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深海迷航载具升级工兵副驾驶都尼玛是兔子他爹吗

战地1全载具详解及兵种武器推荐 战地1载具图鉴
《战地1》里面有许多载具武器,很多玩家对这些载具武器都很有兴趣,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战地1全载具详解及兵种武器推荐,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迫击炮landship
驾驶员使用机枪和空爆/毒/...
《战地1》里面有许多载具武器,很多玩家对这些载具武器都很有兴趣,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战地1全载具详解及兵种武器推荐,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迫击炮landship
驾驶员使用机枪和空爆/毒/烟雾迫击炮
副炮位使用霰弹和高爆弹
猎手landship
驾驶员使用地图反坦克狙,射速不变
技能为紧急修复30血,去除瘫痪。毒气弹
副驾驶使用57mm!穿!甲!炮!弹!和???(忘了。。。好像是机枪?b测开了一天这个型号的主驾驶,感觉看见坦克在小队语音里报个点补一枪就炸了,包括重坦,伤害有毒)
请勿接近密集建筑物,后果自负
小队支援landship
前后都有机枪,尼玛简直了
技能是履带维修和投掷补给箱
副炮位使用高爆弹和霰弹
45号位是机枪,配合步兵push食用
重型突击A7V
主炮位使用高爆蛋和霰弹
技能是紧急维修和烟幕
2号位(正后)使用双管重机枪
其他乘员使用重机枪
重型突破A7V
尼玛是要上天啊,趁没削赶紧玩!!!!!!!!!!!!
主炮位使用超级穿甲炮弹和霰弹
技能是维修和投掷补给箱
正后方2号位使用双管机枪
左右高爆炮弹是什么gui,还让不让步兵活了啊,主驾反坦,侧面步兵被看到就死,神特么贴雷子要从正面上
这主也是要上天
主炮高爆弹和霰弹
2,3重机枪
4和5是喷火器
可惜没有护菊机枪
轻型近距支援雷诺
主炮位37mm高爆和霰弹,注意其他坦克的炮都是59mm,
现在炮塔转不动,霰弹打步兵不太好打,还和高爆共用炮弹。。。
主炮全打中都不一定能打死其他坦克,备弹数太少
技能修履带丢补给包
说实话差不多废了
武器是15发的霰弹和高爆,装弹快,可随时切换
技能是修履带和放反坦克雷
这个我b测一直在用,爹4btr收人头大家都知道有多快,这东西就是用来捞的
无需任何技术含量,无需开视角,无限备蛋可以一直开火
玩过就知道有的图根本没那么多载具让你打,被对面坦克打了直接修履带放完雷就走
离得近直接绕后艹菊
现在见过最能捞的载具
从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最强也不为过
榴弹炮雷诺
榴弹炮雷诺:听说你说我细?
然而你还是短啊
75mm主炮配机枪(主炮伤害吊到爆炸,不过算上弹道为啥不叫迫击雷诺)
技能是烟幕和维修(最流氓技能没有之一)
这个也是雷日天级的,在大手子手里破坏性极其恐怖
再加上这两个技能,我玩楼上雷诺就怕这个,两炮直接上天,打也打不过。。。
默认狗斗机
主武器双管机枪
技能是维修
没什么特别的,只是用来打其他的空中载具的的
地面支援攻击机
打步兵的攻击机
主驾高爆机炮和8*10KG破片弹(其实就是破片雷)
技能是侦查的信号弹枪
2号位使用机枪
坦克猎手攻击机
打坦克的攻击机
主驾有雷诺37mm高爆和2*50KG高爆弹(不砸中没什么伤害)
技能是修理机翼
副驾轻机枪
没什么好说的,不推荐在第一人称开
飞船毁灭者攻击机
弹幕轰炸机
主驾2*250KG破坏弹 4*50KG高爆弹
机头高爆机炮
机尾轻机枪
技能是侦查相机?!?!?(完全不知道有啥用,Q人?)
破坏弹炸载具,高爆弹炸步兵应该是
主驾开的时候要像ac130一样45度对着有人的点盘旋,没有大群敌人和坦克没有必要使用自身炸弹,
2号位才是关键输出
火焰风暴轰炸机
主驾16*10KG破片弹和9*10KG燃烧弹
技能是维修机翼
上测开过,也被炸过,打着打着就发现身边全是火,根本跑不掉,可以想象一下有9个人冲你扔燃烧弹。。。
鱼雷轰炸机
主驾有鱼雷和2*115KG破坏弹
技能是维修机翼
鱼雷对火车很有效
这东西看来就是为了炸地图炮而生的,不知道能不能炸飞艇,虽然说从飞艇上面飞过去挺作的就是了。。。
配备比基本型更重的重机枪和6发火箭弹,比较适合打击低灵活性的目标
技能是加速
舔地能力也不错
战壕战斗机
双管重机枪和爆裂箭头
技能是投掷信号弹
定位有点像阻尼aa,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爆裂箭头是一种类似于大量投掷的手雷,可以对大范围敌人进行杀伤,但是单次伤害并不足以进行击杀
多用于补刀和骚扰
迫击炮装甲车
有空爆毒气和烟雾三种迫击炮
驾驶状态所有卡车都有重机枪
卡车和运兵车都可以在驾驶中修理 !!!!
