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 历史正剧》剧迷们,看出这些历史硬伤了吗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军师联盟》拍出美剧范儿 吴秀波饰演司马懿被赞演技炸裂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烽火乱世、英雄辈出。6月22日开播,目前在江苏卫视、安徽卫视及优酷全网独播的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简称《军师联盟》),获得了不少影评人和媒体的好评,“填补三国影视空白”“这部良心剧把三国拍出了美剧范儿”,等等。
  更有剧评认为该剧用熟知的历史事件,套取了不少智商在线或不在线观众的兴趣。“太烧脑了不行,不烧脑了也不行。所以,我们基本本着有趣、突兀、合理的三个原则来对情节进行考量和推动。”总制片人及出演吴秀波解释道。
  其实,三国题材搬上荧屏并不少见,央视版《三国演义》已成经典,影响深远。高希希版《三国》也为不少观众津津乐道。这两部电视剧中的司马懿,都是在后半段作为诸葛亮的对手出现,不仅不是主角,更算是半个反面人物。当谈到为什么要用司马懿作为主角来讲三国故事,吴秀波说,“在曾经的文学作品里,好像还从来没有构筑过这个人物形象。因为我也是三国迷,这也是我的乐趣和初衷。”
  为请全明星更改剧名 使每个演员得到尊重
  当初吴秀波为了请来最好的演员加盟,专门把剧名从“大军师司马懿”改成了“军师联盟”,好让每个演员都获得最大的尊重感。可惜现在我们看到正式播出的剧名,已然变成了一个如此长得令人困惑的名字。该剧全名《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名字如此繁复,某种程度上似乎也表达了一种跟司马懿同样的态度,难道这也是一种隐藏野心的方式?又或者,这是放弃“野心”,成全一切的结果。
  说到“野心”,不得不提《军师联盟》的全明星阵容实属电视剧罕见。该剧由吴秀波担纲戏剧监制及主演,张永新执导,刘涛、李晨、于和伟、唐艺昕、张钧甯、翟天临、张芷溪、王劲松等一众明星倾情出演。
  另外,吴秀波善待和照顾各位演员,也是全剧组公认的。据说在开播前有一款预告片新鲜出炉,很多业内的朋友看完都觉得非常精彩,哪想到吴秀波看后非常认真地问:这版预告片谁剪的?这不是我最后定的那一版啊。我回去一定要问一下这是谁做的。后来一问他才知道原因:由于时间限制,这个预告片无法将众多的主要演员都收入其中,他觉得特别对不住各位拿着“白菜价”并牺牲排期来参与《军师联盟》的演员。
  耗时费力拍“美剧” 成全他的创作热情与野心
  为了拍摄制作《军师联盟》,波叔自嘲“疯了”:以他的行业资历和经验,通常拍摄一部电视剧只需要3个月,原定6个月的拍摄周期拍成了333天;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来完成制作,想必是他作为总制片人的野心和乐趣。原本100多集的素材,最终剪成了80多集正片,想必是他为了追求质量、不惜成本的游戏。
  吴秀波说他在拍毕业大戏的时候才会如此任性,这样时间成本大,“但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情地创作一部戏。”他谈及拍摄进度慢的原因时说,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导演、演员一起沟通剧本,在现场走戏,“我们争取把戏走到每个演员对自己角色的态度和立场都非常清晰,才进行拍摄。”
  最近很少听到他在采访中侃侃而谈,也更少听到他对于这部戏的声音。从总制片人、总监制,到如今在《军师联盟》的片头字幕只留下“戏剧监制”的署名,他只是在做着他最在乎的戏剧。而如今最好的结果已呈现荧幕:他费劲心力做的这部三国题材大剧,其实是一部打着历史剧的幌子、故事紧凑好看的“美剧”。
  情节紧凑故事好看 用历史事件结构新戏剧
  《军师联盟》开篇就惊喜不减,争议不断。第一集的“月旦评”,突显“匹夫抗愤,处士横议”的激昂士风,代入感强烈外顺带着为文史迷们推普一把。开篇巧妙地引入历史上的“衣带诏”事件,此事的真伪仍存在疑问;二是许还山演的华佗,透着仙风道骨,但是转眼就被曹操杀了。有人说杀早了,这时候曹操还没有发动官渡之战,华佗还没来得及给关公刮骨疗毒怎么就挂了?这两个问题,史学家们都仍在争论不休,尚无定论。
