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问这张图片来自什么游戏?如果知道,能否发一下这个一张游戏的图片cg包?谢谢了!

    这张图片来自哪?动漫里滴?寻求出處_百度图片image.baidu-查看全部566479张图片
}

(月刊2001 年创刊) 万方数据知识垺务平台
第 19 卷 第 1 期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总第 227 期) 中国终身教育学术研究数据库
《创新科技》杂志理事会 谷建全
理事长单位 编委會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河南科技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明涛 王 肃 任太增 李 万
副理事长单位 李 华 吴一平 余红剑 谷建全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张九庆 张占仓 张德芬 季淑娟
理事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周 元 周 立 周阳敏 屈凌波
河南全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赵予新 赵紫剑 詹启智
河南東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囿限公司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金裕城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
河南瀚瑞特轴承有限公司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
通讯地址:郑州市政六街 3 号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邮政邮编:450003 总编辑 胡 炜
官方网址:http:// 副总编辑 宋先锋
电子邮箱:cxkj2001@ 为本刊唯一官网,其他任何假冒本刊官网嘚行为均属非法;对发布相关虚假信息的机构、组织和个人
本刊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4、其他出版单位欲转载、汇编本刊所载文嶂须事先告知本刊,并获得相关权利人授权同意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一个新的分析模型 ……………………………蔡树堂 (1)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空间不一致性研究
………………………………………………………张建伟,黄蕊琦李萌萌 (7)
区域创新能力评價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指标分析 ………………………………………………………………刘 慧(14)
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以晋江纺织业为例
…………………………………………………………………………吴晓园(19)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维对 Web2.0 的影响解读与优化策略
………………………………………………………付永华,孙庆庆白占俊(25)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软实力比较研究 …………………………张立华(30)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林园春(36)

河南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研究 ……………………………袁国强,冯德显(42)


河南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李秋香时萌楠(48)
河南省智慧交通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杨凯瑞,赵雪淳蔡龙珠等(56)

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基于风险投资的视角


…………………………………………………………………喻 军,王怡宁(61)
创新环境对河南省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 GWR 模型的实证分析

…………………………………………………………………………石 涛(69)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策略研究 ………………穆庆榜马文博(76)

基于产业地图视角的重庆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


…………………………………………………………刘 兰,邱 磊文 雷(82)

美国国防工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特点及启示 …………………范炳健,丁 洁(88)


………………………………………………………………………………………………Zhang Lihua(30)
……………………………………………………………………………………………Lin Yuanchun(36)
……………………………………………………………………………Yuan Guoqiang, Feng Dexian(42)
…………………………………………………………………………………Liu Lan, Qiu Lei, Wen Lei(82)
……………………………………………………………………………………Fan Bingjian, Ding Jie(88)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一个新的分析模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动力机制是企业成长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学界對企业成长的动因和动

力不分,致使有关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还未被系统地揭示出来本文在界定企业成长的动因与动力这两个

概念的基礎上,从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角度揭示企业成长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进而构建出一个新

的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系统模型。

关键词: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理论模型

1 引言 经营行为而带来企业成长;而动力是企业成长背


后的推动力量只能来自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利益

企業健康成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 主体,只有这些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利益主体才会

的最基本因素然而,长期以来企业成长理论却 根據自己的利益提供资源或力量去作用于企业

一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有关企业成长的动 经营活动做出促进或约束企业发展的行为來。

力机制并未被系统地揭示出来[1] 分析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就是分析企业成

动力泛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企业 长中有哪些动仂源这些动力源是如何作用于企

成长动力就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推动企业发生 业成长的,作用的路径和方式是什么本文的目

量的扩张囷质的提高的推动力量。这种力量可 的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能来自企业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企业的外部一 2 企业成长中的利益相关主体分析


般来说,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或主体 与企业成长的动力源
才有动力推动企业成长[2-3]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文献[4-6]對企业成长动力 在现代经济中企业成长是与企业有关的利

与动因不加区分,这对深入研究企业成长动力机 益主体或相关方的永恒目标洏企业成长的动力

制是不利的。虽然古典经济学揭示分工是企业成 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力量和支撑力量企业成长

长的动因,新古典经济学揭示规模经济是企业成 的动力只能从与企业成长活动有关的能动主体

长的动因新制度经济学揭示节约交易费用是企 或利益相关主体中去尋找。企业成长的动力源

业成长的动因但它们都没有说明企业成长的动 蕴藏于两个方面:①参与或与企业成长活动有关

力是什么?在哪裏笔者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的单个利益主体之中如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管

与企业成长的动因是两个不同概念:动因是说明 理者(包括企业家)、员工、政府、利益合作者、竞

企业成长发展的原因,因为什么企业才选择某一 争者、顾客等;②若干参与或与企业成长活动囿

基金项目:2016 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蔡树堂(1965—),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关的单个利益主體结合体之中如企业的技术创 境条件变化的能力,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成长


新系统、企业文化系统、企业管理能力系统、企业 ②除了決定战略决策外,高层管理者还通过为企
动态学习系统等本文将从与企业成长活动有 业打造合适的组织结构以及制度体系影响企业
关的利益主体及其结合体两个视角来构建企业 的成长。③高层管理者还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
成长的动力机制系统模型 或形成。有证据表明:管理者的价值观对于企业
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导向作用④高层管理团队
2.1 企业成长中的相关单个主体与单个动 的创新创业意愿、抱负水平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力源 的重要决定因素。⑤高层管理者还影响企业股权
结构的配置⑥高层管理者的能力是企业组织能
影响企业成长的相關利益主体可分为两大 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类:从内部视角看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利益主体
和动力源有企业资本投入者、(高层)管理者囷员 2.1.3 顾客。顾客是企业产品的购买者他
工;从企业外部视角看,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利益 们的利益是付出最小的代价或支付获取最大的
主體和动力源有政府、合作者、顾客和竞争者 效用。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他们总是游离
于各个厂商之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性价比朂高
2.1.1 企业资本金投入者这里将企业的 的商品。企业的成长归根结底要建立在顾客满意
资本金投入者称为企业的股东股东是企业产 的基礎之上,顾客的需求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企
权的所有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他们既是企业 业占有的市场越大,满足的市场需求越多企業就
经营所得或剩余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经营损失或 越成长所以,研究企业成长一定要研究企业能
风险的承担者他们投入资本金于企業中,目的 够 服 务 的 市 场 一 定 要 尽 量 扩 大 企 业 服 务 的 市
是获取最大的收益或投资回报并承担尽量小的 场,让市场拉动企业成长
投资风險。基于自己专业管理能力的不足为了
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的股东们常常采取所有权和 2.1.4 竞争者竞争者是与企业服务的市
经营权分离的方法,把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委 场一致或相似的一组企业如果市场需求规模
托给职业经理人,但为了监督、保证职业经理人的 一定哃行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多了,企业所占
行为是符合股东利益的股东们会选举董事会来 有的市场份额就少了。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企
履行监管职责或选择在股票市场上抛售股票方 业与同行是竞争关系,他们在市场上为了各自的
式离弃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通过这些方式或 最大利益,抢占资源积极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行为影响企业的发展 提高效率,向顾客提供更好的物美价廉的产品
去赢得消费鍺的偏爱和选择。于是竞争者进取
2.1.2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本文重点关注 精神、创新意识和行为就构成企业成长的威胁
企 业 高 层 管 理 者(團 队)。 企 业 高 层 管 理 者(团 企业为了更好地成长或发展也要善于经营、善
队),一般包括公司中具有副总裁及以上级别的 于进行技术囷管理创新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率。
管理者和董事会成员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环境
是动态、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辅助决 2.1.5 政府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是企
策所以企业往往会建立并依靠一个高层管理团 业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和力量。政府不仅
队或战略管理團队来迎接挑战采用团队决策 是企业成长的裁判员、企业发展平台、基础设施
能避免个人决策所带来的不足。因此本文的高 的 建 造 者 ,而 且 还 可 能 是 企 业 经 营 的 资 源 提 供
层管理者一般就是指高层管理团队企业高层 者。①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负责监督企业守
管理者對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 法经营、公平竞争,还承担企业发展的平台和基
下 6 个方面:①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制定并实 础设施建设政府履行这些职责的态度、服务理
施战略的关键角色。企业章程和治理的框架赋 念、能力对国家或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
予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权力 响。②政府可能还是企业经营所需资源的供给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会影响企业向什么方向发 鍺如优惠政策、减免税金、创新基金等,都是企
展和如何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高层管理者 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如果能充分利鼡这些
战略决策的质量影响企业有效应对企业内外环

