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屈一指打开了 看一看 电影,打三个数字

首屈一指看一看,猜数字_百度知道
首屈一指看一看,猜数字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屈一指,应该是4.手掌伸出来,弯掉大拇指就是4了。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井柏然周冬雨甜虐爱情冲击五一档
蓝盈莹“献吻”白客述怀旧青春
张一山毕业之旅变冒险探案路
全新补拍版本终现真容
张家辉自导自演突破动作极限
吴磊梁家辉刘嘉玲跳“三头舞”
蓝盈莹主动出击撩白客求吻
小沈阳吴樾“互怼”逗笑全场
吴镇宇等主创集结亮相宣传
漫威黑豹、环太平洋2酷炫亮相
宝莱坞“猴神大叔”催泪登场
春节档过后,国产片“霸屏”之势渐消,3月,进口电影们开始攻占内地影市。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要数三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豹》、好莱坞经典冒险之作《古墓丽影:源起之战》以及景甜张晋加盟的《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除了这三部商业大片,《三块广告牌》《水形物语》等颁奖季大热门,也将在3月登陆内地影市。当然,除了好莱坞电影,国产电影《闺蜜2》、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日本电影《恋爱回旋》、国产动画《妈妈咪鸭》等也为3月影市带来了不小的观影期待。
时隔四年温情回归
漫威电影宇宙新英雄
女神坎妹与吴彦祖爆燃开打
机甲怪兽厮杀惊爆眼球
电影圆你童话梦
《美女与野兽》最初是经典爱情童话,讲述的是美女贝儿代替触怒野兽的父亲被囚古堡,却在朝夕相处中发现野兽内心善良高尚,最后真爱战胜魔咒,有情人终成眷属。对跨越世俗偏见的心灵之美的礼赞,使《美女与野兽》童话在问世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猎人公主共赴战场
朱莉化身妖娆女巫
最美不过那双水晶鞋
甘愿为你吃下那颗毒苹果
不许不开心
傻子才悲伤,就是要你笑!《快手枪手快枪手》讲述“快手”小庄、“枪手”若云与石佛(腾格尔饰)、金三娘(刘晓庆饰)在共同经历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后,组成了夺宝者联盟集体干“大事儿”的故事。影片语言逗比十足、画面精心打磨、剧情悬念丛生,化身“污辣”CP的林更新、张静初给足观众惊喜,两人一路互不相让,“针尖对麦芒”唇枪舌战不停歇,不时甩下的金句让人啼笑皆非,必将成为今夏不可错过的动作喜剧大片。
澳洲宿醉爆笑婚礼
国产喜剧黄金三角
王力宏湿身诱惑
完美展现污到尽头什么样
男神女神撩起来
颜值为王,鲜肉当道!电影中怎能缺少人气偶像?多款舔屏收割机,总有一个是你的菜。吴亦凡刘亦菲甜蜜搭档比“亦”双飞,即将上演2016第一青春爱情大片。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改编自著名作家辛夷坞的同名畅销小说,由周拓如执导,张一白监制,吴亦凡、刘亦菲、金世佳、李沁、李梦、郝劭文、乔任梁、陈燃等主演,讲述了对爱情真诚执着的男主人公程铮(吴亦凡饰),爱上了倔强、自尊心强的苏韵锦(刘亦菲饰),演绎了一段纯粹又虐心的爱情故事。
刘烨战场演绎铁汉柔情
长腿偶吧李敏镐联手钟汉良
Anglebaby成月球扛把子
小公举周杰伦大过魔术瘾
童年集结号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个小孩子,我们无法时时刻刻都无忧无虑的开怀大笑,好在还有电影。
《冰川时代5》将于暑期档7月22日在北美上映,中国内地有望引进。熟悉的冰川萌物们集体回归,带来更为浩大的冒险,这次松鼠奎特追逐松果飞上宇宙,酿成让地球近乎毁灭的大祸,而在地球上还在泡妞的树懒希德、以及其他玩闹、争斗的冰川动物们,对这个灭顶之灾毫无准备,因而在这场逃亡之路上笑料百出。
谁说大人不能看动画片
感人暖心的小猪一家
当年青涩的星爷和学友
如今只记得隔壁王叔叔
全世界都在玩儿穿越!这里不仅展现历史和未来,更有队哲学终极问题的思考,搞穿越,我们是很严肃滴!15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前目的地》堪称史上最坑爹时间旅行者故事。全篇都在讲一个字:宿命。有点开启上帝视角,个体挣扎多么渺小,只能在写好的命定里徒劳浮沉。正如某话所说:所有我们曾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看完悲凉得想哭。关键一切看似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可实际上,他有选择么?
穿越星际对战虫族
跨越时空的爱情
刘天王倾情演绎时空特警
来看史上最恐怖的机器杀手
电影是造梦的机器,既然是梦,何不做大一点!在这里,想象力的高度已突破天际!《大闹天宫》有好莱坞的特效水准,也有国际超级英雄大片的气质,主演阵容更是汇聚了华语影坛的最强阵容,无论是化身为猴的甄子丹,还是化身为牛的郭富城,以及周润发、何润东、海一天等一票型男,也包括陈慧琳、梁咏琪、张梓琳、夏梓桐、陈乔恩等一票散落于人、神、魔三界的绝色美女,共同组成了庞大的“西游”生态阵容,算是前所未有。
希斯莱杰最后遗作
可媲美魔戒的欧洲奇幻大剧
小萝莉对抗凶残鼠王
众星演绎人妖虐恋当前位置:
>>>看一看,算一算。1.four-one=2.seven-two=3.eight-six= 4.se..
看一看,算一算。
1.&four&&one&=&&&&&&&&&&&&&&&&&&&&&&&&&&&&&&&&&2.&seven&&two&=&&&&&&&&&&&&&&&&&&&&&&&&&&&&&3.&eight&&six&=&&&&&&&&&&&&&&& &&&&&4.&seven&+ three&=&&&&&&&&&&&&&&&&&&&&&&&&&&&&&&&5.&six&+ three&=&&&&&&&&&&&&&&&&&&&&&&&&&&&&&&&&&6.&five&+&one&=&&&&&&&&&&&&&&&&&&&7.&five& +&four&=&&&&&&&&&&&&&&&&&&&&&&&&&&&&&& && 8.&nine&&one&=&&&&&&&&&&&&&&&&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1.&three&&& 2. five&&& 3. two&& &4. ten&&&&5.&nine&& &6. six&&& 7. nine&&& 8. eight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看一看,算一算。1.four-one=2.seven-two=3.eight-six= 4.se..”主要考查你对&&基数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基数词:即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A、1-12的基数词表示方法。&&&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6 six& 7 seven& 8 eight& 9 nine&&10 ten& 11 eleven&12 twelve&B、13-19基数词的表示方法,都以teen结尾。&&&13 thirteen& 14 fourteen& 15 fifteen& 16 sixteen& 17 seventeen& 18 eighteen 19 nineteen&C、大于20小于100的基数词的表示方法。&&&a. 整数词的表示方法,都以ty结尾。&&&&&&20 twenty& 30 thirty& 40 forty& 50 fifty& 60 sixty& 70 seventy& 80 eighty& 90 ninety & b. 其他的两位数的表示方法:先写比表示从20-90的英文单词,然后是连字符“-”,最后写从1-9的英文单词。 &&& 如:21 twenty-one& 55 fifty-five& 92 ninety-two&D、整百的基数词的表示方法,用1-9加hundred表示。表示几百,在几十几与百位间加上and。&&&&100 a (one) hundred&&&&& 200 two hundred&&&&&&&&&&&&&&&&&&&&&& &900 nine hundred101 a hundredand one&&& 320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648&six hundred and forty-eight&注:hundred 前面有具体数字时,后面不能加“s”;这个词表示大概数字时词尾要加“s”。如:hundreds of (数以百计)。E、千位数以上 从数字的右端向左端数起,每三位数加一个逗号“,”。从右开始,第一个“,”前的数字后添加 thousand,第二个“,”前面的数字后添加 million,第三个“,”前的数字后添加 billion。然后一节一节分别表示,两个逗号之间最大的数为百位数形式。2,648& two thousand six hundred and forty-eight16,250,064 sixteen million two hundred and fifty thousand sixty-four5,237,166,234 five billion,two hundred and thirty-seven million,one hundred and sixty-six thousand,two hundred and thirty-fourF、基数词在表示确切的数字时,不能使用百、千、百万、十亿的复数形式;但是,当基数词表示不确切数字,如成百、成千上万,三三两两时,基数词则以复数形式出现。There are hundreds of people in the hall. 大厅里有数以百计的人。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come to visit the Museum of Qin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every day.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基数词的复数形式:有时两个复数形式的基数词连用可写为: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 tens of hundreds of 等等。They went to the theatre in twos and threes.他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剧院。表示人的不确切岁数或年代,用几十的复数形式表示。He became a professor in his thirties.他三十多岁时成为了教授。She died of lung cancer in forties.她四十来岁时死于肺癌。It was in the 1960s.那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基数词变序数词记忆口诀: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五和十二变ve,ti代ty,不要忘了e,若说几十几,只变个位序数词,最后都加th.基数表示法:一、小数表示法1. 小数用基数词来表示,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首的数字为一个单位,表示整数,数字合起来读;小数点右首的数字为一个单位,表示小数,数字分开来读;小数点读作 point,o读作 zero或o〔ou〕,整数部分为零时,可以省略不读。0.4 zero point four或point four 零点四10.23 ten point two three 十点二三25.67 twenty-five point six seven 二十五点六七l.03 one point o three 一点零三2. 当数字值大于1时,小数后面的名词用复数,数字值小于1时,小数后面的名词用单数。1.03 meters 一点零三米 0.49 ton 零点四九吨l.5 tons 一点五吨二、时刻表示法1. 表示几点钟用基数词加可以省略的o/’clock5:00 读作 five o/’clock 或 five2. 表示几点过几分,在分钟后加past,再加小时five past seven 七点过五分half past six 六点半a quarter past eight 八点过一刻seven past eight 八点过七分 3. 表示几点差几分,在分钟后面加to,再加小时ten to eight 差十分八点(七点五十分)a quarter to twelve 差一刻十二点(十一点四十五分)twenty to six 差二十分六点(五点四十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下列简单方法表示时间。以小时、分种为单位分别读出数字。6:31 读作 six thirty-one10:26 读作 ten twenty-six14:03 读作 fourteen o three16:15 读作 sixteen fifteen18:30 读作 eighteen thirty23:55 读作 twenty-three fifty-five注:时刻表上的时间大多采用24小时表示法,这样就不需要用a.m.表示上午,p.m.表示下午了。
