱卖了,卖到菜场才几角钱一斤,现在加工成炕土豆、土豆饼等美食,不愁销不说,价格翻了四五倍呢。”
  小吃街开街前,社区干部们都没闲着,协调联系工商、食药监为贫困户免费办理证照,为他们提供烹饪培训,联系企业免费提供遮阳伞和桌椅……在各方力量的支援和协助下,一个个小吃店在安置点沿街排列开来。在自家门口摆个摊位,吆喝几声,简单秀一把厨艺,一张张钞票就进了腰包。
  小吃街火了,安置点活了,贫困户的脱贫路子宽了。
  【记者感言】
  小摊位也是一个小平台,富硒的土豆、玉米、红薯等自产农产品也成了商品,从田间摆上了餐桌,成了游客口中的美食,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把易迁点选在街道上,让贫困户放下锄头拿起锅铲,石桥坪社区干部的想法很大胆。
  但这并非拍脑袋之举。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提供技能培训,村民集体决策,易迁前的准备工作,石桥坪人毫不马虎。
  规划先行,贫困户既挪穷窝,又挖穷根。
  易迁+农业产业――
  产业搞起来,房子搬下来
  2014年3月,在外打拼了近10年的30岁小伙谭显猛,带着500万元积蓄回到了家乡,注册一家农牧公司,养起了山羊。但3年下来,市场行情时好时坏。市场风险不可控,谭显猛把注意力转向了种养结合。
  信陵镇土店子村,距离209国道12公里,距县城2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看准了这一区位优势,谭显猛坐不住了。种啥?养啥?要有特色,有销路。
  巴东的硒资源丰富。谭显猛隐约觉得要利用这个资源优势,但具体种什么,还是没谱。通过当地畜牧部门牵线,他请来省农科院专家,分析土店子村气候,测算土壤成分,最终选定了种植富硒梨,并和省农科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春节后的一天,谭显猛上村支书张永堂家,准备向他说说在村里种富硒梨的打算。一进门,发现张永堂一脸愁容。
  原来,村里马上要集中搬迁21户贫困户。但是贫困户们搬下来了,如果没有产业,还是不能脱贫,贫困户们恐怕还要吵着回老房子去。
  谭显猛一听,兴奋了起来。现在农村请工难,如果把贫困户们调动起来管护梨园,岂不是一举两得。“张书记,您就把村里的易迁点建在我的梨园周边。让贫困户们在家门口务工,要得!”
  说干就干,村里召开评议会。村里过去有不少村民种过梨,但因为管理不善,一年到头没赚到几个钱。易迁户们一听,搬下来还能继续种梨,全票通过。
  会上决议:梨园3月开建,易迁房6月动工。
  10月底的巴东,已是阵阵寒意。在土店子村,记者看到,村委会不远处,一棵棵梨树苗错落有致地立于田间,贫困户三三两两正在给树苗覆膜保暖。21间易迁房排成一排,离梨园直线距离不到50米。
  52岁的贫困户周祖刚,家里有5口人。家里的5亩地,过去靠种点洋芋、玉米生活,年收入1万元。“现在拿了4亩地入股了公司,梨树3年后挂果,这期间的管护费用我们一分也不用出,还能在梨园打工!”截至10月,周祖刚已经在梨园务工了80天,收入8000元。
  谭显猛介绍,梨树3年挂果,挂果后每年效益应在6000元/亩。公司统一收购,帮助贫困户销售。收入贫困户拿七成,公司得三成。
  种梨3年才能有收入,现在靠什么脱贫?谭显猛说,梨园占地284亩。除草、覆地膜、施肥都需要人工,距测算,一亩田一年至少需要80个工。按一天100元工钱计算,一亩田的工费在8000元左右。
  “长短结合,不能让易迁户没饭吃!”村支书张永堂介绍,省农科院专家指导农户在梨树下种植富硒豌豆、黄豆等矮秆作物,每年每亩收益约2000元,保障易迁户前期稳定收入。
  “土店子村一面靠山,刚刚引种了30多头生态黑猪,等繁育出一批来,再分发给贫困户分散养殖,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防疫,按市场价收购后利润的80%归贫困户。多产业保障,贫困户们脱贫,快咯!”张永堂说。
  【记者感言】
  搬得出,稳得住,稳靠什么?稳靠产业。产业兴,则脱贫快。
  易地搬迁,产业先行。土店子村提前规划,将产业前置,为易迁户们准备了土地入股、基地打工、林下种矮秆作物、养生态黑猪等一揽子产业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易迁户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困境。易迁户们不仅家门口有事做,做的还是他们熟悉的农活。易迁户搬迁不再“水土不服”,从此走上安居新居、就地立业、依托产业、增收致富之路。
  今年前三季度
  我省累计搬迁34.15万人
  (记者孟静)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深入推进扶贫搬迁。昨从省易地扶贫搬迁办获悉,截至9月底,全省今年已搬迁12.13万户、34.15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启动后,全省锁定对象共32.8万户、90.1万人,通过建立现场推进、督办通报、责任追究等机制和实行“交钥匙工程”,强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迁+产业,让贫困户不仅有住房,还有稳定收入。搬迁后的扶持持续发力,入股分红、资产收益、转移就业等富有荆楚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模式全面推广。
  2017年度,省政府确定全省12个市(州、林区)、68个县(市、区)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12.5万户,35万人。截至9月底,我省2017年计划建设的4488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面开工建设,在建房屋15.71万户43.14万人(含购房)。今年计划投资210亿元,已完成投资70%,预计可以如期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全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责编:伍振国、孙红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东民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