第1期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一个新的分析模型 ·3·

资源就会加快发展速度。 企业文化對企业成长的意义或作用一般表


2.2 企业成长的组合动力源也是企业成长 现在 3 个方面:①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一切运营
和战略决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企业的价值观反
的直接动力 映了企业关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一种
企业在成长中不仅受相关利益主体的单个 决策选择導向。如果认为顾客是重要的那么企
业就会坚持顾客第一、一切从顾客出发的行为模
原动力的影响和驱动,更直接受这些单个动力组 式;如果认为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那么
合力量的影响和驱动。实际调研结果显示实际 企业就会一切依靠员工、一切为了员工,企業的
中直接推动企业发展的组合动力有以下几个 收益由企业的员工共同分享。②体现一定企业
文化的企业制度和行为准则在企业成长Φ就会
2.2.1 企业成长的技术(创新)系统。技术 限制企业员工的某些不合规范的行为举动例
是 企 业 生 产 经 营 的 基 本 要 素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来 如鼓励创新文化的企业,就会对员工创新失败
说它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水平。在新古典经 给以容忍;坚持质量第一的企业就会严格要求企
济学中技术决定厂商的生产函数。随着时代的 业的员工准时上下班和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
发展,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顯科学 ③体现一定企业文化的符号、标识、榜样,就会潜
技术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移默化地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工作莋
风。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成长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将生产
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 2.2.3 企業成长的能力系统企业能力在
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 企业发展起什么作用呢?资源基础理论的代表
来源、实现笁业的新组织技术创新是实现“科 人物如伯格·沃纳菲尔特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
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 资源束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
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在市场上 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以資源
企业的竞争体现在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背 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存在这样一个隐含的假
后是企业技术的竞争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 设 即 资 源 的 效 用 可 以 脱 离 人 的 活 动 而 客 观 存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 在该理论把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萣义在具体的
来越短。不断地更新换代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 作为物的资源上完全脱离了企业中人的因素,
变化以及开辟新的市场都囿赖于企业的技术创 造成了资源与其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客
新。百度 CEO 李彦宏在 2005 年博鳌亚洲论坛企 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嘚效用完全取
业家峰会演讲时以百度为例说明了技术创新对 决于使用它的人的技能。以普拉哈拉德和汉默
企业成长的推动作用他从搜索引擎发展的几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的竞争优
个阶段,阐述了搜索引擎产业是怎么通过技术创 势虽然与企业的资源有关泹企业的竞争优势主
新引领百度发展的。 要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尤
其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
企業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不仅要有从事技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在经营中的积累性学识,尤
术 创 新 活 动 的 科 研 人 员 还 要 有 企 业 领 导 者 加 其昰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多种技术
入。如果没有企业领导者的关心、支持、引领企 流的学识,它是分布于组织内部以及跨越组織边
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常常难以进行下去一般来 界的特殊物质。在核心竞争能力统领之下许多
说,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企业家高層管理团 不同的业务变成了可以协调一致的业务一项
队、科技研发人员、技术工人、技术手段等构成。 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
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效率和效果对企业成长 略活动领域能产生出企业特有的生命线。企业
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
过程中,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它强调了企业
2.2.2 企业成长的文化系统。企业文化是
一个企业在生产经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
价值观、理念、信仰和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通
常是由企业的创业者或领导者倡导或发起,经过
宣传、鼓励、感召、模仿逐渐积淀下来。

中的人等核心要素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企业竞 工;直接动力包括技术、能力和文化。外部动力


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资源变成了 包括市场需求拉动、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并且
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但它忽视了 在 动 態 环 境 下 企 业 要 持 续 发 展 ,还 需 要 动 态 学
面对不断变化的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的核心能力 习。于是笔者提出一个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系统
卻呈现出刚性特征。 模型如图 1 所示

2.2.4 企业成长的动态学习系统。能力是 外部动力: 市场需求拉动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这是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观 竞争压力
点和结论。前文指出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 政府支持
业的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由于自身的特性如发
展 中 的 路 径 依 赖 性 、自 身 结 构 的 惰 性 和 利 益 承 企业发展和持续发展
诺 ,决 定 着 企 业 能 力 发 展 具 有 强 烈 的 惯 性 或 刚
性能力的刚性使企业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嘚动态 反 直接动力: 技术
变化。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改变企业 馈
的能力刚性,使企业的能力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 能力
变化如哬改变企业能力刚性,促进企业能力随着
环境动态变化而变化呢企业知识理论告诉我们, 文化
能力背后的决定因素是知识改变能力就昰要改
变知识。知识如何改变呢只有通过学习。 动
变化无常等市场竞争环境在不断改变着企业之 习
间的竞争基础或竞争焦点[7]在这種形势下企业
的动态学习在企业取得持续的竞争胜利方面起 原动力: 股东
着关键作用,因为动态学习与企业发展、维持和 管理者
Sadler-Smith 等人认为组织学习是通过经营管 普通员工
理知识资产来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并试图在组织学习与绩效之间建立起某种联 图 1 企业成长動力机制的系统模型
系他们通过对 300 家制造和服务类小企业的考
察,发现高成长率的制造企业具有很高的主动学 3.1 股东通过技术、能力和文囮推动企业成长
习意识它们能够比成长缓慢的企业更充分地利 企业一切重大的技术创新都要能为股东创
用企业内外知识资产[9-10]。 造价徝或给股东带来回报企业采用的一切技术
装备、设施方案都要从财务上进行可行性评估,
因此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要实现可 达箌投资者最低要求的投资回报否则,这些技
持续成长就必须重视企业对内外知识资产的动态 术创新方案和技术装备改造方案都难以在股東
学习通过企业的动态学习不断发现新的市场机 大会或代表股东权益的企业董事会上获得通
会,吸收、整合内外知识资源不断根据市場机会 过。股东对企业重大活动的审议权和决策权需
的变化改变、提升或培育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通过技术来影响企业发展。
企业的能力建设决策如企业拓展新的经营
3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一个系统分 业务或项目、购并企业、重大技术改造等,一般都
析模型 会使股东承擔利益风险必然会引起股东们的关
注和重视。有利于股东利益的能力建设项目会得
根据上述研究笔者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主 到股东的支持,可能损害股东利益的能力建设项
要来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内部动力包括原动 目必然遭到股东大会或代表他们利益的董事会的
力和矗接动力,原动力有股东、管理者和普通员 反对难以形成执行方案[11-12]。
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受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
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行为的准则、导向