看起来射程会比步兵那个长一点,但愿吧
武器防空炮
技能是快修和烟幕
完全克制一切,平时也可以兼职打步兵,沙漠图简直丧心病狂,被打了放个烟在沙漠里一边飙车一边修
火炮装甲车
快修和反坦克地雷
火炮威力很好很强大,有高倍镜可以精确命中远距tank
在被对面坦克先手的情况下直接放雷走人,即使有快修想硬拼坦克还是太难,跑远了慢慢干就是
驾驶员的武器
驾驶员的武器都是加强版的手枪
停止手枪900射速,底下霰弹枪更是强无敌
总的来说几种枪还都挺有意思的
先把全部列表发出来(按射速排列)
骑兵和驾驶员武器
右下角显示鹤嘴锄可以破坏木板和载具
突击兵武器
突击不多说,射速快就是王道,
M18冲锋(Storm)适合精确瞄准,
M1九游8战壕(Trench)更适合盲射,
近距离几乎没有任何枪可以战胜M1九游8这把毒瘤枪
H1九游5原厂(factory)全方面压制MP18
在近战续航上更胜一筹
可惜10级才能解锁
另外MP18试验型(Experimental)是三连发,有信仰的可以尝试
支援兵武器
支援最强机枪没有之一
BAR1九游8战壕(Low Weight,应该是Trench吧,不知道为啥写着轻量型)盲射很出色,压制除了冲锋之外的所有全自动武器
BAR1九游8冲锋(Storm)在中距离制霸,高射速高伤害压制一切武器,并且稳定性是战壕型的一倍以上,就是这机瞄是完全无法拯救的,记住打之前先把人q出来
从数据就能看出来,这枪就是用来架的。。。突突突突突突
这把刘易斯支援型(Suppressive)性能还不错,灵活性比MG15更强,虽然伤害属性差一点,不过我觉得准确度还是这把更好,自带脚架和高倍镜,架枪之友
M1909高倍镜和m1909瞄准镜有点记不清了,一个有脚架一个没有,有脚架的准到可以100米外连续爆头,没脚架的准度也高的惊人,连续命中远程露出全身的敌人也非常轻松,这两把枪在准度上可以在自动武器中排第一
医疗兵武器
这两把枪定位比较像,在20m内对枪有很大优势,远距离基本不要想,
8.25加长弹匣(Extended)有更高的射速和精度
M1907扫荡(Sweeper)在载弹量和伤害上更有优势,但并未达到质变,
个人推荐先买M1907,后面转用8.25
还有8.25其他型号萎的太快,不推荐使用
曼徳龙贡狙击(Sniper)这把dmr适合打狙击战,但是注意即使有脚架也很难在满射速下保持精度,静下心来慢慢点才是正确使用方法
比起曼徳龙贡来这把dmr适合中距离游走,对技术的要求很低,换句话说就是拿去水枪吧
这把枪是医疗的10级枪,暂时还没见人用过,不过感觉综合性能应该还不错,有人买了讲下好用不?
侦查兵武器
侦查的狙其实都各有特点,鄙人不善打狙就不多说了,大家自行考虑吧,感觉买哪把都不吃亏
R1895战壕(Trench)这射速真是。。。冲锋狙不解释
M95作为b测公认的冲锋狙在盲射和方面有很大优势,直拉式枪机拉栓也不慢,虽然上面有个124射速的变态,但是不能打远的狙叫什么狙
侦查的10级武器,虽然只有一发子弹而且没镜子子弹速度还没手枪快,但是这枪在30到80m一枪死实在是吊到飞起。。。而且声音就像是在开炮,booom。。。用过绝对不后悔
试验型春田,硬生生把栓狙变手枪,很好玩,建议买来玩玩
话说1战是真的有这鬼东西。。。虽然很快战争就结束了。。。
大体分为匕首,锤和刀斧类
在攻击伤害,攻击速度和攻击距离上有所不同
同类别武器的攻击是相同的
部分有武器有独有功能
比如有的能破门,有的能拆车,有的能拆铁丝网,
个人推荐先拿初始锤子先用着,无需在这里浪费钱
(未完待续……)
看了上边这篇战地1全载具详解及兵种武器推荐,各位玩家是否都了解相关信息了呢!找精彩好玩请浏览九游。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司联系,我司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
正在加载,请稍后...
植物大战僵尸1
安卓平台下载
苹果平台下载&>&&>&&>&正文
GTA5全载具购买心得 GTA5哪个载具好
10:28:33 来源:gta5吧 作者:wangziyun315
  在GTA5中,每位玩家应该都想要很多各种各样的载具吧!但是各位玩家知道哪种载具最合适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GTA5全载具购买心得!跟小编一起看看GTA5哪个载具好吧!
  我想很多新手都在想买什么,其实你们都错了,
  不要急买那么多,送你们三个字,没吊用,有用的就骷髅马。还有你个人喜欢的,什么桑托老加速快,什么极速快都是浮云。这游戏享受的是过程,超跑只是摆设。我超跑5辆,每一辆想开,重要的是享受游戏过程。慢慢积累财富。
  下面稍微给你们介绍下。
  过任务好用,防子弹能力强。线上怕爆炸的武器,静距离打窗户人物会掉血的。
  防爆炸能力强,子弹防的很费劲
  是以上两载具综合。建议70及入手,就是慢,而且任务不给用。
  没什么好说的,有人只买最贵不买最好,有人买喜欢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超跑发挥不了他的速度,不是撞就是翻。更多就是个噱头,2天就开腻了,而且都烂大街了
  一个人玩买野人,几个基友一起玩女武神,但是遇到导弹都是一发到底,和任务不一样的。女武神还是不错的,2个加特林一个火炮,坦克杀手。最怕的是不开车拿火箭筒的,不好打,我经常拿火箭筒锁定直升机,完了还不开炮,就看它各种闪避和翻滚,完事撞大楼,杀人于无形
  没钱就买点小型客机或螺旋桨带朋友看风景,没什么用,觉得自己暴力就出手300玩的九头蛇,但是开起来比较繁琐。时间长了就好了,杀直升机和比较方便。泰坦就是多装几个人,装逼略叼
  其实没用,除了看风景。建议入手海鲨,和那个带帆的游艇,感觉不错。我朋友有个黄色潜水艇不知哪来的。
  雷克多唯一好的就是e键可以加速一会,其他和一般的也差不多,但价格差了尼玛20倍。建议买点非主流的太子车,公路赛随便买辆就行,速度太快容易撞,没鸟用
  看到喜欢的果断抢下,开去改装,别让名利束缚你,现实里被束缚的还不够吗。还有个100万的矿车,千万尼玛别买,坑到死,速度拖拉机,你想用车的时候它在郊区,开到市中心要一小时,还他妈要等红绿灯,为什么?你闯红灯压到其他车,被压的就爆炸,让后你也爆炸,让后警察就尼玛的过来抓你
  忘记说一辆很叼的车了,就是前面是皮卡,后面带个机枪的,打坦克记下,打飞机,直升机都是一下,弱点也很明显,司机和炮手容易死。
  新人想做自己进度的抢劫要12及买个20万以上房,不到12及想混的,必须找个有骷髅马的,否则你很容易死,而且要猥琐,别逞能,省的给自己难堪。如果是基友开荒就另当别论,自己研究战术,但是经常个把小时过不了一小关
  抢劫最容易的是全福银行,只能两人做,一人分10来万其实钱也不少,精英模式也挺好过的,主要是时间要快,过了钱多10万
  逃狱,最后一关有些难,主要是逃跑路线,和美杜莎降落的地方要选好,下车上飞机时候容易被打死,直升机注意杀对面直升机。
  人造实验室第一关有点难,用火箭筒速度杀了前面来的几辆警车,然后两个哨兵看箱子,买家和保镖进旁边白色卷帘门车库,次把次就过了。
  人造潜伏任务,切记戒骄戒躁,沟通好一起杀,多看小地图雷达和你们的距离。最后一关天上两个最舒服,地面的很危险,猥琐点过,也就没什么。打直升机的时候一定正对敌人直升机,这样两加特林都能打,副驾驶也方便打
  下来是首轮募资,这个剧情的抢劫任务最坑爹,一是有时间限制,二是钱给的最少分红也少。三是也不是很容易过。明天再讲把睡了,
  两个小冷知识,想开太平洋的抢劫,没必要一个个的抢劫按顺序坐上去,是任何抢劫任务从头到尾通关5次就行了。比如5个逃狱。或者3次逃狱2次人造
  还有就是首脑,4个人分两组做全福,做完汇合,一起逃狱,
  让后按顺序从逃狱做到太平洋结束。
  途中不能有人死,都要开困难模式,死一次就从全福在开始坐,任务失败没关系,如果快死了就速度拔网线,不让你死亡数据传送给服务器。
  GTA5全载具图鉴: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责任编辑:向南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相关攻略:
游戏制作:Rockstar Games
游戏发行:Rockstar Games
游戏平台:PC/Xbox360/XboxOne/PS3/PS4
上市时间: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宋楠:解放军首款8x8黄河JN-252型载具
仅以本文向伟大祖国67年华诞致敬!
