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在香港能买什么房子普通人1个月工资有多少

视频: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看到他们的工资,你想去香港工作吗
&gt旅游攻略
视频介绍:
在香港,护士的工资则能达到左右,虽然这些钱看起来很诱人,但是高收入的背后往往是高收费,虽然赚的多,他们花的也多。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看了这样的工资,你想去香港工作吗|港币|工资|一个月_新浪网
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看了这样的工资,你想去香港工作吗
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看了这样的工资,你想去香港工作吗
Hi,大家好!欢迎走进新一期的杰出世界,我是小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工资收入,但是这个工资收入是不能少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而对于那些大都市,总是有人冲着去赚钱,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总觉得会抓住一些机遇来拓展自己。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香港这个大都市的工资和我们内地有何差别呢?为什么有很多人都想要去香港捞金呢?根据香港最低时薪来说,是每小时34.5港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来说折合人民币是27.5元左右,如果算时薪,加上香港双休,那么一个月下来要是每天除了放假做满8个小时,一个月也有6000多点的港币,这算下来是人民币4800元。不过这个也只是针对那些散工的,那些长期工总不会说给你按照一个小时算钱的,虽然没有条例明确的指出香港的最低月薪是多少,但是还是有不成文的规定的,普遍认为是8500港元,那么折合人民币就是6795元,可以认作为6800元。而一个医生通常是一个月60000元港币,一个教师一个月20000元港币,而那些普通的餐饮服务员也会有9000元的港币,司机通常是14000港币等等,这样一看,香港的工资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了。但是收入高的地方,消费一定是高的。香港是个极度繁华的地方,要说在工资里会占大头的,那便是房租了。要是不是香港本地的,又或者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么你一个月的工资,房租便要你付出大半工资了。在这里的任何消费都是普遍比较高的,一个月加上水电费,吃穿用度,那么你一个月的工资就即将所剩无几了。要是有一些个人的爱好需要花钱的地方,那么你可能还是过着月光族的生活。不过在这些年,我国各大城市都发展的不错,很多人也更愿意留在内地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不一样的工资,不一样的生活,但同样会变成月光族,你会选择工资略高的香港去打工,还是留在自己的家乡呢?好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一期的杰出世界会带你去更有意思的地方。文章出自趣头条作者小云(微信号:iok775)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这答案你想不到|工资|香港|收入_新浪网
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这答案你想不到
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这答案你想不到
现在我国一线城市的工资相对于别的地方较高,但是存在着一个辅助问题,收入高,消费就高。假如你月薪过万,那么你的消费也必定达到相对的水平,收入和消费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挣多少工资花多少钱这是死道理。就拿香港来说,香港的经济可谓是相当发达,以前深圳都是靠着香港才发展起来的,后来一举成为我国的一线城市。目前香港的GDP高达3209亿美元,这样的收入在国际上的排名都比较靠前。面对高额的GDP,那香港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是多少,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其实每个行业的工资都有一定的水平线,相对底层的工资较低,工作相对好一点的工资也就比较高。例如服务员,在我们二三线城市差不多就两三千左右,这还是往多了说,在香港差不多就9000元港币,折合人民币是7000多,收入差不多是内地的2~3倍。香港的工资虽然比内地高,但同时物价也是内地的好几倍。一个月交交房租,水电费,吃吃喝喝也就剩不下什么钱了。其实就生活水平上来说,香港的生活指数却已跃居世界第一,比伦敦,东京都要高。高物价照样让月收入不菲的人过得紧巴。内地和香港来比在工资上有一定的差距, 比如,在上海月薪12k,在香港同级别就是35k。香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4.82美元/小时,排全球第27名
香港餐饮连锁每小时平均工资为17港元,其中肯德基最低,仅为15.7港元。 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的普通白领月薪平均12000元,公务员平均大概有2万元每月。但是差距很大,有的高官有200万每年,也有普通人才1万多每月。
销售业和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工资一般在1.5万每月,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看了香港这么高的工资羡慕吗?每月领着高额的工资,到月底也所剩无几。所以说工作的好坏决定你的收入,你的收入决定你的消费,这中间都有一定的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香港豪宅之外,这些普通人住的公寓只有一个停车位大!!