三、年月表示法1. 世纪可以用定冠词加序数词加世纪century表示,也可以用定冠词加百位进数加/’s表示the sixth(6th)century 公元六世纪the eighteenth(18th)century 公元十八世纪the 1900/’s 二十世纪the 1600/’s 十七世纪这里,用百位数整数表示的世纪比这一百位阿拉伯数字本身多一个世纪。2. 年代用定冠词及基数词表示的世纪加十位整数的复数形式构成in the 1930/’s(in the thir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或 in the nineteen thirties)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in the 1860/’s(in the sixties of the 19th century或 in the eighteen sixties)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In the 1870/’s when Marx was already in his fifties,he found i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ituation in Russia,so he began to learn Russian.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马克思已经五十多岁时,他发现研究俄国的形势很重要,便开始学习俄语。3. 表示某年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可以在定冠词后,年代前添加 early,mid-,latein the early 1920/’s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in the mid-1950/’s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4. 年月日表示法A.年份用基数词表示,一般写为阿拉伯数字,读时可以以hundred为单位,也可以以世纪、年代为单位分别来读。1949 读作 nineteen hundred and forty-nine 或 nineteen forty-nine1800 读作 eighteen hundred253 读作 two hundred and fifty-three或two fifty-three1902 读作 nineteen hundred and two或 nineteen o two表示在哪一年,一般在年数前加介词in,使用year时,year放在数词之前。in the year two fifty-three B.C. 在公元前253年但是,通常采用in加表示年份的阿拉伯数字。B. 月份,在哪个月用介词in加第一个字母大写的月份词表示。例如:in May在五月; in July在七月。为了简便起见,月份与日期连用时,月份常用缩写形式表示。缩写形式除May,June,July外,其它的月份都由其前三个字母表示,但September除外。January——Jan.一月 February——Feb.二月March——Mar. 三月 April——Apr.四月August——Aug.八月September——Sept.九月October——Oct.十月November——Nov.十一月December——Dec.十二月注:这里缩写形式后面加点不能省略,因为它是表示缩写形式的符号。C.日期用定冠词the加序数词表示。在哪一天要添加介词on。National Day is on Oct. 1.国庆节是十月一日。(读作 October first)此句也可以表示为 National Day is on the 1st of October.May 5 五月五日(读作May fifth)也可以表示为the fifth(5th)of MayMar. 1(st) 三月一日(读作March first或 the first of March)5. 表示不具体、不确切的时间,如世纪、年代、年份、月份时,用介词in表示;表示具体确切的某一天用介词on表示通常情况下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词前用介词in。但是,当这些词前后有一修饰限定的词作为定语,把它们限定为某一天早晨、下午或晚上时,介词in应改为on。这里的修饰限定词可以是介词短语、名词、形容词、定语从句等。On a cold morning,the old man died lonely in his house.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这个老人孤独地死在自己的房子里。I don/’t want to be disturbed on nights when I have to study.我不愿意在我必须学习的晚上被打扰。The accident happened on the afternoon of July 7.这次事故发生在7月7日下午。We are to have a small test on Monday morning.星期一早晨我们将进行一次小测验。
四、加减乘除表示法1. “加”用plus,and或add表示;“等于”用is,make,equal等词表示。2+3=? 可表示为: How much is two plus three?2+3=5Two plus three is five.Two and three is equal to five.Two and three make five.Two added to three equals five.If we add two to/and three, we get five.二加三等于五2. “减”用 minus或 take from表示10-6=? How much is ten minus six?10-6=4Ten minus six is four.Take six from ten and the remainder is four.Six (taken) from ten is four.十减去六等于四3. “乘”用time(动词)或multiply表示3×4=? How much is three times four?3×4=12Three times four is/are twelve.Multiply three by four,we get twelve.Three multiplied by four makes twelve.三乘以四等于十二4. “除”用divide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16÷4=? How much is sixteen divided by four?16÷4=4Sixteen divided by four is four.Sixteen divided by four equals/gives/makes four.十六除以四等于四。
发现相似题
与“看一看,算一算。1.four-one=2.seven-two=3.eight-six= 4.se..”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829704826506105472624911739薛涌 :博士的年头 | 海外文摘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薛涌 :博士的年头
作者:薛涌 来源:新浪读书频道=800) window.open('http://cimg.163.com/biz//20d41d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薛涌,1961年生,198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就职于北京晚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曾主办《北京晚报》专栏“百家言”。1994年赴美,1997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在日本进修,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波士顿萨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 近年在国内出版的作品有《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等。 随着海归派杀回故里,洋博士也变得炙手可热了。有巴灵顿大学的博士,有哈佛大学的博士,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杨澜女士当初为自己的夫君吴征辩护时,说他有半年时间在那里废寝忘食地写博士论文,听起来理直气壮。国内三年就可以拿个博士学位,一位奇才半年写出个博士论文,似乎也颇能服人。 那么,在美国拿个博士究竟要几年呢?这当然会因每个人的才干、学科、博士论文的难度和质量而各有不同。记得当年选James Scott的课时,他拿那些为写学期论文而愁眉苦脸的学生开心,说写东西有时会“容易”得出奇。据他说,当年有一个研究古希腊的才子,在研究院呆了不知多少年,学富五车,就是博士论文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但是有一天临睡觉前,突然想起古希腊某大师的著作中有两个关键词一直没有适当的英文解释;他灵机一动,觉得自己找到了美妙的英译,于是坐在案前,奋笔疾书,多少年在研究院学的东西一下字全连贯起来了。他一晚上未睡,工作到第二天晚饭前,大功告成,一共七、八十页。教授一看,篇幅虽短,但旁引博证,而且解决了学界多年来的难题。没二话,通过。一个博士论文,前后不到24小时写就! 这类故事,听起来入情入理,没有人敢说是假的。饱学之士动起灵感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但研究生们总是把这当神话故事来听。因为没有人相信自己有那么大的才份。博士生过了资格考试,不用选课了,但也进入了笔者戏称的“中年危机”。 一位人类学系的学生告诉我,她的系里的学生进入写论文阶段时,总是想干各种别的事情:想装修住房,想生孩子,想离婚,凡是天下有的事情都想作,但就是不想写论文。换句话说,要挖空心思找些不写论文的借口。 面对这些苦熬数年写不出论文的学生,出版社觉得有钱可赚,于是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出一些书为你在短期内写完论文提供诀窍,就象国内出的一些百日掌握英语之类的书,专门投那些学不会的人之所好。不过,这类书中,牛皮吹得最大的,也不过是一本“如何在一年内写出博士论文”。