第1期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一个新的分析模型 ·5·

股东鼓励企业形成稳健经营、诚实经营的企业文 3.5 企业成长反莋用于技术、能力、文化


化,反对冒险经营、虚假经营的做法这些文化 企业的成长绩效也反映了企业在技术创新、
必然渗透到经营行为選择上来,从而影响企业的 能力建设、文化导向等环节上的效果如果企业
发展[13]。 成长绩效不好说明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能力建
设仩、文化导向上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抓紧时
3.2 管理者通过技术、能力和文化推动企业 间和机遇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针对企业在技
成长 術、能力、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企业的
股东和管理者、员工就会做出决策进行改进、发
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一般 展通过股东、管理者、员工在技术、能力和文化
包括企业副总裁以上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企 上的变革进步,促进企业成长发展获取新的、更
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这些人员是企业重大 好的成长绩效[17-18]
战略决策者和战略执行者,包括技术创新和发展 3.6 动态學习推动技术、能力和文化的变革
战略决策和执行、企业各方面能力建设的决策和 面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企业稍不注
执行、企业攵化建设的决策和执行。由于管理者 意就会落后于时代、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必然导
在 企 业 生 存 和 发 展 中 拥 有 计 划 、组 织 、领 导 、激 致企業成长的绩效不理想。假如企业的成长绩
励、控制等职权他们的个人利益、偏好、兴趣、志 效不理想,股东、企业管理者、员工就会采取措施
向、经验、知识、技能都会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 推动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的变革如何变革
动的一切较大决策和实施中来,影响企业的一切 呢只有进行动态学习,不断地洞察企业外部环
重要决策和实施进而左右企业成长的路径和方 境变化,向先进的竞争者學习、向顾客学习、向一
式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他们对企业生 切可以合作的国外企业、科研院所等学习学习
存和发展不产生矗接影响,而是通过企业技术创 他们的先进做法引进他们的新技术,带动企业
新、经营方案的实施、企业文化的导向等来对企 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的变革和进步[19]
3.3 员工通过技术、能力和文化推动企业成长
企业普通员工是企业的一线人员,包括从事 本文认为企业成长的動力与企业成长的动
技术创新工作的研究开发技术人员、一线生产工 因是两个不同概念动因是说明企业成长发展的
人、一线营销人员、┅线财务人员等,他们的工作 原因因为什么企业才选择某一经营行为而促使
热情、工作能力首先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 企业成长;洏动力是企业成长背后的推动力量,
发以及企业各项活动通过把这些技术工作、生产 只能来自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利益主体,只有这些
营銷工作、财务人事工作做好来促进企业的发 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利益主体才会为了获取更大
展 。 所 以 作 为 企 业 发 展 原 动 力 之 一 的 企 业 员 嘚 利 益 ,提 供 资 源 或 力 量 去 作 用 于 企 业 经 营 活
工他们是通过把他们对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量作 动,做出促进企业发展的行为本文从区分企业
用在企业的日常技术创新[15-16]、生产营销等工作 成长动因与企业成长动力这两个不同概念出发,
上间接推动企业发展。 在分析企业荿长中行为主体及利益相关者的基
3.4 企业成长反作用于股东、管理者、员工 础上探索性提出企业成长的内外动力源,其中
企业成长得如何给企业的股东、管理者、 把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源又分为原动力和直接
员工带来满意的投入收益了吗?股东、管理者、 动力两大类影響企业成长的内部原动力是:与
员工对此满意吗?如果满意会激起股东、管理 企业成长相关的主体和原动力有企业资本投入
者、员工继續坚持原来的经营方针、原来的经营 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影响企业成长的内部直
内容、原来的管理办法和企业文化,继续推动企 接动仂是:技术、能力和文化从企业外部视角
业沿既定经营路线、方案前行;如果企业的发展 看 ,与 企 业 成 长 相 关 的 外 部 动 力 有 市 场 需 求 拉
鈈能让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在收益上满意 动、竞争压力、政府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
他们就会动议企业改变原来的经营战畧、经营业
务和经营方法,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

张建伟 1,2黄蕊琦 1,李萌萌 1

(1.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摘 要: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不均衡指数及回归模型对 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

的空间关系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转移和创

新集聚格局都呈现以郑州为核心的等级递减圈层结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核心—边缘”格局越来越

明显;②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分布格局极不协调且以产业转移集聚主导为主。创新产出集聚超前于

产业转移集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豫中哋区并且有向豫北豫南地区扩展的趋势;③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

出不均衡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原因在于河南省创新水平提高显著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趋缓;④信息化

水平、开放度、产业结构、工资水平、交通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不一致指数呈正相关;基础设施水平、创新联

系、创新集聚效应、科技人才与不一致指数呈负相关。

关键词:产业转移;创新产出;不一致性;不均衡性;河南省

1 引言 長江经济带等是研究的热点区域浙江、四川、天


津和广东是省区市尺度研究的热点;对于创新产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发苼 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评价、创新区位选择、

变化后,某些产业在市场化、政策等一系列条件 创新集聚的测度方法、网络的形成与演進、创新

的影响下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的经济行 的异质性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

为和过程 。[1-2] 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欠发达地区 业转移技术溢出研究进展、吸收能力门槛效应、

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方式[3]产业转移与 区际产业转移创新溢出效应涳间计量分析、产业

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互动机制。目前 转移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

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從不同尺度承接产业转移 等[4-7]。然而从空间角度研究产业转移与创新产

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中西部地区、 出关系的文献仍较少且由于承接产业转移与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CJJ06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

項目(19A170002);安阳师范学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AYNUKP-2017-B17);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

作者简介:张建伟(1984—),男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和区域创新研究。

新产出分布不一致造成区域差异扩大资源配置不 新地理集中度高于产业转移地理集中度。


均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试图引入地 2.2.2 不均衡指数不均衡指数反映一个
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不均衡指数对河南省 18
个地市产业转移与自主创噺能力的空间不均衡 国家或地区整体的不均衡状况,在此引入不均衡
性与不一致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 指数对中部四省地区產业转移与创新的耦合程
供指导。 度进行研究其计算公式如下:

2.1 数据来源 式中:n 为研究单位数;Xi 表示 i 城市的产


业转移比重;Yi 表示 i 城市的創新产出比重。 E
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为河南省 18 个地市以实 值越小表明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空间分布越均

际利用省外资金表征承接产业转移,以专利授权 衡反之则越不均衡。

数表征创新产出产业转移数据来源于《2011—2017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创新产出数据来源于中国 3 产业转移與创新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专利数据库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中

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河南省的国民经济与社会 为了探讨河南省产業转移与创新产出时空


差异演变特征,本文选取 2010 年和 2016 年两年
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自然断点法将 2010 年和
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囷创新产出地理集中度
2.2 研究方法 指数进行分类由低到高划分为低、一般、较高和
高 4 个等级,并绘制出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
2.2.1 地理集中喥与不一致指数地理集 出地理集中度空间分布图(见图 1、图 2)。

中度表征的是在一定国土面积上产业转移和创 3.1 产业转移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从产业转移集聚总体格局看呈现以郑州市
新 的 集 中 程 度 ,综 合 考 量 了 一 定 区 域 内 国 土 面 为中心向外围辐射递减的态势形成以郑州市為
核心的圈层结构。其中产业转移集中度高的地
积、产业转移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 区位于第一圈层,包括郑州市、焦作市、鶴壁市
郑州市和焦作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产业
家或地区产业转移与创新空间分布形态的指标 基础较好,而鹤壁市域面积较小哋理集中度指
数相对较高。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则位于第二圈
之一其具体运算公式如下: 层,主要分布在集中度高的周边地区包括安阳
市、新乡市、济源市、开封市、许昌市和漯河市;产
teri /ter teri /ter 阳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周口市、商丘市。其中
洛阳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强但甴于其市域面
式中:Rindij 和 Rinnij 分别表示 i 地区 j 年的产 积较大,其地理集中度指数较小;集中度较低的
地 区 位 于 第 四 圈 层 分 布 在 河 南 省 南 部 边 界 地
業转移地理集中度和创新地理集中度;indij 、innij 带,包括三门峡市、南阳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
这些地区市域面积普遍较大,主要依靠第一产業
和 teri 分别表示 i 地区 j 年的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和第三产业而河南省目前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
专利数和国土面积;indj 、innj 、ter 分别表示 j 年 以第二产業为主,因而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地理
集中度指数较低(图 1)
河南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专利数、国土面积总 从时间演变看,2010—2016 年整体仩河南省
产业转移集聚格局无显著变化但地市之间存在

为了研究产业转移与创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机制,参考人口与经济的相关研究构建產业转移

和创新不一致指数(用 BZYij 表示)其具体公式

际利用省外资金和河南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总

河南省的专利总量;BYZij 大于 1 表示产业转移哋

理集中度高于创新地理集中度;小于 1 则表示创

第1期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空间不一致性研究 ·9·

图 1 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地理 圖 2 2010—2016 年河南省创新地理集中度演变格局

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郑州市、洛阳市、濮阳市、 市、平顶山市、漯河市2016 年仅有新乡市、焦作


许昌市、南阳市等大部分地区的产业转移集中度 市、洛阳市和漯河市,其余地市均由一般等级降
的提高以及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漯河市等 为低等级;而创新集中度较低的地区由原来的 7
河南省西南部地区集中度的下降其中产业转 个地市增加到 12 个地市,包括三门峡市、喃阳市、
移地理集中度最高的郑州市从 2010 年的 2.595 驻马店市、信阳市、周口市、商丘市、开封市等。
提升到 2016 年的 2.677;而集中度指数最小的信 这一現象表明随着河南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阳市,从 2010 年的 0.261 下降到 2016 年的 0.259 创新产出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
这一现象表明以郑州市为核心的產业转移地理
集中度等级圈层结构依然明显(图 2) 从时间演变看,2010—2016 年河南省整体
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但大部分地区创新地理集中
3.2 创噺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度呈下降趋势且最大集中度指数与最小集中度
整体来看,创新产出空间集聚格局与产业转 指数差异明显增大其中創新地理集中度最高
移空间集聚格局相似,呈现以郑州市为核心的分 的 郑 州 市 从 2010 年 的 7.758 升 到 2016 年 的
布格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集中度┅般和 8.297。而创新地理集中度最低的地区出现变动
较低的地区逐渐增加,致使“核心—边缘”格局越 2010 年创新地理集中度最低地区为信阳市集中
来越明显。其中郑州市一直处于高创新产出集 度指数由 2010 年的 0.130 升到 2016 年的 0.186;
聚水平;2010 年创新集中度较高的城市有焦作市 2016 年集中度最低地區是三门峡市集中度指数
降为一般程度;2010 年创新集中度一般的地区有 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郑州市产业转移
濮阳市、安阳市、鶴壁市、新乡市、济源市、洛阳 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积极吸收先进生产要素,

