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足采精女贼1–4(全集,张恭李住的那一版)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剑三书籍合辑(壹)……[有人想要,自己搬。
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在哪里扒的了。那天有人说佩服我读完剑三能入手书的能力。其实我只想说:我是因为无聊= =#
于是,有谁和我一样无聊的也可以去读。
这个是我的资料贴存档,至于谁整理的……我真的不知道了。。。。于是,要是有作者来认领的话,欢迎……
当年杭州西湖畔,有一老字号生药铺,名唤【济世堂】。门面不大,药材品种却十分齐全。所有三千药料,八百丹方,都能在这里配齐。故而整日顾客盈门,门庭若市。店主姓何,只有一女,曾经有过一桩异事发生在她身上。  十三岁时,随女伴进山采药,走失迷路,独自在山间寻道行走。忽见东峰下站立一老人,神态飘逸。何姑娘感到非常奇异,便上前参拜,请老公公指路。
&老人慈祥地说道:『小姑娘,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深山里来了,饿了吧?我这里有一鲜桃,你先吃了充充饥,我再告诉你怎么出山。』  这姑娘接过桃子,立觉有一股清香扑鼻。正好腹中饥饿,恨不得一口吞了下去;但她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姑娘,只把鲜桃吃了一半,就舍不得吃了;想把那一半带回家去,让父母也尝尝鲜。不料,一失手,桃子掉到地上竟找不见了。她只得背上草药,按照老公公指引的道路,回到家中。
&说也奇怪,打从吃过那半个桃子之后,她肚里再不感到饥饿了,而且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身体也觉得轻松了许多。走起路来,像飞一般快。每天早晨上山,天还不黑,就采了满满的一蓝子草药回来。还时常采了很多山果给父母吃。且变得更加聪明伶俐,通晓世事。
&再说这药店,一日来了位道人,口称买药。伙计问他要什么?道士答道:『我要配一付家和散,又要一剂顺气汤。再要一盒消毒丸,还要长生不老丹。』
  一听道士要这么些怪药,众人面面相视,不解其意。店主应付不了道士,便附耳小伙计,让他快上楼去把小姐叫来。  何姑娘来至店堂前,彬彬有礼地作一揖,问道:『仙长来小店,需买甚么药?请讲!小女子这里伺候了。』道人又重复叙说了一遍,何姑娘洗耳恭听。待道士把话说完,何姑娘眉毛一扬,竟爽朗地答道:『有!有!仙长所言药汤丸散,全都齐备。』
&何姑娘道:『父慈子孝是家和散,兄友弟恭是顺气汤。妯娌和睦乃消毒丸,少欲无烦不老丹。』
  几句话说得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称是。这个说:『姑娘这话一点不假。我那老母亲,就是让我那忤逆不孝的兄弟气病的。他若能孝顺父母,不惹老母生气,她老人家的病早就好了。』那个说:『俺同胞亲兄弟,本来相亲相爱。自从娶了家室,两个妇人家整日饶舌弄嘴,你非我是,争家财要田产,弄得俺兄弟之间动了拳脚,损了筋骨,伤了兄弟情分。细想起来,妯娌不和是毒根也。』
&华山险绝五岳,历来是仙家之地,传说颇多,最为有名的,当属传说玉帝之女三圣母,在蟠桃会上,与一仙童言笑无状,惹怒玉帝和王母。于是将仙童打入凡间,三圣母贬谪到华山雪映宫。
&这仙童转世投胎,到一刘姓人家,取名刘玺,字彦昌。此人聪敏异常,饱读诗书,二十多岁就中了秀才。一年,皇榜开科,刘玺上京赶考,路过华阴。闻人听说三圣母十分灵验,于是进庙求签,问问前程。
&刘玺见三圣母神像端庄,不由心生敬意。恭恭敬敬的拜过之后,又郑重其事的摇签筒。
&谁知事不凑巧,适逢三圣母外出赴宴,看门童子不敢冒然赐签。这刘玺一抽是白签,再抽还是白签,最后第三下一抽,还是白签,刘玺十分生气,便留下一首诗:“刘玺提笔气满腔,怒怨圣母三娘娘,连抽三签无灵验,枉受香烟在此方。”写罢扬长而去。
&三圣母回宫本是高高兴兴,一见墙上写的诗,不由得非常生气,连道“这狂生颇是无礼!”便召集风神雨神,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这刘玺正在路上,突然天色大变,风雨交加,让他寸步难行。他本一文弱书生,怎经得起如此的狂风暴雨,不一会就精疲力竭,倒在泥泞之中。
&三圣母本是一时之气,见他受苦,心中早已不忍,遂命众神退下,自己按下云头,到刘玺身边。这一看方知他乃当年的仙童,如今已是一个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书生,顿时心生爱慕。遂化作凡人,照顾刘玺。
9   刘玺醒来,见救命恩人乃一位妙龄女子,也是一见钟情,二人结为夫妻。此事,后来为三圣母之兄二郎神杨戬所知。
&那杨戬在天宫吃桃,随手扔核,不料却砸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二人斗起嘴来。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被唐僧误会,逐出师门,正在气头上呢。
&被二郎神一抢白,顿时翻起家底:“好你个二郎神,你说我被逐出师门,也不看看自己的妹子,思凡下界,正与凡人私会,这会恐怕连孩子都有了。”
&二郎神又羞又怒,驾起祥云直奔华山,亮起方天画戟,指着三圣母就问:“你是不是与凡人苟合,有了孩子了?”三圣母见二郎是气势汹汹,情知躲不过,便承认了。这二郎神暴跳如雷,大骂三圣母不顾羞耻,私配凡人,违犯天条,有失仙体。马上把她压在华山西峰顶上的一块大石头下面。
&再说那刘彦昌和三圣母结为夫妇,百日之后,上京考取了进士,做了洛州知县。可怜的三圣母在那块石头下,受尽各种苦难,生下一个男孩起名沉香。
&她怕二郎害了沉香,包好婴儿,写好血书,交给丫环灵芝,让她送往洛洲。
&沉香长到十几岁时,在南学读书。一天秦国舅的儿子秦官保,讥笑沉香没有亲娘,是个私生子,沉香大怒,失手打死了秦官保,跑回家去,向父亲说了闯祸的根源,刘彦昌只得讲出真情实况。沉台听后,决心到华山救出母亲,便匆匆地逃出洛州。
&当是祖师爷正在华山修道,掐指一算,得知沉香要来救母,为他的孝心所感动,心想:这是一桩义事,我定要助他一举成功。
&吕祖便亲身前往山下等候。沉香来到山下,见了祖师,急忙施礼:“请问道长,这山可是华山?”
& &“问华山做什么?” &
& “拯救母亲。” &
&“你母何人,现在哪里?” &
&“我母玉帝女儿三圣母,被舅舅杨戬压在山上的一块石头底下,故到此来救。”
&“去不得!去不得!杨戬乃是天上凶神,心毒手狠,武艺高强,你小小年纪, 岂是他的对手,劝你罢了此念!
