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古钱币币共识

警惕,这些古钱币,你只要找到一个就发大财!警惕,这些古钱币,你只要找到一个就发大财!钱币天堂百家号这个话题是多少年来未能共识的学问,老鬼今天再提出这个问题,表述老鬼本人的认识看法,同时抛砖引玉,提高泉识,走出误区。首先,雕母我们都知道它是很罕见,不会到处泛滥。存世的基本有据可查的,有它的来龙去脉。& & & 雕母收藏当以上海博物馆及北京历博为最,总数量在400枚以上,60年代以后,所见雕母多伪品。雕母的特征,笔划直接了当,绝无拖泥带水,而且一点一横之间,交代非常清楚,横如天秤,竖如天柱,斜口之间,推削彻底,绝无铜砂颗粒。& & & &更重要的是雕母所用材质,采用的是精炼。按铜矿经3次提炼,一斤铜仅剩四两,雕母铜除了精练之外,还含有部分黄金,所以我们看见雕母金黄闪耀,如果遇见有铜锈,基本断定为伪品。几乎可以理解,看材质鉴定雕母真假是重要参考手段。& & & &雕母流传于后世非常稀少,不会在民间流通,可见者寥寥无几。以上图片,全部来自博物馆文物,枚枚都有文献记载,这才是真正的纯手工雕母,它铜质精良、地章平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雕母珍品。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钱币天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钱币天堂,为广大泉友提供专业钱币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古玩市场淘古钱币的经验和方法
我的图书馆
古玩市场淘古钱币的经验和方法
辨别古币的时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如何投资何种古币增值潜力更大的思路: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钱币收藏家录
我的图书馆
中国钱币收藏家录
香港钱币收藏家——集币随笔(二十一)
周会来:古钱币收藏家
  周会来,出生于1958年7月。历任天津红旗轴承厂科长、天津科勒斯鞋业公司部长、中华老龄福利天津公司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等职务,兼任天津市收藏家协会理事、天津烹饪协会常务理事、天津九河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早在小学时便涉猎收藏,兴趣广泛,古钱币、书画、玉器等均有触及,收藏古钱币数百枚、近代稀有银币数十枚。    不惜今钱爱古币!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不少人参与到古钱币的收藏中来,他们为购买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古钱币,不惜花费大量现今流通的钱币。古钱币有什么样的魅力,引得众人竞折腰?收藏古钱币能收获些什么?本期记者采访了天津市收藏家协会理事、古钱币收藏家周会来为读者一一道来。    欣赏把玩古钱币乐趣多    在周会来看来,我国货币史渊源流长,在世界货币史上独树一帜。“古钱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金属冶炼、美学、书法等诸多领域。通过收藏古钱币不但可以学习历史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生。”周会来说,现今不少进入古钱币收藏的人,大多抱着“赚钱”的目的而来,这是收藏的最低级水平,收藏古钱币最大意义在于欣赏其卓越艺术、品析其浩瀚历史。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周会来,幼年时偶然在亲戚家接触到古钱币,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走上古钱币收藏之路。那时的他才8岁,对古钱币只是纯粹的喜爱,而喜爱正是开启收藏的最好老师,这也让他在收藏最初时便有了正确的方向。50余年来,周会来在收藏上最大的感触仍然是“欣赏把玩古钱币乐趣多”。    欣赏古钱币的时候,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钱币的色泽、形状和钱面上的文字、纹饰或图案,及至拿到手中,又掂量出钱币的大小、轻重和光滑、粗糙与否的手感,这些直观的感受直接形成了人们对钱币的审美判断。“拿书法来说,古钱币上的字体多是出自名家之手,如秦半两铜钱上的小篆文,系秦代书法家李斯所写;唐代币开元通宝四字,为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的一种元丰通宝币,为文豪苏轼所书;清代的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币钱文,为清代书法家戴熙所撰……这些古钱币上的书法形态、风格、书体、笔力可谓瑰丽多彩、应有尽有,有的字体狭长,匀圆遒劲;有的骨秀格清,熟练润泽,无不值得人们细细去品味。”周会来说。    