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900挺火,是不是ap覆盖半径径也比G900强

文档分类:
u900技术介绍v3.0摘要.pptx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u900技术介绍v3.0摘要.pptx
文档介绍:
U900 技术介绍网建部 2017 年1月目录 2一二三 U900 简介及定位 U900 技术要点应用场景四网络建设注意点全国城区基站全国农村基站数 2G 18.9 万 23.1 万 3G 31.2 万 8.8 万目标现状差距 3G 农村覆盖水平亟需提升?乡镇村: 广度覆盖不足,市场发展乏力。密集城区普通城区乡镇村语音、数据全程无缝体验乡镇村: 与城市体验差距大,影响品牌。 3 900M 低频段天然具备广度&深度覆盖优势低频段信号特点: ?广度覆盖能力: 低频信号频率较低,无线空间传播信号衰减小, 适合远距离传输?深度覆盖能力: 低频信号波长较长,信号绕射能力强,信号传播过程中较易绕过障碍物 2100MHz 900MHz 深度覆盖:差 15dB , 900M 可多穿至少一堵墙广度覆盖:差 8dB , 900M 可多覆盖 2~3 倍面积 2.8 倍 2.9 倍4 3.8M
U900 方案? G900 10 个可用频点?配置 S111 连续覆盖 UMTS GSM 3.8MHz 1MHz GSM 1MHz 现网 G900 方案? G900 29 个可用频点?一般可配置 S2 以上 5.8MHz GSM …… GSM UMTS 900M 频谱方案隔离频点?结合 GSM 用户向 UMTS 和 LTE 迁移,将 900M 频谱向 UMTS 调整 5 注: GSM 开启半速率,且配置 1个静态 PDCH U900 与 U2100 仿真路损对比 U900 与 U2100 边缘速率覆盖半径对比注:来自 GSA 报告单小区 U900
U2100 单载波语音用户数(理论) 124 个 10 个 124 个语音用户数约 60 个 10 个约 60 个数据峰值速率(理论) 20Mbps
数据平均速率约 4Mbps
U900 技术特点 U900 相比 G900 频谱利用效率提升 U900 相比 U2100 具备覆盖优势 6 棋乡农家院深度覆盖测试御道口拉距对比测试?室内 U900 强度比 U2100 高 20dB ,可多穿一堵墙?室内 U900 数据业务体验良好, U2100 无法满足需求?拉距测试:覆盖半径是 U2100 的 1.7 ~ 1.9 倍?语音和数据业务 U900 均优于 U 实际测试效果 7 普通城区农村乡镇用户体验 FDD : 150Mbps 密集城区 TDD : 110Mbps 农村地区部署 U900 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TDS : 1.6Mbps G900 : 300kbps U900 : 21Mbps 县城 U900 在农村场景有效提升联通无线网络竞争力 8 G900 、 U900 及 L900 在 6M 带宽下的配置类型制式 G900 U900 L900 G900+U900 G900+L900 U900+L900 带宽 G900:5.8M U900:5M L900:5M G900:2M U900:3.8M G900:4.4M L900:1.4M G900:2.8M L900:3M U900:3.8M L900:1.4M GSM 网络配置 S322 -- S111 S221 S211 - 理论速率 0.2M U900:21M L900:18M (1T2R ) L900:36M (MIMO ) U900:21M L900:4.3M (1T2R) L900:8.7 M (MIMO) L900:11M (1T2R) L900:22 M (MIMO) U900:21M L900:4.3M (1T2R) L900: 8.7M (MIMO) 终端支持情况普遍支持 3G 终端中支持比例约 70% L900: 终端极少,现网几乎没有 U900:3G 终端中支持比例约 70% L900: 终端极少,现网几乎没有 L900: 终端极少,现网几乎没有 U900:3G 终端中支持比例约 70% 语音支持情况支持支持部署 VoLTE 前不支持语音支持 L900: 部署 VoLTE 前不支持语音 L900: 部署 VoLTE 前不支持语音 L900: 部署 VoLTE 前不支持语音数据支持情况体验极差体验好体验最好体验好体验一般体验好体验一般 9 维度 U900 比较 L900 终端?渗透率:约 70% ?款数:超 1000 款?价格:低至 300 元以下?渗透率:基本为 0 ?款数:不超过 50 款?价格: 4000 元以上用户?近 1.4 亿存量用户?没有存量用户网络?同时支持数据和语音?短期内不支持语音体验?与 U2100 体验相当?峰值速率 21Mbps ?当前仅能部署 3M ,与 U900 体验相当&&&≈ L900 当前阶段不适合联通现状 10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最近网友们对L900的看法,讨论得很火热,在这里也想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先提观点,对于联通的G900/U90...
