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玩的游戏社工宣传活动摊位游戏如何避免“游戏枯竭”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当前位置:&&&&&社会工作者如何避免“游戏枯竭”
社会工作者如何避免“游戏枯竭” 10:28:17&&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点击数量:695
编者按: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经常会借助“游戏”的形式来活跃团队气氛、增进组员互识、提升服务效果。而对于经常参加社工活动的服务对象来说,如果遇到了参加过的“游戏”,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能会降低。为避免这一状况,社工不得不想尽办法,不断开创新的游戏或对旧游戏增加新的变化。而对于有些创造性不足的社工来说,就有可能会面临“游戏枯竭”的烦恼。“游戏”对社会工作的活动有什么意义?社会工作者为何会面临“游戏枯竭”?怎样破解这一难题?本次便听一听几位一线资深社工的声音,以期引发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嘉宾:朱珕佳:江苏省常州市福利院郑力嘉:北京厚德社会工作事务所崔伟杰:广东省广州市东环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芦晓静: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立德社会工作事务所刘 君: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珍艾社会工作服务站伍美娇:香港注册社工1、主持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时,为什么经常会使用“游戏”的形式?&&&&&& 刘君:我认为游戏在社会工作的实务中扮演了“催化剂”
的角色,一是能吸引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让服务对象容易接受;二是通过游戏活动带出服务的目标与主题,更方便社工进一步开展工作。&&&&&&&
芦晓静:游戏有趣味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小组氛围,减少组员之间的陌生感,增进组员的互动与融合。此外,游戏还是一种模拟,能够帮助组员训练反应、学会思考、团队互助,从而更易于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伍美娇: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最喜欢使用“游戏”的方法。因为小组是一个群体,在这个团体里的人,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心理上,总有着实际或无形的距离,而“游戏”以一种最轻松及有趣的方式来打破这种距离,能够降低彼此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进而有效地实现我们开展小组的目的。&2、主持人:社工游戏有哪些类别?在遇到玩过的游戏时,服务对象通常有什么反应?&&&&&&
郑力嘉:游戏分为很多种,关键在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游戏,毕竟游戏只是小组的一个工具。在活动初期,我经常会用到一些破冰的游戏,通过强互动性和娱乐性来更好地建立关系。进行到活动中期,我会加入一些团队合作和增强组内信任的游戏,像“七手八脚”“脚传易拉罐”“信任行”等等,通过这些游戏能让组员感受到小组的凝聚力,
让组员共同朝着小组的目标前进。&&&&&&&
朱佳:对于我接触的服务对象来说,游戏通常分为语言类和动作类,也就是坐着玩的游戏和站起来玩的游戏。由于很多经典的游戏会在各种场合被广泛地使用,所以服务对象难免会对这些游戏失去新鲜感,发出“又来了”的感叹。如果一开始就给服务对象这样的感受,那就无法再吸引住他们,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都会降低,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也会降低,从而很难对小组以及对社会工作者产生信任。&&&&&&&
崔伟杰:我认为,社工游戏通常以团体游戏为主,团体游戏又分为破冰游戏、沟通合作游戏、康乐游戏、促进关系游戏、学习游戏等。相同的游戏如果经常被重复使用,
会对服务对象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让服务对象产生一种错觉,即社工只有这些游戏,这些游戏就代表社工的小组了。这会导致组员不想再参加社工开展的小组活动,进而致使组员流失严重,小组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伍美娇:小组的游戏可简略分为两大种类,分别是热身游戏和主题游戏。热身游戏主要是以一种快速的方式吸引参加者的注意力,令他们投入,为接下来的主题活动打好基础。所以这种游戏的趣味性很重要,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记得以前在长者单位工作时,每个月都要举办一次小组活动。那时候的我,除了看有关游戏的书籍外,还会经常留意电视和不同媒体上的综合游戏节目,把那些游戏修改到适合我们服务使用者的身上,使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的热身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3、主持人:社工游戏与普通游戏相比,在操作时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朱佳:首先最大的不同是,社工游戏的设定是围绕小组所订立的目的和目标展开的,也就是说这个游戏对于达成目的和目标必须要有贡献,而不是随便玩玩的。因此社工游戏的准备重点也就不一样了,普通游戏的准备可能主要就是在器材上,而社工游戏不仅要预备器材还要准备好对于这个游戏的诠释,而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地方。由游戏所引发的思考和分享是小组的根本所在,游戏只是一个引子,
