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中第三集的苏联电影解放第三集老夫妇是谁演的

政府的大力抑制,通胀率逐年下降,1995年降到230%,1996年又降为20%。俄罗斯政府将此作为自己的一大政绩。目前,除房租、公共服务和公共交通的收费以外,所有消费价格和服务费率全部放开。只有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等少数最重要产品的价格和费率仍由国家调控。对于重要农畜产品,政府只规定国家采购部分的价格,其余实行自由价格。
苏联时期,按照苏联官方规定的比价,卢布比美金还值钱:1卢布可兑换1·68美元,而且不能自由兑换,否则按倒卖外汇论处。1992年1月初放开物价后,1美元可兑换130卢布,“金卢布变成了木卢布”。从1992年7月1日起,俄罗斯实行自由度很大的浮动汇率制。外汇兑换点迅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由于经济衰退、外汇枯竭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等原因,卢布对美元的汇率非常不稳,不断贬值。1992年8月27日,美元与卢布的比价由1:168·1猛升到1:205。这一天莫斯科外汇交易所交易总额高达4255万美元,舆论哗然,惊呼:“黑色星期四!”1994年10月11日,惊魂未定的莫斯科再次发生“黑色星期二”事件,卢布与美元的比价,一天就贬了27%,从3081:1跌到3926:1,创卢布一次性贬值幅度最大的纪录。
鉴于这两次深刻教训,俄罗斯政府决定实行“外汇浮动走廊”政策:从1995年7月5日到12月31日,把卢布与美元的比价控制在1美元兑换4300至4900卢布之间。这一措施奏效后,政府又几次延长“外汇走廊”,规定到1997年底把美元和卢布的汇率限定在1比5750至6350卢布之间。
苏联时期,由于价格稳定,卢布最大面额是100卢布的纸币。1992至1994年卢布大幅度贬值,因此出现了面值为1万、5万和10万卢布的纸币。1997年3月17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开始发行面值50万卢布的新钞票。
但是,新的大额卢布几乎没有来得及使用,8月4日叶利钦就突然宣布,从1998年1月1日起将卢布改值,面值缩小1000倍,即现在的1000卢布将等于新的1卢布。1999年1月1日将停止旧币流通,但在2002年以前还可以去俄罗斯各银行兑换新币。他说,“改值以后,我们就不再是几乎所有居民都是‘百万富翁’的国家了。”
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杜比宁说,卢布改值为1991-1997年这一经济阶段打上了句号。“俄罗斯把卢布改值看作是经济非美元化的一个措施”。
专家认为,卢布改值将方便会计和财务结算以及居民购物。卢布信誉提高,将有利于俄国制止资本外流、吸引外资和刺激投资,进而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生产发生积极作用。
3个月后,1997年11月10日,切尔诺梅尔金总理进而宣布,从1998年起,俄罗斯将规定一个“水平走廊”:在1998至2000年内卢布兑换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2比1,浮动限度不得超过15%。他说,“俄罗斯已有将近230亿美元的黄金外汇储备”,所以“卢布不会贬值”。
苏联时期,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由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绝大部分根据政府间协定进行。1992年以来,俄罗斯实行贸易自由化,允许集体企业和个人进行对外经贸活动 。减少了非关税壁垒,对绝大部分商品取消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1996年进口税率平均为14%,并将逐步降到5-10%。
在工农业生产困难的情况下,经商成为克服困难和迅速致富的途径之一。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外贸摆脱困境,牟取利润。越来越多的公民投入经商大潮。过去不善经商的俄罗斯人,现在遍及波兰、土耳其、中国、沙特阿拉伯、印度、美国等世界各地。
1996年俄罗斯进出口总额为1324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4·6%,外贸顺差415亿美元。出口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由苏联时期的5%上升到20%。联邦预算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外贸部门。外贸是近几年来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状况最好的部门之一。
但是,俄罗斯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在出口额中,石油和天然气占40%。由于政府对民族工业重视不够,特别是由于“买办资产阶级”的作用,俄罗斯消费市场有一半以上被外国商品占领,其中80%的日用消费品依赖进口。从1996年起,俄罗斯政府调整对外经贸政策,加强国家对外贸的宏观调控。在防止出口滑坡的同时,更重视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
私有化是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核心内容。私有化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私有者阶层和中产阶级,提高企业经济活动效益,建立竞争环境,促进国民经济非垄断化,吸引生产投资,包括外资。
俄罗斯私有化的5种方式是:1·建立开放型股份公司;2·租赁国家财产,以后赎买;3·把企业卖给劳动集体;4·把企业卖给个人;5·无偿转让。
(一)私有化的两个阶段
1992年10月1日,俄罗斯开始发放私有化证卷。每位公民不论年龄和资历如何,各领取一张面值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卷。为什么是1万卢布,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呢?据俄罗斯联邦国家财产委员会说,为了把国营企业变为私有企业,国家决定按市场价格拍卖4·7万亿卢布的固定资产,其中1·5万亿卢布资产(占私有化基金的35%)售予持卷公民。按1·5亿人口计算,每个俄罗斯人分得1万卢布。
如何使用私有化证卷呢?第一,不经过竞争,用证卷购买职工本企业的股份。俄罗斯总统关于私有化的命令规定,每个企业必须把35%的财产卖给持有私有化证卷的人,其他部分自由购买;第二,可以购买任何一个企业的股份;第三,通过中间人--投资基金会购买股份;第四,在自由市场上拍卖私有化证卷,或者送给别人。
有些生活困难的退休者、大学生和穷人,把私有化证卷以低于1万卢布的价格卖给了商人和实业者。一些嗜酒者用自己的证卷换了伏特加。有些人买了企业的股份,但是企业垮了,证卷也就泡了汤。只有极少数人买了股份后能够分得红利。
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小私有化指商业、服务业和工交小企业的私有化,主要方式是通过赎买、租赁财产、商业投标、拍卖和股份制。到1994年,小私有化基本完成。74%的小企业转到了私有者手中。约5000万人成为股份拥有者,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已经登记的私营小企业达到100万家,职工900万人,占全国所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5%。
私营小企业运转灵活,收入不错。特别是公共饮食业和日常服务行业的小企业,效果更为显著。
大私有化指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主要方式是实行股份制。
“证卷私有化”到1994年6月结束。从1994年7月开始,私有化进入第二阶段--“现金私有化”,也就是说,人们已经不能用私有化证卷,而必须拿现金来购买股份。不言而喻,只有极少数富者(例如大银行和财团)才买得起。由于俄罗斯政府规定不许外国购买俄国的企业,不少外国公司就通过俄罗斯的中间人购买那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股份。
到1996年,在业已建立的2·7万个股份公司中,国家控股的公司占18%,国家参股的占37·6%,完全私有化的44·4%。全国共有12·2万个企业实现了私有化,占企业总数的50%。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占30%,混合所有制经济占45%,私有经济占25%。与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主体基本实现了多元化。
在实行股份制的一些企业,股东会议确定企业方针,选举经理和理事会。60%的股份由银行家控制,40%的股份属于企业领导人,工人实际上成为雇佣者。
1992年开始发放私有化证卷时,叶利钦总统说,这一做法“旨在加速把国家财产转交给俄罗斯公民”,“我们需要的不是几十个百万富翁,而是数百万个私有者”。但是证卷私有化没有造成广泛的私有者阶层,也没有造成中产阶级。
现金私有化因原始资本缺乏、企业经营不佳和面临市场竞争而进展艰难。在资产评估中,腐败盛行,受贿和低估的情况经常发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据政府估计,1992至1996至少有600至800亿美元的资金流往国外。
许多企业转轨不转制,没有带来新的投资和技术进步,管理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效益普遍较差。因此,从1996年起,政府放慢了私有化速度。俄罗斯官方认为,国家所有的企业应占国民经济全部固定资产的30%左右。
俄罗斯的私有化远未结束。目前正处于“第二次资产分配”浪潮之中,各大企业、公司以及工业和金融集团之间围绕国家资产再分配进行着激烈争斗,1997年 月,
(二)农业私有化进展缓慢
1917年11月8日,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天,列宁就颁布土地法令,宣布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30年代实行农业
集体化后,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农民的个人副业。
俄罗斯有农业用地2·33亿公顷,森林7·7亿公顷,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但是几十年来,从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到赫鲁晓夫号召大种玉米,从勃列日涅夫的《食品纲要》到戈尔巴乔夫的租赁承包制,投资不少,效果却不佳。沙俄时期,俄罗斯就是粮食出口大国,苏联时期以来却经常进口粮食,这使俄罗斯人感到羞耻:为什么调动不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什么往往是丰产不能丰收?
