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东西嘴巴里发酸发酸的鱼会中毒吗

这种鱼千万不要买,不小心吃了后果很严重,赶紧告诉家里人!
鱼的做法有很多种,红烧鱼、清蒸鱼、水煮鱼、酸菜鱼等等,口味多样,营养丰富,再怎么吃都不会腻。
想要把鱼做得更美味,除了在调料上很讲究,挑出一条好鱼也很重要!
记住下面这些买鱼妙招,厨房小白也能变大厨!
一 看 二 摸 三 闻
看 鱼 眼、鱼 鳃、鱼 鳞、鱼 腹
新鲜鱼眼饱满突出,有弹性,眼睛透明清亮,而死鱼眼则浑浊不堪,眼球凹陷,没有光亮。
新鲜鱼鳃是鲜红色的,如果鱼鳃是暗红色的或者变灰、变黑,则表明这条鱼不新鲜。
新鲜鱼的鱼鳞和鱼的身体紧密相连,不易脱落。
新鲜鱼腹部不会膨胀、鼓起来,肛孔是白色的,呈凹陷状,死鱼或不新鲜的鱼正好相反。
新鲜鱼的肌肉摸起来紧实有弹性,不松弛,用手指按压后凹陷很快会消失。
闻鱼鳃的味道,如果闻起来有鱼腥味,则表明这条鱼是新鲜的,鱼鳃味道发臭、发酸或者有氨水味,都不要买。
买鱼时除了要记住挑鱼妙招外,
还得注意这些买鱼误区,
说不定你经常都在这样做!
误区1 只 挑 个 大 的 鱼
鱼个头越大,肉质更粗糙,身上潜藏的毒素越多,体内含有更多的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也比较大。
我们经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越是处在食物链顶端的食肉鱼,本身体内的有毒物质会更多,但大部分的可食用类鱼体内的污染物含量都在国家安全范围之内,所以不必担心,可以放心吃。
误区2 野 生 鱼 更 健 康
大多数朋友习惯性地认为,野生的营养价值高于家养的,完全不是哦,野生的鱼类更有可能吸收某些我们都不知道的污染物质,吃了后健康隐患更高。
比如有很多鱼会捕食含有毒素的藻类或者小鱼小虾,时间长了后身体会堆积毒素,人类食用的话很容易中毒,所以,最好别吃。
误区3 喜 欢 吃 腌 制 的 咸 鱼
咸鱼方便储存,吃起来简单不费事,很多朋友也有腌制咸鱼的习惯,但咸鱼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常吃有致癌的风险。可以少吃,但不能多吃,偶尔吃一次就行啦。
误区4 速 冻 鱼 没 有 营 养
我们经常说,食物趁鲜吃最好,但这并不代表速冻鱼没有营养哦。经过正规加工的速冻鱼营养价值比新鲜鱼差不了多少,完全可以放心吃。
如果方便,最好吃新鲜鱼,肉质好,也不会收到细菌的污染。
Tips:买冷冻鱼或者冷藏的鱼肉时,要挑肉质没有变暗或发黑的鱼。
误区5 在 小 摊 小 贩 处 买 鱼
小摊小贩处买的鱼虽然便宜,但来源、质量都没办法保证,潜藏的健康隐患更大,比如寄生虫等,这些肉眼都是看不见的。最好在超市或正规的菜市场购买,吃得更放心。
鱼 的 哪 些 部 位 不 能 吃?
鱼头和鱼肉中含有丰富的DHA,但只适用于婴幼儿来补充营养,对于成年人来说作用并不大。
此外,汞含量高、受污染的鱼应尽可能不要吃鱼头,对健康有害,比如金枪鱼等。不受污染的鱼头爱吃也无妨。
鱼鳞吃了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没有养颜美容的作用,最好还是别吃。
老人们都会说,吃啥补啥,但吃鱼皮并不会让皮肤光滑细腻哦。特别是被重金属污染过的鱼,爱吃也要少吃。
大多数鱼胆都有毒,不要吃,比如青鱼、草鱼、武昌鱼、鲫鱼等,杀鱼的时候要小心鱼胆,不要弄破,一点点胆汁都会让成年人中毒,即使是高温加热也难破坏鱼胆的毒性。
至于说鱼胆能治病、鱼胆明目,更没有科学来源,生病了最好找医生。
吃鱼能补脑吗?
