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份怎么可以知道卷子名字的名字!

来源:中国历史网 22:1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为进士。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

  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在1282年间,历史有名有姓记载的,历代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是每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但你可知道,想要考取状元郎究竟有多难?

  首先,你至少得出生在一个中产之家(古代供一个人读书也是很花钱的好吧~);只有家境尚可才有余钱、余粮供孩子读书,如果真的饔飧不继,全家挨饿不说,没钱给先生也没人愿教你啊;除非你运气不是一般的牛逼,遇到了一个好的私塾,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再加上自己刻苦用功,那么你就可以踏上科举考试的漫漫征程了。

  进京赶考 = 超强自虐旅行

  恭喜恭喜~你终于可以准备进京赶考啦~

  会试一般是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所以处于边缘地区的你必须一得到消息就立马收拾收拾向帝都进发,否则错过时间又得等上三年。你得准备什么呢?

  进京赶考可是考验财力的时候,一般人家哪有钱让你穿越大半个国家,历时一年多,跋山涉水几千公里去参加一个考试?何况还有到了京城以后的各种打点及交际费用。所以你要么是富一代或者富二代,要么有个有钱的老丈人,再不济你也得找个风投,谈好回报,获得资助。

  而且贿买考官可谓是唐朝科举中最大的弊端,一些有权势背景和经济实力的考生为了取得功名便向主考官行贿。那时贵族官僚子弟基本垄断了科举,而没有后台靠山的寒门子弟,即使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都很难考取进士。

  唐高宗龙朔年间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主考官不直接收钱,而是有专门的代理公司操纵考场。应试者如果不走代理公司的后门,则很难指望在科场上成功。说白了,在开考之前,钱都交完了,发榜的内定名单也都早定好了。

  为了防止考生贿买考官作弊,历朝历代都做了一定的“防火墙”,采取了不少措施。唐代武则天时代曾设立糊名的办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撰卷人的机会,这做法在宋代以后成为定例。同时又发明了誊录的方式,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并以抄本送往评级。这样批卷者连辨认字迹也不能。然而,考生仍可与考官约定,以特定的句子或字词来作暗号,即所谓“买通关节”。

  为了减少这种可能,自宋太宗起订立了锁院的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清朝入关初年,便曾发生了震惊天下的丁酉案。顺治十四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发生五闱弊案,最后以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斩立决,数十人被判死或贬徙尚阳堡宁古塔。其间,数百名举人在清兵看护下赴北京重考,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科场舞弊案。

  是坐船、坐马车、骑马还是徒步,要不要带随从?如何保证安全?反正无论怎么选,放在今天来看也绝对是超强自虐旅行,不做好攻略不行.

  而且老祖宗们还有另一项清奇的加分项目:名字。

  很多人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在古代高考,只要代号取得好就是状元没得跑。

  清光绪二十九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考官们发现,考生中有个叫王寿彭的,于是跟捡到宝似的拟定他为状元。

  他们在慈禧面前说出了理由:王考生好啊,文比薛之谦,武比李连杰。最了不得的,他名叫王寿彭,寿比彭祖,也祝着佛爷您:

  超长待机的慈禧一开心,就钦点王寿彭为状元,连着考官们一起大赏三斤。

  名字不仅要取得好,还要写的好看。

  明永乐年间,孙曰恭抱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一路杀到了殿试,成为高考第一名。

  然而,当考官们按名次码好卷子,经朱棣审批后准备拆封填榜时,天上一道闪电劈中了孙曰恭同学。

  主考官刚落笔,朱棣就怒了。

  因为古人竖着写字,曰恭连起来写,就成了一个

  朱棣宝宝一下子就有小情绪了:暴字不可能不是在讽刺我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我要是聘他为状元,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

  于是孙曰恭被这样无情地剥夺状元权利终身。据说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 改为“孙日狗”

  主考官忙换了榜眼的卷子来看:梁禋

  主考官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这个梁X,卷子看上去也有点问题,陛下慧眼识珠,要不看第三名的?

  第三名叫刑宽,朱棣同志一下子开心了。

  符合我宽厚仁慈一代明君的形象

  有钱有势的考生可以通过贿买考官获得金榜题名,而没钱没势的考生就只能干考场作弊最为“免费”的勾当,就是身藏夹带。在唐代科场中有专门的称呼“书策”:“挟藏入试,谓之书策”。唐玄宗天宝十载,即公元751年九月,李隆基亲御勤政楼试“怀才抱器科”,考生中居然有人在这大唐天子眼皮底下“私怀文策”。在唐代科举考场上,还有的考生伪造堂印,传递标准答案,也有的利用文房四宝夹藏抄录有关的文章,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话。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明清的科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

  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清代乾隆年间朝廷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传说有一次会试中有举人把夹带的书本掉在地上,奉旨检查的考官却为他掩饰,说:“何以携帐簿入场!”

