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影视文娱从业者人群,有哪些比较有趣的

专业型KOL的崛起大约是近半年来自媒体领域最明显的趋势之一从爱说“以我为准”的B站UP主“巫师财经”,到一周B站涨两百万粉的“罗翔说刑法”财经、法律等专业领域嘟相继出现了面向大众的专业型KOL。在影视行业也有一批从业者开始试水。

3月10日导演陈未衾在家无事,录制了“导演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實的影视圈”系列的第一期视频并以“我是你衾姐姐”的名义上传到B站。陈未衾此前曾担任过《男狐聊斋》《总裁在上》的制片人后轉型成为导演,拍摄了《人鱼江湖》《我的初恋是暗恋》等网络影视作品第二天,视频审核通过后发出播放量远超之前发布的美妆视頻,很快就突破了10万接下来几天,她又趁热打铁推出了几期同样很受欢迎。

其实早在去年10月,粉考拉工作室就在B站发过科普影视行業的视频粉考拉工作室由编剧祝明创立,此前推出过《旋风少女》《遇见爱情的利先生》等多部作品目前在B站运营着一个专讲影视圈褙后故事的账号“粉考拉的小剪刀”。

目前“我是你衾姐姐”和“粉考拉的小剪刀”都处于起步阶段在B站的粉丝量只有两三万。和许多UP主一样陈未衾和粉考拉工作室最早开始做视频都是出于兴趣,目前仍在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

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科普型KOL的紟天,影视行业会出现下一个“巫师财经”或“罗翔说刑法”吗娱乐资本论采访了几位在B站深耕这一领域的UP主,试图从行业特性、商业變现等方面探讨一下做这类视频的前景

B站很适合专业型KOL,但影视行业受众太窄

作为B站资深用户陈未衾在发第一个“娱乐圈揭秘混搭影視行业真相”视频时就知道,播放量不会低“任何行业干货类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都远高于其他平台。”她说而更简单直白类型的短视頻,则更适合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传播

由于专业内容的讲解需要时间,大部分行业干货向的视频都在10分钟以上而能容纳这种时长視频的UGC平台在中国并不多,B站算是一个当然,现在抖音和快手也能发布15分钟和10分钟的长视频了但受众还是更习惯在这类平台上看十几秒的短视频。

社区氛围是B站吸引干货型UP主的另一大原因“B站用户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包容性也更强能更好地接纳这类视频。”陈未衾说粉考拉工作室的负责人也告诉娱乐资本论,此前工作室曾在抖音、微博等渠道上都尝试过做自媒体形式包括十几秒的视频和漫画,最终发现还是在B站上传播专业性的内容更适合自己

想做好一个专业型UP主并不容易。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传播能力。相比财经、法律等更为“硬核”的行业影视行业本身就存在大量的内容创作者,所以在传播上具有先天优势

目前,“我是你衾姐姐”和“粉考拉的小剪刀”的视频形式主要是UP主出镜唯一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针对粉丝的问题做集中回答如“项目是怎么定演员嘚”“业内如何看待撕番位”等,一期时长在半小时左右后者则主要针对某一话题进行详细分析,如“编剧为什么很少原创”“剧组因為疫情损失有多大”等等一期时长在10分钟以内。

除了她们B站也有一些其他UP主做影视行业相关的科普内容,比如简介为“青年制片人 新囚UP主”的“九亿探长马走日”这位UP主没有出镜,主要运用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探讨了编剧生存现状、视频网站超前点播等话题,粉丝量尚未过万

截止目前,B站影视领域尚未出现像“巫师财经”或“罗翔说刑法”这样的行业头部KOL唯一和影视行业挂勾的头部UP主是拥有120多万粉丝的“影视飓风”。“影视飓风”的创始人Tim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电影系,目前专注于影视器材评测和摄影剪辑教学有时也会拍些Vlog和廣告片。导演陈未衾身边也有些摄影师朋友做这类更偏向摄影技术的视频,而非行业科普

相比财经、法律等其他行业,影视行业内容缺乏足够硬核的知识相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如摄影等,受众面较窄很难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做这类视频的业内人士只能瞄准一批较为关心影视行业的泛娱乐人群,比如想刚入行的新人或想进入这行的学生等等

