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演员来华演出真相是什么?

原标题: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年

为叻帮助刚到中国、还不熟悉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体验春节习俗国内很多招收国际学生的高校会组织活动,统一带留学生体验中国年

来自蘇丹的留学生亚信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留学》记者,他刚到中国的时候一句中文都不会是学校的课程和老师的帮助让他对中文逐渐熟悉起来,也对中国逐渐熟悉起来而春节正是亚信熟悉中国的途径之一。

“刚来的那年冬天我很幸运地被选中参加学校组织的体验中国年嘚活动。学校组织了老师教我们包饺子教我们剪窗花,写春联还给我们发红包,告诉我们这是春节的传统习俗”经历的一切,让亚信觉得很是新鲜

正是通过那次体验活动,亚信对中国人庆祝春节的方式熟悉起来对于他来说,春联、灯笼等充满节日色彩的物品渐漸不再只是看不懂的节日装饰,而是承载着中国人美好祝福的符号

亚信说,他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是包饺子在第一次学习了包饺子以后,亚信就喜欢上了这种食物还把这种食物介绍给了家人。亚信说他家乡的饮食文化和中国很不一样他不会用筷子,来了之后的很长时間都是和同胞一起做饭吃很少接触中餐,饺子是个例外

亚信的家远在非洲苏丹,寒假短暂加上往返机票并不便宜,亚信的春节就总昰在中国度过的为了不让寒假留在学校的他感到孤单,中国的同学们会送给他小礼物并在春节的时候发信息祝他过年好。现在亚信的宿舍里还挂着同学送的福字和中国结旁边挂着的是他从家里带来的传统装饰。来中国的第三年亚信已经习惯在寒假的时候庆祝春节,並约着其他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一起吃饺子看晚会,过春节

同样爱吃饺子的还有来自蒙古的姑娘美大革。还没到中国读书前美大革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舞龙。这个有趣的节目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也是她第一次知道春节,只不过那时的她对于春节和中国嘚了解还十分有限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后,她有机会在北京过一个地道的中国年 只是令她意外的是过年的地方。她说:“除夕前一天我在急诊科值夜班当时觉得肯定会在医院忙,过不了春节结果医院给医护人员送了饺子吃,让我很感动虽然忙碌着,但跟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觉得很快乐”

夜班结束后,热情好客的导师对美大革发出一起过春节的邀请“除夕下夜班,我本以为会一个囚过春节结果我的导师邀请我去她家,我特别高兴!去导师的家跟导师和她的家人一起包饺子、准备晚饭、看春晚,都让我感受到了溫暖和幸福”美大革告诉记者。这也让美大革在中国的第一个春节过得开心圆满

蒙古也有春节,名叫“白月”“白月” 时,年轻人會拜访长辈互相串门做客,吃蒙古包子庆祝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里,给红包、放炮、穿红色的衣服等不一样的习俗让美大革觉得新鮮又有趣而街上热闹红火的气氛也让她喜欢上了在中国过年。

来自巴基斯坦的王大志了解春节是通过学校主办的晚会。王大志说2017年苐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他对于中国的文化的概念还很模糊来中国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专业的向往。他是英语授课的学生学校对他的漢语水平并没有硬性要求,安排的中国文化课程也是一学期的英文授课刚到中国的轻松的日子里,王大志对于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也昰随着兴趣并没有固定目标。

在那一年新年的晚会上王大志看到了同样是来华留学生表演的歌曲《青花瓷》。王大志没有听懂歌词卻被其旋律和押韵的念词吸引,也被两位非洲姑娘唱中文歌的样子吸引台下的中国同学们听到这首歌时的热烈反应给他留下来深刻的印潒。在那之后热爱音乐的他也想登上晚会舞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为中国的同学和老师表演一首中文歌。于是在新学期里他开始努力学习中文,练习口语并主动参加学院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中国同学分享自己想要表演中文节目的想法

到了第二年的冬天,王夶志在晚会节目选拔的现场演唱了一首巴基斯坦的传统歌曲后紧跟着唱了一首《纸短情长》。王大志清晰的吐字一下吸引了老师的注意仂现场的气氛也因为这首歌而变得热闹,不少在场的中国学生都忍不住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就这样,王大志被顺利选上参加新年晚会

離开学校 春节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来自日本京都的留学生西田聪,现在是生活在北京的一名老师他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只有八岁,由于姩纪太小那时的他还不了解中国,也不知道春节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过春节的样子,他说:“我第一次知道春节是在2006年那一年我在大連的朋友家小住,赶上了春节他们给我包饺子,还给我介绍了有关春节的习俗现在我已经知道很多春节的传统了,对春联、逛庙会、咑灯谜、串门拜年和压岁钱”西田聪说。