1993年7月,俄罗斯议会通过《土地法基础》,允许农民买卖宅旁园地和菜园,但不许将农用土地作为商品买卖。
同年10月底,叶利钦总统发布关于《调整土地关系和发展农业改革》的命令:农民将获得一份土地并“有权出售、继承、赠送、典当、租赁和交换”,还可以将它作为固定资产加入股份制企业或合作社,包括与外资合作的企业。国家保证土地私有制不可侵犯以及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从1994年起取消任何形式的向国家义务交售农产品的规定,农产品完全进入自由市场。
这一命令遭到议会反对,引起很大争议。几经周折之后,1996年5月22日,国家杜马通过土地法,但被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否决。议会两院成立联合委员会,对法案进行修改。
1997年6月11日,国家杜马通过了俄罗斯土地法典,禁止买卖农业用地,但是属于市政财产的土地可以出售。公民可以有土地的所有权、定期使用权和租赁权。土地租赁不能超过50年。
外国公民和外国法人只有租赁土地的权利。禁止将文化古迹、国家自然保护区、休养地、森林和矿产区转为私人财产。
国家杜马认为,土地是国家财产,如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有土地可能会被用于其他目的。
上院于7月3日批准了这一土地法案,提交总统签署。但是叶利钦对此法典使用了否决权。总统及其支持者认为,土地是农民自己的财产,可以买卖。土地买卖是土地改革的基础,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刺激农业生产,促进市场关系的建立。
9月24日,国家杜马再次通过土地法,明确规定禁止土地买卖。农业党议员团建议就土地买卖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据总统新闻发言人说,总统将寻找其他宪法途径解决这一争执。
现在俄罗斯农村是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私人农场、股份公司和共耕社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
1994年私营农场主和个体农户为28·6万个,主要是家庭农场,也有少数雇工的。它们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产量占全国农业产量的30%以上。但是多数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仍然保留着,有的改名不改样,土地仍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多数农民不愿单干,因为政策不配套,没有资金购买农业机器和修理农机,零配件短缺,农药、化肥、汽油的价格昂贵,而农产品价格较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比过去更大。甚至有些个体户后来又返回到集体吃“大锅饭”。在土地私有化的“样板”下诺夫哥罗德州,许多农场和农庄形式上把土地分给了农民,纸上写着每人有10公顷土地,实际上还是一起干。
1994年农业部门的债务占全国银行债务的19%,占整个国民经济债务的29%。1995年俄罗斯粮食产量为6340万吨,是1965年以来最低的。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6900万吨,但是整个农产品的生产比1995年下降7%,肉、奶、糖、土豆、蔬菜的产量都有所减少。
20世纪俄罗斯农村经历了沙俄时代的斯托雷平改革(注)、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赫鲁晓夫的大种玉米和扩大集体农庄以及90年代初以来的私人农场化。俄罗斯农业究竟向何处去?答案尚不明确。
叶利钦总统1997年3月6日在国情咨文中说,要加快农业改革的步伐,使之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
1992年以来俄罗斯急剧地向市场经济过渡,在改革旧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建立新的宏观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框架已经确立,西方国家把俄罗斯当作“过渡经济的国家”来对待。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距离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相差甚远。
(一)建立了新的预算、税收和分级财政体制
新的预算体制分为三级:俄罗斯联邦预算、联邦主体预算和地方预算。国家预算收入过去主要来自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和周转税,现在改为主要来自利润税、增值税、个人收入所得税和消费税。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实行分税制:在利润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地方预算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增值税和消费税方面,联邦所占比重较大。关税全部纳入联邦预算。总而言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国家预算收支总额中各占50%。
(二)形成了两级银行体制
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竞争的金融体系已初步建立。俄罗斯中央银行获得独立并开始转变职能,直接对总统和议会负责,从1995年起停止为联邦预算透支,预算赤字靠发行国家短期债卷和外国贷款弥补。在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和实行货币政策时,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三大货币政策手段。
1996年上半年俄罗斯有269家商业银行,多数是从事有价证卷交易的金融公司。到8月1日,其中的463家破产,还有一些小银行因没有支付能力而面临倒闭的危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有:“奥内克西姆”、“统一”进出口银行、“梅纳捷普”、“首都”、“桥”、“俄罗斯信贷”和“因科姆”等银行。
银行的利率已经放开,金融市场开始发育。短期国债市场迅速发展,但投机性很强。资本市场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的经济作用转向主要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转而创造条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实行经济调节。取消了国家计委,精简了许多经济部门的行业部,由经济部、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实行调控。
(四)金融工业集团发展
1993年12月以来,由于得到政府的资助,金融工业集团在俄罗斯迅速发展。1994年只有6家,1995年21家,到1996年10月已经有36家,包括550多个企业和约90个金融信贷机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天然气工业集团、伏尔加-卡马汽车集团、核燃料金属集团、化工集团和航空集团。在全国工业生产下降的背景下,这些工业集团却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金融工业集团所属企业的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六分之一,它们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有人预测,将来150至200家的发展规模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水平,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龙头”。
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改革是在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之间原有的经济联系割离、经济处于危机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特别艰难。在实施放开物价和大规模私有化的过程中,充满了令人心碎的伤痛和曲折,付出了高昂的社会代价。
1995年与1990年相比,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下降45%,工业生产下降55%,全国有一半的企业亏损。农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又下降6%,工业生产下降5%,农业生产下降7%。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材料,199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23%,到1993年只相当于13·6%;1990年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均分配相当于美国的38·7%,到1993年只相当于23·6%。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名列第55位。
(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991至1994年,俄罗斯人的实际月平均工资减少了62%,1995年又减少了12%。到1996年底,有680万人失业,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9%。在一项民意测验中,60%的人抱怨自己的生活比过去差。
就全国来说,1996年9月俄罗斯人的月平均收入为80万卢布,约合150美元,相当于1991年12月的43%,退休金只相当于那时的49%。有3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0%)处于贫困线以下,月收入不足37万卢布,即75美元。在物价高昂的情况下,这些钱仅够吃饭。
出生率下降,男子的平均寿命从60多岁降到58岁。
与此同时,在以放开物价和私有化为特征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出现了50万“新俄罗斯人”,他们的月平均收入在1万美元以上。社会阶层开始两极分化,10%的富人和10%的穷人之间的收入之差达到13倍(1991年俄罗斯人的贫富差距为1:5)。
由于联邦预算不能按时完成支出部分,大量靠预算生活的教师、医生、科学家和官兵等人领不到工资和军饷。罢工时有发生。
政府预算收入主要靠税收,但是俄罗斯89个州、边疆区和共和国中,向中央财政“进贡”的只有10个,其余都是拿补贴。1996年预算收入计划只完成75%。
企业的财政状况相当困难,相互拖欠的三角债与日俱增。到1996年11月25日,全国拖欠工资46·6万亿卢布,其中企业单位拖欠38万亿。拖欠工资和退休金,实际上是隐形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尽管叶利钦总统下令成立由政府总理和总统办公厅主任等人参加的临时非常委员会,加强税收和财政纪律,税还是收不上来。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生产下降,无钱缴税;二是税制不甚合理,税项繁多,税率过高,企业无法承受,因为“每挣一个卢布,也许你就要交92戈比的税”;三是税受纪律松弛,有些企业有能力缴税却拖欠税款;三是“影子经济”猖獗,经济犯罪严重。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影子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40%的商人和60%的企业被黑社会组织所控制。税款缴不上来,给黑社会组织缴纳的“保护费”却一文不少。
199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时,对西方援助和投资寄予很大希望,但是不久便大失所望。从1992到1996年,外国在俄罗斯的投资总额不到100亿美元,俄罗斯的外债却增加到1200亿美元。俄罗斯工业部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结构不合理,若加以改造,今后14年需要投资2·5至2·8万亿美元。这么大的投资从何而来?
自1992年经济开始转轨以来,俄罗斯基建投资连年下降,到1995年投资额累计下降67%,1996年头9个月又下降17%。投资下降使生产发展缺乏后劲,畸形的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改造,“重工业特重,轻工业特轻”的局面没有改观。
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和经济危机,90年代上半期俄罗斯至少有600亿至800亿美元的资金流往国外。创造条件使这些资金回流到俄罗斯来,同时吸引大量外资来改造和发展俄国经济,是政府的一大任务。
(五)1998年金融危机
1998年是俄罗斯经济危机深重的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97年下降5%,工业生产下降6%,农业生产下降10%,投资下降10%,通货膨胀率高达80%,居民实际货币收入下降13%。
经过多年滑坡后, 1997年俄罗斯经济曾出现稳定的迹象: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3%,工业总产值增长1·8%,通货膨胀率为11%。俄罗斯政府乐观地认为,连续八年的经济下降已经结束。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2%,工业总产值增长4%.2月17日,叶利钦发表题为《让我们共同努力振兴俄罗斯》的国情咨文,要求在1998年改革税收制度,消灭三角债,实现预算平衡,发展工农业生产。
3月23日叶利钦总统解除切尔诺梅尔金总理的职务而起用36岁的基里延科,除了政治原因外,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也是动机之一。
但是政治不稳定加剧了经济不稳定。5月中旬俄罗斯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到5月27日达到高峰,股市狂跌,卢布贬值,人心惶惶。基里延科政府急忙制定《稳定经济和财政计划》,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达成获取226亿美元贷款的协议。 7月下旬,第一批贷款略48亿美元到位,基里延科和负责与国际金融组织谈判的总统代表丘拜斯踌躇满志,丘拜斯飞往北欧度假。
不料俄罗斯的股市和外汇市场继续动荡,很快成为脱僵的野马而不可抑制。
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被迫宣布:卢布贬值50%,延期清偿国家债券,对外还债冻结90天。这实际量是宣布国家无力偿还内外债务,其中内债4400多亿卢布(按当时汇率约合700多亿美元),到期须还的外债160亿美元。
这些措施宣布后,俄罗斯经济出现“雪崩”:首先是卢布急剧贬值,8月15日6·25卢布兑换1美元,到12月3日已是18·56卢布兑1美元;其次是物价飞涨,9月份消费品价格上涨38·4%,1至10月通胀率为56· 4%。 而居民的工资和退休金没有增加。政府至今仍拖欠退休金305亿卢布。
由于银行系统几乎瘫痪,居民的存款不仅大幅度贬值,而且在商业银行的卢布和外汇存款取不出来,中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即贫困线以下的后民增加到4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0%。经济萧条使失业增加, 9月份失业人口为840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11 · 6%。
延期清偿国家债券和对外冻结还债使俄罗斯在国际上的信誉严重受挫。有些西方公司甚至扣押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财产作为补偿。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俄罗斯政府与国内外投资者就偿还债券达成协议,即偿付10%的现金, 20%转成无息投资债券, 70%转成为期4—5年的年息30%的债券。即使这样,外国银行在俄罗斯已经投入的每一美元,也只能回收4美分。今后俄罗斯想吸引外资,困难更大。
据叶利钦总统的前经济问题助理利夫希茨说,这次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大体回到1994年底的水平,而且在某些方面处境更加不妙。危机使1992年以来俄罗斯实行的自由市场改革受挫,新政府开始实行面向社会、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注重发展民族工业的社会市场改革.