事实上,吃鱼还真的能补脑!
因为鱼中含有DHA和EPA,对于中枢神经和视力的早期发育不可或缺。其中,DHA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EPA能促进血管健康。
哪个部位更补脑?
鱼的头部和腹部都富含DHA,但是腹部含量高一些。所以,要想吃鱼补脑,这两个部位都不要放过了。
不过近来“鱼头不能吃”、“吃鱼头等于吃砒霜”等相关言论,引起了人们吃鱼的顾虑。
首先,鱼中不可避免会有污染物,而在鱼类污染中,危害最大的是汞。
但不同鱼中汞含量差异非常大,低的只有每公斤几微克,高的每公斤超一千微克,关于鱼的种类、生长条件、生长期等因素都会产生影响。
所以说“鱼头不能吃”的说法并不科学,关键是要选择污染小的鱼。
吃多少鱼能补脑?
虽然说吃鱼补脑,可适量就好。而且并不是越贵的鱼,补脑效果就越好。其中,海鱼里的健脑冠军是三文鱼,淡水鱼里的健脑冠军是鲈鱼,不过相对来说,鲳鱼、带鱼性价比更高。
美国 FDA 推荐成年人每周吃 8 到 12 盎司(约 220-340 克)低汞的鱼。中国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周吃鱼 2-3 次,每次 2-3 两左右。
这几种鱼千万要注意
都说鱼是好食材,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是营养学家极力推崇的白肉。但挑鱼也是门技术活,遇到下面这几种鱼可得好好考虑了。
第一种:大型肉食鱼
我们都听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的说法 。在食物链越高等级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相对越多,大型肉食鱼类处于水生食物链中的高等级,因此更容易含污染物质。如:剑鱼、旗鱼、方头鱼、鲨鱼等。
第二种:个头过大或过小的鱼
相同品种的鱼,个头越大,一般来说年龄也更老,不仅肉质会粗糙,而且根据上面所说的原理,体内可能富集更多的污染物。
个头太小的鱼虽然安全,但是还尚未长大成熟,食用起来往往刺多肉少,不够鲜香。
不过,大家也别认为吃大鱼就一定会伤害健康。只要平时在正规超市或菜场购买,能够保证鱼的来源和品质,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因为正规市场买的大多是养殖鱼,食物充足,生长周期短,长得快,累积得污染物会少一些。
第三种:来源不明的野生鱼
有的人总喜欢吃野味儿,认为野生鱼营养多更健康。但其实不一定,由于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野生鱼可能富集了一些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会危机生命的物质,甚至还有一些未知有毒物。
多吃鱼能健脑,
但并不是鱼的什么部位都能吃哦,
怎样买鱼、吃鱼讲究很多,
为了身体健康赶快告诉家里人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鱼身上这部位别吃了会中毒
  &吓死我了!买回来的活鱼鱼头里居然有小白虫!&1月11日,家住银川市石油城的李女士拨打新闻热线,称在早市上买的几条鲫鱼,清洗时发现鱼头内长满了小白虫。
  李女士说,她经常到石油城附近的早市上买鱼。当天一个摊主给她挑了3条活鲫鱼,当场处理了内脏。回家后,她将鱼放入水中冲洗,在掰开其中一条鲫鱼的鱼鳃时,看到鱼头里长满了小黄点,将鱼放入水中,从鱼嘴里突然游出七八条小白虫来,每条长度不超5毫米。
  记者从李女士提供的照片、视频上看到,鱼头内、水里确实有不少小白虫在蠕动。
  &这样的鱼如果吃到肚子里,肯定会生病。&李女士说。对此,记者向银川市市场监管一分局食品安全科相关负责人咨询,对方表示将关注此事。
  随后,记者咨询了农林渔业相关方面的专家,专家称这可能是寄生虫,水域中的寄生虫可能通过鱼鳃进入鱼脑并长期寄生,这种寄生虫本身对人体无害,但为保证食用安全,消费者买鱼时一定要检查鱼头、鱼嘴、鱼鳃内是否有黄色的小点或白色的小虫。吃鱼时一定要高温煮熟,最好不吃鱼头。
  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聪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脏。然而,近几年,因为水体的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语言和记忆障碍等。体内汞含量轻微超标,对成人的危害并不明显,但能破坏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行为,影响智力。所以,孕妇、儿童和备孕女性一定要注意减少汞摄入。