一个辅助的工具而已。&&&&&&&
郑力嘉:社工游戏是有目的和有策划方案的。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会先思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同时会提前预想困难和解决方案。另外,
社工还要带领社工思考,引导参与者体会游戏的深意。这些是普通游戏所不及的。&&&&&&&
伍美娇: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很清楚游戏是我们的一种“工具”,须通过这种工具带出小组的主题。怎么能带出主题呢?关键便在于游戏最后一部分的解说。这是社工游戏与普通游戏不同的地方,也是考验一个社工的功力深厚与否的重要环节。4、主持人:很多社工在带活动时表示没有游戏可用,这种“游戏枯竭”的现象为何会发生?&&&&&&&
芦晓静:一是对游戏的认识不足。很多一线社工认为自己的服务群体单一,能够开展的游戏种类有限,每个游戏带来带去都是那样,游戏的带领好像变得没有意义。二是消极等待,不注重变通。游戏枯竭的另一个原因,是社工的创新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较弱,存在等待别人开发新游戏,
依靠督导、老师的介绍和讲解等问题,而不知道灵活变通。其实一个小游戏,从某些方面适当转化就能够让成员有不同的感受。三是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代替服务对象的判断。例如有些社工认为老年群体有他们自身特点,如语速慢,反应弱、行动缓,很多游戏他们都不适合,不能玩,因此直接把一些游戏排除在外,自认为这些游戏不合适。但你又怎么知道,老年人无法理解游戏的内涵呢?如何了解他们不想尝试和体验呢?&&&&&&&
崔伟杰:第一、社工获得游戏的渠道较少,没有时间收集整理相关游戏信息;第二,设计新游戏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因此创作成本较高;第三,社工之间较少进行游戏信息交换, 往往大家只知道本机构的同工在用什么游戏,缺少更大范围内的信息互通。5、主持人:社工该如何避免“游戏枯竭”? 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刘君:一定要创新。首先,不断增加游戏的积累,从而不断增加新的游戏内容。其次,许多游戏的情境其实都来源于生活,社工要善于观察身边的日常生活内容,并从中发现可用的游戏元素。再次,要保持童心,多观察。社工要经常深入到服务对象的生活中去,了解服务对象平常喜欢的游戏是什么,进而从中挖掘一些对服务对象有吸引力的游戏。例如,青少年领域的社工,要了解当前青少年感兴趣的游戏是什么,根据当前的游戏“潮流”,从中去创造新的社工游戏。最后,参考现有的游戏,对一些游戏稍加变化。游戏的创新并非一定要对整个游戏进行创新,也可以对游戏的某一方面进行创新。这包括了对游戏的意义进行创新、对游戏的规则进行创新和对游戏中所需要的道具进行创新等。&&&&&&&
芦晓静:一是主动学习和借鉴。其实不单单是避免游戏枯竭,避免任何一种可能出现枯竭的最好方式,就是主动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培训、户外体验、外出旅行等多种形式学习。增强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和认识,是避免“游戏枯竭”的一种有效途径。二是学会变通和组合。在学习的基础上,对用于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适当的变通。如原来用语言的改成用肢体,给游戏赋予一个背景故事增强趣味性等,这就像孙悟空的72
变一样,本体只有一个,但外在表现却可以多样化。三是注重总结,学会分享。社工在每次活动结束后,
都会有分享总结环节,此环节可以让服务对象畅谈自己的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与共同开展活动的同工进行交流,对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游戏的设置与带领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加深对游戏的认识和理解。四是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避免主观臆断。只有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能掌握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兴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的选择和设计,更好地运用游戏。&&&&&&& 伍美娇:一个资深电台的主持人曾说过,成功,就是把一首20
年的老歌,用20
种不同的方式介绍出来。社会工作者如何能把同一个游戏经调适后应用到不同的主题和参加者身上,从而通过解说,让服务使用者有所领悟,可能这才是避免“游戏枯竭”最佳的境界吧。&&
亲爱的用户:
现在您可以申请机构认证啦!认证后,会有认证标志,标识机构的官方身份。赶快去认证吧!