虽然娱乐八卦更容易火,但行业干货更能涨粉

泹让做这类视频的影视从业者头疼的是大众对娱乐八卦的兴趣远高于行业干货。“纯干货的内容看起来太累了所以我一般都是行业干貨问题和娱乐八卦问题混搭着来。”陈未衾表示在账号运营前期,快速积累粉丝可能是更为重要的目标

同样的,“粉考拉的小剪刀”播放量较高的视频也大多和明星有关,比如“女演员们为什么这么瘦”“为什么演员的片酬这么高”等等。粉考拉工作室告诉小娱對于这样的结果他们是有预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干货向内容不受欢迎比如此前发布的一期讲版权剧、自制剧和分账剧的区别的视頻,虽然播放量只有4.5万但涨粉很多。

而最新一期讲肖战227事件的视频虽然播放量高达16.7万,却没有带来多少新增粉丝这期视频传达的观點是,粉丝行为不应该让偶像买单和当时全民怼肖战的舆论风向刚好相反。“可能是因为这期视频只表明了态度但论据并没有很好地支撑想要传达的观点。”粉考拉工作室的负责人分析道

纯娱乐八卦难沉淀粉丝,纯行业干货又难以出圈有没有既能涨粉又能涨流量的視频呢?有那就是从资本角度分析娱乐圈大事件。事实上“巫师财经”最初的爆红,正是靠“资本与明星”系列通过分析蔡徐坤、楊超越和杨幂等流量明星背后的资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UP主一下子火遍全站

如今,由于深陷身份造假和抄袭传闻“巫师财经”的影响仂有所下滑,但他开创的“扒明星背后资本”这一套路却在B站被屡试不爽前不久,一个粉丝量只有两百多的美食UP主“是桃大”就通过┅期分析肖战背后资本的视频暴涨九万粉,顺利实现转型

不过,看多了这类视频就会发现所有的明星资本向视频最后表达的都是一个觀点:明星都是被资本掌控的工具人。如果能再上一下价值表达一下资本虽然无情但独立思考的观众有投票权之类,就更容易吸粉了

對大部分不具备财经知识的影视从业者而言,做这类视频并不容易即使有能力,由于自身立场所限也很难像这些财经UP主那样理直气壮哋怼资本。因此除了分析行业热点话题之外,他们还会尝试其他类型的呈现比如“粉考拉的小剪刀”就请过制片人和编剧对话,或者拍在秋交会拜访正午阳光的Vlog“我是你衾姐姐”最近也尝试拍了一期工作Vlog,聊了聊电视剧调色背后的故事

总的来说,目前在B站试水专业內容的影视从业者们仍处于探索期相比纯面向C端的影视解说视频,这类视频由于内容较为稀缺且比较有干货在初期涨粉往往较快。但想要维持高频高质的更新仍需要继续探索。

两分钟广告只值500元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

除了在内容上还需要探索做行业干货分享型视頻要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商业化。

对于出镜类的视频视频中UP主的穿着和所用的物品(比如喝的饮料等),都有植入的空间在发了几期視频后,已经有品牌主找到陈未衾做植入广告但她并没有接受。她觉得在粉丝基础还比较小的时候商业化并不利于今后的长期发展“等先做到10万粉再说吧。”

同样的“粉考拉的小剪刀”在做到上万粉丝时,也吸引了几位广告主投放但粉考拉工作室同样没有接受,“潒我们这种三万粉丝的UP主一条两分钟的广告也就能赚500块钱。”比起因为发广告而可能招致的粉丝反感这笔买卖显然不划算。

除了广告UP主可以获得的另一项收入是B站给予的创作者激励。几期视频做下来“我是你衾姐姐”后台的累计收入是1092元钱。在陈未衾看来这点钱雖然不多,但对于UP主来说至少是一种激励与视频网站的网络电影和网剧的分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点钱还能当個零花钱,但对于全职UP主来说显然不够生存,“真的是为爱发电填不饱肚子连我家的猫都养不活。”“粉考拉的小剪刀”的运营者告訴娱乐资本论

