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日阵亡将领数量军事将领哪个才是战神

二战十大被高估的将军:第一名让中国战神吊打
第十:“没落贵族”坎宁安其实将坎宁安放在第十位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当年号称吊打世界第二和第三海军总和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在二战的没落总是要有一个人来背锅的。在其指挥期间英国海军被德国优势的空军和潜艇双从打击,地中海舰队更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坎宁安元帅第九:“U艇之狼”邓尼兹在多数军迷的眼中,邓尼兹简直是纳粹海军军神一般的存在,邓尼茨旗下的潜艇部队是“狼群战术”最早的使用者。几乎靠着潜艇之力绞杀英国,军事能力无容置疑,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邓尼茨还成为纳粹德国联邦武装力量总司令,但就而论邓尼兹太笃信自己手下的潜艇了,战术思想僵化,当盟军加强护航编队的实力的时候,缺乏变通的邓尼茨成了u艇的掘墓人。相信关注军事的朋友也有炒股的,笔者没事也炒股,最近认识了一位老师,在这样的行情下也是赚到了不少,上周四操作神开股份,也有了十几个点的收益,还有周一操作川恒股份,也是收获了一个涨停,炒股的朋友可找到他QQ:,他的方法真的不错。邓尼兹和他的u型潜艇第八:“巨舰大炮”雷德尔如果说邓尼茨还能依靠着u艇在自己的功劳薄上大书一笔,那么作为他的上司,纳粹德国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战绩真的是乏善可陈,除了在战争初期依靠着俾斯麦和沙恩霍斯特这两艘战列舰,击沉胡德号战列舰,骚扰商船之外,德国水面舰艇基本上都是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到战争后期干脆不出港口,在这点上雷德尔的指挥可见一斑。
中国特种兵向来神秘著称,但是这支神秘的部队却是战功显赫,在各种重大场
大家都知道战略轰炸机一直是世界大国最重要的武器威慑力,然而这也是中国长傅前哨专栏
军事历史中心出品
笕桥空战为中国空军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克-III战机
【血洒长空】:抗日时期中国空军的殊死一搏
导读70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刚刚军阀混战的泥潭中脱身,就又陷入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的深渊;面对敌人的大军压境,弱小的中国空军挺深而出,捍卫起中华大地的领空。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傅前哨列举了发生在中国上空的几场经典空战,以当代的眼光回看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浴血奋战。让我们一起回到抗日时期的空中战场,品味中国空军的传奇故事……
笕桥空战中国空军战机炸伤日本航母 世界首次
八一四空战中,被高志航击落的日机残骸。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搜狐军事观察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于9月3号举行抗战胜利大阅兵仪式,通过这种高规格的纪念,来更好的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回顾整个抗日战争历程,我们知道中国和日军之间打响了很多场经典的战役,回顾这些战役无论从战术价值上还是在它的历史地位上都值得我们再次分析和学习。今天有幸邀请到空军军事专家傅前哨老师作客《搜狐军事观察家》,来为我们解读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空中力量的对决,傅老师好。
傅前哨:你好。
主持人:傅老师,大家都知道抗战时期中国军力与日本差距很大,根本不在一个量级。那双方空军军力对比如何?中日两国空军之间又发生过哪些交战?
傅前哨:当时的空军军力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飞行员的素质,再一个就是飞机的数量。从飞机数量角度讲,我们一直是处于劣势的。中日空战应该说可以前推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当然大规模空战是1937年七七事变最后814、815空战。但是最早交锋应该是在1931年和1932年,1931年东北事变之后,应该说中国空军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当时张学良在沈阳有航校也有空军,但是这些飞机基本上是一架都没带走,全部让日军给俘获了,俘获二百多架。当时他们的飞行员基本上都是只身逃往关内,这些飞行员后来表现的很不错,参加了中央空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军航空兵部队英勇作战取得非常大的战果。但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之间有过小规模的空战,打的不是很激烈,双方素养差距太大,当时日军在华东地区包括航母还有在台湾地区作战飞机大概有三百多架,而上海地区还有杭州地区有32架,而且32架还不是中央空军而是广东空军,中央空军的数量还少,广东空军派过去一个航空队支援19陆军抗战。在那个情况下,双方有过一定的交手。