  该剧将“月旦评”与华佗之死放到整部剧的开篇,用心可见一斑,就想将此作为药引子,快速炸出故事冲突。对此,吴秀波坦言他刚看到剧本时,也曾咨询过编剧:“关于华佗给张春华做剖腹产”是不是成立?在他看来,“编剧创作剧本四年,远非一个平常人听到一个话题查一下百度的功课所能及,她是做了非常详尽的功课的。”
  戏剧有戏剧的要求,这些情节的铺陈都是为了迅速推动司马懿出仕,并建立司马懿与杨修在前期的对峙结构。更有剧评人对此评价:不按演义和志走都不是问题,建立一个智商、情商自洽的新世界更了不起。
  教科书式演技炸裂 众戏骨现场飙戏
  《军师联盟》中第7集的“鹰视狼顾”,这一场由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与于和伟饰演的曹操之间的对手戏,已被评为“演技派神级教科书”。更有评论说,这是吴秀波、于和伟两位戏骨之间的巅峰对决,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自带潜台词和弹幕。
  剧中,曹操久闻坊间盛传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召见他,想要查验。司马懿恭敬伏地,小心翼翼,不料却在告退转身之际,曹操有意抛出一斛棋子,棋子落地惊得司马懿一回首,眼神里锐利、阴鸷、城府在一瞬间表露无遗。吴秀波的这一眼“鹰视狼顾”,令人毛骨悚然,弹幕满屏都是“演技炸裂”“演技爆棚”。经他这一演绎,令许多并不熟知三国典故的观众也变得对“鹰视狼顾”了然于心。
  而曹操同时悄然回头,在一瞬间捕捉到了这一眼“鹰视狼顾”,曹操的眼神也经历了细致的变化——惊讶、了然、猜忌、杀心、释然、大笑、惜才、防备。剧中司马懿为不出仕不惜折断双腿,手段、城府都远在常人之上,眉毛一挑就计上心头,却被曹操轻易地看到了他的本性。吴秀波的司马懿高深莫测,于和伟的曹操霸气外露,两位“老戏骨”满满都是戏。
  与之前出演刘备时的内敛低调不同,于和伟演的曹操霸气十足、个性张扬,一代枭雄的形象呼之欲出。曹操前两集的风头甚至盖过谨小慎微、锋芒未露的司马懿。
  面对这个评论,吴秀波乐了,说于和伟在前期最快进入角色状态,激励得一众演员都在拍摄现场飙戏。“他曾经出演过新《三国》里的刘备,所以让他在同一个戏剧环境中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觉得或多或少对他的表演是一个考验。但是很感激他在戏里塑造了一个如此优异的角色形象。”吴秀波跟于和伟已经合作过四部戏,“彼此在朋友的层面上都不陌生。跟他搭戏非常畅快淋漓,这对于演员来说是非常愉悦的享受。”
  《军师联盟》是吴秀波炒的一手“好菜”:用历史故事,演员的表演,强劲的节奏,清晰的人性和温暖的态度,讲述了一个全新的“三国”。其实他讲的哪里是历史故事,分明只是他想讲的一个故事。无关乎于时间成本,无关乎于历史成败,他在乎的只是他所迷恋的戏剧。
  当问及这部剧的精神所在,吴秀波说看戏,看完戏再说戏。剧中司马懿在河边捡到一只小乌龟,取名“心猿意马”,带回家养着,据说它会活得跟司马懿一样长。乌龟,像极了司马懿在前期的隐忍。那么后期的司马懿,他又将如何讲述?虽然还没有看到剧的结尾,相信吴秀波在后面一定还藏着什么尚未表达的态度。直到看见戏的终点,他拍的究竟是唐三藏还是孙悟空的故事,目前恐怕只有他的心里最清楚。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军师联盟》曹操谢幕 于和伟收获空前人气 | 北晚新视觉
《军师联盟》曹操谢幕 于和伟收获空前人气
日讯,七年前,曾在电视剧《新三国》中成功饰演刘备的于和伟,在江苏卫视热播剧《军师联盟》中再饰曹操,竟超乎想象的璀璨夺目。昨晚的剧集中曹操谢幕,他离世前登台舞槊、吟唱《短歌行》,一人气概足以压千军;临终病榻前悔过不应让曹植争夺君位,布置身后事,又显出情感丰富的一面。几乎每一场戏,于和伟的表演都细节丰富,或令人印象深刻,或使人为之动容。
尽管在这部80集长剧中,曹操仅出场23集,但于和伟却收获了空前的人气,令曹操成为播出至今的目光所聚。于和伟让人几乎忘了他曾饰演过刘备,而较之《新三国》中陈建斌饰演的曹操,于和伟版亦有着明显区别。他站在历史高度顾视曹操,选择了“矛盾”而非“疑嫉”突出表现。接受采访时,于和伟解释:“曹操在与士族的相处上有性格矛盾,他对汉臣代表的士族思想依赖又恐惧,欣赏又戒备,他们之间的博弈颇为精彩。”