大家有时写不出来时,就开玩笑说: “看看那本书怎么样?”当然从来没人信它会灵验,笑话而已。至于半年写出论文,根本就没有人谈过。因为那连笑话也够不上。 言归正传,平均而言,要熬多少年才能拿到博士?不妨看看美国历史学协会提供的数字。一般认为,拿个历史学的博士需要花8年功夫。但具体的数据表明,历史学博士一般都要花9年时间在研究院当注册学生,而从大学毕业到拿到博士的平均时间,竟达11.3年!而其他学科的博士,则要平均当7.4年的注册学生,从本科毕业到拿到博士学位的年头是10.3年。所以,新的历史博士年龄总是偏大,平均34.6岁,其他学科的博士只有33.6岁。 刚看到这一数字,笔者自己先吓了一跳:怎么会这么长?但看看自己的情况,这一统计数字确实不离谱。我们夫妇两人都在耶鲁读博士,妻子读文学,当时是直接进的博士课程,如今已经花了9年时间。如果想早点毕业,论文的质量差一些,也许第10年能写完。如果想写好一些,怎么也得11年。笔者本人95年进了耶鲁东亚研究的硕士课程,两年毕业,然后进了历史系的博士课程,如今又已经花了5年时间。估计完成论文,最乐观也是两年后的事。前后一算,在耶鲁拿到博士,至少要花9年时间。 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不妨谈谈个人经历吧。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给你6年的奖学金。办的签证,也是照这个日程。按说,6年应该是法定的学制了:头3年修课,第4年当助教,同时也可以听课、作研究,第5年到所研究的地区作实地收集资料,第6年写论文。 但实际上,这样的日程很难落实。头3年的选课,一般都没有问题,大家都能完成,并在第3年或第4年通过资格考试。但接下来问题就来了。首先是个语言训练问题。 我们夫妻二人都先后到日本学了一年日文,钱是别的基金会给的,不算在学校给的6年奖学金之中。这就长出来了一年。一般的美国学生,似乎更需要这种额外的语言训练。美国的大学是通才教育,学生一般语言都学得不精。笔者当助教时教过3年高级中文课,学生中还有几个研究生,但几乎还没有发现有能够用中文作研究的学生。 后来有辅导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发现即使是很好的学生,面对一页简单的中文也会一筹莫展。可以想见,他们若读博士,外语关不是闹着玩的。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明,美国读人文的博士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不足。 其次是论文的研究。学校的日程是一年,但很少有人能一年完成的。实际上,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后离校进行“现地研究”,所拿的经费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校外的基金会。而许多基金会给的钱,就是支持你一年以上的研究的。所以,在海外呆3年,是很常见的事。而且,这种基金有时还可以连续申请,结果,拖上9年以上并不是太难。 除了这些学术原因外,还有许多个人原因。从20多岁到30多岁这段时间,是人生最关键、变化最多的一段时间。一般的人在这期间结婚、生子、乃至离婚等等,博士生们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夫妇就是读书期间有了孩子,结果两个人的进度都慢了下来。可想而知,因此半途而废的,比比皆是,女性尤然。 读博士的时间这么长,对许多人来说是个磨难,中途放弃的人很多,资源浪费不少,而且不能及时“生产”出急需的人才。60年代初,美国历史协会研究生委员会主席Dexter Perkins提出了一个13页的改革建议,要缩短博士课程的时间。50年代末,历史系的博士生通常要经过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业,但Perkins的方案要求4年之内完成。具体措施是,第一,提高奖学金,使学生经济上无后顾之忧,专心学习;第二,设法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作好充分的语言准备;第三,减少博士生的选课量,并把博士论文的题目限定得更小一些,使学生能够有能力在短期内完成。 然而这一目标被证明完全不切实际。首先是语言训练。如今大学的财力比40年前雄厚多了,动辄可以送学子去海外进修。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的语言教学也出现了不利于博士课程的倾向。比如,笔者教中文时发现,学生越来越重口语,教学对阅读能力非常忽视。后来才明白,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个将来准备读博士,大多是准备将来作生意、当律师。他们希望今后一旦到中国工作,大学的语言训练能够帮助他们应付日常生活,没有必要学阅读。笔者偶尔看到赵元任先生几十年前在哈佛大学编的汉语教材,大吃一惊。比如教材中有类似“什么是汉学家”这样的文章,非常文雅、非常学术,比起如今我们在课上作的“他又漂亮又有钱”这类口语练习来,简直是两个世界。也难怪,赵先生当时教的学生,大多要当汉学家,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看重了中国所提供的经济机会。教学跟着学生的需要走,很少考虑要读博士的学生的需要。所以即使在大学苦学几年中文,一般美国学生进了中国史的博士课程,为了阅读中文文献,还得补语言的课。 减少博士生选课,缩小博士论文的覆盖范围,则更不可行。博士生未来的主要工作是教书。你若是研究康熙,不能只懂康熙,还要教几千年的中国史,甚至日本史、东亚史。狭窄的训练完全无法使博士胜任工作。在耶鲁历史系,博士的资格考试有三个专业,一个主修,两个副修。其中的两个副修中,一个必需涉及与你主修所研究的地区不同的一个大洲的历史,或一个纯理论性的题目。目的之一,就是要学生知识广博,能够适应未来的教学要求。 不过,Perkins提出的增加对学生的资助的方案,却得以实施。目前虽然有38.3%读人文的博士生是自己花钱读书,但33.2%是通过当助教支持自己的学业,23.8%拿着奖学金读书。一些顶尖学校因为互相竞争,奖学金越给越高。以耶鲁为例,93年我妻子进校时,拿的是最高的奖学金,生活费也不过9500美元(学费免),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有此运气,许多人只有半奖或没钱。如今,所有博士生基本都是全奖,生活费部份高达15000美元,暑期还另有资助。笔者95年进耶鲁的东亚研究硕士课程时,拿的是最好的资助,即免学费。但两、三年后,居然硕士也能拿到生活费。更有甚者,暑期还有各种基金供你到海外作研究、学外语,有时金额一次就高达七、八千美元。如此算来,生产一个博士,造价至少得十几万美元。 美国的博士课程,可以在七、八年内,把一个幼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造就成一流的学者,这已经是近乎奇迹的事情,再缩短时间如何可能?特别是在历史领域,因为要积累知识,学几门语言,速成就更属天方夜谭。不过,这样优厚的资金和学术环境,也自然能够产生重量级学者。笔者不才,守着这么好的条件至今一事无成。但笔者一些才能更高的朋友,若有这样的运气,肯定早就干出一番大事业了。这也是笔者的惭愧之处。(本文节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直话直说的政治 》)
不知是网络对男士有选择, 还是这些人原本就扭曲, 俺怎么看着这几个人的眼睛都那么邪性呢。不敞亮, 不磊落。
俺是乡下人,不认几个字,也没法跟人家一样写得文粥粥滴。听说介坛子好玩儿,也来凑凑热闹。
俺乡下,要请人打一块牌匾,很容易的,虽然偏远,会写大学、博士这几个字的人,还是有滴。所以,你们有学问的人,别总搅得你们认可的大学、博士,才是介世上的唯一。
俺先是家里穷,后来是因为脑子笨,没有上那个博士。唉,后来吧,觉得人生的道路还是很长滴,为啥要学士、硕士、博士、壮士、烈士滴试下去捏?
可是,可是,再后来,周围的,全都搏了,俺正要学摸着报名,却发现美丽夏威夷上那个檀香山大学的牌牌不中用了,唉,晚了一步。要不然,俺还可以说,......XX大学在俺上的时候,还是很正规滴牙......
楼上的作者也真是的,耶鲁就耶鲁呗,俺乡下也是有很多猪卤牛卤羊卤滴牙。
而且,羊女士和无先生是一家人,她认为是博士,不就行了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俺村里人都懂的道道,你这洋博士咋了忘了咧。再说,她是可以掌管喉舌滴,备不住哪天在电视上说你家长里短,尔何苦来呢?再再说,人家价样的成功人虱,那揍是聪明,半年写出一博士论文有啥希奇捏?时间奏是金钱,金钱能买时间,揍是请一捉刀鬼,也是正常嘛。再再再说,如果人家真的放下架子,写一本“半年博士”的大作,不是要洛阳纸贵了吗?人家一定是为着那么多上交学费都困难的小孩子着想,不想哄抬物价罢了。再再再再者说,人家滴时间宝贵,看看,溜冰把尾骨摔了,还得带病去轮蹲采访安泥公主妮。
不过,小声的问一声,听说那个Barrington University(悠你捂死踢,是这样念不?)跟俺隔壁村的 方宏贱 解放前上的那个克莱蹲大学是兄弟学校是不?要是这样的话,俺们邻村滴人要是也报个名,能不能打个折,优惠点儿?或者,交一万返五十,俺也省得从俺娘那儿再要零花钱捏。
嗳,这年头,不弄个“博”来,片子都没法儿发了。
诶,俺乡下人随便说说,别见笑呵。(老大,如果俺这篇登不了大牙之堂,您作主删了,咱也没意见。要是您觉得山里妹子不容易,加个分儿的什么的,俺也一样高兴。乡下人嘛,谁不希望领导和城里人重视一下乜......)
ZT:QQ网友 对“杨澜与吴征——最佳夫妻档”发表评论 关于吴征的文凭杨澜吴征争议 问:中国学位委员会应当调查吴征复旦博士学位的合法性吗? 吴征的父亲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员工,他请求上海师范大学的校长王邦 佐教授推荐吴征给复旦大学,王邦佐就把吴征介绍给了复旦大学国政系的 俞振梁教授。王邦佐曾是复旦大学国政系的系主任,王沪宁的恩师(俩人 合著过很多书和文章),上海政治学界的泰斗,所以俞振梁教授就收了吴 征做博士生,没有通过任何考试。 复旦大学为了国家利益,收了一些对统一有价值的来自台湾的硕士生 和博士生,入学要求和在学表现的要求都很低。因为只是以政治为标准, 所以打著能为中共提供“服务”的晃子混进来的骗子比实际提供服务的要 多得多;这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反感,一些混不进台湾三流大学的人很容 易地获得了大陆一流学府的学位(北大,清华北也是这样)。为了国家利 益,这些大学有苦难言,这些人都是凭“特殊”条子进来的。 复旦大学师生对吴征入学虽觉有辱复旦斯文,但异议不算多。最令师 生气愤的是吴征几乎没有来上过课。所以吴征也意识到他的论文答辩会有 困难,除了俞振梁教授以外,他不敢请任何国政系的教授做他的答辩委员 会委员,而是请了北京林毅夫等与其“国际问题”课程无关的专家做答辩 委员会委员,这在复旦大学也是先例。而这些他化钱请来的答辩委员会委 员自然也就让他通过了论文答辩。答辩完后,他约了一组豪华车队来迎 接他,异常张扬,这在复旦大学也是先例,令师生看透他的庸俗和对知识 的践踏。晚上他又开party 庆祝,但国政系教授大都拒绝参加。 当时的国政系隶属复旦大学法学院,(包括国政系,法律系,人口所 ,社会学系)。论文答辩通过后还需要法学院学术委员会13位委员的审核 ,(国政系的林尚力,邱柏生,曹佩霖,张爱珠,倪世雄,法律系李昌道 ,李政道的弟弟,董其忠,张乃根,人口所的彭希哲,社会学系的谢瑕龄 ,谢选峻的哥哥等。)国政系的林尚力,邱柏生,曹佩霖,张爱珠,倪世 雄教授一致反对他通过了论文答辩,林尚力,邱柏生,曹佩霖,张爱珠等 提出这不是“学术论文“,通篇没有引用、注释,与所学专业内容无关, 倪世雄教授(现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提出”其中英文翻译错误百出,不具 博士学位资格“,在国政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致反对下,其它系科的教授 也自然反对授予吴征博士学位。这在法学院历史上是先例。 吴征事后说:“我研究的是新东西,没人研究过,到哪里找参考!” 他说出这样无知无赖的话,所以复旦也没人同情他,肯为他说情。吴征 开过庆祝party却没拿到博士学位一时成?