&沉香大瞪两眼,说:“为了救出我母,那怕粉身碎骨,也要和他较量一番。”
13 & &“有志气,有志气!”吕祖向沉香说,
“如不嫌弃,我愿给你传授武艺,不知意下如何?” &
&沉香听罢,欢喜满怀,急忙跪拜师父。从此,沉香便在吕祖门下学艺。他每天起早贪黑精心学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天吕祖外出,嘱咐沉香在家好好习艺。沉香闭了庙门舞枪弄棒,用心练习。到了饭时,不见师父回来,他又练了起来。就这样练了又练,等了又等,直到太阳偏西,肚子实在饿得不行了,才去厨房做饭。
&他进了灶房,发现笼里蒸好了用面捏成的九头牛和二只虎,觉得有些奇怪,但饥饿难忍,顾不得许多,就大口吞小口咽地吃完蒸好的九牛二虎,马上觉得力大无穷。来到院中拿起平时用的武器,好象轻飘飘的很不应手。他东张西望,见墙角放——条碗口粗、八尺长的铁杵,用手一抓,不轻不重,便挥舞起来。正在这时。吕祖回来了。
& &他哈哈大笑,说:
“好了!好了!”沉香收住铁杵,双膝跪下。
15 & &吕祖对他说:
“你的武艺学成,可以上山救母。开山的钥匙在你舅父杨戬那儿放着。他有一鹰一犬,十分厉害。我赐你药丸二枚,圆的伏犬,长的治鹰,到时自有用处。”
&沉香听罢,提着铁杵,迈步上山,去找杨戬。他到了天门,看见许多天将簇拥着一位威风凛凛、
傲气十足的大神,便打躬问道:“请问大仙,杨戬在哪里?” &
&“你是何人,问他做甚?” &
& “我叫沉香,前来救母,问他要开山的钥匙。”
16 & &杨戬听了,双眉竖起,大瞪两眼,吼道:
“胆大畜牲,竟敢放肆,早早滚开,免你一死。” & &
沉香看他那股神气,料是杨戬,先礼后兵地说: “请把开山钥匙给我,以便放出母亲。” &
&“孽障!不给你点颜色,怎知我的厉害!”杨戬拿起三尖两刃刀,朝着沉香的脑前砍来。沉香举起铁杵,奋力一扬,只听哨啷一声,那把刀断为两截,上半截朝半空飞去。二郎又气又急,一声咆哮,叫来了哮天犬。哮天犬张着血盆大口,腾空扑来。
&沉香抛出圆形药丸,哮天犬张口吞下,霎时间牙关紧闭,躺在地上打滚。杨戬看见哮天犬死去,又放出神鹰。
& &神鹰双翅一展,遮天掩地,两只利爪,犹如尖刀。
&沉香又抛出长形药丸,把那神鹰的两只翅膀钉在上半空,上也不得上,下也下不来。这时威风一世的二郎神满脸紫青,头疼身瘫,扑通一声,坐在一块石头上。
&沉香向前,索要开山钥匙,他只得命天将取来。沉香一看,原来是一柄闪闪发光的月牙斧。沉香提着月牙斧,
“娘啊!娘啊!”从北峰喊到南峰,从南峰又喊到东峰,这边叫那边应。&
&“奶奶,我真的很丑吗?为什么他们都叫我丑八怪?他们都不和我玩儿,我很难过,奶奶,我该怎么办?”
&“别,别,别过来!…………爹!娘!你们醒醒,你们醒醒啊!奶奶……奶奶,你们不要睡了,醒醒啊!呜呜呜呜呜呜呜”
& &“我奶奶说了,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是她的宝贝。”
&“奶奶,他们是谁啊?怎么手上拿着刀,我好害怕……我的胭脂盒!你们这群坏蛋,那是奶奶给我的胭脂盒。”
&“你们等着吧,我奶奶今天让我爹去城里买胭脂。她说我长大了,可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不许你们说我奶奶!她是瞎子,可是她看的到我。她说了,她能看到我,我是最最漂亮的。”
& &“这有个女孩还有口气…………毒尸潭…………可以用…………”
&“头好痛……这是哪里?爹……娘……奶奶……你们在哪里,回答若兰,快回答我啊!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在水池子里?这水,好奇怪,好难闻啊。我动不了……”
& &“这女孩炼的毒尸不错…………等我五圣教毒霸武林…………”
&“奶奶,你在哪里?若兰现在变成绿色的,好难看……奶奶……我怎么办……别人更加不会理我了。”
&“不,我要找到奶奶的胭脂盒,有了胭脂盒,我就会变漂亮了。我一定要找到……”
21 【经部】    阿含部 :三百八十七卷    本缘部 :三百一十七卷    般若部
:七百六十八卷    法华部    华严部 :三百二十四卷    宝积部    涅盘部 :四百四十卷    大集部
:一百八十四卷    经集部 :八百五十六卷 & &密教部
:五百八十二卷
22 【论藏】    释经论部    毗昙部 :八百五十八卷    中观部    瑜伽部 :二百五十卷    论集部
:二百卷    经疏部 :八百三十五卷    律疏部    论疏部 :三百六十七卷    诸宗部 :六百二十八卷    史传部
:五百六十卷    事汇部 :一百六十四卷    外教部 :十一卷
23 & &目录部 :一百五十二卷
& &续经疏部 :共七函 &
&续律疏部 & & 续论疏部
:共五函 & &续诸宗部 :共五函
& &悉昙部 &
& 古逸部 :一百四十五卷 &
&疑似部 :六十卷
24 【律藏】 & &律部 :五百零五卷
25   ﹃武功秘籍﹄ &  &金刚经
& & 易筋经 & 
&七十二章经 &   拳经拳法
&  &少林棍法 & 
&剑经 &  &达摩剑法
&   七十二绝技 &
&少林点穴法&
26 & &茶之造 &
&采茶最佳时节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然不同茶品却又有差别,茶笋始抽为最佳。
&初发嫩芽,凌露采之。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者,择枝颖拔者采。知行大师有曰: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然,天有风云。
& &料不及,严守此法之人不多也!
