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谢谢你的温暖解答,我想问一下我的电脑现在的配置需要换那些地方,才能玩大行一点的网游

哲狐问答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916个
我不想因为这个问题,而影响整个团队旅行的心情,你好!感谢你的回答.打扰再问一下,华美粤海酒店距离哪个客运站最近?周边有神马吃东西的地段(环境好一些的),距离时代广场和sogo距离多远,再次感激!
有人知道问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吗
|发布于 11:56:33
|发布于 13:56:26
对旅游的一大堆问题无从下手,希望各位小伙伴说一下好嘛?站是本节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一些旅游线路始发站的临近。真的急求,可以帮帮忙吗?
交通旅馆西安
|发布于 21:14:56
去过大神们,快来!附近的交通车站啊,我要顺便提一下,办理转院手续。请经历过的大神帮帮我!万分非常感激!
交通旅馆推荐美国
|发布于 13:13:18
旅游的时候,总会出现好多事情。附近的交通车站,实惠点吗?希望有去过的或知道的人告诉我,谢谢
交通旅馆实惠
|发布于 12:39:57
热爱旅行的朋友看过来请从Sanya Narada酒店如何中转站简单的建议,如果打了大约要花多少钱?希望这次能够成功拿下
交通旅馆三亚
|发布于 23:25:37
我下车从交通站,怎么去镇,我在镇旅馆预订还请各路神仙不吝赐教,感恩感恩。
|发布于 16:01:20
去过大连大神们,快来!湖城斯普林希尔套房酒店到交通车站乘哪一辆神车乘公交,哪个站?非常感谢你望各位大神可以回呼
交通旅馆三亚
|发布于 22:50:54
关于旅游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特别想知道。讨教亲们大虾,从交通站如何到位于文晖路448号的"星都酒店"?它是四星级的?
有没有朋友有空帮我想想办法呢?
交通旅馆杭州quot
|发布于 03:33:09
已经准备好出门玩耍,可是还有一点问题没解决,具体是这样的对于用户来说,我是从罗湖出境后,在停留一晚,然后在罗湖火车站返回交通。通过交通站附近,价格水平,最重要的是安全和清洁的,干净的酒店吗?谢谢谢谢!!!各位可以告知一二吗?小女子感激不尽。谢谢
|发布于 06:23:22
求各位大神分享一下经验在签证中,官方网站上下刊登了“签证申请表”,其中第三十一人要求填写酒店的标题、地址、邮箱。我想问你,整个行程是什么时候,酒店应该在哪?这不会填满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填充一个?谢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
瑞士签证申请表填写旅馆瑞士
|发布于 15:12:34
想咨询一些旅游方面的问题,不懂。万能的穷游大神,
讨教,准备去穷游,发邮件给 旅社咨询房间, 旅社答复定房请求提供信用卡详尽信息包含CVV号,说取缔是提前两天,不来的话扣首先晚房费。
我比较疑虑,邮件提供CVV号,是否安全的?想通过Booking。COM订,但该 旅社在上面没有所需的房,似乎HOSTELWORLD上有。
有伙伴说可以先给个不同的CVV号,这样可行的吗?
该怎么办,求大神珍贵意见!
在此请求来往人士回答一下,真心感念。
订房旅馆邮件信用卡信息爱尔兰
|发布于 03:03:04
求各位大神分享一下经验随着孩子们的假期去关西玩,我不知道是否有温泉宾馆可以体验的榻榻米和酒店吃饭吗?希望这次能够成功拿下
日本关西温泉旅馆
|发布于 02:14:43
本来开开心心的去旅行,但是又遇到问题了,求助大家。准备体验胶囊旅馆。什么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贵重物品和安全怎么办?请理解qyer,谢谢,真心拜托各位了,真心需要你们
大阪胶囊旅馆安全问题日本
|发布于 00:17:55
热爱旅行的朋友看过来2对有5岁孩子的夫妇,选择孩子入住酒店,预订房间是2个成人可以选择,还是需要挑选3个成人?或者选择2个成人+ 1个孩子?但有的酒店有2个成人和3个成人带房,但选择2个成人+ 1个孩子都没有房子,关于如何预订?会不会是因为预订的是2个大人,那么因为孩子,不会进来吗?万分谢谢大家的热心帮助
日本旅馆儿童入住问题
|发布于 22:15:07
有小哥哥帮帮妹妹么,旅游时陷入困境!最近查这个真是有拍板大,e路东瀛、乐天、jalan都在看,同时在猫头鹰上看 评判
似乎没有 办理 旅社这个分类?因为我就是想找那种吃的比较好的日式 旅社,像南禅寺的菊水那种,菊水就是稍贵了点。
猫头鹰上评分高的有些在几个大型预订网站都找不到,不了解为什么?
然后它自己的官网价格又写的不清不楚的。
大家能帮我引荐几家的 办理 旅社吗?
就是这些问题啦,朋友们可以告诉我答案吗?
京都日式旅馆日本
|发布于 21:40:14
望各位朋友指点迷津经常看到那种生活的人,路边的汽车旅馆,真正的改装汽车旅馆。特别是在66号公路上。请问这家旅馆是否提前预订?我可以在哪里订购?另外,还是一路开车,一路开到哪里,都会找到周围住的地方?谢谢!希望诸位能够慷慨陈词
美国自驾汽车旅馆中国柬埔寨美国
|发布于 20:36:44
想向大家了解一下规则是一家好的酒店还是几天在的一家酒店玩得更好?我不想总是换酒店,但怕玩时间会很方便。这些都是从网上地区的旅游吗?紧急!非常感谢希望诸位能够慷慨陈词
旅馆巴厘岛在线等区域印度尼西亚
|发布于 20:29:06
想向大家了解一下规则8月初,去岛饭店,有房间吗?两个人蜜月旅行,鳌岛报价多少钱?加机票?Ao Zhen岛蜜月适合吗?万分谢谢大家的热心帮助
|发布于 20:19:29
我想了解这种问题怎么解决,各位能解答吗?希望有人帮忙如果一个三口之家(不是孩子)预订酒店双人床,有必要补充,还是不留?所有的旅馆都是这样的吗?跪求大家帮帮我!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旅馆澳门入住人数
|发布于 08:26:06
旅行中的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有没有好心人来指导一下。想问问伙伴是不是去的 旅社好一点免费的名目就多一点呢?首先次出国没啥 体会
大家可不可以帮帮忙啦,感激不尽。
|发布于 19:54:57
请经常空中飞行的朋友帮一下忙你愿意和4个人住一个双人房间吗?希望这次能够成功拿下
旅馆普吉岛人数泰国
|发布于 19:42:42
请经常空中飞行的朋友帮一下忙去哪家酒店价格更高?万分谢谢大家的热心帮助
旅馆清迈性价比泰国
|发布于 13:44:57
我有一些旅游方面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确认预订时,当房东要求支付存款和外币,我们在银行卡人民币。我要怎么付款呢?哪位经历过的对这个了解的朋友能帮我一下?
|发布于 03:23:27
在线等,急得很。有人可以帮忙解答吗?关于旅游的问题。10月3号我在Booking网站上看到一家 旅社的价格是1500港币,就肯定了,接下来发生了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我的信用卡发送信息说我胜消费15000港币,邮箱收到了15000港币的订单通知信,我首先时光电话旅店和Booking,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这是我的失误,我立马联结了我的信用卡,讲明我并没有肯定这笔15000的订单,盼望可以先冻结,结过这笔钱已经到了一个账户上
由于我原来没准备在住,只因为当场事情办的晚暂时决策的,所以充电宝,手机遨游都没有开通,在联结Booking非常不便捷,便托付一位伙伴帮我给Booking网站解释情况,Booking的答复是他们联结了 旅社可以退我一半的钱,否则我一分钱也要不到。
4号回到深圳,手机有电了,我搜了一下和我情况差不多的维权,一身冷汗,总算搞清楚我是如何被胜诈骗的,在网站上我看的1500,当我输完信用卡时候,Booking网站直接把我信用卡信息给了商家,商家就可以随便刷我的信用卡,并且修改订单金额,因为我卡的信费用是15000,他只可刷这些,换句话说,要是信用卡额度是150000的话,他会刷150000,并且修改订单,要是是信誉好的商家大概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碰到这种商家就很打扰,所以无数人的卡在Booking上用过以还会被刷刷多刷。而我再次电话Booking客服肯定了他们是直接把我的信用卡信息给了商家。
那家 旅社后来我也去了,是在的大厦,在携程等平台的价格惟独几百港币,见到我们就说要退我一半的钱,要是心里没鬼,为必要退我一半呢?Booking的反应和这家 旅社是同样的,也是退一半,莫非之前就有这样的案例?司空见惯?
盼望有过一样经历的伙伴可以给我更多的维权意见,维权道路漫悠长,写出来也是为了让更多伙伴不要再次被骗。现已肯定我的信用卡完整是被盗刷,已经电话我的信用卡客户,目前他们正在帮忙我维权。
出去玩但是遇到这些问题了,求帮忙。
旅馆网站booking港币香港
|发布于 13:30:59
热爱旅行的朋友看过来你在有酒店或B / B的适配器吗?手机USB充电,过去需要买皮带吗?希望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意大利旅馆充电
|发布于 13:41:06
我该怎么处理以下的问题我在的酒店和餐馆小费吗?最懂得感激的我,先谢谢大家了,感谢大家的关心与帮助!
旅馆毛里求斯餐厅小费
|发布于 13:23:27
"有没有经常旅游的来帮我一下吧。"早上六点半飞机就要起飞了,所以我想找一些靠近机场的旅馆寻求帮助。我需要一家靠近机场的旅馆。希望得到解答,感激不尽
旅馆马尼拉机场菲律宾
|发布于 12:58:04
"需要打听一些关于旅游的事。"在元宵节前后,机票和酒店要时贵吗?"生活一切美好,因为你的帮助。"
旅馆三亚春节期间
|发布于 08:57:14
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啊?目前很无奈。请问网友,住暹罗的 旅社去大皇宫之类的 旅社需要特地包一天车吗?
有没有类似情况的人说说怎么解决的吗,麻烦了。
旅馆曼谷亚洲泰国
|发布于 12:50:07
热爱旅行的朋友看过来为从白天步行到女神别墅欣赏旅舍?!希望诸位能够慷慨陈词
|发布于 12:37:46
想向大家了解一下规则你能判断一下这家旅馆的环境吗?海滩怎么样?听说这家酒店的海滩不好,还有无数的破壳等等。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这是一趟美妙的旅程
|发布于 12:27:28
想知道这种问题该怎么解决,有人知道吗??我看到议会,有人说,酒店免费升级房型,为神马,神马环境?有人能进行详细解答吗
|发布于 12:19:46
萌新人遇到这样的状况,求帮助!我们还需要去西安,住一个相对实惠的酒店,价格100元,交通方便。我们有2个人。这是一种打折促销。谢谢你让我们一起手挽手,克服困难吧
|发布于 12:18:33
有一些旅行的问题,有人可以帮我解决吗?RT谢谢麻烦各位了!小弟非常非常感激!