  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
  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测定结果显示,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350克的鲫鱼,其鱼皮和鱼脑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
  鱼头&鱼皮&鱼肉&鱼子。以400克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为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不过这一规律在200克以下的鲫鱼中并不适用。
  鱼子加热后,汞含量降低。对生鱼和熟鱼的对比研究发现,鱼脑、鱼皮和鱼肉内的汞含量并不能随着加热而降低。但鱼子加热之后,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鲫鱼的时候,最好买半斤以下的。这样的鲫鱼鱼龄小,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很低,孕妇儿童都可以放心食用。如果购买了七两以上的鲫鱼,也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情况下鱼肉和鱼子都很安全,不过最好不要吃鱼头了。建议大家去餐馆也要少点&泡椒鱼头&、&鱼头泡饼&等菜。另外,对于&孩子吃鱼脑更聪明,吃鱼子会变笨&的传统观念也需要改改:鱼脑普遍更易蓄积重金属,儿童不宜长期吃;而鱼子营养丰富,又少有重金属富集的问题,可以适量食用。
相关阅读推荐:
甘草的这种功效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同时也是这种...
豌豆是我们常见的谷类食物。一般在米粮店或者超市都...
在我们周围有人有脚臭吗?脚臭是一件特别尴尬的一件...这几种鱼真不能吃,吃了有可能中毒甚至致癌!别不当回事这几种鱼真不能吃,吃了有可能中毒甚至致癌!别不当回事精选生活窍门百家号
糖醋鱼,红烧鱼,酸菜鱼,香辣河鲫鱼,剁椒鱼头,一说到鱼,相信有很多人口水都已经留下来了,但是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有些鱼是不能吃的。1、鱼胆没有弄掉或者鱼胆被搞破的鱼:
因为鱼的胆汁中含有强毒性的毒素,如鲤醇硫酸酯钠等,人体吸收后有可能发生中毒。专家说鱼胆有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功效的说法是错误的。大家以后一定要把鱼胆干脆扔掉。2、在工业园区小河里的鱼:
在工业园区的小河里长大的鱼, 因为环境的污染,鱼在重金属和重污染的环境下生长,重金属会在人体和脂肪中储存起来,不能排出去, 造成慢性中毒,尤其含汞、铬、等重金属的鱼,人长期吃后会有致癌风险!3、咸鱼。
农村里在冬天都有腌制咸鱼的习惯,其实鱼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尤其蛋白质也会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是导致人类得癌症的隐形杀手。
以上小编说的大家尽量不要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精选生活窍门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很多人都在找的最精彩的文章!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鱼和海鲜隔夜吃会“中毒”
】【】 热度:104 ℃
若没有完全熟透,那么未熟的蛋黄隔夜之后食用,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因富含物质,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肠胃不适、等。但如果已经熟透,而且低温密封保存,一般没有问题。
鱼和隔夜吃会&中毒&
鱼和隔夜吃会&中毒&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人吃剩的不舍得扔,隔天再吃。但有些不能久放,如果放隔夜,不仅可能失去鲜美的味道,还可能有损身体。