傅前哨:1932年2月初第一次攻战双方都没有击落敌机,各打伤一架,我们击伤日军飞机一架,我们也被击伤一架,驾驶这架飞机的是印度籍飞行员叫朱佩先,他飞机负伤了,伤的比较轻自己没有太大感觉就落地了,落地以后另外一个中国籍飞行员百米加油立刻登上了这架飞机准备起飞,结果没想到飞机一起来之后突然发生故障事故,最后跑到头了,这是很可惜的。但是可以看的出来,当时飞行员多,飞机少,几名飞行员用一架飞机。我们飞机性能比日军差,再加上数量少,不太容易形成较大的空战规模,因此都是零星交手。
傅前哨:后来还打过一次,基本上敌两架我们两架负伤,首次击落日军飞机的飞行员不是中国籍的,是波音公司派驻到中国交飞机的试飞员,他叫肖克。这个小伙子非常好,本来学的波音281这款飞机交付中国以后担负一些试飞任务,飞机来了组装完你要飞一飞,正好赶上上海一二八事变。19陆军奋起抗击,他积极请战,在2月5号第一次升空碰到了三架日机,以一敌三打的非常不错,击伤两架,自己完好无损回来了。结果第二次上去的时候时隔三天,一个人碰到了六架敌机,打的很英勇,击落一架,自己座驾也被击落,成为牺牲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名外籍援华飞行员肖克,目前他的纪念碑在南京航空抗日烈士园里面还有。后来也有击落,但是不多,击落一架两架,我们也损失,特别重伤的飞机迫降在田地里面。
傅前哨:实际上中日双方交手首次击落敌机不是在上海战场,而是在东北战场。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东五省,11月份基本打到了黑龙江,尽管张学良的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大量往关内撤,但是当地还有很多驻军积极抗击日军。在1931年11月份打到黑龙江嫩江附近,在嫩江的攻防战中,我们的军队抗击非常英勇,后来日军没办法派出了12架飞机对我们地面部队实施空中袭击。当时日军飞行员占了飞机速度高、火力猛,再加上中国部队没有高射炮,因此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采取低空突击的方式对我们的部队进行扫射。当时抗日部队采取什么办法?20个人一组,仰卧举枪对空射击往上打,击落一架日军飞机,这是中日交手过程中打下的第一架飞机。
傅前哨:我们的战士躺在地上,20个人一组仰卧举枪齐射,用这样的方法打下一架,这是31年底的情况。第二架肖克击落的,这是空战击落的。八路军击落的敌机第一架是1938年10月,抗日战场上吴宗齐的部队用苏式的冲锋枪击落一架子日机,国民党军队基本在上海战场上首次击落敌机,八路军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之后我们还击落很多架,甚至还俘虏了日军飞机,那是后话。但是这种手段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战果是东北抗日联军抗日部队取得的。后来的空战应该说到了1937年之后规模才逐渐扩大,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空军的飞机数量依然比日本要少的多,当时中国空军号称有将近四百架飞机,但是真正能用于作战的也就是二百架左右,而日本人能用的作战飞机当时是两千多架,光是战争初期投入战场的就有六百多架,数量上还是占优势的,而且在质量上也占优势。当时中国从国外进口的很多飞机很好都是双翼机,速度不高,机动性也比不上日本飞机,但是可以抗衡的,特别是可以和日军的航母舰载机抗衡。因为舰载机的性能要比岸机飞机稍差一点,像最早的双翼战斗机95式和当时用的霍克3,波音281基本性能差不多可以抗衡的,而且我们攻击敌方主要的飞机而不是跟它的战斗机打,主要打它的攻击机和轰炸机,因此开展初期我们的战果应该说是非常辉煌的,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主持人:您刚才也谈到了814空战,814空战也是在中国战机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来取胜的,那么双方在这场空战当中都出动了哪些战机,中国怎么在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击溃日军的?
傅前哨:814空战是比较匆忙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当时调到杭州笕桥机场,转场过程当中有的飞机落地,有的在空中,突然日军飞机突袭。813双方已经打起来了,日军立刻派出了飞机对我们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和大城市发动突袭。当时在华东地区没有战机场只能靠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执行空中任务,再一个从台湾手里有几个机场同时有两只航空队,一只叫鹿屋空队,还有一个叫木更津航空队。这两只航空队大部分是陆军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有舰载战斗机,有舰载攻击机还有号称舰载轰炸机这些机型,95式、96式等等。如果和他们的舰载机相比的话,应该说差不太多,可能它的稍微先进一点,但是我们可以抗衡。但是打它的轰炸机和攻击机我们没有优势这些飞机不是进行空战的,而且载客量比较大,机动性差一些,我们集中火力攻击攻击机和轰炸机,首战击落它三架,但是日军实际上损失了六架。其中有一架进入大陆上空自己又失踪了,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不知道是被地面炮火击落还是自己摔掉了不知道,还有两架负伤的飞机。那一仗大概损失了六架飞机,而我机无一损失。那天的空战应该说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首战,打得很漂亮,后来国民政府就把814那天设立为空军节。但是真正打的规模更大,打得更好的应该是815。