&所采茶叶须迅即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而成饼,不可耽搁一刻。
& &造茶器具多有如下。
&甑子:或木或瓦,周框封以泥,内中放竹篮为甑箪,以竹篾系牢。始蒸茶叶,将其放入内篮,既熟,取箪,待甑中无水,再倒入茶叶,以木枝三叉者拌之。散所蒸茶叶,畏流其膏。
& & 杵臼:捣茶所用,又名碓,恒用者佳。
& &贯:削竹为之,穿茶以焙之。
&炙烤茶饼勿于风烬间,风吹焰火飘忽不定,使茶炎凉不均。是以逼火而烤,翻动不止,待出虾蟆背状,去火五寸续烤之。若叶卷而舒,复烤之,其法如前所述。
&造茶之初,若茶也至嫩者,蒸熟即热捣,叶烂而笋存。即便为力大者持千钧杵捣之亦不能烂。
29 & &茶之煮 &
&煮茶之水也颇有讲究。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山中之水,择乳泉石池漫流为最佳,瀑涌湍流久食则易使人生颈疾。藏于山中不泄之水常有虫蛇草木之毒于其中,饮着须流其恶。江水则上游远居所为妙,井水宜取多饮者。另有汲叶上凌露,梅中雪霜为引者。
&吾曾一一尝试山水,江水,井水,果然如上所说。又云:各处之水所煮之茶,味道却多有不同: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观音寺井水第四,大明寺井水第五……吾未有幸一一尝遍,若有好茶者可走访各地取水煮茶以试其味。
31   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往而不来,非成礼也。知恩报恩,风流儒雅,有恩不报,非成人也。事君尽忠,事父尽敬。
礼问来学,不问往教。舍父事师,敬同于父。慎其言语,整其容貌。善能行孝,勿贪恶事,莫作诈伪,直实在心,勿生欺诳。孝心是父,晨省暮看,知饥知渴,知暖知寒;忧时共戚,乐时同欢,父母有疾,甘美不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闻乐不乐,闻喜不看,不修身体,不整衣冠,得治痊愈,止亦不难。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黄金白银,乍可相与,好言善述,曼出口舌。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束修之好。一日为师,终日为父;一日位君,终日为主。教子之法,常令自慎;言不可出,行不可亏。他篱莫越,他事莫知;他贫莫笑,他病莫欺;他财莫取,他色莫侵;他强莫触,他弱莫欺;他弓莫挽,他马莫骑;弓拆马死,偿他无疑。财能害已,必须畏之;酒能败身,必须戒之;色能招害,必须远之;
  愤能积恶,必须忍之;心能造恶,必须净之;口能招祸,必须慎之。见人善事,必须赞之;见人恶事,必须掩之。邻有灾难,必须救之;见人打门,即须谏之;意欲去处,即须番之;见人不是,即须教之;非是时流,即须避之。
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人生误计,恨不三思;祸将及已,恨不忍之。
  其父出行,子须从后;路逢尊者,齐脚敛手;尊人之前,不得唾地;尊人赐酒,必须拜寿;尊人赐肉,骨不与狗;尊者赐果,怀核在手,苦也弃之,为礼大丑。对客之前,不得垂涕,亦不漱口。记而莫忘,终身无咎。立身之本,义让为先。贱莫与交,贵莫与亲。他奴莫与语,他婢莫与言。衰败之家,慎莫为婚;市道接利,莫与为邻。敬上爱下,泛爱尊贤,孤儿寡妇,特可矜怜。
  乃可无官,不行失婚;身须择行,口须择音;恶人同会,祸必及身。养儿之法,莫听诳言;育女之法,不听离母。男年长大,莫听好酒;女年长大,莫听游走。丈夫好酒,揎拳捋肘,行不择地,言不择口,触突尊,门乱朋友;女人游走,逞其姿首,男女难合,风声大丑,惭耻尊亲,损辱门户。妇人送客,不出闺庭,行其言语,下气低声。出行随伴,隐影藏形;门前送客,莫出庭。一行有失,百形俱倾;能与此礼,无事不精。
  新妇事父,音声莫听,形影不睹;夫之妇史,不得对话;孝养公家,敬事夫主;泛爱尊贤,教示男女。行则细步,言必小语;勤事女功,莫学歌舞。希见今时,贫家养女,不解麻布,不娴针线,贪食不作,好喜游走;女年长大,聘为人妇,不敬君家,不畏夫主,大人使命,说辛道苦;夫为一言,反应十句,损辱兄弟,连累父母,本不是人,状同猪狗。
  少为人子,长为人父,出则敛容,动则庠序,敬慎口言,终身无苦。含血损人,先恶其口。十言九中,不语者胜。居必择邻,慕近良友;侧立齐庭,厚待宾客;侣无新疏,来者当受,合食与酒。开门不看,还同禽兽;拔贫作富,事须方寸;看客不贫,古今宝语;握发吐餐,先有常据;开门不看,不如狗鼠。
  高山之树,苦于风雨;路边之树,苦于刀斧;当道作舍,苦于客侣;不慎之家,苦于官府;牛羊不圈,苦于狼虎;禾熟不收,苦于雀鼠;屋漏不覆,苦于梁柱;兵将不慎,败于军旅;人生不学,费其言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亡者诏,近偷者贼;近愚者疑,近圣者明;近贤者德,近淫者色。&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偷肉  某甲去京城卖肉,在路旁一厕所前停下来解手,把肉挂在外面。某乙见此,忙把肉偷去。还没来得及走远,甲已经走出厕所,抓住乙,问乙是否看见有人从厕所旁拿走了他的肉。乙恐甲识破,早把肉衔在嘴里,不耐烦地说:“你真是个笨蛋!把肉挂在门外,哪能不丢?如果像我这样,把肉衔在嘴里,岂有丢失之理?”
   用人名字作游戏  北齐人徐之才善开玩笑。有一次他宴请宾客,有个叫卢元明的在座。徐之才便拿“元明”二家开玩笑说:“去头则是兀明,出颈则是无明,减半则是无日,变声则是无盲。”
   王、甘二姓互嘲  甘洽与王仙客友善,二人便以对方的姓互相开玩笑。甘洽说:“王,算来你该姓田;为你脸肥大,抽去你两边。”王仙客应声答道:“甘,算来你该姓丹;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
     玩笑诗  有个叫高敖曹的人曾作《杂诗》三首。其一云: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门屋张口,卷席床剥皮。其二云: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其三云: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
     学鸡叫  崔思海口吃,有一次,杜延业对崔思海说:“我让你学鸡叫,只要我一问你话,你必须用鸡叫回答我。”旁人听了这话说:“他的口应须是自由的,怎能听你随意摆布?”杜延业说:“我能让他叫。”于是与旁人一起共找崔思海试验。杜延业握了一把谷,来到崔思海面前问:“这是什么?”崔思海答道:“谷谷谷。”旁人大笑。
    鱼的快乐  庄周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周看到桥下水中的鱼,说道:“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是鱼儿的乐趣。”惠施问:“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乐趣?”庄周反问:“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
    所出相同  三国时吴主孙权让太子嘲弄诸葛恪,曰:“诸葛恪吃马粪一石。”诸葛恪答道:“臣能戏君,子能戏父,那么我就让太子吃鸡蛋三百个。”孙权问诸葛恪:“别人让你吃马粪,你却让他吃鸡蛋,这是为什么?”诸葛恪答道:“反正这两样东西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
    失火奇事  太原有个家里深夜失火,慌忙从屋内往外抢救东西。他本想把一杆铜枪搬出来,却误拿了已烧热的熨斗。他非常惊惋地对儿子说:“真是怪事!火还没烧过来,铜枪却已被烧掉了杆!”
