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电影里的超前小导管科技现在还未成为现实

盘点已成为现实的八大科幻电影中技术_网易科技
盘点已成为现实的八大科幻电影中技术未来5年,比电影还震撼的中国重大科技突破盘点未来5年,比电影还震撼的中国重大科技突破盘点第狂想曲百家号马上就要召开众所周知的大会,在这个时间点回头看看,中国的发展简直是太快了!短短68年,我们就从“一穷二白”,发展成——借用《战狼2》里的那句字幕:“别忘了你身后站着的是个强大的祖国”。▲ 电影《战狼2》片尾德国媒体这样形容这几年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昨天还是科技的求学者,今天已经在部分领域里成长为领跑者,中国的发展速度不可思议!”除了科学范畴,中国的商业科技企业更是搞出了深刻改变现代人类生活方式“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接下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数据与云、智能机器人、生物基因技术等等,将在不久后借资本之力掀起一阵阵颠覆狂潮,让每个人再次体会到“改变生活方式”的科技魔力。《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大受追捧,因为它在当下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再次提醒我们——适者生存。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国家级的科技趋势,这样才应景嘛!中国的市场受政策主导,了解国家发展前沿科技的思路和方向很重要。除了了解知识,更能在个人面对选择时作参考——毕竟未来最大的竞争力来自“认知”。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正在转型ing,面临着能源资源、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人口健康与老龄化、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空天海洋拓展、新安全等很多重大问题。这些迫切的社会需求为国家级科技创新指出方向。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这样定义中国的“重大科技突破”:它应该是对中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和进步。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展望一下在未来5年,中国可能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这些方向,每一个看起来都像是一部超棒的电影大片,题材惊人、跌宕起伏,让我们赶紧进入这些科幻大片中,感受下科技带给你的澎湃吧!精心整理的长文,看不完就先收藏起来吧!1. 量子通信,让通信“升维”所谓量子通信,就是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实现的信息传输方法。量子纠缠效应,就是指放置于两个不同位置的光子A和B,二者一旦处于纠缠态,无论相隔多远,在A的状态变化后,B的状态也会立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几乎没有速度耗时。科学家利用这种犹如“神迹”般的奇怪现象,设想出一种通信系统,极大提升了通信效率。量子通信有两点明显的好处:第一,通信几乎完全不耗时,可以光速传递信息;第二,通信绝对保密,由于任何试图窃听、观察都会引起光子量子态坍塌,因此不可能被窃听。此外由于A光子和B光子分别掌握在我们手中,由联合测量导致的两个光子状态完全是随机的,因此联合测量生成的密码也是随机的,根本无法被数学方法破解。这种通信方式确立之后,无论是商业还是军事应用,通信效率和安全性都会提升一个维度。去年,我国“防被黑神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发布、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墨子号”也是是世界上首个“量子卫星”,这是中国在量子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量子科技创新方面已成为世界的“领跑者”。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中国量子通信科研成果时形容:“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写完觉得这很像是一则童话……汗2. 分子模块育种,科技改良农作物时代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植物专业出身的许智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包括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在内的作物分子设计育种肯定将是农业上育种技术发展的大方向。今后的农作物育种发展方向就是,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追求更快捷的方法定位和克隆基因,更精确地把基因转移到需要改良植物的基因组特定位置,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单个的基因,而是一组基因,形成“模块”,所以叫分子模块育种。▲ 宁夏的分子育种中心,农业已被科学“接管”人类完全依靠经验进行育种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按照人的需求,高效地定向改良作物的时代已经来到。”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人才、科学家和科技企业家投身农业,农业的未来绝对会是高科技的天下!3. 干细胞研究水平将进入国际第一阵营干细胞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点,所以可以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替代或修复患者损失的细胞,从而治疗疾病。