傅前哨:815空战依然是由第四大队打的,以他们为主,还是在杭州上空。当时出动了航母舰载机和岸基飞机分别袭击上海、南京、杭州,袭击杭州的是从嘉禾号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因为814空战他们吃了亏,815那天要报复,结果那天赶上风浪比较大,停在上海外海的三艘航母一个叫凤翔号,一个龙翔号,还有一个叫嘉禾号。这三艘航母嘉禾号最大排水量三万多吨,龙翔号排水量一万多吨,凤翔号排七千多吨,两艘小航母组成航空战队,由于风浪大无法起飞舰载机,靠三万六千多吨的航母嘉禾号起飞舰载机。那天起飞了45架,在笕桥上空双方展开激战,在高志航大队长的带领下,第四大队这次打得更漂亮,一共击落敌机大概13架,高志航本人击落两架,他手下一个分队长乐以勤在那场空战中击落了四架。在世界空战史上一般来讲击落五架飞机的就是王牌飞行员,乐以勤一仗干掉四架,后来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他又击落一架,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个王牌飞行员。那么除了第四大队在杭州上空击落十几架飞机以外,在保卫南京的防空作战中我们还击落了五架从台湾起飞的战机,击伤了大概六架左右。那仗基本上让日军损失了十八九架飞机,打的非常漂亮。紧接着后面几场空战规模不一定有815那么大,但是连续的,使得驻台湾的航空队和木更津航空队损失惨重,当然航母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最后还有一个航空队鹿屋航空队副队长剖腹自杀,没脸见人。可见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奋起抗战,应该说成绩很大战果很大,给了日本侵略者以痛击。
傅前哨:除了空战之外,我们的对地攻击也是打的不错,特别在对海攻击过程中。当时中国空军攻击日军舰队派了轰炸机,由美国马丁公司生产的轰炸机,也有德国的亨克尔轰炸机,这些轰炸机组成一个一个分队,分别到吴淞口、杨浦、浦口这些地方对当地的日本舰队实施轰炸,当然遭到非常猛烈的拦截,但是最终一开战就将一个大臣一艘军舰特别将它的旗舰出云号炸成重伤。
傅前哨:出云号现在大家比较清楚的是,刚刚下水的一艘准航母,排水量两万多吨,这个实际是对中国人民的挑衅。抗战初期它的旗舰也叫出云号,很可惜当时没有把它炸沉,炸成重伤,我们的轰炸机有一些损失,负伤很多迫降。但是这些飞行员很勇猛,即使负伤把炸弹倾泻到日本的舰队上。另外抗战初期还有一个战绩是突出的,在世界空战史上、海战史上首次用飞机轰炸敌方航母并取得战果,这个发生在号。那天中国空军出动了三架轰炸机组成一个编队,也是飞到东海攻击敌方的舰队,结果在茫茫大海上发现了龙翔号航母,于是这三架飞机对它连续轮番发动攻击,最终将其炸成重伤。龙翔号航母没有起飞一家舰载机就被炸成重伤,而且停在甲板上的飞机不是被炸毁就是震到海里去。龙翔号航母是很新的航母,1933年下水,排水量1万80吨,能够搭载48架飞机,当时飞机比较小,一万多吨级的就能搭载40多架。当时日本总共有四艘航母,除了留了一艘航母监视苏联海军在西伯利亚以外,把其余的三艘航母全部调到上海参加侵华战争,结果一开战就被我们炸成重伤。龙翔号航母后来拉回到日本本土修理,修理好又参加侵华战争,最终被美军击伤。
主持人:这个是中国空军取得的巨大成绩。
傅前哨:也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历史。在此之前航母是没挨过打的,日本航母是最早参加侵略战争,结果也成了最早挨打的一个舰种。
主持人:从侧面说明了咱们中国空军的无论是战机实力还是飞行员的实力都是很强的。
傅前哨:我们也有损失,打着打着我们的飞机数量越来越少,应该说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表现是非常好的,打的也是很英勇的。昨天我跟一个朋友碰面,他说他比较喜欢看一本老书,是我小时候也看过的《无脚飞将军》,这个战争卫国战争期间负伤少了一条腿,最后重返蓝天,驾着飞机冲上蓝天,当时在医院里面心情很不好说再也不能上天了,结果看了小册子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表现非常勇猛,可能说的是那一段。抗战初期阶段主要是从37年8月份一直打到38年武汉保卫战,开始在南京、上海、杭州这一片,后来更多的集中在武汉地区。早期日本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是有分工的,日本人陆军航空队大部分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主要是由日本海空航空兵来负责,因此我们和日本的航母还有岸机航空兵交手比较多,给他们以沉重打击。
武汉保卫战空军战绩不错 八道防线挫败日军阴谋
日军轰炸机高空轰炸中国城市。
主持人:说到武汉轰炸,在武汉二一八空战之后,中国空军得知日本将在四二九轰炸武汉,为日本天皇献礼,当时在武汉上空第四空中大队只有9架苏制战机,敌机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当时这9架苏制战机性能如何?中国空军又是如何逆袭日军的?
