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拿了空间头像忘记扣1已经对全部人开放,但是我拿另一个QQ进拿了空间头像忘记扣1观看为什么会显示“加好友”?

拒绝访问 | lusongson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lusongson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6e167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朋友圈属于中老年,QQ空间才是95后的地盘
雷册渊 龚丹韵
[摘要]95后在网络上的甄别方法,或许不是品牌消费,而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喜欢相同的明星,有相同的好恶判断。如果我说的名词你听不懂,我就把你排除圈外。95后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主流群体,开始陆续登上社会舞台。但在很多成年人的认知世界里,95后仍是个“谜一样的生物群体”,想走近他们,却好似隔着千山万水。QQ空间这款老牌社交产品,是了解95后的一扇窗。拥有6.53亿活跃用户的QQ空间里,3亿多活跃用户年龄在25岁以下,近2亿人在20岁以下。年轻人在QQ空间里做些什么?透过QQ空间,我们能读出这个年轻群体什么样的生态与心态?代际鸿沟前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内心认同父母懂得多,父母更有经验;但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未必比自己懂,大人们讲的未必对。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展之快,导致不同代际之间的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经验判断差异很大。代际的鸿沟犹如一条“天沟”,由于彼此缺乏对方的体验,沟通时往往鸡同鸭讲,在95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身上,这些特点尤为明显。进不去的QQ空间“到底你的QQ空间里有什么呢?能不能让我看看?”王静怡的父亲不止一次地问过女儿这个问题。王静怡是一名出生于1998年的女孩儿,成绩优异的她已经在今年成功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保送资格。每天午休和晚上10点之后,与同龄人在QQ空间里“碰个头”,成为她和朋友们心照不宣的习惯,即使在紧张的高三也不例外。获得信任进入孩子们的QQ空间,不是一件易事。腾讯科技于2015年10月发布的《“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有48.2%的95后选择在QQ空间里屏蔽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独立空间。毫不意外,王静怡每次都会坚决拒绝父亲的请求:“真的没什么。同学朋友们知道我让你看的话,会生气的。”屡遭拒绝之后,父亲对女儿的QQ空间这个“神秘之地”,也只能从好奇到放任自流。在他看来,宝贝女儿平时听话懂事、学习优秀上进,玩QQ空间应该无伤大雅。只是每次见着女儿低头刷手机,他的心里都不免泛起疑惑,QQ空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产生这样疑惑的,远不止王静怡的父亲。有家长曾经向王静怡的班主任表示,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都很好,平时有什么想法也都愿意和大人沟通,家庭关系也很亲密,可唯一让这位家长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始终进不去儿子的QQ空间。在恨不得全方位掌握孩子身心动向的家长看来,QQ空间这片孩子们的“自留地”成了他们心中不安全感的直接来源,有家长在家长会时甚至向老师发出这样的疑问:“业余生活时,孩子们到底在哪儿啊?他们都在QQ空间里干什么呢?”“大号”应付家长“小号”讲述真心王静怡的QQ空间里,日志内容的90%是有关学习经验的转载,如《高三——来自学长的忠告》《近十年高考语文易错字音集锦》;也有最新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卡通形象集锦;一篇全家人为父亲庆祝生日吃蛋糕的“说说”成了热门,在这条状态下她收获了39个“赞”和几十条留言。