就在朴槿惠政府及南朝鲜伪军部署“萨德”防空系统,中国政府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文化以及众多层面展开制裁南朝鲜同时,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火箭军)随即进行DF-21C地对地导弹演习。在此契机,笔者独家解读我军装备首款为第二炮兵部队研发、装备的8x8全轮驱动重型载具。
1950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地面战场被我人民志愿军多次击败。为了挽救败局,美帝国主义甚至对我国进行核威胁。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日,东风-2A导弹携带当量1.2万吨的原子弹弹头发射并准确击中目标,标志着我国第一颗核导弹成功发射并具备作战能力;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济南重汽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研发背景:
至此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以及投放用地对地导弹的国家。这也标志着我人民解放军打击手段多样化,具备核威慑的战斗力。但是受制于我国重工业、汽车行业基础薄弱,至1970年代初都没有可牵引、装载,在研中的DF-3(东风-3)系列中程地对地导弹的载具。虽然,一汽的“大解放”CA-30A系列6x6越野卡车量产,并成为我军最为重要的轮式装备。但是,载荷不足5吨的CA-30A系列越野卡车,完全不能满足第二炮兵部队牵引、运输整套DF-3中程地对地导弹系统(包括牵引车、油水电补给车等)的硬性要求。
DF-3中程导弹,于1960年代研发、1966年12月试射、1971年5月服役。导弹全长24米,弹径2.25米,起飞重量64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机动发射,最大射程2800公里,(后续改进型号:东风-3A为4000公里)。可携带1枚威力为2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3枚威力为5-10万吨TNT当量分导核弹头(东风-3A),命中精度米。具备打击日本、关岛、东南亚、印度、中亚、伊朗的全境,波斯湾、马六甲海峡全境,以及俄罗斯的大部、伊拉克等部分地区。
事实上,DF-3中程导弹以及与之匹配的核弹头完成测试并进入战备值班状态后,处于“有弹无车”的状态。DF-3的机动性、隐蔽性以及生存性都大打折扣。
就在1950年代中期-1960年代初,根据《中苏友好协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大量重工业基地。其中就包括长春建设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并在此生产源吉尔-157型6x6越野卡车的“大解放”CA-30A系列车型。
为了打击第一次西藏叛乱,一汽和北京201轮式车辆研究所的前身单位,联合研发出64式6x6装甲车。整车动力、传动、驱动系统全部移植自CA-30A车。成熟的车桥技术也限制了64式装甲车扩展性能和车族化发展潜力。
几乎与此同时,一汽利用引进自苏联高尔基车厂的车桥技术发展出8x8技术以及测试用装甲车(仅有3台)。与64式装甲车采用整体桥非承载式悬架不同的是,准全新的8x8测试用装甲车采用承载式双A型摆臂独立悬架技术。整车动力总成和传动系统仍然采用CA-30A使用的方案,整车具备更优秀的通过性、空间布局、承载能力和改装潜力,但薄弱的动力制约了整车(车族化)发展。实际,一汽研发出的这套8x8轮式装甲车的有效载荷只有3.5吨。不成熟的双A型摆臂、胶套、稳定杆以及传动半轴防尘套的品质始终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总的来说,至1960年代中期,我军轮式装备以载荷3.5吨级6x6“大解放”CA-30A和载荷2.5吨级4x2南京NJ-130卡车为主。
载荷5吨的6x6驱动中型载具,也只有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制造的东方红665型越野卡车。东方红665越野卡车引进自法国贝利埃公司的GBC越野卡车技术,通过对其进行全向仿造国产化而来。遗憾的是,东方红665型越野卡车品质尚未稳定、产量也难以满足解放军炮兵(牵引122mm口径以上火炮)使用。
载荷更大的多驱动桥全轮驱动的载具尚未形成定型标准,配合第二炮兵DF-3型地对地导弹运输载具的进度严重落后!