傅前哨:不能说我们只有9架E15、E16,当时中国空军还有别的飞机,E15、E16是苏联援助中国比较先进的新机型,完全可以和日本当时最好的舰载机进行交手,但是其它的机型也还有。二一八空战从总的数量来看日军飞机数量多于我军,那仗打下来应该说打的很不错,一共击落日机12架,这场空战也是第四大队打的,它的指挥官不是高知航,高知航那时候牺牲,在一次地方轰炸过程中牺牲在平原地面飞机上。这时候的大将是李桂丹,率领三个中队的飞机起飞迎战。日机基本沿着长江线过来,他们接到情报迅速起飞,当时按照李桂丹的指示,两个中队过去拦截,一个中队掩护或者围堵,一开始一打双方就处于胶着状态,一个中队当时经过混战击落日军五架飞机,第二个中队上去开始有点吃亏,我们12架飞机,前六架飞机被日军飞机咬尾,后六架飞机也被日军飞机咬尾。但是这些飞行员技术水平还是很高的,迅速采取机动反击的方式,最后又变成双方的混战。第二个中队也击落了五架敌机,后来的预备队一看双方双方打成一团,他们也立刻扑上去干掉两架敌机,一共打下了12架。但是这场空战我们损失也不小,一共损失了五架飞机,牺牲了五名飞行员,其中包括第四大队大队长李桂丹,血撒航空。二一八空战是武汉保卫战当中第一场大规模空战,4月份的空战应该说打的规模更大,那次是有准备的,总的数量据说比日本飞机稍微多一点,而且那时候苏联空军也参加进来,中苏联手打这场空战。这场空战一共击落日军飞机21架,我们损失12架,但是也算是比较大的胜利。后来又打了一场,我们损失的少一点,也是击落了大概14架,我们损失2架,连续三场大规模空战。7月份还有规模小一点的空战,击落6架,我们无一损失。在武汉保卫战的初期,应该说也是打的很不错的,有利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
主持人:说到武汉轰炸,在武汉二一八空战之后,中国空军得知日本将在四二九轰炸武汉,为日本天皇献礼,当时在武汉上空第四空中大队只有9架苏制战机,敌机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当时这9架苏制战机性能如何?中国空军又是如何逆袭日军的?
傅前哨:这八道防线实际上有的是防线,有的是警告线,不太一样,但是应该说当时这个规划还是做得很不错的,有警报有监视有拦截,最外层这条线是监视线,监视线当时没有雷达,主要还是靠其它的方式,比如听声音、目视这种方式,这条线大概190公里左右不到二百公里。这条线是最外缘的线,距汉口中心190公里。如果发现了敌机来了,很快会通知后方的相关指挥机构,那么到了150公里这条线的时候有一条境界线或者警报线,日军距汉口150公里就要发出警报。到了80公里,这个区域就是中国空军的第一道防空拦截线,我来起飞飞机对它进行拦截,这是对外的一条线,空战时对外面,飞机到80公里盯你,到了70公里有一条紧急警报线,再往后是50公里灯火管制的境界线,如果日军飞机到了距汉口还有70公里的位置,就要进行管制了。
傅前哨:再往前推就是30公里,我拦截的末端线,由空军飞机来负责防风的,这个区域是由航空兵负责,几次大的空战基本上都发生在这个区域。好几次还是预先做好准备慑服,一进入第一道交火线我们立刻进行拦截。如果说到30公里还没拦住还有一些窜进来的,到14公里的时候就是高炮射击线,大约12公里高炮进行射击。再往里大概是4公里防卫,高射机枪的区域,不同的拦截线和警报线组成的。而且这个区域划分比较科学,因为我飞机在空中作战的时候你高炮不能打,你有可能误伤,这个当时还是很科学的。职责划分的比较明确,作战区域也很明确,我空军的飞机在什么地方拦截,什么地方不能过,那是高炮的防空区,这个有比较好的规划,因此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可能也是目前城市防空一个比较好的范本。二战期间基本上,无论防空也好对空作战发现目标,尽管当时手段比较落后,但是用其它办法,对敌方来袭做出警告,做好准备,怎么防怎么打,一层一层有所分工。我想当时武汉保卫战特别是防空作战,几道防线应该说规划得比较好,起到了效果。再加上武汉保卫战期间中国空军获得了一批苏联援助我们的新式战斗机E15、E16,这些飞机和当时日本的舰载机都是可以抗衡的,因此我们打的结果还是很不错的,直到1941年之后日本开始换装最新式的零式战斗机,我们的这个优势或者说双方对恃的状态逐渐消失,最后让日本人夺取了两年的指控权。
中美空军联手打赢常德空战 P51横扫零式重夺制空权
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中国飞行员。
主持人:除了您刚才谈到的笕桥空战还有武汉空战外,还有一场大型空战就是常德空战,1943年常德空战,美军第14航空队进入中国战场,这时候中日两军空军实力对比有什么变化?常德空战双方战机性能是怎么样的,您来为我们解读一下。
