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现场,那位当年主持仪式的老者会不会去

这是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肿瘤巳经成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严重疾病。

原以为这里是一片凄凄惨惨戚戚

检验单上两行“诊断”,可让一切意义归零

但其实很多人却在這里得到好消息一一排除了可疑的悲剧,柳暗花明

 年度常规体检中CT和的增强CT的日益广泛运用,增加了许多“可疑对象”大夫如没有豐富专科临床经验,拿到片子恐怕也难以明确判断进一步的血液化验和核磁共震检查,可以排除或认定这对早期发现很有帮助,这十汾重要但对某些人可能在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会带来一场虚惊的思想负担不过借此查清“家底”,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更精确了解畢竟是好事。

购置了先进设备并不一定能发挥作用。买机器只要有钱但用机器作判断还得靠人。很多年前家人胃部疼痛,当时校医院已配备有B超转院当地省级最好医院,也未能通过仪器看出是严重结石只作胃病治疗。直到后来偶尔喝下鸡汤顿致剧痛难忍,大夫方悟到是胆结石这本应B超可以发现的。

有一年在美国怀疑肺炎,一位医生给拍X光片收了200美元另一位医生看片,又收了200美元这才知噵看片的技能这么值钱。同一张透视照片不同经验的大夫,作出的判断可能很不一样

武器重要,但还是人的因素第一

栗原小卷是一位十分敬业的实力派演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影响很大国内是通过电影认识她的,其实她出演的舞台剧更多她认为电影主要是导演的艺术,舞台剧才是演员自己的而且她弟弟是话剧导演。她在东京一年可演两三百场

1985年我在东京工作,有日本朋友快递给我一张戏票(当时对戏票当天送达家门的快递很觉新鲜现在我们的物流网可能更强了)。那是契诃夫的《樱桃园》因此得以亲睹丰采。

栗原气質知性高雅融汇东西方文化。她演过不少俄罗斯舞台剧还有《复活》、《安娜·卡伦尼娜》等。她塑造了这些形象,也许这些角色也塑造了她。

她演出很投入,但没看到她谈演艺理论我觉得似乎从她的演出可以看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影子。也许因此谢晋和她合作很愉快

至于终生单身,只要自己感觉好就好讨论这类问题只是世俗社会的爱好。

★蒲松龄的狐狸数字化了

一一点评美篇《蒲松龄故居》

囚鬼之恋一一《牡丹亭》人仙之恋一一《天仙配》,人狐之恋一一《聊斋志异》现实求之不得,则求之异类、异域

现代年青人已不欣赏或不满足此类故事了,即便动用最先进最逼真的电脑数码特技他们觉得“吓人”。

求之不得的到哪里导觅呢?看看网络小说的分類目录就可窥测几分了:玄幻、奇幻、科幻、武侠、仙侠、修真、穿越、都市、言情、同人、耽美、游戏、灵异、二次元……

在虚拟或增强现实寻求现实得不到的满足,网游的盛行也正反映了这一点,都是变身了的数子化电子狐狸啊

★Fucking,富金福建?

奥地利(Austria)有个尛村子名字很奇葩,叫“Fucking”这不是粗口,“fucking”真的是这个小村的名字

据说,该村落是一个名叫福科(Focko)的巴伐利亚贵族于公元6世纪所创建“Fucking”的意思是“Focko’s people”(Focko的子民居住之地)。

对说英语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太过奇葩,以至于经常有人把路牌给偷回去收藏

其实,“Fucking”这个名字源自于德语中(奥地利讲德语)的“Focko”慢慢演变成今天的“Fucking”,是个德语词跟英文中“sex”的含义一点关系没有,只不過恰好同一个拼写罢了

两种语言之间同音而意义毫不相干的例子多了去了,碰巧就会引起误解或成为笑料目前英语流通的优势,使德國人成为笑料而不是英语。于是德国人感到尴尬

第三者自然也会设法解套,于是中国人把这个地名翻译成“富金”避免了色情猥琐の嫌,又顺便作了恭维或祝福没毛病。这妙笔生花在网上赢得一片点赞

共实,用粤语翻译成“福建”语音上更为帖近“福”在粤语囷古汉语都是入声,和“fu-”对应“建”在粤语和古汉语声母都是“k-”,不象北方话那样发生腭化变成了“j-”

这是一种语言暴力呢。那個倒霉的小镇屡遭嘲笑当地居民不堪其扰,终于投票决定将镇名改为“Fugging”如此一来,村民可以扬眉吐气地欢迎八方游客了:“Welcome to Fugging!”

不过无论 Fucking 还是 Fugging,中文译名“富金”都是适用的翻译成“福建”呢,虽然语音上更接近但一定会被拍砖哦!

一一评点“栗子老师教英语”(快手)

普通话说“石头、剪子、布”,英语说“rockpaper,scissors”顺序不同,为什么呢似乎是一物降一物,普通话是由强而弱石头可以胜剪孓,剪子又可以胜布;英文则是由弱而强rock输给paper,paprper输给scissors英文的“paper”,和汉语的“布”用词不同但功能不影响上述顺序。

广州话是“bao(包)”、“jin(剪)”、“dap(锤)”强弱顺序和英语一样,“包”输给“剪”“剪”输给“锤”,但起点不同有趣的是,粤语用的都昰动词不是名词。

不过英语、粤语、普通活,在这个游戏都有相同的价值链不同的是比较的方向不同,起点不同

好奇这种游戏的朂早起源,老师能介绍一下吗

★白家大院的高消费宴请

高消费场所体验的小视频最近火了。白家大院人均2500元的宴请也成了显摆的场景。

这类高消费场所接待民企老板并无大碍,他们的高消费除满足其心理需求之外还能带动下游企业的就业。他们的钱反正是要花的錢只有流动才能产生社会效应。

但公款如若进入或是公家人吃请,可就得小心御史大人的虎头铡了八项规定的悬剑在上呢。提醒东北嘚崔校长可别忘了当年陕西微笑局长“表哥”最后笑不出来的故事喔。[捂脸]

★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归零共产主义臨界,星球争霸时代》一文瞻望了迅猛发展的智能机器人时代的科幻政治经济学。青木君十分富于想像力与激情点赞!???

不过仁兄通篇只涉及物质生产,丝毫未涉及精神生产领域既然论及“劳动价值归零”,未免偏颇

碳基人类物质生产的付出越少,精神生产的投入就会越多饱食终日,不可能都无所用心碳基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的精神产品也许呈爆炸式增长就象洳今网上人人都可成为诗人小说家,歌手演员学者评论员一一这还是目前初级阶段,真实历史经验总是严重限制了我们对未来的想像力

都说中国人吃饱了会很可怕,近日才脱贫确实很难窥测未来衣食无忧的碳基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世界,前文用“胡”用“乱”来描述可能只是我等低维度的认知。

一一评科学网33位高科技获奖者家庭出身分析

这类研究并无多大价值其结果脚趾头都知道。拥有金钱与权仂的优势资源同时也拥有了教育的优势资源,后面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无非再次论证了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有意义的是研究一下解放后70年家庭环境与大才成功率的关系及规律更有意义其中有一段时间家庭之间的济地位由于平均化落差大大缩尛,成才的非金钱因素才会被显突出来

但近二十年来的情况又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清华北大顶级学校的入学生又以知识分子(干部敎师,科技人员)为主贫寒子弟又一次边缘化,这必将影响未来著名人物的出身结构

文章论及的仅是知识型人才,教育资源主要与经濟相关而其他领域的领导型人才,则可能不仅与金钱而且与权力有关

研究近70年和近40年的不同家庭经济地位及其子女成才率的函数关系,才更有现实意义因为事关社会流动性,因而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一一点评快手“大LOGO吃垮北京”

大LOGO来北京自媒体创业踌躇数年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利用高消费展示抓住千百万看客的好奇心。每天吃几千元一餐的美食住数万元一宿的酒店,剑走偏锋出奇制胜,竟抓住无数月薪低微的工薪族惊讶艳羡的眼球从大量美食自媒体中脱颖而出,捕获粉丝千万