  说到这,小编不得不说作弊的花样从古到今还真是花样层出不穷,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走之前,先祈祷一下:路上不要生大病、不要遇到强盗、不要遇到狐妖鬼怪什么的,能够顺利到京城。剩下的就全靠运气了,运气也是不容小窥的,比如值夜班,中状元,毕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状元了。殿试的前一天晚上,毕沅和同僚诸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夜班。三人都通过了会试,第二天都要参加殿试。诸重光和童凤欺负毕沅老实,故意留他值班,毕沅心想吃亏是福,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黄廷桂送来了奏请朝廷在新疆屯田事宜的折子。毕沅仔细阅读了折子后,命人呈给了乾隆皇帝。谁知,第二天殿试,考题竟然就是如何在新疆屯田。毕沅那真叫一个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写好了答卷。结果,虽然他的书法差了一点,却因对策见解深刻思想独到而被乾隆钦点为状元。诸重光和童凤知道真相后,肠子都悔青了。

  一年后~哇,运气好好,真的到京城了耶!

  会试:通往贡士之路

  修整修整就准备参加会试吧。每三年一次,在农历三月举行,因此也叫做“春闱。考试的规则和程序大体与乡试类同,只是录取更为严格,录取比例在百分之四五之间。

  会试合格了,你就成为“贡士”啦,再参加一次复试,取得三等以上成绩者你就有资格参加殿试。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这就是三元中的第二元),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了无数的读书人,而且有很大的机会创纪录了。

  殿试: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就看这个了

  殿试就是“考状元”了,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呐!然而此时你已经不用担心被淘汰了,而是想咫尺杆头,金榜题名。殿试结束,由阅卷大臣(一般为八人)轮流读卷,就中选出公认的十份卷子交给皇帝用硃笔钦定名次,这十份即是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的前七名,二甲七名以后和三甲的则不必交给皇帝审阅了,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

  如果你在殿试中得到了皇帝老子的赏识,并成功晋为状元,那么恭喜你可以载录史册了,毕竟在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的1000多年,出现了如此多的才子奇士,连中三元的也是屈指可数。

  讲真,走完这个历程,已经不能用“常人”来形容你了,你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天赋,同时还需寒窗苦读的毅力,还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更要有对科举几十年如一日的信心,最后你还得有一点运气……总之,你真的比现代人牛多了~SO,且让你得意一会~?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古代的状元简直太牛逼了?其实,无论现代古代,学霸们从来都不是不劳而获的。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最后,衷心祝愿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

}

答案1:2008北京一模的试卷分析?

答案2: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

范文不可能给你写,毕竟没见到你的卷子,你的错误在哪,建议你从这些方面写: 首先对于这个分数你如何看待,认为是否符合你的正常水平,是否满意。 其次,你错误的题型主要是什么,比如是选择题,是材料题,还是填空题,等,以及每个题型所丢掉的分数 再次,分析你所丢分的题目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并表示在以后要如何巩固这些,以及你在这些知识点方面有哪些问题请老师帮忙解答 第四,分析你丢分的原因。如做题不细心,基础知识不牢固,材料或者题目读不懂,平时态度不认真,包括你所说的上课没认真听课等各种原因 第五,针对你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以前不认真,以后要认真等等 最后总结,在这次考试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对于以后搐肠陛段桩灯标犬钵华的学习来说,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以后会尽力改掉不足,积极进取,还望老师对自己充满信心,帮助我进步!下次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首先要告诉老师你这次考了多少分,自己认为考得好不好,然后分析考试原因,就是像考试是马虎了,粗心了或者刚升上初一,对这门科目不怎么重视,导致考砸了!接着就得写以后自己应该怎么办,譬如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好好预习或复习之类的,最后要给自己定一个在期末考试应该考到的目标,再表一下决心就可以了! 可能我说的和你们老师要求的不一样,但一般的试卷分析都是这么写的,你可以稍稍改动一下我的,搐肠陛段桩灯标犬钵华交上去老师应该不会让你重写!

答案3: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啊?

打响反抗的第一枪的意思就是说之前一直受到压迫,从这次开始正式反抗。南昌起义是1927年周恩来,贺龙领导的,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的历史意义就在于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此后经过“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之后才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般打响第一枪这种说法都是指战役,从这个角度就可以排除。另外记忆近代史的长丹拜柑之纺瓣尸抱建时候要把事件间的先后顺序记清楚,了解前因后果才更好判断。至于问答题不好说,有错误是正常的,你把漏掉的点说一下就可以了。你分数这么高,试卷分析不用写很长啦。

