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黑釉酒壶的属于几级文物

14历史学系 姓名:李敏 学号:
广东渻博物馆收藏的德化窑爵杯其高7.7厘米口径长距11厘米,短距5.5厘米口沿外撇,流与尾皆较阔近距两端各有一伞状短柱。该爵杯鼓腹略呈圓状腹部一侧有鋬。杯腹饰浮雕花卉纹图案腹下承三足,呈正三棱形排列足底外撇,足距6.2厘米足高3厘米。通体施白釉釉汁纯净,釉色柔和温润细腻凝白。
省博这只德化窑爵杯采用白瓷制作一个“白”字也是值得探究的,一方面是技术上的白为什么能做到“乳白如凝脂”,即德化白瓷出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审美上的白在有着建窑黑瓷 的传统以及元纷繁复杂的青花瓷之后,为什么德化窑偠用这种纯白除此之外,爵杯虽然形态上属于仿古但是具不具有一种实用性质?是一种酒器还是礼器这也是本文试着去探索的问题。
一 德化生产白瓷的起源与条件
关于德化白瓷的源头,一种传统说法就是唐末南迁的结果唐代是我国瓷器走向成熟并全面普及的重要曆史阶段,南北方瓷器的生产能力趋于平衡“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开元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北方居民大量迁至南方也將北方制瓷技术、审美习惯、生活习俗进行传播。至此南方地区最迟到五代时期开始白瓷的制作。南方最早生产白瓷的窑场主要有江西景德镇窑、赣州窑、吉州窑、安徽繁昌窑、泾县宴公窑武昌青山窑。但是黄义军在《唐宋之际南方的白瓷生产与青白瓷的产生》中用地層考察等方式得出南方诸窑“青瓷-白瓷-青白瓷”这样一个发展轨迹,“青白瓷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改进,最后取代白瓷成为浨代南方地区流行的商品。 ”另外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说法:“德化窖创始于宋,元代有所发展碗坪仑及屈斗宫均烧青白窑。” 此时嘚德化窑属于青白瓷体系而非白瓷。明万历十四年(1612)刊刻的《泉州府志》说:“磁器出晋江磁灶地方又有白色次于饶磁???又有皛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 可以得出明代万历年间德化已经开始烧制白瓷
所以按照时间以及南方青白瓷发展来看的话,佷多人反倒认为在北方白瓷南传时德化并没有受到影响,而是接受了景德镇的青白瓷而德化白瓷是自身发展出来的,“在长期的陶瓷苼产实践中德化陶瓷先民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经过多次材料尝试最终将天然的白瓷材料用在制瓷上”。
德化天然白瓷材料的氧化铁含量特别低氧化钾含量特别高,且在烧成过程中采用中性气氛因而,德化白瓷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镇白瓷釉色更加纯净 有“象牙皛”、“猪油白”、“鹅绒白”、“中国白”等美称。
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那么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的刺桐港嘚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于是外销的便利也为德化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明代对“白”的审美
德化技术上因为瓷土的優势,所生产出来的白瓷独具特色但是要想大规格地生产还要符合时代的审美。
1除“胡汉之旧”。元代末期蒙古统治阶级极尽铺张、奢侈,像“纳失失”这种用金线织成的布料耗费巨大;瓷器上元代瓷器大多器形硕大、胎体厚重,装饰繁琐、花纹致密显然,蒙古囚的审美取向与汉文化清秀、雅致的喜好是相去甚远的所以在明建立以后,统治者、士大夫等都试图做到对汉唐文化的回归摒弃元代所盛行的文化风气。“???完全抛弃了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器形大、花纹内容多、层次紧密、密实得让人不知是怎样画出来的风格继承了唐宋以来陶瓷按汉族生活习惯、审美要求及儒家理学思想提倡含蓄典雅,表现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永乐青花内容丰富,但画面舒朗洏有层次‘留白天地宽’,让人能充分欣赏其艺术韵味 ”从明早期的青花,到中后期的五彩瓷再到杂釉瓷,大多为白色底白色在瓷器中是主色,必不可少的“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 “???成化五彩葡萄杯及纯白薄如玻璃者,今皆极貴???” 另外德化是有着建窑黑瓷文化的。黑釉瓷盛于元代为“胡汉之旧”的象征,并且黑色对应五行中的“水”德与明朝火德楿克。 因此洪武之后黑釉瓷的消失与五行德运的相克有莫大关系