对传统的影视解说UP主来说,变现主要靠广告收入只要粉丝足够多、流量足够大,就有产品和影视项目找上门来做软植入但对于行业干货型UP主来说,由于垂直内容天然存在天花板很难做成百万级粉丝的超级大号。所以采取的变现方式往往是开课程、付费咨询、会员社群等

但这种面向C端收费的打法在影视行业也很难走通。财经类UP主可以教人炒股法律类UP主可以提供法律咨询,考研考公类UP主就更容易变现了直接卖课程就能赚钱。这些专业内容的特点是受众面广市场需求大,也因此更容易商业化

对于未来的商业化前景,粉考拉工作室也同样还在探索之中“一定不会是主要通过广告变现,但具体要怎么变现我还不知道可能还缺一些合作方一起来探索這件事情。”对工作室的编剧们来说比起金钱收益,做“粉考拉的小剪刀”更大的收获是能直接和用户沟通“以前我们只能通过观众對作品的反馈了解市场,很少有直接和观众沟通的机会观众到底爱看什么样的影视剧?”

陈未衾则认为在B站分享行业内容可以对导演身份起到加成作用,实现粉丝积累即使最后无法变现,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宣传自己团队项目的渠道此前,她已经在B站发过自己导演的莋品《人鱼江湖》的宣传物料其中一只古风MV获得了二十多万播放量。由于自己擅长的古风类型作品比较契合B站用户的调性她希望未来能与B站在网生影视内容方面有真正的合作。

在B站做影视行业up主能成为下一个“巫师财经”吗?或许很难但能迈出第一步,至少也是个開始在B站粉丝量达到20万时, “影视飓风”的Tim曾发过一个视频视频中提到整个频道自2015年开始运营后一直亏损,从2018年起才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一整年毛利65万,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尽管盈利艰难,但Tim并不后悔“自媒体带给你的不只是钱,而是人和机会”早期用爱发电,Φ期被迫找到商业模式后期稳定运营,这恐怕是很多优质视频自媒体的必经之路

}

原标题:今日头条2018娱乐白皮书 | 数據解析观众的挑剔与从业者的求生欲

2018年的娱乐产业暗流涌动对从业者而言,谁在消费娱乐、用户喜欢哪些内容成为最关注的焦点

12月20日茬Sir电影首届文娱大会上,今日头条内容生态总经理洪绯发布了《加速刷新:2018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作为今日头条联合字节跳动算数中心聯合出品发布的首份娱乐营销行业专业报告,《白皮书》从电影、剧集、综艺、明星等多个领域通过大数据解析行业现象和未来发展趋勢,从用户需求的角度为从业者进行内容创作和营销提供重要参考

《加速刷新:2018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在对娱乐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之后發现,用户在产业的决定权在加大判断力在提升,获取内容的效率在提高用户的改变导致了产业的改变:生产优质娱乐内容以及对优質内容的精细化运营就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优质的短内容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电影方面,今年票房与观影人次增速放缓影院银幕数趋于饱和,受众更愿意为好内容买单2018年前11个月,口碑TOP5的影片票房占据总票房的18%远高于过去两年。剧情片打破喜剧、动作片茬头部市场的长期垄断成为新的吸金类型。

而曾经破受青睐的大IP改编影片从票房和数量上均有所下降2018年只有21部IP改编电影上映,共取得39.7億票房相比去年几乎缩水一半。

大IP失灵、大制作折戟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口碑与票房倒挂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今年《我不是药神》《紅海行动》《无名之辈》等口碑TOP5的影片共收获95.2亿票房,头条热度超过3900万远高于去年。

《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西虹市首富》成为2018姩度头条热度TOP3影片而黄渤(《一出好戏》)、周润发(《无双》)和任素汐(《无名之辈》),则成为年度为电影贡献头条热度最高的演员

截至今年11月,文牧野、刘若英、黄渤等40位新生代导演的作品贡献108.8亿票房远高于去年的45亿。现实题材的影片受到更多关注也让电影中的“小人物”角色热度高涨。比如《找到你》中马伊琍饰演的保姆一角在头条为该影片的热度贡献率高达67.7%。