当然,钱币并不是为着装饰和艺术的目的而产生,在历史的进程中,其独特的实体形态与历史上的社会思想和审美观念相融合,在承担实用功能之外逐渐成为了历史文化的载体,并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着深化和流变。“一枚枚古钱币上,烙下了历史的沧海桑田,折射出刀光剑影的不绝争斗,记录着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重现了一幕幕历史和一朝一代的历史风貌,那春秋的烽火、刘汉的强盛、李唐的繁荣、赵宋的奢靡和元的横暴、明的中兴及清的由强转弱,都能力透金属的钱面钱背,进入人们的心灵、精神。”周会来说。    古钱币浩如烟海难求全    古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门类丰富,系统完整,历来是收藏界的一个大类。有案可稽的就近万种,数以万计千姿百态的古钱币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正因为古钱币种类繁多,周会来认为古钱币收藏应以专题收藏为主,而不应一味求全,以免陷入收藏误区花费了大量金钱所得却极为有限。    周会来说,现今古钱币收藏初步形成了断代收藏、字体收藏、面值收藏、系统收藏等具有特色的收藏群体。古钱币的传承发展和铸造工艺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按照钱币产生年代顺序收藏是一种传统的收藏模式,相对需要较高的知识储备,也需要较多的资金。钱币产生年代大致可归结为:起源于夏商之际的海贝应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代晚期的青铜铸币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早期的青铜铸币造型大都以农耕工具或刀具为样本,民间俗称这样的钱币为布币或刀币。真正把中国钱币外形统一成为外圆内方的是秦王朝,此后两千余年来中国钱币就一直沿着这一定制进行创新发展。随后各朝代的古钱币也是姿态万千,丰富多彩。    而说到字体收藏门类,古钱币上虽然以汉字居多,但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文字的钱币,比如藏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方块白文、金平傣文、滇东北老苗文等。这些古文字都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一个永恒的印记,在古钱币等载体上被记载和传承。面值收藏同样品类繁多,古钱币面值即古钱币币面上标明的、在流通过程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如币面上常见的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当百、当千等,还有通宝、重宝、元宝等等,同样具有较多的收藏品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古钱币收藏大军,多元化的古钱币收藏趋势也会加深,新入收藏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收藏方向,更能收获收藏的乐趣。    古钱币收藏应孤美并重    而谈到古钱的经济价值,周会来认为古钱币并不一定越古越值钱,存世量的多寡才是决定古钱币经济价值的关键因素。如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燕国货币“明刀”,年代可谓久远,然而市场价仅100多元一枚,且品相上乘。2000年前的汉“五铢”、1000多年前的唐“开元通宝”及北宋“宣和通宝”,其价格之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现今低至数元钱便可买到。而那些年代并不久远,因存世量不多的古钱币却是价格不菲,如太平天国起义时所铸“天国通宝”便价格较高。一般来说,历史上有些朝代比较强盛,数十年甚至几百年发行单一品种的钱币,故这类古钱的数量就十分巨大,价格自然不高;而有些短命王朝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改朝换代,这类古钱的数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为贵”这条原则尤其适用于古钱币收藏。    周会来同时表示,虽然古钱币稀有才更有升值潜力,但古钱币经过岁月流逝,目前市场上稀有古钱币很难找寻,再加上近年来古钱币仿冒品横行,收藏古钱币一味“求孤”风险大、收获少。“拿我这些年收藏古钱币的经历来说,能遇到稀有古钱币当然会拿下,但我收藏中更看重古钱币的品相。逛古玩市场,那些品相上乘的古钱币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对刚出土的古钱币我很少关注,在我看来那些古钱币在地下深埋多年大多品相不佳,而一些家族世代传承的古钱币往往是我重点收罗的对象,原因就在于品相上乘、包浆丰润。”周会来说,一味地追求孤品、绝品,不但花费重金都可能买不到,就算买到了孤品、绝品,作为收藏品,一枚品相完好的普通钱币,比品相很差的孤品更具观赏性。此外,古钱币收藏的真正意义在于传承古代文明,这并不由古钱币的贵贱所决定,但凡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等价值的古钱币均值得藏家关注。  