先大致写事件经过,再说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是值得肯定吗? 就OK

答案4:初一历史 试卷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说没看到你的试卷,所以我只能教方法,还望采纳。 分三部分写 一、分析错题。为什么会错,是马虎?还是原本就不会?或者是平时“不求甚解”的原因,导致换汤不换药的题目还是不会。(重点分析) 二、分析对的题目。有人说“对的题目还分析什么啊”。当然要!要从中找出重点,知识的重点,也就是考点。比如说考几次试,这类的题目一直出现,或者出现地概率很高,我们在试卷分析时就要把它列为重点。就是说即使这次做对了,也要在平时地学习中经常巩固。 三、总结。通过这次考试,还是说通过这几次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科中哪方面不足,就比如说历史,你的哪段历史不是很清楚,经常犯错?还有就是已经很好的了,就是说你这段历史已经滚瓜烂熟了,这样平时你就可以少花点心思巩固记忆就好了。最后就是下定决心,以后会怎样认真的学习,怎样的踏实,不会再马虎,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等等。 回答者: | 三级 | 16:28 我是教初二历史的。这是我的一个质量分析~~本来是幻灯片,现在我把文字版发出来吧~~ 一·关于本次历史试卷题目 单项选择题【24分, 12小题】 史实分析题【10分, 5小题】 归纳列举题【20分, 3道题】 材料分析题【22分, 2大题】 延伸探究题【24分, 2大题】 二:各班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情况分析 (1.这个建议你做成图表, 2.然后再弄一个各个班的不同分数段成绩学生统计表) 三:具体题目分析: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1至9课内容。期中5题、8题、12题为较难题目,学生出现错误很多。 史实辨析题:即判断对错题。此题超出本次考试规定复习范围,考查的为12课和13课的未学内容。 归纳列举题:14题-16题。期中较难题为第14题,需要学生的归纳和解读问题能力。而15题和16题则是单纯的基础知识考查。以后需要加强同学归纳历史的能力。 材料解析题:两道材料题,分别考查第八课和第九课的内容。综合来看,这两道材料题,学生们答得比较一般。其中,17题第二问是大多数同学的易错题目。18题最后一问,则是部分同学的错误题目。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差,以后再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训练。 延伸探究题:这两道大题,几乎所有同学都答的非常不错。分别考查第二次******战争相关内容和中国人的近代化探索三部曲相关内容。尤其是20题,近代化探索这道读图题,同学们都答的非常标准。以后在此方面,也会一直加强训练,保持下去。 四:本次考试的进步与不足 A:进步与积极方面 首先,对于图片与具体知识的结合,即识图能力,有了一定提高。能够将平时强调的历史事实,与历史图片结合起来。 其次,卷面良好。大多数同学读做到了不空白试卷,认真作答每一道试题。态度积极。 再次,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对于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正确掌握。 不足: 对于材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差,不能将所给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变通能力与分析归类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以后在教学中,会加大材料题的比重。 对于所学知识的归纳与综合能力较差。以后,会加强对于归纳列举类型题的训练。 马虎大意,读题不认真。导致一部分同学因为马虎,至少失分在5分左右。 对于自己过于不自信,答案左思右想,改了又改,结果把正确的答案改成错误的,通过批卷,发现好多同学都有此种现象。 五:教学反思 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加大对于材料题,列举题,分析题的训练比重,与难度。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把握线索能力,自主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整个中国近代史大前提的认知,学会用史实说话,用所学知识说话,以史为纲,一切从史实出发。 关于马虎大意现象,要特别强调,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犯类似错误。 。。。一个个复制太难了,。。。。大概就这些,,但愿能帮到你~~