最近网友们对L900的看法,讨论得很火热,在这里也想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
先提观点,对于联通的G900/U900和L900发展,个人认为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分公司的业务特点进行规划调整。
建议G900/U900保持现状,或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局部的优化整合;L900可以进行试验,但不建议推广。
首先明确的是联通900M的频率仅有6M,折腾的意义真的不大。有些人的观点说,L900的CA功能意义不大,但通过L900的覆盖广度可以实现VOLTE的全覆盖,这个L900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现实问题也很多:
第一、现网支持L900的终端没有或者很少,某地通过上半年的在网终端数据采集和分析发现,没有一款终端是支持L900。
第二、期望让用户自己更换终端来适应L900不现实,公司全力补贴这个也不太现实,公司运营成本压力太大啊。
第三、也就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L900不是说你建设了就能支持VOLTE的功能,实现VOLTE的区域必须有IMS核心网和平台来支撑,请问有多少地市完成IMS核心网建设了呢?建设,开通,优化然后商用,这个时间段不是3-5个月就能实现。所以电信宣传的L850的事,我个人认为那不过是个口号,战略宣传需要罢了!如果大家有意义,且看2020年它的VOLTE用户占比情况如何。其次,联通的2G与3G当是国际主流,需要承载国际的漫游服务,感觉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其实重要的是联通的2G用户很低端且数量很大,转网意愿不强烈,而3G用户倒是比较有意愿转网4G,但是由于捆绑套餐,更换终端需要些时日。通信路上,一路相伴!一个有态度的圈子!官方微信号:tongxinquan_168,免费订阅中!投稿:,获高额回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中国联通WCDMA 900MHz网络性能分析
郭希蕊,聂昌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48)
【摘要】通过介绍WCDMA 900MHz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分别从WCDMA 900MHz关键技术研究、联通外场组网性能分析等方面,研究引入U900后对GSM900和WCDMA 900网络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中国联通的网络特点,提出了建设WCDMA 900MHz网络的部署建议。
【关键词】WCDMA&&& 频率规划&&& AMR半速率&&& 缓冲区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18-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hina Unicom 900MHz WCDMA
GUO Xi-rui, NIE Chang
(China Unicom Networ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WCDMA 900MHz industry chain is introduced. The effect on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of GSM900 and WCDMA 900 is studied after introducing U900
from the aspect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WCDMA 900MHz and Unicom outdoor
network performanc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Unicom,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ployment of WCDMA 900MHz network are
[Key words]WCDMA&&&
frequency planning&&& AMR half rate&&& buffer
当前,国家提出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响应国家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进程,中国联通WCDMA网络将逐步向乡镇农村地区发展,实现省会、地市、县城到乡镇农村的3G网络连续覆盖。由于中国联通WCDMA网目前承载在2.1GHz频段,而使用2.1GHz频段在广大乡镇农村地区覆盖时面临很大困难,2.1GHz传播性能相对较差,站点投资成本高,覆盖面积小,无法保证连续覆盖,因此从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来看,使用900MHz频段移动通信网络来解决广覆盖问题是一个较好的方案。并且900MHz频段传播特性好,无线电波传播损耗要小于2.1GHz。