我这人就是以貌取文。看他的样子就不想读了。所以以后请多贴帅哥照,或者不贴,直接贴字。
ZT:送交者: query 于 April 21, :38:吴征“博士”玷辱了北大尹丹虹吴征, 这位柏莱登的假&博士&, 在简历中自豪地宣称为&北大客座教授/guest professor& (Ref.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确是请了这位美国假博士为&任课人员& (Ref. 4). 以严谨,求实为校训的中国之著名高等学府, 竞成了吴&教授&进行商业媒体欺骗的铺垫.吴征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玷辱了北大的名声, 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友, 为了北大的荣誉, 我有责任提供有关资料:吴征(Bruno Zheng Wu), 新浪公司董事会联席会议主席(Co-Chair, SINA.com) (Ref. 1), 在个人简历中声称于1996年从美国Barrington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Barrington University 在网页上明确声明是一家从未被“美国教育部任何下属机构”认证, 不提供任何学历的远程教育机构 (Ref. 2). Barrington University仅仅是“offers programs of study leading to a Bachelor's or Master's degree”, 并不等于 “offers Bachelor's orMaster's degree”, 更不用提在以往任何时期内提供过合法的博士学位了. 因此, 吴征不可能拥有上述所谓的博士学位.伪造学历并提供虚假声明在美国是违法行为(Ref. 3), 在中国也许只是人品道德问题. 但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 决不应容忍骗子出现在北大庄严的讲台上(Ref.4), 更不应容忍骗子利用北大的声誉以所谓“北京大学客座教授/guest professor&欺世盗名(Ref. 1). 兼容并蓄的北大是科学与民主的圣地, 在努力成为世界名校的历程中,任何对无耻欺诈行为的姑息宽容, 都将严重损害北大的声望.为了上无愧于先灵, 下无误于莘莘学子, 敬请北大有关人士严肃处理此事.如果吴征得到其他的博士文凭和头衔有一部分是因别人相信他的Barrington University“ 博士”文凭的话,这些文凭和头衔从法律上讲都是假的 (Ref. 3). 复旦大学吴征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Ref. 5)有权利和责任及时重审吴征的博士资格,并追查吴征的博士申请, 对其中任何欺骗与作弊行为作出裁决. 评判博士资格的标准可能有高低, 但伪造学历的舞弊行为确应按国际与历史的标准坚决严惩, 望有关人士珍重自身的名誉, 及时采取措施.正是因为宽容善良的人们不愿多 “小题大做”才致有这许多惊世的腐败和欺诈. 希望我们每一位北大人都发扬北大传统, 由此孤立的 “克莱登”事件中吸取经验,为在一个日益现代化与世界化的社会中重塑诚信,公平,与民主尽自己一分力.北大校友尹丹虹日-------------------------------------------------------------Daniel Hong Yin, Ph.D.Tel: +001 (215) 361-8039Email: Member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Alumni-------------------------------------------------------------References (list):(1) 新浪网吴征简历(2) Barrington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3)对新浪和吴征事件更多的法律解释(4)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财经&&杂志奖学金班任课人员简介(5)吴征的复旦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More Reference:新语丝 -------------------------------------------------------------References (detailed quote):(1) Mr. Bruno Wu received his Diploma of Superior Studiesin French Litera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avoie,France in 1986.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 of Science inBusiness Administration-Finance from Culver-StocktonCollege in USA in 1989, his Master's degree fromWashington University, USA in 1993 and Ph.D fromBarrington University, USA in 1996. And a second Ph.D.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epartment of College ofLaw,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in 2001. Mr. Wuis also a guest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Tsinghua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2) 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 is the validation of a university'sinstructional program by an independent agency torender an academic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grantingprocess. Barrington University is a distance learninginstitution. This means that it does not maintain acampus facility, but it still provides to its studentsa quality education. Barrington University offersprograms of study leading to a Bachelor's or Master'sdegree to all qualified individuals who would like topursue higher learning. Barrington is licensed by theU.S. government as a postsecondary university in theState of Alabama. Barrington is not accredited by anybranch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interestof providing our students with the finest educationavailable, the University has taken strong initiativesto attain United States accreditation. The Universityis currently in the accreditation process, and willinform all of our students and graduates with updatedinformation. (3)对新浪和吴征事件更多的法律解释 --------文武我是纽约律师,我想就一些有关新浪和吴征的法律问题作一些澄清。有些法律术语我需用英语表达。1. 首先,美国监征会(SEC)对上市公司和其董事会有异常严厉的规定。任何新浪递交给SEC的文件(尤其是prospectus, S-1, or S-2)如含有false or misleading information, 新浪股东可以集体诉讼新浪及董事会。2. SEC的文件如有任何有意或故意的误导,这是违法。新浪股东都可以集体诉讼新浪及董事会。他们逃不了法律的追究。如是故意,象明知是假却当真的来发布,这还违反刑事法。当事人须进监狱。这绝不是擦边球。3. 吴征的博士文凭如真是从Barrinton University花钱买来的话,从法律上来讲绝对是假的。他如果把这一文凭挂在他头上并显示在SEC文件上的话,新浪及董事会一个也逃不了其责任,吴征还可能违反刑事法。4. 如果吴征得到其他的博士文凭和头衔有一部分是因别人相信他的Barrinton博士文凭的话,这些文凭和头衔从法律上讲都是假的。5. 如果你知道吴征的博士文凭可能是假的,在购买新浪股票可能会为此重新考虑的话,他和新浪的欺骗和/或误导足够起诉新浪及董事会。6. 至今我们还未听到杨澜的回应,我们应对杨澜女士保持足够的郑重。任何人身攻击会使我们自己成为我们正在蔑视的人.(4)“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财经&&杂志奖学金班任课人员简介:财经新闻专题研讨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与世界媒体的发展趋势 吴 征 博士曾任亚洲电视执行总裁,现任凯威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5)吴征的复旦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复旦论文答辩题目: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 答辩人 吴 征 指导教师 俞正梁 答辩委员会 林毅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张国良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桑玉成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田中青 教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夏立平 教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答辩时间 6月12日 15:30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丛书——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作者:吴征ISBN号:出版社:长征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1月版次:第1版页数/字数:94/79000开本:32原价:9.9元 会员价:7.92元 内容提要:全书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传播业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的重大作用。作者认为,中国新的强国战略必须包括三大部分: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和丈化战略,而文化战略的核心是传播战略。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还必须是文化大国、信息大国,不仅要在经济上与世界接轨,还必须在信息方面同世界接轨,而传播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
薛涌嘛,最常用的一句话:&兄弟在Yale的时候,..................&吴杨:彼此承认对方学历没问题。俺一种地的也可以说自己是博士,信不信由你说过就算了。但是俺不可用这个口头上的博士学位与套取系里院里校里省里部里的什么政策,那就对别的11年才读出的博士不公平了。六六:六六估计是不会再回到这个帖里来了。但俺还是要说一句,既然俺知道了你的想法,那以后俺还是老老实实码字算了,照片还是就免了为好。
ZT:杨澜名人访谈木子美遭奚落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 13:19) -------------------------------------------------------------------------------- 【ICXO.com编者按】采访变战场---看木子美如何奚落杨澜
采访变战场---看木子美如何奚落杨澜 