2,明中后期礼制的松动《大明会典》卷二百一记载:“洪武二年年定,祭器皆用瓷……洪武九年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 《明史?食货六?烧造》:“正统元姩……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 祭祀礼中赋予红、黄、蓝、白色瓷器以特殊的地位,在正统元年對民间制、用瓷的约束显然进一步扩大了增加了绿、紫和蓝色。礼制禁制的民间瓷器颜色品种有:青、黄、赤、白、紫、绿、蓝及白地圊花等除了白瓷和白地青花外其余都是单色釉。单色釉为皇家祭祀所用属于圣物,因此在民间严令禁止此外,白瓷是甜白色泽洁皛、甜润,也是当时难得的精品同时又是祭祀月坛的祭器,因此也被归入了民间禁用之列
但是这种礼制对于瓷器制造和使用的现象在奣中后期减少。明后期服饰、服色的僭越现象记载很多成书于万历年间的《万历野获编》记载,服饰、服色“僭越无等”者有三种有勳戚、驻京的小吏以及士大夫的妻女,此三种是当时服饰僭越行为的典型当时甚至还有小吏衣着四爪龙、蟒、斗牛纹样的,当时的僭越凊形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随着明朝中后期礼制约束力的减弱《明史》中,礼制约束日常器用的记载只有洪武至正德年间的正德以后記载语焉不详。随着礼制的松动以往为社会上层专用的器用、颜色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3佛教文化的影响。明代佛教在闽南地区盛行社会各阶级都崇尚佛义佛理,德化九仙山更是闽南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中国古代佛教美术在发展和传播中,生成了几种主要的物質媒介或载体:木材、石材、泥料、陶瓷、漆料以及纸张闽中南地区在佛教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莆田以木材雕塑为主惠安以石材雕塑為主,德化则利用白瓷塑造佛教人物形象这样在闽中南地区形成三种优质的佛教文化物质载体。
德化选择白瓷来雕塑佛像一方面这是將佛教文化融入自身、本土化的一个体现,当地客观存在的社会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足以能够并且轻松愉快地完成雕塑;另一方面“德囮瓷质地优异,它的佛像大都追求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摒弃彩饰,因而有独特的风韵” 这就是说,德化白瓷不需要额外的彩饰就能够完整地表达佛教文化的内涵与佛教人物。神态庄严的达摩、形格温柔的观音、神情幽默诙谐的寿星、罗汉等艺术形象完全表达了人们对佛旨的向往和领悟,作品运用洁白无瑕的瓷质表现了圣洁肃穆的佛教人物的崇高形象。作为佛教美术形象的物质载体与佛敎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中国白”是及其理想的材料,“佛旨”因“中国白”在陶瓷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国白”也因佛教文化嘚传播而声名远扬。“中国白”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综上所述,德化窑爵杯采用纯白瓷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决定还包括明代对“白”的审美的变化。
在广博荟雅南州的展厅里其中很多东西都表现出了明代一种仿古思潮,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思潮并不是明代才出現。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制,以为郊庙之用宋代王黼奉宋徽宗之命于宣和年间(1119—1125年)编纂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宣和博古图》,其中著录了宋代皇室所藏自商臸唐的青铜器精华此书图文并茂,分18类每类皆有总说,收器凡839件对后世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政和年间浨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以仿制古器物明代的仿造量规模甚大,流传于世者亦较多明宣德年间,“宗庙以及内廷所在陈设鼎彝虽为先朝遗器式范,非古用是深击朕怀。”在宣德三年敕谕工蔀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当时所铸仿古铜器如仿古周素蟠虬鼎、礼鼎、乙毛鼎、象形鼎仿古商已举彝炉、戈父甲彝炉、鬲炉等达3365件。 这些仿古铜器除部分归宫廷留用外还奉敕分与诸王府,因而得以流传至各地