近几年,在干细胞领域涌现出许多革命性的发现,市场潜力也巨大:中国有2.4亿的心血管病患、4160万的糖尿病患,94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以及1460万的血液肿瘤病患可以应用干细胞疗法展开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有研究还显示利用干细胞有望治疗心脏病。目前中国干细胞治疗市场的年增长幅度超过100%。4. “信息时代”后是“生物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在最近的行业大会上说过,在“信息时代”引领发展后,取而代之的将是以生物医疗带动创新的“生物时代”。国家正在不遗余力的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创新与市场转化”这件事,让好的基础科研成果能早日规模化生产,让大家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益处。5. 工业生物制造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你知道吗?科学家可以把微生物细胞当作一个“加工厂”:用细胞自身的代谢机能作“生产流水线”、以酶作催化剂,用计算机来设计生产路线,以基因技术强化,将微生物细胞改造成一个“产品制造厂”。工业生物技术就是利用这样的“细胞工厂”或者酶来从事工业生产,制造人类需要的食品、医药、织物、材料、能源等各种产品的技术。秸秆、木薯、海藻等生物原料,通过工业生物技术处理,可转变成丁二酸、甲烷、乙醇等化学产品,变成现代化学工业体系的原料。惊讶!▲ 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到2020年,有望形成3万亿元与医药相关的产业规模。长三角在生物技术研究某些领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微藻生产柴油在工业生物技术的世界里,几乎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产品都可以通过秸秆、有机废弃物甚至二氧化碳来制造,农民将不再需要在田地上辛苦耕种粮食,工厂将不再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源。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不再有雾霾、污染、生态破坏,到处都是蓝天、净水、鸟语花香!这不是幻想。今天,工业生物技术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感谢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对本段的贡献6. 万物联网,智能一切的时代到来未来是“智能一切”的新时代。会出现一种技术或产品,它涵盖感知、决策、行为以及反馈这一完整的智能循环;它有感知有行为,能影响和改变现实世界,它可以成为无处不在的处事智能平台。“泛在”技术和产品将使人类社会真正走入智能时代。“中国制造2025”经过十年后,中国有可能从大数据时代走向大智慧时代,中国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时代的引领者。* 感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宁波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甘中学对本段内容的贡献7. 原创先进材料可能实现突破汤森路透报告显示,材料研究中的革命性发现会使21世纪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变化。从石器时代开始,材料的进步就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走向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硅时代(电子时代)。材料科技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它的发展既依赖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装备与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汽车、核电等工业技术紧密相连。▲ 新型纳米材料技术和应用取得突破,加快产业升级人类社会由于工业快速发展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带来原材料短缺、尤其是稀贵元素匮乏、能源大量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 生物基复合材料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获得突破8. 地球深部勘探装备自主研发我国已探明的大宗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依赖进口。而我们的国矿产资源探明程度仅为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二大多为深部矿、隐伏矿,想要找到它们,必须自主研发深部资源探测装备。今年6月,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科学家们拿出了8套自主研发的探测地球利器,为“地下4000米地球透明计划”奠定技术基础。过去,中国的大型地球物理探测装备和核心软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次我们的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部件,不仅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还将会用于其他科研项目、比如“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工程”。(酷!)9. 