1966年,一机部在北京召开了由一汽、二汽、南汽和陕汽等车厂参加的越野车会议。会议围绕着展开多款中、重型军用越野卡车(载具)研发与立项一提。此时,北汽的0.5/0.75吨级BJ-212轻型越野指挥车开始量产、一汽的5吨级“大解放”CA-30A系列越野卡车已经进入部队服役、二汽的选址工资已经展开、南汽引进苏联GAZ-51技术国产的NJ-130系列2.5吨级卡车量产。唯独缺乏载荷5-10吨级(牵引DF-3导弹以及相关辎重)重型载具。
此时,第二炮兵装备的DF-3系列中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发进入尾声。为了尽快解决“有弹无车”的局面,由济南重汽承担为我军研发首款8x8全轮驱动重型载具的重任。
济南重汽:始建于1935年,是中国最早的重型汽车生产厂,曾经开发和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型卡车)。济南重汽于1956年开始自主研发设计制造汽车。1960年4月试制出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重型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后来毛主席到济南视察时,参观了这辆样车,朱德元帅亲笔题写"黄河"。几十年来,共生产重型汽车数十万辆,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河JN-150型卡车,以斯柯达706系列重卡为原型进行逆向仿制,最终完成国产化。1963年黄河JN-150型卡车定型后的30余年,“黄河卡车”始终如一承担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输主力重任。
1960年6月研发的测试用黄河JN-250型6x6越野卡车。为解放台湾岛,黄河JN-250型8吨级6x6卡车具备空投、空降作战能力。驾驶舱的前风挡玻璃可以向前翻到、左右4车门可拆卸上半部、驾驶舱软蓬可折叠或拆卸、后货箱栏板上半部可拆卸(与驾驶舱保持完全相同的高度),可容纳近研发中的运-8型运输机。
黄河JN-250型6x6越野卡车的出现,实际上时代有应急、测试色彩。在准原型车黄河JN-150(4x4)型基础上,增加了第3驱动桥,增高车身、加强结构并载荷8吨。
根据一机部要求,济南重汽在1968研发出黄河JN-251型8x8驱动重型载具。虽然黄河JN-251采用8x8轮驱动,但是有效载荷只有3.5-4吨,根据一汽研发的测试用8x8驱动装甲车技术(并未使用双A型下摆臂独立悬架),搭载自“大解放”CA-30A动力、传动技术和悬架解决方案。小批量生产的黄河JN-251型8x8驱动重型载具,被我第二炮兵某部应急使用。但从终端“用户”使用体验看,黄河JN-251最大问题还是“小马拉大车”。
黄河JN-251的整体技术标定,与一机部制定的多驱动桥重型“一代军”要求相差甚远。“一代军”包括北汽的BJ-212、一汽的CA-30A以及1970年代中期推出的二汽EQ-240。而多驱动桥重型“一代军”项目标定包括8x8驱动结构、独立悬架以及带防滑差速器等基础要求,并没有在JN-251上体现出来。
换句话说,黄河JN-251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摆脱一汽CA-30A的技术规范,虽然增加了一个驱动桥,但采用分时驱动系统,非独立悬架的结构,没有达到第二炮兵应用在DF-3中程地对地导弹系统的影响需求。
万般无奈,黄河JN-253型6x6驱动重型载具,在原来老的黄河JN-150上面改进而来,增加了一个后桥,全新的第1驱动转向桥(红色箭头)的转向拉杆(白色箭头)经过加强,以应对超负载状态下的转向要求。
但是为了应急我们开始生产253,253是在原来老的黄河JN150上面改进而来,增加了一个后桥,当时总共生产了156辆JN-253先装备部队。黄河JN-253型6x6越野卡车作为过渡车型而生产,济南重汽继续攻坚黄河JN-252。
1970年,第一批8x8驱动黄河JN-253型重型载具研制成功,为了达到整车轻量化,整车悬架由铝合金材质构成。为了提升车架纵梁(长达8.8米)强度,改成Z型(横截面)并将钢板厚度提升至10毫米。全新的双A型下摆臂+双行程减震器+扭杆弹簧构成全独立悬架,为此特别从617厂和618厂引入新技术,并加工出1.7米长、45毫米(直径)和55毫米(直径)两种带花键的扭杆弹簧。
在研发过程中,济南重汽为了解决8.8米长、10毫米厚的车架,重汽采用“分段压制,最后成型”方式(近乎今日流行模块化分段加工一体合装模式),制造出符合规格的车架。
对于两种口径的扭杆弹簧的制造,济南重汽也开发出全新的加工技术和流程。当时济南汽车制造厂热处理车间的高温炉深井炉马弗缸深只有1.2米,加工1.7米扭杆弹簧至少需要2.2米深的马弗缸。这就意味着加工1.7米扭杆弹簧不能全部没入1.2米马弗缸,如果采用“分段压制,最后成型”方式,将导致扭杆弹簧受力不均,刚性不均衡。最终采用将两个1.2米长马弗缸焊接,利用“分段加热、分段控制”方法,并由10多位老技工用甲醛分裂法制造保护气体,最终确保扭杆弹簧制造成功。
最终,在1971年黄河JN-252进行路试;1974年黄河JN-252完成与东风-3中程地对地导弹进行合装的探讨;1976年黄河JN-252完成了定型!