熬费时,所以人们平时会熬一大锅,慢慢喝,但剩汤长时间放在铝锅、不锈钢锅内,易发生化学反应,析出有害物质。建议汤底不要放盐之类的,煮好的汤用干净的勺子舀出来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存放在冰箱里。
鱼和海鲜隔夜后易产生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
散装卤味要当天吃完,不可隔夜。从食品角度讲,这是不卫生的。食品专家提醒,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并非绝对&保险&。冰箱里也易滋生霉菌,还有嗜冷菌等。
隔夜因时间过久,大多已丧失,且茶水中的、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
由于部分绿叶类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煮熟后若放置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不论是室内栽培的,还是椴木野外栽培的银耳,都含有较多硝酸盐,如果煮熟后,放置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
若鸡蛋没有完全熟透,那么未熟的蛋黄隔夜之后食用,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因富含物质,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肠胃不适、等。但如果鸡蛋已经熟透,而且低温密封保存,一般没有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精彩内容 -> 查看新版:【】【】
返回栏目:【 -&
很多人习惯于早晨,喝上一杯暖暖的豆浆,既健康又营养;可是豆浆食用不当,也是对身体有很大的坏处的..
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营养相当丰富,其所含有的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成分特别高,是所有水果中少..
大麦茶是夏季最为常见的饮品,不但能够祛暑降温,同时还能提高人体食欲。但大麦茶的副作用我们同样需要..
鸡肉和鸡蛋这些食物是最常吃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但是鸡肉食用也是有禁忌的,那么,鸡肉不能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饮食禁忌,如果大家在饮食中触碰到这些饮食禁忌的话有可能会小命不保,今天3..
现在很多人每天都会牛奶,因为大家普遍都知道牛奶含有很多营养,但是如果在不该喝牛奶的时候喝牛奶,那..
螃蟹营养价值丰富,味极鲜美,深受美食者的青睐,但吃螃蟹一定要注意,有些食品是不能与之同食的。螃蟹..
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是中国家庭很常见的一种家..
红牛是具有提神抗疲劳作用的功能性运动类饮料,功能显著,但是红牛的饮用量要结合群体健康情况而定,否..
红薯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之一,也是深受老少喜爱的食物之一,你知道红薯在食用时应该注意哪些吗,那你知道..
日常的饮食中要常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手要常吃玉米、燕麦、芹菜、苦瓜等含纤维素..
香蕉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贮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
虾皮吃起来也非常讲究,平时食用虾皮之前,先用水泡一下,这样是保证质量安全,也..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
冬虫夏草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体质偏热者最好别吃。现代人多吃大鱼大肉,体内多有..|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老李吃了家里腌的青占鱼亚硝酸盐中毒
老宁波注意了:夏季吃不完的咸鱼一定要放冰箱