(1)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石油降价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是俄罗斯经济恶化的外部环境,但是这一影响是有限
的和次要的。国际市场石油、有色金属和黄金价格下跌给俄罗斯的打击
不小。1998年上半年俄原油出口量增加了38· 8%,即从1997年上半年
的6180万吨增加到6720万吨,但收入却从1997
年同期的73亿美元降为56亿美元,减少23 · 4%.原油出口占俄
罗斯整个出口的1/6,因而直接影响了外贸总额。 1998年外贸额
比1997年下降16%。 因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全年损失150亿
8月l 7日爆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深远的。切尔诺梅尔金领导的
前政府在经济改革中犯了一系列错误:
第一,俄罗斯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不合理的,低效的。多年来没有制
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也没有很好地保护本国企业,致使多数企业停
产,工业生产至今摆脱不了危机。
第二,税收改革迟缓,该收的税收不上来,造成财政亏空。而且税
种过多,税额过高,企业不堪负担。据“亚博卢”议员团领导人亚夫林
斯基说,1998年俄罗斯经济中75%是易货,企业无钱纳税。
第三,私有化过程中许多做法不合理,让一些外国公司和“新俄罗
斯人”钻了空子,它们得利过多。
第四,与经济犯罪斗争不力,影子经济猖獗,它在经济中的比
重约占25%(有的专家甚至估计占40%)。这也是国家税收较少的
第五,为了求得暂时的稳定,拖延了煤炭工业、税收、退休金等领
域的一系列改革,致使现在“积重难返”。
第六,最大的错误是连年实行赤字预算,财政支出远远超过收入,
造成收支失衡.为了填补财政窟窿,从1995年起,切尔诺梅尔金政
府把前几年增加发行货币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改为从国际上借债和在
国内发行债券。这一作法降低并控制了通货膨胀率,但却使俄罗斯政府
债台高筑。到1998年8月上旬,俄罗斯内外债务达到2000亿美
元,其中外债1300亿美元,内债4300亿至4500亿卢布,约
合700亿美元。在内债中,一些外国银行手中掌握着200多亿美元
的国家短期债券,成为俄罗斯股市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偿还到期的债券,俄财政部必须不断发行新的债券,而且不断
提高短期债券的收益率,因此到1998年6月上半月,在市场上流通
的债最券平均收益率达到53%以上。 1998年国家债务还本付息占联
邦预算支出的30%以上。仅支付到1998年12月31日以前到期
的债券,国家就需要拿出300亿美元(其中卢布债务220亿美元,
外汇债务70亿美元),但是国家的偿还能力只有150亿至170亿
美元,缺口约为120亿至140亿美元。叶利钦总统与国际金融组织
联系的特别代表丘拜斯又提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七国集团”
借债,均遭拒绝,所以政府被迫于8月17日决定卢布贬值,冻结对外
还债,同时推迟偿还俄罗斯人的其他债券。这实际上意味着国家破产。
(3)外援没有起多少作用
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 1998年7月份俄罗斯又与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达成两年内借债226亿美元的协议,其中51
美元分别于7月24日和至8月10日到位。俄罗斯中央银行把其中
38亿美元用于支持卢布汇率,希望能够把卢布的汇率稳住。但是外国
投资者仍然不相信俄罗斯的经济能够好转,纷纷从俄罗斯撤资。从1998年
5月到8月中旬,从俄罗斯外流的资本就有35亿至40亿美
元。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股市上大量抛售股票,致使股票价格急剧下跌。
(4)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
无论是切尔诺梅尔金政府,还是基里延科政府,都没有获得议会和
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它们的政策和措施得不到落实。
基里延科把主要精力放在制订和实施《稳定经济计划》上,指望这
于平衡预算的计划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巨额贷款将稳住外国投资
者,稳住人心,从而稳定市场。但是, 36岁的基里延科缺乏很高的威
望,他的政府不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由于拖欠工资,许多职工对政府
不满。多次发生矿工罢工和拦截火车事件,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自
6月中旬以来,来自俄罗斯北部沃尔库塔等地的数百名矿工广直在莫斯
科政府大厦前面示威,使政府威信扫地。
10月7日俄罗斯独立工会以及俄罗斯共产党等反对派组织的全俄
抗议行动,据工会说,有2500万人参加,是近年来声势最大、参加
人数最多的一次抗议行动。
叶利钦总统的前经济顾问利夫希茨多次指出, “政治稳定是国家财
政稳定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想稳定市场,那么我们就必须珍惜
所有政权机构的相互关系”。可借,俄罗斯总统、政府与国家杜马(议
会下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持续紧张.政权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严重的经济危机也猛烈冲击了科技事业,使科技知识急剧贬值。近年来俄罗斯的科技事业,除了飞机、宇航等少数领域仍有发展以外,在多数领域发展缓慢,在有些领域甚至是停滞和倒退。
苏联时期科研经费从未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最高的年份达到5%。1992年降到0·98%,1995年降到0·63%。联邦预算用于基础研究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拨款按固定价格计算,从1991年的13·44万亿卢布减少到1995年的2·83万亿卢布,减少了约80%。而且科研经费的90%用于支付工资和水电杂费,真正用于科研工作的很少。大部分科研所处境艰难,俄罗斯科学院的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因缺少资金无法在1997年上半年征订定期出版的科学出版物。
在此期间,美国每年的科学经费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德国占2·66%,法国占2·42%。与技术进步有关的因素占西方国家主要“经济增长来源”的60%。俄罗斯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明显拉大。
1991年俄罗斯科学界的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工资高15%,1996年却低30%。1991年科研人员平均月工资为547卢布,合325美元,1995年12月为36万卢布,合81美元。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75%。而那些经商的大学毕业生和离开研究所去政府部门当官的年轻人所获工资和收入却在博士和院士的10倍以上,甚至外交公寓看门人的收入都超过航天工程师和教授,博士和教授们心理失衡,怨天尤人。
1990年俄罗斯各科研机构的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到1995年只剩下100万人。7万多名科技工作者移居国外,俄罗斯科学院有17%的科学工作者到了国外,其中不少人到了德国、以色列、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外流的科技人员中,31至45岁的中青年科学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留在国内的科技人员中,有15%的人因生活所迫而“下海”。还有很多人被迫改行,离开科研所和高等院校,到其他单位挣钱。研究生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
人才流失,对科技的兴趣下降,导致科研成果直线下降。1992至1996年,俄罗斯学者答辩的论文数量减少了25%,科技书籍的印数下降了65%。90年代初以来几乎没有多少真正称得上重大的发明创造。连发明专利的申请也大幅度下降。据俄罗斯功勋发明家尤里·叶尔马科夫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1987至1994年国家专利鉴定研究所受理的专利申请减少了80%以上。
苏联时期科研成果利用率只有15-20%,现在就更少。1992至1996年应用重大成果的事例寥若晨星,小成果推广的也很少。莫斯科有300多家科技型小企业,其中生产性的仅17家,因为政府不着力组织推广,而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期限短(最多不超过一年),利率高,加上通货膨胀、“黑社会”敲诈等因素,企业举步维艰。
(注)1906-1916年由沙俄内务大臣斯托雷平倡导的资产阶级农业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允许农民退出村社另建单独农庄,加强农业银行,实行强制性土地规划等。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加速农村居民分化,形成强大的富农阶级作为沙皇专制政体的又一社会支柱。改革失败。
一、穿 ── 美在和谐
俄罗斯人穿衣的风格是整洁、端庄、高雅、和谐。
冬天,室内外温差大。窗外白雪飘飘,零下十几、二十度,室内却是热气腾腾,摄氏20度上下。所以,妇女常常是内穿薄呢衣裙 ,外套皮大衣或加厚呢大衣。多数俄罗斯妇女都有名贵的皮大衣,是在苏联低物价时期买的。长的紫貂皮和水貂皮等华丽的皮大衣,配上俄罗斯妇女白皙的皮肤,俨然是“贵妇人”风度;羊羔卷毛皮大衣,多为中老年妇女所爱好;而银狐、兰狐皮大衣,则被时髦的年轻姑娘所青睐。90年代初,常见大街上有这样的姑娘,脚蹬长统靴,腿穿单丝袜,身着超短裙,外套一件银狐或兰狐短大衣。我们中国人一看到她们那双裸露在外的玉腿,就会从心里替她们冻得哆嗦。可她们却迎风冒雪,信步街头。
呢大衣质地厚实柔软,多是从澳洲进口的毛呢,或由澳毛纺成。里面衬一层晴纶棉套,长至膝盖以下,甚至拖到脚脖。配上翻毛狐狸皮或者貂皮大衣领,足以抵御严寒。
银灰、深红、豆沙红、豆绿、海蓝、驼黄等多姿多色的呢大衣,给昏暗漫长的莫斯科之冬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春秋两季,是款色多样的薄呢大衣和风衣的世界。最别致的要数妇女戴的帽子和围巾。到莫斯科不久就发现,俄罗斯人的头最怕冻,无论老幼都戴帽。开始,我们按照在北京的习惯,很少戴帽,俄罗斯朋友见了很惊讶,劝道:“一定要戴帽子,莫斯科风硬。”难怪他们把头部作为重点保护部位。