中国十大珍品钱币图片及历史
  1.天显通宝:
  天显通宝是辽代天显年间(926-938)所铸的年号钱,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日本。
  天显通宝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号称孤品,且己成日本收藏家的囊中之物。就是说在原三、四十年代那些收藏家眼里,中国大陆己无天显通宝钱。这种观点在这些收藏家弟子们的脑中仍根深蒂固,至今他们对所大陆上的天显通宝钱都持怀疑态度。与南方泉家持相反观点的在原辽故地解放后土生土长起来的收藏家、钱币学家,却认为中国大陆不但有天显通宝而且不止一枚。1987年著名的内蒙古钱币学家杨鲁安首先披露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著名钱币学家李佐贤原藏天显通宝信是真龙的消息。接着,辽宁省钱币收藏家高俊武公布了自己收藏的一品天显通宝,并指出高藏和辽博藏天显钱是一个版式,而古钱大辞典载卖给日本大川铁雄的钱是另一版别。即绞丝显版和业显版。谁是谁非,公婆相对,至今没有定论。
  2.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所铸。“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并非出自同一板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之品,存世者寥若辰星,无需赘言。”
  应历通宝,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3.天启通宝
  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元末南方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公元1358年铸“天启通宝钱”,该币质地为紫铜,就式样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三种,钱文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由于从发行到停铸仅经历了一年,因此天启通宝比较珍稀,尤其是篆书折三天启钱为一级品,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而明天启钱则版式较多,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折五钱、折十钱多种,质地也为黄铜,但钱文却均为楷书。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
  因为文字有限编辑就写到这里更多资讯请添加微信号:
中国著名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旧藏“中国稀见币”一组十枚
中国著名钱币收藏家先先生旧藏“中国稀见币”一组十枚:民国三年袁世凯像二角银币三枚,均不同版式,一枚极深打,一枚为九年正面,均为试铸样币,另一枚为普通版; 民国九年袁世凯像二角银币一枚,极少见品; 民国八年袁世凯像拾元金币铜质样币一枚,原光,品相极佳;民国三十八年金本位贰拾元金币试铸铜币、壹钱金币试铸银币各一枚,罕见样币;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拾分布图下“平、津”镍币各一枚,均少见; 民国九年广西省造壹毫银币一枚,稀少收藏家李伟先先生为上海博物馆金银币重要捐赠人,此组样币置于先生自制精致木盒中,极具收藏意味与收藏价值,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品钱币收藏家吴兆明
  吴兆明,1956年生,号犇泉,大学文化,现任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协常委、科协主席。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枣庄市钱币学会副会长、枣庄市珠宝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作家企业家协会理事、台儿庄区收藏家协会会长。
  吴兆明,1956年生,号犇泉,大学文化,现任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协常委、科协主席。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枣庄市钱币学会副会长、枣庄市珠宝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作家企业家协会理事、台儿庄区收藏家协会会长。
  1973年从中国先秦货币研究家朱活先生为师,开始钱币收藏,主集中国历代货币,侧重秦汉货币,兼集陶器、铜镜、古籍、票证等。注重研究,有一定鉴赏水平。四十余年来,为枣庄地区培养了一批古钱收藏爱好者。1993年入选《中国民间藏珍》一书。有近30万字的文章发表于报刊,经常为《中国钱币》《枣庄金融》"货币研究"栏目撰写文章,其中《察合台铜币考记》、《偪阳国贝币初探》等文章1984年获全省优秀论文奖,《漫谈钱币上的日纹》一文受到钱币学家马定详好评。编著《百家诗书钱》融钱币、诗词、书法为一体,纳入100多个姓氏的中国书协会员书写赋钱诗文。