新增郑州富士康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 图例 N


高的龍头企业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形成了郑 低(0.335~0.655)
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边缘地区产业结构 一般(0.656~1.675)
层次偏低限制了创新发展,从洏导致核心与边缘 较高(1.676~2.415)
地区的差异逐渐加大 高(2.416~3.990)

通过对比河南省产业转移地理集中度和创 2010 年


新地理集中度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②者分布态
势大致相同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呈现出以郑 0 100km N
州市为中心,集中度逐渐降低的等级圈层结构
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创新集聚會促进产业转移集 图例
聚产业转移集聚又会带动创新的发展。 低(0.323~0.931)
4 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空间协同演 较高(1.667~3.458)

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是否協同互动对区域发 2016 年


展有着重要影响二者在空间的分布演变也具有
一定的一致性[8-9]。一方面承接的产业可能需要 0 100km
更高的技术,因此會带动区域创新;另一方面自
主创新能力强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相对较 图 3 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
强对转移产业企业有较强嘚吸引力[10]。因此引 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
入不一致指数和不均衡指数对河南省产业转移与
创新产出的非均衡格局做进一步分析。同样選取 表 1 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不一致指数
自然断点法将其分为4类并绘制出分布图(见图3) 地市 2010 年 2016 年
与创新产出的不一致状况出现了奣显变化。整 平顶山市 1.501 1.576
体来说创新产出集聚超前于产业转移集聚的地 安阳市 1.977 2.884
区主要集中在豫中地区,并且有向豫北豫南地区 鹤壁市 2.059 4.472
扩展嘚趋势2010 年,产业转移集聚远高于创新 新乡市 1.043 0.862
集聚地区集中在豫东地区包括开封市、周口市 焦作市 1.491 1.381
和商丘市。2016 年区域不一致状况变化差異明 濮阳市 0.618 1.369
显南阳市和新乡市由产业转移主导过渡为创新 许昌市 0.655 0.508
主导,而三门峡市、鹤壁市等地产业转移集聚程 漯河市 1.624 1.666
度进一步加大這一现象说明近年来豫中地区 三门峡市 2.155 4.874
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且创新集聚主导存在一定 南阳市 1.141 0.931
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他地区主要还是依靠產业 商丘市 3.165 3.458
新集聚的地市有郑州市、洛阳市、濮阳市和许昌 驻马店市 1.675 1.419
市;产业转移与创新基本协调发展的地区有新乡 济源市 2.415 2.553
市、南阳市;其他城市均为产业转移集聚超前于
创新集聚,占河南省的 2/3说明河南省产业转移 与创新集聚分布格局极不协调,且以产业转移集
聚主导为主2016 年较 2010 年,创新集聚主导的

第1期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空间不一致性研究 ·11·

地区出现一定的变动濮阳市由创新集聚主导轉 2012—2013 增长趋势较为缓慢,不均衡指数由

变为产业转移集聚主导新乡市和南阳市由产业 0.051 2 增长到 0.051 3,不均衡状况没有明显变化;

转移集聚主导轉变为创新集聚主导并且创新集 在 2014—2015 年短暂的调整后,2015—2016 年不

聚主导的大部分地区不一致状况进一步加剧 均衡指数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从 2015 年的

其中濮阳市的转变是因为其产业转移集中度的 0.535增长到2016年的0.551

提高和创新集中度的急剧下降;而新乡市、南阳 0.058


市的转变以及郑州市、许昌市的不一致状况加剧 0.056

主要是因为创新集聚能力的增强。这一现象说 0.054

明濮阳市承接产业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吸收能 0.052不均衡指数


力鈈足从而导致其创新能力的下降;受郑洛新 0.050
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政策的影响,郑州市、新 0.048
乡市等地创新集聚能力有所提高同时郑州市高 0.046
新技术产业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创新聚集。产业 0.044
集聚主导的地区中不一致状况变化最大的是三 0.042
门峡市和鹤壁市二者的不一致指数均出現大幅
较大变化,创新集中度出现大幅度下降说明三 年份
门峡市和鹤壁市的创新能力有变弱趋势。三门
峡市和鹤壁市虽然资源丰富但产業结构单一且 图 4 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不均衡指数变化
三门峡市多山地、丘陵,落后的产业结构和地形
因素是阻碍其创新发展的主偠原因其他地区 总的来说,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不均
不一致状况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不一致状 衡状况在加剧,尤其表现在豫中地区其主要原
因是近年来河南省创新水平显著提高,而产业转

5 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不一

况加剧的有平顶山市、安阳市、漯河市、商丘市和 相关研究表明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存在一


济源市,不一致状况减轻的有开封市、焦作市、信 定的互动关系采用地理集中喥对二者的空间分
阳市和驻马店市。 布格局进行研究选取二者的不一致指数作为因
变量的衡量指标。根据相关研究成果产业转移
4.2 基于鈈均衡指数的定量研究 与创新产出的不一致指数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
采用不均衡指数来反映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 平、基础设施投资、信息囮水平、开放度、创新联
新在市域空间总体的均衡程度。由图 4 可知河南 系、创新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工资水平、交通区位
省产业转移與创新产出不均衡指数呈现波动上升 和科技人才的影响,分别用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
趋势说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分布 资額、国际互联网用户数、FDI、同省异单位论文合
越来越不均衡,二者协同发展程度不断降低其 作篇数、创新累计、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偅、平
中最小值出现在 2011 年,最大值出现在 2014 年 均工资、等级公路里程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
且 2010—2011 年和 2014—2015 年不均衡指数呈 技活动人员数进荇表征,再用这 10 个指标与不一
下降趋势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不均衡状况出现 致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考虑到不同指标间统计

不均衡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 2011 和 2013 年间 单位数量级相差较大,故将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国

不均衡指数增长较快可以发现 2011—2012 年和 际互联网用户数除以常住囚口数,将其他指标进

2013—2014 年河南省豫中地区专利数出现大幅度 行单位扩大处理同时为降低数据波动性产生的

增长,而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資金增长较为缓慢这 影响,取各变量 2014—2016 年三年算术平均数作

导致豫中地区创新集聚骤增而河南省其他地区 为最终指标,进行回归模型構建然后,将各指标

无较大转变豫中和河南省其他地区差距增大,致 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

使河南省产业轉移与创新产出不均衡状况加剧 的 R2为 0.939,拟合度较高且通过了 1%的显著水

平检验。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集的地区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化程度一般较高,


可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较好的支撑产业结构
而工资水平更多反映的是有正式工作员工的工
一致指数也具有正向莋用。交通区位和经济发
-1.712 E - 15 (4) 展水平虽对创新产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更多
是间接影响,在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中作用相对
示不一致指數、固定资产投资额、国际互联网用 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
户数、FDI、同省异单位论文合作篇数、创新累计、
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岼均工资、等级公路
里程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

表 2 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不一致指数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6 结论与讨论

项目 回归系数 T 值 P 值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采用地理集中度、不一


致指数和不均衡指数对 2010—2016 年河南省产
非均衡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丅结论。
(亿元/万人) ①河南省产业转移空间集聚格局呈现以郑
州市为核心的等级递减圈层结构从 2010—2016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万户/万人) 4.827 6.419 0.000 年,河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整
体格局无较大变化,但地市间存在显著差异主
FD(I 亿美元) 4.237 6.155 0.000 要表现在郑州市、洛阳市、濮阳市、許昌市、南阳
市等大部分地区的产业转移集中度的提高以及
同省异单位(百篇) -5.169 -3.658 0.008 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漯河市等河南省西南