旅馆三亚免费上网
|发布于 12:14:14
有件急事,要来问一下各位的意见。谢谢你的提问!辛苦了,各位达人朋友,我十分感谢。
|发布于 12:13:19
现在麻烦大家了,帮帮忙看看这些小困难。求教,打算去公园,在那里的2天,没有周围的酒店,谢谢你有没有人知道是否需要在时间范围内进行旅行
旅馆苏州乐园
|发布于 09:01:27
小弟无能不知如下问题怎么做,求问如体
真的谢谢大家了!跪求大家宝贵建议!
|发布于 09:02:24
有没有可爱的小伙伴能帮我一下吗?讨教在 旅社周边有没有平,靓,正的饭店呢?
期待得到知情人的解答,谢谢了
|发布于 12:00:36
希望大家能帮则帮,真的头疼。请远离附近的富豪东方旅社交通站?从富到海洋公园东方旅社,应该如何行车调度节省时间,因为你想要的书便宜?感激!包装的香港独立旅游产品,价格便宜,只能住富豪东方酒店,所以我想知道酒店的细节非常感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
|发布于 11:50:38
出去旅游这些问题一直让我心烦。机场巴士线到东万家酒店如何安排?出租车多少钱?因为我们是在晚上20:15到的公共汽车吗?呆在宿舍,也可以派遣一些什么活动?希望了解的人告知一下,谢谢。
机场交通旅馆厦门
|发布于 11:44:09
望各位朋友指点迷津巴厘岛的旅馆很容易冲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
旅馆孩子冲浪印度尼西亚
|发布于 11:29:26
求大神们帮小妹解答这些旅游问题,坐等你的伙伴:我去了曼谷,就住在AsiaHotel,从酒店到皇宫的?我想在曼谷购物,买些衣服,鞋子等等,女孩,神马昂贵的衣服,希望能帮助推荐一些好的购物商场,是最好的东西,价廉物美。如何从我的酒店出发希望各位好心人能够解答一二,感激不尽。
旅馆曼谷衣服血拼泰国
|发布于 11:18:36
有没有人知道旅游的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乘公共汽车从机场到美伦酒店规划。然后乘出租车到锦江之星骡马市。大概多少钱?西安出租车会提供什么?各路神人,让我感受你们的力量吧。
|发布于 11:08:01
如题,九月要去班多士岛,但不清楚酒店一晚上存多少钱,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谢谢。我怎么做才能解决?跪求亲们帮助!
|发布于 10:58:34
要去旅游了,有如下问题想向大家请教。感谢您的回复!请问呢我的想法可以吗?谢谢。
旅馆普吉岛泰国
|发布于 10:53:16
求各位大神分享一下经验这家旅馆,上帝坐马车去罗湖的通行证吗?多少时间的费用,多长时间的旅行不容易啊?!希望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发布于 09:10:42
我本人现在面临问题,帮帮忙啦。三亚有神马好 旅社
辛苦大家帮我想想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了!
旅馆三亚海南
|发布于 10:23:17
旅行的意义就是在于不断的解决问题圣淘沙圣陶沙酒店住宿日恒。从玫瑰香酒店去动物园,植物园,科学博物馆和技术,从酒店到圣淘沙的玫瑰香味,可以告诉最佳路线?谢谢,非常焦急!现在很紧张,希望哪位知道情况的人告知一下,谢谢。
旅馆你好动物园夜景马里
|发布于 10:19:05
拜托和我一样经历过这些旅行问题的朋友们交流经验!#苏州太阳广场饭店# cashback价格不是直接预订的价格,感觉好吗?就是这些问题,求懂得人帮帮小弟,小弟万分感谢!
旅馆苏州价格预定
|发布于 09:13:24
活这么大还没有出去看看,最近决定出去看看。如题,押金用现金好还是信用卡?
可以来看看帮帮忙吗?这种事情。我也没办法。
旅馆朋友马尔代夫
|发布于 09:43:03
这个问题各位达人可以帮我回答一下吗 对不起,亲爱的,pandahotel,谁住在荃湾。你想怎样去亚洲国际博览中心?要多长时间?谢谢您!如果有亲去过,请告诉小弟该怎么做吧!
旅馆国际亚洲荃湾香港
&加载中...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37 / 44 页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李希特-鋼琴
●Melodiya
●ADD/MONO/67'49/, 1963
演奏:★★★★
錄音:★★(★)
李希特在Melodiya的俄國作品選集-史克里雅賓:12首練習曲、第六號鋼琴奏鳴曲;米亞斯科夫斯基:第三號鋼琴奏鳴曲;普羅高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 ── 陳奕廷
浪漫派的晚霞
& &&&BMG在1995年獲得Melodiya授權母帶發行的一套十集「Richter edition」,有系統地為我們記錄了一代巨匠在壯年期的名演。在這些錄音中,筆者最為喜愛的還是李希特彈奏俄國作曲家的錄音,恰好在這個套裝中第7-10輯皆屬於此範疇,所以今天筆者就先評介第10集李希特演奏史克里雅賓、米亞斯科夫斯基(Nikolai Myaskovsky, )及普羅高菲夫作品的專輯。
冷冽寒風中的濃郁詩情
& &&&早殀的俄國鋼琴詩人,也是十九世紀俄國浪漫派鋼琴音樂的終結者─史克里雅賓,在他短短44年的生命中將承繼自蕭邦和李斯特的浪漫傳統在冰天雪地的俄羅斯發揚壯大。他的音樂融合了傳統浪漫派抒情的敘事樂段,並且加入詭譎陰冷的和弦,創造了光怪陸離風格獨具的新音樂。正因為他音樂中互相矛盾的激情和嚴峻,為其作品的詮釋增添了難度,使得後世以演奏史氏作品知名的鋼琴家屈指可數。大抵而言,史氏的作品不能有過於娟秀的觸鍵,因為他作品的本質是傲岸疏離,如果觸鍵音色過於綺麗多采終會扼殺原作獨有的音樂性。所以在屈指可數的史克里雅賓名家中清一色是俄國鋼琴家。當然身為史氏女婿的傳奇鋼琴家索夫朗尼斯基的權威性無庸置疑,但是後繼的霍洛維茲和李希特在詮釋上就明顯地展現了兩派完全不同的思維。
& &&&本片中李希特彈奏了史氏12首練習曲和第六號鋼琴奏鳴曲,這些錄音雖然音質甚差,但明顯可以察覺李希特壯年期令人瞠目結舌的技巧,和較為直觀的詮釋手法。對於這些作品李希特的詮釋可說十分自然,只是發揮冷冽的音質順著旋律線演奏下去,遇到抒情的樂段也不會刻意放慢速度,快速音群和需要大量重音的爆發性樂段,李希特也是一鼓作氣衝鋒陷陣,沒有刻意玩弄其他的噱頭,可說這些錄音完全是真槍實彈的硬底子功夫。此外錄音的朦朧意外提供了這些演奏益形傳神的感覺,就像絕大部分索夫朗尼斯基的錄音,正因為那種像被蒙在布袋裡的音響效果,提供了史氏作品很需要的「鬼氣森森」的演奏情境,這種額外的體驗就非後來李希特在Philips的晚年錄音所能比擬,筆者對於這種風格的史克里雅賓非常欣賞,因為那種感覺是只有道地的俄國人才能作出來的。霍洛維茲的感覺像是精心設計出來的「暴力恐怖劇」作品,獨有的孤寂被抽離了,激情也被誇大了。難怪在俄國,李希特的評價要較霍洛維茲來的高。(筆者以為這還是得看他們詮釋的作品而論,霍老將心獨具的詮釋有時還是挺吸引人的。)
& &&&接下來的米亞斯科夫斯基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對大部分人來說應該是較為陌生的作品。米氏是哈查督量和卡巴列夫斯基的老師,一般咸認他在同輩作曲家中是屬於傳統派的人物,在這首作品中我們還是可以聽到俄國音樂慣有的激情火花,但是沉思冥想的段落也不少。李希特在此維持一貫凝聚勇猛的彈奏方式,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讓人大呼過癮,和他晚年的風格比較,筆者倒較為鍾情他壯年期直言無畏的豪氣。整張CD最終祭出普羅高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相信明眼的聽眾早知李希特對普氏作品的權威性,筆者在此不另贅述。這又是一張李希特火花四冒的精采演奏,對於尋求感官震撼的聽眾和廣大的李希特迷來說絕對是另一張不可錯失的佳片。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昨晚和朋友看完孟京辉的话剧《恋爱中的犀牛》后回到家,本来是想再温习一遍电影《Amadeus》的,不知怎的就连上了你的主页,竟一口气把所有爱乐的文字读完(包括那6个月的留言板!),现在已经是凌晨3点了。怎么才能告诉你我的心情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现在除了眼睛疼得不得了以外,一点困意也没有。可是不争气的眼睛让我没法回复那么多相投的文章,又不愿冒失的在你的留言板上灌水,只好给你写这样一封相见恨晚的信,希望你能有时间看一看。不过,如果你三天内不回信,我是不会放弃结识你的,我会再发一封。你别害怕,我不是无聊的精神病,我是你的后学师弟,清华工物系3字班的李周,去年本科刚毕业。
& && && && &为什么我和你们大家(你、童昕、韩晓波、马慧元以及后来的一些真正的爱乐者)没有早点认识呢?我真觉得奇怪!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什么双鱼座的,而是我自以为和你们用同一种方式热爱着充满音乐的生活。无数次的顶礼膜拜,无数次的内心狂喜,无数次的热泪盈眶,和无数次的想与全天下的人分享。你觉得他是为你而作,又是为天下人而作,在寂静的黑夜里你听懂了一个死去已过百年的异国人心灵的倾诉。他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他是人类不朽的见证。我寻找他,却寻见你们,他说:“你求什么,便得什么。”
& && && && &刚才,我的内心充满“欲望”,希望能立刻听见你们每个人的声音,希望能立刻看见你们每个人的面容,希望我们正在同一间小屋内聆听着同一部作品,希望我能磕磕绊绊地弹肖邦的第一叙事曲给你们听(这首是自学的,别的不会),然后该你们了。我知道自己有这些欲望主要是因为眼睛疼了。可我想要你们每一个人的电话号码,如果不介意的话,我甚至想在几天内见一面。
& && && && &我承认,以前没写过这么一封“非礼”的信,不过我宁可冒失卤莽也不愿晚认识你们一天。
& && && && &你N次连不上的清华爱乐之友主页是我在网上的第一个家,今天我有第二个家了。
& && && && &Yours,
& && && && &leejoe(变奏加赋格)
& && && && & 
& && && && &“轰炸”原因:
& && && && &(回页首)
& && && && &你可能不知道,我为什么看了你的爱乐留言板那么冲动,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很多相同的话题。我先是看到了马慧元的音乐随笔,天哪,我和她喜欢的音乐家、作品惊人的相似(比如
& && && && &Lipatti's Mozart sanata KV310, Kempff's Bach,
& && && && &Horowitz...etc)!!当时我就想,无论如何要认识她。紧跟着,看了童昕和韩晓波和你的音乐对话,刚开始有点糊涂(后来才知道缺了你那一部分),可还是喜欢得不得了,就连对小魏的欣赏都一模一样(我每次去小魏那儿,买完CD就聊,聊完了就手谈两三盘,然后天黑肚子饿,我穷的时候也托他卖过藏品)。我觉得跟做梦似的。我恨不得把你们都逮起来,大家一块儿听音乐。后来你们在留言板上大聊特聊肖邦和贝多芬,我真受不了了,因为我在网易上说,很少有人共鸣,尤其是肖邦,我都快跟人吵起来了,我知道我不对,可不能允许别人随便漫骂不喜欢的大师。可是,我也不想隐瞒我的不足,就是我还没太共鸣瓦格纳和马勒(时间太少了)。这是唯二的遗憾,是因为时间问题。其它的,包括什么阿莱格里的求主怜悯我,什么什么什么的,我想我们沟通是毫无问题的,可能连哪句你动容我都想得到,坐那儿一块儿听就得了呗!!你去了4月24日的爱丽舍音乐会吗?它跟我有什么关系?看看我这封信后的东西你就知道啦!!