帽子不仅御寒,而且是一种装饰。呢帽色彩纷纭,款式多样;礼帽有大檐、卷檐和无檐,多有绸带环绕,女帽上还有羽毛、花朵点缀;毡帽有贝蕾式、八角式、空姐式和花球式,而戴法各不相同:稍往后戴,露出卷曲刘海;向左或向右偏一点,少了一点呆板;随手捏出几个折,多了起伏的曲线;插上一支精致的别针,又变出个花样……总之,一顶小帽也要戴出自己的风格,决不会“千人一面”。俄罗斯人头上的帽子,也成了莫斯科街头的一道风景。
夏天,各色各样的薄衣裙更是把莫斯科打扮得绚丽多姿。老年人喜欢布料的、色彩鲜艳的、大花的连衣裙,中年妇女多为套裙,而年轻姑娘喜爱素色,突出天生丽质。黑色紧身超短裙勾勒出姑娘优美的身段,修长经典的碎花长裙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豪情奔放的牛仔装更显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俄罗斯妇女穿套裙套服,习惯把上衣塞在裙(或裤子)里,或者干脆系上一条质地不错的皮带。男士则多穿T恤衫、白衬衣,也是塞在长裤里,绝不会穿着跨栏背心或花色沙滩短裤出现在公众面前。有时也能看见穿西装短裤的姑娘,但是男士不穿。
注重仪表,衣着整洁是俄罗斯人的一大特点。对于他们来说,干净是最起码的准则,不仅知识分子,而且工人农民,男女老少都讲究洁净。为住宅铺设地板的工人,满手老茧,做一手好活,但很注意自己的仪表。劳动时换上工作服,上面漆点油渍木屑都有,可细看他们的衬衣,衣领袖口洗得干干净净,烫得平平整整。下班时,洗干净脸、手,梳理好头发,换上西装,乘车回家。公寓的清洁工也是这样,上下班时全都西装革履,整洁大方。
1995年冬俄罗斯议会选举时,一对年老的夫妇来到投票站,男士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是一家研究所的退休高级工程师,身上的褐色半长呢大衣颇有年头:衣襟和袖口的呢绒已磨掉,露出里面的布丝。女士的深蓝呢大衣稍好些,但裹不住年老发胖的躯体,只好不系扣子。他俩的衣服虽旧,却非常干净,没有一点污迹。
淘气的孩子也是这样,尽管他们喜欢在草地上滚,雪地里爬,冰上滑,但他们的衣服总是洗得干净透亮,崭新如初。清洁的习惯就是这样从小养成的!家长们也舍得花钱让孩子们穿得暖和、漂亮、不与别人的孩子雷同。
在莫斯科,不修边幅、衣冠不整的只有三种人:难民(大多来自塔吉克斯坦等其他独联体国家)、吉普赛人和酒鬼。有一次,我们在莫斯科地铁过道里见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美丽的少妇身穿质地上乘、款式不凡的毛皮长大衣,默默地靠墙站着,一个小男孩在她身旁静静地玩耍。如果不是她美丽的脸上那双带着忧愁的蓝眼睛,如果不是距她一步之遥的一个放钱的纸盒,单从她那一身打扮,你绝对不会想到她是在乞求别人的帮助,可能还会以为她是在等候朋友。
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就象过节一般。进了剧院、影院的大门,最热闹的是存衣处。人们脱去厚重的外衣,换下满是呢雪的靴子,在大镜子前梳理化妆。男士们身着西装套服,系领带或领结,展示倜傥洒脱的英姿;女士们身穿各色晚礼服,配上珠宝首饰、精致手包,显得雍容华贵,温文尔雅。听音乐会、看歌剧、芭蕾舞剧和话剧,是俄罗斯人高雅的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要以最华贵的服装相配。
观看展览、出席大会,俄罗斯人也很讲究衣着。有一天上午,在莫斯科的一家中国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去参观一个艺术展览。把这个消息告诉俄罗斯女雇员后,她想了一下,说:“今天我不能去。”经理很奇怪:“你不是一直想看这个展览吗?”女雇员说:“是的,但我今天不能去,因为你没有事先通知我,好让我换一身衣服。现在已经来不及了。”经理看着她身上灰色合体的套装:“你这身套装就很好嘛!”“不!去这种场合应该穿得更高雅。”她终以自己的这身衣服不够格而放弃了参观的机会。
最近几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穿着也换了几次时髦,既反映了他们着装观念的变化,也记录了各国服装在俄国市场激烈竞争的过程。1990年以前,俄罗斯男女多穿西装套服和套裙,朴素端庄,很少有牛仔系列,基本看不到女子穿长裤的。随着与各国贸易和人员交往的增多,中国的邮差绿羽绒服、猪皮皮茄克、针织拉绒晴纶带檐帽、欧式长方型毛料格披肩、意大利皮靴、法式碎花长裙、东方的、西方的、粗糙的、精致的,都曾领过风骚。
社会贫富的悬殊也从人们的着装中反映出来。前苏联时期,西装、大衣、童装等各种服装价格低廉,人们不用为买衣犯愁。如今,普通的一套西装就要100多美元,而全国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只有80万卢布(合150美元),300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月收入低于37万卢布(75美元)以下。对于多数居民来说,他们的收入主要用于购买食品,穿的衣服大多是以前留下来的。但是,对于在私有化过程中暴发起来的50万“新俄罗斯人”,花几千美元买一件法式貂皮大衣只是“九牛一毛”。一般来说,50至100美元一件的做工精细的晴纶棉大衣受到低收入家庭的欢迎,中等收入者大多购买土耳其皮夹克和光皮加厚长大衣。牛仔服装、名牌休闲服和运动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质次的服装(如1991至1992年抢购一时的中国羽绒服和皮茄克)很快就被淘汰,而质地优良的服装(如意大利和土耳其皮货、真正的“阿迪达斯”)却经久不衰。着装的风格由严肃端庄又有些沉闷呆板,发展到简洁明快、潇洒飘逸、活泼生动而充满个性神韵。
无论俄罗斯人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哪一种服装,无论着装潮流怎样变幻,他们都不会改变这样一个特点:服装的整体美。他们讲究着装的整体协调,头上戴的,脖上围的,身上穿的,脚上蹬的,手里拎的,质地和配色,都要协调。
的确,服饰是集文化、智慧为一体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俄罗斯人有良好的气质、优美的体形,加上和谐的服装,就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衣为人增色,人为衣之魂。注意衣着整洁,讲究整体和谐,反映自信与自然,就是俄罗斯人穿衣的风采。
二、 食 -- 俄式大菜
俄罗斯人饮食有以下几个特点:
面包是俄罗斯人主食中的主角。街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是一个面包店。到了星期天,其他商店都关门休息,唯有面包店照常营业。
面包分白面包和黑面包,白面包有圆的、椭圆的、长方的等各种形状。长面包约半公斤重,你买一个也行,半个也行。黑面包还可买四分之一个。俄罗斯人喜爱黑面包胜过白面包。黑面包由黑麦粉制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闻起来麦香夹着烤香,挺诱人的。吃起来略微带一点酸味,多嚼一会儿,就会有一股甜味。难怪有的老媪买了黑面包,马上拿到鼻子跟前闻一闻,甚至亲上一口,仿佛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俄罗斯驻北京的外交官最思念的国货也是黑面包,如果有人从莫斯科带来几个黑面包,那就是最受欢迎的礼物。
白面包的消费量更大,因为小麦的产量比黑麦高得多。特别是食用鱼子酱时,俄罗斯人的习惯是在白面包(而不是黑面包)上抹一层黄油,然后把红的或黑的鱼子酱粘在黄油上。苏联时期,鱼子酱几乎是居民家里的必备品。1992年放开物价以来,鱼子酱身价倍增,对普通人家来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
作为基本食品。面包的价格相对便宜,不能随意上涨。即使这样,也今非昔比。1991年1个500克的面包只要60戈比(约合0·04美元),而1996年同样的面包要卖2700卢布(相当于0·5美元)。在物价疯涨、卢布急剧贬值的1992年,面包的价格在1个月内就上涨3次,以致于那些吃了一辈子面包、只熟悉戈比和小面值卢布的老人怎么也弄不明白:面包的价格怎么长得这么快?
如今,面包店里的品种由原先的四五种增加到十几种、二十多种。除了普通的面包以外,还有各色甜面包、小圆面包、面包圈、夹心面包、法式长面包等等。
俄罗斯人有这样的礼仪:在欢迎尊贵的客人时,一个美丽的姑娘上前行礼,并献上一个圆面包和盐。来宾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感谢。这种礼仪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餐桌上一定要有面包,去作客时一定要吃面包。
(二)土豆--“第二面包”
俄罗斯人爱吃土豆是有名的。苏联时期,土豆、元白菜、胡萝卜和洋葱头是普通人的看家菜,一年四季不断。中国人戏称这4种菜是俄罗斯餐桌上的“4大常委”。俄罗斯人对土豆有各种各样的吃法: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条,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泥,用土豆做的小扁饼,等等。在中国餐厅,我们喜欢点几个菜,各式各样。而在俄罗斯餐厅,无论是牛排、猪肉还是烤鸡,它们的配菜几乎都是元白菜丝和炸土豆条,因此点其中一个就够了,否则就会重复。近年来,莫斯科又出现了油炸的咸味土豆片,作为小吃,深受大人和孩子的欢迎。据统计,俄罗斯每年人均土豆消费量为100多公斤,几乎与粮食制品的消费量差不多。土豆的食用范围如此之广,难怪它在俄罗斯享有“第二面包”之美誉。
大多数俄罗斯人都在自己的别墅和宅旁园地种植土豆,作为冬贮食品。有的自己吃不了,就送给亲朋好友,或者到自由市场去卖一部分。叶利钦总统一家在别墅种土豆的习惯保持了30多年,仅1992年就收获了811袋土豆。和其他俄罗斯人一样,叶利钦也酷爱吃土豆,而且是带皮的土豆,就着咸鲱鱼吃。
过去我们讽刺苏联的共产主义生活是“土豆烧牛肉”,很多俄罗斯人却说不知道赫鲁晓夫有过这种说法。同时,他们并不回避,土豆确是俄罗斯人最钟爱的食品之一。一位努力减肥的俄罗斯妇女说,大量食用含淀粉多的土豆、面包以及高脂肪的肉奶和甜食,加上活动量小,不注意健美活动,正是俄罗斯妇女身体发胖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人长得人高马大,体魄强壮,这与他们从小就摄取大量肉奶蛋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1985年苏联人均消费肉和肉制品61·4公斤,奶和奶制品323公斤,蛋类260个。1992年以来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下降,肉和奶的消费量减少,但是总的来说,肉奶仍是他们的主要食品。
他们的早餐简单,一般是面包黄油或奶酪,果酱和牛奶,丰盛些的还有粥、煎鸡蛋、香肠、热茶或咖啡。夏季里,加上几片黄瓜和西红柿。
午餐一般在工作单位的食堂吃,既简单又便宜:一杯果汁、一个色拉、一碗热汤、一个热菜 、几片面包。俄罗斯人爱喝汤,红菜汤、罗松汤、白菜汤、肉丁(或鱼丁)稠辣汤、蘑菇汤,各种各样。汤里面常常放有几颗黑色油橄榄,或者加一片柠檬,可以把汁挤入汤里,也可以把整个一片放入汤盘。
据说很久以前,俄罗斯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家里人口多,肉不够吃,所以主妇就把肉切成小块放入汤里煮,同时把红菜头、元白菜、土豆、洋葱头、胡萝卜切成丝一并放进去,最后浇上酸奶油。这种红菜汤色鲜味美,就流传开来。乌克兰人说,红菜汤始于乌克兰,莫斯科人则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午餐的热菜多是牛排、猪肉、炸鸡、烧牛肉块或煎鱼,配上土豆条、元白菜或甜菜。 苹果汁、葡萄汁、梨水、酸奶或加糖的红茶,是俄罗斯人喜爱的饮料。也有人为了省时省钱,到咖啡厅喝一杯咖啡吃几片甜点心了事。即使在俄罗斯联邦政府大厦、联邦议会、州府和市府,高级官员的午餐也比较简单,因为连午餐带休息总共只有一个小时,想奢侈时间也不够。