从1970年开始小批量样车测试至1989年,由济南重汽研发、生产的黄河JN-252型8x8轮驱动重型载具共生产出1422台()。先后成为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的DF-3中程地对地导弹牵引车(及全系统功能模块方舱载具);DF-5远程地对地导弹牵引车和运载车(配合对沙特的DF-5系统出口军贸)。由黄河JN-252型载具牵引的DF-5远程地对地导弹全系统,参加1984年见过35周年大阅兵。
近日,笔者有前往济南重汽厂对翻新之后JN-252型8x8重型载具进行独家拍摄评测。因为拍摄场地为济南重汽军品生产车间,为了保证军品正常生产以及遵守保密制度,笔者将拍摄背景涉及的军品进行模糊处理,尽请见谅。
2、济南重汽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技术标定:
笔者拍摄的这台黄河JN-252型8x8轮重型载具制造于1976年9月、底盘编号181、发动机编号7605705。
设计于1960年代中晚期的黄河JN-252型8x8轮重型载具(后文简称黄河JN-252型)驾驶舱在JN-251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动力舱进气格栅向前倾斜,与风挡玻璃行程一定夹角利于高速行驶冷空气加速流入(变相提升散热效率)。
2.1、外观:
黄河JN-252型长宽高为60毫米;第1、2驱动桥轴距1350毫米;第2、3驱动桥轴距2600毫米、第3、4驱动桥轴距1350毫米;整车整备质量13.5吨;越野工况下载荷5吨;公路工况下载荷10吨;牵引质量18吨;最大车速64公里/小时;最大涉水深度0.8米。
黄河JN-252型第1、2转向桥同样具备驱动效能,与第3、4驱动桥轴距相同,动力前置、传动组件中置、有利于均衡整车负载,保证多种工况下车身姿态保持稳定。
从黄河JN-252后向特写看,下A型摆臂几乎与驱动桥差速器壳体相持平,底盘平整有利于提升整车复杂路况下的通过性。
笔者拍摄的这台黄河JN-252型,原本在第二炮兵某部服役,用于超宽方舱承载。为了提升驾驶安全系数,前保险杠两端加装红白涂装的示宽指示杆。前照灯、防空灯一次布置在前保险杠两端,转向灯固定在驾驶舱两端。为了适用于油料以及洲际导弹燃料运输需求,排气管安装在驾驶舱与前保险杠之间。
似乎这台修复后的黄河JN-252型防空灯并非原品,而是选用北汽BJ-212适配的备件。上图黄河JN-252防空灯为正常照明模式(遮光罩开启),可以用作夜间正常行车照明。一旦遮光罩关闭,在夜间行车时,照明角度降低,便于驾驶员最低限度行车,规避行车灯开启后敌军空袭时,起到指示己方位置作用。
黄河JN-252型前保险杠为钢制,通过2组各4只螺栓与车架固定,并安装2组牵引套件。上图中黑色竖起的钢板则是处于收起状态攀登用脚蹬。
脚蹬放平并展开第二段后的状态,便于车组人员擦拭前风挡玻璃,并添加散热循环水。
上图为黄河JN-252型后组合灯特写。原车的后组合灯已经被翻新的一体化灯具替代,防空灯也为现代制品。
上图为黄河JN-252型驾驶舱特写。散热格栅与前风挡玻璃呈一定夹角设定,前风挡玻璃与车门玻璃之间增设观察用角玻璃。驾驶舱内双排座椅、4人车组设定。
“黄河”标识中央,设定散热器盖(用于添加循环水)。
固定在角玻璃上下端的反光镜具备凸面功能,可增加反射视场。目测,这具反光镜为现代制品。
车门外拉手由上向下顺时针旋转开启,配合驾驶舱侧围攀登扶手进出。
上图为黄河JN-252型驾驶舱右后角度特写。在驾驶舱后部设定2组观察窗以1组换气用百叶窗。
驾驶舱采用1组钢板簧(红色箭头)和2只减震器(白色箭头),缓解行驶中来自路面的冲击。
以笔者不足1.74米身高作为参照,进入黄河JN-252驾驶舱起码需要3个动作。
1:整理好衣服,做好热身运动
2:右腿抬高,蹬踩前轮,左手握住左前车门内拉手、右手握住驾驶舱侧围外拉手
3:一鼓作气,靠双手、双腿和臀部的爆发力,“窜入”驾驶舱。
2.2、内饰:
坐在喷涂成浅蓝色黄河JN-252型驾驶舱,仿佛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硕大的方向盘、众多的圆形仪表、窗明几净的风挡玻璃。yes!就是这个味儿!
“平头”设定的黄河JN-252型,发动机内置在驾驶舱内的“大鼓包”中。上图为黄河JN-252驾驶舱内特写,拆卸左右各2只锁扣可以打开发动机舱盖。
上图为黄河JN-252型配置的制动管路和轮胎压力调节系统的油水分离器。虽然同时期苏军多款轮式装甲车以及乌拉尔系列卡车都装备了胎压调整系统,但我军的“大解放”以及后来的“大东风”越野卡车并未装备此功能。而黄河JN-252标配的胎压调节系统,也因为密封件品质问题最终被使用单位弃用。
根据济南重汽设定的操作要求,黄河JN-252型启动前,制动系统空气压力不能低于3.5公斤/平方厘米;行驶中空气压力4-7公斤/平方厘米。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组合仪表特写。全部指针式全密封仪表,具备在高海拔、沿海地区、极冷和极热地区运行准确的性能。
白色箭头:车速表
黄色箭头(左侧):电流表
蓝色箭头:燃油表
红色箭头:气压表
黄色箭头(右侧):水温表
绿色箭头:防空灯控制开关
笔者忘记拉箭头的仪表:地面压强表(配合轮胎压力调节系统)
上图为黄河JN-252型定型测试时特写。所有驱动轮都配置了中央充放气系统(白色箭头)。而这套通过轮毂外侧与对应的驱动桥高压管路连接方式,已经在1970年代中期被苏军装备的BTR-70系列轮式装甲车以及乌拉尔系列6x6越野卡车所摈弃。
在定型后终端客户使用中,也因为管路渗漏不保压导致故障,最终被终端客户拆除。在随后的30年中,一汽、二汽生产的多款轮式载具,均在设计时集成了内置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还是受制于密封材料不过关而半途而废。自1980年代末期研发的90式轮式装甲车配置了这条系统,算是解决了密封材料问题。直到2012年,二汽东风2代长轴猛士装机车服役,解放军才算彻底拥有合格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
位于驾驶员座椅与发动机舱盖之间区域,布置了5前速手动换挡杆(红色箭头);全轮驱动(8x8)高速比换挡杆(黄色箭头);全轮驱动(8x8)低速比换挡杆(白色箭头):手制动手柄(绿色箭头)。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离合器踏板(左侧)、制动踏板(中央)和油门踏板(右侧)特写。离合器和制动踏板尺寸相同并固定在驾驶舱焊接前围板上,油门踏板固定在发动机舱左侧壁上。离合器与制动系统没有配备任何助力系统,工作强度大,对驾驶员体力要求颇高。
位于离合踏板左侧的碰触开关(红色箭头)用于控制“滴滴喇叭”。
位于黄河JN-252型副驾驶员一侧仪表台储物箱翻开后,可以容纳简单地维修工具和自卫用手枪及配发弹药。上图是笔者的诺基亚9300个人通讯终端(翻开状态)置于储物箱内,用于对比空间。