西田聪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离不开对相声的喜爱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在学校的“快乐课堂”中看到了相声表演就被这种通过幽默的语言传递文化的传统形式所深深吸引。在他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西田聪开始快速地学习这门艺术,一起学习到的还有相声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

在日本最隆重的节日是元旦。和中国庆祝新年的方式相同嘚日本人也会通过大扫除来辞旧迎新。不同的是中国的春节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度过,而日本的新年是在安静中度过的“新年要安静,因为要听‘徐夜之钟’就是108声撞钟的声音。在佛教里讲究人有108个烦恼新年会通过一次次撞钟断掉过去的108种烦恼”西田聪解释说。

过節撞钟也是中国很多地方的习俗从古代开始,逛庙会、游八仙就是很多人过年的习惯。在一些有寺庙的城市特别是有名的寺庙,市囻会通过撞钟来祈祷新年平平晚安万事顺利,只不过中国的撞钟也是在热闹的气氛里

中日截然不同的过节氛围并没有让西田聪对中国慶祝春节的方式感到不适,相反 他说自己喜欢在中国过春节,并且觉得其中的不同很有意思对于熟悉中国文化这一点,西田聪还经常會调侃自己是“一个假日本人”

在说到对于春节的印象时,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习俗西田聪还提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宣传片《回家过年》。宣传片记录了全中国甚至全球华人在春节前夕从各个地方,用各种交通工具赶回家里就是为了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情景。西田聪總会被其中传递的感情所感染以至于每次看完这个在春节期间会循环播的片子时都会流泪。西田聪感受到对于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姩”四个字是任何事都无法相比的中国人的春节注重和家人团聚,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要和家人一起吃对此他很感慨:“不愧是有五千哆年文化的文化大国。”

来自美国的卫斯李曾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在定居北京。在2011年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他原本计划只待一个朤,没想到来了之后有了在中国生活的想法并就此留了下来。在来中国前卫斯李对中国的所有了解,只是童年时在洛杉矶的唐人街看過的一次游行表演再无其他,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现在他对于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热爱

和西田聪一样,卫斯李的第一个中国年也是在中國朋友家度过的那一年过年,卫斯李尝到了地道的中餐也喝到了白酒。在卫斯李看来美国最盛大的节日是感恩节,他对《留学》记鍺说:“感恩节和春节很像都有美食而且要和你爱的人一起过。”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感恩節的本意是表达感谢感恩生活。感恩节这天美国举国欢庆, 大家会和家人聚在一起吃火鸡,看游行表演这一点与中国的春节很相姒。

现在卫斯李爱上了在中国过春节,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有趣的习俗另一方面是因为卫斯李的中国老婆。“我的老婆是北京人我们經常开玩笑说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这样我们就有两倍的假期,因为我们庆祝美国节日也庆祝中国节日。”卫斯李开惢地说

除夕是一年一岁辞旧迎新的日子。除夕 过去春天到来,又是一个365天的新开始 随着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春節对于他们来说渐渐不再是只一个简单的节日或假期更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对于亲情与新年的重视。无论是正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或是巳经工作的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人在中国度过的中国年都会是宝贵的回忆。春节也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递方式传递中国囚的热情好客,也传递中国人祖祖辈辈对于家人和团聚的坚持

文章来源:公众号“留学杂志”

}

原标题:来华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到中国留学我们才有希望和未来!

【环球时报驻埃及、英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纪双城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在不少外国來华留学生质量差人眼中,日益富强的中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赴中国的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学生,也有越来越多人从传统的中文、历史、中国文化等专业慢慢转变为经济、金融等社会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对中国社会文化有更深刻的体验了解,在日后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时感到更加学以致用

“到中国留学,我们才有希望和未来”

在非洲不少国家的媒体都对中国成功的经验多有报道,呼吁学生积极到中国留学取真经将来国家建设服务。在这种大环境下非洲学生对赴中国留学有着强烈和兴趣,在埃及和苏丹学生們甚至以到中国留学为时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5年间,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人数激增从2003年的不到2000人增加到2015姩的近5万人。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哈立德直言不讳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是希望,中国代表着未来到中国留学,峩们才有希望和未来”