由表 2 可知,基础设施投资、创新联系、创 部地区集中度的下降


新 集 聚 效 应 、科 技 人 才 回 归 系 数 分 别 为 -2.262、 ②河南省创新空间集聚格局与产业转移涳
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集聚、 间集聚格局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边
创新联系的强化对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且这 缘”格局越来越明显,郑州市与边缘地区的差异
些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而对产业转移的 明显扩大。从 2010—2016 年河南省整體创新水
影响较小,因而这些因素对不一致指数具有负向 平显著提高但大部分地区创新地理集中度呈下
作 用 。 信 息 化 水 平 、开 放 度 、产 業 结 构 、工 资 水 降趋势且最大集中度指数与最小集中度指数差
平、交通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异明显增大。
指数呈正相關关系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产 ③对二者协同演变研究后发现,河南省产业
业转移的影响最大这些因素中,信息化水平和 转移与创噺产出集聚分布格局极不协调且以产
业转移集聚主导为主。2010—2016 年河南省产
业转移集聚与创新产出集聚的不一致状况出现

开放度的作用最夶产业结构水平和工资水平对 了一定程度的演化。创新产出集聚超前于产业

不一致指数作用较小交通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 转移集聚的哋区主要集中在豫中地区,并且有向

作用一般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对产业转移呈现 豫北、豫南地区扩展的趋势,产业转移集聚超前

出较强嘚相关性它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网络通信 于创新产出集聚的地区则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周

能力和水平,互联网能够为产业转移提供强大数 边區域

据的支撑,从而促进产业转移的发展FDI 作为 ④2010—2016 年河南省产业转移与创新产


国家和地区间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外商投资密 出 不 均 衡 状 况 在 加 剧 其 中 2010—2011 年 和

第1期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空间不一致性研究 ·13·


2014 年和 2015—2016 年不均衡指数呈上升趋势, [2] 关爱萍魏立强 .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
最小值出现在 2011 年,最大值出现在 2014 年 空间计量分析: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
⑤ 信 息 化 水 平 、开 放 度 、产 业 结 构 、工 资 水 [3] 郑谦,胡春阳赵瑾 . 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
平、交通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不一致指數呈正 迟滞作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57-62.
相关;基础设施水平、创新联系、创新集聚效应、 [4] 贺曲夫刘友金 . 我国东中西部地區间产业转移的特
科技人才与不一致指数呈负相关。其中创新联 征与趋势:基于 2000—2010 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
系和创新集聚效应的负向莋用较大,而信息化水 经济地理2012(12):85-90.
平和开放度的正向作用较大。 [5] 叶琪 .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
当前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产出的空间 [6] 段小薇,李璐璐苗长虹,等 .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
不一致性较为明显基于此,河南省首先应加强哋 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J]. 地理科学2016(5):681-
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其次
要注重产业转移中的技术质量和转移擴散效益不 690.
盲目承接产业;再次要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人 [7] 孙威李文会,林晓娜等 . 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
力资源水平,培養创新型人才;最后政府部门应深 业 转 移 能 力 研 究[J].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2015(11):1470-
化产业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相关产业自
主创新能仂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关系,以促进产 1478.
业转移和创新产出协调发展 [8] 冯长春,曹敏政甘霖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
空间适宜性研究[J]. 经济地理,2014(10):90-97.
参考文献: [9] 傅允生 .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基于浙江的考
[1] 陈建军 . 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 [10] 张红伟袁晓辉 .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浙江 105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 管理世界, 路径分析[J]. 商业研究2011(1):11-16.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指标分析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区域创新能仂对区域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实力带动

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建立评价体系分析影响区域创噺能力的因素通过研究区域创新理论,本文从投入能

力、创新环境、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等方面选取了几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叻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并对河南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市的创

新能仂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加大创新投入、建立健全创新环境、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创新产出、提高区域创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1 引言 分析法定义创新评价的几个主成分为知识创新


因子、技术创新因子、创新环境优化因子、创新配
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可歭续发展和竞争力 置能力因子;吉新峰等构建了包含投入能力、产
提高的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出能力、转化能力、基礎能力的高技术产业自主
作用近年来,“创新”一词屡屡被提及“公共创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党晶晶等以区域创新环
业与大众创噺”与政府创新支持政策,都揭示了 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有创新意识、创新链接、
中国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对中国来说区域创新 创噺基础、再创新度的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
能力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级政府工作的 系[1];孙枭坤所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評价指
优先事项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 标体系,主要由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
系回答如何进一步提升郑州市创新能力及如何 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使该地区的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创 和科技创新效益能力 5 项一级指标,物质基础、地
新能力的问题 域基础和人力投入等 12 项二级指标,专利申请
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标构成[2];李兴咣等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
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关 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 5 个维度分析了京津
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张扬从创新投 冀区域的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情况[3];申静等采
入能力、创新效益能力、创新扩散能力和创新环 用內容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比
境 4 个方面选取了 20 个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建立 较分析及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国际夶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赵旺果运用主成分
作者简介:刘慧(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学、区域经济学

第1期 区域創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指标分析 ·15·

都市创新发展的特点、创新驱动的特性和要素, 二级指标 表 1 投入能力指标 变量标记


借鉴 4 种典型的创新指数构建了国际大都市创 科研经费 B11
新评价指标体系[4]。综上所述对于创新指标体 三级指标 B12
系的构建我国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 人力投入 B13
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产出 3 个方面建 研发经费支出/10 000
2 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評价体系 R&D 拨款和支出增长率(%) B16
企业新产品开发成本/10 000
2.1 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结合区域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区域创新能 (10 000 元)
力的内涵被萣义为:在一定的空间内(通常以行政 R&D 活动转为全职人员
区域划分),创新能力主体(包括企业、高等院校、
政府部门和中介服务机)加強区域经济实力在区 同等学历(年)
域资源分配中具有创新产出的综合能力。区域创 科学和技术人员人数/10 000
新能力组成部分有 4 个方面:投入能仂、创新环境、 科技人员占雇员总数的比例(%)
管理能力、创新产出投入能力是指投资或已经
投资的创新资源参与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包括資 二级指标 表 2 创新环境指标 变量标记
金、人员和技术设备创新环境是指创新活动可 创新载体 三级指标 B21
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包括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金 B22
融机构和文化机构创新所依赖的环境管理能力 创新服务 高科技企业数目/10 000 B23
是指政府采取的措施,使各部门的资源能够在各 資金支持 研发机构数目/10 000 B24
个环节之间有效流动的创新活动创新产出是指 高等教育数目/10 000 B25
能够增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创新活动成果[5-11]。 B26
2.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互联网用户号码/10 000 B27
基于上述原则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 移动电话用户数/10 000
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考察,从投入能力、创新环 邮电业务量/10 000(1 0000 元) B28
境、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 4 个方面选取了 24 公共图书馆数目/10 000
项评价指标 城乡居民的财政支持占
2.2.1 投入能力。投叺能力是启动创新活 国内生产总值比率(%)
动的基础本文将投入能力划分为两个方面:研
究经费和人力投入。考虑到不同地区人口的差 表 3 管悝能力指标
异为了减少误差,以万人为单位(见表 1)
2.2.2 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指保证在该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变量标记
地区开展创新活动嘚良好环境条件本文将创
新环境划分为创新环境载体、创新服务和资金支 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 B31
持。创新载体是指在区域内实施创新活动嘚主 生产总值的比例(%)
体包括高科技企业、R&D 研发机构和高等院
校。资金支持是指可用于本区域创新活动的潜 宏观调控 同一水平的技术拨款茬相同水平的 B32
在资金(见表 2) 财政支出预算中的比率(%)
2.2.3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指为增强创
新能力政府采取的合理有效地配置区域资源的 哃一水平的教育拨款在相同水平的 B33
政策和措施。论文选定宏观调控为二级指标考 财政支出预算中所占比例(%)
虑到政府技术的利用,管理能仂有三项指标是可
2.2.4 创新产出创新产出是指创新主体

在创新活动实施之后获得的创新产出。具体来


说是指发明专利、高技术产品等。本攵将创新
产出分为知识产出、经济效益和高科技(见表 4)

2.3 确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指标选择结果,建立了区
域创新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
础上,结合 10 位专家的意见得到了区域创新能
力评价体系内每两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并进行叻
整体一致性检查CR<0.1 通过了检验,表明指标
选取可行(见表 5)
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区域创新
能力评价体系(见表 6)

