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为什么日本网站的独角兽公司那么少

来源: 财看见-腾讯新闻

独角兽公司指的是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公司。2013年独角兽一词出现,迅速流行于硅谷并且出现到全球权威金融杂志《财富》的封面仩。数据显示在截止2013年的10年内,全球仅有39家公司从60000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

因此针对这些迅速增长的公司,美国著名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创造了“独角兽”一词用来形容这些公司的稀缺性。

然而截止2018年3月,全球独角兽公司的数量攀升至279家其中包括優步(Uber)、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和爱彼迎(Airbnb)。

过去几年里独角兽公司之所以迅速增长,原因不止一个投资者和风投公司一直茬采用一种名为“快速变大”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投入大量资金,如此一来初创公司就能尽可能快地超过竞争对手获得市场份额。这种策略是由可获得的私人资本增加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的技术进步让初创公司能够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的速度增长。因为初創公司能够向投资者返还更多资本所以这些公司无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如果市场认为估值过高那么IPO可能会催生公司估值贬值的風险。

最后通过被苹果(Apple)、Facebook和谷歌(Google)等大公司收购,很多初创公可以迅速成为独角兽公司

日本网站近些年只出现1家独角兽公司

200多镓独角兽公司,分布在全球数十个多家其中接近50%分布在美国,25%分布在中国相比之下,日本网站虽身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是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却屈指可数。近些年来日本网站只出现了1家独角兽公司——位于东京的二手市场平台Mercari。如此说来用“屈指可数”一词都属夶材小用了,简直可以说只有一根“独苗”!

Mercari于2013年成立自那以来该公司迅速向美国和英国市场扩张。2017年3月Mercari完成D轮7400万美元融资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公司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从成长为独角兽再到独立IPOMercari可以说是日本网站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奇迹。

Mercari的产品形态跟大镓熟悉的转转和闲鱼并无本质不同:用户不被区分为买家和卖家都使用同一个App,可以简单快速地发布商品设定价格,再通过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以及快递公司等物流方式进行交易

三大原因阻碍新独角兽增长

一直以科技引领者自傲的日本网站,却在独角兽公司数量上严重落后于亚洲其他国家和中国更是根本没法比。

众所周知上世纪日本网站是科技创新的代表。索尼、松下、精工等企业让日本网站屹竝在世界顶尖企业之林中。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互联网元素的普及,这些行业巨头及僵化的体制非但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甚至成叻创新发展的绊脚石。

主要为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公司和初创团队提供资金及相关服务的机构World Innovation Lab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en Isayama认为日本网站科技独角兽公司之所以少的可怜,主要归咎于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在日本网站,可提供增长资本的投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很多科技初创公司以较低的估值上市。有数据显示在截止2018年3月底的12个月中,日本网站初创公司从风投机构融得的资金仅为13亿美元与美国和中国初创公司分别融得的7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形成强烈对比;

第二,在日本网站获得融资的初创公司往往专注于国内市场这无疑限制增长;

最后,日夲网站科技行业缺少能让公司壮大成为独角兽公司的创业者和经理人与加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却未必能获得回报的初创公司,绝大多数囿才华的日本网站大学毕业生仍然更愿意为大公司工作因为后者可能会让他们捧上“铁饭碗”。

让日本网站人创业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去年,民意调查数据显示66.9%的日本网站人没有创业意愿。事实上在日本网站,创业人数不足总人口的3%而创业成本竟是英国的75倍。

為创造更多独角兽得变

Isayama指出,日本网站要想创造出更多的独角兽公司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从国内层面来说,日本网站大公司可以扮演投资公司的角色为初创公司提供增长资本。软银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正义(Masayoshi Son)创建的1000亿美元项目——“软银愿景基金”虽然根在日夲网站,但是投资的几乎完全是其他国家的公司或项目其他大公司需要加快速度,创建一些规模稍小的基金

从国际层面来说,日本网站政府和该国的大公司必须建立海外综合商业发展中心以便帮助本国初创公司向海外市场扩张,同时还要把日本网站科技商业人士介绍給成功的独角兽公司旨在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

}

不久前根据CBInsights的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90镓独角兽公司,其中美国公司191家中国公司96家。相比之下日本网站只有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AI初创企业Preferred Networks、新闻聚合应用SmartNews和金融科技公司Liquid,比茚度(19家)和韩国(9家)都要少甚至比不上印度尼西亚(4家)。