中国驻埃及使馆教育处官员韩忡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埃及学生到中国留学的积极性很高从Φ国政府奖学金来看,中方更鼓励埃及学生到中国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埃及学生可以登录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进行报名,嘫后把申请相关材料递交埃及高教部由高教部负责面试和筛选后,向中国进行推荐今年,中国给埃及的政府奖学金名额为139个埃及学苼的报名非常踊跃。

至于选拔标准埃及高教部优先照顾埃及各高校教师,鼓励他们去中国深造读更高的学位。热门专业主要包括农学、兽医学、中国传统中医、工程技术等也有不少学生希望在中国继续深造汉语。前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是109名去年107人,今年的名额更多2017姩,埃及赴华留学的学生总数为1700多人除享受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以外,还有一些学生的留学是通过中国与埃及之间的校际合作进荇的如华中农业大学向埃及本哈大学研究生提供硕士与博士奖学金。

通过日常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

中国早已成为英国最大的海外生源国近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保持在每年约10万的水平反观在中国留学的英国人人数,年均只有5000左右这种落差是否说明,对于英国囚来说去中国留学没什么价值?有过留学中国经历的英国人听到这样的疑问都会摇头说,事实恰恰相反

英国留学生在中国能学到什麼?首先自然是中文曾经在北京一所大学作交换生、学习两年中文的伦敦学生帕洛特,如今中文已经流利到可以主持英中商务会议“學到最后,我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老外身边的同学每天都在尽力说中文,我每天身处的环境就是沉浸式的中文学习环境”

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前引述当地一项独立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英国人除母语外基本不会外语因此缺乏包括懂中文的人才。这种语言技能的缺乏使英國年经济损失达到480亿英镑帕洛特说,在中国学中文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能了解到中国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比如,在中國他通过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社会参与现状的研究了解到和自己同龄的中国人如何看待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的理想抱负帕洛特说,怹将这些都记录在自己的论文里认为这样的深入了解,是在英国永远无法体验到的

英国政府早在2014年就制定计划,到2020年每年将安排多達8万名英国学生参加一项去中国学习或取得工作经验的项目。家住英格兰伯明翰的彼特十分同意这项倡导因为他自己就是践行者。本科金融专业的彼特如今在英国一家大型银行供职去西安留学对彼特来说,已经是快10年前的事了他在西安学习的专业是中国金融市场研究,除此之外这个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英国人还在当地当英语家教赚生活费。两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令彼特对于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观和社会关系处理更加了解。他在返回英国后不久就被银行录取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且日常从事的工作还时常与中国市场有关这令彼特感到学以致用。

据介绍目前中国有400多所高校具有接受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的资格。清华大学在最近10年招收了约150名英国学生來进修其中多数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少学生来自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在学习期间,这些英国学生涉及的攻读领域包括法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传媒等专业这些毕业生之后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于经济、管理、金融和法律英国是中国第一大教育项目合作夥伴,迄今有超过200个合作办学项目除清华大学为海外留学生开设了各种学位和非学位进修课程外,北京大学也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開设了暑期课程面向全球招收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感兴趣的学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从來华留学的学科上来说,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并没有看到明显的从传统中文、历史专业到其他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转变,但在中国的一些夶学某些专业已有更好的发展,在国际上获得更多认可

储朝晖介绍称,目前很多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是通过“登记入学”的方式来中国入学的并没有经过考试,这会影响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对真正优秀的学生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有些院校会对外国来华留学苼质量差留学生的教学要求放得更松以至于影响院校专业的发展。这是因为一些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受政府资助同时学校也想多招收学费更高的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他认为中国高校要慢慢改变这种方式,转为采用入学考试方式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質量差留学生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是要提升学校自身的吸引力

}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釆寫的关于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畅谈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文章被《人民日报》刊登

  以下全文转载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29日第18蝂)。

  2018年在上海市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中国诗文诵读大会上,留学生朗诵中文诗歌资料图片

  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仅2017年就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人员来到中国学习,共计48.92万人次

  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了一批批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参与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李曦萌的名片十分独特:正中的镂空设计像一扇中国古典园林的花窗又像一枚古代篆刻印章。这位上世纪80年代就到中国留学的丹麦人毕业后在上海创业,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将公司越做越大

  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有无数像李曦萌这样的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知识、追寻梦想有些甚至在这里成家立业,见证中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个人事业也不断成长。

  越来越多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学生选擇来华留学

  李曦萌选择到中国留学来自于父辈的影响124年前,丹麦人伟贺慕·马易尔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公司,参与了1895年中国第一条越洋通信电缆的铺设马易尔正是李曦萌的祖辈。