上图为发动机舱从右侧开启1只锁具后的状态。侧盖上的密封条(黄色箭头)完好,上盖的密封条(红色箭头)呈撕裂状缺失。
黄河JN-252型驾驶舱2块前风挡玻璃,均可单独开启(可调节并固定2个角度)。
白色箭头:固定在前风窗内部顶端的雨刷器电机
绿色箭头:驾驶员一侧关闭状前风挡玻璃滑动轨道
红色箭头:副驾驶员一侧开启状态前风挡玻璃滑动轨道
黄色箭头:滑动轨道2段限位点。
上图为副驾驶员一侧角玻璃内侧状态。
副驾驶员一侧车门内状态。手摇玻璃升降器被固定在“X”型钢制内饰板。
黄色箭头:车门内拉手
红色箭头:玻璃升降手摇开关
白色箭头:车门锁内开关
或经过返修,手摇升降器运行自如,扭矩轻盈。
驾驶舱两侧车门都配有2段锁具。没段锁具各固定1只螺栓(于车身焊接),车门密封条为翻新时重新安装。
上图是驾驶员位置前围板制动管路“四通”(白色箭头)和前围线束配电盒(红色箭头)特写。简单的线束配置,有利于战时快速维修。
上图为笔者在副驾驶员位置向后驾驶舱后部拍摄特写。驾驶舱后部设定2具观察用玻璃,顶部开有1具前后翻起的顶盖。
请注意,笔者拍摄的这台黄河JN-252型驾驶舱顶部内饰板采用类似于亚克力饰材,并用铝合金饰条镶嵌,具有十足的80年代装修风格。
顶盖开启状态特写。
上图为笔者站在驾驶舱,身体探出顶盖拍摄到黄河JN-252型后部特写。
2.3、悬架:
黄河JN-252型采用动力前置、分动器中置,前1、2驱动桥间距转向桥与后3、4驱动桥标配防滑差速器。全部驱动桥采用双A型摆臂+双形成减震器+扭杆弹簧独立结构。其中,为了降低整车自重,提升悬架强度,引入国内首创铝合金下A型摆臂。要知道,45年(1970年-2015年)之后,铝合金下摆臂才出现在比亚迪唐的后悬架中。
备注:从1970年-1976年开始生产的前100余台黄河JN-252型(包括测试用)装配了铝合金下摆臂。后续千余台黄河JN-252型下A型摆臂换装钢制(铸造)下A型摆臂。加工工艺不过关以及镶嵌的胶套品质难以保障,终端客户反馈给济南重汽厂“性能让位可靠性”意见。
上图为黄河JN-252型前悬架特写。笔者拍摄的关于黄河JN-252型动力、传动、悬架、转向等高清大图为全网首发。
黄色箭头:带有液压助力的蜗杆式转向机
蓝色箭头: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转向拉杆转向力矩传递流程
白色箭头:液压助力油储液油缸
浅绿色箭头: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副驾驶员一侧)上A型摆臂(钢制)
深绿色箭头: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副驾驶员一侧)下A型摆臂(钢制)
红色箭头:带有防侧滑功能的差速器
红色箭头:上海SH6135Q-1型水冷柴油机油底壳放油螺栓
白色箭头:第一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加注口螺栓
黄色箭头:第一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放油螺栓
从上图清晰可见,黄河JN-252型驱动桥全部采用非整体桥,而是采用带有橡胶防尘套传动半轴式结构。即便同时期生产的“大红旗”、“小上海”都是类似于卡车扣个壳子的整体桥+承载车身结构。
红色箭头:蜗杆式动力转向器
黄色箭头:第1驱动转向桥转向拉杆(总成)
蓝色箭头:液压助力油储液油缸
上图为笔者从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驾驶员一侧拍摄特写。第1驱动转向桥的转向拉杆共有6组构成,从转向机引出的具备前后摆动的拉杆,将力矩传递给专线桥拉杆组,经过副驾驶员一侧液压助力油储液油缸“助力”,让左右驱动轮的转向力矩更均衡。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副驾驶员一侧)悬架特写
绿色箭头:下A型摆臂(钢制)
绿色箭头:上A行摆臂(钢制)
蓝色箭头:转向节
红色箭头:传动半轴(差速器一侧)橡胶防尘套
白色箭头:传动半轴与转向节链接的万向节
黄色箭头:控制制动分泵
黄河JN-252型匹配的双A型摆臂结构,在当时处于国内独一无二技术标定状态。在铸造上A型摆臂时,济南重汽厂发扬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先将铸造用毛坯各个部分重量精确计量,然后使毛坯在铸造中合理分配,掌握好成型之前初坯尺寸,成型时获得有利的走料与初摸条件。最终由济南重汽自行加工的上A型摆臂达到设计要求。
上图为黄河JN-252型下A型摆臂特写。虽然后期装车的下A型摆臂改为钢制,但是在结构上还是进行了减重与强化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为了简化后勤供应以及维修便利性,全车8只下(上)A型摆臂均可互换。
这一高度通用化的设计理念,首开国产军用车先河。
为了应对高负载复杂路况具备设计范围内的机动性和通过性,黄河JN-252型为每只驱动轮都配置2组不同行程液压减震器。
红色箭头:标准行程减震器
黄色箭头:短行程减震器
白色箭头:传动半轴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副驾驶员一侧配置的扭杆弹簧(红色箭头)特写。在前文提及,黄河JN-252型的“Z”字形车架、双A型摆臂、扭杆弹簧以及全轮驱动西酮,在当年是相当领先的配置。为了加工2种长度的扭杆弹簧,济南重汽特别从617厂和618厂引进全新的加工技术。
黄河JN-252型第1、2驱动转向桥匹配的扭杆弹簧长度为较1.7米、直径45毫米;第3、4驱动桥匹配的扭杆弹簧长途同为1.7米、直径55毫米。较小直径的扭杆弹簧获得的扭矩,小于较大直径的扭杆弹簧;相对应第1、2驱动转向桥抑制轮下跳动量小于重载的第3、4驱动桥。根据反复测试与修正,黄河JN-252型的扭杆弹簧左右扭力尅一达到160度。
即便是进入1990年代,采用扭杆弹簧的国产民用车以及军用车都没有出现。早在1970年代初,济南重汽制造的扭杆弹簧符合黄河JN-252型相关需求。讽刺的是,直到2016年北汽(越野车基地)制造的BJ-80轻型越野车(三代军)匹配的扭杆弹簧,仍然存在异响和扭力力矩不均衡的不可解决的问题。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第1驱动转向桥适配的转向拉杆胶套特写。在黄河JN-252型试制初期,存在包括驾驶舱内(含发动机舱盖)的密封效能、转向系统匹配的胶套以及传动半轴橡胶防尘套,存在着密封不严、高速行驶防尘套破裂以及在高温、高寒环境下橡胶材料构造疲劳等问题。
经过几轮改进,济南重汽在兄弟单位支持下,为黄河JN-252型换装合格的橡胶材质多种附件。
8x8驱动的黄河JN-252型,第1、2驱动桥具备转向功能,转向系数和角度相同,H型转向系统的部分拉杆可互换。
