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引大批全球药企排名入局 是蛋糕还是陷阱

中国抗癌药江湖:药企密集布局 大批新药待上市_CPhI制药在线专业网上贸易平台谭冬寒:医药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 专业化趋势不可逆|医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谭冬寒:医药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 专业化趋势不可逆
谭冬寒:医药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 专业化趋势不可逆
新浪财经第四届金牌董秘入围名单出炉!7月18日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暨金牌董秘盛典隆重召开,重磅大咖、金牌董秘将集体见证荣耀时刻!
  长期仍重点关注研发创新、质量升级,及服务相关的医改红利释放的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芬
  目前全市场主动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多集中于A股“主场”作战,覆盖A+H股两地市场的产品屈指可数。事实上,港股市场亦有不少优质的上市药企,正在发行的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基金也将投资港股中潜在的医药类龙头企业。近日,工银医药健康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谭冬寒接受了中国基金报专访,与记者分享了投资逻辑、后市看法,及团队优势。
  医药板块在向科技属性演进
  今年上半年股市整体低迷,医疗板块成为市场为数不多的热点。Wind概念板块统计数据显示,仿制药指数遥遥领先,上半年累计上涨27.97%,创新药指数紧随其后,半年累计上涨4.32%。医药主题基金凭借强大的防御能力,成为市场的一剂强心针。工银瑞信旗下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及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上半年分别取得了12.89%、11.54%的回报,处于同类基金业绩的前列。然而,谭冬寒所在的工银瑞信医药团队并不止步于此。
  谭冬寒表示,正发行的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基金能打开投资港股药企的通道,在A股和港股两地优选符合产业方向的产业核心资产。首先,港股中沉淀了一些符合产业方向的核心资产;第二,港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革新力度很大,生物科技类的公司没有收入、没有利润就可以去上市。在这样环境支持下,未来有很多符合研发创新的科技型公司都会在港股上市,港股市场会沉淀越来越多的这类资产。第三,港股在全球范围内,估值处于低位,投资性价比较高。据了解,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基金的权益仓位布局港股的医药企业最高可以达到近50%。
  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谭冬寒表示,医药板块从防御性逐步向科技属性演变;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是一个高投入、时间周期长、风险高的模式。股价驱动因素,一要通过基本面找到符合这个产业发展的好公司,二要看企业在研发方面的资产价值有没有提升,医药投资将是个非常长期的过程。
  对于2018年下半年的市场机会和风险。谭冬寒表示下半年将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改革的动力非常强,有可能自上而下推动企业发生较大变化。至于风险方面,谭冬寒认为估值太高的公司有估值回调的风险。长期仍重点关注研发创新、质量升级,及服务相关的医改红利释放的机会。
  医药投资的专业化趋势不可逆
  医药基金强劲的业绩表现与其背后的投研团队分不开。工银瑞信医药行业投研团队,从基金经理到研究员,其专业背景都是生物医学类。目前该团队共有5人,既有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也有生物学、药学的博士/硕士。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去年从美国生物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引进了一位博士后,从事生物创新药研究。
  谭冬寒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对医疗服务体系、药品和器械产品及相关临床应用都有深刻见解;对前沿学术资讯有广泛了解,把握全球产业动向。
  赵蓓和谭冬寒同时为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作为工银瑞信医疗保健投研团队负责人,赵蓓是业内仅有的拥有药学和金融学复合背景的基金经理,新医改元年即入行,更是深谙医药行业发展脉络,尤其擅长自上而下把握行业中观结构性机会。比如早于市场挖掘医疗服务、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并重仓持有。截至日,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基金自2016年2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已达55.1%,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位居银河证券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基金的首位。
  研究员丁洋在美国常春藤联盟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在Cell、Nature等世界顶尖科学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对当今国际临床研发热点包括癌症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有深度了解等。研究员庞文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从事医药行业分析研究多年,对医药行业趋势、政策方向均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判断;研究员李善欣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学术论文,对医药前沿技术、创新药和连锁行业等医药细分领域有前瞻性的研究和投资建议。
  谭冬寒强调:“医药投资需要医学、药学等专业的人去分析这个产品未来有没有前景。美国很多都是教授级别的人带领团队来做投资;未来医药投资的专业化是不可逆的趋势。”工银瑞信医药团队从一开始就朝专业化方向搭建架构,并沿着这个方向凝聚越来越专业的人才,做越来越专注的事情,谭冬寒认为“深挖医药行业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A股、港股还是美股?各方支招创新型药企上市
日,在昆明举行的第78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上,各类高科技医疗器械赚足眼球。
  【财新网】(记者 王璐瑶)今年是行业的“大年”,共有45家生物医药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有37家在A股和港股上市,其中以生物公司为主。11月2日,在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领袖峰会上,红杉资本、药明康德、港交所、康桥资本等各类机构和公司负责人热议创新型药企上市选择,从市场特点,上市要求,市场平均市盈率和时间窗口等各层面向企业支招。
  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A股是创新型药企的理想市场。恒瑞医药(600276.SH)于11月3日成为首支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医药股,华大基因(300676.SZ)于今年7月14日上市,发行价为13.64元,现已涨至200元以上,市值突破800亿元。
责任编辑:屈运栩 | 版面编辑:张柘
更多更快财经资讯请看
此篇文章很值赞赏激励一下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赞赏是一种态度1元3元6元12元50元108元其他金额金额(元):点击发送赞赏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私房课
caixinenerg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港股引大批药企入局是蛋糕还是陷阱?