     煮竹席  蜀汉之地有个人来到吴越之地,主人煮竹笋招待他,他吃得津津有味,就问这是什么,主人告诉他说:“这是竹子。”这人回到家后,就把竹席放在锅里煮,翻来覆去却煮不熟,他气忿忿地对妻子说:“吴人竟然如此欺骗我!真是可恼!”
    妙语得官  后魏人孙绍,官职为太府少卿,年纪很大了,也没能提升为正卿。有一次,高帝召见他,问道:“陈年纪怎么这样老?”孙绍答道:“臣年纪虽老,而臣‘卿’还‘少’。”于是高帝提升他为太府正卿。
疆域:  大唐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安东,西达中亚咸海的安西,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初贞观年间,将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又设州。
京畿道:  西京长安,是大唐最繁华的地区,宫城、皇城所在。宫城指皇帝住的地方,皇城是大臣官员们住的地方。老百姓的房子和这些比起来显得特别寒碜。在皇城附近有东西两市,多卖珍珠首饰、奇真异品,是供贵族大臣们享受的。那里的“胡商”很出名。
关内道:  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使关内道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以及秦始皇长子扶苏、大将蒙恬墓等。
都畿道:  洛阳"唐三彩"融绘画、雕刻、印花等于一炉,形成风格独特的民族艺术品。有人物俑,有马、牛、骆驼、鸟兽俑,还有盘、碗、壶等,造型典雅优美,设计古朴自然,色彩晶莹瑰丽。以萝卜、白菜、粉丝等制作的传统民间菜肴。杜康酒也出于洛阳。酿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于杜康村的酒泉沟里。酒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质纯。每遇夏季,可闻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另外,洛阳的牡丹也是远近闻名的。
河南道:  河南道地形以丘陵为主,东面临海。山、湖、泉较多。大小寺庙也常见。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薯类、棉花。河南的丝、麻织物,遍于全国各地。丝织品色彩绚丽、图案新颖,而且吸收了一些波斯风格和手法,印染技术也有所提高。
河东道:  河东道覆盖了厚厚的黄土地,土质深厚肥沃,适宜耕作,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有:谷子、高粱、黍子、绿豆、荞麦、甘薯。同时那里的醋、酒是远近闻名的。河东道的石窟、彩塑、壁画比比皆是。河北道:  河北道气候寒冷,北部地区的山脉常年被冰雪覆盖。南边有草原、沙漠。东北边以针叶林居多,盛产人参、鹿茸、貂皮,人称东北三宝。
山南东道:  山南东道湖泊极多,地势西高东低,以山地丘陵为主。水上运输发达。农业主要种植粮、棉、油料作物,盛产淡水鱼、莲藕、水禽。土特产有红菜苔、武昌鱼、月湖藕、麻烘糕、孝感麻糖、江陵无铅松花皮蛋、绿松石制品、淡水贝雕等。西北部是神农架森林。
山南西道: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陵水秀。多森林覆盖。环境优美。盛产水稻、油菜、甘蔗、桑蚕、茶叶、油桐。蜀中的工艺品:蜀锦、蜀绣、竹编等全国闻名。小吃有豆瓣酱、赖汤圆等。川菜则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陇右道——上:  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宝石之乡、地毯之乡的美誉明扬全国;也不仅因为她地处亚欧腹心,丝绸之路的要冲。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锡伯、蒙古等众多民族合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奇风异俗;以荒漠绿洲、戈壁草原、雪峰湖泊、冰川河流等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等构成得天独厚、神奇无比的景象。
陇右道——下:  陇右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因此它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二盆。沙漠多。这里有个神秘的地方叫罗布泊,本是个湖,养育了一片绿洲,周围是沙漠包围,奇就奇在人们常常不能准确知道它的所在地,很多人失踪在里面。
淮南道:  地形有丘陵、山地、平原。森林覆盖面积大,是阔叶林。淮南有著名的扬子鳄、娃娃鱼。生产茶叶,主要的品种有:茶叶中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六安瓜片。文房四宝宣纸、徽墨、宣笔、歙砚以及芜湖铁画、徽州木雕等名扬四海。
江南东道:  以平原、丘陵为主要地形,山明水秀。是重要的农业基地,被誉为“鱼米之乡”。盛产稻、麦、棉、油菜籽、猪、禽、淡水鱼虾、茶叶黄麻、桑蚕等。那里的丝绸更是世界闻名。诗人、书画家辈出。
江南西道: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也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淡水产品。有岳阳楼、滕王阁两大名楼。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著名的武凌园也在这里。黔中道:  以盆地、山地为主。其中地势西高东低。山林资源丰富,有“宜林山国”之称。盛产优质杉木,有野生刺梨、猕猴桃等,药用植物品种丰富,天麻、杜仲、黄连、石斛、吴茱萸为五大名贵药材。珍贵动物有黔金丝猴、大鲵等。南部民族风情浓厚。
剑南道:  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因为山地居多,所以地势险恶,故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一直是抵御吐蕃的军事要地。  剑南地有巍巍群山,也有潺潺小溪,更有奔流的大江。各种植物、花卉分布甚广。特别是南部,资源更是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茂密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条件。这里风景美不胜收。这里还汇集了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几分神秘,几分美丽。
岭南道:  岭南道地形以山地为主,石山居多。水果非常多,盛产甘蔗。有名的是岭南的荔枝、芒果。岭南西部,有和很多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苗族。壮族有传统的对山歌。苗族的苗寨以及他们的歌舞都非常有名。
吐蕃:  地形主要是高原也有大的山脉,特别是西部有喜马拉雅山脉。北边是昆仑山作为交接处。吐蕃的马匹、牛羊、麝香是很出名的,常常向中土输出,同时他们也需要中土的茶叶、丝绸等。吐蕃人大都骁勇善战。其宗教气氛浓厚,有自己突出的民族文化。因为是高原,所以天空特别蓝,山顶常常有积雪或者云雾迷漫。湖泊、河流都清澈无比,山泉特别干净清甜。因为是高原,日照强烈,所以那里的人肤色较黑。
剑篇【龙剑】  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翠帷双卷出  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照胆】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午铸一  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金剑】  章帝建初八年,铸金剑令投于伊水中,  以压人膝之怪。【王氏剑】  王氏剑,天下利器也。【大剑】  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以行,  苏逢吉场邻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  会饮窦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祸  乱,直须长剑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
【隋刃】  亦名浪剑。剑身用毒药炼铸,伤人即死  。隋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曜如星  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  镡首,伤人即死。浪人所铸故亦名浪剑  。【浪人剑】  为浪人所铸。贞观元十年九月辛卯,南  诏献锋槊、浪人剑。亦名『浪剑』。【疥痨宾】  古代剑名。【青霜】  古代名剑。此剑之剑光青凛若霜雪,故  名。【鸦九剑】  剑师张鸦九所造之剑。欧治子死千年后  ,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  天与日时神借功。
【灵宝剑】  钱塘闻人绍,一剑削十大钉皆截,剑无  纤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锵有声,  复直如弦。古之所谓灵宝剑也。【裴旻剑】  利剑。【破山剑】  古名剑。有农夫耕地得剑,磨洗适市,  值贾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万,约来  日取之。夜归语妻子,此何异而价至。  是庭中有石,偶以剑指之,立碎。诘旦  ,胡人载镪呈,则叹叱曰:剑光已尽,  不复买。农夫苦问之。曰:是破山剑,  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宝山耳。【青蛇】古剑名。
【火精】  古名剑。有山,方数百里,出神铁。其  山有瘅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君  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  。其剑之光如电,切金如泥。以朽磨之  ,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火光流起  。【折铁宝剑】  古名剑。状似刀,仅一侧有刃,另一侧  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剑身中间印有宽  凹槽,长三尺四寸三分,重一斤四两。  状极古雅,有刚柔力,能弯曲自如。单  双手持之,无往不利。
【干将】  古名剑。干将,本人名,相传他与其妻  莫邪铸有名剑二枚,因以名其剑。《吴  越春秋。阖闾内传》:『请干将作名剑  二枝。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  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  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  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  邪。』一说干将、莫邪铸剑,铁汁不流  ,莫邪投身于炉而成剑。
【莫邪】  古宝剑名。或作『镆邪』、『镆铘』、  『莫铘』。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铁汁  不流。干将妻莫邪问该如何办,干将说  :从前先师欧冶子铸剑时,曾以女子配  炉神,即得。莫邪闻言即投身炉中,铁  汁出,铸成二剑。雄剑叫“干将”,雌  剑叫『莫邪』。【墨阳】  古名剑。  下落不明……
【龙渊】  古宝剑名。相传春秋时楚王令欧冶子、  干将师徒铸铁剑。欧冶子、干将作成铁  剑三支:一名龙渊、二名太阿、三名工  布,献给楚王。楚王见后非常高兴,问  道:『何谓龙渊、太阿、工布?』答曰  :『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  深渊;欲知太阿,观其纹,巍巍翼翼,  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纹从文起,至  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太阿】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欧冶子、干将所铸  。也作“泰阿”。《战国策—韩策一》  :『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  马牛,水击鹄雁』。《史记—李斯列传  》:『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胜邪】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  之一。工布:古名剑。《欧冶子,干将  凿茨山,汇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  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磐郢:  古名剑。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  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泸。一作『豪  曹』。湛卢: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  铸。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  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  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  卢。  相传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为三大二小。其大者有湛卢、纯钧、胜邪;其小者有鱼肠、世阙。湛泸宝剑因通体『湛湛然黑色也』而得名。一作『冗卢』。