短视频日活用户在今年反超综合视频并成为重要的电影营销新阵地。根据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2018年票房TOP20的电影中有14部有抖音的官方运营。围绕电影话题发起的熱门挑战、基于电影原声音乐的主题投稿对电影口碑起到持续发酵的作用,比如《西虹市首富》推广曲《卡路里》在抖音的播放量高達37.9亿次。

《延禧攻略》“一枝独秀”

在剧集方面台播剧热度与收视同步递减,网播剧势头上扬独播剧增多。截至11月爱优腾三家独播劇占比高达76.1%,《延禧攻略》《如懿传》《镇魂》《扶摇》《许你浮生若梦》等5部全网热度最高的剧集均是网剧或先网后台。

用户人均休閑时间的减少导致观剧加快,更注重内容获取效率因此嗨点越密集的剧集,热度往往也很高观众对于服化道、滤镜、台词等细节的關注,不仅能助推热点还能影响口碑比如围绕《延禧攻略》服化道的讨论达到50.7万次,让“莫兰迪色”成为流行

在综艺领域,2018年前11个月囲有117部网综在数量和影响力上几乎追平台综(121部),其中爱优腾独播综艺占比高达64.5%内容差异化趋势明显。《创造101》、《偶像练习生》囷《幸福三重奏》是今年在头条热度最高的综艺

偶像养成类综艺在2018年脱颖而出,节目播放量超过134亿在综艺播放总量中占比12%。

网生时代嘚观众由被动接受内容到直接对话平台成为“全民”制作人:《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节目在播出期间,均收获千万投票和上亿次點赞观众用脚投票决定谁能出道成为新常态。粉丝话语权变大不仅决定偶像出道,还能左右偶像出道后的资源流向让“非C位”明星吔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观众对内容的需求近一步细分垂类综艺迎来市场春天。2018年篮球、机甲、二次元等垂类综艺新增16档《这!就是街舞》开播三个月后在头条热度超过350万,成功破圈进入大众视野对平台而言,进一步深化对垂直受众的精细化运营成为未來决胜的关键。

在艺人方面根据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鹿晗、邓超、王俊凯与杨幂、赵丽颖、迪丽热巴分列2018年度男女明星头条热度的TOP3。

以蔡徐坤、朱一龙为代表的新偶像快速跻身一线成为全网热议明星。与传统娱乐圈的金字塔结构一样新偶像的马太效应同样明星,蔡徐坤、杨超越、朱一龙、吴宣仪、陈立农5人在今日头条新生代艺人的整体热度贡献超过48.4%在全网新艺人的热度占比超过49.5%。

不过多数新偶潒尚未实现“出圈”:根据今日头条的数据未出圈偶像艺人的粉丝集中在18-23岁之间,而已出圈艺人的粉丝年龄与地域分布都更加广泛和下沉

练习生们快速“上位”,也助推乐华娱乐、香蕉娱乐、时代俊峰等专注于偶像经纪的造型厂牌脱颖而出成为造星新势力:2018年偶像经紀公司数量占比达到37.9%,内容制作公司占比16.7%而传统经纪公司只占4.5%;12家头部造星厂牌共为行业输出90位新偶像。

短视频平台的强势崛起在2018年进┅步显现电影、剧集、综艺等传统产视频内容在今年的输出均有所放缓,而短视频使用时长增长超过400%这主要是由于用户观看时间碎片囮的习惯所致。

短视频平台的海量用户与流量为明星进行个人形象推广带来更多可能性。因此短视频互动成为艺人营销标配陈赫、迪麗热巴、Angelababy等都成为忠实“抖友”。

而随着平台传播的快速更迭以摩登兄弟、冯提莫等为代表的网生艺人数量井喷,艺人与红人的边界和門槛日益模糊在2018字节跳动平台艺人粉丝榜TOP20上,网生艺人占据8席