每条驱动轮轮毂位置都匹配了中央充放气系统。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第1、2驱动转向桥转向系统简图。
1、第1驱动转向桥左前转向横拉杆
2、第1驱动转向桥左后转向横拉杆
3、左转向臂
4、第2驱动转向桥左前转向横拉杆
5、第2驱动转向桥右前转向横拉杆
6、右转向臂
7、第1驱动转向桥右后转向横拉杆
8、第1驱动转向桥右前转向横拉杆
9、中横拉杆
黄河JN-252型转向系统,与日军陆军装备的96式8x8驱动装机车相似。
上图为黄河JN-252型右转向臂(红色箭头)特写
上图为右转向臂第2驱动转向桥左、右转向臂(红色箭头)和左、右前转向横拉杆(白色箭头)特写。
红色箭头:标准行程减震器上端结构特写
蓝色箭头:标准行程减震器上端与车架固定的螺栓和橡胶衬垫特写
白色箭头:短行程减震器上端结构特写
黄色箭头:段行程减震器上端与车架固定的螺栓和橡胶衬垫特写
2种行程减震器固定螺栓直径不同、衬垫不同、减震器行程不同,或出于、在复杂路况行车对悬架以及车架保护。不同阻尼的减震器(行程)可分段吸收来自路面对车身的冲击。
上图为黄河JN-252型第4驱动桥扭杆弹簧特写。黄河JN-252型为第二炮兵部队而设计,牵引DF-3中程地对地导弹,并可具备承载更重的功能模块。这就需要第3、4驱动桥载荷强于前部,为了保持悬架的互换性,不能修改摆臂和减震器的载荷标准,因此只能在扭杆弹簧效能上进行调整。
红色箭头:第4驱动桥扭杆弹簧(可以与第3驱动桥适配且不分左右)
黄色箭头:在车架固定扭杆弹簧的7条螺栓特写
2.3、传动:
上图为黄河JN-252型传动组件结构简图
纵置的上海SH6135Q-1型水冷柴油机通过传动轴与变速器和分动器向链接;一部分动力经过分动器向第2、1驱动转向桥输送;一部分动力经过分动器向第3、4驱动桥输送。黄河JN-252型4条驱动桥全部为轮边减速桥。
黄河JN-252型的传动系统,与一汽“大解放”CA-30A的整体桥+“1分3”式传动系统完全不同。黄河JN-252型虽然没有匹配重型贯通桥,但通过为每条驱动桥加装1只分动器,而解决动力依次传输及简化传动结构的问题。
上图为黄河JH-252型第3、4驱动桥及传动轴特写。
红色箭头:第4驱动桥差速器
黄色箭头:第3驱动桥差速器
白色箭头:第3驱动桥适配的分动器
蓝色箭头:第3、4驱动桥之间的传动轴
绿色箭头:第2驱动转向桥差速器
黑色箭头:第1、驱动转向桥差速器
无论一汽“大解放”CA-30A系列开始量产的1960年代,还是二汽“大东风”EQ-240开始小批量生产1970年代(中期),都采用相似的整体桥+非独立悬架驱动技术。
上图为笔者在今年9月份晚些时候拍摄到陕汽的SX2150军用载具,采用全新研发的双排驾驶舱,车门反向对开(并可互换至所有位置)。笔者拍摄的这台陕汽SX2150为同系列车型最新改型。
上图为第2、3驱动桥以及主传动轴结构特写。
红色箭头:分动器向第1驱动转向桥传递动力的前驱动轴
黄色箭头:分动器向第2驱动桥(差速器)传递动力的中间传动轴
蓝色箭头:第2驱动桥上摆臂(拉杆)
白色箭头:第2驱动桥右后下A型摆臂。
为了提升整车后勤补给压力,最新改型陕汽SX2150系列载具的第2、3驱动桥左、右传动半轴、上摆臂、减震套筒、以及制动真空阀体可以全部互换。而全车6只下A型摆臂可以任意互换。
如上图所示,1960年代末期研发、1970年开始测试的济南重汽黄河JH-252型8x8重型载具传动技术,与2016年9月展示的陕汽“三代军”SX重型载具传动技术几乎相同。当然,间隔46年的传动技术虽然结构相近,但是在传动效率和系统可靠性上差距较大。这也从侧面反映,济南重汽在黄河JH-252型设计之初的技术标定有着相当超时代的远见。
上图为布置在黄河JN-252型第2、3驱动桥之间的变速器和分动器(动力再分配总成)特写。
红色箭头:上海SH6135Q-1型水冷柴油机
黄色箭头:5前速手动变速器
紫色箭头:换挡机构
绿色箭头:动力再分配总成
黄色箭头;后传动轴轴间减速装置(鼓式制动器)
蓝色箭头:后传动轴(至第3驱动桥)
为了保持黄河JN-252型的通过性,搭载的发动机、变速器、动力再分配总成全部安装在车架中上部,以保证动力总成最低端不凸出于车架下部。
上图为黄河JN-252型高、低速换挡杆(近乎于分时4驱系统的4H、4L控制模式)。
白色箭头:黄河JN-252型8轮驱动高速挡(8H)
红色箭头:黄河JN-252型8轮驱动低速挡(8L)
黄河JN-252型桥间传动轴全部为12花键结构(红色箭头)。第1、2桥间传动轴与第3、4桥间传动轴可互换。
黄河JN-252型搭载了一台SH6135Q-1型直列6缸12升排量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147千瓦、最大负载发动机水温不超过90摄氏度。而SH6135Q-1型柴油机,则是当时能够使用的最佳机型。
SH6135Q-1型柴油机具备以下技术特征:
4行程压燃式、W形燃烧室,6缸直列、缸径135M、行程140MM。发动机排量12升、压缩比16.5、功率。发动机最大输出160马力/1800转/每分钟、气缸盖铸铁可卸式、每2缸一个、活塞为硅铝合金凹顶式、活塞环3气环、1油环、活塞销全浮式。曲轴为球磨铸铁、无平衡块、7道主轴颈、主轴承为单列向心短圆柱滚柱轴承、凸轮轴颈7道、气门型式为顶置式。。。。。。
白色箭头:SH6135Q-1型发动机(右侧副驾驶员一侧)橡胶悬置支架
上图为黄河JN-252型采用的“Z”字形车架的截面特写。作为黄河JN-252型的悬架基础,济南重汽引入的“Z”字形车架,要为独立悬架和扭力弹簧匹配提供最坚固的支撑。在全负载状态下,车轮上下跳动,通过扭杆弹簧抑制,都需要车架的刚性与韧性相匹配。
上图为济南重汽在售的某款重型载具复合车架特写。
白色箭头:基础车架
红色箭头:第1层加强车架
黄色箭头:第2层加强车架
上图为轮胎拆卸后黄河JN-252型第4驱动桥的双A型摆臂、减震器、扭杆弹簧特写。
3、济南重汽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定型:
从1970年12月,黄河JN-252型通过了由一机部、七机部、第二炮兵部队和山东机械工业局等25家单位的产品鉴定后,正式进行小批量生产。
1971年2月,济南重汽厂进行第2轮黄河JN-252型生产,并向一机部提交筹建“252车间”的申请。
1971年3月,济南重汽厂为了再次确认黄河JN-252型性能,同时进行图纸重新研究和道路测试。黄河JN-252型道路测试分为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在南方6省份基型2.5万公里普通道路测试;第2阶段在济南军区白马山坦克试验场进行复杂道路强化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黄河JN-252型底盘极为优越,完全可以适应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多种复杂道路。