更多的则是一些青春期孩子共有的、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内涵”的小情绪,如:twolonely girls(两个寂寞的女孩儿)、我也想活得很天真~、我也想要有一个185以上的欧巴(哥哥)……即使内容再无聊,王静怡的每一条状态都能引起小伙伴的关注,或是简单慰问,或是玩笑调侃,又或是“凉白开对话”。巴不得每句都落笔成金的成人或许无法理解,正是这些“无聊内容”构成了孩子们的青春日常。“可能70%-80%的同学都不愿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QQ空间。”王静怡说,即使空间里没什么不好的内容,她也不愿让爸爸进到自己的QQ空间:“很尴尬,毕竟和父母辈还是有代沟,还是希望保留自己的空间。”比如说,日晚上9点半,她在自己QQ空间的留言板里留下了一句歌词:“人理所当然地忘记,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她说:“如果大人和老师看到,一定又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啊?谁守护谁啊?谁在原地啦?……解释起来太麻烦,其实就是一句歌词一种情绪,干脆还是别让父母老师看到。”面对父母一次次的盘问和殷殷期盼的眼神,更多的孩子选择了更加“迂回”的策略——开小号。据了解,中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着2个甚至更多的QQ号,不同的QQ号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大号用来加父母师长和学校班群,发着“活泼健康天天向上”的状态,而小号则用来加同学朋友,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社交圈和身心感受。齐斯文是同济初中初二的学生,平日里严厉的班主任朱老师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对象,孩子们都知道老师严格要求是为自己好,可他们对朱老师无孔不入的“监控”还是颇有微词。一次同学生日,大家去KTV唱歌庆祝,有人在QQ空间里配着唱歌照片发了一条状态,谁知不一会儿朱老师就“杀”到KTV包厢把他们抓了个现行。从那之后,齐斯文和同学们就学“聪明”了,纷纷开了小号,并且达成默契,绝不会在QQ 空间里暴露自己和小伙伴的“行踪”。“父母都在微信里,他们不用QQ空间,如果他们要用就给他们加大号。”同济初级中学初一的学生杨骥说,“我70%-80%的同学都有小号”。这是“我和朋友们的生活日常”第一次点开95后的QQ空间,成年人或许会很惊讶,一句“这节课很无聊”就能在底下引起30多条跟帖共鸣。为什么会这样?长期研究互联网现象的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黄荣贵说,人们一直总结,90前的网民是互联网的“移民”,而90后,特别是95后一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移民”和“原住民”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待互联网的视角就不一样。一些90前的人,在网上写点什么发表,会好好酝酿,甚至遣词造句,以彰显自己的水平,太无聊的内容不太好意思发布出来。他们把互联网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现实生活以外比较特别的媒介手段。但是对95后而言,互联网不特别,它就是日常生活本身。比如说,过去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互相感慨“这节课好无聊”“老师脾气不好”“我今天心情很糟糕”。而现在的95后,把这些日常小感慨移到了网上,写进QQ空间里,更方便同龄人看到和交流。对他们来说,“互联网写作”不是“写作文”,而更像是日常对话,未必非要“高大上”“新奇特”,即使是日常生活里的“凉白开”,内心的“吐槽”,几个字、一句话,都可以随时写出来。如果把QQ空间换成日常生活,这样的对话场景其实每个人都很眼熟,它每天都在大人的餐桌上、办公室甚至心里酝酿着。但社交媒体的“半公开性”,意味着社交平台也是一种监控手段。如果父母们真的把孩子写出来的小情绪,每一条都郑重其事、反复琢磨,那确实会让孩子感到害怕。黄荣贵认为,互联网时代,大人们的“权威形象”正在崩塌。学术上把这种现象称作“文化反哺”,比如互联网上的流行语、热门话题,往往年轻人最早知道,反而父母长辈比较“无知”。互联网的青年亚文化反过来影响了主流社会。还比如,孩子们在网上表达情绪时,借助各种符号、语气词、感慨、动画,许多父母看不懂,如果一一追问到底,解释起来很麻烦。越解释,孩子越感到“原来你们和我活在两个世界里”“和你们无法沟通”“不和你们聊了”。前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内心认同父母懂得多,父母更有经验;但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未必比自己懂,大人们讲的未必对。