杨:听说您已经离开现在的单位,是这样吗?        木:我明天会正式辞职。我会很正常地到下一个公司上班,但我现在不想提到新单位的名字,我不想给它带来干扰。        杨:据媒体报道,在您的日记里,提到了与您有关的其他人的真名实姓,您不觉得这样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吗?        木:我提到真名的只有一个,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了,我和当事人就此已经沟通过了,对方已经不很介意,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我当时并不是故意的,并很快删除了,但已经被转贴开去,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杨:《某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您曾说“要采访我,必须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长时间,我就给你多长时间的采访”。是这样吗?        木:那不是我针对他(那位记者)说的,而是早在8月我写在博客上的,本是与一个圈内人在短信上的调侃,后来我把它写到网络日记里。当然咯,如果是女人想采访我,比如你,我还是喜欢试试同性恋的~~        杨:请问最长时间的采访是多久呢??        木:我们探讨了整本金瓶梅的艺术价值……        杨:请问您和多少男性发生过关系呢??        木:一般一周换一两个,大概有4年罢,你自己算算看吧。          杨:有人把您和卫慧、棉棉、九丹相提并论,您怎么看?        木:她们不过是小学生,看了几部av,读了几篇入门作,就大模大样用身体写作了。如果她们愿意,我可以收她们跟我做论文,我的口号,身体不可以写作,液体才可以写作!!        杨:还有一个名女人遽美凤,你觉得她和你是一个档次的么??        木:当然不是!我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我们家的摄像头是网上直播的。我这里有vip会员卡,如果你想要,或者您老公想要,随便拿去好了……          杨:有人说你的照片是艺术照,实际上看起来很丑,你觉得自己丑吗?        木:(笑),嘿嘿,男人很少提及这个问题,他们一般不注意你长得美丑与否,他们的眼睛一般只盯着胸部以下...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算长得丑,那么多男人还会前赴后继?呵呵。        杨:请用一句话概括男人的本质好吗?        木:男人脱了衣服都是一样的...          杨:请问您对很多人骂你无耻有什么想法?        木:《某周刊》那位记者和我聊了很多,我觉得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视角,但对我的表达都不是很到位,何为无耻,敢作敢为我不认为是无耻,我喜欢和男人睡觉,那么就睡咯,明天换一个那是我的自由。比如有人喜欢买文凭,那不无耻,那是为了和家人有个交代,方鸿渐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买了文凭招摇撞骗,还死不承认,那才是真无耻~~~     上面的采访,网上转贴的很多 没有太留心。    这几天休假,在干洗店买了一份报纸。看了上面的采访,内容大体差不多,不过标题变得更煽情:针尖对锋芒,杨谰过招木子美。而且比网上的转贴,多了一句话。最后的结尾是:     杨:请问您对很多人骂你无耻有什么想法?        木:《某周刊》那位记者和我聊了很多,我觉得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视角,但对我的表达都不是很到位,何为无耻,敢作敢为我不认为是无耻,我喜欢和男人睡觉,那么就睡咯,明天换一个那是我的自由。比如有人喜欢买文凭,那不无耻,那是为了和家人有个交代,方鸿渐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买了文凭招摇撞骗,还死不承认,那才是真无耻~~~     杨:我看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细细评来,觉得很有意思。俺觉得这个木小姐端的是不简单。    整个采访,前面看起来双方没有胜负之分。对木小姐的这种另类和讶异,杨谰的最后一问多少带有一些挑衅和鄙夷,可妙就妙在木小姐的回击很绝。    大家都知道,2001年底,杨谰的夫婿吴征就被陷在“假文凭事件”的飞短流长中,传言在北美与国内之间,网上和网下传来转去,媒体炒作称“假文凭引得董事会换人,吴征淡出新浪”。也许对于成功人士杨谰夫妇来说,“假文凭事件”尽管已经过去,但谁能说这不是杨女士心中的隐疼呢?木小姐对杨谰说:“何为无耻,敢作敢为我不认为是无耻,我喜欢和男人睡觉,那么就睡咯,明天换一个那是我的自由。比如有人喜欢买文凭,那不无耻,那是为了和家人有个交代,方鸿渐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买了文凭招摇撞骗,还死不承认,那才是真无耻~~~ ”。也许,潜台词就是:德行!    杨:我看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 以俺看这场访谈访到这里不结束也得结束了,否则,这俩女人该撕打起来:)。
[mailto:cucssa@columbia.edu] Sent: Friday, September 10,
AM To: Columbia University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Subject: [CUCSSA] Call for Action Against Dishonesty .Regarding SIPA Award to Ms. Lan Yang Dear Fellow Columbian: As you might know,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SIPA) & Asian Columbia Alumni Association will present Ms. Lan Yang Columbia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Award this Saturday. We have been taught by Columbia to respect freedom of expression, honor individual dignity, as well as to keep high standards of honesty. Now, with the coming Columbia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Award to Ms. Lan Yang, we believe our university is doing wrong thing by endorsing cheating activities and supporting dishonesty. We are truly worried about the message that Columbia University is delivering to the world by this award, especially to China. It is a shame to all hard-working, diligent, honest Columbia Chinese that our beloved University to honor Ms. Lan Yang this award, it is the endorsement of dishonesty, which is contract to core values of C it is ruining the reputation of Columbia by sending wrong message to the world, especially to our home country, China. As Columbia Chinese,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reputation of Columbia and we have the right to condemn people who have damaged the image of Columbia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Columbia Chinese as a whole. We are calling you to express your great concerns to Columbia officials listed below and to voice your endorsement of the honesty and dignity: Background: Among numerous stories reported about Ms. Lan Yang, she repeatly told Chinese media and Chinese people that she was a truste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she refused the invitations to be an anchor woman from Big Three TV networks in US, etc.. She publicly and forcefully defended her husband's purchase of an online Doctoral Degree (not from any accredited online institution) when people realized his Ph.D. is fake, etc. Her dishonesty and decep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everal independent freelance columnists in the U.S., and were widely discussed, or rather disdain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popular China News Digest for months. More than that, Ms. Yang never apologized for her dishonesty but instead using all her power to defend those lies. We were so ashamed about the ruin of Columbia reputation at that time that CUCSSA finally stood up, issued a statement, condemning her dishonesty on January 20, 2002. (It is still available online at ). It's known to almost every educated Chinese in the U.S. and China that, to her full credit, she's been a liar and cheater at the very least. All records and evidence of these are still available online today at many websites, just name a few:
CUCSSA working committee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讯 近日,很多媒体纷纷刊登了《杨澜国外拿奖遭留学生抗议》一文。文中报道了杨澜于9月11日在美国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亚洲校友会联合授予她的“杰出成就奖”后,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发出公开信,对丧失了“诚信度”的杨澜是否有资格获得此殊荣表示“怀疑”和“关切”。对杨澜的质疑主要集中于杨澜的“假文凭”以及“冒充校董”两事。 对此,杨澜旗下的阳光文化公司昨日给本网发来杨澜致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公开信。对此事件发表公开声明。(燕帅) 附:公开信全文 尊敬的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朋友们: 你们好。最近我荣幸地获得哥大亚裔校友会和哥大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联合颁发的个人成就奖。重返校园,倍感亲切。 得知贵会曾因此事以公开信方式向校方发出质疑,我认为有必要就一些误解做出澄清,以获得你们的理解。 我与你们一样深感诚实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价值。我并不是道德完人,但也一直努力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实践这一准则。我同时认为,对一个人诚信的评价,乃至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应基于对事实客观,全面的了解,这也是哥大人科学精神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愿就以下事实向各位说明: 1. 我从未声称自己是哥大校董。自1997年起,我出任哥大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SIPA)Dean’s Advisory Board 的成员,职责包括参加一年四次会议,听取学院有关预算,招生和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汇报,并提出意见。由于这一称谓较长,所以在我的中文简历中写为“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校董”。当时我只有二十九岁,在哥大各学院的同类委员会中是最年轻的一位。后来有人在互联网上撰文中割裂上下文,又不顾与中文履历同时发布的我的英文履历中 “member of Dean’s Advisory Board”的正确说法,将中文简历中的“校董”译回为英文的 “Trustee of Columbia University”,变成了所谓“哥大的校董”并归咎于我,才有了诸位的误解。实际上,能够服务于我毕业的学院,我已经感到非常荣幸,实在没有必要去谎称是哥大校董。 2. 我从未声称美国三大电视网“争相”邀我做“主播”。在毕业前夕,由于《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对我的报道,确有当时美国三大电视网中的两家与我接触,有意聘请我做出镜记者。我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和观众在中国,就没有谈下去。美国大台主播大都有多年新闻记者经验,年龄通常都在五十岁以上,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我来说,肯定不是我在美国能有的优势。故此,我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说谎。只是有人在互联网上写所谓“质疑”文章时,将“主持”与“记者”变成了“主播”,且自加了“争相”等与事实不符的渲染,故又造成了诸位的误解。 我尊重各位捍卫诚信的立场,但也衷心希望以上的说明能有助大家更了解事实本身,并做出公正的判断。互联网及各种媒体上有关我的信息数以万计,即使是善意的,其中也有不少与事实有偏差,或甚至是以讹传讹,我有时也觉得无奈,望各位明鉴。 哥大的优秀传统之一,就是它与亚洲,特别是与中国的深远联系。历史上有很多哥大毕业生为中国的现代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相信,仅凭个人的力量,我们或许只能架起一座小桥,但如果聚成合力,我们就可以架起更坚固及更广阔的桥梁,跨越更宽的河流。谨以此与各位校友共勉。我希望以此信作存照,以正视听。 谢谢大家,祝各位学业进步,万事顺畅。 此致。 杨澜于日