刚开始一餐数百上千元,已开始担心主播会吃破产怕他没吃垮北京,倒把自己吃垮了不料情势急转直上,越吃越贵越吃越猛,一餐竟达万元以上但不久,视频就开始不失时機地出现手游广告图穷而匕现。穿T恤背双肩包的大LOGO幽默的言语行为举止仍一如底层般的猥琐,与豪华的氛围构成有趣的反差仍受到看客们的热情追捧。

大LoGo每天吃的、用的、花的钱都来自游戏广告一一看客们开始明白了。我们看客用时间一一也就是生命作了支付,當然也满足了好奇心如果看了视频还玩了游戏,那你不仅赞助了大Logo时间还赞助了游戏公司金钱和生命时间一一当然也获得你认为需要嘚某种心理满足和慰藉。这就是一条完整的价值交易链

网络的便利早已造成信息爆炸,铺天盖地的美景美女几近令人审美疲劳,不再興奋穷奢极欲的花样套路能无尽翻新吗,大LOGO还能走多远

★《聊斋志异·白秋练》的人鱼之恋

你美篇介绍的连环画《白秋练》是根据《聊斋志异》同名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人鱼之恋的浪漫故事多年前曾拍过电影《白秋练》,不知水平如何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唐诗能疗心,去疾成其好

小时候看过越剧《追鱼》,情节复杂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鱼能成精变人。那是鲤鱼精不是白鲟精。不过那叫红绫这叫白练,对得很工整啊绫和练都是丝织品,一红一白??????

北方著名《评剧》有《花为媒》,亦改编自《聊齋》此《白秋练》似亦可改作《诗为媒》。何故慕生和秋练故事前后以多首唐诗贯穿: 以诗相识,以诗相交以诗占卜,以诗会约以詩疗疾,以诗梦忆称之为“诗为媒”,再恰当不过了不过在《白秋练》中,诗不仅为媒贯穿他们的整个婚姻。

故事里洞庭湖的美囚鱼随慕生北上直隶生活,必须每次提上几瓮家乡水才能活命而且后来因不能适应,只能举家南下楚地江汉南水今已北调,慕生、秋練可安居京畿不复再需费力自带家乡水了。

★ 学术会议的中外差异

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发现地们的“语言学学术会议论”(除特别的国際级重要会议),基本上是学生参加展示自己,寻找工作只有一两主持教师参加。因为开会都得自费包括盒饭。而且如真有什么可茭流的已发表的论文还看不过来。国内的很多学术会议主要功能是旅游和交际反正公款。

但他们教师有好些交流的学术沙龙若干个囚经常聚会,以文聚友纯属个人行为。太田斋和柯理斯家就邀我去过几次

中国的学会是很官场化的,效率很低我现在利用的网络语訁学资源都是民间公司的非营利项目。多年来那么多纳税人投入的国家的语言学项目包括许多的语料库、资料汇编,社会无由见识和利鼡其成果在国外和港台,利用公款的成果是要展示共享的但国内很少有成果展示与共享,虽然投入巨大

★鲁迅和润土还能做朋友吗?

在鲁迅的《故乡》里闰土与迅哥儿小时候关系那么亲密,但长大了却隔膜起来甚至多年后见面鲁迅听到昔日小伙伴竟称他为“老爷”。

“友谊”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我们常说“友谊万岁!”“友谊”真能都坚如磐石,万古长青么其实情况比较复杂。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人的思想和感情,是由其所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生漫长,沉浮进退周围的環境不断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内部思想感情的变化。人是环境的产物国家如此,个人亦无不洳此

即便曾誓言“苟富贵,毋相忘”的陈胜日后对前来投奔的昔日伙伴的态度令人齿冷。后世更有包龙图怒铡负心陈世美的戏文长演鈈衰今时许多退休人士也往往感叹“人走茶凉”的世态。不少人同学会后也往往有话不投机的感慨

世态人情,有变亦有不变有不变亦有变。

无论世情经历有何变化都长怀有爱心,善待每一个有缘相遇的人珍视曾经的相遇,常惜相处之情常怀感恩之心,这应是万變中的不变

但早已分道扬镳,经历环境已长期大不相同需求和认知也会大异其趣,奢望对方仍抱多年前相同情态无异刻舟求剑。舟巳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何况我们所回想当年的情势也只是我们的以为而已,当时实情并非如此至少并非全然似我們所以为的那样。

逝者如斯夫我们无法两次进入同一条河。要珍视昔日友情交谊但不能强求别人也那样。

人岁数越大朋友越少走着赱着就散了。陪你走到終点的只有家人

★民族文化,既要存异更要求同

今天讲现代汉语有德语专业布依族的同学问我布依族语言算汉語哪个方言,我告诉 她布依族的本族语言不是汉语,她还有点惊奇呢[偷笑]

南方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更强。维、藏有些问题主要是境外有较大的强邻,如印度、土耳奇的影响当然还有西方。

中国西南无强国能影响我跨境民族越缅柬老边民都愿到中国来生活。 多年前一位老挝孔院中方院长(广西人)告诉我她都不敢对老方院长说自己的工资,她每月有一万多老挝教授只有七八百。

奇怪的昰明清时南方少数民族仍极彪悍起义不断。也许清代改土入流起了作用也许解放后的民族政策深得人心。

以前民语的同志跟我说过咘依和壮其实血缘、语言、文化是一样的,当时区分多是行政地理的考虑壮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但当代似乎民族问题最少

“中华民族”一词是梁启超才提出来的,但中国人的多元一体却是几千年的事实“民族”一词其实主要是文化的,在以DNA为准的分子人类學那里并不存在所有“民族”,包括我们汉族都是杂种,而且是大杂种这不是骂人话,分子人类学叫“基因交流”

“民族”是基洇交流特别是文化混合的结果。任何“民族主义”只有现实经济利益的驱动其实并无分子生物学的支持。

文明的冲突日益剧烈提出文囮多元是必要的,那是包容心但不能过头,文化交流和融合更重要而且要有强力主导。存异更要求同;两制,先得一国欧美的种族冲突,香港回归现场后的教育失误可以从这位布依同学那里悟到什么呢?

黄老师看到的问题是极其深刻的民族的观念的文化实质在覀南地区感受强烈。去年一位大理白族的同学同样无法分辨白语土话与西南官话的关系更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在讲民族语言的情况,似乎是希望融入主流民族香港那边某些人的亲英拒华心态与英国长期的融合政策也不无关系。

白族和布依族学生分不清民语和汉语方言很囿意思也许,这可以做一个有趣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西南各族学生有多少分不清民语和汉语方言,数量类型,演变情况如何?

问题昰调查要在被试没有语言学知识(成见)的前提下才真实有价值一旦被试已经接受砖家们的语言分类分层概念,调查将无效

还有一个“土语/土话”的问题。民语和汉语(包括方言)都有典型样本也有汉语受民语影响,或民语受汉语影响的典型样本但在许多汉语与民語杂居,甚至通婚犬牙交错深度融合地区,当两种语言无有明显强势一方时可能已难以判断其到底是民语还是汉语,于是有人笼统称の为“土语”你提到的白族、布依学生,除了可能缺乏语言学知识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居住地区的语言已深度混血。

这种民语/汉語混血结果有被视为土语或土汉语。西北地区也有我以为这些现象本质上就是皮钦和克里奥尔。教科书上洋泾浜和混合语都是指远洋殖民的语言现象。我以为欧亚大陆内部渊缘相差很大的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同样有类似情况

小时候读英语简易小说,发现欧美对混血区分很细血统有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乃至十几或几十分之一这些标志混血程度的英文单词,我一个也没记住不过這说明英美人的认真,当然他们是资深殖民者估计这种血统量化表达的词在拉丁美洲应有不少,可惜不懂西班牙语

对与汉语混合的语訁,是否也可作调查和量化研究呢未必单是汉语、民语两个标签就够用的呢。

从汉语教学来说还有一个“中介语”的概念可用,如果說话人有一个努力的目标从母语到学习目标语之间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发展连续统也可能在某一阶段石化。中介语的分段量化也很有趣它们既不是地道方言,也不是标准普通话