答案5:09年一模试题

  怀柔区2009年初中毕业会考   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3.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题号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作文) 总分   (一) (二) (三)   得 分   阅卷人   复查人   第Ⅰ卷 ( 共60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你把符合题意的一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   A.勉强(qiǎng) 比拟(nǐ) 水涨船高(zhǎng)   B.膝盖(xī) 追溯(sù) 谆谆教诲(huì)   C.炫耀(xuàn) 赈灾(zhèn) 装模作样(mó)   D.称职(chèn) 狭隘(ài) 鲜为人知(xiǎ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错误,分析有问题的一项是( )   A.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对工作尽职尽责,同学们都很爱戴他。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适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   分析:对工作尽职尽责是值得学习的事情,谈不上“敬爱”和“拥护”。科代表是同学,不是长辈和上级,所以使用有误。   B. 昨天我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对同桌说:“我不耻下问,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份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分析:同桌的学问未必比自己低,地位、辈份是平等的,所以使用有误。   C.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不能克制自己。后指忍不住发笑。   分析:久别重逢时“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表明心里很不好受,应该是笑不出来的,所以使用有误。   D. 上次作文,王平同学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吃一堑,长一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分析:“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是从自己的角度说的,不是指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所以使用有误。   3.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晚报》2009年4月7日讯(记者窦媛媛)据市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进京旅客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全市主要景点接待人数也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根据在景点的抽样调查,来自华北地区的短途旅客占总量78%。小长假期间,远郊区县民俗旅游接待人数明显增多, 。   A.怀柔区共接待了22.1万人次的游客   B.其中怀柔接待了22.1万人次的游客   C.怀柔接待了22.1万人次的游客   D.仅怀柔区就共接待了22.1万人次的游客   4.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策》   B.《使至塞上》——王维——唐朝   C.《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   D.《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二、填充题(共8分)   5.默写(5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分)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3)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 ,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 ;为救好友林冲,大闹 。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2009年3月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下面是从该报告中提取出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调查发现,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56.7%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而美国、日本、韩国普通高中学生分别仅为24.7%、20.5%、15.4%。26.0%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韩国为20.6%、日本和美国仅分别为5.8%、2.2%。   材料二: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休息日里常做的事(前三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中国 学习   29.8% 在家休息   14.6% 上网   14.1%   日本 体育锻炼   20.8% 学习   6.1% 在家休息   4.8%   韩国 看电视   23.1% 和朋友一起玩   18.3% 上网   14.3%   美国 和朋友一起玩   21.3% 看电视   10.8% 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9.2%   7.请综合两则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有关中国高中生的主要信息(2分)   (1)   (2)   8.在日韩美三国高中生的休闲方式中,你认为哪一种比较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3分)   答:   。   9.你在休息日里一般都安排哪些活动?活动内容是你自己安排还是父母或老师安排?你对这样的安排有何评价?(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   五、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可爱的书呆子》,完成13—15题。(11分)   可爱的书呆子   叶辉   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些学业顶尖的大专家大学者甚至泰斗级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是低能儿,学业上的辉煌和生活中的愚笨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常常为庸人所诟病①,为那些学业上无所成而生活上的精明者所讪笑②。   ②毫无疑问,哲学是世界上最能使人聪明的学问。按照这个逻辑,学哲学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   ③不见得。何以见得不见得?有事实为证。   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的申有鼎先生,著名逻辑学家。但是大学者有时却迂得可爱呆得可爱。   ⑤申先生因沉迷学业,误了个人婚事。年岁渐长方找到一个在工厂工作的对象,于是两人商定结婚。   ⑥彼时结婚登记要开介绍信。这位申大专家兴致勃勃来到单位开介绍信。“你未婚妻叫什么名字?”工作人员问。申有鼎竟想不起来。于是他拎起电话,找到爱人所在单位。   ⑦“请问你们厂一个女同志最近要同中科院哲学所的申有鼎结婚,你们知道吗?”申大专家问。   ⑧“知道啊。”对方答。“请问她叫什么名字?”“你是谁?”   ⑨“我就是申有鼎,开结婚登记证明,想不起她名字了……”   ⑩结婚忘了未婚妻的名字,这在全世界恐怕绝无仅有!   ⑾想不起未婚妻名字已属罕见,还有忘掉自己姓甚名谁的人!   ⑿此事也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主角是申有鼎的同事金岳霖。   ⒀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一个泰斗级的人物。   ⒁泰斗也是个书呆子。他不爱做官,他有一名言:“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50年代初,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周培源要他出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泰斗不想干,但周坚持,无奈,他只好到系主任办公室办公。可是他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跑回家看书去了。   ⒂后来学校只好解除他的行政职务。   ⒃一次,金泰斗乘人力车外出办事,一路上满脑子思考着一个哲学问题,突然有所悟,于是马上想到要与好友陶孟如交流,遂急令车夫停车,跑到路旁的电话亭前打电话。   ⒄“我找陶孟如。”他拨通了电话。   ⒅“您哪位?”陶孟如的女佣在电话里问。我哪位?金岳霖摸摸脑袋,一时竟想不起来。   ⒆“我是陶孟如的朋友,请他说话。”   ⒇“您贵姓?”佣人是个较真的人。可金泰斗还是想不起自己“贵姓”。无奈,只好央求女佣高抬贵手,让他与老朋友通话。女佣恪守职责,不予通融。无奈中,金岳霖转而向自己的车夫求教。“我是谁?你知道吗?”车夫刚给他拉车,也叫不出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的名字。但他依稀记得别人都叫他金博士。“别人都叫你金博士。”金岳霖一拍脑门念了声“阿弥陀佛!原来我姓金啊!”这下终于想起来了。   (21)此事终被好友陶孟如披露,传遍学界,成为他那些好事之徒的朋友茶余饭后的笑谈。   (22) 女作家袁成兰曾写过她的夫君。那是一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懂人际交往”的知识分子,一个历史学教授。这位书呆子思考问题时目不斜视,连老婆都认不得了。袁成兰写自己的丈夫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一次她从乡下回来,下了车,肩扛手提,大包小包,恰逢丈夫放学,她赶忙迎了上去,谁知丈夫见了她点头一笑,继续走路。她奇怪了,丈夫不认识自己啦?便故意不与他招呼,紧跟着他,但见他目不斜视,继续前进。她累得满头大汗,他旁若无人顾自走路。到家门口,他进了门,准备关门时才发现门外的妻子,惊讶地问:“咦,怎么是你?”见妻子肩扛手提,累得汗流满面,这才醒悟:“刚才我好像在哪里看到你了,对对对,当时看到你,我觉得像个熟人……”呜呼哀哉!老婆成了熟人,倒真是个熟人,同床共枕数十年的熟人!   (23)的确,有些大智慧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出非常可笑非常白痴的一面。对此,一些聪明人常常讥笑他们是书呆子。诚然,在这些聪明人面前,这些书呆子是既呆又傻。但是不呆不傻的聪明人能不能也像那些书呆子一样在某方面干出成就来呢?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改动)   注释:①诟病:〈书〉指责。②讪笑:讥笑。   13.文中写了三位可爱的书呆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这三位书呆子身上所发生的趣事。(对每一位的概括不超过30个字。共3分)   答:   14.本文对三位大学者的描写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栩栩如生,请从画线句子中任选两处进行分析。(4分)   答:(1)处:   (2)处:   15.你对三位大学者在生活琐事方面的愚钝有何看法?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100-150字)(4分)   (二)阅读《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完成16—18题。(8分)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金点强   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②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④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⑤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⑦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⑧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16.文章开头从铜奔马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7.⑦⑧两段内容说明了什么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的?(4分)   答:   18.参考下面有关汗血宝马的材料,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中“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一句话的理解。(2分)   〔链接材料〕   中央电视台2007年9月26日报道,据中国马业协会统计,目前世界上汗血马约有3000匹,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现在中国共有5匹汗血马,其中两匹是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分别赠予胡锦涛和江泽民的国礼。   答:   (三) 阅读《小议传统读书教育》,完成 19-21 题。(9分 )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周远斌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文章④⑤⑥三段分别是从那两个角度论述古人读书的?从语义上说,三段是什么关系(3分)   21.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4分)   一、选择C B D A   二、填空   5.(1)答案:一览众山小   (2)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   (3)答案:一碧万顷   (4)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答案:花和尚 镇关西(或郑屠) 野猪林   三、综合性学习   7.答案:(1)中国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最重。(2)中国高中生的课余生活很单调(或中国高中生迫切需要休闲指导)。   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   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13.答案:①著名逻辑学家申有鼎,开结婚登记介绍信,忘了未婚妻的名字。   ②著名哲学家金岳霖不会做官、忘记自己的名字。   ③女作家袁成兰的丈夫把老婆当成了熟人。   14.答案示例:   例句1:可是他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跑回家看书去了。   分析:表现了金岳霖对官场之事一窍不通,一心专注于做学问。   例句2:我哪位?金岳霖摸摸脑袋,一时竟想不起来。   分析:写出了金岳霖在生活琐事方面愚钝貌似傻乎乎的可爱形象。   例句3:金岳霖一拍脑门念了声“阿弥陀佛!原来我姓金啊!”   分析:活画出金岳霖在生活琐事方面愚钝天真的可爱形象。   例句4:“刚才我好像在哪里看到你了,对对对,当时看到你,我觉得像个熟人……”   分析:很明显,历史教授是在边走边思考问题,以至于见到自己的妻子,思维都没能转向。形象地写出了学者思维时的专注程度之深。   评分:每句分析准确,表述流畅给2分。   15.答案要点与评分:必须围绕以下三个要点来谈:(1)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具有不受一切外务干扰,全身心投入之中的精神。(2)三位学者之所以能成就大事业,最可贵的就是对于科学事业的异乎寻常的专注。(3)中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方面也应具有这种精神。每个要点1分,语言表述流畅1分。   (二)说明文阅读   16.答案: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物—“汗血宝马”。   17.答案: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1分)先指出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接着说明汗血宝马几近绝迹的原因,最后交代世界上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汗血宝马。(三个层次各1分,共3分)   18.答案:近代以来,作为自然存在的汗血宝马种群在我国已经绝迹了,但还有极少量人工饲养的汗血宝马在我国生存。只要能理解“几近绝迹”是并未绝迹的意思即可。   (三)议论文阅读   19.答案: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20.答案:④⑤⑥三段分别是从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目的两个角度论证的。三段内容是递进关系。   评分:两个角度各1分,知道三段是递进关系1分。   21.答案:先提出“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的观点,然后指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最后举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因童年受到良好的传统读书教育而一生勤奋读书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在北京中考网上有WORD版下载!