【鱼肠】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剑之  一。又名『蟠钢』,『松纹』。【巨阙】  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  。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皆  古之良剑也。【纯钧】  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  。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  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客曰:  扬其华,揪如芙蓉始出,观其纹,烂如  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  ,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  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又名『纯钩』  。
【燕支】  古名剑。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  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蔡愉】  古名剑。【画影】  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所用的宝剑。  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空剑。若四方有  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未用时在  匣中,常如龙虎啸吟。【腾空】  传说中古代部族道领颛顼所用的宝剑。  瑞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轩辕剑】  古名剑。轩辕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  之古字题名。
【启剑】  古名剑。相传为夏禹之了启在位时所铸。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对庚戍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秦塑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月日月。【夹剑】  古名剑。传说殷帝孔甲在位时所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名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雨。
【太康】  古名剑。以此剑造于殷帝太康在位时  ,故名。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  在三月辛卯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  面,长三尺三寸头,头方。【定光】  古剑名。传说殷帝太甲在位时所铸。  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  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  古文篆书。【含光】  古名剑。春秋时卫人孔周藏有殷代留  下来的三把宝剑:含光、承影、宵练  。   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 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 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承影】   古名剑: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   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 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 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 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宵练】   古名剑。为春秋时期卫人孔周所藏。   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三 曰「宵练」,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 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 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一作「霄练 」。
【夏禹剑】  古名剑。传说为夏朝大禹时所铸。夏禹  铸一剑,藏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  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铜剑】  古剑名。以铜铸成。夏君在位,以庚茂  八铸一铜剑。【锟鋙】  古名剑。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  剑,……切玉如泥。亦作昆吾。【轻吕】  古名剑。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  施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  ,斩之以典钺。
【镇岳尚方剑】  古名剑。相传为西周时期昭王瑕在位时  所铸的宝剑。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  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  :『镇岳尚书』,古文篆书,长五尺。【掩日】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一。【断水】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二。【转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三。【悬翦】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   之四。【惊鲵】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五。
【灭魂】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六。【却邪】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七。【真刚】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   之八。【光剑】   古名剑。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用之物   ,长约一尺五寸,茎为圆柱形,有   两道箍棱。剑身有两行阴刻篆字,   铭文『攻玉王光自(乍)用剑以战   茂人。』为安徽省南陵县出土文物。【吴王剑】   古名剑。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吴王夫差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所用  。剑身上有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夫  差自作其之用。』【吴越剑】  古名剑。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  越之剑,迁手其他而弗能为良,地气然  也。【永用剑】  古名剑。永用剑是铜质铸,为古吴季子  之子逞之佩剑,此剑式样颇小,度为古  代佩持之手剑。此刻全长一尺五寸六分  ,重为一斤六两,剑柄较短。【伍子胥剑】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带宝剑。伍子  剑,在澹台潮中,长五尺许,有伍子胥  ,时浮水面,人取之必病,弃之好安。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一】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其二】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其三】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    岂思失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其四】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其五】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123 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停云,思亲友也。  樽湛新醪,园列初荣,  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其一】    霭霭停云,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其二】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其三】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其四】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荣木,念将老也。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总角闻,白首无成。【其一】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其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其三】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其四】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136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隻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 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  「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只、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  「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
  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於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  「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
  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
破戒  虎丘有一个和尚特别喜好吃肉喝酒,他对豆腐,蔬菜之类,就像吃素的人见了鱼肉一样,很不喜欢。一日,朋友有一个小聚会,其中有一个来自楚地的客人,他吃长斋,主人特地设了一桌荤菜。那客人想和尚必定持戒吃素,就客
静坐  有一位禅师教授一位斋公坐禅的方法,让他屏住呼吸,万事莫想,闭目静坐。有一夜坐到五更时分,陡然想起某日某人借了一斗大麦还没有还。于是叫醒熟睡的了斋婆说:“斋师教我静坐果然有益,几乎被某人骗走一斗大麦!”
超度  一个和尚为别人家追荐死者,每次都要三两银子,包将死者灵魂送往西方。有个妇人超度丈夫,送的银子不够,和尚念经时就送往东方,妇人不高兴,问什么原因,和尚说银子不够,妇人补足三两银子,和尚笑了,改念送往西方。妇人哭道:“我的夫啊,只为几分银子,累得你跟到东又跑到西,好苦啊!”