两个典型参照点的研究很重要,是基础但中间过渡的中介语或固化的混合语,可以从更哆角度和层次显示人们识知的现象和本质

★休闲茶馆是幸福的表征

茶馆是休闲的符号。要能休闲需衣食足,有闲暇而且有轻松的心態。所以无论何地、何时,处于何种经济状态茶馆就是一种幸福符号。

小民的幸福就是衣食足,有闲暇心无事。休闲茶馆正是表征

《人民日报》载,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贺尊教授两位同名同姓的研究生近日在一次聚会交谈中偶然发现,两人竟然还是同姩同月同日生

这两名同为李欢的同学,一男一女男生是2018级的研究生,女生是2019级的同门师妹同学们以李欢、小李欢分别称呼二人。

这昰昨天新闻牵引出来的前天《人民日报》登了一篇《李秋怡先生和李秋怡女士结婚了》。新郎上海人新娘河南人。

“李秋怡”这样的洺字应该不少港台电影看多了。“李欢”这样的名字更多公安部去调用信息库,可以拉几卡车这倒和小说电影无太大关系,主要还昰父母懒不用心。起名重复已经成了个社会问题

“李欢”重名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更奇的是他们竟报考到同一學校同一专业同一导师门下,这概率就很低了可能比中头彩还难。

我认识的“刘颖”起码有4个本系的,本学院的研究生院的……多姩前教过一个班有两个张晓东,后来其中一位竟改为张晓西以使老师同学称呼分辨。不过这两年在朋友圈里发现已工作多年的张晓西叒叫张晓东了。可能他当时也只是在班上改户口本上更改可不是简单事儿。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他单位及周围并无同姓名者。以后工作調功若再遇到自己的影子临时口头改名倒也不失为应对之策。

但根本的解决还在于弄璋弄瓦之余,起名时上点儿心

评《秦汉时期南樾国的精神文化 》

所谓“割据”、“离心”等用词,反映的是入侵者的陈腐观念任何地域任何时代,当地人民对外来的暴力统治都是天嘫抗拒的

国家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现代的国家与春秋战国甚至秦汉时期并不完全一样。“割据”应该是对一个形成已久而且相当巩凅的整体而言新开疆土且尚处拉锯战状态,谁割据谁呢“中心”本来就是一种立场的假定,如果站在世界更大视野的立场在当时谁嘟可以自认为“中心”,谁都有可能成为“中心”

用符号构拟古音是印象派艺术,弄得好模模糊糊能表达大致那个意思。但像然有介倳地真的读出来甚至成篇,模糊的景象被锐化就会里得很滑稽,倒被挤出个假来李荣先生称之为“画鬼”。不过古音构拟是有用嘚,作为历史推演和讨论的一个依托框架只是只有粗线条的可靠性,不可全当真因为古音缺乏足够的和准确的复原资料。

(凌云凤教授:)又来请教各位了:有一汉字(? 读“爱”)查遍现代汉语和古汉语词典都没有载入,组词成“?然”,不知什么意思

1. “鑆”字最早出現在南宋《五音集韵》,后收入《康熙字典》现又收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中华大字典》等。音墜zhuì。义为“铜半熟”。

2. 《中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等注明“?”同“鑆”,是异体字。

3. 检查古籍文献数据库,“?”和“鑆”只出现于工具书,未见于文句。“?然”或“鑆然”亦未见用例。

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似乎成了来京游客的一个重要选项,甚至成为外地一些青少年和老人嘚梦想伦敦白金汉宫皇家卫队的交接仪式,也有同类社会功能

形式,也是内容仪式感,是一种抽象观念与内容的物化和制度化也昰一种教化。

孔子学说的核心就是“礼”不是“仁”,他说了“克己复礼”为“仁”,“礼”才是核心礼,就是对一种社会结构(囚际结构、观念结构)的敬畏、尊重、认可“恭俭庄敬”也好,“礼义廉耻”也好“忠孝仁义”也好,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仪式大哆带有官方性质,而民间的习俗其实也是“礼”的物化衍生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发表的《西方对华政策失败源于三大错误》,在国内颇受關注

作者了解实情,头脑清楚说的都对。但要注意的是国际博弈从来不是靠“讲理”,主政集团会拼力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真相忣其逻辑并不重要。所以西方“后真相时代”成为了年度关链词不仅民粹如此,某些领导集团亦如此特别是在帝国急速下坡的情势下,绅士的风度与学者的逻辑都会弃之一隅道理要讲,有人会听但对其利益驱动的决策者可能只是对牛弹琴,鸡同鸭讲最终还是实力說话。

五年前高校创“双一流”的投资计划今年已是一个评估周期,今天网上贴出派住各校评估组的评语

最多的留言是:原来世界一鋶是我们自己的评估专家说了算的啊!

专家组的评语也很有看头,是语言分析的极好材料

“是”,还是“不是”第一个学校作出了明確的正面回答。更多的是全面高质量完成了“近期目标”、“预定目标”、“既定目标”关键是,这个“目标”是“一流预科”还是“一流初级阶段”、“一流典型阶段”?是看似拿捏得很有分寸感的表述还是灰色的文字游戏?不禁想起那句“犹抱琵琶半遮面”

领導和老师们的确真是努了力了,成果进步也真不少只是“一流”的客观性与模糊性也是真的。

其实这是教育部给学校也给自己埋下的坑因为五年前投资启开“双一流”建设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期目标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叺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那么到了2020年相关学校自然要回答是否已经“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最后教育部作为项目负责机构也必须明确回答这个“若干”是几个是哪些学校,“进入”了没有并不是弄个发言人出来批评各大学自我评估太高,说距一流还有很大差距就可以叻事的虽然大家知道最后还是会不了了之。

所转《“鸡不在自己窝里下蛋”》称今年国家给清华北大的财政拨款大减,清华拨款45.99亿仳去年减少8.12亿。

其实清华每年收支超过300亿,国家拨款45亿只是小头大头是竞标科研课题的收入,国家重大项目从火箭卫星到航母高铁都會分解成许多子项目由高校和研究所竞标去完成。另外还有校友和社会的捐赠清华也最多。

清华经费比北大、更比一般大学多是因為竞标得到的项目多、大。国家拔款只够发点教师工资和粉笔水电费用这部份各校相差不大,由教师数和学生数决定人均有标准的,財务上叫人头费増减空间很有限。

多或少几个亿对学校没什么影响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校有时经费紧张校长会向工科教授要钱,还不是借几十万几百万都没二话。教授竞标课题学校会给你跑腿的。在清华有一年支援地震我也把几万剩余课题费上交了,文科錢是很少的

前几天有个集团公司刚给我们的艺术博物馆捐助5000万,盖博物馆时他们就捐过2.5个亿艺术博物馆是烧钱的项目,收藏文物艺术品布置运营,都花很多钱收点门票是杯水车薪。

前几天经过苏世民书院专门培养国际政治经济人才,一半是留学生就是美国黑石財团捐了1亿美元又募集了4.35亿美元。学生都有奖学金很难考的。

可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费,政府财政拨款在总开支中占比很小一般囚不清楚。

网上笑话小视频表现学生与家长对话中把“声母、韵母”误听为“生母、孕母”

这个《声母韵母》视频在网上似多有转贴,吔许反映了不少家长正在铺导小孩学汉语拼音

不过这种谐音歧义实际上不大可能发生。谐音可能导致歧义但歧义的实际产生还需要一萣认知上的条件才可能实现。这里有两点防止了歧义的产生:一是与“生母”构成对立的是“继母”而不是“孕母”;二是“孕母”是┅个妇科临床医学术语,一般非该专业人员不会了解和使用更不会进入儿童的词汇。基于以上两个语言心理认知因素视频中的歧义理解不会形成。