  2013年12月29日,为联络社会各界收藏爱好者的感情、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广泛开展收藏、鉴赏、研究、交流活动,促进收藏艺术水平的提高和提升运河古城的品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台儿庄区收藏家协会2013年鉴赏会举行。协会名誉会长栗广梓,会长吴兆明及各位副会长、理事参加了会议。名誉会长栗广梓对收藏家协会近年来的活动表示满意并提出要求。会长吴兆明作了主题发言,对今后的工作与活动开展做了安排。会后,大家分别参观了台儿庄收藏家张民、宋闻智、王克银的藏品,受益匪浅。向古钱币收藏家&契丹文专家&北国盈泉&请教:
向古钱币收藏家&契丹文专家&北国盈泉&请教:
北国盈泉兄:
一切好。我购得一些银钱,内有两枚契丹文大钱,之一(左)直径58·5毫米,重48·2克。之二(右)直径58毫米,重47·5克。我虽努力,仅识“之一”穿上为“辽”,&穿下为“大契丹”,也不知对否?其它一概不懂。望盈泉兄在百忙中予以研究解读,使我惑得解,众收藏者受益焉。&&&&&&&&&&&&&&&&&&&&&&&&&&&&&&&&
&&&&&&&&&&&&&&&&&&&&&&&&&&&&&&&&&&&&&&&内蒙笑公于家中&致以谢意。
&& 15:45 星期一
中国古钱币收藏家——陈力祥
& & &&陈力祥是我国著名的古钱币收藏家。爱好嘉定珍宝币,无论从收藏、鉴定、授徒育人及藏德诸方面,他都堪称我国钱币学界的典范,为我国的钱币收藏与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人们称赞他“泉学巨子”、“选萃去赝,一锤定音”、“精鉴研著享盛誉,珍宝奉献爱国心”。
& & & 陈力祥先生简介
& & & 陈力祥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1916年11月3日,仙逝于1991年3月15日。字聊元,别名莲初,号吉斋,又称万拓楼主,是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中国钱币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浙江省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钱币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清篇主编、美国《珍宝币藏》及《爱华金讯》钱币杂志首席顾问。出版过《太平天国钱币》专著,批注了《历代古钱图说》,并编著了《万拓楼钱币丛书》等钱币类书籍。他毕生从事钱币的集藏、坚定和研究,久负盛名,蜚声海内外。
陈力祥先生年表
1916年&11月1日,生于浙江杭州。
1931年&开始钱币集藏。
1932年&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
1933年&从名医陈绍中医。
1934年&以"卧蚕"之名征收中国稀见铜元。
1936年&在杭州行医。生长子马咏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医道就此终止。
1938年&举家避难,迁居上海太平桥。
1939年&随张季量钻研泉学。开始在上海经营嘉定珍宝币钱币业。
1940年&与丁福保、罗伯昭、张絅伯、张季量、戴葆庭、郑家相、王荫嘉等,在上海发起"中国泉币学社",为创办人之一。并为学社出版的《泉币》杂志撰稿。在北京与王希贤、骆泽民、李庆裕等结成如友,后在王、骆、李等人处多次得到历代珍稀币钞,尤以清代的祖钱、母钱、样钱等珍品为多。
1941年&结识大连崔家平,在互惠交换申获&"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中花十文铜元"等珍罕铜、银币及古钱。
1942年&获《历代古钱图说》编著者丁福保所赠该书散页原稿。赴绍兴得戴葆湘全部太平天国钱币藏品。取书斋名为&"双洪轩"。
1943年&得自北京李庆裕&
"新币十一铢"孤品,后以五千大洋归罗伯昭,创古钱成交之天价。此钱被罗氏列为其15247枚全部藏珍中之第一大珍品。与方药雨结为忘年之交,得赠&《药雨古化杂咏》珍拓善本。
1944年&在天津得袁克定所藏&"平津"全套试样镍币。
1945年&在上海重庆中路60号开设&"祥和泉币社"。向李伟先提供大量珍稀钱币,任其钱币收藏顾问。获"洋商客钞之王"——"美商花旗银行1918年上海九八规元壹佰两"流通正票。赴苏州得秦子帏全部金银币、纸钞藏品,内有&"大清光绪十五年天津官造呈样一元"、"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四川省造光绪元宝(缶宝)库平七钱二分",以及全套"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番版)"等珍贵银币及样版。
1946年&得南京张伟英&"大清银币吉字戊申库平一两"银币孤品,遂自取&"吉斋"为号。罗伯昭将&"中国泉币学社例会记录"原稿,及百次例会纪念拓集本托付保存。
1947年&延请方鹤林住店精拓,将经手、鉴定、收藏的各种珍稀钱币,汇集为《泉币大观》,前后达十年之久。