据2013年10月GSA的统计,目前全球已有49个国家72家运营商发布UMTS900(以下简称U900)商用网。U900产业链的成熟度,尤其是终端的成熟度,为U900市场发展和网络部署提供了充足的支撑动力。使用U900进行农村广覆盖已成为全球主流的3G建设模式。国际上采用U900进行广覆盖部署时,大部分采用UMTS标准5MHz带宽组网,但中国联通900MHz的频谱资源只有6MHz,如果考虑引入5MHz带宽的WCDMA,那么GSM900(以下简称G900)系统将无法组网,需要迁移到1 800MHz频段,对联通GSM现网影响较大。目前主要解决方案是WCDMA基站采用“带宽更窄”的3.8MHz带宽,使得G900可以在业务和载波配置相对低一些的农村地区采用紧密的频率复用实现GSM900
S111的连续覆盖。本文将主要对U900的关键技术、外场组网性能以及部署策略原则进行介绍和分析。
2&& U900关键技术研究
由于联通自身G900频谱资源太少,产生了联通WCDMA广覆盖的需求与G900网络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退网的矛盾,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2.1 &G900频率规划研究
在引进U900后需要对频谱进行重组,为减少对其他运营商GSM系统或其他系统的干扰,G/U900的频率分配方案采用三明治频率分配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联通U900频率分配示意图
中国联通U900基站带宽选用3.8MHz,中心载频为基站下行957MHz、上行912MHz。应用U900后,G900存在的频率规划方案有10频点和8频点方案。如果GU900中心间隔2MHz(紧邻频),那么此时G900可用频点为10个;如果GU900中心间隔2.2MHz(间隔1个GSM载频保护带),那么G900将剩余8个频点。
(1)10频点方案:96—100、120—124频点均用于G900站点的规划可用频点。该方案的优点是有利于G900网络的翻频和保障G900网络的质量(尤其在平原场景下);缺点是部分小区(主要是100号和120号小区)的U900下行容量有一定损失。
(2)8频点方案:96—99、121—124频点用于G900站点的规划可用频点,100和120频点用作GU保护带。该方案的优点是对U900网络的容量及覆盖影响相对较小;缺点是比较难翻频,G900网络质量不易保障(尤其在平原场景下)。
2.2 &G900话务解决方案研究
部署U900后,在U900覆盖区和缓冲区内,G900最多剩余10个可用频点资源,对于该区域内G900话务量过高的站点,需要对原G900网络开展减容降配。G900小区减容到1载频后,可采用以下方案解决可能的GSM话务过高的问题:
(1)AMR半速率提升话务容量
小区忙时话务量大于1.6Erl时,通过在GSM侧开启AMR半速率功能,可以达到提升GSM单载波话务承载能力的目的。
(2)少量新增G1800载频吸纳话务
根据现网话务负荷分析,单载波100% AMR半速率仍然不能满足容量需求的,可通过新建或扩容G1800分担话务。
(3)市场行为迁移GSM话务
在U900区域,通过设置2G/3G互操作参数将G900话务往U900系统上转移,降低G900话务负荷。但这种策略受限于U900终端的渗透率。
2.3& 缓冲区规划研究
目前U900主要应用在农村场景,城区等没有进行Refarming的地区的G900覆盖可以使用农村U900系统的频谱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郊区U900系统与城区G900系统间会产生同频干扰,且不能通过滤波器来消除。
就目前来说,只能在复用区域和没有复用区域间预留保护带,并通过地理上的隔离来克服同频干扰。农村地区部署U900频率规划示意如图2所示。其中,B区域为缓冲区不使用C区域U900占用的频谱,C区域中的频点可以与A区域中的相同。
图2&&& 农村地区部署U900频率规划示意图
确定缓冲区区域大小可分为4步,需要对GU900四个方向上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
(1)确定UMTS和GSM(终端和基站)接收机灵敏度。
(2)确定UMTS和GSM(终端和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恶化范围。
(3)根据接收机灵敏度恶化值计算干扰噪声门限值。
(4)确定路径损耗值。
表1为通过确定性计算得出GU900四个方向之间的最大路损:
表&1&&G900和U900四个方向之间的最大路损计算结果
GSM基站干扰UMTS终端
GSM终端干扰UMTS基站
UMTS基站干扰GSM终端
UMTS终端干扰GSM基站
发射功率/dBm
接收带宽内功率/dBm
热噪声/dBm
目前设备的噪声系数/dB
干扰噪声比/dB
目前设备允许的干扰功率/dBm
=d4+d5+d6 -111
目前设备的最大路损/dB
从表1的计算结果来看,缓冲区的瓶颈在于GSM终端对UMTS基站的干扰,需要保证大于145dB的耦合损耗。缓冲区的计算可以简化为一个方向的干扰,即GSM终端对UMTS基站的干扰,需要保证大于145dB的路径损耗。但是考虑到GSM终端不是始终满功率发射,故考虑路径损耗相对较大的方向,即GSM基站对UMTS终端的干扰方向,需要保证大于144dB的耦合损耗。
缓冲区的估算方法有:
方法一:采用链路预算的方式,缓冲区的距离根据Okumura-Hata模型或校正后的U900传播模型通过链路预算的需求计算得到,该方式计算相对简单,但最大的缺点是缓冲区的范围计算中没有考虑当地地物地貌的影响,计算出的结果精度不高。
方法二:基于GSM以及UMTS覆盖预测的方式,规划缓冲区的范围,本文推荐采用此方式。采用基于覆盖预测的缓冲区规划方法,需要借助于UNET或Atoll等规划工具的GSM以及UMTS覆盖预测功能,详细规划步骤参见文献[2]。
缓冲区规划完以后,由于实际网络环境复杂,理论计算的缓冲区范围与实际需要的缓冲区范围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缓冲区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本文建议采用以下两个方向的验证:
方向一:G900基站干扰U900终端的方向,在G900翻频后,U900未开通前,通过扫频测试U900覆盖区域内的G900同频信号强度并进行信号求和,对缓冲区设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方向二:GSM终端干扰U900基站的RTWP值,对缓冲区设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3&& U900实际组网性能分析
针对U900未来部署的上述关键问题,中国联通于2012年开展了U900的新技术试验,测试主要从覆盖性能、DT网络性能等方面展开。下面以某些外场试验的综合数据来进行分析。
3.1& 试验环境
(1)覆盖区域及场景:覆盖乡镇、农村区域,包含上述点、线、面场景。
(2)站点规模:建议在满足缓冲带的条件下,尽量组成U900大面积连续覆盖,规模试点面场景建议20个站以上、线场景建议5个站以上。
(3)G900翻频区域内GSM900基站载波配置为S1/1/1。
(4)共站建设:U900站点与G900站点100%共站建设。
3.2& GU900覆盖性能
单站覆盖场景下,G900、U900和U2100在无遮挡地区不同加载场景下,语音覆盖距离对比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GU中心间隔2MHz时G900、U900和U2100语音覆盖距离对比
图4 &&&GU中心间隔2.2MHz时G900、U900和U2100语音覆盖距离对比
从图3和图4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1)GU中心间隔2MHz时,U900覆盖距离为U2100的1.4~2.2倍。
(2)GU中心间隔2.2MHz时,U900覆盖距离为U2100的1.7~2.3倍。
(3)U900覆盖距离约为G900的1~1.2倍。
U900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能力大大优于U2100,U900的信号强度要比U2100的高10~15dB;干扰对U900覆盖性能影响较大,会降低其覆盖距离且U900语音业务覆盖距离也大于G900,U900可以完全利旧现有G900站址资源,实现快速低成本部署。
3.3 &GU900网络性能
为保证U900网络的使用质量,需要对U900以及翻频后G900的网络性能中某些关键指标进行验证。在已完成的U900外场测试中,本文对相关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同网络场景和地理区域中U900网络和翻频后G900网络性能。
(1)G900网络性能测试分析
表2给出了不同地理区域G900在翻频前、10频点翻频和8频点翻频关键性能指标的对比:
表2&&& G900网络DT测试指标
AMR半速率开通情况
AMR半速率未开通
C/I&9比例/%
AMR半速率开通
C/I&9比例/%
由表2可以看出:
◆在山区场景和平原场景下,G900翻频前、10频点翻频和8频点翻频后,G900
MOS分变化不大;开通AMR半速率与未开通AMR半速率对G900 MOS分基本无影响。
◆山区场景由于缓冲区规划简单,并具有地理环境形成的天然干扰隔离,因此G900翻频前、10频点翻频和8频点翻频后,C/I&9的比例基本无变化;而平原场景由于频点难以规划、干扰信号易于产生,G900翻频前、10频点翻频和8频点翻频后,C/I&9的比例逐渐恶化,10频点翻频后对C/I值的变化比8频点翻频要小。
综上所述,U900开通后,在山区场景下,G900网络在10频点组网和8频点组网时网络性能相差不大,但在平原场景下,G900网络在使用10频点进行组网时比使用8频点组网时性能要好;开通AMR半速率与未开通AMR半速率对G900 DT各指标基本无影响。
(2)U900网络性能测试分析
表3是U900网络空载和加载50%时,10频点翻频和8频点翻频后在AMR半速率开通时U900网络性能指标:
表3 &&&AMR半速率开通时10频点翻频和8频点翻频后U900网络性能指标
短呼接通率/%
HSDPA吞吐率/Mbps
HSUPA吞吐率/Mbps
Ec/Io&-12比例/%
U900加载50%
短呼接通率/%
HSDPA吞吐率/Mbps
Ec/Io&-12比例/%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
◆U900网络在空载和加载50%情况下,8频点翻频时U900短呼接通率要稍好于10频点翻频时,都在97%以上。
◆U900网络在空载和加载50%情况下,8频点翻频时U900
MOS分要稍好于10频点翻频时,在3.4~3.8分。
◆U900网络在空载和加载50%情况下,8频点翻频时HSDPA吞吐率要好于10频点翻频时。U900空载时,HSDPA吞吐率为2.16~2.84Mbps;U900加载50%时,HSDPA吞吐率为1.74~2.37Mbps。
◆U900网络在空载情况下,8频点翻频时HSUPA吞吐率要好于10频点翻频时,吞吐率为1.51~2.56Mbps。
◆U900开通后,U900网络在使用8频点进行组网时比使用10频点性能要好。
上文对G900和U900在10频点及8频点翻频后外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而在实际U900组网中,G900频点规划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频率规划方案满足对G900网络自身干扰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8频点进行频率规划。
◆对于无法利用地理地形隔离实施有效G900网络低自干扰的8频点规划方案的区域,可采用10频点进行频率规划,但10频点规划方案应确保G900基站对U900终端的邻频干扰影响较小。
4&& U900网络部署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的U900网络特性,建议采用如下部署策略建议:
(1)总体部署策略