& && && && &不行了,我困了,已经4点半了,我要睡觉了,临走“轰炸”一下你的邮箱(就不占你留言板上的宝贵空间了),把我在网易的文章选10篇给你,不过你可别生气啊!!我是真的希望你也了解我!
& && && && &瞄准——发射!!
& && && && &leejoe
& && && && &4月24日阴谋始末:
& && && && &(1)
& && && && &林朝阳:你好!
& && && && &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能尽量满足以下请求(其中售票方为清华爱乐协会):
& && && && &1、原价80元的票,售票后返还票款20元;
& && && && &2、有效票券(非替代物)及各种形式的宣传品在4月6日之前可以取到;
& && && && &3、售票方一次性提票150张(80元价位);
& && && && &4、售票方4月22日返还2000元(即售出100张票)及剩余票(或款);
& && && && &5、售票方为唯一指定的高校票务代理。
& && && && &我来逐条解释一下:
& && && && &1、我们代理过的世纪剧场的音乐会最佳售票纪录是国交的威尔第《安魂曲》首演,当时每张80元的票售30元(包含听众的交通服务),其中20元返还,包校车的费用均摊到每个人身上是大约10元(500元/52个座位/辆)。这样我们一场售出了200张票,也就是说清华的师生占首演听众总数的1/7以上。鉴于《安魂曲》是交响乐合唱作品,而本次演出为室内乐,世纪剧院在听众心中并非绝佳的室内乐音乐厅(当然我们会不遗余力地宣传音乐会本身的难得),所以保守一点讲,这次售票的成绩不会超过《安魂曲》,因此票价不能定得更高。我觉得售票的利润来自高档零售票,80元低档票如果40元/张只能卖掉50张而剩下的座位空着,不如20元/张卖掉100张,甚至10元/张卖掉200张。而且买票的清华师生为了纯粹的音乐而来,绝不会扫其他人的兴致,不会象很多拿赠票入场的观众那样手机BP乱响、迟到、乐章间鼓掌(在去听音乐会的路上我们的负责同学将礼貌地请所有人注意)。这都是一些不亚于经济利益的重要因素。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 && && && &2、3、纯粹属于演出公司向售票代理无偿提供的有力支持,这样做才能够保证售票顺利。
& && && && &4、售票经验是:不属于热门“追星”演出(如POPS)的艺术表演,其日均售票数越临近演出日期越可观。因此,如果我们过早结算会影响售票;而过晚结算,如果售票情况不理想,未售出的票将无法妥善处理。
& && && && &5、是为了能保证售票方的信誉和售票过程的秩序。因为其他各高校如北大、北航、北外等活跃院校的爱乐社团均和我们有友好往来,因此他们会得到及时通知。而且我们是目前唯一拥有自己网站的高校爱乐协会。
& && && && &好了,24日音乐会的事就说到这儿,我有考虑不周、不妥之处请直言批评,千万别客气。
& && && && &leejoe
& && && && &(2)
& && && && &“爱丽舍”与“北京四重奏”音乐会北京地区大学校区售票工作汇报:
& && && && &1、李周负责代理大学校区售票工作,先后从“自由马”公司提走:
& && && && &(1)30元票150+50+50+25=275张;
& && && && &(2)50元票10张;
& && && && &(3)100元票2张。
& && && && &事先按照“每张30元票扣去10元用作包车费、售票方自愿放弃15%提成”商定。
& && && && &第一次提票150张时,售票方允诺至少销售150张票。
& && && && &2、在口头协议中,“自由马”公司允诺无偿提供所有宣传品,并尽早提供给售票方。售票方对此表示感谢。因种种原因,“自由马”公司只能在大学售票工作开始10天后提供宣传海报(分为大小两种)。因此,售票方除立即开展网上宣传外,自愿设计、印刷2000张低成本海报以加强早期宣传力度。有关宣传品问题请参考附文之详细汇报。
& && && && &3、由于售票方时间、人力有限,如预期的那样无法覆盖整个北京高校范围,对此,售票方表示遗憾。最后通过售票方努力得以欣赏本场音乐会的观众来自以下院校:
& && && && &清华、北大、北外、北航、北医、北理工、北语、北师大、中科院计算所等。
& && && && &其中清华、北大、北外售票总量约占全部高校售票总量的80%。由于清华当天下午在江泽民、李岚清临时指示下召开了万人露天音乐会(中外艺术歌曲),当晚学生艺术团全部500名团员又必须参加大学生艺术节彩排暨清华88周年校庆演出,严重影响了售票情况,致使清华票点仅售出不到100张票。
& && && && &4、音乐会当天中午,在通过电话得到红英女士的理解和支持后,售票方将几乎没有售出希望的60多张票中的23张赠出,以回报一些朋友对售票工作的大力支持。
& && && && &5、最后,售票情况如下:
& && && && &30元票售出211张,赠出23张,剩余41张,返还票款211X20=4220元;
& && && && &50元票售出2张,剩余8张,返还票款2X50=100元;
& && && && &100元票售出0张,剩余2张,返还票款0元。
& && && && &共计返还票款4320元。
& && && && &各票点关于宣传品的种种反馈:
& && && && &1、 时间性:如能在演出前3周(即4月1日左右)到位售票效果会好得多;
& && && && &2、
& && && && &信息量:小海报尚可,大海报较差。大海报严重缺乏有关音乐会本身的信息,如艺术家、作品、演出场所的有关介绍。这样大部分初级爱好者无从决定,加大了售票方工作量。
& && && && &3、
& && && && &视觉效果:对于高校师生而言,很不欣赏大海报的风格。最重要的信息居然几乎全是超级小字,如时间、地点、售票方法,尤其是曲目信息的处理,令人怀疑设计者对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心理一无所知。其实以设计者的功力,如果理解海报的实际功用和宣传对象的心理特点,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近似喧宾夺主的效果的。这种风格不适合于古典音乐。
& && && && &4、 小册子《朝阳为谁》的内容和设计都很有品味,颇有保留价值。希望有更多亲切的照片。
& && && && & 
& && && && &复大使级国书
& && && && &(回页首)
& && && && &在此先向ilchopin致敬、致歉:其实我是担心不用激将法你不理我,所以才说你听的不算多,可别往心里去啊!什么时候你到北京来,我一定负荆请罪。不过到时候可别忘了带上你的租子(我没见过的藏品),否则我怎么尽‘地主’之谊呀?
& && && && &我先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吧(好象不请自来,有点‘无耻’,嘻嘻):
& && && && &1、我个人是非常看重萧邦的独奏作品的,因为正是在这些作品里,钢琴的魅力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而且萧邦善于微言大义,君不见前奏曲(Op.28)的第二十首琴谱上只有三行,且后面两行的音符一模一样,然一经真正的大师指间流出,纵千言万语也道不尽那悲伤沉痛之情。这样的范例彼比皆是,如练习曲、如玛
& && && && &祖卡。三笔两笔,就勾勒出一个事物、一种心情的神韵,正是萧邦最擅长的笔法。因此,萧邦的作品中最常见A-B-A的结构,却从无单调之感,反显言简意赅。这种天才,只有巴赫、莫扎特、舒曼、拉赫玛尼诺夫等人才有,而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宗匠却是另一种伟大——反复歌咏的伟大。
& && && && &另外补充一点,除了两首协奏曲,萧邦还有以下几首为乐队、钢琴而作:
& && && && &1)、‘唐璜’主题变奏曲
& && && && &2)、波兰主题变奏曲
& && && && &3)、克拉科维亚克舞曲
& && && && &4)、流畅的行板和大波罗乃兹(后有改编的独奏版本)
& && && && &这几首作品可是相当重要的说——当年舒曼就是听了‘唐璜’变奏才发出'Hats off, gentleman, —— a
& && && && &genius!!'的惊叹。Arrau 和 Abbey Simon 都有录音,后者还活着。
& && && && &2、萧邦的协奏曲与莫扎特的类似,而非勃拉姆斯式的——即更接近‘钢琴室内乐’而非‘钢琴交响乐’,因此钢琴的独白自然分量更重些,无可厚非。
& && && && &3、我觉得夜曲和圆舞曲大概是大部分人初听萧邦的选择。他的圆舞曲其实有三类:波兰味的舞蹈(节奏不同于一般的圆舞曲)、沙龙舞(象‘邀舞’般华丽辉煌)、抒情诗(内在的、忧郁的心灵之舞)。不过圆舞曲总的说来分量不重。夜曲里象Op.9,
& && && && &No.2这样的早期作品与圆舞曲神似,象萧邦作品里的‘轻音乐’,但Op.15、Op.27、Op.48及之后的大部分作品,代表了夜曲的最高水平,值得反复欣赏。如Op.48,No.1更象一首叙事曲——刚开始听起来象普通夜曲(其实也多了一些忧思),中段如圣咏一般,已对结尾有所预示,果然结尾再现主题时已是心潮澎湃、不可遏抑,而暴风雨过后复归宁静,令人回味无穷。波罗乃兹里最常听到的是‘军队’(Op.40,
& && && && &No.1)和‘英雄’(Op.53),
& && && && &我推荐Op.44,一首真正的充满戏剧性和英雄性的波兰之舞。另外就是更象幻想曲的Polonaise-Fantasie.
& && && && &其实能否如醉如痴地欣赏前奏曲才是萧邦迷的首选标准。不是只爱听第十五首‘雨滴’(其实这名字起的不好),而是每一首都不舍得少听。既可以一首一首地回味,又可以把一粒一粒的珍珠穿起来把玩——Argerich就是这么弹的,你听她明明这一首已开了头,还沉浸在上一首结尾的冲动之中不能自己,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前奏曲就象是钢琴圣经中的赞美诗,巴赫——萧邦——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妙啊!!练习曲可别只听‘离别’、‘黑键’和‘革命’,要是你能尽赏Preludes,每一首
& && && && &Etude也都不能轻易错过!如果只再选两、三首,那就选Op.25的第七、第十一、第十二。
& && && && &叙事曲中曲曲经典,既有民间传说(第二、第三),又有英雄史诗(第一),还有初听比不上第一,但越听越上瘾的第四。总之,它们是真正激动人心的钢琴交响诗,浪漫主义的最高峰。f小调幻想曲要在爱上叙事曲之后再听。谐谑曲除了第二,不能不提第三、第四。尤其是第四,萧邦最优美深情的一段旋
& && && && &律就出自第四,又怎能失之于交臂?