1948年&在贵州得黔宝壹元、半元珍贵银币三枚。其中"光绪十四年贵州官炉造黔宝"双龙戏珠壹元银币孤品,后归奥籍收藏家耿爱德&
(E.KANN)。得许小鹤所藏的民国二十五年&"平津"全套试样铜币。
1949年&被聘为上海《金融日报》张璜主编之&"泉币研究"栏主要撰稿人,始用&"莲初"等笔名。为耿爱德所藏金银币作鉴定,获允拍摄留存该批即将流失海外的珍币资料。
1950年&获罗伯昭所藏&"大明通行宝钞肆佰文"及铸有英文的&"四川省造卢比"试铸红铜样版两件孤品。
1951年&向宋庆龄副主席捐赠辛亥革命时期的珍贵钱币及纪念章。应文化部之邀,参加由国家将以重金从香港购回之陈仁涛全部钱币珍藏的评定工作。
1952年&受张璜委托,鉴定"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银币拓本,断定为真品。后归耿爱德收藏。在西安得秦权钱&"第十七重四两"孤品。得&
"香港纸币之皇"——东藩汇理银行1866年伍员"流通正票。
1953年&受昆明刘华绶委托,鉴定&"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拓本,断定为真品。自杭州景翔馥处得&
"宣和通宝"篆书小金钱、"圣宋通宝当伍"行书小平钱、"招纳信宝"铜钱等十余枚珍钱。获松江李钟杰的民国时期各省银行全部纸币藏品。
& & & &1954年&得"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上海解放纪念币壹圆"铜质原始设计样币。"断其为1949年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者为纪念上海解放而设计雕刻之品,后归李伟先。与王亢元结为知交,为其提供众多珍罕金银币。在天津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壹圆","丙午户部中字大清银币壹两","民国十A年孙中山嘉禾版壹圆","地球版壹圆","民国十五年张作霖纪念币"金质样币。"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光绪丁末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铜样币。以及特别版段.
分类:&|&&| 浏览:172&|&&|
钱币收藏家蒋伯壎生平略记
古钱币收藏家:珍稀古钱币应如何购藏
  本报讯 高邮藏友吕绍奇,工作之余酷爱收藏古钱币,其收藏的古铁钱、铜钱达到上万枚。他精心收藏的“纯熙元宝背同(背面有‘同’字)小平铁钱”,因数量极少十分珍贵,曾在中国嘉德2008春拍古钱币专场中拍出过高价。
  和铜钱一样,铁钱也是我国铸币史上一个重要品种。“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这枚铁钱前人谱录中从未见著述,只是在1985年7月高邮疏浚大运河时首次面世。老吕今年55岁,自1985年开始就迷上了古币收藏。
  在主人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先秦的刀币、鱼形币、贝币、布币以及各种铜钱、铁钱。他特意出示了一枚“铁钱宝贝”,是南宋孝宗时期所铸的“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其钱文中的“纯”字与史载年号的“淳”字,音同字不同,字意解释也不同。据史料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号为纯熙,仅仅六天之后改为淳熙,因此,“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实际上只流通了6天。由于这枚铁钱前人谱录中从未见著述,只是在高邮出土铁钱中首次面世,因而价值较高。另一个原因则是,高邮铁钱出土之前,铁钱并不受人重视,历来被视作劣质货币,容易锈蚀,遗留下来的不多。自高邮南宋铁钱的大量出土,填补了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空白,各地铁钱的收藏也日益升温。如今,铁钱收藏爱好者,只要提到铁钱,首先想到的便是高邮铁钱。
  对于如何辨别出铁钱与铜钱,老吕也给记者作了介绍,除了直观两者的锈迹外,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磁铁做吸附试验。据其介绍,20多年来,他收藏的古钱,不像别人以“钱”养“钱”,大多自己花钱购买,截至目前收藏的古钱币已有上万枚,陆续花掉了10万多元。每年都搬出来在市民间展览两次,但从不出售一枚,很多人对此不解,而他却显得很淡定:“我不喝酒不打牌,人生的乐趣就在古钱上,岁数大了,更加是个精神寄托。015年独占鳌头的古钱币最新成交价
  2015年独占鳌头的古钱币最新成交价
  古钱币随着市场从无人问津开始到辉煌的巅峰时期,2014年到2015年古钱币深受海外收藏家的喜爱,收藏价格和拍卖价格也不断的刷新不断的飙升。
  2011年资深钱币收藏家周大为以2500万元购入,再次刷新了中国近代机制币的价格记录。此次能在中国国际钱币展销会得以亮展,很受市民喜爱。”他说。而藏家周大为曾在有关采访中表示,与博物馆要兼顾学术和文化的传承不同,展会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普及,让普通大众可以更加近距离接触到原作,同时置身于整个展场,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钱币珍品。以下是2015年古钱币最新成交价