核心提示:4月24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正式出台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以下简称“新规”)指出,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以及已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三类新经济企业,4月30日起可在港交所申请上市。
最近,多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传出赴港上市消息,如天士力、复宏汉霖、江苏豪森、信达生物、歌礼药业、华领医药……  搅动这一池春水的,无疑是政策的春风。  4月24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以下简称“港交所”)正式出台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以下简称“新规”)指出,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以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三类新经济企业,4月30日起可在港交所申请上市。  这可以算得上是港交所2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那么,此次新规对药企会带来哪些利好?企业又会有面临哪些挑战?  “对我们药企而言,新规中所提及的’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核心产品临床已经进入第二期或者第三期’是我们药企最为关注的。因为港股市场对于企业上市尺度的把控介于美股市场与A股市场之间,新规加快了我们重组日程,现在我们正在加强企业内控,引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律师、投行等,这对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也起到正面作用。”康宁杰瑞董事长徐霆在接受39医药君采访时表示,对于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生物医药企业管理层大多是科学家出身,在上市后,其治理公司的缺陷、对于合规性掌控都会被高度关注。面对股民股东,还要考虑运营成本、产品线进展,而这些都是潜在风险。  生物药企业掀赴港上市潮  其实,早在2017年,生物医药企业在港上市门槛降低的消息一经发出,行内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就闻风而动,纷纷前往香港就上市细则进行实地考察。目前,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如复宏汉霖、信达生物、上海天士力药业、华领医药等有意在港股上市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  例如,2018年2月,有消息称,复星医药附属子公司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可能今年下半年在香港发行股份,筹资至少5亿美元。如果顺利,复宏汉霖或将成为第一家根据新规定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另有媒体报道,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预计在2018下半年在香港完成IPO,融资规模约10亿美元。  赴港上市真有这么好吗?为何药企争相奔赴?  据39医药君了解,目前国内A股上市隐性门槛提高、IPO审核通过率降低,民营企业和特定行业企业国内上市难度增大。今年一季度中国证监会共审核6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32家获通过,通过率仅为47.06%;而对比内地企业赴香港IPO情况,相关业内人士透露,2017年香港交易所共审核310家企业的IPO申请,只有8家未获通过。  此外,与内地A股市场相比,港交所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赴港上市,能不能上?多久时间能上?上市有什么要求?都相对明朗,这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而相比起美国,香港与大陆之间又有着独特的地缘、语言、文化关系。香港资本市场自身特点,也使得香港资本市场对寻求境外上市融资的中国内地企业具备一定吸引力。所以,香港往往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  而此次新规中“同股不同权”以及“允许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内容对于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具备较大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正在考虑将赴港IPO作为未来资本市场路径选项之一。  作为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创新药企,开拓药业被视为有望可以搭上赴港上市的首班车。对于赴港上市的新潮,苏州开拓药业总裁童友之表示,港交所IPO新规以及新推出的’新三板+港股’的方式,为研发型企业开辟了很好的窗口,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走向新的台阶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虽然有不少国内企业在美国开展Ⅰ期临床试验,但真正进展到Ⅲ期临床试验,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可能就要考虑和其他企业合作,现在港股市场的开放为本土研发企业打开一扇大门,我们可以开始思考让产品走得更广更远。”童友之说道。  机会与挑战并存  港交所新规为内地大批医药企业打开了一扇门。然而,赴港上市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医药企业。针对企业在香港上市,此次,港交所在新规中厘定以下目标,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包括拟上市公司预期市值不能低于15亿港元。  二是,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核心产品临床试验已经进入第二期或者第三期。  三是,拟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于建议上市日期前至少6个月,得到相当数额的第三方投资,但对于“资深投资者”,港交所将设立参考标准,但不会设立明确的身份定义和金额门槛。  