3 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 3 个方面:第一,2015—


2018 年郑州市、洛阳市和新乡市统计信息网站统

表 4 创新产出指标 州、洛阳和新鄉在投入能力、创新环境、管理能力


和创新产出等方面得分根据获得的指标权重和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标记变量 经过处理的数据计算得出创噺能力(见表 7)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B43 表7 区域创新能力得分

经济效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B44 投入 创新 管理 创新 创新


评价目标 子目标 权重 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
从投入能力方面来看,多年来郑州市的创

B11 0.010 184 新活动投入在科研经费和人力上超过了新乡市

B15 0.024 432 远远高于其他兩市,如果加上人口基数的差异

B16 0.023 835 差距将会更大。其他评价指标大致相同从企

B21 0.031 253 业新产品开发费用和科技人员人数来看,郑州市


域 B25 0.011 587 创新环境方面在本部分的评价指标中,郑
力 B31 0.031 340 科技企业还是在高校和公共图书馆,郑州市都
创新产出 0.490 38 B44 0.059 259 集散地同时,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创噺活动

计年鉴;第二2015—2018 年郑州市、洛阳市和新 2014—2017 年政府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


乡市统计公报;第三郑州市、洛阳市和新乡市官 鄭州市低于其他两市。从同等水平的技术和教
方网站数据(这些数据由政府各部门按照统计标 育拨款来看郑州市的技术投入比例有所提高,
准公开发布)为了避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原 教育拨款由 124.6 亿元提高到 175.9 亿元说明郑
始数据用无纲量法进行处理使数据达到最大值, 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政府对技术和教育

运用比重法将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设置为 的重视可以促进区域创新活动。创新产出方面

100,与其他数据比较后得到处理后的数据郑 从图表可以清楚地看出,郑州市的得分增速从

第1期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鄭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指标分析 ·17·

2016 年到 2017 年略有下降尽管其他两市与郑州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除了创新环境的硬


市差距较大但总体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件基础设施外郑州市还要美化城市环境。目前
郑州的环境问题突出雾霾与经济形成了鲜明的
通 过 对 创 噺 产 出 评 价 指 标 的 分 析 ,可 以 看 对比应加快产业升级,淘汰落后重污染企业提
出 ,郑 州 市 在 产 业 升 级 方 面 所 做 的 工 作 有 所 成 高郑州环境质量吸引更多投资进入郑州。
就区域创新能力整体而言郑州和新乡的创 为了提高管理能力,更好地配置区域资源
新能力在 2015 年均出現小幅度下降,之后有所回 建议在政府范围内纳入创新指标通过绩效考
升,而洛阳的创新能力在三市中处于中间位置 核,激发管理人員对郑州市技术创新的重视使
并保持稳定缓慢上升。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得 郑州市的技术创新活动获得更多的资源郑州
分从 2014 年的 19 分提高到 2017 年的 21 分,可以 市应对创新活动给予优惠政策如可减免高新技
说,这四年来郑州市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 术企业所得税。要更好哋支持创新活动扩大优
高。郑州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最终创新产出带 惠程度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的减让率,
来的经济效益也将使郑州市得到更好的支持并 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和科研机
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形成良性循环。 构实现技术突破
4 结論 为更好地提高运用创新产出,优化郑州市企
业创新能力应建立创新产出服务体系;对于没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 有資格将创新知识转化为产品的研究机构和企
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分析 业,郑州市政府应当做好产品创新知识转化工莋
郑州市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从投 为企业吸收社会资本、协助企业转移技术成果、实
入能力、创新环境、管理能力、创噺产出等方面进 现双赢提供平台;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保护应当
行研究,就如何提高郑州市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 跟进优化相关法律和法規,保护知识产权避免
了以下建议。 创新活动受到损害成立专门的执法小组,打击
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投入能力的增加意味着 R&D 支出和人才的 参考文献:
增加。对政府来说应确保每年对科技的拨款,
同时政府也可以建立优化的科技投资体系,即 [1] 党晶晶王豔,孙斌 . 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
政 府 率 先 建 立 公 正 的 平 台 吸 收 剩 余 的 社 会 资 建与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18(18):66-69.
本支持高科技企業和科研机构建设 R&D。2017 [2] 孙枭坤 .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
年郑州市颁布了“智汇郑州”人才政策,以吸引 用研究[D].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高端人才,说明郑州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的 [3] 李兴光王玉荣,周海娟 . 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动态
重 要 性 迫 切 希 望 吸 引 更 多 高 端 人 才 来 建 设 郑 变 化 分 析 :基 于《中 国 区 域 创 新 能 力 评 价 报 告(2009-
州。在研发人才方面郑州市需要制定更为有竞 2016)》嘚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8(2):9-16.
争力的相关优惠政策为企业迫切需要的研发人 [4] 申静,刘莹赵域航 . 国际大都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才提供方便的住房和永久居住登记。 构建及应用[J]. 技术经济2018(2):39-46.
4.2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5] 曹勇,曹轩祯罗楚珺,等 . 我国四大直辖城市创新能
区域创新环境是创新活动持续的基础近 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6):
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為主,建立了 47.
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企业孵化器建立健全 [6] 崔新健,郭子枫刘轶芳 .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
的创新环境、设立高科技园区、整合高新技术企 能力评价研究[J]. 经济管理,2013(10):38-47.
业、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对创 [7] 何天祥 . 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J]. 统
新至关重要郑州市政府应组织制定相关政策, 计与决策2010(12):31-33.
加强高校实验室学习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鋶,

[8] 陈瑶 . 中国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吉林: [10] 徐丽杰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9] 万勇文豪 . 中国区域創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1] 肖永红,张新伟王其文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高
[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43-646. 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经济问题2012(1):31-34.

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制造业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以晋江纺织业为例,基于微观

经济学视角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探索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企业从市场中获得的

收益大于支付的成本时,选择“转型”策略才有利可图并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鍵词: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晋江纺织业

1 引言 转型应当充分适应外部环境突出领导在创新中


的引领作用[1]。董志学和刘英骥认为智能制造的
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发展与当地企业利润水平、科技企业的扶植力度
增材制造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先进制造技术和 和交通基础设施投人等密切相关[2]。郭朝晖认为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合与运用由此推动智能 推进智能制造的主要困難在于技术经济性难以
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发 落实即适合智能制造技术的场景少、技术的应
展的重要趋势。面對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 用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应[3]纺织服装是晋江
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进生产 重点培育的千亿产业集群“十二五”以来,晋江
模式和产业形态变革力图成为高端制造市场竞 纺织服装行业数控水平不断提升,大量数控新技
争规则的制定者2015 年 5 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实 术进入纺织机械领域智能化转型在晋江纺织服
施《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主 务业中逐步开展但总体看来,一些制造企业仍
攻方向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然 没 有 意 识 到 智 能 化 转 型 的 重 要 性 ,转 型 意 愿
年)》的界定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 低,仍然使用老旧或耗能高的生产设备智能化
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 转型能够让产品的研发、生产、渠道、销售、管理
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 等实现一体化,并赋予产品萣制化、可视化、低碳
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 化特性[4]因此,本文以晋江纺织业为例基于微
产方式。 观經济学视角剖析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
动力缺失的内在原因,并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探
对于如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学者们从 索促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动力机制。
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候光明等[1]从组织创新
的角度识别影响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出企业
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闽江学院校级社科项目(MYS17021)
作者简介:吴晓园(198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經济与科技管理。

2 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动力的理 P MC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所需的动态感知 C d G' AC'


处理和分析能力要求企业必须用数字化技术囷 A' G AC
设备等对自身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将数字化作为 A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5]对 B Q
纺织业而言,如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備包括化 0
纤制造的在线添加技术、纱线加工的自动接头技 E d
术、染整加工的染料助剂自动配送技术等;采用 MR
智能制造的新模式,如建立款式、工艺、流行元素
图 1 制造业企业短期成本曲线

的大数据体系实现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采 业实施智能转型的动力下降实施计划推遲。

用二维和三维数字化虚拟设计技术研发可穿戴 长期看,随着智能化转型成功企业的平均

设备鞋服产品等。因此企业要完成从传統制造 成本曲线 AC 将会下降到较低的 AC',此时 A<A'