& && && && &要说奏鸣曲,由于著名的‘葬礼’乐段,和之后如同冬风呼啸着掠过墓地一般的超凡脱俗的第四乐章,第二奏鸣曲的光辉大大掩盖住了第三奏鸣曲。不过第二只有唯一的选择——Horowitz,而不象第三,有Lipatti等众多爱不释手的版本。其实第三确如君之所见,比起第二毫不逊色!我现场听过最好的是波格莱里奇,比起他人,抒情的地方更慢些,第四乐章更快些,不过慢而不拖,快而不赶,似乎到了Rubato的极限了。
& && && && &四首即兴曲比起舒伯特的稍逊一筹,不过这也象圆舞曲一样,并不是萧邦最重要的作品,但值得一听(至少比得过‘无词歌’什么的)。
& && && && &最后,除了不可不听的摇篮曲和船歌,就是萧邦迷死人不偿命的‘玛祖卡’了!——这才是我所说的,最最最容易被当作瓦砾的夜光珠!而ilchopin,有最最最迷人的采珠者之歌——弗郎索瓦的版本!!(另外可听Rubinstein,
& && && && &Horowitz 和Fu Tsong的演奏)。玛祖卡,是萧邦的漂游随笔和情绪日记,自他创作之始,至
& && && && &其生命之终,无不用玛祖卡记录内心历程,因此弥足珍贵。比起Rubinstein的波兰乡土气息,Francois有着与生具来的法国人的浪漫与情绪化;比起Horowitz的色彩缤纷,Francois如用炭笔素描,尽管只有黑白二色,却层次分明,更显纯真质朴。只是傅聪实我最喜爱的中国钢琴家,故无法超然一比。不爱玛祖卡者,惜
& && && && &哉痛哉!
& && && && &萧邦的气质里有巴赫的纯朴,莫扎特的温柔(不同的是莫扎特不愿流露出内心的忧郁和悲伤,更象个天使而不是尘世的诗人),却不象贝多芬那样强力——据说他的体质时常不能保证演奏。萧邦是浪漫乐派的旗手,更是民族乐派的灵魂,后来的格里格、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萧邦的启
& && && && &发。其中,拉赫玛尼诺夫是和萧邦最为神似的,但俄罗斯的大地更为宽广辽阔,因此拉氏的作品似乎更为沉重雄浑,有时也就拖沓重复——正如硬币的两面。萧邦的名演奏,除去ilchopin君及在下提及的,也还有不少没提到的。其中在世的,尤为珍贵,仅列数名于下:Zimmerman,
& && && && &Perahia, Gavrilov, Kissin...
& && && && &...若有机会听现场,诸君切勿吝啬,否则一定后悔,届时悔之晚矣!!余最钟情之萧邦演奏者,多出自法国及苏、东(指斯拉夫地区),以下为中、美两大国中性灵者。盖古之中华与旧时波兰一般苦也,而今之美国其自由浪漫尤胜昔日之法兰西哉!
& && && && &胡言乱语一通,快哉,快哉!!
& && && && &附:“大使级国书”原文
& && && && &变奏与赋格先生:
& && && && &: 或许我收藏的肖邦作品的确不能算多(因为我从来不以收藏多少来衡量作品的珍
& && && && &: 贵程度的,我只收藏最珍贵的肖邦演奏,而不是随便见什么买什么,我买的肖邦
& && && && &: 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但我听过的肖邦也绝不能算少。
& && && && &: 你说我的收藏中除了布莱洛夫斯基的肖邦外,你全部都有?我不是很相信,霍夫
& && && && &: 曼的肖邦第一、二钢协和莫伊舍维奇的肖邦集你也买到了吗?这可是非常难买的
& && && && &: 啊,除非你与我一样喜欢肖邦,否则不一定有这个兴趣去买这些古董。
& && && && &: 现在正式回答你上述的几个问题,个人意见:
& && && && &: 1、我无法说更喜欢乐队作品还是独奏作品,所有肖邦好听的作品我都喜欢,由于
& && && && &: 相对来说乐队的作品较少,姑且当我比较喜欢独奏作品吧,但你可以注意到我有
& && && && &: 多少个不同的肖邦钢协版本。
& && && && &: 2、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不认为肖邦写协奏曲写得不好,因为我喜欢听,所以
& && && && &: 我觉得他写的钢协非常动人,我从来不花时间去研究什么结构理论,那些留给正
& && && && &: 式的乐评家去写吧,我只听音乐,好的肖邦音乐就是好音乐,好的旋律就是一切
& && && && &: 。其实他写的钢协(尤其是第一钢协)中的钢琴独奏成分也不算太多(相比帕格
& && && && &: 尼尼的小协来说),所以我无法认同。
& && && && &: 3、一时间很难全部列出,姑且说说我第一时间的想法:第二谐谑曲,第一叙事曲
& && && && &: ,第三叙事曲,第三奏鸣曲,新练习曲第一首(编号一时不记得了)。
& && && && &: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但我个人觉得第二谐谑曲写得最为神妙
& && && && &: ,人的感情(七情六欲)尽在其中。
& && && && &: 第三奏鸣曲的版本:布莱洛夫斯基晚年的演奏,李帕蒂的演奏,奥尔森的演奏(
& && && && &: 都是我的藏品,我说过不好的东西,至少是我认为不够好的东西我是不收藏的。
& && && && &: )
& && && && &: 第二谐谑曲的版本:首推莫伊舍维奇的演奏,人类一绝,拉赫曼尼诺夫的演奏,
& && && && &: 以及沙尔文卡的演奏(米开兰杰里的演奏最差,千万不要买)。
& && && && &: 4、一时间也很难尽列,说一下我喜欢的几人:布莱洛夫斯基,他是我一生最喜欢
& && && && &: 的肖邦演奏家(也几乎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
& && && && &: 列文涅,霍夫曼,莫伊舍维奇(他和拉赫曼尼诺夫是我最崇拜的钢琴家),菲利
& && && && &: 浦昂特勒蒙,李帕蒂。我现在不敢说听遍所有肖邦名家的演奏,所以难以最后定
& && && && &: 论,以上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肖邦演奏家。各人特点难以尽述,以后看肖邦群英会
& && && && &: 吧。
& && && && &: 5、我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不过知道爱尔兰音乐家菲尔德对他的影响不小。其实
& && && && &: 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也不大,一个鸡蛋好吃,总不必知道它是由哪只鸡生下来的
& && && && &: 。
& && && && &: 不必担心,我从来不看什么乐评介绍,如果我看了,你想我还会知道世上有一个
& && && && &: 叫作布莱洛夫斯基的人,一个叫莫伊舍维奇的神吗?
& && && && &&&
& && && && &关于“花丛中的大炮”
& && && && &(回页首)
& && && && &受不了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 && && && &ilchopin再一次地在谈及肖邦的时候以部分曲目来评价一个他所不能理解的钢琴家对肖邦的演绎,并且极为荒谬地理解“花丛中的大炮”,更使用了超过我忍耐限度的形容词(引用它们都是一种不敬),迫使我不能缄口不言。
& && && && &首先,我先申明我的态度——关于大钢琴家对肖邦的演绎,我一向认为:
& && && && &1、比之大部分(钢琴)作曲家,肖邦留给后人的再创作空间是相当大的,这正是肖邦伟大之所在;因此出现不同的演绎恰恰有助于揭示肖邦。正如舞台中央的一尊雕塑,用一束灯光射向它就能得到一幅影像,这一束的角度再“合适”也无法代替其它的角度,因此没有一个人有资格以“肖邦代言人”来自居。甚至作曲家肖邦本人,在乐谱出版之后(即一度创作100%完成),再来演奏自己的作品,也是属于二度创作的范畴,也无法在一次演奏中全方位地揭示作品所有的内涵。可以设想,后世所有钢琴家对肖邦作品的阐释之“和”,将超出肖邦在那个有限年代的预期。至于是否存在“错误”的演绎,我觉得这个问题绝不能简单化。为什么呢?艺术作品的创作与阐释,和这两种行为发生的具体社会、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每个时代人类艺术所产生的那种原创性的美,是随着该时代的结束而不可重复的;然而古典音乐之生生不息,是因为虽然一度创作(谱曲)随时代而结束,而二度创作(演奏)、三度创作(赏鉴)仍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丰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Samson
& && && && &Francois是那个时代公认的大钢琴家,和你的诸位偶像相比可称“一时瑜亮”,你何以厚此薄彼?——无非是共鸣不共鸣罢了,却因何出言不逊?你把自己的那双耳朵当作艺术的标尺了吧!
& && && && &2、你的耳朵,挑三拣四,来回来去的就听那么几首曲子,这样的偏执耳朵不要也罢。我非敢嘲笑你所听的肖邦作品不够伟大,而是笑你不知肖邦其它作品之同样伟大,如你一贯不共鸣的50多首玛祖卡(似乎24首前奏曲你也不很爱提哦)。你不懂也就罢了,何以对Francois倒打一耙?真是牛嚼牡丹,可惜可惜。你所特爱引用的“花丛中的大炮”之例,你道是何人所言何物?xixi,
& && && && &那是舒曼评价肖邦玛祖卡时的赞美:“设若北方的暴君(沙皇)知道他(肖邦)那质朴的玛祖卡舞曲中掩藏着多么可怕的敌人,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作品乃是埋在花丛里的大炮。”你一向喜欢引经据典,就送这个给你作纪念罢。——花丛?大炮?唔,ilchopin先生一定按图索骥地忙开了,这一段是花丛,而那一段是大炮,好你个Samson
& && && && &Francois,你把肖邦的大炮藏哪儿去了?——按照您的“大炮”理论,您所钟爱的布氏演奏的圆舞曲中,找到大炮了吗?而肖邦的夜曲中,任是哪位大师埋大炮的数量也不够吧?您心目中主要来自好莱坞《一曲难忘》的肖邦形象固然“
& && && && &美好”,可惜,那是披着肖邦外套的伟大的您。小心哦,I love Chopin不要变成I lost Chopin......
& && && && &3、据说您将从美国购入若干唱片,依我看,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e
& && && && &minor)的诸版本您一定得悉数买回,以保持您该曲目“版本之王”的美誉(鄙人是真心的),即使屋子里摆不下也先买回再说嘛!
& && && && &至于肖邦的玛祖卡,尤其是Francois的那个该死的一辈子不会再听的版本,您能不能处理给我?价钱好说(据说您是
& && && && &15块买的,心中还恨恨不已,我出30块!),为了不让我这张讨厌的面孔扰您的雅兴,我可以委托好友cello(silly)代为交易,如何?言辞中颇多不敬,就当替已故而不能言的Francois说上两句,恕罪则个。
& && && && &萧邦的玛祖卡
& && && && &(回页首)
& && && && &刚才有位朋友提到了萧邦的玛祖卡,说技巧上不难,但要把味道弹出来就难了,可谓一语中的,深得我心。
& && && && &你说莫扎特难不难?连孩子们都能完整地表演,甚至象模象样的,颇有一股天真的意味。然而,这里的“完整”,至多是音符的完整,却非乐句、乐思、乐意的完整;这里的天真,只是未谙世事的单纯,而非历经磨难的执着。所以,莫扎特又是最最难的,是“带泪的微笑”,是“永恒的阳光”。
& && && && &萧邦的玛祖卡在气质上和莫扎特、斯卡拉蒂十分贴近,然而萧邦的波兰血统在50几首玛祖卡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首先,他选择了一种舞曲,一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舞曲,一种融入波兰人血液中的舞曲。其实,这不仅仅是巧合——巴赫爸爸不是最喜欢写舞曲的吗?他为三个宝贝——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写下了数量可观的妙不可言的舞曲,只不过起了“组曲”那样的名字把它们编排成册而已。巴赫忠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但不只如此,而是将生活高度艺术化,使之格外地欢快、活泼、温柔、庄重、悲伤......