晚饭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比较丰盛。通常是几个凉菜,有蔬菜、香肠、火腿肉和酸黄瓜。热菜以荤为主,配上土豆、豌豆和调味酱。一般是一道热菜,有时,特别是逢年过节或客人在座时,也有两道热菜。晚上一般不喝汤,但是饭后可喝茶。俄罗斯人喝茶与中国人不同,他们喝茶时要上一些甜食,如自制的蛋糕、甜点心和果酱,还有饼干、糖果等。所以,用餐时肚子应留有余地,否则,如果你不吃女主人自制的甜食,她会不高兴。
有时茶后还吃冰淇淋。俄罗斯人对冰淇淋的喜爱程度令人吃惊,在寒冬腊月和冰天雪地,也能听到俄罗斯人说:“太冷了,太冷了,去吃点冰淇淋吧!”苏联时期莫斯科有三个M出名,这就是METRO(地铁)、MATRESHKA(套偶)和MOROZHENOE(冰淇淋)。俄罗斯冰淇淋奶油含量多,味道纯正,价格低廉,42戈比就能买一个方砖型冰淇淋,不仅解渴,而且充饥。但是现在同样的一个冰淇淋已经涨到1·5万卢布,质量也有所下降。
俄罗斯人很喜欢喝牛奶,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有人在店里买了0·5升的鲜牛奶或酸奶,撕开口子,仰脖就喝,一饮而尽。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牛奶不断涨价,市民的牛奶消费量明显减少。特别是退休人员,微薄的退休金仅够填肚子,只好节衣缩食,一袋牛奶(1升)分几次喝。
俄罗斯人多吃肉奶的饮食习惯,恐怕与俄国寒冷的的气候有关。肉奶所含的卡路里高,脂肪厚了可以抵御严寒。这与我们中国人以蔬菜和水果为主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不少中国人去俄罗斯后,不大适应这种饮食结构。
最早认识色拉,是在国内。将土豆黄瓜胡萝卜切了拌上蛋黄酱,是节日家宴的一道“洋菜”。它以其营养丰富、爽口不腻而深受人们欢迎。到了莫斯科,才知道在俄罗斯人眼中,色拉这个概念远比我们的认识广得多。
去俄罗斯朋友家作客,主人问:“喜欢吃色拉吗?”“喜欢。”于是端上来一盘米饭色拉,在土豆、豌豆中掺了许多熟米饭,上面浇了一层蛋黄酱,自盛自拌;又送来一盘虾仁色拉,只见粉红色虾仁,黄色土豆,半透明的葱头,绿色的豌豆,拌上用橄榄油、蛋黄和香料搅成的色拉子油;再递上一盘白菜色拉,是白菜丝和西红柿片拌上茴香末和素油。“这也叫色拉?跟中国的凉拌菜一样嘛!”后来,见得多了方知,只要几种菜组合凉拌,都可叫作色拉,甚至我们中国人吃的生菜,俄罗斯人就起名“色拉”。如果在俄罗斯餐厅点菜,一定要把色拉的具体品种搞清楚。
俄罗斯夏短冬长,日照不足,时令蔬菜和水果少,又不宜贮存,因此,为保证家人冬季有菜吃,俄罗斯家庭主妇大显神通,练就了制作各种罐头菜和果酱的手艺。
现在俄罗斯有2250万个家庭拥有私人园地或别墅,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春种秋收,从八九月份女主人就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她们把小黄瓜加些香料腌制成酸黄瓜,把西红柿、柿子椒、大蒜头和西葫芦用盐水浸泡在玻璃瓶里密封,把杏、樱桃、马林等各种浆果用糖制作果酱,把森林里采集的蘑菇晾干或者腌制……于是,装满果菜的瓶子在贮藏室里摞了起来,或者在双层玻璃的夹层中排成队,高高低低,红红绿绿黄黄,煞是好看。据说,三口之家存上三四十瓶,基本上可吃到第二年新菜上市。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随着进口蔬菜增多,莫斯科市场上蔬菜淡旺季的差别缩小了,和北京大白菜销量逐年减少一样,莫斯科人购买过冬菜的劲头也不如从前。在超级市场上,有钱的人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甚至土豆也在那里买,因为那里的土豆干干净净,不像菜店里的土豆那样又黑又脏。但是超市的价格昂贵,元白菜6000卢布(合1个多美元)一公斤,大白菜1万多卢布一公斤,黄瓜和西红柿也是1·5万卢布一公斤,柿子椒和茄子更是几万卢布一公斤。对于多数居民来说,或者是不敢问津,或者只能偶尔去光顾一下。自制的罐头蔬菜仍然是他们过冬的主要依靠。
“民以食为天。”俄罗斯每年的粮食产量在7000万吨左右,人均半吨上下,吃饱肚皮没有问题。但是畜牧业生产连年下降,蔬菜也靠进口,居民的饮食质量有待提高。遗憾的是,改革多年来,俄罗斯的农业见效不大,迄今尚未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几年前,莫斯科还是物价低廉然而食品匮乏的萧条景象。如今,食品琳琅满目,品种增加了上百种。
1991年春,一个500克的面包价格为80戈比(约合3美分),但是有人因买不到面包而挨过饿,能买到鸡肉和鸡蛋就算幸运。现在,仅面包就有十几种。莫斯科生产的500克一个的白面包售价2600卢布(合50美分),400克一个的法式面包也是2600卢布。对每月退休金只有10多万卢布的老人来说,每天只买一个面包,一月就要花费7·8万卢布。
1991年凭出生证明书才能为6岁以下的儿童购买大米。今天,5000卢布一公斤的大米顾客随意购买。芬兰黄油、德国香肠、丹麦猪肉、美国肉鸡腿等食品应有尽有。
柜台上还有可可可乐、百氏可乐、德国白熊啤酒、意大利马爹尼葡萄酒、法国威士忌以及万宝路和骆驼牌香烟。
一些昔日空荡荡的简朴的蔬菜水果店如今已经改为装璜精致的杂货店或其他商店,不仅屋内四周货架上摆满了商品,而且中间空地上也堆满了杂货,有日本的雨伞、中国的锁头、西方的灯具、铝合金梯子和卫生设备。
个体户开设的商亭比比皆是,出售的大多是进口的啤酒、白酒和香烟。
在有些蔬菜店里所能见到的尽是外国蔬菜和水果:以色列柿子椒,3·75万卢布(6·5美元)一公斤;荷兰茄子,2·48万卢布一公斤。意大利萝卜,1·1万卢布一公斤;还有荷兰的胡萝卜和苹果,法国的白菜和菜花,西班牙的西红柿、柠檬和香瓜、巴西的芒果、摩洛哥的橙子和土耳其的穗橘。甚至连俄罗斯人最喜欢吃的土豆,也是来自荷兰。俄罗斯自产的只有黄瓜,9200卢布(1·67美元)一公斤。俄罗斯的农业一直是老大难部门,现在的境况更加不妙,西欧的农产品挤占了俄罗斯市场。
电视里,大街上,尽是SNIKERS巧克力、PIDE洗衣粉、FUJI彩色胶卷、HITACHI电视机等西方商品的广告。
红场旁边莫斯科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古姆”)如今已是股份公司。一层的多数柜台已经出租给西方公司,许多商品用美元和马克标价。一件上衣300多美元,一套西装500多美元。日本的傻瓜相机,英国的瓷器,法国的化妆品,韩国的丝织品,英国和印度的茶叶,还有美国的肯塔基快餐。过去这里面顾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现在来买东西的人少了,因为这样的高价对于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
一走进列宁大街加加林广场旁边的食品批发市场,引入眼帘的主要是西方的饮料、酒类、罐头、点心、水果、服装等商品。这里的商品比普通商店一般要便宜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所以不少莫斯科市民来这里购物。还有一些人在这里批发后运到外地去卖,从中牟利。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是西方厂商和公司,它们以批发的形式倾销自己的产品,占领俄国市场。
据俄罗斯报刊报道,俄罗斯65-70%的消费品靠进口,其中莫斯科所占比重更大。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浓厚的俄罗斯人对此状况早就不满,要求予以改变。
1997年4月15日,叶利钦总统发表广播讲话说,他已经下令禁止为领导人购买外国小轿车。官员们使用的所有外国汽车都将公开拍卖。以后官员们将一律乘坐国产汽车。
他说:“我希望我国人们优先购买俄罗斯食品,穿俄罗斯工厂生产的服装和鞋类,买俄罗斯的电冰箱和俄罗斯的家具……买国产货,就是帮助我们的国家,我国的工业和我们自己。我喜欢这样的爱国主义。你们想减少我们的失业吗?想帮助俄罗斯企业家吗?想让我们的工厂得到恢复并满负荷开工吗?那么我告诉你们:买我们自己的产品,买俄罗斯的产品。你们不会后悔的。”
很多俄罗斯人欢迎总统的这一讲话,但是也有人说:“我想买国货,但它们在哪里呢?”
的确,1991年以来俄罗斯工业生产下降50%多,其中纺织业下降80%多,消费品和服装生产下降85%。要想在与西方产品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振兴民族工业。
莫斯科“红色的十月”糖果厂、皇村肉类加工厂、切尔基佐夫奶制品厂、奥恰科夫啤酒厂、“莫斯科”家具厂等一系列以质量著称的莫斯科企业最近成立了“莫斯科质量”俱乐部,试图以自己的努力来证明:“只有提高质量,才能取得商业成就。”
三、 酒 ── 伏特加情结
一位俄罗斯朋友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为什么我们俄罗斯
人信奉东正教,而不是信奉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不许喝酒。”
这当然是笑话,但也说明俄罗斯人喜欢喝酒。如果你不会喝酒,俄罗斯人就会说:“你不是男子汉。”
一位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人觉得很奇怪:怎么俄罗斯同学有这么多聚会?每逢过节,总要聚在一起。平时,不是这个同学过生日,就是那个同学订婚,而且有人一年里要过好几个生日……后来才明白,他们不过是找借口聚在一起喝酒罢了。
50年代的一个夏天,这位中国学生和俄罗斯同学一起去一个铁路工地进行义务劳动。下班后举行晚会,边喝酒边聊天,结果30多人全部醉得不省人事,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只有他和一名俄罗斯姑娘没有醉,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这些“醉鬼”一个一个地拖到他们各自的床位上。
在俄罗斯火车站,人们常以酒饯行:几个人来到站台上为亲人或朋友送行,打开酒瓶,就着香肠、面包或黄瓜西红柿喝了起来。然后拥抱、吻别,预祝旅途顺利。
不少俄罗斯男人乘飞机或火车旅行时,随身都带着伏特加,安顿好座位,就打开酒瓶,喝上几口,其乐融融。有一种熏制的鲟鱼,味道鲜美,略有点咸,携带方便,是他们最喜欢的下酒菜。如果还有香肠、奶酪、腌黄瓜和西红柿,那就更美滋滋了。
外国领导人到俄罗斯访问,如果签署了什么重要协议,签约后俄罗斯领导人就会拿出香槟酒以示庆贺。在俄罗斯各级单位,喝酒庆贺也是规矩。例如,两个公司之间签署了重要合同,某个研究生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都要当场喝一点香槟酒。
一般来说,女士们喜欢喝香槟酒和果酒,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的做法是将酒精经过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气味,加水至含酒精36-60%。市场上出售的伏特加,大多为42度。用粮食制成的伏特加,清冽净爽,余味悠长。
俄罗斯人喜欢喝纯粹的白酒,而不喜欢酱香型的酒。中国的曲酒,甚至“茅台”和“五粮液”,很多俄罗斯人喝不惯。而二锅头倒合他们的胃口。
俄罗斯人饮酒,习惯用大杯子喝,一杯就是200至300毫升,颇有豪饮气概。碰杯时,口里喊着:“巴叶哈里!”(意为干杯!)