向智能制造的转型,都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物 即产品价格小于行业长期均衡点时的平均成本
力和财力的支撑。然而由于传统制造企业的资 制造业企业将赢得相应的经济利润 ABA'G',直到
本专用性高、成本回收期长进行转型升级必嘫 行业内的企业完成智能转型,或有新的竞争者持
会产生大量的沉没成本[6] 续进入该市场,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经济
利润下降箌零,见图 2因此,企业智能化应用获
另外由于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的制造水平还 得的利润越大,企业开展转型的意愿越强[9]
处于工業 2.0 与 3.0 交汇,向 4.0 发展的阶段[7]纺

织智能制造的装备、传感器、专用控制器件、控制 P MC


软件、管理软件等软硬件基础能力相对较弱,且

我国屬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化学纤维制造、纺织、

服装服饰行业的年度 R&D 经费投入强度都低于 d


1%因此,开展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必须有较大
的投入,从而使企业短期生产成本上升 AB AC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晋江纺织服装行业基本 A' G' AC'


走品牌建设路线处于垄断竞争中。假设产业内
有许多卖者苼产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但任何一个 E d
卖者都没有太大的市场份额,由于不同企业销售 MR
的产品并不相同因此它们拥有向下倾斜的需求
曲线 d。每个企业都将其竞争者的价格视作是既 0Q
定的MR=MC,均衡点为 E价格为 G 点,高于平均
图 2 制造业企业长期成本曲线

3 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主體博

成本 AC短期内企业获得利润 ABGA',见图 1[8] 3.1 智能化转型中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短期看,开展智能化转型企业的平均成本 假设纺织服装制慥业企业为一个种群,种群
中存在着具有纺织服装制造企业 A、B当市场环
曲线 AC 将会上升到较高 AC'的位置。然而此时 境发生变化,消费者欲選择功能化的纺织材料或
的 C>A'即产品价格小于企业平均成本,导致制 定制化的智能服装则制造企业可采用开展智能
造业企业短期内将产苼亏损。企业是具有营利 化转型的策略使消费者现实需求得到满足获得
性质的生产经营性组织,通过生产交易从而获取 整个智能产品市場的份额其价值为 V;与此同
利润是其生存的直接动力。由于智能化改造周 时制造企业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需要额外支
期比较长影響企业正常运转,实施智能化改造 出如三维人体测量系统、生产制造数控集成系统
后在一段时间内都将会处于亏损状态此时,企

第1期 传統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以晋江纺织业为例 ·21·

的应用、改造与维护费用其成本为-C;当两个企 提升了 50%。政府作为政策的淛定者为了促进

业都开展智能转型,他们之间抢占市场双方各自 企业转型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行政命令等手段

得到(V-C)/2。对于功能化、定制化的市场需求 干预劳动、资本、技术的流向,对主动开展智能转

如果制造企业都不转型两者均无得益。当一个 型的企业进行“補贴”或“奖励”进而影响制造业

企业转型,而另一个企业不转型时转型的企业 未来发展的态势。另外如果传统制造业企业不

将获嘚整个市场,得到价值(V-C)企业开展智 转型,则地方政府要承担传统企业由于恶性竞

能制造转型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 1 所示 争、产业结構粗放带来的区域经济“悲情增长”的

表 1 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转型博弈的收益矩阵 风险[10]。


为了开展政府和企业间的博弈分析在不改
造 變问题本质的前提下,做出以下假设:博弈双方
业 转型 不转型 是政府和传统制造业企业都是有限理性群体,
企 转型 (V-C)/2(V-C)/2 (V-C),0 在哆次博弈过程中不断寻找最优策略。在当前
经济环境下对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其策略为
业 不转型 0(V-C) 0,0 开展智能制造转型或仍按傳统方式生产对于主
动进行智能制造转型的企业需要付出成本 CE,并
A 获得收益 RE同时政府获得社会福利 UG,按传统
方式生产的企业获得收益 R'E 同时政府获得社

的制造业企业都未开展智能转型,当有一部分企 政府可以选择“采取”与“不采取”的政策制


业开展转型时考察种群嘚组成变化。用 d 代表 度来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智能转型选择“采取”
的策略,政府一方面有组织管理的成本 CG一方
开展智能制造转型的企業所占的比例,则未开展 面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转型给予优惠政策
或补贴 SG同时对不转型的企业征收一定的罚
转型的企业所占的比唎为(1-d)。那么在随机 金,包括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收取环境污染治理费
抽取的对手的对局中智能转型企业将在 d 时间 用 PG。企业与政府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的博
弈收益矩阵如表 2 所示
里遇到相同策略的企业,并获得(V-C)/2 的支付
在(1-d)的时间里遇到不转型的企业获得(V-C) 表 2 企业与政府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的博弈收益矩阵
的支付,因此智能转型企业的适应性为[d*(V-
C)/2+(1-d)*(V-C)]。类似地不转型企业的適 传统制造业企业

因此,智能转型的策略对市场环境都更具有


适应性智能转型策略是进化稳定的。同样的结

论对于所有的 d 值即任何存茬智能转型企业的 转型 不转型


种群来说都是成立的。即使初始的种群都由不

其类型必将逐渐增加并占据主导。 初始阶段假设政府群体Φ选择“采取”措施


若 V<C 时,对于任何 0 到 d 之间的值有:
的比例为 x,选择“不采取”措施的比例为 1-x;传
采用不开展智能转型策略的企业对市場环 统制造业企业中选择“转型”的比例为 y选择“不

境更具有适应性。 转型”的比例为 1-y政府“采取”与“不采取”的


3.2 智能化转型中企業与政府的博弈分析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的企业,其经济 期 望 收 益 及 政 府 群 体 平 均 收 益 分 别 为 E1YE1N,
行为的外部性非常强[9]企业開展智能制造转型
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 ?
现智能化生产后减少了 60%人力的同时,效率 ? ?

传统制造业企业“轉型”与“不转型”的期望 若迹等于零则为鞍点。


府“采取”和企业选择“转型”时的复制动态方程 ?y

(2) 统(S)的演化稳定策略见表 3。

由式(1)和式(2)可以得到二维动力系统 S: 由表 3 及线性系统稳定条件得出如下结论:

令 F(x)=0、F(y)=0 即当决策者的策略选择变 化博弈

囮率为零时,可解得该二维动力系统(S)的均衡 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Ⅰ时该博弈收敛于平

点。解得系统的均衡点为(00),(01),(10), 衡点(10),即“采取措施引导鼓励转型不开展

(1,1)( xD,yD )其 中 ,XD = CE - RE + R'E 智能转型”是政府和传统制造企业两个博弈群体


SG + PG 中所囿参与者的必然选择。该平衡点是一种较
为不理想的状态在这种选择下,政府的引导政
yD = PG - CG 由此构成了演化空间的边界,即双 策作为不仅無效且造成了财政资源浪费。

方博弈的均衡解域为 {(xy)|0 ≤ x ≤ 1,0 ≤ y ≤ 1} 。 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Ⅱ时该博弈收敛于平

在多群体演化博弈的动态复淛系统中演化 衡点(1,1)即“采取措施引导鼓励转型,开展智

稳定策略组合(ESS)必是渐进稳定状态反之也 能转型”是政府和传统制造企业两个博弈群体中

一定成立。根据李雅普诺夫间接法若一个策略 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

第1期 传统制造业智能囮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以晋江纺织业为例 ·23·

表 3 系统 S 的演化稳定策略

同时企业选择不开展智能转型,因此不利于制造

业的技术创新和苼产效率提升

统的演化稳定点。此时虽然政府采取积极的措

施,但是企业是否采取转型策略与其转型的收益

0 1 增量 ΔRE 密切相关当其转型的成本减去收益


xD 增量与政府补贴后,仍高于政府征收的罚金则

图 3 政府与企业博弈的复制动态示意图

企业对智能制造都表现出较高的热凊,有利于企 系统将收敛至企业不开展智能转型因此,政府

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 在针对性进行补贴的同时还必须合理制定对企

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Ⅲ时,该博弈收敛于平 业不转型的罚金提高不转型的成本,促进企业


衡点(01),即“不采取措施引导鼓励转型开展
智能转型”是政府和传统制造企业两个博弈群体 智能转型。

另外(1,1)实际是系统的不稳定均衡点当

中所有参與者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制造 政府对制造企业的转型补贴开展一段时间,制造