1971年12月,在新成立的252车间,黄河JN-252型与黄河JN-150型混线生产,当年向七机部交付20台黄河JN-252型。
1972年3月,252车间共编制有125名职工,生产厂房面积4千平方米,安装有56台专用设备,用于生产轮边减速桥、独立悬架、转向系统和离合器,以及担负黄河JN-252型最终合装与调试任务。
1972年12月,济南重汽当年向第二炮兵部队交付50台黄河JN-252型。
1974年4月,DF-3中程地对地导弹选用黄河JN-252型为整套系统牵引、运输载具。通过先期试装反馈的意见,对黄河JN-252型存在的发动机功率不足、冷启动困难等问题进行改进。并准备进行“高温、高海拔、低温”试验(2高1低)。
1975年5月,有济南重汽厂领导及技术人员与第二炮兵部队、七机部、上海柴油机厂组成24人构成的黄河JN-252型“2高1低”测试车队。测试车队在山东聊城地区基型平原区测试;在济南军区白马山坦克试验场进行复杂路面测试。
1975年6月,2台完成平原区测试的黄河JN-252型前往青海共和县、西宁市和达坂山地区进行高原测试(海拔米)。
1975年7月,2台完成高海拔测试的黄河JN-252型,前往湖北麻城地区进行高温测试(海拔50米、夏季温度33至39摄氏度)。因为麻城地区温差小湿度大,较海南测试场更适合进行高温测试。在麻城地区进行驾驶舱通风和隔热测试、攀爬长坡道热状态测试、空压机充气(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测试以及满载状态坡上起步测试。
1976年12月,2台完成高温测试黄河JN-252型,转运至内蒙古呼伦贝地区进行低温测试(-22摄氏度至-40摄氏度)。在呼伦贝尔地区着重对发动机低温启动、驾驶舱热采暖、风挡玻璃除霜以及寒带山区道路测试(含涉雪、冰面起步)。
从1970年至1975年间,超过30台黄河JN-252型进行了海拔4000米至50米、4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从绝对干旱的西北地区到湿度高达80%的长江进行了广泛测试。通过测试,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完全满足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列装的DF-3中程地对地导弹武器系统配套使用的要求!
1977年1月,在济南召开了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定性会议,一机部、二机部、七机部、总后军械车船部、地对地导弹定型委员会、第二炮兵部队、工程兵部队、济南军区以及济南重汽等单位观摩黄河JN-252型机动演示。与会单位确定了黄河JN-252型具备较高的越野性和良好的平顺性,操纵比较轻便,环境适应性也基本满足了使用要求,最终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通过定型认定,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成为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装备的首款通过“型号牵引”模式研发的专用载具!
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已经不再作为一款越野车研发,而是用于担负我国安全威慑“美帝”、“苏修”的DF-3中远程核导弹的保障重要组成部分。
1976年6月,经过8年研发和测试之后,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成为DF-3中程地对地导弹牵引车,并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改进。
日,由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牵引的DF-3型中程地对地导弹方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政军领导集体的检阅!
1987年6月,“JN-252型拖载液体地地战略武器运载发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至1989年,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共发展出ABCD4款改型。其中A型为DF-3牵引载具、B型为液态燃料加注载具、C型为舟桥转运载具、D型为300毫米口径卫视系列远程火箭炮补给载具。
从1960年代至1990年代,我国轮式载具始终处于追赶武器装备发展的状态。一汽“大解放”、二汽“大东风”、陕汽以及后来的北方包头,主要装备并不能完全满足第二炮兵使用的特殊需求。尽管黄河JN-252型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也只有济南重汽发展并装备了性能优越、品质可靠的专用载具,为第二炮兵部队的装备建设提供支持。
4、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从新中国诞生之初,就在危险中蹒跚前行,甚至成为美国、苏联核打击的首要目标。一汽、二汽、北汽以及重汽等核心车厂,始终为人民解放军在装备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这其中,济南重汽的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首款为第二炮兵专门研发的装备。无论是国防安全,还是汽车工业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
也正是从济南重汽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开始,万山、三江、陕汽、北方包头、一汽、二汽等车厂开始为我第二炮兵部队提供超过30余种专用载具。
今天,在我国崇山峻岭、荒漠戈壁、青藏高原、林海雪原以及西南边陲,都有我国各个车厂研发并制造的重型载具牵引、搭载多款核(常规)导弹,进行战备值班。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济南重汽的黄河JN-252型8x8重型载具开始的。
文/电动汽车时代网评测编辑宋楠
欢迎加入宋楠的公众号“换个角度看车市”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写的挺牛逼的
我写的还是挺牛逼的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野行动载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