& && && && &萧邦的玛祖卡也是这样,而且不象巴赫的各类舞曲速度相对固定,玛祖卡有快有慢,有着更为自由的空间。巴赫的舞曲更多的是直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而萧邦常常咏物言志,借景抒情,表现空间更大,形式五花八门,内容妙趣横生。这些如唐人绝句般精炼优美的小品,是上天赋予浪漫主义的性灵,而且在浪漫派刚一生下来就到达了极致,萧邦和舒曼成为不可超越的颠峰。
& && && && &另外,萧邦天才而自由的调性、和声感觉也使玛祖卡的妙韵一发而不可收拾。听萧邦的小品,短短三两分钟,意外的惊喜甚至多于贝多芬的一整个乐章。萧邦的移弦换调、和声进行、织体变化不仅是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的里程碑,更大大启发了后来者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信步走出一个已经成熟的审美规则,而在不经
& && && && &意间使之大大丰富、继而开辟出新洞天,正是绝世天才的不约而同之处。
& && && &&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绿版鲁宾斯坦萧邦作品选集(11张, RCA)问世之际,请聆听这伴随萧邦漂泊了一生的音乐日记——玛祖卡。
& && && && &&&
& && && && &肖邦的24首前奏曲
& && && && &(回页首)
& && && && &现场我听过的极美妙的肖邦,首推傅聪先生的24首前奏曲。我感觉这是肖邦为现场演奏留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不是吗,那些大曲子在录音时可以精雕细刻,逐句录制以求尽善尽美,而这24首前奏曲几乎每首都
& && && && &很短,每一首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更有意思的是它们几乎是不能分割开来的一个整体,而非24个单独的曲子,——因此现场演奏一气呵成的妙处就远超余子了。
& && && && &到现在为止,我在现场已6次欣赏到完整的24首前奏曲了,尽管演奏者之间的差别很大,既有技术上的又有理解上的,但每一次都有特别的收获,这就是现场聆听肖邦的幸福所在吧。
& && && && &补充一点,肖邦的24首前奏曲的安排顺序是最诗意的。其安排的调性特征是原因之一,但他脑海中的(整体)乐思更是妙不可言。从这一点上看,尽管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及老萧的前奏曲都令我迷醉,但只有肖邦的前辈——老巴赫的Preludes&Fugues才能与之平分秋色。只有肖邦和巴赫,不仅单听每一首出色,而且完整地听来有着不可言说的魅力。
& && && && &一家之言,不知谁有同感?
& && && && &——那可真真相见恨晚了!!
& && && && &为新朋友准备的小礼物
& && && && &(回页首)
& && && && &今年是萧邦逝世150年,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位钢琴诗人。这不,清华5月19日就有一场音乐会,由周广仁教授师生讲解、演奏萧邦的24首前奏曲和大提琴奏鸣曲,可能也是这两部伟大作品在清华的首演吧。我东拼西凑,收拾出一点东西,权当送给从未听过萧邦的新朋友的见面礼:
& && && && &从他乡来的河流呀,
& && && && &你的波涛为何这么阴郁幽暗?
& && && && &是有些地方的河堤决裂了吗?
& && && && &还是积雪已融?
& && && && &积雪在山顶未化,
& && && && &河堤上百花盛开,
& && && && &但是,就在那儿,在我的春天,
& && && && &有一位哭泣的母亲。
& && && && &她曾经有七个女儿,
& && && && &她也埋葬了七个女儿,
& && && && &七个躺在花园中的女儿,
& && && && &面向着东方。
& && && && &现在,她在问候她们的魂魄,
& && && && &问孩子们是否舒适,
& && && && &冲刷她们坟旁的河水,
& && && && &唱出哀怨的曲调。
& && && && &——Stefan Witwicki
& && && && &《The Sad Stream》
& && && && &钢琴诗人肖邦
& && && && &39岁便告别人间的肖邦,几乎将一生中全部心血都用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3部奏鸣曲,6部兼顾钢琴与乐队的作品,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26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21首夜曲,19首圆舞曲,10首波罗乃兹,55首玛祖卡,一些零散的钢琴独奏小品,加上为数不多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构成了肖邦作品的全
& && && && &部。或“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或牧童山歌,或英雄传奇,肖邦的笔下抒情诗、叙事诗、田园诗不拘一格,却又独树一帜。诗人肖邦,以琴代笔,写尽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梦中所忆。
& && && && &诗人和他的祖国
& && && && &肖邦的大部分作品是在祖国波兰遭俄国占据,肖邦流亡巴黎时所作。在他离开波兰的时刻,友人用银杯盛满了祖国的泥土,送与这年轻的流亡者一生相伴。当华沙爆发反抗俄国统治者的革命后,肖邦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想以病弱之躯回国参战。但友人最终以“波兰更需要作为音乐家的肖邦,将波兰人民的声音传遍欧洲”说服了他,使他中途而返,不久即作《革命》练习曲。肖邦临终的时候,知道残暴的俄国总督不会允许他下葬在波兰,就委托亲友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在肖邦死后多年,他的音乐仍充满点石成金的魔力,尤其对无数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兰人来说,肖邦的音乐更是自由解放的象征。
& && && && &肖邦和密茨凯维支
& && && &&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弱的肖邦在巴黎越来越不愿做公开演奏,而为他人演奏则只限于名流荟萃的艺术沙龙。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肖邦很少拒绝为同胞演奏。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则是肖邦最倾慕的听众之一。在密茨凯维支于1834年发表的爱国叙事诗《塔杜施先生》里,他描绘出波兰的山河、民风与神气,她的过去与现
& && && && &在。对于那些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而言,这首诗让他们回想起那些曾经拥有过但几乎已忘怀的自由气息;而对于肖邦这种流亡者而言,这首诗则唤起了一种气氛,是对信心的指引,深深融入肖邦音乐的脉动和灵魂深处。肖邦的四首伟大的叙事曲,就是从密茨凯维支的其它叙事诗中得到灵感的。其中第一叙事曲是最
& && && && &为激动人心的英雄史诗,在19世纪人们叫它“波兰叙事曲”。
& && && && &肖邦与乔治桑
& && && && &肖邦和乔治桑并非一见钟情,原因显而易见——男式长裤、雪茄和关于桑夫人的种种传言令肖邦望而却步。然而,肖邦渐渐地发现,和乔治桑在一起的时候,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那些情感。在后来的岁月中,乔治桑之于肖邦,就如同克拉拉之于舒曼,或梅克夫人之于柴可夫斯基,不仅在生活上无私地关心呵护,
& && && && &而且在精神上给予长久的支持鼓舞。这些艺术舞台幕后的不朽女性,无一不是因其非凡的心智而使其外貌显得无关紧要的女子。歌德把他一生的经验概括为几句诗,作为《浮士德》的终曲:“一切逝去的,不过是象征。……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 && && && &肖邦和舒曼
& && && && &1832年,后来成为舒曼妻子的克拉拉在莱比锡首演了肖邦的不朽名作——变奏曲《把你的手伸给我》,将肖邦介绍给德国听众。舒曼正是听了肖邦此曲后向全欧洲大声宣告:“先生们,脱帽致敬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之后,在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中,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邦素描(第12首)。1835
& && && && &年9月,在莱比锡肖邦和舒曼首次相遇。舒曼把肖邦评价为“我们时代最勇敢、最值得骄傲的富有诗意的人物”。在肖邦的音乐中,舒曼听到的不只是诗意的想象,还听到了一位艺术战士的愤怒而骄傲的挑战声,他感慨地说:“如果北方的专制君王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玛祖卡舞曲质朴的曲调里隐藏着多么可怕的
& && && && &敌人,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作品乃是用鲜花遮掩起来的大炮。”
& && && && &傅聪和肖邦
& && && && &肖邦音乐中的波兰魂,幻化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将有界限的国家和无界限的人类均视为一家。正因如此,不仅与肖邦血脉相连的斯拉夫人、法国人热爱他,全欧洲都热爱他,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都能接受并且热爱肖邦。大概是由于这两个国家自19世纪以来都历尽艰辛痛苦,一个中国人演奏的肖邦竟曾成为波兰人心目
& && && && &中的最佳诠释。他,就是著名学者傅雷的爱子傅聪。那是在1955年华沙的第五届肖邦比赛上,初出茅庐的傅聪不仅荣获第三名,而且得到了“玛祖卡”特别奖。在此之前,这一荣誉从未被非波兰人获得过。“热烈的、慷慨激昂的气质,悲壮的情感,异乎寻常的精致、微妙的色觉,还有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少有的细腻、
& && && && &高雅的意境。——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方式!”这是当年一位大钢琴家作为评委时的评语。
& && && && &《小狗》圆舞曲
& && && && &传说这是一只乔治桑的小狗,在它和自己的尾巴逗趣的时候,肖邦谱下这首欢快活泼的作品。
& && && && &《革命》练习曲
& && && && &当华沙又一次陷落在俄国人的手中,肖邦的好友因为革命失败而遇难的时候,肖邦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悲痛使他更为坚强。
& && && && &《雨滴》前奏曲
& && && && &一位年轻的母亲为小宝贝讲述了一个故事,希望能哄他入睡。故事曲折动人,却有可怕的情节,母亲讲着讲着不觉恍惚于其中……故事讲完了,母亲也从半梦中醒来,发现小宝贝已经安然入睡了。
& && && && &《送葬》前奏曲
& && && && &曲谱上只有短短的三行,表达“一颗丹心的哀痛”却已无须再多。肖邦最天才、凝练的笔法。
& && && && &电影《一曲难忘》
& && && && &由于我国领导人的大力支持,电影《一曲难忘》近日在大学校园中广为播放,影片所承担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影片中肖邦的美妙旋律随处可闻,编剧虚构出来的肖邦、李斯特邂逅的一幕也充满了戏剧性。然而,好莱坞式的“改编”毕竟值得商榷,比如是不是一定要把乔治桑塑造得那样冷艳绝情,才能衬托出肖邦的一腔爱国热血?
& && && && &1810——浪漫主义群星谱
& && && && &在欧洲音乐史上,是两个特别值得记忆的年份。1685年,诞生了三位巴洛克时期的巨匠——J.S.巴赫、亨德尔和D.斯卡拉蒂(键盘乐大师);而1810年前后,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接踵而来。20多年后,他们的天才思想互相启发、交融、摩擦、碰撞,终于使欧洲音乐艺术进入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
& && && && &的高潮——浪漫主义时期。
& && && && &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
& && && && &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作曲家谱曲、演奏家诠释、欣赏者赏鉴。事实上大部分悦耳的旋律、动人的节奏、美妙的和声织体来自作曲家,因为这些曲谱上写得很明确;但是只有对作品(甚至,曲谱)充分熟悉之后,才能知道演绎者的二度创作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曲解原意。属于演绎者相对自由的表现空间的是:音色、自由节奏(Rubato)、各声部的控制、乐句的呼吸等等。
& && && && &在黑暗中聆听
& && && && &音乐之美常在于瞬间,一双训练有素的耳朵怎样才能更好地捕捉到那些妙不可言的“音乐瞬间”?尝试着在夜晚的黑暗中欣赏吧,排除了视觉下意识而强有力的干扰,直接倾听自己的心声。
& && && && &音乐会的基本礼仪
& && && && &无论是着装整洁,还是音乐进行时要保持沉默,都同属于一条原则:那就是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尊重其他听众的欣赏习惯.