第一杯通常要喝干,然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来喝,一般情况下不劝酒。当然,如果是大学同学或其他年轻人聚会,劝酒就不足为奇了。有位中国留学生回忆说,他的苏联大学生朋友曾经把白酒掺在葡萄酒里,将他灌醉。
在一起聚会时,第三杯酒常常是为在座的女士而干。男士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可以站起身,抬起右胳膊,一饮而尽。女士则仍然就坐,而且不一定要喝完。最后一杯酒是敬女主人,感谢她的辛勤劳动和高超的烹调技术。
中国人喝酒,很讲究下酒菜,有人说:“我喝酒是为了骗菜吃。”俄罗斯人喝酒,却不大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有人喝口酒,吻一下面包,就心满意足。据说十月革命以前,有的穷人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白酒,喝一口,把头上戴得满是油腻味的帽子摘下来,嗅一下,权当吃菜了。
俄罗斯人谈锋很键,富有幽默感,喝酒时话匣子一打开,说得就更多,更加妙趣横生。他们的祝酒词都讲得很好,祝愿相会,祝愿健康,祝愿女士,祝愿孩子,祝愿和平,祝愿友谊,一套一套的,头头是道。几乎每个人都会讲笑话或幽默故事,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饮酒时也不甘寂寞。几杯酒下肚,雅兴大发,就唱起民歌,或者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俄罗斯的餐厅一般都设有舞池,而且有乐队伴奏。
喝酒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花言巧语,第二阶段豪言壮语,第三阶段胡言乱语,第四阶段不言不语,在俄罗斯也能见到。特别是最后两个阶段,屡见不鲜。有些俄罗斯人喝酒,常常是有多少喝多少,喝醉为止,“一醉方休”,而不愿克制和约束自己。这也许是俄罗斯人喝酒的特点之一。俄罗斯国防部机关报《红星报》指出:“对于俄罗斯来说,伏特加不仅是酒精饮料,而且是历史和传统,财富和贫困,喜悦和痛苦。”
伏特加的生产始于15世纪中叶。据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丘多夫修道院是最早生产伏特加的地方。那时候,伏特加被称为“煮熟的酒”或“面包酒”。18世纪以前,由于国家垄断伏特加的生产,伏特加在俄罗斯还不普及。后来国家允许贵族生产伏特加,纳雷什金、戈利津和鲁缅采夫等家族开始用最好的粮食,配上必要的蔬菜,生产各种优质伏特加,而且生产的秘方世代相传,竞争激烈。
波兰人说,伏特加是他们发明的,1540年波兰首先生产了伏特加。俄罗斯人经过长期的考证,认定俄国早在1440年左右就开始生产伏特加,因此伏特加的专利属于俄罗斯。这场官司打了很多年,直到1982年,国际仲裁法庭终于裁定: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原始酒精饮料,俄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做伏特加广告的特权。俄罗斯伏特加的广告之一是:“只有来自俄罗斯的伏特加才是真正的俄罗斯伏特加!”
前几年,俄罗斯的“斯米尔诺夫”酒厂同美国的“斯米尔诺夫”酒厂打官司,争夺这一名牌伏特加的专利权。据说这一名酒的配方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酒精度数为39·9度。门捷列夫将此配方的专利卖给了俄罗斯商人斯米尔诺夫,同时又卖给了一个美国人,因此才有了这场官司。与上述说法一样,这个传说的真正意义在于:伏特加是俄罗斯人发明的。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共有187家伏特加酒厂,年生产能力为11亿升 。1985年酒精销售量占食品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占全国商品流转总额的六分之一。
1992年以后,由于酒类的高税收,俄罗斯的伏特加生产急剧下跌。1994年俄罗斯对酒精饮料的需求量为25亿升,而产量只有12·5亿升,1995年约为13·2亿升。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生产的伏特加大量进口,国内的私人酿酒业迅速发展。据统计,在俄罗斯酒类市场上,国营企业生产的伏特加占50%,进口的和私人酿造的各占四分之一。
每年有3至5亿升外国伏特加运入俄罗斯。从事走私伏特加和私人酿酒的大多是犯罪团伙。1995年俄罗斯内务部查获了2200个地下酿酒车间,没收了650升白酒。
据“俄罗斯酒精”康采恩专家说,现在俄罗斯人每年的伏特加消费量为24·5亿升,人均18升,远远超过了“饮酒大国”瑞典和芬兰。世界卫生组织警告,人均年消费酒精超过8升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造成人口质量下降。1995年俄罗斯有300万名“酒鬼”,此外还有2000万名“伏特加爱好者”。65%的俄罗斯人从16岁起就喝白酒。
酗酒造成犯罪增加,全国犯罪案件中几乎有一半是“酒鬼”干的;酗酒造成家庭不和,离婚率增加,很多妇女不堪忍受“酒鬼”的折磨和对孩子的毒害,与丈夫离异;酗酒造成汽车事故增加,多数车祸是驾驶员酒后开车所致,造成车毁,人员伤残或死亡;酗酒使职工旷工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工伤事故增多,男人的寿命缩短。从1992年至1995年,男人的平均寿命从62岁下降到59岁。1994年莫斯科州14%的死亡率与酗酒有关。1995年11月1日至1996年1月12日,莫斯科有341人夜间冻死在街头,其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原因就是酗酒。1992年俄罗斯有17,000人因饮用代用品和假酒而死亡,1993年29,000人由于同样的原因而死亡;酗酒使畸形的婴儿增加,人口质量下降;1993年酒类的平均消费占俄罗斯家庭支出的3·8%,其中在巴什基尔共和国占7·7%;在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几乎是全家喝,全村喝,家里喝,上班喝,从早喝到晚,从小喝到老,平均寿命比全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少18至20年。
正因如此,很多俄罗斯人把酗酒称为“绿蛇”。在俄罗斯历史上,酗酒与反酗酒运动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14年沙俄政权通过了严厉的禁酒令,提倡过“清醒的生活方式”。1917年12月苏维埃政府禁止在俄罗斯生产伏特加,直到1924年才恢复生产。因此,从1914至1925年,俄罗斯人均酒精年消费量只有0·2升。1929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在节假日禁酒的法令,使酗酒现象明显减少。
1941年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入侵苏联后,苏联政府宣布开放酒禁,以便使红军战士能够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借酒驱寒。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夕,红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必须保证前线战士每天至少喝到100克白酒。很多人实际上每天喝200克或300克,养成了酗酒习惯。
1958年5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发布禁止酗酒的命令,酒鬼的行为有所收敛。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酗酒再次蔚然成风。到1976年,苏联人均年消费伏特加28瓶,成为世界上“最能喝酒的民族之一”。
1985年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反酗酒运动,每天售酒时间限制在14至19时,严禁向未成年人售酒,对在公共场所饮酒、喝醉后上班、非法买卖酒类的人处以罚款,并由其所属单位视情况给予取消奖金和休假或延期分配住房等处分,对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事故,也要处以100卢布以上的罚金(苏联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80卢布)。
这场运动引起俄罗斯男人的不满,他们千方百计地设法喝酒,有的用矿泉水瓶装伏特加,蒙骗检查人员;有的从医院里偷酒精兑水喝;家酿酒在农村迅速发展。
反酗酒运动使国家减少了税收,1989年仅伏特加的销售额就减少了370亿卢布。关闭了许多酒厂,破坏了不少葡萄园。但是也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与1984年相比,仅1987年有劳动能力的居民的死亡率就降低了20%,其中男人的死亡率降低了37%;1986年在驾驶员酗酒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减少了30%,工伤事故减少了20%,出生率增加,居民平均寿命增加,尤其是男人的平均寿命,从1984年的62·4岁增加到1986年的65岁。
1992年叶利钦总统下令取消了国家对酒类生产的垄断,私营的酒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上酒类奇缺的现象很快就克服了,各种各样的酒比比皆是,只要有钱,什么酒都能买到。外国酒冲击了俄国市场,私酿酒冲击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过去酒类的税收占国家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苏联酒类的收入可以弥补国防工业的开支”。现在酒类的收入却占不到国家预算收入的2%,国家每年因此损失10万亿卢布。
1995年11月叶利钦总统签署了关于国家调整酒类生产和销售的命令,加强国家对酒类生产和销售的监督,由国家规定酒类的最低和最高零售价格。同时,俄罗斯政府决定降低本国酒类生产的税收以促进酒类生产,减少酒类进口,保护国内的酒类市场。
虽然反酗酒协会、“清醒的家庭”协会、醒酒所等机构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改变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并非易事,而要经过长期和细致的工作。1995年俄罗斯议会举行了关于《俄罗斯反酗酒政策的基础》法律草案和关于《国家对酒类生产和销售的调节》法律草案的听证会,以便使反酗酒的措施法律化。同时,议员们也指出,法律不是灵丹妙药,民族的健康终究比国家的财政收入更重要,加强反酗酒宣传、提倡“清醒的生活方式”,仍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 住--人均19平米
在莫斯科工作和生活期间,常爱逛城区的大街小巷,不仅是为购物,更是被老城区的历史建筑所吸引。行驶在通往郊外的大道上,赏心悦目的不仅是葱绿的树木和繁茂的花草,更有那掩映其中的一座座色彩缤纷的农舍。莫斯科的民居建筑,大的宏伟气派,小的精巧玲珑,旧的古韵迷人,新的典雅别致,向人们展现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风貌。