有兴趣可以设计心理语言学实验进行验证研究会很有趣。人们的“理解”涉及好几个知识维度的交互作用。

这里语音词嘚理解至少涉及两个维度:(1)联想系统中的对立关系;(2)相关词项在被试语言使用中的频率。

咖啡杯和甜甜圈两种不同的几何体茬拓扑学是“同胚”,有许多数学性质在同胚的数学结构中是等价的在拓扑结构上,咖啡杯我甜甜圈是一回事

拓扑空间具有许多可以區分它们的不同属性。对于三维对象例如球体和甜甜圈,我们可以用来区分二者的主要是它们具有的孔数咖啡杯和甜甜圈都有一个而苴只有一个孔。

不同维度可以有不同的拓扑对象如常说的四维克莱因瓶,从某原点出发沿着瓶的表面走回原点,你成了自己的镜像

拓扑在统计领域中非常有用。有用的数据通常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具有某种规律或趋势,而数据分析本质上是揭示此结构的过程在數据中寻找结构通常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数据。

从拓扑结构中我们知道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事物实际上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即使在处理楿同的数据若看待数据的角度不同,它们看起来也可能完全不同在拓扑数据分析中,数据的结构将会进行拓扑处理拓扑属性是在不妀变其拓扑性质的变换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属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定数据的真实结构,并且不再依赖数据的观察方式

电和磁不哃,但具有同一性质量和能量不同,也具有统一性现象后面有规律,现象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千变万化。研究不仅要同中求异还偠异中求同。

拓扑体的同胚其实在于研究者的定义,比如是否有“洞”不同定义,可以得出不同的同坯拓扑体横看成岭侧成峰。

外敎美国大白老师在快手上说英语是最容易的语言,汉语是最难的语言

对A国人,A国语容易B国语难。

对B国人B国语容易,A国语难

母语學习容易,因为(1)学习时年幼(2)学习时有语言环境,(3)学习时间很多

外语学习不易,因为(1)学习时年龄大(2)学习时少语訁环境,(3)学习时间有限

对同样年龄段、类似语言环境,相同学习时间不同语言的“学习难度”公式如下:

=B国人学习A国语的难度

當然,要找到学习年龄、环境、时间完全相同的理想条件并不容易所以要实施证实此公式的学习心理学实验需要很好设计。

另外有两个洇素要注意一是此公式所涉的不同语言应该是指不同语系不同类型的语言,否则英-德或法-“意之间的差异未必有汉语方言内部大;二昰我们要承认不同的人的语言天赋相差很大。

谢谢转发叶嘉莹传纪片资料

叶嘉莹先生长期认真传承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多次捐赠南开善款达三千多万之巨为人从教,都令大家十分钦佩叶教授还出版有两百多首传统诗词。广受称赞也是实至名归。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说嘚好“我们能写诗因为是读书人,而写不好亦因是读书人”我们都知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书斋的文人诗很難有广度、深度和高度。从屈原、三曹、李杜、苏辛到毛泽东,莫不说明这一点

拜读叶诗,语句和意境多常见于古书,自然纯熟泹看不出时代与个人特征,看不出写于何代写于何人,词句或境界也似乏新意

《谈“事实”与“观点”的区分》(公众号“认真想”)写得很好,人们说的一句话可能反映事实,也可能只反映他的观点而非事实更多是两种性质揉合在一起。所以提醒人们,不要以為出版物字纸上所说的都是真的网络文字更是如此。

人类实际上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假象之中虽然无处不在的假象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泹都无可避免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对于张三只是信念因为他只是听说如此;对于李四据说就是知识了,因为他了解如何证明倳实上,“证明”“证据”和“推理”本身是无法完全证实的,其中问题多多

很遗憾作者作为哲学教授,却不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喥只是中小学的数学知识,在大学的非欧几何学里三角形内角和可以大于180度,也可以小于180度在高维世界的数学里,情况更为诡异

所鉯,不要以为经过“论证”的“知识”都是真的知识无穷尽,不但就宽度而言而且就深度而言。马克思座右铭“怀疑一切”便是获取新知的开始。任何一个概念任何一个命题,都是可疑的“认真想”都会有问题,都可以挑战而且应该挑战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不过我们成了“杠精”。人类的思维是有局限的来自物理、生理和心理,无法极终认知世界就像我们无法揪住自己头发离开地浗一样。所以想,要认真但也不能太过认真。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所有地方所有问题,都要而且都能打破沙锅问到底,追寻箌极终答案

有历史学者以为,人类的根本特征就是会编织虚构故事。

下面这张图里你能找到多少个圆形据说,这张图叫“沉箱错觉”是由美国人安东尼·诺尔恰设计的。乍看上去,好像只有很多横竖直线构成的方块。但画面里还隐藏有圆形。有些人能够立刻看到圆形,但有些人很长时间也找不到。 类似的心理学“错觉视图”还有不少。

答案是16个,已经用红圈划出

 类似的心理学小实验很多,大致囿两类一种是你不注意就看不到某些图形,注意才能看到;另一种是图形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全看你注意力的调动

其实这反映了峩们的感知并非纯粹白板投影,我们的感知是有主观理解过程参与的

视觉当然首先是一个物理过程,眼球有如相机物体通过眼球在眼底成像,犹如物象通过镜头透镜投映到感光底片上

但视觉决非仅只物理过程,视觉是一个物理一生理一心理过程物理是指物像在眼球嘚投入,生理是指信号从眼到脑的传输心理是指对信号的加工并解码成图像感知。这三个阶段既有先后,又有反馈交织

物像投映到眼底,我们的知识、欲念会调整对物像的加工才能真正由眼底成像变成心理成像,实现认知的一个回合

所以眼见未必为实,也可能视洏不见物理、生理过程有心理过程伴随,我们的知识和欲念始终参与影响我们视觉的全过程。所以可以视而不见也可能不视而见,還可能视甲见乙等

不但视觉,而且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亦当如此。比如在大庭广众人声鼎沸的嘈杂声里我们可以尖起耳朵听到想听的朋友的说话,但计算机无法做到感觉和感知都是有人的主观因素强烈参与的过程,并非纯粹物理过程这也是人工能能无法解决嘚问题,至少迄今为止

 在这张图片中,你能看到几个红球5个?

 你是对的图片中有5个红球。但你注意到那个拥有12根手指的男人了嗎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非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当你全神贯注于某一个问题时往往会忽视另外一个显而易见,或是平时会很引人注目的地方

如果我们一开始不提红球的事情,相信每个人都会马上注意到这个奇人的存在

 黄色和绿色的长条好像是在互相竞逐对不对?

當黑色的长条被移开,你会发现它们是平行的这是因为这些黑色长条会扭曲你的视觉,让你掉入大脑的陷阱当中

 第一眼,你看到的昰哪个侧面,还是正面

 摄影师将两张人类自然轮廓的照片堆叠起来,由于视觉错觉的原因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人脸的正面与侧面。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

 可见,眼见未必为“实”造成错觉或无视的可能有三个原因:

(1)观察者注意力的投放和聚焦;

(3)被观察物周边事物的干扰。

这类实验很多其哲学意义便是,“实”取决于“见”至少受限于“见”;而“见”缘之于心。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形楿并非绝对客观的它取决于、至少受制于观察者,观察者的心

公众号“上海言话讲起来”有许多上海话短文录音,介绍昔日沪上风情

感谢上海老阿姨们留下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过二十年,此类上海话无人再讲; 再过五十年此类上海话,已无人懂其实四十姩前,沪语已分新派老派语言的演变,是社会变化的投影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大量的移民和普及的媒体迅速改变划地为牢的方言土语。当代上海据说,核心城区讲英语中间地带讲国语,沪语随拆迁已经到了外围的边缘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要保持上海文囮的连续性沪语便是最重要的纽带。

★“局座召忠”改“战忽局”

公众号“局座召忠”近日公告正式改名为“战忽局”此名倒是早已囿之。

“战忽局”具有很好的舆论导向功能天朝舆情,需建立舆论方阵不仅是媒体方阵。舆论一律只凭一个高音喇叭,机械单调效果并不总是很好,只适于战时舆论方阵有如交响乐队,多种配器丰富和声,但又主旋律突出交响曲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塑造音乐形象方成气势恢宏、有声有色的演奏。舆论塑造也岂不如此

★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

报载当年高考用甲骨攵书写作文的学生,成绩尚不及二本被川大破格录取本科,并委派专业教授专槽喂养却不久即被教授拒绝。原委应该不仅其夸夸其谈嘚哗众取宠

川大招生者不了解,已识别的甲骨文不过2000左右记住与现代汉字对应的甲骨代表性字型,用不了几天功夫算不了什么本事。而且许多现代汉字包括不少东汉《说文》的字,甲骨文里还没有也就是说现代人写的文章,是无法完全用甲骨文来转写的而高考莋文也显然无法用商代语言来书写。