来源:私募排排网
近日美国媒体报道,根据香港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香港可供开发的新土地面积正在减少。
报道称,香港超过700万人口的大多数都生活在狭小的住房里。一些公寓的面积和美国的一个标准停车位差不多大。
--1--“头上有片瓦”,一直是香港普通人的梦想
但对于大多数香港人而言,要实现这一梦想恐怕要不吃不喝等上17年。这一数字源于美国Demographia公司在2015年年初公布的一项《全球楼价负担能力调查》。调查发现,在2014年,包括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在内的全球378个城市,楼价负担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恶化,其中香港以17倍的楼价入息比率(即楼价中位数是家庭入息中位数17倍)高居榜首。
换言之,一个年薪28万的本地家庭,不吃不喝17年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
香港这座号称东方明珠的繁华都市,在浅水湾、石澳、山顶等环境幽静、风光无限的地方,扎堆的豪宅、别墅,动辄每呎十多万港元,总价格以亿乃至十亿计。但是,在远离豪宅别墅的地方,在高楼大厦之外、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房”、“笼屋”成为一些人的栖身之地,这类香港独有的“住宅词汇”,诉说着香港平民百姓的住房之殇。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走访底层人口居住的合租房
我问房东:“你有比深水埗更便宜的房子吗?”房东给我看了太子地区的一个合租单元,有窗户和独立卫生间。但是,3200港元的月租让许多低收入房客难以承受。
房东说有的,但你在那种地方没法住。我告诉他只是暂住一个人,无所谓房子大小。于是,我俩乘坐短途迷你巴士,爬上陡峭、阴暗的楼梯,来到我的新房子。
我采访了60岁的李玉清(音译),他住在深水埗的一间卧室。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知道如何“凑活”。我住在一位老人家的地下室,2300港元一个月,每天替他遛狗,用扫帚与屋内的狼蛛作战。去年我在纽约工作室,我与一位室友、以及二十几只老鼠住在一间小屋子。
但我仍然无法想象李玉清的居住环境。
他找不到工作,已经在这里住了一年时间,社保拿到的大部分钱都用来付1200港元一个月的房租。他与室友之间的区隔物仅仅是几块薄木板。积满灰尘的破旧电器堆在床边,挤占了屋子里的大部分空间。他用挂在墙上的一根铁丝晾衣服。
低矮的厨房内,每一样东西的表面都积着厚厚的灰尘。他与其他三位男子共用这肮脏的厨房。
李玉清的妻子弃他而去,我不知道其他租户是否也是如此。
▲香港的“笼民”
在公共住房的名单后面排队,这是他们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根据香港房管局的数据,现在有189500人正在排队等待。普通家庭或老人平均的排队时间是21.2年。
香港社区管理协会称,至少有10万人住在像李玉清这样的合租房。香港人把用板子隔开的床位叫做“板间房”,用正规的墙和门隔开的叫做“劏房”,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则称为“套房”。虽有少许区别,但卫生条件都一样糟糕。
还有一种穷人住的空间是一个个叠起来的铁丝笼子,但社工和调查者们称,这种笼子逐渐消失,因为房东们发现隔间的利润更高。
我决定在“套房”住一个月。租金是2400港元一个月,高于香港10%的底层人口平均2070港元的月收入。对于我一个人来说,这已经是挺宽敞的了,因为这种“套房”常常住有一家子人。
我计划的预算是350港元一周,只买食物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这个数额对于香港穷人来说也算高的了。
搬家时间太晚,菜场已经关门,我不得不去超市买家具用品。我挑了最便宜的洗发水、牙膏和厕纸,还买了一条面包、一罐花生酱和几只猕猴桃。但这些加起来总共花了180港元,超过我一周预算的一半。
我坐在床上,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坐,吃着花生酱三明治,边读书边对抗蚊子。也许我该坐在马桶上看书。房间足够清洁,但像是公厕似的:瓷砖滴着水珠,空气异常潮湿。
▲香港的板间房
第二天早上,我被咳醒了。我关掉了空调,省电。门间的缝隙是唯一的通风口。我迅速穿上衣服,离开房间。我走到公用厨房,那不过是走廊尽头公厕门边的一个小架子。厕所门开着,我瞥见里面的蹲坑冒着黄色污渍。
正当我在检查架子上仅有的两个锅的时候,一位妇女打开她的房门,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她三十几岁,面容可亲。我对她说,自己是新搬进来的住户。她告诉我,她三年前从深圳搬到了香港,与开货车的丈夫住在一起。“我们原来住你房间。”她说,“后来有更大一点儿的房间,我们就搬了。现在这房间更舒适些,我找不到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房里。
我往里瞧了一眼,比我的房间略大一点点,架子更好一点儿,卫生间更大一点。房里仅有的家具是一张双人床、折叠桌和两个小凳子。
她问我什么时候做晚饭。我说等一会,她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我俩的时间正好错开。她向我道别,提醒我哪儿有便宜的早餐。
深水埗是香港18个区当中最穷的一个,居民平均收入最低,工薪阶层人口数量庞大。14个街区的54200间公屋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该地区也许是香港合租房最多的地方。交通便利,房租低,生活成本也较低,因此吸引了大批低收入住户。
接下来几天,我在附近的街区游荡:开在地下的电子商品店,给老人睡觉的公园,小孩儿收集瓶罐和废纸的街巷……
由于第一个晚上在超市花费超标,我现在坚持在傍晚去菜场买菜,因为那个时候有半价。中午吃速冻水饺,早上我会去吃街角6块钱一碗的粥。