& && && && &&&
& && && && &一起去听音乐会吧!
& && && && &(回页首)
& && && && &在希腊神话《迷人的花园》中,“爱丽舍”意味着英雄之魂、艺术之神以及骁勇男子的居所。
& && && && &爱丽舍四重奏于1995年成立,其成员来自蜚声世界乐坛的原法国伊萨伊四重奏和原俄罗斯安东四重奏。其独特之处在于兼收音乐艺术两大学派所长——法国学派与俄罗斯学派的结合终使不同的思想得以彼此交融,相互丰富。爱丽舍四重奏于欧美名城涉足之处,无不掀起热烈反响。请看:
& && && && &《尼斯晨报》:“爱丽舍”名符其实,不愧为大师的组合。在他们的音乐会上,人们无法抵御其杰出的演奏所带来的巨大欢乐。因为,这四位音乐家太出色了!他们极富活力,充满热情,尤其善于用自己的演奏抓住听众,引领他们感受音乐之美。
& && && && &《BADISCHE
& && && && &ZEITUNG》(德国):细微之处音色均衡,爱丽舍四重奏的音乐家们彼此配合非常默契。此场音乐会之令人感动将永存人们的记忆中。
& && && && &《音乐信息》:(爱丽舍四重奏)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将两个学派、两种文化融会贯通。这些艺术家与听众的交流极为默契,深谙如何用音乐拨动人们的心弦。这一重奏组系由这样四位艺术家组成——他们知晓如何在音乐演奏中表现自己的个性。爱丽舍四重奏属于“上层音乐界”。
& && && && &《普罗旺斯》:一个“年轻”的结合,获得格外的成功——他们的才气为世界认同,堪与传说中最高水平那些室内乐组合并驾齐驱。
& && && && &《ENGADINER
& && && && &POST》(瑞士):爱丽舍四重奏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弦乐四重奏组,其对艺术充分的诠释无与伦比。(他们的演奏)方式自然,富于活力。如此美妙的音色,如此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演奏,它处恐难再觅。
& && && && &4月24日19:30,他们将在北京世纪剧院拉开首次中国之行的帷幕。曲目如下:
& && && && &上半场:鲍罗丁第二弦乐四重奏;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
& && && && &下半场:门德尔松弦乐八重奏(与北京四重奏合作)。
& && && && &之后,他们将访问广州、上海。
& && && && &&&
& && && && &室内乐在清华
& && && && &(回页首)
& && && && &刚才自吹自擂了一通,现在意犹未尽,再回忆回忆两年来在清华举办的室内乐音乐会中记忆犹新的,以资纪念:
& && && && &周广仁教授及陈怡芳、何红英三位女音乐家(后两位提琴家均来自朱利亚音乐学院)演奏了巴赫、塔尔蒂尼、亨德尔、莫扎特的作品,其中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由周广仁老师的钢琴担任协奏。周老师的莫扎特炉火纯青,陈怡芳的巴赫(赋格)神乎其技。
& && && && &张樟和Christie Julien两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年轻的女音乐家的take my breath
& && && && &away的非凡表现包括(不算小品):巴赫无伴奏partita No.2,Mozart rondo, Schubert Fantasie
& && && && &for violin&piano,and Ravel
& && && && &Tzigane!当舒伯特幻想曲Christie的第一串音符响起的时候,我还以为台上的小三角yamaha变成了concert
& && && && &steinway,这首变奏曲是我头一回听,真真如痴如醉,后来才知道Christie从小就是法国的骄傲,现在师从Leon
& && && && &窗台上坐满了人的北京四重奏的海顿《五度》(Quinten
& && && && &quartet),鲍罗丁第二。鲍罗丁四重奏来北京拉鲍罗丁时我没去成,所以我现场听过的三、四次鲍罗丁第二全是peking
& && && && &quartet演绎的,说实话林朝阳在苏联那几年绝对得了真传。记得下午走台时就已经有清华的小姑娘留连忘“饭”了。曲子好,拉得好,实在是不可就药。
& && && && &最后,当然是我无比崇拜、爱慕的清华帕萨卡利亚啦。4个乐章的门德尔松pianotrio(Op.49),6个乐章的贝多芬弦乐三重奏,帕赫贝尔的卡农,亨德尔的Passacaglia,曲目由近及远,音乐越发的纯粹。是的,没有一个音我会忘记,我一生都将怀念那个夜晚,怀念我们的青年时代。
& && && && &(附LULU的回复:很多东西值得纪念,其实有时候真正感动你的除了音乐的本身还有你年少的心。我们爱音乐,我们在年轻的岁月中常常会想起某一个音乐的片段。
& && && && &我没有去过清华园,我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美丽的地方,但我却真的开始向往去那个地方听音乐,记住这曾经灿烂、让人永远难忘的时光。)
& && && && &&&
& && && &&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 && && && &(回页首)
& && && && &是这样的,古尔德是戈德堡变奏曲的“发现者”,也就是说是他的演奏将该曲的魅力尽现于天下的。古尔德生平首张唱片即戈德堡变奏曲,而一生留下的最后遗产也是这首曲子,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然而两张唱片的速度有天壤之别,前者极快而后者极慢,听来却各不相让。可见古尔德于此曲之呕心沥血。可惜现在连正版都很难买到他的debut
& && && && &record了。
& && && && &至于盗版为何为两张,皆因第二张是同样经典的巴赫创意曲。离经叛道的古尔德之非凡一生,可见于杨燕迪所著《钢琴怪杰古尔德传》,该书是目前国内中文版古尔德故事中佼佼者。
& && && && &巴赫+变奏曲(和创意曲)+古尔德+盗版=不买天理难容因此我在不幸于前些年毫无先见之明地购回正版后,又痛下决心买了5套盗版以备前南战乱之不测,幸哉我辈盗版buyers!
& && && && &&&
& && && && &我爱俄罗斯
& && && && &(回页首)
& && && && &今天这样多好呀,虽然有点象聊天室,但大家都在。
& && && && &我是俄罗斯的崇拜者,俄罗斯的艺术是情感强烈的艺术,而不象德国人的哲学多思,和法国人的罗曼蒂克。类似其它斯拉夫民族,然而又异乎寻常的厚重、辽阔、深刻、耐久,甚至可以说力量源于苦难。俄罗斯人喝的是伏特加,喝醉了就唱歌,似乎世界末日来了也不怕。俄罗斯人能将所有的技术竞赛赋予优美动人的艺
& && && && &术内涵,如他们的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甚至国际象棋。俄罗斯的歌曲其艺术性毫不逊色于舒伯特、舒曼或那不勒斯、弗拉门戈民歌,即便是卫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的题材也能体现出他们歌唱民族的天赋。除去那些家喻户晓的歌曲,还有数不尽的艺术精品,比如说《春天来到了战场》(又名《夜莺》),《鹤群》,《在战壕里》等歌曲,其高妙的象征性笔法令人留连忘返,而天生的优美旋律、动人节奏、忧郁而微带痛楚、幸福的和声,甚至连手风琴多情的歌唱也似乎是俄罗斯人的专利。
& && && && &至于伟大的作曲家群体,尽管性格各异,但组成了俄罗斯辉煌音乐文化的整体,只是希望大家多听听穆索尔斯基,他不是一般的伟大。
& && && && &&&
& && && && &我喜欢巴赫
& && && && &(回页首)
& && && && &巴赫的不同作品气质很不一样呢!
& && && && &平均律里的大部分如你所言,但各组曲——《英国》、《法国》和《帕提塔》里可很有些温柔多情的旋律,象那些“萨拉班德”,巴赫把他的作品献给神,其实表达的是尘世凡人之情感,你听,他的“小提琴无伴奏”是多么的不同(于平均律),尤其是那首“恰空”(第二partita中的),听听米尔斯坦,难免江州司马
& && && && &青衫湿呢。
& && && && &其实我真是觉得巴赫是个多情的人,我常想象他在小屋里奋笔,而周围一片哭闹嘈杂(当然归功于他的一大堆小巴赫啦),他的老婆满面油烟地生火烧饭,八成从没想过抱着一只猫静静地看他谱曲,就这样巴赫写呀写的,日复一日地向上帝倾诉着他的心声——这美丽、和谐、秩序的世界!
& && && && &单簧管协奏曲
& && && && &(回页首)
& && && && &伯姆和马里纳,一直是我信任的莫扎特大师。演绎莫扎特的人,确如君之所言,“谦谦君子”,“纯洁而带有淡淡的忧愁”;而这淡淡的忧愁,总在一瞬间流露之后,又化身为对生命和阳光的赞美,继续在千万人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倾听莫扎特的人们有福了!
& && && && &&&
& && && && &倾听巴洛克
& && && && &(回页首)
& && && && &哈哈,谁能拒绝巴洛克的魅力呢?
& && && && &然而,除了万人景仰的巴赫、亨德尔,及家喻户晓的维瓦尔第、斯卡拉第之外,巴洛克还有无数大师佳作等着你发现呢!
& && && && &比如,声乐作品,小一点的有阿斯卡拉第的艺术歌曲(我的好朋友ritcov,就是我们清华爱乐网站的主持,他可是专家),大一点的如许茨的经文歌清唱剧等(这回是beaux的专利啦,阿莱格里的“求主怜悯我”就是他介绍给我的),还有科雷利、卢卡特里等人的铜管乐“圣诞协奏曲”等,弦乐的就更不用说了吧,有一个算一个,都能迷死人(谁听过科雷利的“傅立叶”变奏曲?可一点不比Vivaldi差啊!)。
& && && && &总之,淹没在Bach、Handel身后的大师不计其数,等你被迷上了就很难走的掉啦!巴洛克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 && && && &这不,用在《shine》结尾的又是圣洁光辉的巴洛克,有谁知道它?
& && && && &&&
& && && && &演奏巴洛克
& && && && &(回页首)
& && && && &我不久前刚刚看过一个录象,是一位美国的音乐学家自弹自讲巴洛克的键盘音乐,令我着迷。
& && && && &他是在一个非常宽敞的演奏厅里讲的。演奏厅的风格是巴洛克的,四壁皆画,天顶辉煌,柱子上的雕刻美仑美奂,一架Steinway位于大厅的中央,Steinway的背后是一个不大的舞台,随着镜头的移动,我才发现四周是各式各样的古代乐器,有击弦古钢琴、大键琴、风琴等。那位美国的音乐学家一边侃侃而谈,一边信手奏来,此时舞台上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位身着巴洛克时代盛装的舞蹈家,随着乐声轻盈地跳着传说中的舞蹈——阿莱曼德、萨拉班德、小步舞、吉格、帕斯比叶甚至波罗乃兹,我好象爱丽丝漫游仙境般瞪大了眼睛——更张大了耳朵,如入无人之境。
& && && && &可惜,那位播放录象带的美国教授版权意识很强,不许翻录。你说,咱中国有人会跳巴赫时代的舞曲吗?咱中国有音乐学家能将侃侃而谈的复调作品侃侃而弹吗?顺便说说,在录象中我还看到过加拿大的人跳肖邦的24首前奏曲、在照片中看到美国人跳舒曼的《大卫同盟》组曲,非常有想象力。
& && && && &&&
& && && && &三“P”俱佳之经典
& && && && &(回页首)
& && && && &钢琴演奏有三“P”:Phrasing, Pause, and Pedal.