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电网有望商用分布式能源,顾名思义,分布分散、规模相对传统发电小,可以灵活散布到用户周围。通过分布式能源,可以有效解决我们目前可再生能源开发与负荷需求分布不一致的问题,利用效率更高。由于分布式能源就在用户附近,能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大幅降低。▲ 分布式能源站示例分布式能源主要利用光伏、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不是传统高污染、低效率的煤炭,也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未来城市可能会采用“微电网”,适应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满足多元化接入与个性化用电需求。这与城市鼓励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是一致的。10. 载人航天事业有重大突破1992年,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明确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批准启动工程第一步任务研制建设。1999年11月神舟一号飞船圆满完成任务;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标志着我们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和2008年,中国先后突破和掌握了“多人在天”和“空间出舱活动”的关键技术。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现“准确入轨”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为我国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 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刘洋2016年6月,我国为空间站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发射成功,使我国的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不到9吨提升到近14吨,极大提高了我们进入空间的能力。同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正式发射入轨,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今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入轨,并且顺利完成了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试验,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迎来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工程涵盖了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等诸多工程技术,是前沿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载人航天工程对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前沿科技进步、培养航天科技人才,都有重大意义。11. 中国的空间科学卫星阵列“空间科学是基础科学探索的前沿,每走一步都可能带动重大突破。”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这样说。他认为,间科学卫星系列就是新时期的“两弹一星”任务。早在大多数人还没出生的1970年,中国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1年,我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成功发射,在太空一呆就是8年。今天,中国的空间科学卫星已经形成了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地球资源和导航定位等六大系列。我们的科学卫星最早的工作是空间环境探测、星间测量和通信等科学与技术实验;到了“实践八号”,还搭载215公斤蔬菜、水果、谷物和棉花种子上天,探测宇宙辐射和失重环境可能对种子发芽产生的影响,为农业服务。2011年,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启动,其中包括4颗科学卫星工程,分别是: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6年3月,中科院发布《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不仅提出了一系列空间科学研究的阶段性目标,并计划到2030年要发射总计20颗左右的科学卫星。2016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同年12月,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 量子卫星“墨子号”去年4月,“实践十号”发射升空,它在轨道上利用太空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科研人员首次开展了微重力条件下的造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三维培养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等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将为人类疾病的有效预防以及长期空间活动的生殖发育健康和繁衍等提供科学依据。“勇敢的踏入无人之境”——从探索无尽的宇宙,到追寻微观粒子和生命起源。在不久的未来,浩瀚宇宙中的中国科学卫星会格外耀眼。这条看起来特别科幻有没有~~12. 