“在网上见多识广后你会发现,人的生活轨迹和追求,未必是父母给定的路子。”黄荣贵说。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展之快,导致不同代际之间的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经验判断差异很大。代际的鸿沟犹如一条“天沟”,由于彼此缺乏对方的体验,沟通时往往鸡同鸭讲,在95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身上,这些特点尤为明显。王静怡说,即使自己不发,每天也要去QQ空间里看同学发了什么,点个赞、留个言,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开来,这是他们每天最放松的时刻。他们排斥把这些行为叫做“社交”,而更愿意说这是“我和朋友们的生活日常”。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模糊小学四年级,杨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父母老师严格限制他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可只要一拿到手机,QQ空间就是一定要点开看看或者“说说”的地方。在杨骥和他的同学们中间,QQ会员的积分升级制度、酷炫多彩的皮肤装扮、竞技比拼的QQ 游戏是他们热爱QQ空间的最主要因素。他说:“微信给人一种正式的感觉,好像在办公,而QQ 空间才是能够真正娱乐放松的地方。”杨骥的同学“Crystal”在某天放学后,骄傲地向同学们宣布自己的新网名:“你们应该知道Crystal是什么意思吧?水晶。我最喜欢的,高贵又纯洁。”Crystal是一个女生,她的QQ空间等级算得上同学中间的“贵族”,目前的QQ号已经有了两个“太阳”,为了维持QQ空间“超级会员”的尊贵身份,她每年还要花240元。这对一名初中生来说是一笔巨款,可她还是无比热衷,觉得在同学中拔得头筹的感觉很好。“我已经是QQ空间的5级会员了,他们都没有我高级。”她沾沾自喜地说。精心经营QQ空间,在初中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气,他们舍得为互联网上那些“摸不着”的虚拟产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QQ空间的付费黄钻用户中,95后约占40%,使用装扮功能的QQ空间用户中,60%是95后。尽管可支配收入无法与成年人相比,但95后群体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毫不吝惜,冲黄钻、购买虚拟游戏产品等,他们更愿意为“喜欢”而花钱。这在一些长辈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比如有孩子花光几千元压岁钱,只是为了给一款虚拟游戏充值。长辈们觉得,互联网产品只是一堆虚假的数字,连实体都不存在,不值得花费太多,只有现实中的物理产品才值得炫耀,虚拟的假东西,难以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荣誉感。长辈们挂在口头的一句评价是:“假的,有什么意思?”然而95后却并没有虚拟与现实的区分感。好比一些80后白领,花光几个月工资,只为了买一个名牌包,由此获得赞美、荣誉感、身份认同感。同样,网上的虚拟产品对95后来说就是真实存在的,同样值得为此付出金钱和时间,同样能在同龄人的圈子里获得虚荣、满足以及身份认同。找到人一起花痴一起吐槽杨骥的朋友又更新了一条杨骥看不懂的“说说”:“你教会了我爱情,也教会我绝情。”这位朋友是一名初二的女生,高瘦的她扎着高高的马尾,白皙稚嫩的脸上架着一副红色边框的眼镜,跟人交谈的时候眼睛习惯性地往上看。在她的QQ空间里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爱情”。很难想象,一个2002年出生、还不满14岁的孩子,在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长篇累牍地发表着自己对爱情的“独到见解”,旁人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成年人的QQ空间。在她的空间里,有“甜滋滋的暧昧”“只愿千里来相见”“谁来陪我过白色情人节”这样浅显直白的表达,也有“失踪的爱人,其实从来不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可惜”“十年前,你爱我,我逃避不见,十年后,我爱你,你不在身边。人生的错过就是如此。一刹那便是永远,追悔也是纪念”这样看似深沉的剖白。