NGO招聘微信扫一扫更多精彩
*您的问题:
*您的手机:
*您的姓名:此页面内容不存在
点击下图 [] 继续阅读该文章
郑力嘉:游戏分为很多种,关键在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游戏,毕竟游戏只是小组的一个工具。在活动初期,我经常会用到一些破冰的游戏,通过强互动性和娱乐性来更好地建立关系。进行到活动中期,我会加入一些团队合作和增强组内信任的游戏,像“七手八脚”“脚传易拉罐”“信任行”等等,通过这些游戏能让组员感受到小组的凝聚力, 让组员共同朝着小组的目标前进。朱佳:对于我接触的服务对象来说,游戏通常分为语言类和动作类,也就是坐着玩的游戏和站起来玩的游戏。由于很多经典的游戏会在各种场合被广泛地使用,所以服务对象难免会对这些游戏失去新鲜感,发出“又来了”的感叹。如果一开始就给服务对象这样的感受,那就无法再吸引住他们,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都会降低,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也会降低,从而很难对小组以及对社会工作者产生信任。崔伟杰:我认为,社工游戏通常以团体游戏为主,团体游戏又分为破冰游戏、沟通合作游戏、康乐游戏、促进关系游戏、学习游戏等。相同的游戏如果经常被重复使用, 会对服务对象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让服务对象产生一种错觉,即社工只有这些游戏,这些游戏就代表社工的小组了。这会导致组员不想再参加社工开展的小组活动,进而致使组员流失严重,小组无法顺利完成任务。伍美娇:小组的游戏可简略分为两大种类,分别是热身游戏和主题游戏。热身游戏主要是以一种快速的方式吸引参加者的注意力,令他们投入,为接下来的主题活动打好基础。所以这种游戏的趣味性很重要,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记得以前在长者单位工作时,每个月都要举办一次小组活动。那时候的我,除了看有关游戏的书籍外,还会经常留意电视和不同媒体上的综合游戏节目,把那些游戏修改到适合我们服务使用者的身上,使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的热身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3主持人:社工游戏与普通游戏相比,在操作时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朱佳:首先最大的不同是,社工游戏的设定是围绕小组所订立的目的和目标展开的,也就是说这个游戏对于达成目的和目标必须要有贡献,而不是随便玩玩的。因此社工游戏的准备重点也就不一样了,普通游戏的准备可能主要就是在器材上,而社工游戏不仅要预备器材还要准备好对于这个游戏的诠释,而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地方。由游戏所引发的思考和分享是小组的根本所在,游戏只是一个引子, 一个辅助的工具而已。郑力嘉:社工游戏是有目的和有策划方案的。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会先思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同时会提前预想困难和解决方案。另外, 社工还要带领社工思考,引导参与者体会游戏的深意。这些是普通游戏所不及的。伍美娇: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很清楚游戏是我们的一种“工具”,须通过这种工具带出小组的主题。怎么能带出主题呢?关键便在于游戏最后一部分的解说。你懂得社工游戏吗?
12:40:59 本文行家:
&魔法师变石头游戏技巧&活动目的
藉由初步的肢体接触,打破人际关系的距离透过活动让学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增进熟识度、融入课程活动器材
室内或室外平坦的场地均可16~50人以内,人数不宜过少2~5颗软性(或毛线球)安全球(球体比足球略小,以一手可掌握为佳)活动规则
1、一开始可由训练员或由一位学员自愿,担任『魔法师』,并发给一颗球施法2、魔法师施法时,所有伙伴开始行进躲避,活动中只要被魔法师拿着球碰触到就会变成石3、避免被魔法攻击必须找到另一位伙伴,手勾着手在原地合唱一首歌,就可以形成保护罩,但歌曲如果重复就无效,一样会变成石头4、行进期间除躲避攻击外,不可和其它人手勾手5、过程当中,不可以跑步,只可以快步走,避免学员产生碰撞、跌倒6、活动进行几分钟后,魔法师可改变方式,把被碰触的学员,一样变成魔法师,并给予一颗球执行任务活动分享
短暂的暖身活动,通常不做分享,时间也不宜过长,主要让学员情绪可以high起来,并投入活动中即可。二、一块钱、两块钱适合对象:10人以上场地要求:无游戏性质:破冰游戏时间:10分钟游戏操作
根据男女学员不同比例,比如男生远远大于女生比例的话,女生就当“2块钱”而男生则是“1块钱”;如果女生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的话,女生就当“1块钱”而男生则是“2块钱”根据培训师说的钱数,所有学员组成相应的数字,没组成符合要求的数字的,均被淘汰。比如,培训师喊7块钱,所有学员就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所有人的面值加起来应该是7块钱,没有组成小组的学员将被淘汰。剩下的人继续组合,直到4-5人为止,游戏结束,可以给剩下来的人颁发奖品。三、晋级在工作之余同事之间做一些小的游戏,既有助于同事之间的情感沟通,又有助于活跃办公室的气氛,增强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游戏规则和程序1、让所有人都蹲下,扮演鸡蛋。2、相互找同伴猜拳,或者其他一切可以决出胜负的游戏,由成员自己决定,获胜者进化为小鸡,可以站起来。3、然后小鸡和小鸡猜拳,获胜者进化为凤凰,输者退化为鸡蛋,鸡蛋和鸡蛋猜拳,获胜者才能再进化为小鸡。4、继续游戏,看看谁是最后一个变成的凤凰。相关讨论本游戏的主旨是什么?总结
这实际上是一个大游戏套小游戏的游戏,在猜拳的过程中,可以让大家玩得津津有味,所以这个游戏是一个典型的可以调节气氛的游戏,让大家在玩乐中相互熟悉起来,相互更好的沟通。游戏可以帮助主管者将办公室变成一个更为活跃、自由的地方,有助于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因为良好的环境才能给人以良好的情绪,而良好的情绪又是努力工作的源泉。参与人数:全体参与时间:15分钟场地:不限道具:无应用:(1)沟通刚开始时的相互熟悉& && &(2)用于制造出快乐、轻松的办公室氛围
参考资料:
[1] 青翼网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快乐社工,快乐学习,助人自助推荐社工论文题目阅读
热门社区工作论文参考资料阅读
同类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工游戏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