郊区农村,典型的俄式传统木屋。农宅一宅连着一宅,沿马路两旁伸展。每户一院,由木房、贮藏室、地窖、菜园组成。木房方正敦实,屋顶为人字形斜坡,以便积雪自动下滑。木房地下有半层,约一人多高,既可防潮隔温,又可堆放杂物。迈上四五级台阶,走过长方形门廊,方可进门。屋内宽敞,木板铺地。一般有三四间厅室,分起居室、卧室、餐厅和厨房,面积十几、二十几平米不等。人们常爱在原木墙外钉上刨光的木条,涂上蓝、绿、黄、紫红等鲜艳色彩,屋檐、窗框用白色镂空花纹装饰。宽大的窗台上摆着一盆盆鲜花,大花图案的纱帘挡住人们的视线。整个木屋如同一件工艺品那样精令人喜爱。正屋外有侧房,可放农具或作仓库,有棚屋,里面堆满劈柴。院子用木栅栏围住,院内菜园翠绿,果树玉立。
莫斯科二环以内的老城区,多是建于100多年前达官贵人的邸宅。一栋栋四五层高楼比肩临街而建,明亮鲜艳的色彩如彩虹落地,精美别致的窗框雕饰争奇斗巧,阳台多为大理石立柱或大力神托举,阳台栏杆由黑铁铸成螺旋形花纹图案。每栋楼各具艺术特色,而整条大街却是风格协调、色彩和谐。楼内每层约有5-7间,房间较大,十几二十平米不等,可分为主人卧室、孩子卧室、活动室、餐厅、客厅等。各厅室之间有回廊甬道,转折相通。室内宽敞明亮,陈设富丽堂皇。枝形吊灯,瓷釉,壁炉,滚边流苏窗帘,浮雕镀金天花板。这些贵族邸宅十月革命后得到较好的保护,成为博物馆和纪念馆,有些分给劳动人民合住。老城区那些具有优秀建筑格局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物都保留下来,十分珍贵。
如今,有些银行和公司或者收买、或者租用市中心这些楼房,要想好好地装饰改造,也只能按照莫斯科市政府的城市规划和保护古建筑的要求:内部任意改建,外部必须保持原貌。于是,大街旁就出现了内部全部拆光、只剩外墙壳的建筑工地,出现了内部是完全现代化的设备和装饰,而外部仍保持了上个世纪建筑文化风貌的楼房。
30年代初,莫斯科建造了一些雄伟的建筑,其中有高级住宅楼,专供克格勃高级官员、军队将领、高级知识分子和获奖的著名艺术家居住。同时也盖了大批普通人的住房。但是城市建设跟不上人口发展,许多普通人只好挤在“家庭公共宿舍”,几户人家合住一个单元。
50年代,为尽快缓解住房困难,赫鲁晓夫下令建造火柴盒式5层简易楼房。多为两间一套,每套配有厨房和卫生间。很多人家高高兴兴地告别“公共家庭宿舍”,独居一套,大有解放获得自由之感。40年过去了,这种简易楼虽有历史功劳,但终因外观早已破旧、内部结构过时不适用而被列入逐步推到重建之列。取而代之的将是符合21世纪设计的、超前的、22层以上的现代化住房或高级邸宅。
80年代以后,住房建筑更趋材料坚固、设计合理和居住方便。城区周围的住宅小区一个个拔地而起。各个小区多是同一设计图纸,十几、二十栋高层公寓楼。每栋4-8门,每门配有电梯(二小一大,24小时自动运转)和垃圾管道。楼门口有一装置,连通各户,客人要想进入楼门拜访,须输入密码,主人通过对讲机核实后按动机关,楼门便自动打开。
每层有4-8个住户,一间一套至4间一套都有。每户的厨房大至8-10平米,卫生间和盥洗室分开,暖气、电炉或煤气炉、冷水和热水配套供应。
楼层增高,由十几层建到20多层,居住面积增大。20层以上的高楼鳞次栉比,首尾相接,或围成圈,或随地势错落,远远望去气势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市政建设注重居住的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临大街的楼房一层全是店铺,面包店、食品店、药店、邮局、储蓄所、修理铺,等等,合理分布,居民不走出街区就可得到基本生活用品。小区内有幼儿园、学校和电影院。住宅楼前设有儿童活动场所 ,幼儿们活跃在攀登架、滑梯、沙坑和公园里。少年儿童们喜欢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里兜风,大人们也在公园的树荫下散步、闲聊,在草地上训狗,在小桌上下棋,在球场上打球,在湖里游泳,冬天则在公园里滑冰和滑雪。这使小区的居民有一个人与自然合一的社会空间,舒适方便而有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三) 几家欢乐几家愁
30年代以来(除去战争年代),苏联有计划地建造了大量住房,并由国家统一分配。50年代莫斯科市政府规定,人均住房面积低于5平米的家庭可以到政府住房委员会登记。80年代规定人均低于12平米的家庭才能申请住房。为了分得一套住房,人们一般需要等待10年以上。1996年俄罗斯人平均住房面积为17·3平米,还有800万户家庭在排队等候住房。
我们认识的俄罗斯外交部的一位朋友结婚10年多了,住房一直打游击。他的岳父是军队高级将领,在莫斯科郊区有一套宽敞的住宅,岳父一家加上女婿,人均住房也大大超过12平米,所以他想申请住房根本没门。小夫妻渴望自由自在地独立生活,就在市内租房住,或者出国工作,在大使馆住几年。回国后,在出国的朋友家住,长则半年,短则两三个月,没有固定的家,常为找房而烦恼。1992年住房私有化,小俩口又添一愁:分房没戏,买房没钱。俩人最盼望在国外常驻。
伊拉是电视台记者。80年代初苏联政府鼓励职工集资建房,一套2居室需交1·3万卢布,预付5200卢布,其余在5年内付清。靠着父亲的资助,伊拉筹集了5000卢布,两年后总算搬进了属于自己的住房。又过了两年,共同的生活使她发现了丈夫内心深处的极端利己与自私,便与他离异。伊拉带着刚满两岁的女儿住一间房子,丈夫住另一间,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丈夫一年后再婚,又添子。两户人家5 口人尴尬地在一起同居一套住宅好几年。直到1995年底,伊拉的男友花了两万美元,才把她前夫请了出去,结束了与前夫合住一套的历史。
维克托夫妇的住房位于环境幽雅的莫斯科市西部,苏联时期是党中央高干的住宅,居住面积100平米。建筑质量好,结构合理,门厅和过厅都很大,房间宽敞明亮。从客厅往外看,坡上小树林葱郁茂密,春天野花遍地,秋天满目金黄,出门向东走约10分钟,有一公园,绿荫蔽日,小湖宁静。步行七八分钟,就是地铁站。
这样好的住房要卖掉,实在是出于无奈。维克托的工资和夫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正好在贫困线上。再过一年,维克托也要退休。老俩口体弱多病,膝下无儿。卖房得了几万美元,以养天年。
象这样卖房换得一笔养老金的大有人在,出租住房求得细水长流稳定收入的更是不计其数。塔尼娅将自己的两居室出租,又在别处租了一个一间套,每月可净得200美元。而租用她的两居室的是个“新俄罗斯人”,他拥有豪华的住宅,租这套两居室只是用来与情妇幽会。
近年来,莫斯科郊外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许多高级别墅,小楼造得如同神话世界里的宫殿一般,有的象城堡那样古色古香,有的用现代材料装饰得富丽豪华。卧室、起居室、客厅、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游泳池、桑那浴室、甚至发电设备,集于一楼,设备先进,舒服至极。
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俄罗斯社会阶层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住房也是天壤之别。
1997年5月,叶利钦总统发布关于住房改革的命令,批准政府提出的住房改革构想。1997年各级预算用于住房和市政建设的费用达119万亿卢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预算总支出的30% 。在财经危机的情况下,国家已经难以承受这笔开支,住房改革迫在眉睫。
1997年上半年居民付的房租和水(冷水和热水)、电、煤气费仅是成本的27%,根据政府提出的时间表,1997年底以前将提高到35%,从1998年起每年提高10%,到2003年完成改革,用于维修住房和市政设施的费用全部由居民负担。同时,政府对低收入职工给以补贴。
1992年以前,在房租、水、电、煤气等方面的费用一般不超过家庭收入的3%,1997年初增加到8% ,而且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此,居民颇有怨言。
俄罗斯国内对于新的住房改革措施有不同看法,其中明确表示反对的有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他认为,低房租和水电煤气收费标准是历史形成的,今天职工拿到的工资并不比过去多,因此要求他们支付全部房租和水电煤气费是不合理的。他赞成对旧的住房制度实行改革,但要确定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俄罗斯建立了庞大的横跨欧亚的交通运输系统,各种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俄罗斯旅行,你会感到比较方便。无论是乘飞机、火车和汽车,还是地铁和轮船,都比较便利。
(一)铁路仍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主要地位
1837年11月11日,俄罗斯的第一列火车在官方举行盛大的仪式之后,从彼得堡驶向郊外的皇村(叶卡捷琳娜宫)。它由蒸汽机火车头和8节车厢组成,仅用28分钟就行驶了23公里--俄罗斯第一条铁路的长度。
这条铁路的宽度为6英尺。俄罗斯从国外买了6个火车头,分别取名为“迅速”、“箭”、“富人”、“大象”、“鹰”和“狮子”。列车的平均时速为33公里,最高时速为58公里。1838年5月22日,这条铁路延伸到皇村附近的巴甫洛夫斯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儿子巴甫尔的郊外别墅)。1902年,这条铁路的轨道改变为5英尺,从此成为俄国铁路轨道的标准。
1851年11月1日,圣彼得堡至莫斯科的铁路通车。它的长度为650公里。列车载着200名乘客,行驶了将近一个昼夜,抵达莫斯科。
从此开始了这两个城市之间定期的铁路运输。
1852至1862年,修筑了圣彼得堡至华沙的铁路。由于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铁路建设获得了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末,俄国铁路网的总长度达到2万公里。90年代下半期到20世纪初,铁路建设更是迅猛发展,不仅是出于经济和贸易的需要,而且是从战略和政治利益的考虑。铁路把俄国中部与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些铁路中,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建成于1916年,总长度为1·3万公里。到1913年,俄国的铁路总长度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