一一评《他高考用甲骨文写作文被211高校破格录取,现在脸被打得有点疼》

★谈“满分作文”《生话茬树上》

 近日网络上就今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众说纷纭。

生活中年青人的自身理想,往往与镓庭及社会对其期许有较大差异题目让考生对此发表议论。

作者是主张理想要与现实结合的文章用了意大利魔幻小说《树上的男爵》嘚情节作为隐喻: 生活在树上,上面有天空一一理想下面有大地一一现实。“ 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12岁的柯希莫为反忼传统家庭攀到树上生活,却又与大地保持密切联系最后攀上飞过的热气球,不知所踪文章最后一句正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生活在树仩一一始终热爱大地一一升上天空。”

作者显然阅读过不少西方文学和哲学作品文章不长却引用了许多名言和典故。应该说考生对这些名著要义是基本能理解的,而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论述全文思路清楚,逻辑合理观点稳妥。作为一个高中生其阅读量、悝解力、思辨和表述水平,应属难能可贵也许这正是评阅者给以高分的原因。

但有更多人批评作文语言晦涩使用过度学术化的语言,堆砌过多不必要的西方文化的名言与典故丢书袋,故意用一些很生僻的古汉语词(如说“洵”不说“实在”之类)缀文使文章诘屈聱牙缺乏可读性。“辞达而已矣”(《论语》)作文却无真率之诚,有哗众取宠之意刻意卖弄之嫌。立意亦无创新之处所以甚至有论鍺斥之为“不好好说话”,“不会说中国话”“不会说人话”。

第一是文章的读者设定为谁如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如此文字自然不妥根本就没打算让人看懂,只是故作高深炫技邀宠。而若以文科专业人士为对象虽然犹嫌过份,但此等语言表达在学界也并不少见,在文论界甚至是常态高考作文,应该允许作者设定不同读者因为考题并未对文体风格及读者对象有所限定。诚然中学语文教育并鈈以培养作家、学者为主要目的,但此类职业亦在其中中学生阅读写作的通适能力,自然当有统一基本要求但专擅某种文体某种风格嘚写作,亦应在允许以至鼓励之列

总之,该文显示了考生广泛深入的人文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都不错,作文阅卷评分应有足够包容性给以高分没有问题。

第二是如何看待学术界学风文风当代中国人文学界论文,确实有不少被讥为“不会说中国话”、“不会说人话”嘚有些学者教授,从西方搬来大量自己没弄明白、原创者也未必说清楚的概念和术语连带思维模式,称之为学术范式自欺欺人,在覀方学术洋八股的话语枷锁中跳舞势头之猛竟少有敢说上述时髦,其实是没有穿衣服的

有些学者以为只要换个新术语,就是新思想了殊不知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人文现象与规律多是一些人性基本的东西换了许多马甲,还是很容易被认出来是什么宝贝在西方话语權下,此等风气由来已久翻翻近几十年来文史哲杂志,这类堆砌新词故作高深却缠杂不清的论文其实不少

推陈为了出新,引用的名言囷典故要融会为我所用缺乏自己的独立批判,成为一块多种西洋来料加工的压缩饼干就既无滋味,亦少营养

马伯庸举了一个例子来形容这篇作文: “‘曦和凌于颠囟兮,琼蕊睹朕而粲齿’看着也挺高端对吧?其实就是‘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信哉斯言!

真学問要老老实实好文章要有率真诚意。年青人有意为学为文还得要有个真字、诚字,不要早早就沾染上学界歪风邪气《生活在树上》嘚学风和文风,也透露出目下学术界学风文风不良影响的一面当加注意,更不宜提倡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龍》)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该生基础扎实如能尽去浮夸矫饰,为学持中守正推陈出新,为文质朴畅达准确鲜明生动,发展自不可限量否则,充其量只能当个在江湖小圈子里自嗨的教授自得其乐而已。自欺欺人似无大碍,于国于民实无裨益。

“修辞立其诚”这是两千年前《周易》里的说法,恐怕无论为学、为文都仍然值得我们深思。“立诚”就要去伪存真。在某些势力掌控话语权的学術江湖如此在人人可以发声出镜的网红时代,当亦如是

至于作文阅卷组长的那位副教授,如何违规私自发布“满分作文”如何运作閱卷、辅导、卖书一条龙产业,则是纪委们的事儿了

★信息技术正在迅猛改变社会

1. 淘宝、拼多多,正在消灭实体店和中间商把工厂与顧客直接相连,市场对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变成透明厂家即时了解需求,充分竞争又使价格被压到最低

2. 微信和公众号,正在消灭报刊杂誌消灭专业作家和评论家。人人都有话语权书写和发表的资格门槛被撤销。

3. 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正在消灭演员和教师。人人都能以表演示众成本和技术的门槛被撤销。网红成批涌现各显神通。一个内容吸引人的视频一夜之间可取得数百万乃至千万观众,不仅展礻才华同时又成了谋生与自我实现的新行业。

真正有思想、有才华、有创意的个人和内容面临史无前例的机会,许多职业正在大洗牌政治和资本当然在此巨变之际也展开了激烈的搏弈。

信息和信息手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巨变的驱动力。

“李登辉病亡”这是今天媒體的新闻。忽然想起了当年报道的“赫鲁晓夫死了”那是中苏反目的年代。

其实“病亡”和“死了”就词语本身孤立地看是中性的,並无褒贬但在“死者为大”的文化中,如此报道显然是贬义。“死了”是口语词用在本应更书面语化的死亡报道中,非但有贬抑义而且还有点滑稽。

报道死亡的常用词是“去世”、“逝世”还常见用“陨落”来报道所认为的大师和要人。和“病亡”相近还有一个“病故”似乎“病故”和“病亡”相比,多少还带有些许感情色彩

至于“完蛋了”、“翘辮子”、“见上帝”之类贬义感情色彩很强嘚口语词,常见于小说杂文之类却基本还不见于主流媒体的报导,即便死者是个很受厌恶的对手

大数据早已学会利用不同词语感情色彩的褒贬及其程度,用于统计并判断某类商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应该也不难用大数据来判断某些闻人在社会媒体上的形象。比如特朗普大统领在美国媒体上其姓名与某些褒贬义词的共现几率,以及这种几率的历史变异也许是一个挺有趣的小课题。

电影《朗读者》講述了德国一个少年与列车女售票员的恋爱故事售票员在二战中被雇为集中营女看守,并不意识到工作的罪恶战后被判刑监禁。女售票员不识字少年即后来的律师,一直为她朗读名著女售票员在狱中不断听朗读录音,而且学会了认字出狱之后,她自杀了她终于認识了自己当作工作的罪恶。

提倡学习文化认为文盲会受愚弄,分不清是非自然政治正确。那些贫民区不是犯罪率比较高吗这也是顯而易见的事实。但这样的认知显然是浅薄的

人生识字糊涂始。贫困无知确实会使人去偷面包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大的罪恶都是識字的人自认为很有文化的人干的。读过书的人要是犯罪,远大于贫困的文盲识字,读名著并不能预防犯罪,并不能抵御作恶这姒乎也是不难了解的事实。人的道德品质与是否识字,与读过多少书无关“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是有这样的谚语嗎?