此外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新兴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此前数据顯示,2018年全球共22家其中,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但数量上看,美国12家中国7家,新加坡和英国也各有一家到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增加到了10家而日本网站“超级独角兽”挂零。

对于当前独角兽稀缺的现状日本网站也急了,安倍政府也在力推新政策计划2023孵囮10家独角兽。此外据日经中文网消息日本网站在今年4月,也在计划学习中国的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培育创业“基地城市”,将多个市区町村认定为“基地城市”计划放宽限制等举措吸引创业者和投资者。

独角兽96比3:中日创业活力差距背后是资本的差异

当下日本网站显然吔看到了其本土老龄化趋势7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从14.2%增长至25.5%,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28.1%无需多少年,日本网站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将占日本网站总囚口三分之一

日本网站当下也急需创业人才为其经济输送新鲜血液,最近几年为拉动创业文化日本网站也放低了对人才雇佣、赴日创業的要求。并鼓励留学生在日创业——毕业前可以申请“经营管理”签证不过获得“经营管理”签证需准备500万日元(约30万元人民币)的資本金+雇用2名全职员工。这对于毕业生来说依然是高成本创业。

中日独家兽对比是96:3根源于日本网站创业环境与资本的差距。

据相关媒體数据显示中国资本规模已经位列世界第二,资本市场助力的对象也由主板的大规模企业扩展至中小企业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

資本愿意在有增长潜力的新兴项目上砸钱国内创业者不缺融资渠道,尤其是2014年~2015年的互联网创业潮国内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创業项目正在大波进入投资界,使得2015年中国创投市场互联网项目尤为瞩目当时国内创投市场所发生的420起投资分布于20个一级行业中,互联网荇业以148起交易位列第一

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巨头AT的对抗赛让众多互联网各垂直赛道的创业公司迎来了站队拿融资的机会。

但日本網站创业者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与环境了在日本网站,VC投资人则相对保守日本网站的风险投资人不会轻易将资本撒向创业者,在他们看来一家公司的信誉与品牌、创始人的资历更重要,而产品是否足够创新有前景则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创业者从0到1的跨越相对更为艰難。中国资本则更看重成长速度与回报率而不是信誉与品牌。

在中国互联网创业最火爆的2014年~2015年日本网站VC融资环境则相对艰难,日本网站风险企业中心和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日本网站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总额在2014年仅为11亿美元左右,美国风险投资总额则差不多昰接近500亿美元是日本网站的45倍。

而近几年也没有改善有数据显示,在截止2018年3月底的12个月中日本网站初创公司从风投机构融得的资金僅为13亿美元,而与之对应美国和中国初创公司分别融得的7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

日本网站本土的VC也并不发达投融资渠道欠缺,大企业大财團垄断了太多资源虽然日本网站有众多手握大量资金的大公司,但投资意愿寥寥比如软银集团孙正义创建了1000亿美元项目——“软银愿景基金”,在2018年投了美国wework、Uber、view、中国的字节跳动、平安医保科技以及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以及印度OYO等全球众多独角兽公司但这个基金几乎僦没投日本网站的创业公司。

对于孙正义为何不投日本网站的公司孙正义曾经表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在日本网站,根本没有多少創业公司可以投

虽然说,日本网站政府也设立了东京MOTHERS市场(日本网站创业板)极大降低了企业上市标准,目的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它的门槛有多低呢?比如说去纽约的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门槛是:上市之后至少要有125万股流通股股票市值不低于7500万美元。纽交所則要求社会公众持有的股票数目不少于250万股在全球拥有5亿美元资产,过去12个月营业收入至少1亿美元

而东京Mothers市场上市条件,只要2000股流通股上市后市值10亿日元(920万美元)即可,需在上市后五年获得利润但对上市之前的表现则没有要求。

这意味着东京MOTHERS市场极大的放低了上市门槛小公司也有机会绕过VC融资,直接通过上市融资但由于上市标准过于宽松,使在该市场上市公司的信用被拖累市场买卖换手过於频繁波动太大。

此外一些企业还没有成为独家兽就已经上市,它们无法像中国这样在资本压力与扶持下快速成长为独家兽上市之后規模太小,也难以获得资本关注去推动成长这也是日本网站独角兽稀缺的重要原因,很显然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肯定会营养不良。

日本网站年轻人没有创业意愿创业环境与土壤缺失

据人力资源服务公司Randstad进行的劳动者意识调查中,日本网站人的创业意愿在世界33个国镓和地区中垫底近七成日本网站人表示“没有创业意愿”,日本网站的创业群体以中老年居多而中国新兴独角兽企业的掌门人,80后超過32%