四是,对于生物科技公司的公众持股情况,咨询文件建议,如果基石投资者及现有股东并非公司核心关联人士,则其持股量可以计入25%的公众持股之列。  五是,决定申请人必须要能展示其源自外购许可技术或外购核心产品的研发进度,也对上市前必须获得投资来源的“资深投资者”和“相当数额投资”作出规定。其中“资深投资者”被规定为必须是港交所认可对象,而“相当数额投资”则依照市值大小,投资金额须达到其上市时已发行资本的1%-5%。  杏泽资本合伙人强静介绍,上述港股IPO新规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挑战:首先,生物创新药投资都是基于对产品未来研发进展预期的估值,因而,对产品研发进展信息要做到及时性、保密性。企业需要对于信息的披露进行理性评判,做到透明、合规;其次,监管机构要合规管理。不倾向于判断产品好坏,成功率高低,更多的从信息披露、公司募资融资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等方面设立监管规则,这也对港交所提出更高要求;最后,从投资分析的角度来看,尽管目前香港分析师具备专业知识背景,但目前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目前,香港资本市场实际上存在很多限制。许多企业愿意上市但不一定有券商愿意做保荐人,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企业希望到香港上市,但最后能成功上市的企业又存在不确定性。按照现有规定,港交所对于满足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现在这批最早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承担了很多责任,如果市场孵化得好,打通一二级市场,这就为后上市的企业铺平了道路。但反过来看,过去一级市场找不到对标,未来有更多专业的生物医药分析师关注这些生物科技企业,企业的价值最终仍然需要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和营收来证明,很多产品可能会被证明失败,投资人会意识到风险。”童友之认为,最近几年,国内政策和资本哺育了一批创新研发企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符合上市基本条件。港股新政带来的效应还需要看今后几年市场的表现。  赴港上市的未来,大佬这么说  未来,那些想要赴港上市或者已经在赴港上市的企业前景究竟如何?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俊勇表示,想去香港上市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拥有创新产品的优秀企业并不太多。随着新的通道打开,很多企业都想获得融资机会,拥有国际平台。但资源有限,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当下,企业应用心做好研发,生产优质产品,配置好资源,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资本市场的考验。  据39医药君了解,最近两三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角度开始从研发侧重到生产、商业化发展的阶段,其中,帮助企业上市也成为园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园区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  初步统计,目前,BioBAY内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约30家。在新规公布之前,药明生物、金斯瑞等生物医药企业纷纷登陆港股市场,且表现远超国外预期的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资本市场对整个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期望值。随着港交所上市开放新通道,未来也会有更多生物技术企业获得融资和在国际平台上展示的机会。  而针对想要赴港上市的企业,强静建议:  首先,企业各方面的资质需要远远超出港交所规定的硬性要求,在具体操作上采取比较谨慎的形式,前期进行一轮pre-IPO融资,保证即使无法上市也有充足资金做保障,不能因为上市延误了公司原有的融资、开发计划;  其次,对所有中介机构进行严格、认真筛选,选择最有信誉的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尽早上市。  接着,在运作上要做好内部梳理,确保公司一切都做到规范。例如,梳理好法务、调整好企业架构、配置好团队人员、规划好公司战略方向、做好企业风险应对机制。把握时机,完全做好准备再启动上市,不急于冲第一批  最后,考虑成本。细节也会对企业会造成重大影响,在上市前要考虑万一延缓上市进程公司有没有对策。这需要企业高层做好完整计划,制定非常严密的规划。  “在新规的影响下,目前所有中介费用都水涨船高。据估算,一个企业如果完成在香港上市整体费用是1500万美金左右。因此,企业想要赴港上市,必须慎重考虑成本,自身团队配置是否齐全,企业战略规划是否已有方向,产品线是否足够丰富,产品研发项目是否可行,产品储备是否充足,以及上市对于企业经营是否会产生重大风险等。”强静强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阿里、京东和1号店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
科学用药指南
中外医药新闻
医药政策解读
安全用药知识
知名药企动态
连锁药店资讯
空腹血糖高怎么办是很多患者非常迫切想要了解清楚的…… []
高血压在当代是一种常见病症,很多人都不将这一病症…… []
恋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中也自古有着恋足…… []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的睡眠方法,定能健康又长寿…… []
如今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已经是逐年上升,不少人就是死…… []
想快速瘦到90斤?首先你得知道什么减肥方法最适合你…… []
歌公司的业务重组是否会影响到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计划?要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白这家新成立的Alphabet公司所代表的意义。这家公司将作为新的母公司总领谷歌旗下的各种业务,包括谷歌核心的搜索业务和广告业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企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