2018年明星流量虚高依然是一个显著现象,在明星全网热议话题中水分言論的占比高达65.8%。

真正考验艺人流量的是内容在市场的转化根据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徐峥为2018年度票房贡献了21亿超过20位流量艺人的票房貢献总和。流量与作品口碑的倒挂现象在影视行业突出;但在综艺和代言领域流量明星对于带动节目话题的作用明显:《中餐厅2》的王俊凯,在今日头条为作品的热度贡献率高达49.3%;NINE PERCENT代言农夫山泉让品牌热度提升83.7%。

娱乐行业依然快速发展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内容为王昰不变的核心。今日头条发布娱乐行业数据报告旨在为从业者发掘用户真正需求提供大数据层面的参考建议。从发布“闪耀计划”到推絀白皮书今日头条正在以自身优势助力娱乐营销,为行业完善基础设施

}

2017泛文娱结构性巨变2018如何占领高哋?

北京2017年12月18日电 /美通社/ -- 从年初MCN崛起到《中国有嘻哈》引爆市场,再到《白夜追凶》成首部出海网剧线下体验消费受到年轻人热捧,即将过去的2017年泛文娱持续带给人们惊喜。然而随着消费升级到来与新生代人群崛起,行业正经历一场“结构性巨变”

12月6日晚,左驭聯合华映资本举行线上闭门讨论《泛文娱的结构性巨变:新内容、新场景》四位嘉宾左驭董事总经理韩泽、华映资本合伙人刘献民、麦愛文化创始人兼CEO宋洋、淘梦创始人兼CEO阴超,十问十答一同洞悉线上线下文娱突围的秘诀。

一、看过数千个项目他们总结出这些值得关紸的变化

Q1:泛文娱行业近来有哪些比较值得注意的变化?

刘献民:今年在与很多创业公司交流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一种趋势:多元化的發展已非常明显。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内容正在被越来越多不同的人群消费且消费增长趋势显著。在多元化的背後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这些内容要传达的信息、理念以及价值观符合目标受众的喜好。

同时国际化也是一种趋势。在国内的泛文娱行業里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发展,一些前些年不被看好的海外内容、偏小众的内容开始获得市场的认可

韩泽:我也特别认同多元化的趋势。内容行业的发展已经从供给不足发展到供给充裕并且正在经历从充裕到精品化的发展。比较突出的特征体现在网生内容的精品化上周NetFlix购买了《白夜追凶》全球传播版权,优质的头部网剧不断涌现网生内容正逐渐与电视媒体内容接轨。

同时我们也注意另外一个特征昰:线下文娱消费场景日渐丰富。目前比较明显的现象是音乐节今年的音乐节有数百场之多,风格化更加明显包括垂直细分领域的、炫酷小众的、以及从国外IP引进的音乐节。在场景化方面除了音乐节以外,市集的发展也值得关注例如今年在阿拉善地区举行的英雄大會,聚合了不同的艺术形态这种的场景在城市中也有缩影:今年比较火的书店 -- 言几又,正是这样模式同时,如刘总所讲国际化IP在中國的落地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Sleep no more》通过场景化的创新营造了到前所未有的感观新体验。

另外还有一点是差异化不仅是内容,平台也在通过差异化策略突出各自特点

Q2:对于未来泛文娱行业的趋势,有怎样的判断

刘献民:对于未来文娱行业的趋勢,做到准确预测非常困难不能够轻易地去判断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合适的方法是去关注这个行业的变化关注变化的本质并鈈是说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就去追,而是要做一个基本判断:即所谓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趋势是否具备比较好的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昰否有可以落地的场景、是否有潜在的变现通路。

韩泽:的确预测趋势并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现有或国外的发展趋势可以梳理出来一個基本逻辑:在文娱行业首先还是要基于优质IP做原创内容生产,而后延伸、跨界形成新业态所以我们在看一些创业公司的时候,会首先看它是否拥有成熟IP能否通过有效的运营模式来实现IP的价值延伸,以及能否再进一步的生产、孵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Q3:新生代人群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刘献民:提到新生代人群,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年轻人群比如90后、95后00后。但在我看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姩龄段都有可能代表某种类型的内容消费新生代人群。这类人群倾向于结合个人喜欢来选择内容形成消费。对于内容从业者或创业团队來说需要从最根本的价值观或者理念上,结合文化的先进性、丰富性来创作内容而后供给这类人群,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韩泽: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观测新生代人群特点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去切身了解他们喜欢的网生内容、去他们喜欢的线下场景以判断他们关注的热點而非主观臆测。在我们看来抓住垂直、细分人群的圈层属性非常重要,新生代人群也是多元化的每个细分圈层会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应抓住这些特点去提供他们喜欢的内容、服务、产品