哥大中国学生为什么抗议杨澜获奖?(附:哥大通知) 消息源:多维 新闻杨澜被邀请于9月11日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美国亚裔哥大校友联谊会合办的一个筹款晚宴。在晚宴上,这位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6年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和另一位国际关系学院1988年毕业生,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一起将获颁“哥伦比亚大学杰出贡献奖”。 主办单位之一,美国亚裔哥大校友联谊会的网页上的该筹款晚宴的电子请柬显示,晚宴的门票收入将会转给美国亚裔哥大校友会设立的奖学金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为亚裔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基金。每位晚宴的参加者要缴350美元。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Lee Bollinger,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Lisa Anderson,教务长Alan Brinkley,校董Savio Tung和 Clyde Wu都被邀请出席该晚宴。 但是,哥大给予杨澜奖励的活动却引起了有1000个会员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不满。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9月10日给哥大的中国学生学者发出了一封公开信,抗议校长Lee Bollinger于9月11日(周六)为哥大校友杨澜颁发“杰出校友奖”,呼吁中国学生给被邀请出席该晚宴的学校领导及校董发出电子抗议信,以确保哥大和中国学生的名誉不受损害。这封署名为哥大中国学生会的公开信,是写给哥大校长Bolliger的。公开信对丧失了“诚信度”的杨澜是否有资格获得此殊荣表示“怀疑”和“关切”。 公开信开篇就说,代表了哥大1000位中国学生和学者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认为,哥大将向杨澜颁奖的事实与哥大一贯鼓励学生诚实和自尊的校风背道而驰,是“一件错事”,等于变相鼓励撒谎和欺骗。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用电子邮件回复多维记者的询问时解释说,“大多数同学不能接受杨澜作为哥大中国学生的模范代表,哥大还有许多更受尊重和有影响力的中国校友。如果杨澜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公开道歉,解释真相的话,我们会支持她,并为她(获奖)而感到自豪。”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邮件中还说,此举是在许多会员的强烈要求下,由联谊会执委会集体开会讨论过后做出决定,以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的名义,就杨澜获奖一事做出抗议。 信中提到杨澜曾多次对中国媒体说,自己是哥大的校董,还多次公开为其夫吴征的“假文凭”辩护。 杨澜1996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在自传《凭海临风》一书中提到自己从哥大毕业时,拒绝了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争相聘请,不做主播,要回中国发展。 这是哥大中国学生会第二次就杨澜发表公开声明。上一次是在日,上一次的公开信是中文,在中国学生会的网页上仍然可以找得到。那一封公开信没有要求中国学生给校长发电子邮件表示抗议。 在这次的公开信中,加入了上一封公开信的链接,并说当初写公开信是为了“哥大的荣誉不被玷污”。 新的一封抗议信中还告诉校长Bollinger说,“几乎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学生和学者都明白杨澜曾经撒过谎。校长可以去问学校里任何一个哥大中国同学会的会员,杨澜是否有资格获得该荣誉?” 抗议信的最后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哥大给杨澜颁奖是所有诚实和勤奋的哥大中国学生的耻辱,是给全世界特别是中国传递了一个有损哥大名誉的错误信息。” 公开信中列出了数位学校领导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包括校长Lee Bolliner,教务长Alan Brinkley,杨澜曾就读的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Lisa Anderson,和两位校董事会成员,Clyde Wu和 Savio Tung的电邮,并呼吁收到电子公开信的同学给他们发电子抗议信。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务长Alan Brinkley告诉多维记者,他在9月10日(周五)的下午一下子收到了十几封内容相近的抗议信。他表示自己在周五之前,对“杨澜是谁”,“为什么得奖”一概不知,直到收到抗议信后,才意识到“颁奖一事存在争议”。他表示自己较早前收到过校方发出的关于给杨澜颁奖的晚宴邀请函,但他无法参加。他说,颁奖晚宴是正在学校举行的“哥大与中国”研讨会的一部分。他表示,如果校长问起,他会如实反映抗议信的内容。 多维记者周五下午5时半致电校长办公室,被告知校长已经离开。校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肯透露关于颁奖晚宴的任何细节,要求记者与哥大的新闻办公室联系。 新闻办公室给予记者的答覆是,9月11日的颁奖晚宴是一个非公开的仪式,只有接到邀请的人士方可出席,并不愿意透露任何关于此奖励和获奖人的有关资料。
北大和清华的客座教授吴征就是从美国一个小青年创办的巴灵顿大学得到了这种学位。吴征教授不仅是真的假博士 分类:隐意拙志在下不才,说谎了无技巧, 但好在善于学习, 最近从两位说谎界的大腕处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敢私用, 写成笔记供大家共同学习研究, 欢迎说谎界各位老前辈和新同学指正说谎的艺术:1. 凭空白话: 这一招草庵用得厉害, 其技巧是必须说点东西是外行不知道的,要做轻松状, 耸人听闻地把别人说得一愣一愣的, 这样才效果好. 例子: 草庵想说明他是投资银行的专家:“大家都知道美国的NASDAQ,如果有企业愿意,只要你支付一万美元,我就可以在一个月内让你的企业成为NASDAQ的上市公司,你同样可以公开募集资本,同样可以交易。但它的类别有相当的限制。这就是上市公司中的不同之处。但中国的百姓和企业并不了解这里面的奥妙,认的只是上市公司。这就如同,都是人,但却有成人和儿童,人的定义是正确的,但内涵不同。” 2. 混淆概念: 这一招吴征尤其擅长, 比如把国际艾美说成艾美, 将电视台的覆盖人群说成是现场直播看到的人群. 杨澜也跟老公学了一点, 把国际关系专业说成是国际传媒专业. 诀窍是要脸不红心不跳.3. 狐假虎威: 吴征和草庵都用. 草庵说他是和布斯家族关系好, 吴征则说是艾美的共同主席, 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同级(赞助公司). 4. 定势误导: 吴征喜欢这招, 毕业于萨伏大学, 我没说是学士呀. 华盛顿大学硕士, 我没说不是夜校呀. 巴林吨大学博士, 我也没说不是函授不被承认呀. 可大家都以为我是牛人呢,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诀窍是只说该说的部分. 5. 瞒天过海: 草庵尤其喜欢用这招, 将照片拼接, 将不认识的人说成是他的女朋友. 诀窍是胆子要大, 心要细, 草庵的缺点是心不够细. 6. 故作谦虚: 吴征说要做中国文化的小钢筋, 草庵则说很佩服华儿街的大骗子. 一般在骗术得逞后使用, 以博得好感. 7. 引人联想: 草庵喜欢用这招, 比如将他的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和胡锦涛联系在一起, 诀窍是让托尔说, 或者自己捏自己嗓子冒充自己的托尔说. 掩盖说谎的艺术:1. 故作镇定: 碰到小范围的怀疑时不要惊慌, 不要理睬. 诀窍是利用自己的尚有的声誉, 要做不屑状. 吴征最早说自己是不当疯狗的, 不过后来挡不住, 还是当了, 因为是大范围的怀疑了.2. 欢迎查证: 吴征欢迎大家到美国法院查证法庭纪录, 草庵欢迎大家到中国工商总局查证他的投资纪录. 诀窍是查证很费时间和精力, 几乎不可能. 3. 怀疑动机: 对方如果动机有问题, 当然说话就不可信了. 吴征说对方是不具名的, 系统的, 所以是错的. 草庵干脆把自己和政治挂钩, 说自己是被中共搞臭的. 4. 避实击虚: 对方只要有一句话不对, 就死死抓住, 给人印象是正义在我这儿. 对方说对的, 不必理睬. 查证说谎的葵花宝典(不需自宫): 本来想保密的, 因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不过想想既然免费向两位老前辈学到了点东西, 也应该奉献一点出来. 葵花宝典 看有没有一些有声誉, 没有很大利益关系的的人愿意站出来和被怀疑的人站在一起. 如果有, 说明就不是说谎, 因为站出来的人是拿自己职业声誉来担保的, 没有把握是不会这样做的. 李连杰是有的,很多人出来为他说话,,我相信他没有说谎。看看吴征和草庵都没有这样的人,,所以我判断是说谎 !#### & 3月27日讯看了杨澜女士在最近一期《南方周末》上的访谈,我有一种在一盘美餐中吃到一只苍蝇的感觉,同时又感叹:这位风度优雅的女子,怎么能够将假话说得如此义正词严呢?在此之前,杨澜是我极其看好的大陆主持人之一。在半年前接受《新周刊》访谈的时候,我还赞扬说,杨澜是电视主持人中少数有“文化感觉”的女性。然而,纵观杨澜在吴征事件中的反应,我不得不将“流氓面目”这个词语跟她联系起来。对于公众的揭露和批评,杨澜一言以蔽之,统统称之为“有商业用意的、有组织的攻击”、“匿名”和“栽赃”。据我有限的阅读,媒体上署名发表批评文章的有:美国的方舟子、多伦多的赵平波、吴征的同学潘天舒以及我本人等。然而,在方舟子、曹长青、赵平波、余杰、潘天舒等有名有姓的人对吴征及杨澜的质疑、批评文章发表之后,杨澜女士依然辱骂那些质疑他夫婿吴征假文凭的人是不敢署名的“懦夫”。我真不明白杨澜女士为什么对如此众多“坐不改姓、站不改名”的人士视而不见?难道仅仅因为“救夫心切”就可以颠倒黑白吗?至于“有组织的攻击”问题,正如多维新闻网指出的那样,经过深入的调查采访,“至今没有查出吴征杨澜声称的蓄意攻击的‘组织背景’,反而发现网友提出的许多疑问是符合事实、批评是合理的”。就我个人来说,我不仅与其他诸位批评者素不相识,而且与其中的某些人士在重要的价值立场上还存在著尖锐的对立(如方舟子)。我自己也不知道:谁有权力将我们这些迥然不同的人物“组织”在一起?我的批评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对“信用”的呼唤而作出的,没有人能够“动员”和“组织”我做我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杨澜女士这不是睁著眼睛说瞎话吗?此次事件的焦点是吴征“巴灵顿大学”的“假学历”问题。杨澜在访谈中承认:“吴征已经知道它是没有被教育部门认可的。但是,他是本著学习精神,也是为了加强在商业方面的系统训练,因此他还是会有一批指导的书籍要看,辅导老师跟他有电话、传真的沟通,他觉得对他的业务还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就读了。”这种解释是站不住脚的,所谓的“巴灵顿大学”也就一两个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网站,哪里来什么“导师”?跟何况,博士学业岂能是通通电话、发发传真就能够完成的?真个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正如《南方周末》记者李玉霄质疑的那样:既然获取这个中、美教育部门都不认可的学位,目的仅仅在于“督促自己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又有何必要列在个人简历之中呢?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指出批评者有商业目的、个人泄私愤等“可耻的动机”。