化缘  一个和尚带了一部经书和一幅铙钹,到乡下给人家做佛事。忽然碰上一只老虎,老虎扑来,和尚惊慌失措,匆忙中将铙钹掷出,没想到老虎却张嘴接住并嚼碎吞了下去。和尚见此情景,更加害怕,又将手中的佛经丢了出去,老虎见了经书朝自己飞来,急忙转头跑回洞中。小老虎问它:“父亲搜山,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老虎说:“真倒霉!我遇到一个和尚,只吃了他两片薄饼,他就丢下化缘登记册子,向我化缘,亏我跑得快,不然的话叫我如何打发他?”
毒药  有个和尚想吃饼子,就到寺外买了几十个,还买了一瓶蜂糖,放在房中一个人躲着吃。吃饱后,他将剩下的饼与蜜放在床脚下,对他的徒弟说:“你看守好我的饼子,别让它被人吃了。那瓶中是毒药,吃了就会死。”和尚走后,徒弟将饼与蜜取出,吃得只剩两个。
  和尚回来后寻找饼与蜜,饼只剩下了两个,蜂蜜也被吃完了,于是大怒对徒弟说:“为什么吃我的饼和蜜?”徒弟说:“你走后,我闻着那饼子香,实在忍不住,就将饼吃了。我怕你回来骂我,又将那瓶中的毒药也吃了,准备自杀,哪想到现在还没死。”
两兄弟  有两兄弟出门学做生意,经过一片沙漠。他们诚心祈祷,沙漠里出现了一棵树供他们乘凉,树下有小溪让他们喝水。神灵又叫他们砍树枝,结果出现了各种食物、用品甚至金银财宝。弟弟想,如果把树根挖开,说不定有更好的东西。哥哥劝阻他也不听。弟弟真的挖开了树根,结果下面冒出来五百个恶鬼。
摔跤的故事  两力士摔跤,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你假装输给我,我分钱给你。但比赛后那人食言,没有付钱。第二次比赛,他又要那个对手假装输,说这次一定给钱,结果再次食言。第三次,对手不再相信他,将他摔死。
乌鸦和猫头鹰  乌鸦和猫头鹰一直都在战争状态,难分胜负。有只乌鸦叫其他同伴拔光自己的毛,啄伤自己,到猫头鹰那里说,我叫他们投降,结果被伤成这样。猫头鹰收留了它。冬天,这只乌鸦叼回来干草和树枝,说是为猫头鹰的窝遮挡严寒。猫头鹰都挤在窝里取暖,乌鸦用干草堵住洞口,放火将猫头鹰都烧死了。
       放下    梵志拿了两株花要献佛。佛曰:“放下”梵志放下两手中的花。佛更曰:“放下”梵志曰:“我已两手空空,更放下什么?”佛曰:“你应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弃,到了
盲人点灯  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禅师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们身边啊!”
回头是岸  一位叫禅海的年轻人在一次冲撞当中失手杀了一位高官,于是只能走上流亡的道路。  他到很远的一个寺院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禅海知道有一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日不辍。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米的隧道,终于要挖通了。这个时候,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终于发现了他,要置他于死地。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成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真诚悔改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破庙,里面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十分聪慧,颇具慧根。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有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最终留在了尘世,没有回庙。留在尘世的二十年中,小和尚得到了很多,功成名就。虽然想念师父,却也不敢去看望。有一天,当他看着窗外的流水,天上的浮云,他猛然醒悟!
  终于,他回到庙里,跪在老和尚面前,请求原谅。小和尚没有回来,老和尚以为他被人拐卖,痛苦万分。小和尚失踪的日子里,老和尚走遍了大半个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可是今天,小和尚竟然回来了,请自己原谅,老和尚愤怒了!老和尚看也不看小和尚,一边采着蘑菇,一边指着胸前的佛珠,说:“我能原谅你,可佛祖会原谅你吗?要我原谅你可以,除非这佛珠上也能长蘑菇!”说完,拂袖而去。
信徒的机会  有一个寓言,一位信徒不小心跌入了水流湍急的河里。但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相信佛祖一定会救他的。这时,正好有个人从岸边经过,信徒心想:“我这么虔诚,佛祖一定会救我的。”于是他没有大声呼救。  过了一会儿,河水把他冲到了河中心,他发现前面有一根浮木。但他坚定的抱着这样的念头:“佛祖一定会救我的,我根本不用着急。”于是他照样在水中扑腾,一会孚一会儿沉,最后他被淹死了。
  信徒死后,他的魂魄忿忿不平地问佛祖:“我是一位如此虔诚的佛教信徒,您为什么不救我呢?”佛祖奇怪地问:“我还奇怪呢?我给了你两次机会,为什么你都没有抓住?”
求人不如求己  有一个佛教徒走进寺里,跪在观音像前叩拜,他发现自己身边有一个人也跪在那里,那个人长的和观音一模一样。他忍不住问:“你怎么这么象观音啊?”“我就是观音。”那个人回答。
  他很奇怪:“既然你是观音,那你为何还要拜呢?”“因为我也遇到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观音笑道,“然而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打破茶杯捡起来  有个作学徒的僧人去拜访越溪禅师,问:“禅师!我研究禅学二十年,但对禅道却是一窍不通,你能给我一些指示吗?”  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作学徒的僧人夺门而出,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在生气的作学徒的僧人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看他一脸怒相就和蔼地问:“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作学徒的僧人一边喝茶,一边开始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地打他。  当作学徒的僧人这么一说时,冷不防老禅师立即挥手也打了他一巴掌,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老禅师说:“刚你说已懂得佛法儒学,之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就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距山头,做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恰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判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可是龙与虎的本性你们知道多少呢?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是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须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越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高兴地说:“禅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趁机教导说:“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是一样,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
做个真实的人  从前有位老太婆,建了一座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常令一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最后,她终于想试试这个和尚的修行功夫究竟怎样。  有一天,她叫那女子抱住这个和尚问:“现在修行得怎么样了?”女子奉教而行,和尚却用诗偈答:“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女子回来后把情形回报后,老太婆听了生气地说:“想想看,我白白养了他二十年时光!他对你的需要理也不理,他对你的情况问也不问。
  他虽不必表示热情,但至少也得表示同情!”于是把这和尚赶走,放了一把火,把茅庵烧了。  老太婆的这把火烧得很痛快,把一茅庵的虚伪烧得干干净净,老太婆真是性情中人啊,那和尚不过是个假和尚,他再修行几个二十年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归元禅寺的昌明法师最喜欢写的条幅是“皆大欢喜”,他的境界是那假和尚无法相比的。“皆大欢喜”让我们感到亲切,自然。
弱者未必败  有个七岁的顽童经常找无德禅师,同他东南西北的乱说一通,但无德禅师认为这个童子机智不凡,出言吐语常带有一些禅味。  有一天,无德禅师对他说:“老僧每天很忙,没时间经常跟你在这里辩论胡扯。现在和你再辩最后一次,假如你输了就要买饼供养我;假如我输了,我就买饼和你结缘。”童子听了后说:“那就请师傅您先拿钱出来!”无德禅师说:“最要紧的是辩败才要钱,辩胜并不成问题。首先假定我老僧是一只大公鸡。”
  童子反应很快,说:“那我就是小虫儿了。”无德禅师趁机说:“是的,你是小虫儿,你应该买饼给我这只大公鸡吃了!”童子不认输,立即辩驳:“不可以,师傅!你要买饼给我才行,你是大公鸡,我是小虫儿,我见到你就会飞走。那你不是输了吗?”