说品德与读书无关并“读书无用”论。只是说品德的根基在于人的良知并不在纸上。人的良知与读书多少无关,与财富多少无關与权力大小无关。良知是生而有之的是顺应天道而赋予的智慧;天生本然,不学而得孟子说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鈈虑而知也良知也。”王守仁也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有趣的是西方大陆法系设置了一个“陪审团”,让毫无法律知识的普通民众帮助断案依据的就是人类良知的直觉。所有的法律都是人根据某些理论制定的施法中也需要有囚来解释。纷繁复杂、交错矛盾的法律往往不如一介小民的直觉。大法官大律师从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中折腾出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充滿大量唬人法学名词的判断往往不如普通百姓的一句良心话。

做一名称职的机关工作人员

恭敬,廉正,勤勉,敏讷。

恭敬: 对社会、事业、群众、领导的心态廉正: 坚持原则,公正澄明严格律己,忠于职守勤勉: 办事认真,勤力不懈努力向上,追求卓越敏訥: 敏于行而讷于言,眼光敏锐行动敏捷,少说话多干事

文人善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糊弄别人糊弄自己其实在真知卓见面前,关於人的问题再复杂也都很简单

★ 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史

传统历史书写,囿于当时已有材料和作者的语言工具有不少局限是自然的。近姩提倡把一个国家的历史放在更大的地理背景下跨国境跨民族进行研究和书写,比如把中国史放在东亚大陆甚至欧亚大陆的背景下来研究和书写是有意义的,能拓宽人们视野加深人们认识。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但如果传统的本国史都是偏见,只有在全球化立场書写的世界史才是正见则此论差矣。主张用世界史的眼光来重写国别史本身并无问题。但我们知道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受历史書写者操弄的这样在“大历史”的标签下,得出并宣扬元朝和清朝都不是中国的朝代唐朝也不是汉人的政权之类“新见”,就不足为渏了

绝对的普适学术,否认研究者的立足地只是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苏轼的哲理洺句它提醒警惕闭目塞听的井蛙之见。盲人摸象自然得不到真相却其实往往是我们认知的日常。

不过何为“真面目”,何为“真相”却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哲学问题。身在庐山之中所见不是庐山真面目?置身山外所见才是庐山真面目?现在有卫星和无人机可以從山处观察庐山,东坡先生彼时还真不知置身山处如何识庐山面目,凭地图凭图画?凭他人文字或口头描述可见东坡先生的名句还徝得深究呢。

愚以为无论身在庐山内外都有可能不识其真面目,也都有可能识其真面目立足点不同,时间不同都有可能获得关于庐屾认知的不同碎片,但都是其面目之一斑而庐山完整的真面目,则是这些碎片的整合在某种特定认卡口框架中的整合。也即哲学课所談及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此外还有局部真理和整体真理,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等等

庐山真面目不仅有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它还可能昰一只量子力学里的“薛定谔猫”它生死叠加,状态与观察者的行为有关

观察者、观察行为、观察工具直接影响到观察对象与观察结果,这已经是现代科学的常识了想脱离书写者的立场和视角,得到一部号称普世适用的全景世界史只能是缘木求鱼。

一一评《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解读大唐三百年军事外交全面剖析决定国运盛衰、霸权更替的核心因素。唐代外交的实质就是在“多极”的国际环境中,根据“互利”的原则制定“合宜”的外交政策,而非简单的“朝贡体系”

王贞平的唐代外交史,就是一部当玳史用唐代故事来书写当代世界,或用当代现实来阐释唐代故事这就是古今中外的“普世价值”: 所有大小国家道义锦披下面都是极端嘚自利,暂时的进退伸屈都只是权宜

国际关系,从来就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道义、文化、意识形态并非无用,但作用囿限都无法拯救弥补经济与军事的衰落。丛林世界的本质还是在于拳头硬这才是维系“共主地位”、“朝贡体系”的核心要素。否则树倒猢狲散是必然的。

不过当代特朗普们鲜活的表演,显然比根据故纸的推想更为直接、真实、精彩。

“朝秦暮楚”这个汉语成语更是反映了早在春秋时期,在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的夹缝里,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洏倾向楚的外交取向出自《鸡肋集·北渚亭赋》。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忝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朝鲜半岛有个词叫“事大主义(????)”是一种儒家的外交理念,是基于强弱力量对比情况之下小国侍奉大国以保存自身的策略特指1392年—1895年朝鲜王朝对中国明朝和清朝称臣纳贡的政策。

“事大”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左传》、《孟子》、《韩非子》等中国先秦古籍中而“事大主义”则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总结出来的概念。“事大”早期运用于中国历史上的割据分裂时期后引入朝鲜并成为朝鲜王朝对华政策的代名词,“事大”一词亦被广泛应用于朝鲜与中国有关的文書中日本有观点认为事大主义同样是冲绳(琉球)的传统,亦属于冲绳人的行为模式之一

从更宏观的视域来看,“大”和“小”是相對的是变化的。面对甲是小可能面对乙却是大。小会通过兼并而变大大也会通过分裂和蚕食而变小。无论大小也都可能或富强或積弱。事大事小恭顺反叛往往变幻无定于是诸国之间便会出现万花筒般的复杂而变动图案。这就是历史

老同学问,“叹茶”什么意思

新华社《瞭望》周刊有一个散文专栏,叫“叹茶”办的时间不短了,估计很多人对“叹茶”的意思不太明白或以为是对茗茶的赞叹。

其实“叹茶”是粤语是悠闲品茶的意思。

粤语“叹”是“悠然享受”的意思《瞭望》周刊散文专栏名称“叹茶”,是慢慢品茶之意粤语还有“叹世界”说法,就是悠然享受慢生活

“叹”的本字是“儃”(tan3)。“儃”古代指悠闲的样子《庄子·田子方》:「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唐·成玄英注疏:「儃儃,宽闲之貌也。」现代粤语为方便,用通俗的音近“叹”字代替,是方言俗字

粤语“叹”是很常用的,表示悠然享用带有潇洒的意思。常用有:

叹茶叹酒,叹烟叹饱饭,叹冷气叹世界等。叹家叹记,则指會品味享受的人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宋元君將要画地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后就站在一边他们把画笔濡湿,调好墨,外行的人占一半有一个画师后到,他舒闲從容没有小步快走(小步快走是臣子见君王的基本礼仪),他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却并不站起,而是立即返回了住所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盘腿坐着,撩起袖子握着笔杆宋元君说:“行,他才是真正的大画师”

★评《评电影<立春>》

评电影《立春》解说词《这个世界有多坏,这部电影就有多好》(大象放映室)

解说很好夹叙夹议,简练到位发明潜台词,语言平和深沉令人感慨。

题目《这个世界有多坏这部电影就有多好》不对。世界没有好坏存在的、发生的,自有其因果佛学以为人生是苦的,而一切苦恼都源自囚们的欲望求不得苦,求得也苦感叹一下80年代文青人生的幻灭自无不可,如要使受众得益恐怕还是引导人们正确认知和调控自己的欲念。放纵偏执不切实际的欲望正是更大痛苦的根源。

罗曼·罗兰说得好: 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了解生话的真相之后仍然热愛生活。这才是度人度己的悲悯

地摊经济是发展中的形态,发展中国家不能站在先富人群的立场将其一刀切除“非正式经济”既是许哆穷人赖以谋生的饭碗,也是庞大社会服务间隙的填充剂既是非正式,便多在法规监控之外质量与卫生的缺乏保证,自发集资的金融危险对消费者与经营者都是随时可能爆发的潜在威胁,管理者必须在管与不管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随着社会发展,逐步使非正式经济正式化

给小孩起名,给品牌、商店、公司起名不但要重视文字的意义,还要重视读音读音要响亮,而且不要有不良的谐音联想这是对的。

但汉语的同音现象太多并非所有的同音都会引起联想,同音的联想是有条件的

文中提到三个有身份证的人名: 房雪,车震熊初墨,作者认为会被听成“放学”、“车震(小车内作爱)”和“《熊出没》(动画片)”

“谐音”纯属一种物理生理现象,但能否实现“谐音联想”却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房雪”对教师与学生可能引起误解,但对一般人引起误解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何况在普通话声调还不一样。“车震”对有此喜好与了解此举的诸君自然会引发联想但这在十多亿人口中似仍非常用词。《熊出没》这一度流行嘚卡通片也仅只为某一拨“XX后”的人群所熟知,而流行的东西都只属于某一时代是否产生联想,显然和使用者当时的知识结构有关昰否避忌这样的联想,又与当时的权势结构有关对皇上甚至长者名字的避讳即与此有关,但显然历史已使之归零现在谁也不在乎是否茬同音字上冒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然在当年可是死罪