海洋新技术让海洋成为新的经济阵地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除了太空,海洋也是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阵地。深海是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热点领域,是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也是全球军事与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无论是探索深海科学奥秘,还是开发海洋战略资源,都离不开海洋高技术的支撑。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地震仪、深海大地电磁仪和深海移动地震观测设备在国际上都在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我们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技术装备强国。目前我们正在研发小型深海空间站,用于海洋科学探索,与航天领域“天宫一号”相应,被称为“龙宫一号”。此外,我国还在规划最深将达2500米,海底最大载员50人左右的深海空间站。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让人激动,无论是这些国家级的基础科学领域、还是跟我们贴得更近的无人驾驶、无人机物流、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都可能取得重大突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完全不同!小编yy下自己十几年后的生活场景:过着像从前科幻片里看到过的生活,坐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后座上,语重心长地教育自己孩子,让ta多跟真实的小朋友玩、别每天沉浸在虚拟世界里……* 本文信息与观点摘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第狂想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勾起嘴角浅浅微笑阳光或许微暖至少不会刺眼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科幻电影中有哪些已经变成现实的高科技_百度知道
科幻电影中有哪些已经变成现实的高科技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有哪些黑科技开始存在电影之中,随后发展为现实,并且逐渐普及?有哪些黑科技开始存在电影之中,随后发展为现实,并且逐渐普及?不爱吃素的小胖子百家号在科幻电影发展的几十年里,造就了无数经典。科幻电影的发展启发着人类的智慧,把各种黑科技变为现实。事实上,你已经不用羡慕电影中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iPhone已经能够帮你实现大半;可穿戴设备的高速发展,也让人人可以成为“007”。显然,在未来,我们能够将更多概念转化为现实,帮助人类社会发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目前已经或是即将成为现实科幻电影黑科技。
最初,最受科幻影片制作者欢迎的恐怕就是语音控制了,原因很简单,语音界面最直观,更重要的是非常省钱不需要任何特效,只需要演员们装模作样,就能塑造出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感,所以语音控制算是最早引入科幻影片中一项技术。然而,这项技术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很大程度是由于识别率的原因。
语音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而电影中运用语音技术最经典的桥段,当数电影《真实的谎言》里施瓦辛格扮演的特工形象。一般来说,当前人类无法实现的技术或者产品统称为“黑科技”,而不少电影和电视中都出现过。人工智能、意识转移、时空穿越,这些从一开始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概念中的想法也在一步步逼近现实。1. 《星际穿越》:人工智能机器人片中出现了 3 个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其中的塔斯(TARS)让人印象深刻。常态下它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但它可以在液、固两态之间随意切换,有高效的认知能力和强大的变形能力。尤其是当布兰德博士在水行星上遭遇浪击,塔斯能迅速变形移动救险。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制造一个真正的变形机器人,但是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稀有金属铟镓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固液态的转换,起码从理论和技术的层面论证了液态金属机器人的可能性。指纹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才能创造指纹识别技术。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