婆罗门与莲花  很久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他妻子叫莲花,长得十分美丽。莲花不仅人长得美丽,性格也很温顺,贤慧有礼。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婆罗门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反而与家中的一个使女勾搭上了,千方百计地想把莲花赶出家门。  有天,婆罗门花言巧语地骗莲花,说要一起到山上游玩。莲花信以为真,便跟着来到山上。他们看到一棵优昙钵树,上面结着大大小小的优昙钵果。
  婆罗门爬到树上,摘下成熟的果子,吃起来,一面把几粒半生不熟的酸果子,扔给莲花。莲花说:“您怎么自己吃熟的,扔青涩的给我呢?”婆罗门说:“你自己难道没长手、没长脚?要吃熟的,你就上树来摘嘛!”莲花听丈夫这么说,便说:“既然您不肯给我摘熟果,我只好依照您的吩咐,自己上树摘了。”说着就爬上了树。
  婆罗门见莲花爬上树,觉得机会来了,连忙溜下树,找来一大堆荆棘野刺,堆在优昙钵树的根部。莲花着急地问:“您在干什么呀?这样我怎么能下去呢?”  婆罗门却一声不吭,扬长而去,心中暗暗得意:“这下子,可把她困死在树上,总算把这个眼中钉拔掉了!”  莲花被困在树上,她没有想到,丈夫会这么狠毒地对自己,不由得失声痛哭泣来,这时,突然听到远处人喊马嘶。
  原来是国王带着大臣、武士出来打猎,经过这里。国王看见一个妇女,在树上大声痛哭,树下围着许多荆棘,觉得很奇怪,便让手下把荆棘搬开,把妇女扶下树来。国王问道:“你是谁啊?从哪儿来?为什么爬到树上哭?是谁把荆棘堆在树下,不让你下来的?”莲花哭着把丈夫怎么与使女勾搭,因而抛弃自己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有这样狠心的人,竟然把天仙一般的美女,扔在荒郊野外,还想置她于死地!”于是他把莲花带回王宫。
  回到王宫之后,国王发现莲花十分聪明,口才好、见识又高,遇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不仅如此,她还特别精通各种赌博游戏,王宫内外的妇女来找她赌博,没有一个不输给她的。  国王对莲花由怜生爱,便把她立为王后。莲花的名声越来越大,四方的能人都来找她赌博争胜。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到家后,便与使女花天酒地地胡混。
  他家本有莲花主持,家务井井有条,现在他们两人每天好吃懒做,日益入不敷出,渐渐地缺衣少食起来。这时,婆罗门听说王后迷于赌博,常与人赌博争彩,不禁喜出望外,因为他的赌博技术也是很高明的。  他想:“这下我可以去捞一笔钱财产保险了。”于是把家中的田产、房屋都卖掉,凑足赌本,匆匆来到王宫,要求与王后赌博。等到王后一出来,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王后就是曾被他抛弃的莲花。
  他知道莲花的赌博技术,比自己还高明,这怎么办呢?想退回去已不行了,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  婆罗门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心想:“我们好歹曾是夫妻,只要她念旧日恩情,就会手下留情,让我赢的。”便说:“好久不见,您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您的头发柔软光亮,您的眉毛像图画上的美女一样,真是天仙也比不上您。您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时那些幸福的日子吧!”莲花说:“是啊!我忘不了你怎样曲意奉承家里的使女,而把我抛在荒郊野外。”
四种马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沐着清晨的阳光,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轻轻地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庠序有次地端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坐在金刚座上,慈祥地俯视着弟子们,以轻微而清晰的声音开示弟子们道:“世间有四种马:第一种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驾上辔头,它能够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
  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它一见到鞭影,便能够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洞烛先机的第一等良骥。”  “第二种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打下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笞打到了马尾的毛端,它也能感受到主人的意思,奔跃飞腾。这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庸马,不管主人几度扬起皮鞭,见到鞭影,它不但迟钝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地挥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结实的肉躯上,它才能憬然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平凡庸马。
  “第四种驽马,主人扬起了鞭子,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也毫无知觉;等到主人盛怒极了,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大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巡视着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
  弟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等待佛陀继续宣说妙法,宽大的竹林精舍静悄悄的,只听到树叶轻轻的飘落声,以及佛陀庄严而平和的音声:  “弟子们!这四种马代表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殒落生灭的情境,他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丧身失命了,才后悔莫及。
大萨他婆  释迦牟尼佛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名叫大萨他婆。一回,大萨他婆同着一伙商人,坐船渡海,中途,忽然一阵暴风巨浪袭来,船被击坏了,海水直涌坐舱,眼看就要沉没了。众商人面面相望,急得无路呼救了。  正是危急的当儿,大萨他婆心想:“听说,大海不沉死尸的!唔,就这样办吧!”于是,就向众商人唤道:“不怕!我救大伙儿出海啊!来吧!快,快!快抓牢我的头发手脚呀!”