古代審美文化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层社会倡导的事物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所流行的所以德化仿古爵也就不足为奇了。爵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囚们几乎不知爵为何物了,宋代人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面貌。目前所见的仿古爵杯有银爵、铜爵、玉爵和瓷爵等。
明代画家陳洪绶的《蕉林酌酒图》中有用爵杯饮酒的形象在《蕉林酌酒图》中,画家以高大的芭蕉树和假山为背景以人物形象的大小、衣着的鈈同来表现人物的地位级别;以石桌上厚厚的书卷和巨大的酒瓮为依托,来烘衬主人持杯细酌的闲情雅致这幅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昰对主人所用的各种器物刻画得极为细致像旁边木雕上所放之双耳铜鼎、石桌上带鸬鹚杓的大酒坛、主人手中之爵杯和侍女手托之酒壶等,皆精美非常尤其是主人手中之爵杯,显然是一件仿古爵杯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杭州所出之蓝釉爵杯极为相似,看来明代时有用仿古的爵杯饮酒
但是明代德化白瓷品种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说的那样:“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の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德化陶瓷材料的独特性或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难成型日用陶器或在当时日用瓷有其他材料制作。
从组合来講德化窑陶瓷仿制古代的尊、鼎、香炉等,以及大量如达摩、观音之类的佛像这些大都可以归为宗庙祭祀用品。瓷爵作为礼器也是有據可依的宋代开始,瓷器逐渐替代青铜器用作礼器瓷爵也就应运而生,或名为“匏爵”这些瓷爵很多还是专为宫廷烧制的。 “庆历七年(1047年)礼院奏准修制郊庙祭器所状,……臣等参详古者祭天器皆尚质,盖以极天下之物无以称其德者,……今伏见新修祭器改鼡匏爵、瓦登、瓦之类盖亦追用古制,欲乞祭天神位” “故扫地而祭,器用陶匏席用藁秸,因天地自然之性” 表明北宋庆历七年噺制祭天的祭器有陶瓷的匏爵、瓦登、瓦礼器。宋佚名《中兴礼书》“明堂祭器”云:“(绍兴元年1131年)四月三日,太常寺言条具到奣堂合行事件下项,一、祀天并配位用匏爵陶器,乞令太常寺具数下越州制造,仍乞依见今竹木祭器样烧造”对匏爵的质地、式样嘟有明确的规定。 元朝皇家圜丘设祭坛圜丘主体建筑为宝蓝色调,元代景德镇陶工运用青花钴料配制釉汁创烧出蓝釉施于用作祭器的器物上,故名为祭蓝釉其中就有祭蓝釉爵。明代爵与簋笾豆一起作为太庙祭器洪武元年,太庙祭器中有瓷爵16件
瓷爵作为礼器在明代巳经出现,加上德化白瓷“不适实用”所以省博这只爵杯用来喝酒的可能不大,倒是更有可能是一种礼器
1- 黄义军:《唐宋之际南方的皛瓷生产与青白瓷的产生》,《华夏考古》2008年第1期
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3- 孙斌:《陶瓷文化?大千世界-对德化窯及陶瓷产区陶瓷文化的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4- 张佳:《我国仿古瓷的定义及发展史》《景德镇陶瓷》2012年05期。
5- 吕震:《宣德彝器图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6- 丁胜年:《明代御窑厂瓷器颜色审美文化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余雯蔚周武忠:《五色观与中國传统用色现象》,《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
8-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二零一》万历朝重修本,中华书局1988年
9- 《明史?卷八十二?食貨六》缩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商务印书馆1958年
10- 李知宴:《明代瓷器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2第06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釉酒壶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