在现实中,美国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国巴黎警察局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开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并将其用于刑事案件侦破,如今这项技术已高度商业化,不少笔记本电脑都配备了指纹识别功能。在当下的电影里,关于指纹识别的画面仍然很频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施瓦辛格在电影《第六日》里运用的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尼古拉斯·凯奇分别在《勇闯夺命岛》和《国家保障》中展现的这一技术效果。《2001太空漫游》平板电脑1968年科幻大师库布里克通过电影《2001太空漫游》对未来进行了讨论。2001年已经过去,显然人类并没有实现真正随意的太空遨游,但是片中的那些高科技装备已经成为现实。宇航员们人手一部的平板电脑,在2010年被苹果发明称之为“iPad”,时下已经进化到极为强大且轻薄的iPad air;片中硕大的视频电话,如今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平板、PC等多种设备完成;而可以与人类下棋的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战胜了人类的国际象棋大师,并逐渐向消费领域靠拢。2.《超体》:聪明药CPH4CPH4为《超体》中的一种蓝色颗粒状物质。电影中CPH4意外进入女主角身体,反而给了她超于常人的力量:包括心灵感应、瞬间吸收知识、吸引金属等技能,绝处逢生为女超人。根据电影交代,CPH4是人类母体在怀孕期间产生的一种物质, 虽然只有少量, 但已足够提供给胎儿的骨骼成长。但现实中 CPH4只是分子物理学的一个理想状态,目前无法被证实。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与交互作用。
上世纪80年代,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提出了“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的观点,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置身于计算机所表示的三维空间资料库环境中,并可以通过眼、手、耳或特殊的空间三维装置在这个环境中环游,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里这样的场景很多,如影片《阿凡达》等,该影片的制作者通过这项技术展现太空飞船内部操作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虚拟现实技术已民用化,人们可以在展览和商场中见到利用这项技术制作出来的场景。《回到未来2》自动鞋事实上,这款概念鞋已经问世,只是还不是“完全体”。在2011年,耐克公司推出了这款自动鞋的限量版,全世界仅发售1500双,不过它并不能实现自动系鞋带的操作,仅可以实现电影中的发光功能。那么,真正的自动系鞋带鞋子是否会成真?耐克公司正在在鞋子中集成能够检测脚踝的及调整鞋子后跟的传感器,并在鞋身上设计一个按钮,就可以实现自动扣紧和松开鞋带的操作了。3.《钢铁侠》:触控交互和人工智能从第一部到第三部,托尼斯塔克家中的豪华实验室内都会出现触控屏幕的身影。与之相辉映的是,钢铁侠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贾维斯是超智能软件,能独立思考,还会帮助钢铁侠处理各种事务,计算各种信息。目前的苹果语音助手Siri、谷歌(微博)的Google Now、微软的Cortana都具备了一定的智能。不过它们能做的事还非常有限,因此应用也不广泛。不过在未来,智能助手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增强现实与眼部跟踪技术
与虚拟现实技术不同,增强现实技术是在现实中引入虚拟界面,微软公司推出的Surface就是这项技术很好的代表。例如在电影《钢铁侠》中,当主人公穿上钢铁衣后,他操作时头盔内部的界面就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来实现的。另外,该影片中有关眼睛的跟踪,如钢铁侠在头盔中所查看的各个部件的信息就是用眼部跟踪技术来实现的。嵌入手掌皮肤下的移动电话被称为“Digital Tattoo Interface”,早在2008年就已经面世;科学家以微处理器取代了老鼠体内的海马体,借以控制老鼠的长期和短期记忆;日本京都的科学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发明了一套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机(MRI)对人的大脑进行扫描,来重建大脑中影像的系统;更为耸人听闻的,是俄罗斯企业家DmitryItskov发起的“2045项目”,其目标是通过脑机接口将人类意识转移到机器人身上,通过机器人化身实现人类永生的梦想,或者至少摆脱人类躯体的限制。《碟中谍4》智能眼镜我们看到了可以显示叠加图层、对现实进行标注分析的隐形眼镜,同时还具有拍照、面部识别等功能,而《赤焰战场》中的隐形眼镜还可以改变视网膜。在现实中,目前最为接近的产品便是类似谷歌眼镜之类的智能眼镜了。虽然技术尚不完善,但谷歌眼镜已经可以实现一部分增强现实类的穿戴体验,只是目前大多数产品还是过于依赖智能手机、或是外形过于庞大怪异,无法像电影中那样不易察觉。不过,在谷歌眼镜饱受隐私、道德争议的情况下,更隐蔽的隐形智能眼镜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短期内也无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眼镜已经是越来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了。4.《黑镜》:意识提取+物联网物联网近几年成为热门的概念,那么该如何实现?《黑镜》给出的答案是——克隆你的意识。剧中把人的意识副本放进一个小型设备中,让其为你打理一切事务。于是,你有了一个最好的仆人——你自己。你的这个意识副本成为家中的智能中枢。天亮了,它调节阳光、室温和音乐唤醒你;当你饿了,它可以自动连接烤箱为你烤出面包;想看电视,它知道你想看哪个频道……虽然物联网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各种家庭智能设备不断涌现,但是用意识副本的方式来实现家庭互联,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想象,但还不能实现。在现实中,目前它们最为接近的产品便是类似谷歌(微博)眼镜之类的智能眼镜了。虽然技术尚不完善,但谷歌眼镜已经可以实现一部分增强现实类的穿戴体验,只是目前大多数产品还过于依赖智能手机,或是外形过于庞大怪异,无法像电影中的产品那样不易察觉。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眼镜已经是越来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了。