傅前哨:常德空战更大的意义是一个标志,在中日战场上的战略反攻最早出现在空中,时间是1943年年底,那么常德空战是1943年11月到12月,两个月期间。这两个月期间的作战应该说无论是对空作战还是对地作战都打得非常漂亮,而且是中美联手,前面武汉保卫战是中苏联手,这时候是中美联手,而且成立了中美混合团飞虎队加上中国新成立的一些航空兵中队、大队,而且作战基本双方配合得非常好。在空战当中击落了日军30架飞机,对地攻击还炸毁了几架日军飞机。
43年年底的时候,应该说日本陆军航空队还是海军航空队他们都已经处于劣势,顶不住,而被他们掌控了两年的制空权最终回到了中美联合空军手里,他们越打越不行了。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大量地面部队还是被我们拖在中国战场上,但是把很多的军舰飞机调到了南洋和太平洋战场。尤其这个兵力还有作战方式捉襟见肘,飞机越来越少,像零式飞机后来大部分都调到太平洋战场上去,只有少量的留在华南战场,有一些是在海南岛。后来我们海南岛发动了一次攻击,这几个原因。再加上那时候装配了一批新飞机,典型代表是P40,飞虎队也用这个,我们也用。P40战机是美国陆军航空兵作战机型之一,其它还有P38、P51,P51出现晚一点,最终P51也来到了中国战场。那么P51的出现应该说无论是飞机的质量、作战能力,全面超过日本的零式飞机。
那么P40跟零式基本还能打个平手,很多方面不如零式,飞虎队最早的陈纳德当时培训的第一批美国飞行员告诉他们,我们的飞机要想战胜零式飞机要采取一些新的战术,比如我迅速爬高,用俯冲的方式打完以后拉起来。因为陈纳德在中国战场呆的时间很长,一直当顾问,对零式飞机很了解,因此他一直在琢磨,P40一进入中国战场那么就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美军。当时那些飞行员开始不接受,空战就是水平机动,你玩垂直干什么,没想到这个战术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和零式战机进行空战时P51和美国海军的野猫性能差不多,野猫就是顶不住零式,老是打不过它,美国海军总结经验最后采取垂直机动的方式和零式抗衡。后来发现零式的左转弯机动性非常好,右转弯差,发现这个规律一旦被零式战斗机合围就采取右转弯或者爬高,再加上零式战机结构非常薄弱,而且没有自承油箱,一旦被炸弹命中很容易着火,采取什么办法对付零式。
但是很早P40在中国战场上应该说和零式对抗已经表现不错,后来的P51一来基本上零式跟凋落的樱花一样被打的稀里哗啦,当然数量也不是很多。比如44年我们打过一次海南岛海口机场,由中国空军派出战斗机掩护轰炸机,也是中美联手,从大陆穿过琼州海峡飞到海口,那时候的战术基础已经做得很不错,快接近大海的时候他们低空飞行防止对方雷达发现,低空贴地飞行30米,这个说明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当高了。后来一进海马上又从30米降到15米,日军雷达没发现,日军的航空兵也没发现。当天很多飞机还在空中侦查训练,也没发现,结果没想到我们的机群过去之后迅速爬高,分两波——一波打空中飞机,一波轰炸地面飞机,当场击落10架零式,一架轰炸机,停在机场上的飞机不用说了。无论当时的飞机的性能还是飞行员的技术水平都有了飞跃和提高,因此夺取中国战场的制空权应该说已经是不在话下。
主持人:那么通过您介绍这几场大的空战,我们也发现除了战机数量之外,飞行员的个人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当时在二战时期中国飞行员的培养体系是怎样的,和日本相比咱们有什么独特之处?
傅前哨:应该说中国培养飞行员的历程要追溯到1913年中国的第一个航校南苑航校,南苑航校成立的标杆,飞行员的招生培训是按照南苑航校设立的程序进行的,南苑航校1913年招收的第一批飞行学员是哪儿来的?都是从陆海机关选拔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年轻军官,经过体检合格还要进行考试,文化考试合适才能成为南苑航校的飞行员,第一批大概招了50多名,选拔非常严格。当时的训练也分初级、高级阶段,学习的课程基本分两类,一类是学科,一类术课,学科数理化、航空原理、气象学、战术学,术课基本驾驶术还有维修,以前的飞行员不光会飞,还会修,飞机不可靠经常落到野地里,自己要会修,要掌握,当时的飞机也比较简单。南苑航校被几个军阀分过一次,奉军、皖军等等,这些学员分到各个军阀里面成为种子,教官是外国的教官还有我们派到国外学习的飞行员,毕业回来以后一般担任教官甚至是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这些留过洋的从中学派过去念大学然后在航校学习完毕业,担任相应职务。当时中国四分五裂有很多军阀派系,比较好的航校一个是东北一个是广东。东北就是张作霖张学良当校长他们选拔的学员要求是高中生或者是军校学员。
主持人:这个高中生和军校学员的水平在当时?