她从不避讳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当问到自己在QQ空间里最关注哪一类的信息,这个评价自己“多愁善感却高冷犀利”的女孩把头往上一扬:“爱情啊!我还自己写爱情小说呢!”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赵派派则是个敏感细腻的姑娘,1997年出生的她使用QQ空间已经有八九年了。高中的时候,赵派派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狗,给它取名叫小雪,从此小雪便成为赵派派QQ空间的绝对主角。赵派派常常在QQ空间里发布有关小雪的各种生活状态,从不掩饰自己对小雪的感情,“爱”“唯一”这些平日里她很少表达的字眼,常常出现在她的QQ空间中。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赵派派和她的小雪。同学,同学的同学,朋友,朋友的朋友,一个爱狗的小群体就这样在QQ空间里聚集起来。这是赵派派对QQ空间“社交”和“兴趣小组”功能最深刻的体验。之后,赵派派又陆续发现,只要自己在QQ 空间里发表对明星或者剧集的喜恶,总能找到一起花痴或者一起吐槽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是微信朋友圈不具备的功能。”赵派派说,“朋友圈发的状态只能看到好友的评论,而QQ空间可以看到发帖人的其他好友的评论,大家因为共同的话题很容易建立联系,成为新的朋友。”仅属于本代人的认同符号一位上海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知道QQ空间是中学生的主要社交平台后,发出这样的疑问:“明年入学的研究生就是95后了,以后的学生工作在微信公号和朋友圈开展是不是已经行不通了?我们是不是得再研究一下QQ空间?”在95后们看来,以极简主义大获好评的微信,从一开始就不能满足他们个性多元、追求时尚和新奇的社交需求,“微信朋友圈是中老年人的最爱,丰富绚丽的QQ空间才是我们的地盘”。《“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QQ空间里有58.2%的95后加入了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社交群,他们对明星和游戏话题的兴趣远高于非95后,相关话题的“说说”中,来自95后的比率超过了七成,其中涉及最多的明星关键词分别是EXO、鹿晗和TFBOYS,谈论最多的游戏则是英雄联盟、斗地主和传奇。黄荣贵说,互联网改变了原本社交圈的“同质性”来源,亚文化的认同圈子更加普遍,也更加重要。比如70后80后,可能对城乡差别更敏感:假设一个城里人和一个农村人聊天,城里人说自己在什么店消费,买什么品牌的衣服,听什么音乐,看什么书,结果对方没听懂,城里人就会觉得对方和自己玩不到一起,把对方排除在圈外。互联网时代同样如此,认识到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群体特别重要。95后在网络上的甄别方法,或许不是品牌消费,而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喜欢相同的明星,有相同的好恶判断。如果我说的名词你听不懂,我就把你排除圈外。通过只有圈子中的人才能解码的符号,年轻人进行自我表达,也在寻找群体认同。黄荣贵自己是80后,他认为80后还是“过渡期”,大部分80后读初中时,舍不得花钱装饰QQ 空间。但现在的95后,物质生活没那么多包袱,就容易往内心走,特别在乎自己的精神世界,情感需求强烈,总是想让自己舒服,心情愉快,与众不同,收获认同。其实,表达情感、建构认同是基本的社会需求,每一代都有,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表达情感和建构认同的符号与手段,现在极大地受互联网影响,在某种程度上,95后拥有了仅属于本代人的认同符号。割裂的社交媒体如今读大一的赵派派,QQ空间已经从对父母封闭到完全开放。初中时只是因为跟风,赵派派申请了一个小号,将父母屏蔽在自己的QQ空间之外。过了好一阵,赵派派经不住妈妈“为什么不发状态”的追问,只好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另一个小号。这个当时的无奈之举,却从此打开了她和父母交流的另一扇心门。有一次,赵派派不小心打坏了家里爸爸的手玩核桃,害怕又内疚的她不敢讲出真话,只能在QQ空间写下一条状态:“心好疼,然而Papa还不知道,明天务必主动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哦,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Papa我真心知道错了,天!啦!噜!小多啦赐予我力量吧!世界晚安。”没想到不一会儿,妈妈看到了,在下面留言道:“核桃算什么,没关系,你才是爸爸的宝贝。”