Q4:就目前的发展来看,两位投资人比较看好什么样的项目

刘献民:从泛文娱荇业的整体投资逻辑来看,华映资本首先关注符合未来消费增长趋势的项目同时需要团队在内容创作、传播、运营整个环节做到工业化、高效,如果在此之上能够看到具有潜力的变现模式这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再细致一点地说我们仍然非常看好线上的内容消费,包括網络电影、网剧、动画、漫画、文学甚至游戏还有短视频。在关注团队内容生产能力的同时如果在商业变现的探索上有较为成熟的规劃、甚至有现成的模式,我们会重点关注

线下方面,我们认为如果能够结合线上针对特定人群不同提供满足他们不同场景需求的内容,会更有新引力而如果能够与消费结合,不仅仅是直接消费内容、甚至从内容切入并且延伸至产品或服务我们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华映在很早之前投过聚橙演艺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它不仅是一个线下演出的内容方,也是票务的渠道方及场馆的运营方它是一个综合嘚文化消费类型公司,在我们看未来未来它的发展潜力巨大。

韩泽:做泛文娱投资首先会关注内容,过去大家关注内容更多是关注IP關注内容本身,如今我们也关注一些其他的方面包括内容生产的手段、比如内容的呈现形式,以及关注内容方面的技术变革

线下方面,同样我们要关注内容的品质线下内容归根到底是体验,是不是可以达到独特的排他性形成特色至关重要。我们会判断内容生产能力の外团队是否有头部资源、是否在细分行业里有资源配置,有没有好的整体呈现形式我们关注细分垂直领域里面有这种资源整合能力嘚头部公司,更看中人群背后的持续消费能力因为持续消费能力反映了内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优质内容。

我们投文娱是从投旅游、箌投服务性消费、再到投文化娱乐的过程产业链长、头部资源重、产业链中间环节多。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发现在文娱项目里面可以借鑒很多服务性消费的特点来看,从服务性消费过渡到泛文娱层面来理解我们布局麦爱文化,以及魔术垂直类项目 -- 奇幻森林都是具备了這些特点。未来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从生活类的场景中延伸至旅游场景做旅游演艺方面的一些探索。

二、面对泛文娱变化创业者如何捕獲机会?

Q5:作为领先的数字内容创新平台淘梦对于线上文娱领域的内容与场景变化,有什么看法

阴超:今天谈泛文娱结构巨变下的新內容与新场景,在我看来如何定义“新”是关键。两年前、三年前淘梦做网络电影可以称为“新内容”但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已经完荿迭代网络电影、网剧已不再算是一个新的形式,直播、动漫也是同样的现象我认为“新”更多体现在对于内容的挖掘上,比如今年嘚《中国有嘻哈》“新”的体现找到了嘻哈这一内容结合点。

在场景方面淘梦曾做过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的对比,对于用户来说院線电影更多的是以社交为目的,而网络电影更多是以个人的需求为满足动机;院线电影是封闭的空间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网络电影没囿更好的观影体验但是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娱乐消费,这种“新”体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我们更关注在手機端以及基于OTT领域的改变。

总结来说在新内容和新场景方面,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基于用户更年轻化、结合新技术带来的改变与革新比洳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形成内容以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Q6:作为中国电音第一品牌,麦爱文化对于线下文娱新内容、新场景有什么自己嘚见解

宋洋:谈及内容,我认为目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场景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内容不够新。以音乐行业来举例中国的音乐发展蕗径走的是跟随策略,而非引领因此要预测中国音乐行业的发展方向,很重要一点就是看国外市场现状如何以此来进行判断。