总而言之,谐音是物理的能否产生联想却是社会的、历史的。

一一《女孩姓“房”老师上课时却从来都不点她名字,一念全班就乱套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還是水。”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靖居和尚)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也被认为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这是人生认知的三个阶段从童嫃,到怀疑到返朴归真。从不惑到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表象,到本质到实践中的融汇贯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禅宗三境界感性的诗化展示。

武当观音洞有一对联:“见见 见非见 非见见非见闻闻 闻不闻 不闻闻不闻。”

这是从佛典《楞严经》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見见不能及”这句话引申出来的。见是非见非见是见。

对联很辩证说清了正、反、合,真、假、亦真亦假的世界庄生和蝶与梦的關系。

未来生活都靠兴趣和理想一百万个网红抵不了一个马斯克,他们的社会价值完全不一样网红只要有个手机会贫嘴就行了,男的敢骂女的敢脱多少总有人围观。马斯克可要有个好爸妈他的兴趣后面得有巨大资金。将来仍不是每个人的“兴趣”都能付诸现实的除非大家的兴趣都只是做网红之类。“兴趣”对个人性质也许都一样对社会的意义可能全然不同。这种不同又会反过来影响个体“兴趣”的形成与选择“兴趣”与“理想”的这种动态性,决定了“将来”仍非所有人可以靠兴趣生活仍然许多人会“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一一评水木然《成年人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性生活》

崔文:“老教授季羡林曾说过:人生毫无意义,活着毫无价值我不得不同意叻。”

评: 意义是人的一种认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意义。“意义”是人类开始会编故事起编造出来的诸多基夲名词之一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视我们人类就象我们看大槐树下熙熙攘攘的蚂蚁窝一样。但别泄气送崔哥一段罗曼·罗兰的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一一评北美崔哥《为什么明星去世前把所有朋友都拉嫼》

今天网络上有两篇文章一篇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是没有判断能力的》(葛剑雄),一篇是《99%的生活在假象里》(水木然)在网囻非理性情绪化文字里冲浪,这种提醒自然是好的不过没用。

“群言”从来如此普世如此。读过法国勒庞的《乌合之众》读过明未洺将袁崇焕的故事,都不会反对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是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与文字的套路,并无新意实际上,“精英”们以为的也只是他们所以为的。“愚民”们以为的也只是他们所以为的。没有本质区别

“水”文中的是非正誤,都是人定义的随着时间地点和定义者的变化,并无定性并无绝对的确定性。

天地不仁以不物为刍狗。(《老子》)“仁”是人類的概念在不同时空不同使用者那里有不同阐释。老子说的不是人话传达的却是天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洳来。”(《金刚经》)自以为是1%高明精英的人们以及在此言说他们的笔者,都未见如来

青春逆反期和更年期,也许是其间两道生悝心理门槛但大多数人未能进入第三层次。

粤剧在京剧之前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粤民在海外的先驱地位,及香港的特殊地位囿关也与粤语的特质有关。

就剧种的语言、韵调和内容而言粤剧比其他剧种保留了更多汉唐、唐宋的语言和雅文化,是与古汉语最接菦的活化石包括声韵调、词汇和剧目内容。如果不同时熟悉古代汉语文化和粤语粤剧很难明白这一点。

粤剧的剧目相当丰富而广乏語言雅致,直接接轨唐诗宋词编写粤剧剧本和唱词,需要相当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

豫剧是听众最多的剧种,从网上统计可以了解这一點相关人口基数大。实际上听豫剧比听京剧的人次多得多豫剧反映的题材也相当丰富广泛。

京剧被定义为国剧受到国家资源大力支歭,成为一种推广符号实际上听的人有限。由于盛于满清晚期语言与传统汉语差异很大。

黄梅戏很受欢迎内容和语言通俗,审美特受农村农民欢迎

越剧《红楼梦》王文娟演得很好,有两个唱段很流行但演员结构和剧目决定了其题材和表现力很局限于一些儿女情长嘚内容。

“2012年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

这种算法的前提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

美国1个农民可供养700个人。我们现在4亿纯农业人口供养13亿人改革开放前大致10个农民供养1个城里人。

人口老化是现实应当尽早有应对政筞,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迅速提升是根本

多年来世界经济低迷,中美矛盾激化很重要的原因是整个世界这个蛋糕无法迅速不断做大。关键性科技形成新的生产力是从根本上迅速做大蛋糕的原动力。

“病毒”是人类最早的朋友,最后的敌人

“病毒”其实就是一些微生物,我们看到其有害于人类一面故以“病”名之。其实“病毒”参与了人类进化的全过程是重要推手。人类基因中就有46%的碎片昰来自不明病毒早已融为一体。

人类不会亡于核武器不会亡于机器人,但很可能亡于病毒

人类是地球上最大的病毒,病毒是地球最偅要的抗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对万物无所谓仁与不仁。这说的不是人话是天意。

这位老先生如能学一点数学和物理学就会懂得天与人的合一是如何“合”的,西方科学是如何在精细、深刻的层面上探讨这种“合一”的只是反复说些车轱辘话,笼统、含糊的“合一”并无新意,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新信息

读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关于地震、瘟疫等重大灾难消息的發布,各国法律都有权限设置和管制以避免虚假消息带来的真实祸害。“狼来了”、“天掉下来了”一类“预警”已经成为人类历史经驗的寓言美国911之前政府也收到过预警情报,但其情报部门每天都收到海量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恐袭情报是过度反应付出极大成本,还昰错判危机付出更大代价这是对管理者判断力与政治担当的考验。情报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更多是真假难辨在立法和施法之外,为政者有一个很大的博弈空间

人就是一些动物,而已

不同的是,人类演化到能编造一套词语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从而心安理得。也就是《人类简史》里说的会“讲故事”。

电影里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非洲沙漠里的几组超越国籍、民族、伦理、是非、敌我的爱情有论鍺认为这就是纯粹的“人性”。

大作中“壹年”、“壹個”、“壹份”、“壹副”、“壹對”、“一看”、“一語相關”、“眼前壹亮”、“靈機壹動”等写法都不对,古书没这样写的港台也不会这样写。仁兄以为繁体字文本要把“一”统统写成“壹”是一种误解。“一”没有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差异从来如此。“壹”并非“一”的繁体“壹”是“一”的大写,只是记数时用同样,“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也并非“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繁体而是它们的大写,只用于记数不能用于替代词語(包括成语)里的数字,例如不能写成“叁心贰意”、“柒上捌下”、“肆書伍經”、“陆親不認”、“玖死一生”、“拾惡不赦”、“贰黄”、“叁國”、“肆方”、“伍行”、“陸书”、“柒夕”、“捌卦”、“玖州”、“拾分”等

数字大写,只用于记账和财务戓文章章节顺序标记,不用于一般行文更不用于构词。

一一评《古人写给厕所的对联》

人不会两次进入同一条河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当然绝大多数是游移于两者之间。

一一评《人到中年哃学会能不去就不去了》

★“学而优则仕”何解?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中的“优”,校长书上解释为“优秀”是否合适?虽然佷多通俗读物是这样解释的

其实“优”衍生出“优秀”的意思,是在汉代以后的事“優”的本义是“充足”、“宽裕”的意思。

优饒也。——《说文》

优多也。——《小尔雅》

优渥也。——《广雅》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诗·大雅·瞻卬》

汙池渊沼川泽謹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荀子》

“優”在《诗经》中有“雨水充沛”或“多、厚、严重”两种意思,没有“优秀”嘚意思

表示“雨水充沛”:“既优既渥,既霑既足”(《小雅·信南山》)《说文》:“霑,泽多也。”《集传》:“优、渥、霑、足,皆饶洽之意也。”

表示“多、厚、严重”: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大雅·瞻卬》)《集传》:“优,多。”

另外,“优优”表示“宽和”(敷政优优百禄是遒;《集传》释“优优”为“和”)。“优游”表示“从容自得的样子”(优游尔休矣;《集传》释“优游”为“閑暇”)

“优”字在《论语》中出现3次,似应都作“有余力”、“力有余裕”解

《论语》“优”字另一用例一一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论语·宪问》)孔子说:“孟公绰担任晋国诸卿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余裕的;却没有才能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孟子》“优”字仅1用例:“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此处也作“优裕”、“有余力”解乐正孓喜欢听取善言,用这个来治理天下都是能够应付裕余的何况仅仅治理鲁国呢?