起初俄国是从英国和比利时购买火车头。19世纪下半期,俄国自制的火车头逐渐增加。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的铁路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到1985年,俄罗斯的铁路总长度为8·5万多公里(占前苏联铁路总长度的57·8%)。铁路部门是国民经济中固定资金最多的部门之一,约占总数的10%。每公里铁路年均运输量为2500万吨。铁路运输占全国各类运输量的50%左右。俄罗斯铁路货运全部采用了电力牵引和柴油机牵引,其中电气化铁路线占铁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各种各样的物资,如建材、煤炭、焦炭、石油和石油制品、黑色金属、木材和木材制品、矿石、谷物矿肥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贝加尔湖至阿穆尔的大铁路(简称贝阿大铁路),它是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区的尚未开发地带。西起贝加尔湖北部的乌斯季库特,东至远东的阿穆尔共青城,全长3145公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这项“世纪工程”于1974年动工,1985年建成,耗资150亿美元。目前它的年运输能力为3500万吨,不但缩短了俄罗斯西部地区至太平洋港口的运输距离,而且减轻了第一条西伯利亚铁路的压力。
1995年俄罗斯铁路总长度为15· 8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3·8万公里。年运货量为20亿吨公里。
俄罗斯的铁路客运比较方便和舒适。铁路客运有两种:城市近郊短距离的客运和城市之间远距离的客运。俄罗斯人称开往近郊的列车为“小电气火车”,每到周末就乘“小电气火车”去别墅或园地休息和劳动。这种火车都是硬座,票价比较便宜,而且可以买月票。
远距离的列车一般都是卧铺车厢,分为4个铺位的普通包房 和两个铺位的比较高级的包房。因此,乘列车旅行比较舒适。
俄罗斯的火车站一般与地铁或公共汽车站相连,乘客可以直达列车旁边的月台上等候,提前几分钟也行,提前一小时也行。月台的平面与列车厢的梯子几乎处在一条水平线上,只要上几个梯阶就可以进入车厢。如果有行李,可以用车一直推进车厢里,不要排队,也不使人感到劳累。乘客只是在上车厢时出示一次车票,而不象在我国,进车站时就要排队验票,上车厢时再验一次,弄得满头大汗。
在莫斯科市里有9个火车站,把乘客送往各个方向。它们是:列宁格勒火车站、喀山火车站、雅罗斯拉夫尔火车站、库尔斯克火车站、里加火车站、基辅火车站、白俄罗斯火车站、萨维罗夫斯克火车站和巴维列茨基火车站。去往各地的车次比较多,尤其是从莫斯科去圣彼得堡(600多公里),几乎是每小时就有一列。夜里11时上车,睡一觉,次日清晨7时就到了。现在俄罗斯正在设计和建造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速铁路,一旦建成,从首都到圣彼得堡三四个小时即可到达。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的一两年里,俄罗斯铁路上曾经出现过一阵混乱。车上行窃的现象十分严重,到俄罗斯出差的不少中国人都深受其害,外汇、摄像机、照相机等贵重物品被窃的事件常有发生。但是现在列车上又恢复了秩序,乘客们又可以高枕无忧地旅行了。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车速较快而轨道的路基不够平整,俄罗斯境内的列车摇晃得比较厉害。但是乘客不必为此担心,因为列车行驶的安全系数很高。
外国人在俄罗斯买火车票,要凭护照。如果是常驻俄罗斯的人员,可以凭外交官证、记者证、公司职员证等证件享受部分优惠。
(二) 民航在远距离航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民航在俄罗斯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俄罗斯国内航线总长度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还长一半。全国几千个城市都有飞机场。在运送远程旅客数量上,民航仅次于铁路占第二位。1985年俄罗斯民航班机运输了7300万旅客和270万吨邮件,由于苏联解体、经济危机等原因,1995年俄罗斯民航共运输3100万名乘客和44·4万吨货物。
俄罗斯不愧为飞机大国,不仅飞机航线和航班多,而且飞机总数多。在俄罗斯的许多机场,你都可以看到在停机坪上有很多飞机,就象在长途公共汽车站停了许多汽车似的。苏联民航曾有50万名工作人员,1万多架飞机(包括直升飞机在内)。苏联解体后,绝大多数飞机都划归了俄罗斯。1991年7月24日,苏联航空公司改名为俄罗斯航空“生产和商业公司”(PCA),并正式登记注册。它接管了苏联航空公司90%的国际航空业务,有17,000多名工作人员,100多架飞机,132条国际航线,飞往100多个国家,在150个国家有代理处。
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的飞机还是螺旋浆飞机。5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图-104开始定期飞行。60年代,俄罗斯研制了图-134、图-154和伊-62等客机,这类飞机耗油量较大。70年代,俄罗斯开始制造超音速飞机。1977年伊-86首航,原来计划用它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运送大批观众,由于飞机性能不够完善,这一目的没有达到。直到1981年,伊-86才开始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定期飞行。
现在俄罗斯民航的机型主要是第三代喷气式大型客机,如图-154、伊尔-76、可装载350名乘客的伊尔-86,以及在中远程航线上使用的安-34和雅克-42。1961至1986年,苏联飞机出口公司向世界55个国家出口飞机5,500架。出口的客机包括伊尔-62、图-154和伊尔-86。货机有安-124、安-32、安-72以及米格-26和米格-17直升飞机。
1992年以后,俄罗斯改变了不买外国飞机的习惯,开始从波音公司和欧洲航空公司购买波音飞机和“空中公共汽车”,但是仍然以使用本国生产的民用飞机为主。1992年俄罗斯各航空公司购买了282架国产飞机,1994年购买了47架,1995年只购买了31架,因为70%的航空企业都亏损。
莫斯科有5个比较大的机场:位于莫斯科北边的谢列梅捷沃1号和2号机场,西南郊的伏努科沃1号和2号机场,以及南边的多莫捷多沃机场。离莫斯科市中心40公里的谢列梅捷沃2号国际机场是这些机场中最大的一个。它启用于1980年,设备比较先进,是外国飞机进入俄罗斯的主要门户。从北京飞往莫斯科的CA909航班也在这里降落和起飞。每周一和周四从北京起飞,7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当天晚上就飞抵莫斯科,2个小时后即离返北京。这个机场的管理还比较落后,边防检查和海关商检的速度较慢,乘客须有较大的耐心才行。特别是随身携带的外汇数额,必须如实填写,因为俄罗斯海关规定,出境者随身所携带的外汇量不准超过入境时所填写的数额。多年来经常发生中国乘客飞离莫斯科时,因不懂得这个规矩而在谢列梅捷沃机场外汇被扣留或没收的事件。“入乡随俗”,否则就会出现麻烦。
伏努科沃机场离市区较近,小轿车沿着列宁大街行驶约20分钟就可抵达克里姆林宫。因此,外国领导人的专机一般在这里降落。
1992年以前,俄罗斯的机票非常便宜,从莫斯科至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飞行9个小时)的机票竟然与莫斯科市区到多莫捷多沃机场的出租汽车的价钱差不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后,机票急剧上涨,与国际航空公司的价格看齐甚至超过。乘客减少。同时,除了俄罗斯“生产和商业航空公司”以外,诞生了一些非国营航空公司,其中以“TRANSAIR”公司最为活跃,出现了竞争局面。参与竞争的还有前苏联其他共和国,即现在独联体各国的航空公司,如乌克兰航空公司、阿塞拜疆航空公司、哈萨克斯坦航空公司和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它们在机票价格、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竞争,改变了过去苏联航空公司独家经营、“一枝独秀”的局面。
由于苏联解体后造成的经济困难,俄罗斯民航客机上的餐食还远不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但是,俄罗斯客机上不允许吸烟,受到乘客的称赞。
(三) 公路又宽又长但是坎坷不平
1996年俄罗斯铺着硬路面的汽车公路总长度为50多万公里。全国约有1万条公共汽车路线,总长度超过100万公里,每年客运量达7亿多人次。在各种运输货物周转总量中,汽车运输只占6·5%左右,但是在旅客周转总量中占44%左右,因为在市内交通中公路独占鳌头。
俄罗斯地域辽阔,横跨欧亚两洲,所以它的公路特点是又宽又长。公路网四通八达,把城镇和乡村连接起来,交通比较方便。在许多地区,开车半天,都难得遇见行人和车辆。
俄罗斯公路的缺点是路石差,不少地方坑坑洼洼,难于行驶。高速公路比东欧国家的宽阔,但是路面不平,道路的质量较差。长途公路两侧,除了加油站以外,很少看到餐厅、旅馆、邮电局和其他服务设施。只有个体农户在路边摆摊卖一些水果、土豆等农产品。
俄罗斯规模较大的汽车厂是下诺夫哥罗德的伏尔加汽车厂(GAZ)、萨马拉州的陶里亚蒂汽车厂和莫斯科的吉尔汽车厂(ZIL)。苏联解体前,以这几家汽车厂为主的苏联汽车工业每年共生产100多万辆小轿车。“吉尔”汽车是苏共政治局委员的专车,“海鸥”是部长们的特权,“伏尔加”是司局长享受的待遇,老百姓则购买“莫斯科人”、“拉达”和“日古利”。鞑靼共和国生产的8-12吨的重型卡车也很受工矿企业欢迎。
1995年伏尔加汽车厂生产各种汽车27万辆,其中卡车13万辆,小轿车14万辆。1·5吨的轻型卡车售价6000美元一辆,既能运货又能载客,中小型公司和企业特别欢迎;新型宽大的伏尔加小轿车,价格1·5万至4·5万美元不等,取代了过去部长们坐的“海鸥”牌以及政府司局级官员坐的老式“伏尔加”。暴发的“新俄罗斯人”也喜欢买这种新型轿车。
1992年以前,在俄罗斯很少见到西方的高级轿车。苏联解体后,随着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高级轿车迅速涌进俄罗斯,“奔驰”、“奥迪”、“大众”、“宝马”、“沃尔沃”、“林肯”、“福特”、“卡迪拉克”等名牌车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二手车。1996年俄罗斯每100户家庭中约有23户拥有小汽车。
偷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俄罗斯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比较发达,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出租小汽车等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一应俱全。1996年一张公共汽车票2500卢布,约合半个美元。乘客或者在地铁站购买汽车票,或者在汽车上向驾驶员购买,然后自己在汽车的检票机上打孔,因为莫斯科的公共汽车上没有售票员。可以购买通用月票或半月票,也可以购买公共汽车(不包括地铁在内的)月票或半月票。莫斯科的出租汽车漫天要价,非常昂贵。例如,从谢列梅捷沃机场到莫斯科市中心起码要收20美元,有的甚至索要40至100美元。
在苏联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电影解放第三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