傅前哨:那是非常高的,相当于比现在的大学生还高,跟我们红军学员不一样,红军学员新疆第一只航空队文化素质比较低,因为红军的战士干部当时都没有念过太多书,他们学起来很困难,但是红军学员的意志是一般人没法比的。最后红军在新疆的航空队学员基本毕业了,初教级、中教级、高教级。东北航校当时飞行也是分成三级,初教级、中教级、高教级,初中高三级训练当时我看了一下相关材料,它的特点是从发动机的马力就能看出来,初教级马力100马力,中教级马力200马力,高教级马力300马力。马力越大飞行越高,高教级飞完之后可以驾驶战斗机,战斗机当时的马力500马力、600马力,二战初期七八百马力,二战中期一千多马力,后来发展到两千多马力,这么上去的。但是基础教练或者飞行员的培训基本还是按初中高三级走的,而且每机配一个教练机,教练机的功率小一点。笕桥的中原航校配置也是类似,广东空军搞的比较早,最早是孙中山搞的,孙中山提过一个口号叫航空救国。
一九一几年就倡导中国要发展航空工业,要培养中国自己的航空人才。1924年就在广东成立了广东航校,那个航校比较正规,里面招收了中国共产党的首批飞行学员,像王峰、常祥坤等等这些都是首先进入广东航校后来被送到苏联去的,像常祥坤他是替一个共产党的学员考,他黄埔三期的可能快毕业了,那个人要考广东航校,可能是文化课差一点,他去替考,考上了。周恩来当时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说你既然考上你去学,25年进入广东航校,共产党的飞行学员,后来大批送到苏联学习。当时无论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包括孙中山国民党人都非常重视航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飞行员的培养,因此在抗日战争初期就可以看出这批飞行员的素质,他们的文化水平很高,而且训练比较刻苦。像高志航这些是张学良专门送到欧洲学过,去留学的,当时担心他们回来以后不会东北了,可能到别的军阀航空兵部队去了,后来给他们提前晋级官升一级工资又涨,可见当时他们都是互相在抢这方面,不仅培养还要抢人才。
最后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应该说这些人才最后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一二八空战的时候广东空军去的人多,到了814空战815空战第四大队东北籍的飞行员比较多,后来还有中央航校培养的飞行员,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飞行员应该说来自不同的航校不同的地区甚至是不同的军阀掌握的航校。但是在统一战线的感召下,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不错。周恩来曾经给予他们非常高的评价,在中国战场上国民党正面战场打的最好的是空军。为什么?原因之一,空军这些人知识分子文化水平比较高,爱国和一般的军阀不能比,腐败比较少。不像陆军部队贪腐严重,国民党空军贪腐情况比较少。因此他们整体的表现要优于国民党正规军的陆军和海军部队。
主持人: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不同航校不同地方的飞行员在整个中日空战当中做出非常大的贡献,他们的素质也是非常高的。您谈了这么多空战中日空中力量的较量,您个人觉得在战术和价值上比较突出的有哪些?
傅前哨:前面讲了战术几条防线,应该说这个防线设立的是比较科学的,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跟814空战815空战不一样,814空战815空战那几个城市都是离沿海比较近的,你没有办法向外推,而且很多空战是临机的,敌机来了迅速起飞实施拦截。那么到武汉保卫战的时候这个状况就比较好了,但是重庆防空应该说问题比较大,重庆大轰炸日军直接轰炸城市,这个应该说直接轰炸平民城市那是不允许不应该的,但是为什么重庆损失那么大?因为我们那时候只有地面防控力量,没有比较强的空中力量,你拦不住他,那时候制空权已经转到了日军手里,我们飞机越来越少,剩下的飞机性能也不行,没有办法跟它的飞机抗衡。直到43年,应该说换装了新的飞机补充新的人员之后,才把这个情况扭转过来。但是整个抗日战争,应该说除了我们看到的空战对地攻击、对海攻击之外,我们在击毙敌方的王牌飞行员和高级将领方面应该说也是取得非常大的战果。
主持人:您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傅前哨:1937年抗战爆发时日本陆军和海军一共有四个王牌飞行员,被称为四大天王,这四大天王一个是日本陆军航空队的,三个是日本海军航空队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和美国都没有空军,只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航空兵分属这两个军种的,很多电视片讲抗日战争时期动不动呼叫日本空军飞机轰炸我军部队,那个都是瞎编的,或者中国空军和日本空军交战是不对的,我们要么打陆军航空队要么打海军航空队。交手过程当中,短短一年时间内,我们把四大天王全部击落。四大天王之首是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大队长,关东军集成航空团的大队长三轮宽,他在攻打太原的时候率领12架日军飞机攻击太原,遭到中国空军的拦截,中国空军有一个中队长陈其光和他交手,最终将三轮宽击落,一脑袋扎到田地里脑浆崩裂死亡,那一仗打的还是很漂亮的。日本海军有三个天王,我们干掉的第一个天王叫山下七郎。前一阵有一个电视剧演过这段史实,山下七郎被我们击落以后俘虏,必恭必敬最后跑出来又回到了日本航空队继续跟我们交手,叫他山下不愿意听改名井上。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案例或者事例改编的故事。
主持人:所以在历史上确实跑回去再次作战?
傅前哨:不是。山下七郎是日本海军航空队13航空队的分队长,是上尉,在一次空战中被我们击落,飞机坠到地上人没死被俘虏了。这个人表现还是比较老实,你审问问啥说啥,必恭必敬跟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多,后来送到战俘营在重庆附近,到了43年的时候他策划了一次越狱行动,四个日本士兵和士官当时搜集了一些情报,让这四个人越狱,跑出去顺着长江往下游走,想到武汉找当地日军把情报交给日军。这四个越狱的日本士官和士兵半道上截回来,一审问,幕後策划者山下七郎,把这几个抓起来了,而且要重判。山下七郎后来被枪毙了,抗日战争胜利号,他在8月份被枪毙的,要老老实实的话也许就放回去了。他策划了越狱事件,而且偷情报,搞这个事那肯定是骨子里面很坏,枪毙了也是应该的。
傅前哨:第二个被击落的日本海军航空队的天王叫潮田良平,他被封为东方红武士,号他率领六架飞机在南昌上空和我军飞机进行交手,他也是上尉,最后被我们五大队队员徐宝军击落。
傅前哨:我们干掉的第三名日本海军航空队的王牌飞行员叫南乡茂章,他也是四大天王最后一名。南乡茂章战死之后被军封为战神。他也是海军第二航空队的指挥官,这个人曾经在英国当过武官,山本五十六对他非常重视,关系也非常好,是山本五十六的得力干将。山本五十六很重视航母和舰载航空兵的发展。据说我们一名飞行员在空战中负伤,负伤以后驾驶着负伤飞机一脑袋撞上了南乡茂章的飞机,双方同归于尽坠落到鄱阳湖里。这名飞行员非常勇猛,南乡茂章被打死以后,日本搞了一个很隆重的追悼会,山本五十六亲自去悼念,而且到场痛哭流涕,可见他的损失之大。从时间结点看,基本上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这四大天王都被中国空军在不同的地区击毙或者击落俘虏,这个战果还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您刚才谈了中国空军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击落击毙和俘虏了日本所谓的四大天王,那么在击落日本海空军航空兵的高级将领方面中国有哪些成果?