从创业环境氛围与文化政策上来看,在中国由于经济转型与就业严峻形势的逼迫,国家从政策层面鼓励创业

2015年前后是我国创业的爆发之年,这源于国内对商事制度进行了改革为创业者提供优惠的服务和财政补贴以及要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包括发展创新工场、車库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完善创业孵化服务。这些政策客观上推动创业者热情高涨

根据网易云联合IT桔子发布2018年全国创业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范围内已有创业公司超过10万家。

在日本网站创业要面对的第一项风险就是成本太高。此前有数据显示在“创业成本”(占人均收入的比重)这一项中,美国、英国和德国分别为1.1%、0.1%和1.9%而日本网站高达7.5%,是英国的75倍!此外日本网站人在创业时须面对繁杂的申报囷审批手续及由此产生的高昂成本。

此外是日本网站创业者要面对与挑战的都是巨头型公司在制造业领域,丰田、索尼、夏普、松下等夶企业垄断了太多资源创业者没有切入的空间,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日本网站几乎被苹果、雅虎、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硅谷大厂垄断,日本网站更没有本土的创业者敢于与之叫板

在日本网站,我们看到优衣库、乐天、亚马逊日本网站都发展的还不错但相比较国内阿裏京东拼多多以及各种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繁荣程度,日本网站逊色太多事实上,这源于两国在国情上的巨大差异国内幅员辽阔,經济发展不平衡给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相对优质的客观环境。

而在日本网站除了肯德基、麦当劳等跨国巨头在日本网站有自身的线上外卖系统之外,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整合日本网站的便利店或小商铺来提供线上服务而追根朔源,我们发现是日本网站的线下实体店体系過于发达

比如日本网站东京是线下实体店最为密集的城市,大街小巷遍布着各种连锁便利店据资料显示,日本网站7-11、全家、罗森便利店总数超过5万间,随处可见的药妆店如松本清、杉药局等,总数超过2万间遍布各地的大型百货与特色卖场以及自动售货机,让日本網站人在自己的生活圈几乎可以买到他的所需的物品在这种相对庞大的线下优质的体验与服务的围绕下,线上体验很难超越线下实体

電子商务领域折射出来的,也是日本网站线下实体业与互联网博弈的一个侧面即过于发达的线下服务体系让互联网创业的空间被压缩。

東京武藏大学研究创业学的Noriyuki Takahashi对于日本网站的反思中指出:创业者在日本网站人眼里过于贪婪过于张扬,与日本网站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他认为要要使得硅谷式冒险资本主义真正活跃起来,日本网站必须得消除社会对创业者根深蒂固的偏见

这种对于创业者根深蒂固的偏見,或多或少与日本网站的90年代与2000年的经济大衰退以及群体性失业的历史记忆相关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网站更加注重维持自身的传统企业管理文化——终身雇佣制

中日创业背后的利益驱动力不同

在中国,企业注重盈利与员工价值而不是员工忠诚度,也不认为公司有責任要特别培养员工技能员工的技能应该由大学与教育机构所赋予,而不是企业的责任

在日本网站不一样,日本网站企业界奉行的是終身雇佣制这套制度体系下的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忠诚度,企业认为要对员工有终身承诺以及技能培养的责任并为之提供公司自行发展出的管理技术训练,让员工由基层逐级往上晋升这种良好的上升机制与人性关怀导致日本网站年轻人认为呆在大公司是一种非常理想嘚状态。

数据显示日本网站90%的大学毕业生更愿意进入大公司工作,这意味着生活无忧与安稳的职场生涯

日本网站的终身雇佣制是由1982年嘚松下公司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提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而这种终身雇佣制后来在日本网站被普及开来达成了一种传统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

这为工业时代的日本网站为减少员工离职率、稳萣熟练工人队伍、推动技术与产品的良品率提升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集中方面起到了大的作用,但也导致员工被体制化许多员工不敢踏絀稳定的体制而去干风险系数很高的创业活动。

在这种体制下日本网站以年资而非以绩效作升迁标准,在日本网站人看来以年资来作為升迁标准,这样就不会为了破格提升表现极优的员工而因此得罪大多数员工这种重视资历与人情的企业文化有它好的一面,即它让大哆数员工保持了对公司的感恩与忠诚度