然而,在我看来,猜测对方的“动机”是一种专制时代的“诛心之论”。作为被批评者,重要的是勇于正视批评者所批评的内容是否属实,如果内容真实,那么结果应当与目的无关。聪明如杨澜者,不应该犯这样低级的逻辑错误。在整篇访谈中最让我愤怒的是,杨澜告诉记者,她虽然无法具体说出那些“邪恶的人物”究竟是谁,但是“这些人可以联络到海外一些反动人士,后者已经以真实姓名参与了”。在这里,美丽动人的杨澜露出了她的流氓面目和血盆大口──请原谅我把这样的词语加诸一位曾经充当中国申奥“形象大使”的女性身上,本来我是一个“女性崇拜者”,却没有想到一个女性的心灵居然能够达到如此肮脏和凶残的地步!人人都知道,在今天的中国,将某某人定义为“反动分子”意味著什么──在反右时代、在文革时代,“反动分子”唯一的命运就是被残酷地迫害致死。杨澜女士用“反动分子”来定义批评者,下的是一著险棋,一著将对方置之于死地的险棋。据我的理解,杨澜所说的“反动分子”可能暗指八十年代末去海外的何频、曹长青等人。何频是多维新闻网的主编,曹长青对吴征杨澜事件的调查采访是多维新闻网委托进行的。曹长青是一位独立的作家,八十年代在国内是深受公众钦佩的新闻记者(曾经担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他具有认真、深入、负责调查采访的新闻专业素养。他与吴杨从末谋面,也没有个人恩怨,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我阅读了曹长青的一系列调查文字,内容之广泛、材料之翔实、推理之清晰、观点之可靠,无不让我肃然起敬。从现代法理的角度来看,既然中国的刑法中已经取消了“反革命罪”,那么“反动分子”一说又何从谈起呢?曹长青和何频虽然身在海外,但迄今为止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被中国的法律定罪,也没有被剥夺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他们当然享有批评包括吴征杨澜在内的公众人物的言论权利。这种权利是每一个公民宝贵的“天赋人权”,又岂是你杨澜一人能够剥夺的?杨澜以“反动人士”的大帽子来扼杀批评的声音,其用心之险恶超乎了我的想象。刚刚还在电视上温情脉脉地谈论她的两个孩子,转眼之间就露出了血盆大口。她有没有想过,那些被她戴上“反动分子”帽子的人,也是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你可以不接受对方的批评,也可以将批评理解为“人身攻击”,并采取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名誉,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以“反动人士”的说法来钳制舆论──被戴上了“反动人士”的帽子,在当代中国意味著什么,相信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幸亏现在不是“反右”、不是“文革”,否则的话,那些批评过吴征杨澜的人真的就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小命难保了。幸亏中国已经走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会像那些血雨腥风的年代随时随地都可能宣布某人某人是“反动分子”了。那么杨澜岂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权力?正如何频所说:“比吴先生和杨女士个人尊严和荣誉更重要的是,公众人物必须被舆论所监督。能够面对公众监督是公众人物的基本素养。吴先生和杨女士作为媒体中人,应比其他公众人物更懂得这一点常识。”然而,两位著名的媒体工作者偏偏就是不懂得这样的常识。杨澜的访谈,把一次真诚道歉和深切忏悔的机会转变成一场指鹿为马、暗藏杀机的闹剧和反击。对此,我深表遗憾。就在我写作本文的时刻,我收到一位记者的电话,她声称是阳光卫视的记者,希望为我做一期“人生在线”的专访。我担心会??谴?绰榉常?蛭?夜兰蒲艄馕朗拥挠涤姓卟换嵊腥绱硕源??勒叩难帕俊S谑牵?冶憬?约阂丫?⒈怼段庹魑?裁茨招叱膳?芬晃摹⒉⒄?谧?戳硪黄??姥罾降奈淖值谋尘案嫠吡硕苑剑?⑶攵苑秸遄谩9?徊怀鏊?希?诙?於苑骄捅?傅鼗鼗八担?吧厦妗泵?罱?煞眉苹?∠?恕V链耍?率涤≈ち宋业目捶ǎ貉艄馕朗油接行槊??雪ぉぁ把艄馕朗印敝?校?睦镉邪氲愕摹把艄狻蹦兀?/FONT& ####& &
看到北京青年报的吴征专访感到很可笑又很恶心。我想问这位记者如果骗子公开承认他是骗子,他还是骗子吗?北京青年报是搞专访呢还是给吴征创造机会继续误导大众?如果真想搞清事实真相并非难事。美国圣路易有多人认识吴征,他在那里生活了五年多,有很多“丰功伟绩”。在那里你们将有幸拜读吴征的庭审证词,听听他自己讲怎样从法国到美国,读的是什么样的学校。看看这个被北大,清华和复旦视为宠儿精英的真实教育经历,再笨的人也会有个明确的答案他吴征是否在愚弄善良中国大众和著名的中国学府。别听他煞有介事的谈什么中国文化的庙宇,装出一副大学者的样子。他有过寒窗苦吗,他读过书吗,他搞过学问吗?他自比支撑中国文化庙宇的小钢筋,开什么国际玩笑!他哪里是什么钢筋,他是根油条。用他来撑中国文化庙宇不是搞豆腐渣工程吗! & &
“专访”中吴征很气忿,他堂堂的上市公司的大总裁竟被一群无赖给“形象谋杀”了!他调动钱权,动用报纸媒介,大搞全球搜捕幕后抄盘者,大有炸平庐山之势。我劝吴总还是别急于了解这些人的真名,迟早会有人站出来的,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如有人真名实姓地站出来,那就是吴征假面被彻底揭穿之时。其实,吴征蠢就蠢在这里。他现在还没明白,象他这种屁股底不干净的主儿,只能偷鸡摸狗地发点财。但就是不该做名人梦!当他吴征大模大样以名人的姿态和口气亮相于中央电视台的广大观众面前时,这是对熟悉他的人的一种精神骚扰和戏弄,这就是为何有人开始揭发他,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通的民众开始用放大镜看他了。这是对国对民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吴征那点底子,能经的住推敲吗?吴征先生是否以为钱能使他真的高尚起来?别忘了,牟其中和赖昌兴当年比他有钱,结果骗子还是骗子,下场当然是身败名裂了。吴征现在是中国的大名人,上市公司的总裁,公众人物,掌握千家万户的经济命运。如果了解他劣迹的人此时不揭发岂不是有违做人的良知? & &
& & 吴征在访谈中生怕别人忘了他在美国时胆大妄为的违法乱纪。他大谈参与共和党的政治活动,并堂而皇之的称其为参与美国的主流社会。美国的法律明文规定,严禁非公民参与政治竞选和政治募捐活动。吴征为了他自己的沽名钓誉和日后的欺骗捞取资本,召集了很多大陆留学生参加政治募捐和各种竞选活动,这都是违法的行为,因为当时那些人连绿卡都没有。如果当年被民主党发现,哪些留学生有可能被告上法庭,驱逐出境。这是什么参与主流社会,分明是骗人,坑人! & &
& & 关于他涉案美国密苏里州的商业欺诈,吴先生在访谈中装的很轻松,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他清描淡写地说他不是被告,似乎只是不幸被卷入其中,多无辜啊!这就是典型的吴征,撒谎时象真的一样,脸不变色,心不跳。事实吴征和那家著名保险公司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共同被告,这是有案可查的。起诉人是想独立控告他,但考虑到即使法庭裁决他败诉,他可以申请破产一走了之,受损失的还是那些被骗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吴征有幸同那家著名公司一块成了被告的原因。为了给人他也曾是个正儿八经的学生印象,吴征大讲他读著名中部大学时的勤工俭学。笔者不得不佩服吴征能以任何话题入手,立即开说假话的能耐,死的一定能让他说成活的!他说为了勤工俭学,他受聘于那家著名公司,任销售部门的经理。善良的家乡父老,我问你们:担任美国大公司的部门经理,那还叫勤工俭学吗?事实上吴征从未在那家著名学府以全职学生的身份读过一天书,上过一节课。正如他自己讲的那样,当时他是那家公司的全职雇员。吴征拿着标准工资外加高额销售回扣,先后买了两栋房子,开着奔驰车,很是风光。这种生活在他吴征嘴里成了勤工俭学,你们说他是不是个骗子? & &
& & 他煞有介事的讲人对他有组织的“形象谋杀”,完全是胡说。如果真的有人有组织有计划的揭发他,相信他吴征早已体无完肤。但我相信,如果吴征继续讲假话,拍板叫阵,相信很快会有人站出来的。希望他好自为之,姿态放低一点。想想看,当年吴征初到美国圣路易时有谁说过他一个不字吗?是他自己贪图暴利不择手段,花言巧语地欺骗那些对人寿保险一无所知的大陆新移民。当投保人付了两年高额保金后(平均每户月交300元美金)发现有诈提出异议,吴征非旦毫无善意该正错误,反倒打一耙,写了封充满造谣,诬陷及挑拨离间语言的信给密苏里州政府的主管部门,全面封杀了投保人寻调解途径解决问题的可能。他的丧心病狂激怒了被骗的人们,结果使他自己吃了官司,丢了工作,美国老婆趁他外出时席卷一空弃他而去。偷鸡不成蚀了米,人财两空。那是他损人的结果。是他吴征形象的自杀。(关于这事件看北京青年报的吴征专访,他自己都承认是误导投保人。吴征这种能把鸡蛋说成是树上结的主儿,他讲的误导,其实际情况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 &
& & 吴征以为他真的很高尚了,摆出高雅的绅士风度,表示不与“疯狗”对咬。他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个人物,于是有心术不正的小人开始嫉妒,进而陷害他了。其时他并不知道,在笔者和熟悉他人的眼里吴征永远是个骗子,即使将来靠骗术他真的成了亿万富佬也不能改变他的骗子形象。吴先生不要以小人之心看世人,毕竟有很多与他不同的,能耐的住寂寞和清廉生活,专心于做学问,干扎扎实实事业的人。奉劝吴征先生,改邪规正是他唯一的出路。想做支撑中国文化庙宇的小钢筋要从学说真话,说实话做起。 & &
& & 这里也请北大,清华和复旦廉洁自爱,不要玷污了你们的光荣历史和在中国的学术地位。聘请吴征这种骗子不会加速你们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事实他连完整的本科学历都很难拿出来,你们试试看他能否展示些原件出来。请吴教授把他那卡尔文-斯达克顿学院的英文名字告诉你们,自己到网上查查看。至于他那博士学位就别提了,最近中国高教部门已有明文,他的那种学位是不算数的。知中国人重学历和文凭,于是吴征用假东西做敲门砖,骗取了来自国内四面八方其中包括来自你们的桂冠。他用你们的加冕又来到国外,骗取了天真洋傻帽儿的信任,使吴征“代表亚洲人”在美国的“艾美”奖的盛会上又光荣了一次。以此又通过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向不明真相的中国大众证明他的杰出和伟大。真是连环好戏,热闹非凡。 & &
& & 国内的媒体记者们该清醒一点了,这些年你们捧出过多少各路明星,到头来很多人是十恶不赦的大骗子。总该吃一鉴长一智吧。讲点对老百姓的责任心,讲点敬业精神,讲点职业道德。 & &
& & 世界上成功的商人大致有两类: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象比尔·盖茨那样。另外一种靠别人的愚蠢和钻法律的漏洞。 & &
& & 一个正儿八经读过书的大陆留学生 ### 在美国,杨大才女结识了出任香港亚洲电视营运总裁、媒体投资和战略咨询业务的博纳投资咨询公司主席的吴征,并嫁给了他。这次财子才女的结合对杨澜是一次质的转变。杨才女跟吴财子学到如何挣钱做女强人。如今,利用发行新股,杨澜、吴征夫妇大概已经投入了2200万美元。这个含金量如此高的婚姻真是一场成功的商业双赢,杨澜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丈夫,还有财富和事业,超级划算的。杨澜是因为《正大综艺》而扬名中国的,后来到美国留学时,她不但取得学位还结婚生子。老公吴征据说当年在美国是干保险的。  杨澜和吴征结合前,彼此都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杨澜说:“爱情其实是有一点盲目的,想结婚时就结婚,想生孩子就生孩子,没必要磨磨蹭蹭的。”但是,杨澜的婚姻显然并不止是“生孩子”那么简单,两人不仅是夫妻,还是事业伙伴。2000年,杨澜和吴征以夫妻档创办了“阳光文化”,刚创办时,杨澜的身价曾一度暴涨到14亿港元。几年之后,“阳光文化”不断传出亏损的消息,同样甚嚣尘上的还有两夫妇手持的是“假文凭”的丑闻。在和“财富老公”结合的名女人中,杨澜算是个例外———她并不甘心在别人的大树下乘凉。但自己栽树毕竟是存在风险的,不知道现在的杨澜心中有没有后悔。做妈咪的幸福  孩子都在上海,我和老公经常协调出差时间,尽可能的在一起,孩子们都在上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孩子的身心教育是每一个职业女性都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你知道没有谁能取代母亲在身边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但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妥协于工作。但你爱他们,孩子是特别聪明的,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我在家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多陪他们,和他们分享很多事情,常打电话回去,比如儿子说今天被罚坐了,因为上课说话太多,我就会说那以后上课不要说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但是妈妈从小也是爱说话的。杨澜:每年放假,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制造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去旅行,我们8岁的孩子已经走过15个国家。二是知识教育方面,很幸运,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教育界出身,还有一些业余爱好的培养什么的。   