傅前哨:我们干掉的第一个日本高级将领是在号,这天日本陆军第15军师团的步兵团长叫田路朝一,是少将,一般一个团长到不了少将,他们日本的编制跟我们不太一样,那个步兵团长管三个连队,一个连队就比一个我们的步兵团人数还多。这天他乘坐飞机结果在黄梅县地区被当地的抗日武装击落,机上11名人员全部击毙,这是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第一个日军现役将领少将。在抗日战场上打下官最大的是日本曾经当过日本海军大臣的大角岑生,此人是日本天皇的宠臣,位高权重。号称作运输机从中国广州起飞准备大海南岛去,当时他的身份已经不是日本海军大臣而是军事一品官,军事一品官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什么叫一品官?最后军事决策的拍板人,他刚好准备策划大的军事行动。对美珍珠港事件,在南东南亚方向策划大规模的活动,当时都是很秘密的,日本人很早就开始规划,特别日本海军这方面规划比较多,山本五十六肯定知道偷袭珍珠港行动,大角岑生主要负责东南亚侵华战争。
主持人:他的级别相当于山本五十六?
傅前哨:不是,比山本五十六更大,山本五十六当时是联合舰队司令官,大角岑生是从海军大臣卸任之后军事一品官,负责的范围更宽一点。当时从广州起飞还没赶到海南岛赶上飓风来了台风来了,风雨交加,再加上一台发动机突然出问题,决定不到海南岛回广州,折返途中经过孙中山的故乡过去叫香山县后来叫中山县,中山县境内有一个叫淮南岭的地方,那天尽管刮风下雨,但淮南岭游击队在避雨,游击队恰好武器还不错,有挺机枪。在避雨过程当中看到一架敌军飞机飞过来,而且发动机快不行了,中山县离广州已经不算太远了,一看是日本飞机,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场就将其击落了。残骸照片有,我很多年前到广州采访发现这个史料,很多人写了回忆录,打开机舱一看,里面有两个穿着白色海军将官服的,一个少将,而大角岑生大将当时头上有一个弹洞,不管当场把飞机击落,而且当场把他击毙了。这是我们干掉的第一个官最大的海军大将,是游击队打下来的。
傅前哨:我们打下来日军级别最高的陆军将领叫冢田攻,11军的军长中将,那天他是从武汉坐飞机到南京开会,开完会乘飞机返回。返回途中经过21集团军的高炮阵地,前些年也拍过一个电视剧还专门讲这件事,但是又把它给神话了或者搞的很离奇。我们的情报人员掌握他什么时候飞回来,他什么时候去南京,航线,中途把他干掉。但实际上也不是那么戏剧性,其实是一个巧合的事。那天他经过158团高炮阵地的时候,那帮士兵正准备高炮管上拉绳晒衣服,突然看见一架日本飞机过来,试打了几下,火力不是很猛,一下子就干下来了。随机人员也都毙命,冢田攻毙命当天日本大本营宣布他晋升为大将。按照日本的战时做法,现役军官阵亡官升一级,但是当天任命,师团长的军衔是中将,军长这一级可以授大将的。
傅前哨:我们干掉的航空兵部队最大的官也是中将,叫中原盛孝,这个人是日本航空第三飞行师团师团长。1943年乘飞机从台湾起飞到广州开会,飞机越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上空的时候,当地日军派了几架战斗机给他护航,飞机飞到广场附近时这些护航战斗机一看也没什么事就分散抢先落地了,就剩它一架在空中。正好这时候中美混合空军的一只P38机队过来,立刻对它发起攻击,在黄埔上空将其击落。
傅前哨:其它的一些海军高级将领像三先正乡,曾经当过南之第四舰队司令官。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是海军航空兵的少将,后来升为中将当舰队司令。有两种说法,一个说他43年3月被任命为日本海军副大臣,副大臣应当说军衔是大将了。还有一种说法他是从台湾高雄市起飞到广州开会,在返回的时候在台湾海峡发现美军巡逻就去躲,但躲来躲去没油了,命令飞行员落在浙江镇海。但是浙江附近的海域看地图就可以发现,很复杂,到处都是岛屿,很多入海口,这个飞行员没有落到镇海而是落到了海门,江苏省还有一个叫海门的地区,为了避免重复就把交江这个名字突出出来,原来叫海门。镇海当时是在日军手里,而海门是在我军手里。这个飞机落到海里以后滑到岸边,没有油了,少佐军官上岸找驻地哨所找油找吃的,结果军官上来碰到一个中国警察,这个中国警察一看海里跑出来一架直升机,还是日本人的,他想把他们骗上来俘虏。这架飞机是四发的巡洋飞机,当时是最新研发成功的,这个中国警察讲我们这儿有好吃好喝什么都有,你们上来没问题,把他们骗来俘虏了。结果这个军官准备回去叫人上岸了,这时候海边来了一只巡逻队,日本飞机跑这儿来了,而且标记很明显一个大红膏药,不是美国飞机,这帮人举枪就打,飞机就爆炸了,飞机上大概有15个人,当场死了4个,有10个跑出来了,当然给抓住了。跑不远,俘虏了。还有一个失踪。过了几天日军大本营宣布三先正乡阵亡,这类故事很多。
