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意义?

上合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上合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日 08:5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晓星
内容摘要:2018中国“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演出在重庆举行,图为白俄罗斯库帕林卡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在表演。
作者简介:
  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大力弘扬“上海精神”,推进成员国安全、经济及人文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发展,维护了地区稳定,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上合组织作为新型国际组织,应以更宽广的全球视角、更重大的历史责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创新成果,已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丰富,其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当今世界,尽管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已被写入联合国文件。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讲话时明确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路径,一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二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三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四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五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从其内容可以看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不仅需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更需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和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其中,合作理念与合作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而上合组织17年来的发展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实践平台。
  17年来,上合组织始终秉持的“上海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为促进地区发展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成员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组织在通过决定时奉行协商一致的原则。其次,上合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开放原则。再次,上合组织主张“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谋安全”,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问题,通过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2014年9月,习主席在出席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期间强调,上合组织成员国应“牢固树立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精诚协作”。2017年6月,习主席在出席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时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构建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迈出日益坚实步伐,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17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遵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不断加强政治互信,共同协调立场,努力维护地区稳定。安全合作始终是上合组织合作的重点,2001年6月,早在“9·11”事件之前,上合组织第一次元首峰会就通过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成员国商定将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加强合作。而近年来,国际反恐形势日益复杂,上合组织不断深化安全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有力地维护了地区稳定。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下,不断深化经济合作,签署了多份多边经济合作文件,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2017年,中国与上合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达2176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地区互联互通快速发展,贸易便利化逐步推进,工业与投资合作不断扩大,中哈产能合作框架下有总额约270亿美元的50多个合作项目,金融合作的规模也逐年增加,成员国已形成利益紧密捆绑的利益共同体。
  上合组织始终强调“尊重多样文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为夯实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睦邻友好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中方不断推动上合成员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中国政府到2022年前,为其他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来华研修。目前,越来越多的中亚国家年轻人来华留学进修。2007年,上合组织成立了上合组织大学,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教育合作。此外,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智库交流、媒体对话,文化艺术及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民间交往,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讲,“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斗,需要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上合组织17年来,高举“上海精神”,以全新的理念推动地区合作,已形成了地区命运共同体。目前,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未来,上合组织有必要将构建地区命运共同体的成功经验向外推广,在全球治理中发出“上合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丁晓星,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执行所长)
姓名:丁晓星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韩卓吾)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学习时刻】将上合组织打造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示范区”
编者按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由光明网出品的【学习时刻】栏目,今天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
编者按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由光明网出品的【学习时刻】栏目,今天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进峰,请他谈谈对讲话的理解。文字实录大家好,欢迎来到光明网&学习时刻&。我是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进峰,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6月10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着眼地区和全球格局,高度弘扬&上海精神&,高度评价上合组织,为新时代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第一,&上海精神&是我们的共同财富。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上合组织17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冲突、超越了冷战思维、超越了零和博弈这些陈旧观念,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崭新的一页。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精神&的根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倡导大道之行,四海一家。第二,上合组织是践行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17年来,上合组织以《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遵循,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同时,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是践行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去年印巴加入,上合组织扩员成功,这标志着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也标志着上合组织的地区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上合组织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第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阐述了全球治理面临的种种乱象、风险和挑战,倡议弘扬&上海精神&,用&五个新观念&来化解当前全球的热点问题。这&五个新观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第四,为上合组织指明方向,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着眼于上合组织的机制建设和未来发展,强调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落实青岛峰会签署的一系列文件,提高上合组织的执行力;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同时,强调密切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伙伴关系,为推动化解热点问题、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贡献。这可以说是对上合组织提出的新任务。总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把上合组织打造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示范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质量发展与你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所谓的高质量发展,简单说就是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构建命运共同体 书写上合新篇章_新华每日电讯
构建命运共同体 书写上合新篇章
写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闭幕之际