赵派派说,看到妈妈留言的那一刻自己心都化了。从此,她更愿意把一些自己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写在QQ空间,有了这个交流方式之后,从小跟爸爸妈妈说悄悄话的小本子也渐渐不用了。杨月婷依稀记得,以前QQ空间是自己每天要刷好几次的“生活必备”,但来到上海读研之后,社交习惯开始慢慢改变。最开始是因为学校通知、班级交流都在微信上进行,不得不增加微信的使用频率,后来她发现,身边的同学朋友似乎更加热衷于页面简单、关系密切的微信朋友圈,并且把以前密切的朋友从QQ上拉到微信里。渐渐地,朋友圈取代了QQ 空间,成为她主要的社交平台。QQ空间似乎变成了成长的记忆,现在几个月都开不了一次。但每当杨月婷无聊时点开手机上的QQ空间,里面都会有接二连三的“惊喜”等着她:十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早早结了婚、以前读书时候胖胖的女生变成了婀娜窈窕的自拍女神、初中学校大改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那里停留着她2013年以前的社交圈,而这些经历和人物仿佛正在另一个远离她的时空中真实地存在。“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不同的社交媒体,将自己的人生阶段和社交圈割裂成截然不同的两段。”杨月婷如是说。与此同时,同一片天空下的高三学生王静怡刚完成一天的学习,终于放下紧绷的神经。她拿出手机,找到熟悉的QQ空间图标,点开,“分享生活,留住感动”,简短的欢迎语跃然屏上……(文/雷册渊 龚丹韵)(应受访者要求,报道中人物均为化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zola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相关内容大家还关注AD160-600我是如何把qq空间做到每日400万流量的_搜外问答
昨天晚上写了美丽说QQ空间一天450万的流量,今天很多的朋友又问是怎么做到的,关于这个我今天继续的为大家分享美丽说QQ空间是如何的做到了一天400多万的流量。
美丽说前期通过SEO优化,自身的流量已经是达到了在百万左右一天的,那么他们是如何的通过自身流量转化,二次流量,三次流量,四次或者五次甚至更多呢?今天涛哥来为大家一一的解密哪些不为人知的QQ空间百万流量秘密。
美丽说QQ空间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美丽说把自身的流量引入官网,在官网的底部放置了QQ空间的地址,那么每次访问QQ空间的朋友很多都资源的关注美丽说的QQ空间,到现在为止,美丽说的QQ空间关注已经达到在:2583.9万的流量,这个是相当惊人的;而且美丽说每次发布的说说这些关注的朋友都可以第一时间收到。第一时间收到的朋友自然会去美丽说QQ空间瞄下。这就产生了百万流量,也相继产生了二次,三次,四次流量。
美丽说QQ空间关注人数如下图:
这点足以不能说明美丽说QQ空间的每天百万流量。
那么美丽说是怎么策划,怎么营销的呢?
如果大家细心的去看,其实关注美丽说QQ空间的大部分都是女性的,哪些女性为什么在美丽说QQ空间那么关注?为何每天都去美丽说QQ空间呢?
这就是人性,因为女生都爱美,都希望自己每天穿的衣服都是漂亮,与众不同的,都喜欢赶时尚。这点美丽说QQ空间做的非常好,也是因为抓住了女性爱美这点。
如下图:美丽说的QQ空间说说
这个是美丽说QQ空间今天晚上20点左右发布的,他的说说大家看到没有,情侣装的衣服,这个怎么样?各种衣服搭配,吸引的话题,然后带上美丽说官网URL,自然把流量引入到官网。
这点还不算什么,你在看他的转发。
自身转发每个在几百的,大家以为这是美丽说一天的转发吗?NO,不是,美丽说发布说说一个小时有的时候是在几分钟发布一个说说的,所以大家想象一天下来,多少说说,多少转发。
那么大家在思考一个问题,每个转发,转发的这个人,他的QQ好友有多少,假设他有600个QQ好友,那么在线的有300人,转发的这个说说就有300人看到,当然这是其中的一个转发QQ,那么一天6000个转发,呢?这个数量是绝对的惊人,加上其他的关注美丽说QQ空间的朋友,一天下来400多万的流量刚好吻合。
不管你是哪群人,在美丽说说说里面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你是男生,或者你们是情侣总有适合你的,所以美丽说QQ空间可以让每个访问的朋友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衣服,自己喜欢搭配的情侣装。这就从心理上解决了用户需求。
美丽说这种QQ空间说说分享比较好,也是正因为这样,美丽说QQ空间为美丽说官网每天贡献400多万流量,而美丽说自身QQ空间就有一条450万的流量,大家所看到的是美丽说QQ空间带去的流量,那么美丽说QQ空间首页呢?带去多少呢?