每演一个角色都会深挖
《军师联盟》播出之前,几乎很难想象于和伟能如此成功地演绎曹操,毕竟他饰演的刘备已是珠玉在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且刘备与曹操性格迥异,一内敛一张扬,而于和伟脸型尖削,外形、气质都与曹操的传统形象想去甚远。但于和伟从没怀疑过自己,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表演的最大的魅力是差异性,没有一定的模式。”邀之饰演曹操的吴秀波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在吴秀波看来,于和伟是一个好演员,一个好演员的优势就在于他像一只空杯子,随时可以把之前的角色倒掉再装满面目迥异的新角色。
于和伟是三国迷,他还曾经在一部名为《曹操》的电视剧中饰演荀彧,但这些经历不仅没干扰到他,而是令他更熟悉这段历史以便更清晰地体味出人物之间的区别所在,才有了更为准确的表演。于和伟告诉记者:“刘备喜怒不形于色,曹操是真性情。其实,我演每个角色之前都会深挖,为刘备做功课时我已经研究过曹操。这次,我就是把于和伟放进曹操,并没想着如何区别,就想着如何和曹操沟通,找到于和伟与曹操的共通点,然后慢慢放大,让自己成为角色。这样我就会忘了刘备,让自己成为曹操。当你把基础做好,区别自然就有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除此之外,于和伟坦言在细节上需要不时提醒自己,比如刘备很正统,汉室正统,他不会斜着看人,但是曹操可以。曹操的沙哑声音也是经过塑造的,为了区别于刘备,并带有年龄感和曹操的特质。
晚年曹操是于和伟表演起来最具难度的部分。他解释:“因为我的年龄跟老年时的曹操有距离,我要体会他那种人生况味的东西,我要真正地安静下来去思考。怎样才能演够,又不演过、不演急了,也不能演不够。”这两天播出的剧集中,老年曹操丝毫不显突兀,表演收放自如,无论是庙堂之上吟唱《短歌行》的慷慨大气,还是临终前复归人父人夫的温暖平和,都足以令观众动容。如此成功地演绎曹操,于和伟也归因于好剧本和全体主创所付出的心血,他表示自己的三国情结依旧,“假如有一天,又一个三国题材的故事拿过来,只要是故事好,哪怕让我再演一遍刘备我依然不排斥。反过来,诸葛亮,孙权、甚至张飞、关羽,如果编剧写得好,足以打动我,足以让我能够跟角色有共鸣,灵魂上有沟通,就都可以尝试。”
对曹操是真爱
很多三国迷都仰慕曹操,曹操亦是于和伟的最爱,自幼看小儿书时他就喜欢曹操杀伐决断的真性情,如今从演员的角度体会,曹操更是丰富。“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文学家,性格也是矛盾体,有儿女情长,有粗犷,有细腻。很有威严,也有泼皮无赖的时候,这是个矛盾的人”,于和伟说。因为《军师联盟》并不讲全本三国故事,而重在司马懿,于是他突出放大了曹操的矛盾性格,把曹操与司马懿的关系解读为曹操与士族汉臣之间的相惜相杀。于和伟看来,曹操是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但在与士族的相处上暴露了性格矛盾。他把曹操比做“汉朝CEO”,“易中天先生说,曹操不称帝,可能因为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曹操是很有高度的,他要用文人,同时又看不上他们的士族思想。他不是在意群臣怎么想,而是因为群臣的思想和自己有矛盾,而他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输下去。”
剧中有多场戏曹操与司马懿对弈,于和伟理解每一场都有寓意,“曹操和司马懿的关系,就是曹操对汉臣的关系缩影。曹操惜才,同时根深蒂固地对士族思想不认可,他依赖司马懿辅佐曹丕,又担心儿子继承不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会对司马懿说:‘你聪明,聪明的让我想杀你而杀不了。’”在这一句台词里,于和伟读出了曹操对司马懿的依赖与欣赏,恐惧与戒备,深思熟虑过后,他饰演的曹操亦是鲜明通透。