一天早上,我发现了圣雅各福群会。这家慈善机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为老人提供一顿免费午餐。我周围都是年迈的中国人,大多默不作声,似乎不习惯接受救济。
我遇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姓钟,身旁是她五岁的孩子,小孩儿手里拿着个沉重的杂物箱。她还有一个九岁的小孩。一家四口人住在13.5平方米左右的一间合租房。
她说:“我的两个儿子在外面都很乖,但在家却总是打架。”。“地方太小,两个人玩不起来。”钟女士的丈夫是建筑工人,临时工。他去年肩膀受了伤,没法全力工作。房租是3500港元一个月,但他每月只能挣大约2000港元。“房租都付不起,我什么都要省。”钟女士说,“我得带孩子,也没法工作。房东一直要涨租,但我们搬不了。找不到更便宜的地方了。”
当天晚上我作弊了,因为想吃奶奶做的晚餐而选择了睡自己家。第二天晚上,我回到了合租房。我打开门,感觉有些不对劲。电器都还在,没被偷。但东西全都湿了,我的衣服、书全湿透了,墙上还滴着水。原来是空调漏水。连枕头都长满了霉菌。
我只好下楼躲进麦当劳。店里座位全被占满了,其中一半的人都在睡觉。
香港社会福利部门只开了五个临时救济站,以及两个紧急救济站。总共397个床位中,有169个在深水埗。
上周,香港政府宣布将增加20%的公屋供应。但年的新建公屋总数是14100套,只能满足13%的排队者。
--2--香港房屋政策的前世今生
香港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公营房屋制度”。最早的公屋是1953年为帮助九龙石硖尾木屋区大火后数万名灾民而兴建的一批简陋房屋。这些公屋由政府按规划兴建,以优惠价格出租给市民居住,仅相当于私人楼宇租金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称作“救灾屋”和“廉租屋”,这构成了香港公屋的雏形。
到了20世纪7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把一些参与建设公屋的机构合并为香港房屋委员会,此后香港才逐渐开始有了一些比较长远的房屋政策。
截止1997年香港回归前,正在轮候公屋的家庭达到15万个,平均轮候时间长达6.6年。
香港还有一种服务低收入人士的住房计划,就是居屋,全称“居者有其屋计划”。1978年,第一期居屋推出了6个屋苑单位,市民可以以低于同类私人楼宇30%的价格购入住宅。
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看到房屋短缺蕴含巨大社会问题。为了抑制楼价、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董建华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承诺:要将建屋量增加至每年85000个单位,同时将公屋轮候时间缩短至3年。这就是著名的“八万五”。诡异的是,一场金融风暴,加上一场SARS的到来,这一计划遭遇滑铁卢。经过2003年的“7o1”游行,那些可能从八万五受益或者无法受益的人,甚或因为八万五计划导致其房屋价值下跌的人群,最终合力将董建华成功掀下台。
日,时任房屋规划局局长的孙名扬发表《有关房屋政策的声明》,表明政府“不干预”的立场。此后,特区政府长期以市场主导为借口,停止建造居屋,同时大幅减少出租公屋的供应。并利用“钩地表”制度,让地产商成为土地一级市场的主导。
政府本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一个平衡及整合各方利益的角色,并尽其所能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可是在香港,政府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却充当起了旁观者。正是政府的不作为令香港房地产发展更为畸形。豪楼千万幢,穷人无片瓦的现象令这个富裕的香港社会格外刺眼。
香港是世界上单位面积富豪最多的城市,而其中的顶级富豪都是从事于房地产。香港人自嘲,“一辈子都是在为房地产商打工”。而正是政府的无所作为和向地产发展商倾斜的土地和住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为“地产霸权”的形成开辟了绿色通道。
因为是“市场行为”,香港的私人房屋市场基本上由少数大发展商垄断,他们掌握土地及房屋开发主动权,也大致主导了香港私人房屋市场的走向。当年的媒体报道,一些发展商为牟取暴利,刻意减少私楼供应量,以炒高房价。在2002年时,私楼的供应量约为39000个单位,这一数字在2009年时迅速降低至7000个。
在私楼供应量减少的同时,私楼“豪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以2009年为例,当时定价在250万元以下的单位约占整体供应量的24%,到了2010年,定价在300万以下的私楼单位仅不足9%。
香港上届特首曾荫权曾于任内承认房屋政策有失误。他说,“在过去一段颇长时期,特区政府的土地和住房政策有一定失误,而这个失误是造成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非理性亢奋状态的主因”。但是,当特区政府想纠正这一错误时,却发现由于长期缺乏土地开发,导致短期内难以提供足够的土地以增加住房供应。
虽然本届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就是“房屋”,特首梁振英也多次在其施政报告和其他场合中承诺,“将全力协助基层市民『上楼』,满足基本住屋需求”。但是,截止2015年6月底,排队轮候公屋的市民已高达28.2万人次。而政府的文件说,预计到2016年将建成23000个公屋单位。这一供应量对于庞大的公屋轮候人数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3--社会若无共识香港房屋问题无解
“地少人多”是大多数人对香港的认识。正是如此,政府一度将土地供应不足视为市民住房困境的根源所在。似乎是物以稀为贵,土地匮乏导致房价天价。但是,香港真的缺地吗?