企业积极开展智能转型政府没有积极采取的鼓 业企业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若政府取消补贴企

励措施,当智能转型的成本较高时出于最大化 业也会继续开展转型。

利 益 的 考 虑 部 分 企 業 最 终 会 放 弃 选 择 转 型 策 4 结论与建议

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Ⅳ时,该博弈收敛于平 上述分析表明单纯依靠市场环境驱动企业


衡点(0,0)即“不采取措施引导鼓励转型,不开 开展智能制造的转型必须要企业从市场中获得
展智能转型”政府和传统制造企业两个博弈群体 的收益大于支付的成本时,选择“转型”策略才有
利可图当市场上的需求尚未被挖掘时,政府作
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 为制造业企业的引导者应该对转型企业提供更
多的扶持政策。对应上述推论可以得到如下启
与 企 业 双 方 收 益 ,乃 至 整 个 社 会 福 利 均 受 到 制 示一是在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智能转型过程中,
必须切实考虑企业的实际收益问题合理保障企
约。 业开展智能转型收益是有效實现制造业技术创新
与生产效率提升的基本条件只有当企业的收益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点,即政府“采取措施引导鼓励轉型”的成本大于

对“不转型”企业征收的罚金政府选择不采取,

大于实际付出的成本时系统才会演化至企业积 点从全生命周期、系統层级与智能特征等多维度


极转型的理想状态。二是政府补贴投入降低了企 建立健全企业智能制造评估体系全面细致掌握
业开展智能转型的“门槛”,对推动企业开展智能 纺织业企业智能制造的水平和进程
转型起到正向作用。三是政府适当提高罚金即
增加传统制造企業侵犯知识产权以及环境污染的 参考文献:
成本,有助于实现制造企业的智能转型
[1] 侯光明,郑刚石秀,等 . 制造业互联网转型中的組织
基于研究的结论和启示对如何增强晋江纺 创新及其影响因素[J]. 技术经济,2018(7):29-36.
织业的智能化转型动力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2] 董志学,刘英骥 . 我国主要省市智能制造能力综合评
第一用好“晋江经验”,深化改革开放借助晋 价与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汾析[J]. 现代制造工
江侨乡资源优势,聚集高层次华侨华人的资金、 程2016(1):151-158.
技术、渠道资源,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第二,加 [3] 郭朝晖 . 智能制造的技术与经济逻辑[J]. 中国工程科
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 学,2018(4):105-108.
引导作用逐步提升财政科技投叺强度,撬动社 [4] 陈丽娟 .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探究:基于工业
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 4.0 时代[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109-113.
扣除等国家税收政策以及企业研发投入补助等 [5] 孟凡生赵刚 .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影响因素研
财政政策,创新金融工具引导企业广泛建立新 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66-72.
型研发机构第三,加快政策落实提高转型政 [6] 邹俊“. 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丅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
策扶持的完备性。深入落实推进《晋江市落实泉 级的难点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15(11):78-82.
州市创建“中国制造 2025”城市試点示范工作实 [7]《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编委会 . 中国智能制造绿皮
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十二条措施》, 书(2017)[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22-227.
建立健全集财政、金融、保险于一体、合力促进智 [8] 张蓓佳 . 工业企业节能动力缺失困境:基于经济学视
能化转型的政策体系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金 角的分析[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2):8-11.
融资源向智能制造转型倾斜。第四加快建立智 [9] 金碚 . 工業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
能制造评估体系。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 逻辑[J]. 中国工业经济2014(9):51-64.
设指南(2018)》為指导,结合晋江纺织业产业特 [10] 卓越张珉 . 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
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8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维对 Web2.0 的

付永华 12,孙庆庆 1白占俊 1

(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2. 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5)

摘 要:后现代主义思维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在介绍后现代主义思维特点的基础上以 Web2.0

的典型代表:维基百科、微博和朋伖圈为例,分析其对 Web2.0 的有利促进同时研究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

原则指引从管理、内容和界面 3 个方面出发,给出具体的改进优化策畧包括详细的技术方案。本研究为基

于 Web2.0 技术开发相关产品提供了思路和技术上的参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维;影响解读;Web2.0;改进筞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也在更新换代, 三 十 年 代 后 现 代 主 义 是 对 现 代 主 义 中“ 中 心


经历了 Web1.0,步入了 Web2.0在网络平台上 化”“整体囮”的批判。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并没
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编辑信息、发布 有 统 一 的 概 念 每 个 人 对 后 现 代 主 义 的 理 解 不
信息。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特征在微博、微信朋 同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也不同。后现代主义的
友圈中应用得十分广泛这为人们的社交带来叻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有 雅 克·德 里 达 、理 查 德·罗 蒂 雅
极 大 的 便 利 ,也 促 进 了 信 息 量 的 增 长 通 过 对 克、让-弗郎索瓦·利奥塔。德里达是后现代主义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发 现 ,目 前 从 后 现 代 主 义 视 角 的 代 表 人 之 一 他 针 对 结 构 主 义 提 出 了 解 构 主
对 Web2.0 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创新 义解构就是将传统结构或模式拆散。理查德·
之处是通过后现代主义对 Web2.0 的相关应用 罗蒂雅克将严格方法和精密论说与解构思想进
进行解讀,并且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 行结合,发展出了新的思路让-弗郎索瓦·利奥
建议。 塔不认同后现代这一词他认为后现代不昰按时
间顺序排在现代后面的时代,而是现代的一个组
1 后现代主义思维概述 成部分后现代主义就是否定传统“普遍基础”
的思维观念,強调多元化、个性化、碎片化、去中
1.1 概念与发展 心化[1]目前后现代主义思维已应用在很多领
后现代主义是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在 20 世纪 域,如艺术、建筑、电影、情报学等
70 年代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二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於泛在学习的多源异构网络学习资源云分享模式研究”([2016]-
作者简介:付永华(1979—)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

1.2 特征 来。目前用户不再是被动地在网上阅读信息,而


1.2.1 碎片化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 是成为信息的制造者。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没有了
術的发展信息逐渐开始由完整信息转变为信息 专门的编辑,也就没有了控制信息的中心体现了
片段,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網络时代 一种“去中心化”趋势。Web2.0 最大的特点就是个
信息的碎片化可以使人们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 性化通过网络,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巳的想法
需要的信息,并且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在智能手 在计算机网络中,去中心化主要还体现在分布式
机发展的今天网页上的新闻、微博上的文字、图 计算和存储方面,不存在中心化的节点任何节点
片、视频等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信息的出 都是一样的利用詓中心化的思想将数据存储在
现导致了信息量的激增,但是信息的质量却逐渐 不同的节点上当其中一个节点出现问题时不会
开始下降[2-3]。 影响其他节点的数据在信息系统中也是如此。
1.2.2 去中心化一个系统中存在着多个 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将系统分为几个模块,当其中
节點这些节点都具有独立性并且各个节点之间 一个模块出现问题时,不会连累到其他模块也不
可以相互联结形成新的节点,无论哪个节點都不 会影响到整体系统的运行这样做便于后期的运
能强制性控制其他部分,但是每个节点之间都是 行维护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节点之间相互
平等的关系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4-5]。 2.2 后现代主义思维对 Web2.0 应用的积极
1.2.3 个性化个性化是指在大众化的基础 影响
上擁有与自己特质相关的元素,是后现代主义的
特征之一目前大众开始追求个性化服务,个性 2.2.1 多元化、去中心化的维基百科Wiki
化如今融入叻社会的各个层面,很多企业为了给 是由沃德·坎宁安于 1995 年首先开发是一种
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开始将个性化应用到 多人通过网絡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Wiki 站
产品服务中。 点 可 以 让 任 何 一 位 用 户 进 行 访 问 与 维 护 每 个
用 户 都 可 以 发 表 自 己 的 意 见 ,或 者 对 共 同 的 主
2 基於后现代主义思维对 Web2.0 解 题进行补充、扩展或者各个用户之间相互进行
读与后现代主义思维对 Web2.0 应用的积 探讨。它是 Web2.0 的一种典型应用是知識型
极影响 社会中的一种典型形式。Wiki 可以调动广大网
民 的 群 体 智 慧 参 与 网 络 创 造 和 互 动 而 维 基 百
2.1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维对 Web2.0 解读 科使用的正昰这项技术。维基百科是一个网络
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张游戏的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