U900重点解决中、西部省份具有一定数据业务需求,U2100尚未覆盖的省内交通干线(含干线穿过的村镇),以及相对封闭孤立或U900可解决未来长期话务需求的乡镇的3G覆盖。
(2)网络部署建议
◆U900基站载波带宽应选择3.8MHz,中心载频为基站下行957MHz、上行912MHz。
◆U900建设时应尽量连片,避免U900孤点插花部署,以减少G900和U900的缓冲区开销。
◆U900覆盖区域内的U900基站应尽量与G900基站1:1共站部署;实际部署中还应同时兼顾干线两旁的乡镇及行政村覆盖。
◆对于尚未部署G900的区域,建议直接部署GU900双模基站。
◆工程实施中应高度重视G900和U900两网的协调优化,尤其关注G900与U900网络间的同频干扰优化及邻频干扰优化。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U900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外场测试数据,分析了U900实际组网性能,并给出了相关网络部署建议。由于中国联通900MHz频谱资源有限,在一段时间内U900和G900两张网将共存,U900网络建设和G900/U900两网网络优化会面临全新考验。若中国联通在900MHz频段能够再争取新增一些频谱或待G900完全退网后,将从根本上解决U900网络的部署难题,且城区的WCDMA深度覆盖问题也可一并解决。
参考文献:
[1] 3GPP TR 25.816. UMTS 900MHz Work Item Technical Report(Release 7)[S].
[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WCDMA 900MHz网络技术建议书[R]. 北京: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3.
[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900MHz WCDMA系统特性新技术试验测试报告[R]. 北京: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3.
[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U900 Refarming技术建议书[Z]. 2012.
[5] GSA. UMTS900 Global Status Market/Technology
Update[EB/OL]. [].
http://www.gsacom.com/downloads/pdf/UMTS900_information_paper_071013.php4.★
郭希蕊:工程师,硕士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现任职于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无线新技术跟踪、研究及实验等工作。
聂昌:工程师,学士,现任职于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无线通信频谱规划、系统间共存研究、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咨询及规划工作。
copyrights @ 2013 &版权所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移动通信》杂志社
粤ICP备号-2 & &&粤公网安备 12号联通U900增强偏远地区覆盖范围_中国联通(600050)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联通U900增强偏远地区覆盖范围
新采购近19000个U900站,用以增强3G覆盖范围。900M Hz频谱,联通只有6M,用于2G GSM900非热点区域覆盖,3G U900站将占用其5M频率,剩余的1M几乎只能勉强维持2G有信号了,U900 与 G900同站,谈不上整体的覆盖范围扩大,但由于3G效率高于2G,因此用户的可用用量将明显提升。由于目前很多2G用户手中持有的是支持3G WCDMA的终端,因此,可以预计联通将默默放开2G用户使用3G网络的权限,不但数据流量可以用3G,语音也可以。伴随单纯的2G手机逐渐消失,GSM最终逐渐退出。未来,U900可以直接升级到LTE900,同时,LTE的频谱利用比较灵活,可以充分利用900MHz的完整6M资源。联通在当前LTE呼声很高的时候扩容3G,其出发点是正确的,3G除了接入延时比LTE大,网络节点比LTE复杂之外,基本上用户下载体验在同等频谱资源下与LTE相近,语音还优于LTE。对于目前大多数联通用户,3G是都能使用的,而4G则只有少部分人用。国内LTE的气氛完全被移动渲染起来了,从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看,联通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对技术不懂的用户,这种策略未必讨好。
U900使用3.8M带宽,2G使用2.2M联通最大的败笔是宣传自己的3G/4G一体化策略时,没有挑明移动实际是2G/4G一体化,搞得很多不懂通信的用户以为移动的4G是纯的,很先进
3.8M也可以做3G?还以为只能最少5M一个呢,多谢。宣传上,发发围脖可以这么讲,正式的广告投入就没戏了。如同加多宝与王老吉之战。只能吹自己多么牛,不可以说某某不咋地。在偏远地区信号覆盖弱也是现实,目前不知什么原因,上网慢点能忍受,电话打着打着没声的时候经常有。随着用户数增加,网络优化/扩容也是大事。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ap覆盖半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