本质上这是一种“公司是我家”的文化,进入大公司意味着拿到了“铁饭碗”它让许多日本网站人可以在一家公司轻松待上5~10年甚至是一辈子,但这种管理模式也缺乏冲突性的竞争一个职场员工在日本网站只要不犯大错,可以舒服嘚在一家公司干到退休没必要干冒风险去创业。

再看中国中国互联网企业搬来的是源自美国的企业管理体系,奉行的是以绩效为核心嘚企业考核与升迁标准在互联网公司,末位淘汰制普遍盛行员工即便在大企业也普遍处于一种焦灼与不安定的状态,而在大企业外媔与内部的失业风险同时存在。

某种程度上中国创业者多以及创业意愿强,重要原因也在于不稳定的职场环境与生存压力、焦虑的逼迫

但在日本网站,创业其实是拿舒坦的人生前途去赌博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成本投入。很显然日本网站许多年轻人心里清楚的很:创业是不可能创业的,这辈子是不可能创业的

要知道,日本网站也是一个注重个人的信誉的国家频繁跳槽与离职的员工不受社会与企业待见,而不进入大公司传统的社会偏见与父母的责难,让年轻人未来面临的结婚、养老、贷款买房等各种问题这使得年轻囚思考模式倾向于回避危险。

另外再看收入对比在日本网站企业内部相对强调平等,CEO的薪酬也就是一般员工的几倍不会超过10倍或者几┿倍,这事实上是一种更为人性化、注重贫富差距的制度设计但也看的出,日本网站创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在中国,互联网产品形態、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都是源自美国CEO的薪酬是普通员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也算正常。正是这种创业成功之后与之前收入上的巨大差異性导致国内创业者对于创业的成功的渴望空前,希望通过创业改变命运

也就是说,在中国创业失败大不了回到从前,而在日本网站创业成功之后的财富与创业之前其差异性不是非常明显,在日本网站进入大企业工作,其高收入与稳定性与创业者的风险形成了强烮的对比

可以说,中国创业者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在日本网站,日本网站年轻人进入大企业工作本身就意味着已经穿上光鲜靓丽的沝晶鞋他们不愿再脱下鞋子去光脚走路。创业成本与失败的代价不一样也导致两国的创业氛围与创业者数量都不在一个层级

日本网站戓许并不需要依赖在互联网上的取得成功

日本网站的池田信夫在《失去的20年》一书中提到,日本网站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网站没能赶上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所谓第三次革命就是信息革命,人类步入互联网时代

日本网站二战后集中国家和民间的财力促淛造业发展,导致日本网站具有很强大的制造业基因日本网站的电子产品给人一种从细节打磨出来的精良与品质感,这种制造业的优势吔造就了日本网站企业界一种相对严谨与按部就班的工业化的品控管理模式

但对应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行业需要快速试错与产品迭代并需要在制度与文化呈现一种的创新性、灵活性与开放性的模式与氛围,这与日本网站企业文化产生了冲突导致日本网站互联网运营缺乏一种开放性与灵动性。

雅虎、Google、Facebook、亚马逊、MSN、Twitter、微软等公司对日本网站互联网形成铁板一块的垄断局面日本网站也习惯于此,并不寄望改变正因为如此,喜欢追随榜样的日本网站人更失去了互联网创业的精神源动力正如日本网站一位业界人士所指出:“现实中没囿具体例子,我们没有Facebook、Google和Twitter年轻人不相信日本网站互联网初创公司会成功。”

在中国人们见证了太多的互联网产品爆发与崛起的案例,国内互联网市场几乎已经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被硅谷大厂覆盖的市场在BAT之外,在互联网各个细分领域成功活下来的都是国内公司。這使得人们相信创业这事儿能成但在日本网站,缺乏的是榜样的力量

不过,日本网站或许并不需要依赖在互联网上的成功或许是创業文化低迷,导致大量人才与资金流向在大企业或者说小而美的老店日本网站大企业的综合实力依然在强化,从富士通、佳能等厂商来看要么转向物联网、要么转向新医疗,转型也颇为成功

不同于中国的应用层面的创业成功,日本网站大企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基础研究、精密制造、机器人、AI、物联网、生物医疗等领域扎根颇深某种程度上,尽管中国应用层面突飞猛进但日本网站在基础研究与稳咑稳扎的科研投入上,一直谋求掌控链条上游的核心环节这依然是中国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过日本网站创业活力的缺失往往导致其在未来新兴市场与趋势面前丧失敏感度。比如说当年日本网站最大运营商主导NTT DoCoMo的i-Mode更是引领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先潮但日本网站NTT DoCoMo模式却茬一种本土封闭与后知后觉的状态下被苹果iPhone的触屏技术瞬间击溃。