言及拍戏时印象最深的事,于和伟表示,“是时间长。”有一场戏,他拍了一天已是惊讶,而在他杀青后,听说有竟然还有两天只拍了一场戏的情况,“为什么会拍这么长时间?我看到的是主创团队都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想不留遗憾,这让我很尊敬。大家经常为了一场戏讨论几个小时甚至一个上午,我们都化好装,坐在那里讨论,全讨论透了大家才开机去拍,这个时间成本很昂贵”。
于和伟坦言,近几年来荧屏流行的玄幻仙侠剧,制作上只看明星、偶像脸,他一度很困惑,而参与《军师联盟》令自己重拾初心,“想太多会困扰自己,那么只要认认真真地,踏踏实实演戏就好啦。这些话我也想跟那些小鲜肉们去说。别忘了最初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是想做一个演员吧?我也很喜欢你们,你们要想去塑造人物的话,就要努力地让自己成熟,变成一个演员。”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金力维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vip.sina.com
工信部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军师联盟》有无还原历史?真实的司马懿竟这样……_网易娱乐
《军师联盟》有无还原历史?真实的司马懿竟这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军师联盟》有无还原历史?真实的司马懿竟这样……)
剧照,吴秀波饰司马懿。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记者 张曦 宋宇晟) “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操曾对亲族如此评价司马懿。就由《三国演义》改编的诸多影视剧来看,身为军事家、政治家的司马懿很少被提及。但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却首次以司马懿为主角,来还原三国故事。
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军师联盟》,在豆瓣的评分为8.3分。有网友夸赞是“良心剧”,因为服装道具都非常得考究,就连司马懿拜见曹操的礼仪都十分严格,另外也有网友吐槽称是男版《甄嬛传》,“一群男人心思细腻堪比甄嬛”。
曹丕和司马懿(剧照)。
在《军师联盟》里,吴秀波不仅是司马懿的扮演者,还是该剧的监制。在他看来,影视剧的乐趣无外乎三个层次——有趣、突兀、合理,“我们这部剧就本着这三点来创作”。
剧中,第一个让人突兀的点就是华佗给张春华做剖腹产手术。这一段在历史上并没有史料记载。
吴秀波早前受访时也提到,最早也怀疑是否成立,“这个剧本编剧创作了四年,做了非常详尽的功课。而且,戏剧有戏剧的要求,我既然选定了编剧,就相信他们对戏剧的理解”。
司马懿和张春华
此外,针对司马懿的“妻管严”,吴秀波称这样的设定更符合女性观众的视角。对于剧中养宠物、晒书、教子等桥段,他说:“剧本就让真正的历史学家来完成故事层面的创作,大故事是绝不违背历史的。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现还需要更戏剧化,并让观众接受,甚至孩子都可以看,所以我们让这种大的历史背景融入了家庭氛围当中。”
北大艺术学院仲呈祥教授则在某论坛上,对该剧赞不绝口,“这将是一部在中国三国题材电视剧创作当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作品”。
司马懿(剧照)。
他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尊刘尊汉贬曹”,但《军师联盟》却通过司马懿的故事,还原了曹操的性格,“这是一个崭新的曹操,一方面他为统一大业不择手段,一方面他也有真实的情感走向”。
剧中曹操的扮演者于和伟也提到,曹操是性格矛盾体,“他其实很爱惜人才,我觉得他有杀伐决断,也有儿女情长,有粗狂,也有细腻。很有威严,也有泼皮无赖,是个情感丰富的人”。
接拍《军师联盟》,对导演张永新而言“压力山大”,“大家都知道前有‘老三国’‘新三国’,我们也渴望有新的突破,创作初衷是想带有温暖历史主义色彩”。