日 08:52:3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字号 】【】【】【】
  ▲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会前,习近平同与会各方在迎宾厅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风帆高扬,世界瞩目东方。一个正值芳华的区域性组织,今年重回诞生的国度,凝聚新共识,踏上新征程。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迎来其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成功召开。
  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共商合作大计,成员国领导人发表体现一致立场的青岛宣言,举行10多场双多边会晤,签署、见证了23份合作文件……呈现出一幅让世界赞叹的“青岛上合图”,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主席首次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主持上合峰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隽永深长,引发强烈反响。
  和衷共济,四海一家。
  上合组织这艘巨轮汇聚起新动力,高扬起“上海精神”的风帆,从青岛再起航,乘风破浪胜利驶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希望的明天……
  ——描绘上合组织进入历史新阶段的蓝图,为世界贡献“上合力量”
  面朝浩瀚黄海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形如腾飞的海鸥,见证上合组织发展进程又一历史性时刻。
  10日上午,10时55分许,一楼迎宾厅。
  习近平主席面带微笑,站在前排中央,同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与会各方合影。他们身后的蓝色海洋背景板上以橄榄枝等构成的圆形会徽传递出上合组织这个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的理念。
  这是全球瞩目的上合组织大家庭“全家福”,是上合组织力量壮大的历史性定格。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青岛峰会成为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欢迎印度总理莫迪、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首次以成员国领导人身份出席峰会。”泰山厅内,习近平主席在开幕辞中欢迎新成员国领导人,指出这次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扩员以来举办的首次峰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再过5天,上合组织将迎来17岁生日。
  从黄浦江畔的上海扬帆起航,到黄海之滨的青岛再度聚首,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各成员国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历史性步伐。
  17年风雨兼程,17年携手共进。
  如今,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已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上合组织成员国倡导的‘上海精神’是该组织的根基。”在本世纪初参与上合组织缔造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如此评价上合组织历程,“这一精神不仅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经验总结,而且对推动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青岛峰会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9日晚,青岛浮山湾畔,名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灯光焰火表演让人叹为观止,生动展现中华文明、“上海精神”、命运共同体等主题,意蕴丰富、给人启迪。
  青岛所在的山东省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发表祝酒辞,以东道主的传统智慧致敬历史、谋划未来。
  志合者,山海为证。
  习近平主席在10日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促进上合组织发展的五大务实建议,系统阐述要倡导和践行的“五大观念”——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为“上海精神”注入新内涵。
  凝聚新共识、规划新蓝图,青岛峰会成为上合组织筑安全、谋发展的新起点——
  经过数小时的会议,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10日下午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这份八千多字的文件,全面总结17年来上合组织发展经验,大力弘扬“上海精神”,提升组织的凝聚力、行动力、影响力。
  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到未来3年打击“三股势力”合作纲要,从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到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青岛峰会期间,成员国领导人谋划区域合作新篇,把各方政治共识转化为更多务实成果,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迈出坚实步伐。
  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认为,中国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的一年来,成功举办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等领域200余项活动,相信青岛宣言将有助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加强相互信任、推进互利合作方面打开崭新局面。
  “这次峰会,是多边主义的再出发。”与会的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说,跨国犯罪、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的,需要形成合力,“《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正是这样一个形成合力的愿景。”
  ——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繁荣的强劲引擎
  初夏的胶州湾畔,青岛港码头沉浸在一片忙碌有序的景象中。在占地1800亩的中铁联集青岛中心,一排排巨型龙门吊繁忙作业,数以万计的集装箱等待着被装上国际班列,一路驶向亚欧大陆深处……
  海陆相接,互联互通。
  着眼长远发展的青岛宣言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在黄海之滨擘画崭新篇章。
  筑牢基础、普遍安全,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
  超越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政治互信是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的前提所在。
  “我们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实现普遍安全。”习近平主席在10日讲话中对上合组织加强安全合作提出新期望。
  山水相依、守望相助。
  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成立伊始,上合组织成员国始终把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优先方向,努力打造地区安全的“稳定之锚”。
  会议期间,成员国领导人深入分析国际及地区安全形势,明确应对风险挑战的努力方向,提出一系列安全合作新举措:
  ——批准《&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年)》,明确未来五年深化各领域合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9年至2021年合作纲要》,进一步推动安全领域务实合作,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将发挥更大作用;
  ——将继续推动打击非法贩运毒品领域的合作;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表示,一系列共筑安全的新举措,将充分发挥安秘会机制的作用,妥善应对各类安全威胁和挑战,共同营造良好的地区安全环境,推动上合组织“安全合作之轮”越转越顺。
  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6月8日,一辆满载青岛啤酒的中亚班列从胶州发车前往阿拉木图。青岛啤酒在上合组织国家备受青睐:2017年,青啤在俄罗斯销售量增长78%,在哈萨克斯坦销量同比增长102%……
  青啤销量的增长正是上海合作组织拓展务实合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前4个月,青岛对7个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额达93.1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各类投资存量约为840亿美元,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工程承包累计营业额达到1569亿美元。
  “一带一路”建设使上合组织经济合作进入“快车道”,早期收获硕果累累,展示这个世界上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的勃勃生机。
  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乏抬头表现,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仍将是全球发展大势所趋——这是青岛峰会与会各国和国际机构的共同心声。
  上合组织不是“清谈馆”,而是“行动队”。
  发表成员国领导人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有关部门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门间促进中小微企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文件……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用一系列具体行动扩大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峰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宣示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互利共赢的决心和魄力。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落户青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将设立,为经贸合作提供法律支持……峰会上,中国正在将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
  青岛西海岸新区,架设在朝阳山半山腰的“东方影都”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3天后,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在这里开幕。届时,将有来自上合组织8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的约60部影片参与活动。
  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上合组织成员国覆盖多种文明。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一年来,在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首届上合组织妇女论坛、首届上合组织文化艺术高峰论坛、首届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论坛……一个个“首创”成功实践,推动成员国间的互动与交往不断加深。