我们进入美丽说QQ空间首页看他的主页是什么样子?
下图是美丽说QQ空间主页:
通过这个图片大家可以看到,美丽说的QQ空间主页其实是把他自己的官网给嵌入进去,那么我们进入美丽说QQ空间点击某个分类或者某个产品都可以进入到美丽说官网。
这种流量是非常惊人的,当然了这种只有申请了QQ空间认证之后才可以做到。
从涛哥这么多的分析你完全的看到美丽说QQ空间为何每一天400多万人访问,正是因为美丽说抓住了访客的心理需求,从而做到了二次流量营销,三次,四次,五次流量营销,这种营销流量是无穷大的。这种流量做好了,完全的不需要搜索引擎就可以产生盈利。
请珍惜自己的品牌! 本文质量及原创性由搜外网审核,永久保存。【ID:259】
作者公告牌
QQ空间营销教练,专注QQ空间营销6年。善长QQ空间排名营销,QQ空间精准营销,QQ空间数据库营销。现任搜外QQ空间排名营销讲师!探讨QQ空间营销加QQ:
管理文章:
品牌效应还是比较厉害的!
初期怎么办?靠什么引流量?随便加好友?
貌似你只看到了这个文章,继续关注我其他的文章。
这个我也想问问```靠推手???给钱////????
这个流量确实是非常惊人的,无穷大 的
如果你不是“美丽说”,而是”美丑说“或者”美死说“等,有这样的效果你确实牛掰,不是盖的。
2012之后,派代再无干货!
这些互动性的产品,流量确实很惊人呀,不过前期会很辛苦吧
头像亮了!hohoho
前期非常的辛苦。互动性了解用户心理,这种才是流量营销之道。
前提是官网有流量,QQ快捷登录也可以自动关注空间的,日积月累才行。官网没流量都是白扯,其次像这种整体传达广告信息的空间,即便是关注了,取消的,屏蔽的,也不少见。
对,就看怎么策划空间了。掌握用户刚需,那么空间流量就大。
看上去 流量确实不错
流量不会从天而降吧。。
初期呢??流量不会从天而降吧。。
流量初期,官网带,分享。
请教,是不是什么行业都可以在qq空间分享信息呢?
大哥,好像有点文不对题哦,没有说如何做到的,比如,你通过哪些方式!
还是有认证的好一些。
你才关注这篇文章,多看我在搜外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我是过来支持一下
问题没有官网怎么带动QQ空间?
不是人人都会有官网啊。
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如何去效仿他们把网站流量也做到极致。
求解?具体方法是怎样操作呢?
你杂不把我所有文章看完,看完了就知道。
呵呵,报名参加搜外的QQ空间排名培训。
咋做到的啊
分享一下干货
美丽说人家投QQ的广点通
砸了多少钱怎么不说?相比较那些草根qq空间大号,没多少技术含量。
研究客户心里,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是引流的基础。用户发自内心的想转载,浏览,那得是多难的事情啊。
说句真心话,很普通的分析而已~~仅此而已,而且TM的标题党啊!前期人家费了多大资源怎么不说?
你做的吗?
年纪大了,已经不懂流量了,哪位年轻人可以教一教?
微信自媒体实战案例
从零开始玩转微信自媒体
一周发布文章最多的作者
24小时获得「赞」最多的人
45 回复(55 赞)
16 回复(6 赞)
18 回复(5 赞)
(20 个回答)
(11 个回答)
(9 个回答)
(7 个回答)
(5 个回答)
(3 个回答)
(11 分钟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QQ空间权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renren-inc.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空间大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