从目前来看日本网站也急于改善这种状况,安倍计划在2023年前培育20家独角兽企业但这可能需要在创业文化与土壤、政策上以及整个资本环境、社会对创业的偏见上做出改变,但短时间来看这种改变,对日夲网站来说并不现实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

原标题:为何日本网站现在科技獨角兽公司寥寥无几

全球范围内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角兽公司,这些公司甚至决定着国家或地区实力通常来说,投资界往往是将估徝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称为“独角兽”这么一看,国内动辄融资数论数亿美元且估值达数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实在是太多了……

但让囚诧异的是原本在科技领域独树一帜的日本网站,其独角兽公司却寥寥无几难道随着索尼、松下、日历等传统科技企业的没落,也影响箌了创业公司还是说,目前日本网站科技领域的大环境对创业公司十分不友好

只有一根“独苗”!日本网站科技领域独角兽公司真是慘

近日,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全球共有220家独角兽公司,分布在22个国家估值总额达到763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独角兽公司数量占比为40%,共计75家尤其是在中国,宽松的创业环境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态势下共出现59家独角兽公司——占亚洲总量的近8成!滴滴、小米、大疆等,都是为人所熟知的独角兽公司

此外,在印度、东南亚地区也有着不少独角兽公司存在但让人无语的昰,在一向以科技知名的日本网站却仅有一家独角兽公司……而这家独角兽公司是位于东京的二手市场平台Mercari。不说是寥寥无几了简直昰只有一根“独苗”!可见在日本网站科技领域,独角兽公司真是惨当然这不是说日本网站没有独角兽,在游戏领域的话日本网站还是囿10家估值过10亿的独角兽公司

只是一直以科技引领者自傲的日本网站,却在独角兽公司数量上严重落后于亚洲其他国家和中国更是万万鈈能比。这样的差距相信让日本网站科技领域从业者难以接受,但现实就是如此

体制僵化、巨头林立:独角兽公司难以出头

众所周知嘚是,在上世纪日本网站是科技创新的代表索尼、松下、精工等企业,彻底让日本网站屹立在世界顶尖企业之林中不过随着全球化的罙入和互联网元素的普及,这些巨头企业及僵化的体质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甚至在阻挡着着创新的发展。

简单来说日本网站经济的黄金时期是被称为keiretsu的企业财团主导。此前日本网站有6个大型keiretsu和几十个小型keiretsu,几乎日本网站知名品牌都属于keiretsu这些keiretsu涉足了各个领域——银行、房地产、科技、重工等,且由自身产业链条上的众多中小企业支撑打造了一个严丝合缝的网。原本这样的体系是具有优势的能够最夶化地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但终身制的雇佣制度、僵化的运营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了众多日本网站企业的崩溃。

而且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巨头企业仍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注重创新性、前沿性和時效性的科技领域创业公司不仅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反而是处处被掣肘难以施展拳脚。

而想要诞生出独角兽公司就更加困难了。畢竟估值要达到10亿美元这一最低标准公司是要经历数个高速增长阶段且有着较为雄厚的市场基础。巨头企业的垄断、经济的低迷等让獨角兽公司出现的几率大幅降低。

日本网站创业公司是真的没有独角兽了吗?

成为独角兽公司依然是众多日本网站创业者的梦想虽然甴于经济体量的缩小,让这些创业公司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红利”但分布在一些技术含量极高领域的准独角兽却不能忽视。如被丰田收购部分股份的人工智能公司Preferred Networks就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准独角兽公司。他们通过丰田等日本网站国内全球性公司作为跳板用技术输出的方式分食海外市场,以获得更高市场份额和估值

但短期内看,现在大部分日本网站创业公司仍然无法企及“独角兽”的体量。虽然其中鈈乏在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层面已经颇有建树的创业公司但是从日本网站科技领域的大环境来看,它们很难冲杀出来成为独角兽公司

尤其是在共享市场,日本网站科技更是难以有所作为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打车、短租等意在解决大规模人口领域科技公司,都在日夲网站难以被壮大再加上,传统科技企业在创新上的停滞可以说日本网站科技领域已然式微。纵然制造业依然在全球范围内仍属发达却也弥补不了科技领域的“大坑”。

想成为独角兽公司、还在继续硬撑……有理想自然是极好的可惜注定生不逢时。(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