&&秦阿姨的做法&&专家建议&&制图 于佳岐&&通讯员 应红燕 记者 俞莹&&&&宁波人老李超爱吃咸鱼,不过这一回,一盆入味的青占鱼使他脸红、嘴唇紫、呼吸困难,住进了医院。&&昨天,老李的出院报告上写着:亚硝酸盐中毒。&&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一位专业研究水产加工的老师说:“人们对腌制食品存放有个误区,觉得咸鱼、咸肉吃不完,不放冰箱也不会坏,其实腌制食品里的亚硝酸盐在高温环境下形成得更快,同时,食品本身也容易腐败。”她提醒,吃不完的腌制食品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老李吃了自家腌制的鱼 中毒了&&49岁的老李家住江东,平时最爱吃咸鱼。&&老李的爱人秦阿姨说:“送他到医院,医生说,这症状像是亚硝酸盐中毒,问我们吃了什么,我说吃了自己腌的咸鱼。医生说,如果是外面买来的咸鱼,要马上报警。可这鱼是我们自己腌的啊,而且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吃的。”&&上周二,秦阿姨从菜场买来两条青占鱼,她说:“这鱼当时不是很新鲜,肚皮不是很硬。我想反正要做咸鱼,就没特别在意。”&&因为老李口味重,秦阿姨买了两袋粗盐用来腌鱼。“先把鱼洗净剖开,在两面都抹上盐,他喜欢吃得咸点,为了让鱼肉彻底咸透,我还在鱼肚里面也抹上了盐。然后像腌咸菜一样,在上面压上石头,等第一次卤水出来后,把水倒掉,再抹第二次盐。”&&两条青占鱼,秦阿姨放在打空调的房间里腌了两天,她说,“腌好肉变得硬结结,交关好吃。”&&腌好的咸鱼,吃的时候蒸蒸熟就可以了。秦阿姨说:“我放在电饭煲里蒸的,第一餐没吃完,我想咸鱼嘛,房间里有空调打着,不用放进冰箱,就用席罩罩着放在桌上,留着下餐吃。”&&吃了两天,咸鱼没吃完,星期六早上,老李又吃咸鱼配泡饭,说:“这肉好像有点糊叽叽的,吃的辰光舌头有点麻。”然而,因为太喜欢吃了,老李把鱼吃完了。&&没多久,老李就出状况了。秦阿姨说:“我看他面孔和头颈都变红了,他自己去了社区卫生院,医生看他的情况不太好,说要去大医院看。等我赶到社区卫生院的时候,他嘴唇也发紫了,呼吸有点困难,就马上带他到李惠利医院去看了。”&&李惠利急诊留观病房的蒋医生说:“患者送来时就是典型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血氧很低,皮肤发红,嘴唇发紫,呈现缺氧的症状。亚硝酸盐中毒就是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因为血液里的铁红蛋白本身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但与亚硝酸盐结合后就会变成高铁红血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我们以前也接收过几个吃自家腌的咸鱼咸肉发生中毒的患者,他们都和老李差不多,中毒程度不是很重,住几天医院就可以回去了。”&&&&青占鱼腌制、存放离不开低温环境&&为什么自家腌的咸鱼会导致食物中毒呢?秦阿姨很困惑,一直以来,家里都是这样吃的啊。&&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一位专门研究水产品加工的老师,听完我转述秦阿姨制作咸鱼的过程,她指出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青占鱼是典型的红肉鱼,与黄鱼等白肉鱼相比,不新鲜的青占鱼更易引起人体中毒。因为红肉里含有令人中毒的组胺成分,当鱼肉不新鲜时,鱼肉里的组氨酸会分解变成组胺,引起过敏性中毒,这种情况在夏天较多见。所以,不管是腌着吃,还是新鲜吃,青占鱼一定要新鲜,鱼死后两小时内,必须要冷冻储存,因为外界的高温会加速组氨酸的分解。&&“腌制过程中,青占鱼要在冷冻条件下进行。低温不会影响盐分往肉里渗透,但外界高温不但会加速肉质腐败,且会增加亚硝酸盐的产生。所以,一般腌腊肉都是在冬季进行的。&&“另外,吃不完的咸鱼一定要放入冰箱。很多人认为,盐可以保证食物不变质,其实是个误区,盐只能抑制外界环境对肉质的影响,使食物不发霉长白毛、绿毛,但不能阻止肉质内部的腐败,所以放在常温下,咸鱼、咸肉还是会变质。即使在吃前进行加温处理,组胺与亚硝酸盐都不会被分解去除,依然会引起人体中毒。”&&她建议,夏天如果要腌咸鱼,原料一定要新鲜,越新鲜越好,加盐的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但一定要在冷冻条件下腌制;如果可以,夏天尽可能不要吃腌制品,因为非常容易腐败;红肉鱼比较容易引发食物中毒,最好不要腌制吃,要么吃鲜鱼,要么购买时选择冻鱼。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完东西嘴巴里发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