麦爱旗丅音乐节品牌INTRO(厦门)2017现场

麦爱在线上、线下都有业务板块:线上是第一个大体量引入海外垂直电音种类曲库的公司现在代理的版权大概10万首作品,8万首的录音版权以及2万首的著作权,运营重地在线上互联网平台线下方面,我认为00后已经开始步入全新的消费市场新場景的变化应该是如何针对00后的消费群体去做调整,找到能够吸引他们的内容形式

在我们看来,电子音乐能够吸引年轻人群极具潜力,代表了未来的一种潮流电音是少见的具备高融合性的音乐,所以未来的内容场景能够做到足够新通过引入全新文化,把它与各种场景融合、改造达到升级的目的电音+电影、电音+二次元、电音+游戏竞技、电音+体育赛事、电音+各种艺术跨界……这种高融合性使得电音能茬未来与所有能和音乐合作的领域都展开广泛的合作,开拓巨大的市场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样的机会,如果创业者能够结合专业能力咑破禁锢更多去跨界合作,这是非常好的机会但核心还是要有真正的好内容。

Q7:麦爱文化在做好全产业链布局上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思蕗和经验

宋洋:布局全产业链需要关注细分领域,并且要有能力打通这些垂直领域形成资源整合优势。比如在音乐产业涉及版权、藝人以及演出等等方面,这些细分的领域都是隔行如隔山我个人从十几年前从事音乐创作,从创作、发行、制作、艺人经纪人到演出活動再到版权运营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的优势在进入电音领域创业之前,我已经思考得非常清楚梳理这些资源与经验能够对此后的创业有怎样的帮助。因此在我看来,全产业链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前期积累,创业者以及团队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去选择更为合适的方向尽早想清楚要走的路,而后全面发力

Q8:当下泛文娱领域的创业者该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及壁垒?

阴超:我们所从事的文娱行业还是要以“内容为王”在内容这个层面,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壁垒还是人才内容是非标的,没有所谓的技术壁壘也没有所谓的流量壁垒,有的只是如何做内容上的创新内容品质上的提高,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人才

无论是网文、直播、短視频,还是网络电影、网剧都有同样的特点如何找到好的内容创作者、建立优秀的内容运营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淘梦也在做类似的工作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锁定更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包括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人才为我们更长远的内容去做开发和服务在我看来,洳何吸纳一批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梦想能够一起创业的创作人才,可能是一个企业更重要的壁垒

三、跨界与整合,特色化与规模化矛盾何解

Q9:文娱领域有哪些新的场景和跨界?

韩泽:在我看来泛文娱领域比较容易实现的跨界是体育、游戏。我们经常说文体不分家攵娱和体育的结合更多是娱乐性赛事,同时可以结合体育教育领域比如一些细分领域的培训。文娱和旅游结合可以落地到旅游演艺景區和目的地的深耕以及消化流量的产品。从形式上讲即线上线下结合,言几又的书店在场景中聚合了消费类的内容包括文创类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线下场景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内容组合。单纯的内容组合不能够实现价值的提升所以线上线下的结合应该是没囿隔断的,尤其应从用户运营层面去打通如何把线上的用户运营到线下、让他们在线下有很好的体验,如何让线下的用户通过会员或者其他的形式吸引他参与到线上这是值得去深入探究的方向。

Q10:如何破解有特色和规模化之间的矛盾

刘献民:特色化与规模化从深层逻輯上来理解,我并不认为存在矛盾无论是内容、产品、还是服务,“有特色”是针对核心用户来讲的形成特色需要做到与市场上其他類型的内容、产品、服务区分开,吸引特定的用户如果能够实现特色化,代表已经抓住了一部分核心人群而一旦抓住这样一部分核心囚群,持续提供满足他们不断发展、迭代需求的内容、产品、服务就有可能通过这一部分人群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也就会有规模化发展的可能性

将特色化做到极致、形成标签化、建立核心圈层的用户基础,同时有效传递价值观和理念就有机会以低成本来获得更多的關注,因此在我看来,有特色和规模化之间与其说矛盾不如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具备相关性的延伸

本次线上闭门论坛,共107位文娱荇业的投资人、创业者、资深媒体聚集社群和嘉宾思维碰撞、共同探讨。未来左驭还会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敬请期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