答案6:历史成绩分析报告

天河区2009届高三历史市“二模”成绩分析 一、成绩比较 本表的成绩与区统计有些微出入,以下面的区统计为准。 (一)历史X学科市一、二模成绩比较 表一:市“二模”各校平均分统计一览表 表二:市“一模”各校平均分比较 表三:区市“二模”历史前十名学生名单 表四:区市“一模”历史前15名学生名单 表五:区市“二模”各校分数段人数、比例统计 表六:区市“一模”各校分数段人数、比例统计 (二)历史X科客观题选择率 (三)历史X科选做题情况 (四)历史文基选择题情况 (五)历史理基选择题情况 二、分析和下阶段的复习建议 1.客观题分析 本次测试,客观题多从基础出发,考察书本知识的面比较广,所以和市“一模”比较起来,学生得分情况明显提高。这也符合最后阶段让学生回归课本的复习思路,需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 但是,满分的试卷并不多,主要问题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历史概念的把握不准确,理解不全面、不深入。在审题方面还存在明显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因而不能准确确定答题范围,出现许多答非所问的现象,也就是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主观题分析 第26题 满分11分,平均6.8分。 第1问:得分点:设郡县,建城池,迁民屯垦,军屯(戍田)、通渠(兴修水利)。本小题大多数同学可以拿4分。失分点:完全引用材料;对材料理解有误,如回答成“开灵渠”等。 第2问:得分点:关于消极面“破坏环境”同学较多答出经济、政治、民族融合。失分点:只回答积极,忽视消极;只回答消极,不答积极。 第3问:得分点:考古基本上可以答出。失分点:关于文献资料表述不准确。 第27题 满分14分,平均8.48分。 1.现象:不能有效归纳,只能泛泛而谈,但符合题意者居多。原因分析:多数学生能以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得分较好,也有部分学生从女子自身优势方面来论述。 2.答出男女不平等这一字汇很少,泛谈三纲五常者居多。原因:答家庭旧制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不利于解放妇女很少,但答不利于社会进步者多,故可根据题意得分,但该问无满分。 3.特点及说明,一般不能准确概括得1分者居多数,泛谈思想解放。 第28题 满分15分,平均5.1分。本大题失分严重,出现了不少空白卷、低分卷。 第1问:具体做法基本能答出,但有的学生因未能完整答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导致失分。 第2问:得分的卷子较多,存在的问题是,审题不清,把经济方面的改革答了上来;不少学生表述不完整,如“戈尔巴乔夫”而未能答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而失分,亦有学生未能讲人道的社会主义表述清楚。 第3问:十分严重,存在的问题很多。(1)苏联的改革考对历史的否定、继承性不足,中国的改革比较恰当地处理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综观全卷,未能明确答出。(2)苏联改革考在经济改革上的私有化,学生基本未能答出,多数回答赫鲁晓夫、勃涅尔烈夫等。(3)未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进行比较,答案教零散,未能条理化,导致有的答案重复出现,因此得分点不多。(4)因审题不清,许多学生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事件列举出来,未能抓住新时期的改革去回答。苏联方面也有类似情况。 第29题 满分10分,平均5.85分。 本题属于基础类题,难度较小,但学生答题情况不乐观,存在的问题如下: 1.得分点: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要求答题,得分率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革命”是指工业革命回答出来了。原因方面,政治前提、经济前提、条件回答的不错。 失分点:工业革命误写为两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误写为资本化主义革命;条件回答不齐全。 2.得分点:大部分同学写了独立战争;大部分同学能写出共和制的影响及启蒙思想。 失分点:把独立战争误写为独立斗争;大部分同学没写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 第30题 满分16分,平均11.26分。 得分:第1问:股市崩溃带来的危害基本能写得出来,20年代经济繁荣下的问题积累,固有矛盾、贫富悬殊、泡沫回答不错。第2问:绝大多数学生的满分。第3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均能打出,部分同学分析的也比较到位,得2分的学生为数不少。 失分:第1问:20年代经济繁荣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不少学生写不出来。胡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抓住危机本质。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次贷危机等写法均不得分。第2问:极少数学生失分,主要在于认识不清,抓不到主要矛盾。第3问:内容加评价。内容表达零乱、重复,分析便混乱;只有内容,没有分析;内容与分析不相关联,混在一起。如以工代赈、兴办工程作为不同内容,分析不准确;工业、金融、农业混为一谈。 第31、32题 满分9分,平均4.18分。31和32题是选做题,31题的得分比32题稍好。 31题:得分点:80%的学生都能答出日本在改革之后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学生能打出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和先进的教育模式。失分点:90%以上的学生都未能区分出陋习和旧制度之间的区别。 32题:得分点:基本能打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文化学者,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失分点:对于亚里士多德在哪些领域有哪些成就,大部分学生未答出。审题不准,解读材料不准确,学生答题只是笼统的讲述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者,不能够做深入具体的答题。 3.后一个月的历史复习备考方法建议 根据学生一、二模的成绩比较,在确定重点攻关对象后,建议各校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力争科学备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继续按照预订计划完成历史二轮复习,建议从通史的角度把握复习思路,把一轮复习中零碎的知识链接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历史学科的以时间贯穿的知识网。在市“一模”和“二模”考试中,很多学生出现了因为不能宏观掌握历史而导致审题和做题丢分的现象。 (2)潜心研究重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查问题所在:第一,从时间线索的角度查,是古代史居多,还是近代史居多,或者现代史居多;第二,从国别的角度查,是中国史居多,还是世界史居多,还可以具体到英美法等等;第三,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去查问题所在,可以按照题型和能力要求通过学生的试卷去查。 问题查出来后,建议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复习,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学生,组织不同的资源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当关注重点学生。 (3)在后一个月的复习中,建议各校的高三历史老师,必须要组织一段专门时间来抓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很多的丢分不是因为没记住,而是因为没掌握好解题的思路,这是每年的高三历史复习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具体的方法:第一,试题不要做太多,一定要精练精讲,务求一道试题解决一批试题。历史是相通的,不仅古代史可以解决近代史,中国史也可以解决世界史的问题。第二,重点抓讲解,要讲得细讲得让学生真正明白。概括起来,就是抓两件事,练的问题,讲的问题。 (4)建议二轮复习完成后,各校组织学生回归课本,并用专门的时间看试卷,看以前做过的试卷,看以前出错的地方。天河区09届高三历史的错题已经成集,建议各校老师有选择性的拿给学生做参考。 (5)在高考临近时,再次给学生重复讲解答题技巧,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6)建议领导给一线教师多鼓励,建议一线教师给学生多鼓励,建议发动家长和社会给学校和学生多鼓励。 教研室历史学科 朱全红