三就是个性方面,比如说我儿子原来比较胆小,有时候会有同学欺负他,慢慢的老公就会告诉他,别人欺负你,你该怎么办?你警告他三次,说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三次还不听,你就打还他,有时候,人的尊严是靠打出来的。后来儿子身体力行了好几次,终于不再受同学欺负了。后来他外公说,你可别再教啦,再教下去,老师告状,他要打别人啦!这是爸爸的方式,孩子要有个平衡的教育,很重要的。  孩子钢琴学校的校长说,全校一百多个孩子的家长,杨澜的出勤率及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是排在前列的。有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某些观点是不一致的,她是个完美主义者,比如说,一首钢琴曲,有一个音孩子没弹准,她就会责备孩子,老公就说,孩子他爸连五线谱都看不懂,他能弹出来就不错啦,能把一两个曲子弹得比较漂亮就已经可以了,已经比我强多了。  在我们家都是我是白脸,他是红脸,他都是鼓励,每次都跟孩子说,呵,你真是太棒了!我是要求严一点,说你能弹得更好,为什么不专心啊。他一回来就说我,干吗呀你,对孩子要求那么高,他们不爱练就不练呗,我说孩子总得有个良好的习惯啊,他说让他们自由点吧。结果,现在两个孩子总是说,爸爸是他们最好的哥们儿。  对孩子要有宽容的心  杨澜表示,自己平时忙于工作,但是绝对不会忘记孩子的生日和节日,她只要有空就会带他们去动物园玩。  杨澜称,平时对孩子还是比较宽松的,如果他们做事不专心,也会批评一下,但不会很严厉。她说,儿子喜欢画画,喜欢动物,对昆虫最感兴趣,“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我们会特意带孩子到郊外去玩。”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会给母亲带来惊喜,这对杨澜来说也不例外。当上母亲后,杨澜感触最深的就是做父母不容易。她说:“这就叫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杨澜说:我觉得爱情是一种气质上性格上的相互吸引,或者互补。为什么喜欢他,说得太清楚了可能就不是了。就是觉得挺舒服,挺谈得来的,他父母也是做教师的,我们都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我们的背景,价值观比较相像,在我遇到的年轻人中,他也是很杰出的。而且他的性格很独特,他的见识与观点往往出人意料,我是比较循规蹈矩的人,他有时候的那种灵感火花的碰撞,想不到的点子,让我特别钦佩。杨澜夫妻  还有就是在我们初见面时,他根本不知道我的知名度,在我出国之前,也小有名气,追求我的人不少,可多少有点防卫的心态,到了国外呢,我还原成了一个普通学生的本色,心态很放松。我们是在很朴素的状态下的结识,恰恰是很有基础的。  95年结婚到现在,我们结婚都10年了,我们都是希望过稳定家庭生活的人。我很相信家庭生活,不是那种对家庭生活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我父母感情很好,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带大两个孩子白头偕老的生活下去。  很多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杨澜的婚姻结合实际上是建立在双方各取所需的利益基础上的?  但是杨澜说:这是一个通俗小说的俗套。我曾经在《凭海临风》中写过和吴征是如何相识结婚等,我觉得爱的理由可能不需要向全世界去说,也说不清楚,我就是觉得挺喜欢他的,他也挺喜欢我的。当然在这样的物质社会里,不排除会有这样的利益婚姻,但从我的角度而言,他们太低估我的智商了,我会用我一生的幸福拿去做物质的交换吗?我会那么笨么!而且我也有一份很好的职业,也可以衣食无忧,绝不至于窘迫到需要用这种手段来解决问题。  当然我和吴征在一起后,他有他资本运作的背景,我有我电视制作的经验,我们如果能在一起做点事情我觉得挺好的。如果他是一个医生一个学者,我依然还是会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更何况如果不是我做媒体,这几年中国的许多行业发展这么好,吴征是做投资的,他也多半不会从事媒体投资。他在媒体上的资本操作主要是为了使我的事业能够生存发展下去。  杨澜说这些的时候,有些委屈像是说一个总考一百分的孩子你问他为什么这次考试不及格,但实际上是老师批错了,孩子认为大家怎么会这么不了解自己,居然信以为真。   美丽心经:工作是最好的美容术  经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岁月在杨澜的脸上却没有留下痕迹,杨澜的美容术一直备受女性朋友关注。但是杨澜的答案却有些出乎意料:“工作是我最好的美容术。工作可以给我成就感和满足感,我觉得女人的心态是常葆青春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我工作,我快乐,所以才年轻。当然了,其实一个女人只要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哪怕是家庭主妇也好,都会让她们快乐、年轻。”  经商心经:老实是最好的招术  曾经,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在全国火得不得了,这个节目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综艺节目的鼻祖,但是1994年,杨澜还是毅然决然地放下了中央电视台的“金话筒”,赴美留学,这个决定曾让无数观众张大了嘴。在美国学习几年后杨澜供职于凤凰卫视,但是2000年,杨澜又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诧的决定,她出资400万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良记股份便暴涨了20多倍,杨澜作为第一大股东亲任良记主席,此后,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担任主席。今年,杨澜又出人意料地卖掉了阳光卫视,但还掌控着整个“阳光文化”产业,她自己笑称虽然自己总是在变,“但会始终与阳光为伴”。  回首过去五年来在商海中的拼搏,杨澜一笑:“以前经常‘呛水’,水‘呛’多了,也学会了游泳,但是只会游‘蛙泳’——老实地扑腾着。”多年来,“老实”也是杨澜总结出来的商场经营中保持健康心态的一个法宝。“如果你对别人欺诈,你就总会想着对方会不会发现,而且也会时时提防别人对你有何不良做法,那样心态怎么会平和,总是生活在尔虞我诈中,又何谈健康呢?”杨澜透露,今年11月份“阳光文化”与湖南卫视打造的一档《天下女人》栏目就要开播了,这是一档以女人为主题的栏目,而与此同时,杨澜与丈夫吴征共同打造的中国政经中文周报《观察星报》,今年10月也将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商海中,杨澜用她的“老实”将精彩的事业地图正不断展开。#### 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亦明    一 前言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做假为常,欺世盗名为荣。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比如,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地欺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无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纵容,等等。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中国的一般民众对学术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人们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国的常规媒体上,讨论学术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学术腐败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进行整治。    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的民众不是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吗?揭露腐败现象不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吗?制止、惩治腐败行为不是政府的义务吗?为什么在学术界,腐败势力会这么猖狂,这么无所顾忌?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於“学术”两个字。有了它们作为挡箭牌,学术界的人士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这是我们学术圈内的事情,外人搞不明白,问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决。他们还会告诉你,这种事情,国外也有,所以发生了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诚然,学术腐败可以说古已有之,并且不分中外。也就是说,学术界从来就不缺乏败类。但是,腐败能够达到象今天中国学术界这个规模,这个程度,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旁无邻舍。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也许有人会问,即使证明了,又有什么用呢?答曰:用处有三。    第一,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把国家的兴亡寄托在了中国学术界的身上,寄托在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2002年,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以上,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接近国民经济总值4%的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高等教育界,中国的学术界近年来真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但是,伴随着国家资金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几大令人不解的现象:博士越来越多,教授越来越多,院士越来越多,可是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反倒越来越低下。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降至第31位。(冀文海: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滑坡,8成大学生对高校教育不满)。2002年,中国经济的成长竞争力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38位。到了2003年,中国的排名降到了第44位,排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World Economic Forum. 2003.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能否落空?其实,早在2001年,就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惊呼“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佚名: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揭露学术腐败,就是要让中国政府和人民早日从梦想中惊醒。    第二,社会是由各个阶层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机体,而知识分子可以说是这个机体的头脑和良心。学术腐败就象是一个人的大脑长了恶性肿瘤,它对社会的破坏力最大。有句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脏不能脏文化”,意思就是教育和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最后精神堡垒,它们的崩溃,标志着整个社会的堕落。揭露学术腐败,就是要发动全社会,包括政府,把这个毒瘤切除,还这个社会一份清白。    第三,中国的学者讲究“为天地立心”。既然中国目前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世界仅见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正直的学者都有义务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且做出分析和批判。美国前总统胡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曾派人到战火中的欧洲全力收集战争资料,最终在斯坦福大学建成美国的第一个“思想库”─胡佛研究院。同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一看打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