& && && && &Phrasing,指的是分句或句法,里面包含着对乐句的多重处理,如:符点、语气、一句中强弱的支点或音色的变化、支声部的控制等;
& && && && &Pause,指的是句与句之间的休止间歇,好的Pause是有表情有语气的,具备足够的张力使听众忘记它的存在,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 && && && &Pedal,就是踏板,自萧邦以来使用踏板的艺术在作品的激发下空前地发展,现在连演奏巴赫都有人使用复杂而微妙的踏板,对有些作曲家的作品,踏板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萧邦、德彪西。
& && && && &我个人的感觉,老一辈的钢琴大师妙就妙在这三“P”上面。而且即便是单声道录音似乎对三“P”的影响也不致命。各举一例说明:
& && && && &Phrasing——请听Lipatti的莫扎特sonata in a minor, KV310;
& && && && &Pause——请听Horowitz重返卡内基的历史录音《梦幻曲》(童年情景);
& && && && &Pedal——请听Cortot的萧邦Berceuse(摇篮曲)。
& && && && &随便和谁比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好好听一听。其实这三个经典演奏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无与伦比。这样的经典演奏并不少,只要你和它有缘。这样的演奏才真正令人着魔。以后我再说老一辈大师的遗憾,今天就不干那“焚琴煮鹤”的缺德事啦。
& && && && &我改“全攻全守”得了!
& && && && &(回页首)
& && && && &有人喜欢舒曼的钢琴作品和艺术歌曲吗?
& && && && &有人喜欢萧斯塔科维奇但承认没怎么听懂吗?
& && && && &有人喜欢J.S.巴赫的键盘乐吗?
& && && && &有人对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感兴趣吗?
& && && && &有人喜欢斯卡拉蒂父子俩吗?
& && && && &有人喜欢听室内乐排练吗?
& && && && &有人喜欢在黑暗中轻声聆听吗?
& && && && &有人听音乐会闭眼比睁眼的时间还长吗?
& && && && &有人习惯于听见变奏曲就想数数吗?
& && && && &有人一看见就激动吗?
& && && && &有人能发誓从现在开始不再往这里灌水吗?
& && && && &有人能正正经经地RE我吗?
& && && && &有人吗?!?!?!?!?!?
& && && && &&&
& && && && &每日一曲之3月17
& && && && &(回页首)
& && && &&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第一次听拉威尔的这首协奏曲,是在漫不经心的状态下被打动的。
& && && && &记得那时北京刚刚有Philips的Duo系列CD,一上市铺天盖地,让我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的钱只够每月买一张正价版的。我刚刚听了一些德彪西的钢琴曲,觉得很妙,就想听听同为印象派大师的拉威尔。于是我买下了Werner
& && && && &Haas
& && && && &弹的拉威尔钢琴作品全集,拿回去从第一首放起——是G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没听完——因为它不同于任何一个古典、浪漫风格的协奏曲,反而倒象是格时温的,挺有趣儿,可那阵子我想听宁静的、内在的。于是我按了一下快进键,结果太用力了,跳过了第二道,直奔第三轨去了。好嘛,乐声响起,跟通了火车似的,那个喧闹欢腾劲儿,真让我坐不住!我索性把第三乐章听完,并暗暗盘算这CD是不是买的不合适。不过,当时我倒是没觉得白花这个钱,因为我至少知道格时温不是头一个爵士味的master了。而且我也有个疑问——这第二乐章到底是什么样呢?我看了看说明书,是adagio
& && && && &assai,即非常慢的柔板,我的好奇心更加不可收拾了。
& && && && &于是我一听完第三乐章,就迫不及待地倒回第二乐章,一秒钟的静默之后,琴声响起——那是月光下一位高贵的芭蕾舞者的独白,也是一颗矜持的心灵温柔的倾诉,只有钢琴舒缓地低唱,是的,只有琴声,四周一片寂静,似乎山林和溪水也听得出神,渐渐坠入梦乡。梦里的世界,落英缤纷,在木管和钢琴的天籁和音中,林中幻象如涛生云灭,纷至沓来......一股山泉流过,一缕阳光射入,林中烟消雾散,然而春眠不觉晓,万物在梦中微笑着,迎来又一个美好的清晨。
& && && && &这是我第一次听音乐如临仙境,既痴且醉,浑然忘我,乐不思蜀。我记得当时我就一口气听了好多遍,尚觉意犹未尽。后来,在家中幸运地找到了谱子,自己弹给自己听,可惜无法以哼唱代替木管。后来的后来,把它选入我的《行板如歌》唱片欣赏会(那一次全是钢琴协奏曲),同爱乐协会的朋友们共赏——这竟是唯
& && && && &一放了两遍的柔板。大概是芳踪难觅,许多朋友都是因我的推介而初听,但一听之下无一例外地爱不释手(此处似应作“耳”)。所以我将它选作“每日一曲”之首篇,以飨同好。
& && && && &可我至今也不清楚,这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柔板,如何为整首作品承上启下的?我只是晓得,拉威尔及日后技法更加迷离的作曲家,并非不能写出至纯至美的乐段。然而,他们何以弃之如敝屣,却非我所能解啦。
& && && && &每日一曲之3月18
& && && && &(回页首)
& && && && &3月17我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其实很少有曲子能象拉威尔的G大调第二乐章那样描述的,很多是瞬间的感触,更难以用语言表达,可谁叫我自找苦吃,来做这画蛇添足的事呢?
& && && && &不过,今天时间已晚,断不能如昨日那样罗嗦。想了想,觉得重要的是没听过的朋友们若能因为我的介绍,肯听一听就好了——至于我的描述,不过是抛砖引玉,无足轻重。
& && && && &今天我想介绍的仍然是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不过不是一首,而是一对——莫扎特的467和488,即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的两个慢乐章。为什么是一对呢?因为有一天当我听着R.Serkin(他妻子为他生下钢琴家P.Serkin)和阿巴多合作的这两首曲子时,突然从心底里想念起一句诗:“使生如夏花之绚烂,而死如秋叶般静美。”不用说,这诗绝非我写得出来的,而是泰戈尔的名句。从此,我一听到这音乐,就不自禁地想起这诗,无一幸免。不是么?——467的柔板,似湛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仰望蓝天白云,生命之盎
& && && && &然令人砰然心动;而488的行板,却描绘了世间最美好的生命,在即将告别时的恋恋不舍,然而却无凄苦之态,可谓哀而不伤,其端庄之美常寄心间。后来,我的《行板如歌》欣赏会也歌颂了这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人”。在我心中,他们是忠贞不渝的。
& && && && &高手又该指出其与电影音乐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了罢?没错,古典音乐常常被选为电影配乐,正如牛刀杀鸡,岂有失手之理?然而,原创电影音乐之最受欢迎者(如《辛德勒的名单》等),在我眼里,其艺术性又怎能与这些Andante
& && && && &Cantabile相提并论呢?往往煽情有余,凝炼不足。而古典音乐之美于我百分之七十都在“反璞归真”之纯朴意。
& && && && &愿天下乐友情迷柔板,于夜深人静时福至心灵.
& && && && &每日一曲之3月19
& && && && &(回页首)
& && && && &昨天我比较粗心,选的曲子里莫扎特No.23的D版似乎尚未面市,给诸位欣赏带来不便,见谅。顺便补充一句,前天推荐的拉威尔G大调协奏曲今天北京又有一种D版上市,是S.Francois的EMI历史录音,十分珍贵。
& && && && &大家手里都有贝多芬的奏鸣曲全集吧?我猜这里所有的人都喜欢《月光》、《悲怆》、《热情》这三大奏鸣曲——听贝多芬的奏鸣曲从这里入门确是再好不过,前两首是早期作品的代表,后一首更是中期作品的典范,并且它们情绪饱满、性格鲜明,尤其是那些美妙动人的旋律,一旦入耳又有谁会忘记?
& && && && &然而这之后,在《黎明》的《暴风雨》中《告别》《田园》,我们将踏上未知的国土,面对着一堆作品号无所适从,其中唯一有个名字的《槌击奏鸣曲》也足以让初听者退避三舍,路在何方?
& && && && &我不是个职业向导,但也曾周游列国,不妨让我来介绍其中一首晚期作品Op.110(第31首,降A大调)。限于时间,今天我们只听第三乐章。Op.110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三乐章的速度前后并不一致,而是:Adagio,
& && && && &ma non troppo——Fuga:Allegro, ma non troppo.&&
& && && && &直译即:柔板,但并不过分——赋格:快板,但并不过分。实际上,这一结构进行了反复,即:慢——快——慢——快。对于贝多芬的作品而言,柔板意味着抒情,而快板往往展示着力量,那么赋格意味着什么呢?
& && && &&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赋格(听听平均律第一册第八首):
& && && && &简单的说,从巴赫时代,赋格就是由某一主题构成的多声部对位作品。这里,我们只要记住两个词:主题、多声部,就能领略赋格之妙。主题(一家之长)在初次亮相后将不停地在各声部轮流出现,同时其它声部相呼应的是主题的兄弟和子女(对题和答题)。不久前转贴的《蚂蚁赋格曲》是很形象有趣的理解。赋格妙
& && && && &在:多声部上交错进行的各个旋律于每一瞬间听上去几乎都是和谐的。那么赋格意味着什么呢?秩序!!——无疑,贝多芬在他晚期的作品中,希望情感与力量之美在秩序中(而不再是不停的战斗)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这,就是贝多芬对巴赫无比崇敬的原因吧!