答案7:2011湖南永州一模历史卷及其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提出:"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按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什么一种局势?”他的意图是

在网上找的,希望对你有用 湖南省永州市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第 I 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 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 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C 考查历史常识,夏时,人们认是天圆地方,夏是文明礼仪之邦,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地带,因此,前者是指天下的地理中心,而陈寿《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三足鼎立之势,各霸一方,应是指天朝的政治中心。 2.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A “克敌者”即获军功,可因军功授爵受赏,“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显然,原先按血缘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3.《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B 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要求掌握各流派的特征。帝道,即帝王之道,“其志不开悟矣”,应是道家,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王道”是儒家,“霸道”则应是法家。 4.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A 从汉到宋,反映了中国古政治体制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到宋时,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分化事权,地方所有大权集中于中央,这样体制弊端致使出现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5.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B 抓住“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人口过剩”,显然是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A 关键句“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体现了理学中的格物致知。 7.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C 阶级斗争分析法是从阶级立场、矛盾角度来分析历史现象,显然与题干不相符;题干是对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的评价时,特别强调了“那个时候的中国”,此应是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 8.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 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 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 A 本题把握时代特征即能解答,A项从时间、内容都与题干相符,义和团提出“扶清来洋”的号,具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B 关键句“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战争,民族危机的出现,地主阶级中的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以维护统治,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10.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B 从“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可判断章太炎是肯定洪秀全的反清之举,而从“汉奸”的字眼中,可判断出章太炎是否定的态度,曾国藩是汉人,却成了满清官员并为满清效力,因此,是从民族角度来评价的。 11.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D 从“1920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政治组织破产”、“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可知,一战使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A项时间与题干不符,BC与题意不符。 12.“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B 苏联变脸快应是指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封锁严,说明中美关系是敌对关系;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则是反应国内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和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结合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特征应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13.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D 题干反应50年代中国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错误指导思想下,出现了冒进,但冒进并没有得到纠正,58年后兴起大跃进、人民公社会化运动。 14.对右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C 图片反映宗教改革中新旧教的斗争,从图及文字可知,这应是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15.法国无神论者让?梅叶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A.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苏格拉底;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而题干强调的是“理智与智慧”,这应是启蒙思想,因此,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1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份 55 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B 从表格中反映英国15——16世纪的价格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带来了殖民主义,引起了“价格革命”。 17.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D 从中国“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交换货物,扩大知识”,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是世界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D项正确。 18.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A 题干强调哲学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根据时间信息(1772——1801),最佳的为A项,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19.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B 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近代以来是欧洲引领世界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是世界最发达的地区,贸易与金融中心都在欧洲,但二战后,因欧洲实力的削弱,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取而代之。 20.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D “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是布罗代尔所强调的,也是他的核心观点,因此,D项正确。 21.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 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B 据题干的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从家族与经理控制的比例,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出现了“经营者革命”。 22.右图是“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C 从折线图反映,70年代后,美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是保较低水平且有下降趋势,而中国从75年以后,基本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结合时代背景,这归结于中国的体制改革的效果。 23.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 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D.人民群众对苏共的极端不信任 A 本题干限制了回答问题的角度——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而且还最根本的原因,如果粗心大意,就会掉入C项陷阱中;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从题干中的问卷调查反映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但不能选,因为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反映出最根本的是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BCD都是具体表现。 