  1897年无纪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成交价:RMB 264,500
” 中国面值最大的古铜币
摘要:中国面值最大的古铜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废刀、布、贝等币,规定只采有外圆中间有一方孔的方孔线,是由环钱演变而成的。秦以后的通行货币,都是方孔钱,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铜币,铜制的钱币,亦称“铜钱”。主要指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那么中国面值最大…
  中国面值最大的古铜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废刀、布、贝等币,规定只采有外圆中间有一方孔的方孔线,是由环钱演变而成的。秦以后的通行货币,都是方孔钱,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铜币,铜制的钱币,亦称“铜钱”。主要指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那么中国面值最大的古铜币是什么
  中国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古铜币,当推新朝王莽(8—24)发行的“国宝金匮直万”古铜币, 面值为一万枚五铢钱。据史料记载,王莽在位16年,由于国库空虚,共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国宝金匮直万”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铸造的,其形状如葫芦。上部为方孔圆形,铸有“国宝金匾”篆字;下部为正方形,上铸篆体“直万”两字,字体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颈,连接上下两部。在当时,万枚五铢钱,可兑换黄金一市斤,而一枚“国宝金匮直万”钱,竟值一斤黄金,可见其剥削之程度惊人了。
  “国室金匮直万”钱,由于面值过高,发行时间很短,清代之前没有发现其实物。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得。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购回。以后又归陈仁涛收藏,解放前夕,陈移居香港。50年代初,中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的更多相关文章
访中国古钱币收藏家张祖仁 | 标   访中国古钱币收藏家张祖仁      张祖仁在收藏古钱币中经历的许多苦趣和乐趣,积累了许多宝贵的鉴别经验,三十多年来经常在古玩市场和古玩店搜索,从中收到。访中国古钱币收藏家张祖仁。拿到一枚古钱币,或在一大堆古钱币中,如何一眼辨别出这枚钱币的价值?珍罕钱币增值潜力是肯定的,而且比普通钱币增值幅度更大,这已是钱币收藏界的共识,所以,每次钱币拍卖会上高价成交的都是珍罕钱币。
古钱币:古币以稀为贵。古钱币收藏大军不断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钱币收藏的门坎较低。关于古钱官铸和私铸的不同收藏价值,古钱收藏者马先生说,中国古代钱币分官铸和私铸两种制式,一般官铸钱币成色十足、制作精良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五代十国、辽、金、西夏和南北朝时期都是小国家,人口少,钱币需求量少,朝代短,钱币铸量少,又偏居一隅,钱币流出少,存世量更少,所以目前这些国家的古钱币市价较高且珍品林立。
“大观通宝”估价超350万“大观通宝”估价超350万出生于1107年古币惜品“大观通宝”,专家估价超350万 13:38 熊总监古玩经纪人。徽宗题写的瘦金体“大观通宝”四个字,铁画银钩,刚劲有力,再配以高超的铸造工艺,使“大观通宝”被誉为古代三大美泉之一。而钱文“大观通宝”是宋徽宗御书的瘦金体。在浩如烟海的宋代钱币中,如果要我们选择一种钱币来代表北宋钱币的书法和铸造工艺的巅峰,那么就非宋徽宗的大观通宝莫属。
古钱币真假鉴别;古钱币真假鉴别;一、从货币文字.文字神韵是鉴别古钱币的关键之一。古钱币的制作不同于民国时期的机制钱币,其铸造模具(母钱)均由手工雕刻而成,虽然当时也有专门的审查监督机构验收模具,但难免会有检验上的疏漏,所以,便会产生一些有差异版别币种的流出,形成珍品。明代之前的钱币大多由青铜所铸,而没有黄铜材质的钱币。青铜钱币较易断裂,而黄铜币则不然。古钱币距今年代越是久远,其声音越沉闷。
钱币3000多件,老照片10
一、红色文献类
二、票证类
三、古玩类
四、奥运体育文献资料3万多件(
五、长期办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拍卖古钱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