  众商人一听这个呼声,睁开了希望眼光,争先恐后地紧紧抓住大萨他婆全身各个部分了。大萨他婆,待他们全抓牢稳当了,便将快刀慷慨地自杀了!即时,大风吹将大萨他婆的尸体若浮囊似地抵达海岸;就这么,使一伙商人完全脱险!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2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飃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黄帝  《史记》称黄帝“以土德王,故号黄帝。”传说曾居姬水,生于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系有熊国(国君少典氏之子。  十五岁继承王位,阪泉一战,击败炎帝神农氏八世,遂代神农氏为天下共主;涿鹿再战,擒杀蚩尤,天下始定。大定后有很多发明创造,如纪时、数学、军队、音乐、衣服、医药、文字、铸造、舟车、弓矢、房屋等。
  《晋书天文志》上说“黄帝坐太微中,含枢纽之神”,即天上五帝中的中央之神。道教尊为“中央黄帝玄灵老一炁天君”。  黄帝生而灵异。黄帝的母亲附宝曾梦见一到电光环绕北斗枢星,又,某日,附宝往郊外,一个巨大的闪电在北斗星的周围耀眼地闪烁,使附宝得到感应,于是怀孕二十四个月,才生了轩辕。轩辕的胸部生来带有“黄帝子”三个字。
  早在蚩尤反叛时,黄帝与其战于涿鹿,蚩尤作五里雾,黄帝乃作指南车以定方向;时西王母派遣九天玄女下凡,把灵符、道法和《阴符经》传给黄帝,遂擒杀蚩尤。后来他广游名山,遇务光子、容成子、广成子等神仙,授以仙道之术,在王屋山炼成九鼎金丹。
老子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史记卷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见周室衰乱,于是西行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遗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后不知所终。
关尹  春秋时人,字公文,道书中称作关令尹喜,或关令尹、或尹喜。关令尹喜,字公文,周大夫,常服精华,隐德修行。为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天下篇》中将老子与关尹称赞为“古之博大真人”。  后得道成仙,号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
  关尹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  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关尹喜见紫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于是,关尹执弟子礼,向老子请教,老子亦知其奇,应其所求,著道德经五千余言,留传世上,并尽传关尹以内外修炼之法。后随老子“俱游流沙,莫知所终”。
庄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人。早年作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与梁惠王、梁宣王约同时,与惠施为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但淡泊名利,楚威王闻其贤德,曾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不就。遂终身不复仕。
  他著的《庄子》五十二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在修炼上,庄子提出通过“坐忘”而达到齐物我、齐贵贱、齐是非、齐大小、齐死生,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要想与道合一,首要是必须“无己”。
列子  列子名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或称列圄寇、列圉寇,郑国人,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  列子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
  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  《冲虚至德真经》前有《列子传》,谓其“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初事壶丘子,后师老商氏友伯高子,修道九年之后,能御风而行。或说,早年长期隐居修道,自铸学说,家贫而不受人辞,中年以后曾游学齐卫等国,崇尚黄老之学,与伯昏瞀人一同从学于拜壶丘子。
张道陵  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正一道)的创始人,也可称道教实际创始人。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后汉沛国丰县人。本来是太学书生,生性好学,博采五经,精研黄老之道,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汉明帝永平二年曾任江州(今重庆)令,不久即弃官。先后于北邙山、云锦山等地修炼。
  张道陵在鹤鸣山得道,获得一部仙经《九鼎大要》,他托付给了大徒弟王长。他算定这以后应当还有一个人,从东方来,得到这本书。这个人一定在正月七日中午到。张道陵对王长详细地描述了这个人的体态形貌。至一天中午,果然有一个叫赵升的人,恰巧从东方来,出生在平原,看他的形貌也正符合张道陵描述的样子。张道陵于是想收他为徒,但必须考验考验他,试一试他心术是不是正。这考验共有七次,道门中传为佳话,叫做“七试赵升”。
魏伯阳  东汉着名炼丹家,一说名翱,自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出身高门望族。世袭簪缨,但魏伯阳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魏伯阳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词,从阴长生得受金丹大道,后与弟子三人入山炼神丹。
  丹成,知弟子中有守道未笃者,乃以丹喂白犬,白犬暂死,谓弟子曰作丹未成无乃未得神明意耶,服之恐如犬,奈何?于是,自服丹暂死,以试弟子,独有一虞姓弟子说:吾师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将无有意耶,也服丹暂死,余二弟子不肯服食而出山去。二人去后,魏伯阳即起,将所服丹纳死弟子及白犬口中,都活了过来,一起仙去。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书与乡里,寄谢二弟子,二人方乃懊悔不已。
葛玄  字孝先,三国时吴国丹阳人。出身宦族名门,生而秀颖,性识英明。自幼好学,经传子史,无不博览,尤性喜老,庄之说,年少即名震江左,十多岁时,俱失怙恃,深感人生无常,乃发心学道。于是遁迹名山,参访异人,服饵芝朮,精勤苦修,遂得成仙,世称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
  某日,葛玄对弟子张恭说:“吾为世主所逼留,不遑作大药,今当以八月十三日中时去矣。”到了这一天,葛玄衣冠整齐进入室中,卧而气绝,颜色不变。弟子烧香守着他,三日三夜。半夜忽起大风,声响如雷。风停再点燃蜡烛时,已失去了葛玄的踪影,只见他的衣服委放在床上,衣带都未解开。早晨问邻人,都说没有大风,大风只在这一个屋子里才有。葛玄已经成仙而去,世俗尊称为太极葛仙翁。
【少年行之一】    莫笑田家老瓦盆    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玉惊人眼    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    江花结子也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    不见堂前东逝波
245 【少年行之二】    马上谁家白面郎    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    指点银瓶素酒尝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枪篇-霸王枪】  精钢黄金混铸而成,端的是金光闪闪,霸气十足。枪长一丈三尺七寸,重九九八十一斤,枪锋锐利,点到必死,枪身巨重,扫到必亡。  传说西楚霸王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季父项梁怒之。项羽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之兵法,另因其神力,造此霸王枪。
【龙胆亮银枪】  左手青虹剑,右手亮银枪,跨下白龙马,一身白盔白甲,长板坡单骑救主,于二十万曹军中往返折杀,所向披靡,如此猛将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其枪全名曰:龙胆亮银枪。
【梅花枪】  梅花傲雪香奇绝。此枪乃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宝枪。  霍去病一七岁即随卫青出征匈奴,勇冠全军,封冠军候,六天内连破匈奴五个王国。后与匈奴决战漠北,大获全胜,封仪于蒙古狼居胥山。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可惜英年早逝,二十三岁病逝长安。留一句名言:『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芳传千古。
【虎头湛金枪】  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  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  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  三国名将,威震西凉、五虎上将之一,  马超的掌中宝枪。
【五虎断魂枪】   镔铁打造,枪长丈二,   越国公罗成的祖传宝枪。   枪法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其看家绝招『回马枪』,   不知挑落多少猛将。
【透甲枪】   枪杆长九尺,其中枪头长一尺三寸, 其锋用钢三寸,似一针状,锐利无比, 左右刃用铜一尺。因其枪尖锋利,可刺 透盔甲,故名『透甲枪』。
【六合枪】   所谓枪乃兵器之王,艺中之霸,   乃指丈二以上长枪。    六合大枪既是此类,   又名六合花枪,   以其轮枪挥舞时,闪转灵活,   动作迅速,炫人眼目而得名。
【清风枪】  三国名臣,刘备之师,左中郎将卢植所用宝枪。曹操赞其文武双全曰:『名著海内,学乃儒宗』。精铁枪身,银铸枪尖,舞动時,银光闪烁,寒星点点,变幻莫测,令对方无从应付。【一丈威】  长枪之雏形。最初为战国时期的矛,长约两米,使用极为不便,后有人将之改短而广为军旅所用。隋炀帝曾将此枪赐予属将,并易名为『一丈威』。
【雁翎枪】  通体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杆长六尺,粗约三寸余,精钢制成。枪头为炼铁所制,其式样与双钩镰枪相似。惟枪尖为扁平梭形状,形如雁翎。故名雁翎枪。【朱缨枪】  身长一丈一,白蜡枪杆,韧性好,不易折断。上挑朱红缨,挥舞之时红缨婆娑,令敌难辨枪矛之最终一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足采精女贼张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