司马懿(剧照)。
对于剧中的造型,导演张永新近日受访时提到,为保证真实性,剧组就连衣着和礼仪都非常考究,“古代男子行礼和女子行礼手位不一样,男子右手在下,女性要反过来,这套逻辑在执行葬礼的时候不行,必须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男性是反过来的”。
“再比如:汉代朝臣见皇帝不是明清时期的三拜九叩,而是四拜。司马懿和曹操出使东吴回来,问曹操对这件事的态度,司马懿只是做了四拜,完全所谓对皇帝的态度,像这样的细节,都是请教专家帮我们严格审查礼仪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
《军师联盟》剧照。
电视剧毕竟是历史的二次创作,真实司马懿是啥样的呢?
有关司马懿的生平记载主要集中于《晋书•宣帝纪》。《三国志》中的《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也散见关于司马懿的记载。
司马懿出身于高官家庭、天资聪颖,但生逢乱世。
和电视剧不同的是,司马懿不愿被曹操招揽并非压断自己双腿,只是装病。而且为了不被曹操发现,司马懿妻子张春华还杀掉知晓秘密的婢女。
虽然这件事情让司马懿开始看重张春华,但两人的关系并未像剧中那样温馨,史载,后来司马懿宠幸柏夫人,甚至曾称张春华“老物可憎”。
《晋书》虽未记录司马懿有什么样的谋略,但根据历史环境完全可以推测,他必然参与了当时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夺嫡之争。直到曹丕去世、曹睿即位,司马懿逐渐显露锋芒。
公元230年,担任大将军的他,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一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司马懿都处在对阵蜀军的最前线。这期间,双方互有胜负,诸多史料中的记载也不尽相同,相关情节也成为小说家的素材,真伪难辨。
《军师联盟》海报。
公元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辽东公孙渊。城破之后,司马懿大开杀戒。《晋书》载,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并堆叠在一起,也成为他嗜杀的佐证。
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齐王曹芳年仅八岁,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但仅仅十年后,司马懿就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死同受遗诏的曹爽,并夷其三族。同年,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
公元251年,司马懿在洛阳去世,谥文贞,追封相国、郡公。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军师联盟》几处与历史不符的硬伤,你注意到了吗
最近,《军师联盟》的开播引发了诸多三国爱好者的热烈讨论,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笔者也认真观看了相应剧集,觉得《军师联盟》的剧集中确实存在诸多与历史不相符合的情节,虽然不能算得上市中规中矩的历史正剧,但其在某些人物,诸如荀彧、荀攸、郭嘉、钟繇等一班曹魏老一代谋臣的解读和演绎上还是较为精准的,同时,该剧在情节的杂糅和虚构上也并非毫无头绪的空穴来风,亦有其道理。故而笔者认为,《军师联盟》是一部“历史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作品。
一、盘点《军师联盟》几处与历史不相符的情节