& && && && &那段柔板,是贝多芬最哀婉动人的旋律;那段赋格,是贝多芬依稀可见的理想;而柔板再现后,过渡到赋格之间的近十个同音反复——渐强,表现了贝多芬前所未有的信心。
& && && && &这样的介绍是否过于理念?还是让我们按下play键,一起聆听乐圣的心声吧。
& && && && &每日一曲之3月 20
& && && && &(回页首)
& && && && &前两天介绍的都是钢琴作品,今天无论如何得换一换了。不过,实在得向大家交个底——我的最爱是钢琴,今后固然会听很多很多的其它作品,但就眼下而言,大部分感性认识的积累还是在钢琴作品上。今天下午在北京音乐厅听了林朝阳(小提琴)、黄亚蒙(钢琴)的小提琴奏鸣曲音乐会。林朝阳和黄亚蒙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演奏家(这里的“优秀”二字是我个人的推崇),可以算是北京乐坛最富于朝气的音乐家。自从听了法国小提琴大师(热拉尔)布莱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会之后,我对黄亚蒙(担任所有曲目的钢琴部分)的非凡室内乐功力大为叹服。而林朝阳,在我眼里是国内首席小提琴家——我可不是说“梁祝”这种东东。象某些老一辈的小提琴家,一首曲子吃一辈子,实在令我不知如何赞叹。你要是吃一辈子巴赫,还倒罢了——底下的话我还是别说了,省得挨骂,:)。
& && && && &再说林朝阳,光我听他在音乐会上(及北京四重奏)拉过的曲子就如下:科雷利的“福利亚”变奏曲;塔尔蒂尼的“魔鬼的颤音”;巴赫的无伴奏“恰空”;亨德尔的“帕萨卡利亚”;帕赫贝尔的“卡农”;海顿的“五度”四重奏;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奏鸣曲;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门德尔松的钢琴三重奏;拉威尔的四重奏和“茨岗”;肖松的“音诗”;老柴的第一四重奏;鲍罗丁的第一、二四重奏;还有萧斯塔。那些加演的小曲自然不算。鉴于国内乐队令人丧气的协奏能力,我对这样一份室内乐曲目百看不厌。我每次听他之后,都能回想起一些极为美妙的瞬间,这我已很满足。只是他尚年轻,辛辣有余,圆润不足。他拉浪漫的东西很有味道。他的讲解用词并不考究,略显内向,但语言亲切,且经常一语中的,颇值得回味。
& && && && &今天下午,他的Franck A大调奏鸣曲拉得真是take my breath
& && && && &away。弗朗克,出生在比利时,但我当他是标准的法国作曲家——毕竟只有“比利时小提琴学派”而从没听说过“比利时作曲家摇篮”。他比柏辽兹小上二十岁吧,两个人关系不错。这首奏鸣曲是他的早期作品,那时他正穷困潦倒,——到什么地步呢?当时柏辽兹的女儿要结婚了,作为柏辽兹一家的挚友,弗朗克楞是找不出钱来买个象样的礼物。所以,他就写了这样一部小提琴奏鸣曲,题献给新人,以表心意。(写着写着,我突然好羡慕哦——好浪漫的说!!)这部奏鸣曲,也以极高的艺术性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信心。(象不象古龙笔下的失意剑客?)
& && && && &我今天不想再用更多的笔墨去分析曲子本身——那里有黯然和叹息,有梦中的愁苦和幻灭的希望,也有如贝多芬《黎明》一般对光明的渴求与反复歌咏。我想谈谈如何欣赏这首小提琴奏鸣曲:首先,钢琴不是伴奏,而是二重奏的另一组成部分。有的时候,要尤其注意听钢琴部分,才能较为完整的听出二者是如何“对唱”的。其次,听熟一些之后,要在心里琢磨一下四个乐章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乐章里速度变化所暗示的情绪变化。最后,同样的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地方或由不同的乐器奏出的时候,最有可能抓住音乐逻辑的线索。我所谓的“音乐逻辑”,指音乐的起伏跌宕从审美角度来看的合理关系。一旦你感受到它,你对音乐的“记忆力”就会加强,甚至有些曲子你从未听过,根据上一句就能凭直觉感受出下一句的模样。我想,很多经验丰富的朋友必有同感,这也算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一种“高峰体验”吧。建议那些担心一听之下找不到共鸣的新朋友可以先听第三、四乐章(当然是连着听啦)。正版很多大师都拉过这首曲子,除去大师全集这类常有的,较容易买到的是谢林/鲁宾斯坦的RCA
& && && && &GOLD SEAL,不过D版Philips的Grumiaux/Sebok更棒的说!!而且同一张上还有两首福列的佳作,很match。
& && && && & 
& && && && &一本书中的一个人
& && && && &(回页首)
& && && && &“......斯大林要他们把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的唱片送到他的别墅去。委员会慌了,但是他们必须想个办法。当晚他们把尤金娜和管弦乐队叫去录制了唱片,所有的人都吓得发抖,当然尤金娜除外。她是个例外,因为她谁都不放在眼里。
& && && && &后来尤金娜告诉我,指挥吓得脑筋都动不了了,人们不得不送他回家,另外又请来一位指挥。第二位指挥战战兢兢地把什么都搞混了,乐队也给他弄糊涂了。来了第三位指挥总算完成了录音。我看到这是录音史上独一无二的事情——我是指在一个夜晚换了三个指挥。到了早晨,唱片总算准备好了。他们只制作了一张唱片,把它送去给了斯大林。这是一张创纪录的唱片,创唯唯诺诺的纪录。
& && && && &不久尤金娜收到一个装了20000卢布的封袋。有人告诉她,这是在斯大林的明确指示下送来的。于是她给他写了一封信。我听他说过这封信。我知道这件事看上去简直不可相信,但是,尤金娜虽然有许多怪癖,我还是可以说一句:她从来不撒谎。我相信她说的事是真的。尤金娜在她的信中写了这样的话:“谢谢你的帮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名字)。我将日夜为你祷告,求主原谅你在人民和国家面前犯下的大罪。主是仁慈的,他一定会原谅你。我把钱给了我所参加的教会。”
& && && && &尤金娜把这封自取灭亡的信寄给了斯大林。他读了这封信,一句话也没说。他们预期他至少要皱一下眉毛。当然,逮捕尤金娜的命令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他稍微皱一皱眉头就能叫她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斯大林一言不发,默默地把信放在一边。旁边人等着的皱眉头的表情也没有出现。
& && && && &尤金娜什么事也没有。他们说,当领袖和导师被发现已经死在他的别墅的时候,唱机上放着的唱片是她所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东西。......”
& && && && &——节选自肖斯塔科维奇口述回忆录《见证》,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叶琼芳译,花城出版社《流亡者译丛》。
& && && && &我断章取义地敲了这些进来,是希望诸位有兴趣翻翻那本叫作《见证》的书。实在是一本值得看的书——无论是从音乐的角度,还是人性的角度,这是一本难得的能引起思考的书。其实我选的这段充其量算是名人故事,为的让大家注意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CD里的尤金娜;然而书中更多的是为历史做见证。
& && && && &现在国际互联网上有学者称《见证》是为了投合西方政治脾胃的杜撰和谎言,我既无法同意又无法否认,因为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读者。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读一读这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它引起了你的思考,就值得.
& && && && &关于海顿
& && && && &(回页首)
& && && && &有言在先,但凡鄙人出的主意向来都是“馊主意”,所以呢我要是说东你一定得往西,这样就不至于太惨了。这叫作否定之否定就肯定。
& && && && &海顿嘛,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寿。这是一个决定了他辉煌一生的重大因素,论文开始就必须阐明(强调),否则就显得抓不住重点,或被人误解为“歪打正着”什么的,那多不好呀。
& && && && &他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那无疑是指交响曲这一伟大的(完整)形式是创立于其手的。他是人世间写交响曲最多的“伟大作曲家”(其No.比别人多了一至两位数),然而其早期的作品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但如果没有海顿那些早期交响曲,音乐史会怎么发展呢?问这个问题的人实在是无聊,实在是无聊。海顿的那
& && && && &些早期交响曲,可以想见,一定是对比他晚出生的那个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有所影响的。莫扎特长大了以后,其非凡的天赋使得他的交响曲创作之成熟反超过同时代的海顿,当然,我指的是他的中后期作品,第25吧,是一个标志。从此,至第41《朱比特》,莫扎特是青出于蓝而后来居上。但是,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短
& && && && &命。这是宿命——上帝的宠儿莫扎特的惊世骇俗随着他的生命被天上的父收回而终止,而白发苍苍的海顿还活在人间。于是长寿的宫廷乐长得以从夭折神童的遗世之作中汲取养料,从而超越了自己早期的作品。这是艺术史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最佳一例。然而,莫扎特的精神比那些亲王主教还要“贵族”,海顿的气质却比那些田间农夫还要质朴,这两个不朽的灵魂,一个来自天堂而归于天堂,另一个出于凡间而没于凡间,实在是令人感慨。
& && && && &海顿的作品,除了为数众多的交响曲外,极其重要的就是宗教音乐和室内乐了。如果能将海顿的《创世纪》和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一比较,定能有所收获,但鄙人才疏学浅,妄言仅止于此尔。在鄙人心中,其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的总体成就似不在莫扎特之下,前者只略逊一筹,而后者至少可并驾齐驱。另外,两首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C,D大调)也是极为优美质朴之作。钢琴协奏曲近年来也开始为大钢琴家所青睐。这些也算室内乐吧。
& && && && &这样说来,论文可及海顿的交响曲、宗教音乐、室内乐,方法是与同时代形象鲜明的莫扎特进行对比,即可自然而然的描绘出海顿的音乐语言风格。结论若与我的胡言乱语不符,当大喜过望——不才多半是出于想象,疏于考证,作不得数。
& && && && &其实原先我也不喜欢海顿,就跟小时侯对莫扎特奏鸣曲没什么感觉似的,但后来接二连三地,听了Horowitz, Gould, Richter,
& && && && &L'arrocha和Brendel的海顿奏鸣曲,每一次都只是1、2首,但每一次都感觉很妙。后来北京四重奏到清华拉了海顿的《“五度”四重奏》,也很喜欢。现场还听过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也很美。原来是这样啊——我一下明白了,问题出在海顿“交响乐之父”的名气太大,可他的交响曲比其贝多芬等后来的大师,“号”还不够大,表现的情感范围、幅度也不够“过瘾”,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初听者来说。因此一听之下不太感冒,就放一边去了。现在想想,在这一点上海顿跟莫扎特何其相似乃尔!——莫扎特的作品若论成就,我把交响曲排在(至少)歌剧和协奏曲之后,当然,这是个人爱好问题。不过我想谁要是真心喜欢莫扎特的奏鸣曲,听海顿的也会不错吧。在许多音乐家的作品中,我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篇幅大的未必容量大,换句话说,就是体积大的密度要是小,质量就不一定行。反而是一些单个篇幅较小的(如组曲、前奏曲和赋格),或表面形式比较单调的(如正儿八经的奏鸣曲),听起来比较紧凑,就是“张力”上更强一些。顺便说说,国内音乐院的钢琴学生,听一听他的巴赫、海顿、莫扎特弹得怎么样,就大概知道他的乐感了。有时能上协奏曲并不一定musical。这些曲目也是大钢琴家的试金石吧。
& && && && &吾所知有限,且拾人牙慧、毫无创见,惟愿purplelilac之考试顺利,以免牺牲吾网友矣。
& && && && &&&
& && && && &谈谈德彪西
& && && && &(回页首)
& && && && &Debussy是我非常喜欢的不可替代的作曲家,谁让他的钢琴作品那么棒呢!
& && && && &我觉得他的作品早期和晚期有较大区别,早期尽管已经显现出印象主义的征兆,比如和声色彩和织体,但并没有摆脱浪漫主义的风格,旋律鲜明,线条仍强于色块,那种心的飘荡和撞击的感觉,还不算特别强烈,然而,谁让他是那么一位了不起的天才呢——早期的作品反而好听,容易接受,就象听萧邦一上来喜欢圆舞曲的人总比喜欢前奏曲的人多一样,德彪西的早期作品里《贝加玛组曲》、《梦幻曲》(《幻想曲》?)、《阿拉伯风格曲两首》(其实应该翻作《花纹》)、《伤感的圆舞曲》都十分好听,建议没听过的朋友试一试,一定发现美得不得了,听长了魂儿都没了(听整夜的德彪西绝对比听整夜的平均律脑子要累,第二天早上我头都疼了);然而之后接着听什么就难说了,我个人是从《儿童角落》、《夜曲》、《Images》过渡到前奏曲和练习曲的,后两者有相当部分我至今尚未领略充分。
& && && && &听他的作品,对我来讲那种自由并不是毫无约束,自己就象是风筝一样,听得一颗心飘荡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你来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