根据香港政府规划署的数据,在香港1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已开发的土地约占33.5%,其中仅有7%(77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住宅用途。在未被开发的66.5%的土地中,超过40%的土地为郊野公园。而商业和住宅区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北部和九龙半岛,市区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在2015年的施政报告中,梁振英说,香港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可供发展用的土地。他强调,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政府减慢了土地规划及开发的速度和规模,而政府为了改善环境,“把大量土地规划为非发展用途,包括郊野公园,并把新规划发展土地的发展密度降低,造成了近年房屋供应严重不足”。
梁振英的这番言论似乎暗示了意图开发郊野公园以扩大土地供应量。此言论一出,立即遭到环保团体的强烈反对。
--4--香港究竟缺不缺土地
在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未来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姚松炎看来,“香港的土地一点都不少,千万不要在地图上看到郊野公园占40%的土地就肆意开发,如果这样做,全港人口平均密度势必会增加,生活质素每况愈下”。
他说,一个城市的宜居度往往与其人口密度成反比,目前香港的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6000多人,这在世界上属中等水平,这得益于前殖民政府选择一种高度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市区作高密度发展,乡村、郊野公园和绿化带则维持低密度,甚至无人居住状态,让市民共享自然生态。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味的开发土地,势必会进一步推高人口密度,令香港宜居度下跌。
姚松炎认为,香港有四千公顷闲置官地,还有八百公顷棕土,就是现在新界用作货柜场、?车场、货仓那些遭破坏和污染的农地。如实施棕土先行政策,就能获得大量土地,起码二三十年内都没必要讨论发展郊野公园。
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认同姚松炎的观点。包括一些主流媒体认为,少量调整郊野公园的土地应该是可行的。“又要人起楼,又不让人攞地”,政府难为无米之炊。有声音说,只需动用2.5%郊野公园土地(约1100公顷)至少可兴建40多万个单位,有40多万个家庭,100多万人口解决安居问题。环境固然重要,但若普通百姓安居都难,香港的“宜居”是宜了谁呢?
事实上,政府任何觅地建房的计划都遭遇强力抵抗。填海造地遭遇环保组织的抗议,新界东北、西北的开发遭遇当地或貌似当地人士乃至不同政治团体抵制,即便是棕地开发,也遭遇地区人士的强力反对,而业权分散、交通配套及基建的困难也令弱势的政府望而却步。这让原本就频频遇阻的土地开发举步维艰。
看来,香港缺乏的不是土地,而是共识。
人的生存权利理应高于一切。人对安居之所的需求,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对于千千万万的底层市民来说,所有的梦都不及住房梦的实现来得实在。
环球财讯网官方微信,致力于向商业菁英和企业决策者及时提供来自全球的商业、经济、市场、管理和科技新闻。
微信号:hqcaixun【←长按复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说出来怕你不相信,看完你就知道了
香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说出来怕你不相信,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国除了有多个省市外,还有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澳门是中国人均最富有的城市,人均达到60万人民币,那与澳门相邻的香港人均又是多少呢?
人均高就代表收入高,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认为香港人挺有钱的吧!其实不然,在香港有很多人是买不起房的,今天来看看香港的普通人一个月会有多少工资吧!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工资方面还是很可观的,平均工资是15000,洗碗工的工资也能去到1,护士的工资在2左右。
但是高收入的同时都是高消费,在香港吃个早餐30-50,租个房子6000以上,跟我们城中村一样的房子,然后加上各种开支一个月大概去到的样子。如果两夫妻的收入都是在15000,那只能说饿不死,存款啥的也别想了。
小编也有朋友在香港工作过,工资是很高,但是说实话,生活质量还没有我们4000块的工资好。小伙伴们,你们还羡慕香港澳门的打工生活吗?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阅读,欢迎留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普通人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