傅前哨:总的来说在空战中或者在空中我们击落的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少将大概有三四个,还有两个日本海军少将是在我们对海对地攻击时打死的。一个是在长江做军舰的,把军舰炸了把少将炸死了,还有一个少将是日本大本营负责对苏作战的主任,他是在汕头海面炸死的。当然我们除了攻击地面敌方舰队军舰以外,机场也炸很多次了,应该说击毙高官最多的一次轰炸机场的行动是轰炸武汉机场,那次轰炸还是很成功,重伤日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队长,同时把鹿屋航空队和木更津航空队的两个副队长全炸死了,两次空袭一共干掉70多架飞机,总的战果应该说还是非常辉煌的。抗日战争首先是中国人抗战,我们也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援助。像前面介绍开战初期我们的飞机二百多架,很快打完了。为什么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先后得到美国和苏联的援助,英法也提供了一些飞机。苏联提供了E15、E16还有轰炸机,总数大概是一千多架。美国后来提供的数量更多一点大概1300多架,英法七八十架。抗战期间一共得到了2300——2700多架飞机。取得多大战果?一共起飞作战18500多架次,空战次数或者作战次数大概4200多次,一共毁伤敌机1500多架,炸沉炸毁敌舰182艘,炸毁坦克和其它车辆八千多辆,应该说这个战果还是比较大的,我们飞机数量并不是很多,但取得这么大的战果,有力支援了其它战区的反法西斯作战。
主持人:经过这么多场空战,我们在战机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战果。谈了抗战当中中日空中力量的对决,我们再看一下现在。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近来中国海空军轰炸机频繁进出第一岛链,日本空军自卫队也是仓皇应对,那么现在中日空军的对比如何,如果两国再度交手中国空军对比日本有哪些优势?
傅前哨:应该说现在的中日力量对比和和二战期间的力量对比不可同日而语,二战期间中国空军的飞机数量少质量差而且杂牌世界各国哪儿的都有,有美国的有苏联的有意大利的有德国的等等这些国家。尽管当时也建了一些飞机制造厂,但是大部分是组装型的,自己研发生产的飞机数量很少大概几十架,靠这几十架肯定不能支撑一场战争的。现在建立了非常完整的航空体系,已经能够生产各种各样不同性能、不同功能的飞机,包括军用飞机包括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等,这些我们都能生产,体系已经完备了。第二个质量水平我们也是在不断提高,我们过去只能生产二代机,后来可以生产三代机追上世界当时的水平,现在我们正在向第四代战斗机方向迈进,在亚洲地区是领先的。
傅前哨:现役来讲亚洲大部分国家目前装备最好的机型都是三代的,在三代机方面我们数量上占优,是一个大国空军,包括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这些年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较快。这个只是面上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我们已经提到相当高的层次,可以说和很多国家已经能够并驾齐驱了,和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再一个训练水平,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缺一不可,应该说经过不断的改进改革,加强训练,能力和水平大步提升。再整个装备体系建设,已经填补了很多空白,补齐了短板,在未来的体系对抗中我们能力应该说也是在不断提升的。我们建立这么一只强大的空军海军航空兵目的不是侵略别人,不是像二战期间日本建立空军海军主要是为了侵略,我们是保家卫国,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和权益。其它国家应该看到这一点,中国不是一个侵略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一只强大的军队,因为军队不强大技术落后历史的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捱打,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该继续加强我们的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作战能力。
傅前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有很多的权益权力要维护,没有一只远程作战的海军和航空兵那是不行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傅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解读,通过傅老师的介绍,我们对于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空中力量的对决,包括笕桥空战、武汉空战、常德空战等等,都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也感谢傅老师作客《搜狐军事观察家》。我们也将持续为网友们带来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相关报道和解读,请您继续关注搜狐军事。
  傅前哨,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学习空气动力学专业,空军航空杂志社副编审。曾做客搜狐解读二战经典战役——波兰闪击战。
搜狐军事历史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期著名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