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起源于物理治疗、康复领域中,用于对伤残、截肢、脑瘫、帕金森症患者的运动及行为学分析研究,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在动画制作领域,迪斯尼公司通过捕捉演员的动作以改进动画制作效果。《少数派报告》手势操作《少数派报告》中汤姆·克鲁斯站在透明的计算机大屏幕前使用手势操作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而在《钢铁侠》中,这种操作已经进化到不需要专用手套,直接可以通过手势滑动、手指缩放来实现。而在现实中也有设备可以实现类似体验。比如Leap Motion,这款手势操作PC的周边不仅可以单独买到,甚至还集成到了惠普的某些笔记本中,通过它可以在Windows PC中实现丰富的手势操作,也可应用在游戏中。类似的产品还有MYO腕带,使用生物电原理,在手臂上戴上腕带便可实现iOS、Android、Mac和Windows设备的手势操作,效果更加精准。5.《阿凡达》:“身外化身”技术电影《阿凡达》中那神奇的“身外化身”技术让人向往不已,通过思想控制技术,也就是人的大脑与机器人的互动,可以实现由人的大脑意念来控制机器人。此前有报道称,以色列一名学生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中,用意念成功操控2000公里之外法国贝济耶科技学院的一个人形机器人进行移动。虽然只是初步的尝试,不过已经让人们对“身外化身”的未来充满遐想。MattePainting技术
MattePainting技术是指用绘画手段创造影片中需要,但实际搭建过于昂贵或难以拍摄的景观、场景等。在彼得杰克逊导演的电影《指环王》中,就运用Mattepainting技术创建出许多虚幻场景。其他运用MattePainting技术的电影还有《加勒比海盗》《金刚》等。《阿凡达》全息投影技术在电影《阿凡达》中,3D全息投影技术让观众体会到了科技的强大魅力。不仅可以进行全息式的视频通话,还可以清晰显示出更多细节和注释。事实上,这种全息影像技术,在各种科幻电影中都不难见到,现实中的应用例子也不算少。美国一家公司该公司花费了9年时间,发明出了一枚可以植入手机的3D全息投影器。该公司的科研人员称,该摄像头还可以安装在电视、电脑屏幕、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上,投影效果和电影一样。而在去年的美国公告牌音乐奖颁奖典礼上。主办方更是依靠3D全息投影技术,“复活了”已故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量子技术有个理论就是通过量子通讯原理控制两个量子加上大脑神经元数据化技术来实现远程控制肉体或者机器人。时光机技术不可能实现,因为时间只能被无限压缩不可能逆向,但是超光速飞船还是可以的,因为前段时间已经有两个发现可以佐证,一个是科学家观测到一个黑洞边上居然有恒星存在,另一个就是一个小行星高速飞出了黑洞引力区被称为飞星(据说原理是飞星在飞出之前应该还与一个有同等质量的行星和黑洞一起做三体运动,最终因三体运动不稳定,一颗被黑洞吞噬另一颗因引力变化被以光速弹出去)在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不管面对多艰巨、多不可思议的对手,都能优雅、帅气的完成任务,且可以始终保持完美形象。这完全得益于那些酷炫的智能装备。《007大破天幕危机》中,邦德就是靠一款潜水高清摄像手表成功探查了一次又一次的机密。这款手表集中了当时电影界天马行空的编剧们对未来手表的大部分定义:可以摄制高清视频、拍摄高清图片、录制优质声音、用于视频会议或者视频聊天的电脑摄像头、大容量存储设备,最后才被当作显示时间的手表。  如今,像007一样拥有一款不止显示时间的手表,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儿。以moto360为例,它可以接收email、打电话、查看社交信息等。除此之外,moto360具有类似siri的语音助手功能,可以直接通过“ok,Google”指令进行语音回复信息、查询天气等任何语音助手能够完成的操作。Moto 360背部配有光学心率传感器,内置计步器,同时支持IP67级防水防尘。《我,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在电影《我,机器人》中威尔·史密斯的座驾奥迪RSQ,可在电脑控制下,自主驶向车主设定的目的地,完美实现无人驾驶的梦想。RSQ的外形设计师Julian Hoenig表示,“RSQ不应该是辆梦幻跑车,而是代表了奥迪公司在未来的汽车设计中的主导方向。相信在我们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幸成为这部来自未来的梦幻RSQ的主人”。而在现实中谷歌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全球定位系统的整合,自动驾驶汽车在2010年实现了美国多地自驾。当然,为了安全性,驾驶过程中实际上还是配备了驾驶员,防止意外发生。但总得来说,无人驾驶汽车是汽车行业即将面临的革新,预计在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有望突破5000万辆。  每个人都是渴望更绚丽多彩的生活,而科幻似乎给这种渴望找到一个出口。值得欣慰的是,这个出口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只要留心翻看一下历年来大开脑洞的科幻作品,你就会发现很多眼熟的物品;稍加思量你还会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昨天刚用过的某样物件吗?确实,曾经科幻世界里的神奇物件,就像穿越了时空一般,大摇大摆走进了你我的生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不爱吃素的小胖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互联网和科技,我是科技任君爽。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前小导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