第一,时间线索混乱,出现了将各个时间段事件杂糅的情形。首先是曹操进爵魏公、魏王以及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的时间。根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董昭等谓太祖(曹操)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荀)彧。”亦即公元212年,曹操想要进爵魏公,而后遭到荀彧的反对,故而搁置,是年荀彧逝世,次年,即公元213年五月丙申,根据《三国志 武帝纪》的记载“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曹操)为魏公”。之后到了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根据《三国志 武帝纪》的记载“天子进公(曹操)爵为魏王。”而次年,即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根据《三国志 文帝纪》的记载,曹丕被“立为魏太子。”因此,这一条主线的时间顺序是,曹操进爵魏公(213年)——曹操称魏王(216年)——曹丕被立为魏太子(217年)。故而,剧中跳过了进爵魏公阶段直接进入到了魏王阶段。
其次是关于荀彧、崔琰活动时间的问题。史载,荀彧于公元212年,即建安十七年逝世,次年曹操才进爵魏公,公元216年,即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才称魏王,而此时荀彧已经过世数载。故而荀彧是不可能在在世的时候称呼曹操“大王”。而崔琰则是在公元216年因为几句评语而获罪,《三国志 崔琰传》载:“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故而曹操震怒,先处罚崔琰令其做徒隶,后赐死。崔琰之死距离荀彧之死已有数年时间,故而剧中所描述的二人合力相助曹丕为魏王太子的情形亦不符合历史。
第二,荀氏家族并未未卷入立嗣。上述所言,荀彧逝世与公元212年,而荀攸则于公元214年逝世,崔琰于公元216年被赐死,而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则在217年,虽然距离崔琰离世时间尚近,但二荀此时确乎逝世已久,因此是不大可能参与到其中的。故而,二荀和崔琰协助曹丕登位并非历史事实,而是艺术演绎。
第三,将历史上有关贾诩的内容转移增加到司马懿身上。《军师联盟》的主角是司马懿,但是历史上司马懿正式出场的时间并未像剧中那样早,虽然司马懿和陈群等确实在历史上组成了“太子四友”,协助过曹丕击败曹植,夺取太子之位,但司马懿的作用并非是剧中所言举足轻重。有些剧中司马懿交给曹丕的方法也非历史上司马懿的手笔。最典型的是,剧中,司马懿告诫曹丕“不违子道”,这实际上是曹魏谋士贾诩所教,而非司马懿,《三国志 贾诩传》记载:“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而根据正史,曹丕上位太子,很大程度上亦是贾诩帮衬而非司马懿。而剧中确乎有将贾诩的诸多事迹转移增加至司马懿的身上。
以上即笔者所认为的几处较为重要的历史错误,当然,《军师联盟》的历史错误远非这几部分。但是,既然是艺术作品,那么也应该允许其有所改编、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而在笔者看来,《军师联盟》在相关情节上的改编也并非天马行空,亦有其依据。
二、《军师联盟》相关情节设计的合理之处
《军师联盟》虽然不是历史正剧,但其确有精彩之处,其对相关情节的设计和重构,虽然打破了历史的本来线索,但亦能自圆其说,给予观众思考。在笔者看来,《军师联盟》的合理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符合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在笔者看来,典型的片段即荀彧与曹操的最后诀别以及荀彧在见到空食盒后的反应。在荀彧与曹操最终诀别时,荀彧有这么几句声泪俱下的台词:
“臣二十年前追随明公,就坚信明公会匡扶汉室、拯救黎民,二十年过去了,臣左右支绌、苦心维持,小心翼翼地拿捏着这尴尬的分寸,指望臣的理想和明公的志向可以并存。可是今日,臣简单了。今日臣,只能回答,失望二字。”
“当初明公奉迎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共同起誓永为汉臣,可是今日的明公还是汉臣吗!”