  1987年李曦萌到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就读。中国老师和同学的真挚友谊和细心关照让他至今感动:“老师对我都很好。涂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我会去找涂妈妈”李曦萌口中的“涂妈妈”,是当时学校负责留学生工作的涂秀兰老师曾给予很多留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李曦萌还与中国同学组建了“棕榈树”乐队首场演出嘚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全场坐满了人外面还挤着很多人。”

  同样受到父辈影响来中国留学的还有来自日本的坂井田淳。20世纪80姩代坂井田淳的父亲曾在广东深圳一家企业担任工程师。

  2000年还是高中生的坂井田淳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交流学习。升入日本著名学府早稻田大学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作为第二外语,并在2005年获得了攻读“复旦—早稻田国际双学士学位”的资格成为该项目在中国设立后的第一批学生。“正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我的父亲才有机会来到中国工作。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希望以后我也能箌中国工作”已经在日本一家媒体就职的坂井田淳说道。

  出生在瑞典的华裔乌峤屹在国外度过了大部分学生生涯但他选择回中国僦读大学。他说:“我们永远热爱故乡中国给我们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中国的校园生活让乌峤屹感到很充实“留学生活也是不断变囮的一个状态,每天都有新鲜事儿我不久前还参加了2018‘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线上海选,演讲主题是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虽然我没有进决赛但是看到台下观众的热情,我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不断发展的中国为世界提供机遇,吸引了越来越哆的留学生改革开放40年来,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据中国教育部网站公布仅2017年,就有来自204个国镓和地区的各类留学人员来到中国的高等院校学习共计48.92万人次。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1省市来华留学生共计34.19万人,占总数的69.88%

  成为促进国与国之间了解的桥梁和纽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为沿线国家民众带来了實实在在的好处,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莘莘学子纷纷开启中国求学之旅,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進国与国之间了解的桥梁和纽带

  来自越南的中文教师潘明孝就是其中一员。2013年潘明孝在天津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在越南平阳省土朩龙大学担任中文教师土木龙大学有独立的中文系,每年报考的人都非常多中文是该校的热门专业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進中越两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到越南投资的中国企业和到越南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潘明孝说:“在越南,中文能力已经变成叻一项重要的求职技能”2017年,潘明孝再次来到中国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来自保加利亚的马伊娜中文流利一口上海话让不尐中国学生都自叹不如。马伊娜使用支付宝购物用微信微博同友人交流,还教会妈妈使用微信视频聊天在她的影响下,弟弟也来到中國求学

  在欧洲和亚洲之间往返,马伊娜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变化陆路、航空交通线路增加,国家之间嘚贸易往来更加便利保加利亚和中国两国的往来更频繁,教授中文的语言学校在持续增多对彼此的了解也更全面了。

  马伊娜也在鼡自己的力量促进两国的交流理解她积极参加中国的电视节目,介绍保加利亚的风土人情和民众所思所想去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國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她为保加利亚企业同中国伙伴达成协议牵线搭桥未来,马伊娜希望继续为两国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尽一份力

  来自韩国的黄允宣有感于韩中年轻人的相互理解还不够充分,开通了一个视频博客记录下自己在上海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现已拥囿2.2万粉丝“一些视频被上传到了其他社交媒体上,我希望能向更多人展示中国的美丽来中国留学后,我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促进韩中叻解的工作我感到非常高兴。”

  为经济和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留学生参与中国经济发展

  结束留学生活后,李曦萌回到丹麦1993年,他怀揣着借来的3万美元重返上海那时的中国沿海城市正处于“铨民创业”的热潮中。

  精通多种语言的李曦萌抓住机遇做起了跨国贸易:把中国制造的衬衫卖到丹麦,把冻猪肉出口到美国把上海的梅林罐头销往马来西亚,把皮鞋卖到波兰……1995年李曦萌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李曦萌的公司越莋越大。2001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亿元。他于2006年荣获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纪念奖”

  来华留学生同样活跃在文化交流领域。

  2005年受成龙电影的影响,17岁的乐文特从匈牙利来到中国求学两年的高中生活后,又到大学学习了8年的旅游规划这期间他迎娶了一位Φ国媳妇。

  对中国了解越多乐文特就越喜欢这片土地。不管是担任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时还是回到匈牙利工作后,他一直致力于嶊动匈中文化交流即将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双学位专业硕士项目”,以及东方航空公司今姩5月将开通的上海到布达佩斯的直飞航班背后都有乐文特的努力。

  “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正是因为中国改革開放带来的蓬勃发展和无限机遇我的中文才能有了用武之地。”乐文特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曼麟、高塬、江健、马纯琪、孙孟尧采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