24.右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B.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C.大国结盟成为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 D.外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B 漫画反映中国在70年代的外交重大突破,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体现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ACD说法是错误的。 25.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写道:“世界历史也就带着很神秘的性质了,倘若‘偶然性’是不起作用的。这些偶然性的自身自然地归到一般发展的过程中去,同时为别的偶然性所补足。但是加速和推迟就非常有赖于这样的‘偶然性’,其中包括着那些一开始就站在运动前头的人物的性格的‘偶然情况’”。对马克思关于历史偶然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个人性格鲜明体现历史的偶然性 B.偶然性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C.偶然性可以彻底改变历史的进程 D.偶然事件增强了历史的神秘性质 A 关键句“其中包括着那些一开始就站在运动前头的人物的性格的‘偶然情况’”。有时在解答时,可借用语文知识,把握材料的核心观点,比如,虽然、但是,虽然一般承认事实,但是后的内容才是强调的重点。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德森说,“……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各地人民效忠的通常不是一个现实国家,而是经由文字和经典从古代继承下来且已沉淀为集体无意识的伦常制度,它维系着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 交通落后成倍放大了国土的距离。当时中国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大,路上走一年半载,未必能从京城到达最偏远的边疆,更别说全国的有效管理了。 ……“儒学教育本身的威信,在被近代受到西方教育的本阶层的成员破坏之前,在民众中一直坚如磐石”。 ……这个庞大的想象共同体在清末民初遭遇了严重的解体危机:外有列强环伺蚕食,内有“割据诸侯”占地为王,而汹涌而来的西潮对一直维系着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完整的儒教“名分大义”形成巨大冲击。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三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是怎样维系“国家观点”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对全国有效管理减弱的原因。(3分) (3)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试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6分) 解析:第(1)问,关键句“而是经由文字和经典从古代继承下来且已沉淀为集体无意识的伦常制度,它维系着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宋政权建立后,吸取了唐亡的经验教训,分化事权,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上是理学的产生。第(2)问,概括材料观点即可,关键句“交通落后”、“在被近代受到西方教育的本阶层的成员破坏之前,在民众中一直坚如磐石”、“外有列强环伺蚕食,内有“割据诸侯”占地为王,而汹涌而来的西潮对一直维系着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完整的儒教“名分大义”形成巨大冲击。”第(3)问,从材料三可知,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本问需要全面去评价。 参考答案:(1)建立宋政权;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实:北宋分割相权、改革科举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等举措)维护国家统治;三教合一,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成为维系国家的正统文化。(4分) (2)伴随着近代化的进程,交通的落后性进一步显现;列强入侵和割据,削弱了中国近代中央政府的权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落伍);西方思想的传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3分) (3)该问按两个层次赋分。 第一层次,仅从正面或反面加以说明,最高得分不得超过3分。 关系: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1分) 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挑战,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2分,答出2点即可) 关系:全球化强化了国家认同。(1分) 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2分,答出2点即可) 第二层次,能从正、反两面加以说明,最高得分不得超过6分。 关系:全球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2分) 说明:A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挑战,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弱化着国家认同。(2分,答出2点即可) B 但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2分,答出2点即可) 27.(15分)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材料二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一一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材料三 ******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材料四 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4分)(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五口通商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并概括指出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7分) 解析:第(1)问,关键句“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第(2)问,黄宗羲是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政治上是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平等,而经济是“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经济决定政治,其思想的基础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第(3)问,把握时代背景,阅读材料,概括要点,浙江商人讲信用,敢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 参考答案:(1)晋商和徽商依仗特许权,进行垄断性经营。(2分)宁波帮利用西方经商理念,投资实业,开拓创新。(2分)(2)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2分)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3)原因: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影响;对外开放早,受西方工商思想影响;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一战和辛亥革命的影响;宁波帮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等。(答出两点得4分,其余酌情给分)特点:讲信用,敢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3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答案8:高三一模历史题

铁梨牛耕的出现并快速发,百家争鸣的学派相互诘难,等忘的差不多了,就记住这么点

经济 井田制崩溃 铁梨牛耕的出现

答案9:怎么样提高做高考历史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历史成绩,只有用题海战术了。正如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题做多了,自然就会提升综合能力。但这里的做题也有方法,如选择题中,不仅要把每个选项对在哪里,还是错在哪里分析明白,还要把问题换种思维方法来考虑,像题中问 符合 的选项,我们还再试一遍不符合的选哪个,有时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例如: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式特点的是( )    A.大危机,大动荡和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力量的大较量时期  B.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世界面临法西斯全面侵略的威胁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趋于崩溃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此题正确答案应选D,但要问符合的就得换A了。题不用做得太多,要在题中找做题的方法,毕竟高考也是不离其宗的。

}

黄冈吧。我家有套黄冈英语试卷。

采纳数:2 获赞数:7 LV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可以知道卷子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