  在青岛峰会上,各方表示愿在相互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继续在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卫生、旅游、青年、媒体、体育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多边和双边合作;成员国通过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环保合作构想》、签署了《年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合作发展纲要&联合行动计划》……这些务实举措将汇聚起促进民心相通的人文力量,夯实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民意基础。
  来自俄罗斯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外教伊娜,如今已在青岛生活了三年多,她和中国同事合作完成了一本《青岛旅游俄语》。
  “这次峰会的召开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青岛,我希望让更多的俄罗斯朋友来青岛、到中国多走一走,看一看。”她说。
  ——贡献中国理念,展现责任担当,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外,由中、俄双语“互信互利、合作共赢”大字托举起上合组织会徽的雕塑分外醒目,辉耀“上海精神”的时代光芒。
  17年不忘初心,不懈耕耘,上合组织铸就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锻造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这是引人瞩目的时刻——
  10日13时45分许,8个成员国领导人走上会议台。他们签署、见证了23份合作文件,这是历届峰会成果最多的一次。
  “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体现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对这一理念的认同,成为上合组织8国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增进福祉的全球共识。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主席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指明方向。
  “我们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为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宣布一系列务实举措:
  ——中方将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
  ——未来3年,中方愿利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各方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未来3年,中方将为各成员国提供3000个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名额;
  ——中方愿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
  “中国担当”促成一个个“上合方案”,破解时代难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清晰实践,体现了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变革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启迪人类的未来。
  一年前,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到访的习近平主席郑重作答:“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从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到阐述“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等理念,从搭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平台到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擘画与推动,在世界各地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从博鳌亚洲论坛再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一次次中国主场外交,都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
  一年前,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一年后,在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五大建议:从“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到“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从“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到“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再到“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为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标注出清晰“路线图”。
  开放包容,方能开创光明未来;
  命运共同,方能汇聚前行动力。
  在上合青岛峰会新闻中心,展台上摆放一批介绍中国和上合组织发展的书籍、音像资料。其中,中、英、俄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备受各国记者欢迎。
  “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建设,表明中国领导人胸怀天下,把全世界看成一个大家庭,愿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经验。”首次来华报道的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记者祖白鲁丁说。
  从青岛出发,上合组织将再次扬帆起航,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里程碑,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向前铺展——
  9月,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旋律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为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11月,高举“市场开放”旗帜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欢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新机遇。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高望远,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中国将继续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余孝忠、张旭东、熊争艳、侯丽军、荣启涵、罗博、席敏)新华社青岛6月10日电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合组织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_新华报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上合组织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者按: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推动峰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引领上海合作组织迈上新起点。为了深入学习贯穿习近平主席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重要讲话精神,光明网理论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解读文章,邀请北师大“一带一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从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生态合作、农业合作、文化合作、新型伙伴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不同角度,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意义作充分阐释。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 李一丹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习近平主席表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上合组织不断壮大,与“一带一路”倡议交相辉映,开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上合组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范例
  当前,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的基础上贡献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诸多国际合作平台的共同理念,并贯穿于“一带一路”建设、上合组织发展之中。上合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始终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这种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向一致。2017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阿斯塔纳宣言》。2018年,“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这一理念的确立,为上合组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重要基础。
  可以说,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推动与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范例。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峰会上提出“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目前,上合组织已经超越七国集团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土总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人口接近世界一半。倡导新型国际关系的上合组织,致力于构建上合命运共同体,同时能够通过更广泛的示范效应,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推动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的全面互动
  当前,我们可以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与“一带一路”联动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上合组织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维护地区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解决庞大建设需求与投资风险过大之间的矛盾,积极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为释放“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潜能,推动地区繁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从“一带一路”建设角度看,印巴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一次重要尝试。上合组织提供了沟通分歧和化解矛盾的平台,降低了印巴地区不安定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负面影响。这一尝试将会给印巴两国、上合组织、“一带一路”区域乃至全世界带来更多和平、安全与稳定。
  因此,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的全面互动,可以产生良好的叠加作用。这种互动的示范效应,也将推动上合组织吸纳更多的新成员,带动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