这里很好地运用了艺术手段,还原了荀彧在曹操欲进爵魏公时的无奈、心酸甚至于悔恨,这样的台词描绘是精准的,表现了荀彧此时矛盾的内心,事实上,亦符合《三国志 荀彧传》荀彧反对曹操进爵魏公时所表达的“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而荀彧见到曹操所赠空食盒时,一句独白即:
“出仕三十年,荀彧今日终无汉禄可食。”
很巧妙地解读了空食盒的具体含义,堪称一绝。
第二种,是将类似人物的事迹进行重叠组合。在笔者看来,典型就是将贾诩和司马懿的形象和参与的事件柔和起来。不难发现,在《军师联盟》的前半段,尤其是司马懿和曹丕的对手戏中,许多对话都是历史上贾诩所教给曹丕的(最为形象的即上述例子),而贾诩和司马懿二人在为政处事上,确乎有相似之处,都擅于隐忍、深晓明哲保身,而后世对二人的评价也是颇具争议,故而《军师联盟》有意没有设计贾诩的形象,是否是觉得司马懿和贾诩二人类似,故而将两者形象融合。以至于观众在看司马懿时隐约也有贾诩的影子。虽然不符合历史,但由于二人个性类似,合而为一也未尝不是一种智慧的融合和大胆的尝试。
第三种,根据共同的利益诉求,杂糅不同时间段的事件。在笔者看来,典型的事件即荀彧和崔琰联合协助曹丕登魏王太子位。这个桥段是历史上没有的,但是曹魏内部分为汝颖集团和谯沛集团两大阵营则是确乎有之,而曹植的属官丁仪则属于谯沛集团,曹操是谯沛曹氏、夏侯氏的领头人,其之所以想要扶植曹植,也有希望扶植自己家乡势力的私心。而崔琰虽然不是正统的汝颖集团,但是清河崔氏亦是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不敢说有共同的道德追求,但是最起码是有共同的利益诉求的,因此,剧中表明上荀彧和崔琰的合作是因为二人共同的信念和理想,实际上背后还隐含这世家大族的共同利益诉求。因此,设计这样一个情节从历史上看,亦有合理之处。
三、《军师联盟》所表达的
那么,《军师联盟》既然不按照传统的手法,而采取了其与众不同的叙事方式,其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军师联盟》播出半部,所想宣扬的大抵有以下几点:
第一,讨论任人的标准。这在第一集月旦评的开场以及司马懿和杨修的辩论中就隐约有体现,之后又转移到了郭嘉和荀彧对曹操立嗣不同的态度,当然,以上的桥段历史上都没有记载,而《军师联盟》花费这么大的经历所要表达的应当也是对于用人标准的讨论,即到底是以长(旧的立法)合理,还是以贤(新的秩序)合适,虽然剧中以曹丕为代表的立长派获胜,但也并不能说明该种方式即为最优方式,标准孰优孰劣还是有待后人评说。
第二,弘扬一种坚守。这主要是通过荀彧和崔琰两个角色的塑造表达出来的。荀彧其人出身颍川荀氏,后既是家族领袖又是士林领袖,且其长期坚守匡扶汉室的理念,因此,当形势发生了变化时,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于是在剧中,他说到:
“我弃袁绍而投明公,那是因为在万古长夜当中,哪怕是一盏微弱的光芒也会让你身不由己地追随这光芒,至死方休,而明公就是这光芒。可是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天下大乱未止,而人心的初衷却是渐行渐远,你说,我这一生,到底成全的是什么?”
而这种坚守最终使得荀彧和曹操分道扬镳
就如崔琰在剧中所说:
“荀令君不在了,一个时代因他而结束了,许多人的希望也因他而结束了。”
而荀彧身上的,正是一种士人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暂时尘封,但是却能够引发后人的思考。
而剧中崔琰下狱后昂然赴死,他也说到:
“我们这代人,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了,后世说我们愚忠也好,迂腐也罢,总得有人去做吧,哪怕是一点光,也要给后来者照个亮”
所要表达的也是不愿意因为形势的必然改变而舍弃最初的信念。
而如荀彧、崔琰之流,正史上中正平和、光明磊落,汉末士族的铮铮之铁骨、郁郁乎品质,于影视剧中亦不乏对信念的坚守和勇敢担当,此亦是当代知识分子所应反思和追求的。
《军师联盟》的剧集业已过半,至此,曹魏的第一代谋士已经基本谢幕,令笔者感到遗憾的是,有些重要人物如刘晔、蒋济等能和司马懿有对手戏的角色并未出现。那么,该剧最精彩的部分是已经完结还是仍有精彩继续,《军师联盟》对之后的故事如何解读?荀彧的时代结束,接下来的时代又该是怎样的?笔者认为还需拭目以待。
配图源自影视剧《军师联盟》
历史堂官方团队原创作品 文:陈思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师联盟符合历史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