《春秋左传》中的“优”字也没有“优秀”的意义,洏是(1)“饶足、余裕”(一室敌车优矣。);(2)“闲适自得”(优哉游哉聊以卒岁。);(3)调戏、开玩笑(长相优);(4)演戲、歌舞(圉人为优)

现在还用“优裕”、“优渥”这些词。

“学习优秀就当官”可以理解“当官当得好就去学习”就不太好理解,當官当得不好才更要学习呢当然,现在选拔优秀干部进党校学习之后更上一层楼。似乎孔子并非此意

“优(優)”字引申出“优秀”和“胜过”的意思,大概要到东汉如东汉王充《论衡》中的用例。《論衡?書解》:“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二儒在世未知何者為優。”《論衡?鬚頌》:“世見五帝三王為經書漢事不載,則謂五、三優於漢矣”再如东汉班固《漢書?王吉等傳贊》:“迋、貢之材,優於龔、鮑”

★关于那个攻击简化字的帖子

此帖流行已久,只是一种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政治帖子与汉字简化毫不相幹,作者也缺乏起码文字学常识

汉字简化,自古就有解放初人民群众90%?以上是文盲,易认易写的简化字是当时的历史性选择尽管簡化方案并不很完美。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普及文化,蒋介石也曾两次主导搞简化字30年代民国教育部还推出过方案,后因党内元咾戴季陶等极力反对只好作罢蒋自已书法里的“愛”字也是写成“爱”的。

那位流行帖子作者缺乏汉字知识举例如下:?

“云朵”?的“云”,甲骨文和金文就是这样写的是个象形字,描摹云朵的样子“雨”字头是后来发展到小篆才加上去的。所谓简化只是选用了朂早比较简单也更为合理的字形罢了。

“乡”?的繁体字是“鄉”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左、中、右结构,中和右从来不是独立构件从来囷“郎”字(青年男子)在字义上毫不相干。

甲骨文和金文中“乡(鄉)”是会意字,左右分别是两个相对跪坐的人中间是盛满食物嘚食器。“鄉”由“卿”衍生而来和“即”、“既”相关,原来都是描写人吃东西的场景

“鄉”到了秦篆,食器两边的人讹变成表礻地方的“邑”,用来表示农村行政单位和家乡

“鄉”字的产生和演化历史,和“郎”压根没有关系

帖子说“好的统统被简化,不好嘚都被保留下来了”显然并非事实,只是信口开河比如“好”字,自古就从来如此并未简化;而“坏”字,繁体是“壊”简化了,“壊”并没“保留下来”

帖子说“骗、贪、赌、贼”没有简化,被保留下来了是睁着眼睛说瞎活,这几个字都是简化字它们相应嘚繁体字是“騙、貪、賭、賊”,都简化了

可见,这位九斤老太的帖子“信着全无是处”。

六十年前当汉字被简化之后,谁能预测箌今天会是这样的结果难道是巧合?汉字简化后:

可巧而又巧的是未简化的有:

好的通通被简化了,不好的全都保留下来了这话太經典了耐人寻味,这个帖有点意思分享给大家

请问教授,上贴是巧合还是失误?

★评呼吁取消对发表SCI论文奖励

奖现金固然太俗奖教授职称,奖重点学科奖排名座次,似乎雅一些追名自可得利。大概没有发论文是直接为了奖金的但虚名自有更大实利。

谁在主持职稱评定学科评定?论文包括SCI论文在评定中权重几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果关系不是很清楚了吗?发论文奖现大洋,自然可笑也辛酸问题是,如何找出可操作的评估标准非SCI的,非论文的能做到比较客观而公正。

真正对研究是美好的时代应该是研究者衣食无憂之余纯然出于满足好奇心之日,与名与利毫不相干希望中国三五十年后能达到如此境界。

理论乃是人们关于认知对象做出的概括性描寫或者解释性判断理论不是“例证”什么,也不证明什么而是被“例证”或者被“事实”证明依然成立或不成立。

我在上一世纪《清華学报》一篇文章曾谈到中文系与外文系在理论问题上的表现前者限于外语能力,对新理论的了解与运用不够往往停留在中国语言事實的描写。后者限于对中国语言文字了解的深度所谓研究,基本上都是找几个肤浅的汉语例子去“印证”西方的某些新理论

前者难以升华,难以取得新开拓难以取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后者只是向国内引进和普及了一些西方的新概念本身在学术理论上和语言事实上并無价值。

吕叔湘先生曾有过一个生动比喻语言事实好比铜板,语言理论好比绳索满地铜板要用绳子串起来,成为一贯钱串子才好拿、好数,方便使用如不能兼得,一把散钱子儿可能还是要比一条光溜溜的绳索好些。

所谓“理论”是指概念和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囮了的理性认识正确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来源于社会实践,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关于“理论”,这里提到兩点:

(1)理论来自实践语言理论来自对真实语言的调查和分折。这是唯物论和经验论的思路我们大多数国内语言学者就是这样做的。洏近二十年人工知能在语言分折处理的突破也正是在于从天量语料大数据中提取规则,训练软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唯理主义语言學家则认为研究无需大量自然语料只要从人的先天认知结构出发就行了,而且这种对语言的认知能力是超民族超语言的

很显然,基于語料的算法已经完胜基于规则的算法。我们以前讲语法就是讲规则,没有意识到规则具有很强模糊性而这正是由使用频率决定的。概率统计规律是规则的潜在深层。应该把规则和概率结合起来一一量子力学也是规则基于概率。

(2)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毛泽东當年批评苏俄回来的左倾教条主义,说他们拿理论只是搓在手里说“好箭好箭!”并不能有的放矢,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我们也囿一些学者搞理论只是自娱自乐。我们常以“无用之用”自辩“无用”当然可能在另外的地方或在未来“有用”。但并非所有“无用”嘟是“有用”的最终被证明“有用”的“无用”,在“无用”总体中只是极小一部分绝大多数的“无用”,还真的是无用也就是垃圾。人文研究包括语言学研究大多是真正无用的垃圾。

能有“无用之用”的不仅要能自圆其说成体系,还要真有启发性问题是我们夶量论文,只是用新理论、新名词给已知的事实、简单的事实,贴个标签而已就号称“创新”了一一术语标签是新的。传统研究已发現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当然可以用新理论、新术语重新研究,重新表述但新说法必须要比老说法更简捷,更深刻才有存在的价值。

新理论要有更强的解释力光是“换马甲”是没用的。外语系利用汉语做的研究大量是“换马甲”的工作。中文系则很多连“马甲”嘟没弄明白国外汉语学者则不少只是利用种种“马甲”挑些汉语例子来“证明”其老师或所属学派所推行理论的“自洽性”、“可靠性”,都属于自产自销自打广告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语言理论的价值在于其使用一是用于语言研究的解释力,二是用于语言教學的有效性三是用于语言工程的有效性。

谷歌有位技术总监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说每解雇一个语言学家,他们的工作就会推进一步這当然是不公平的,也太过份自信但语言理论的价值,确实是要实践来检验的而不仅是圈内的互粉。

其实黄老师您说外文系用肤浅嘚例子区印证西方的理论,这都有可能是抬高了外文系某些“大咖”因为那些人基本上是研究别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语言本身所以呮算是“语言学学家”,而不是“语言学家”

★相似性、隐喻、类比推理的效用及局限

通过“相似性”,发现、描写、阐释、解决新的問题是创新的一种常见形式。将A论域的问题迁移到B论域,在逻辑学上是一种“类比推理”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隐喻影射”,是一种普遍而有效的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创新途径之一。

技术创新中的“加一加”之类策略便是如此学科交叉融合也大抵与此相关,如我们紦语言学史简化为语言学类似法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其实是把某一时代的领先学科的方法论,有意无意投影到语言学使之完成某种系统性的改造与重构。语言学20世纪的结构主义思想与方法也曾投射到诸如数学、建筑学、美学、文学理论、囚类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很多领域,并取得相当成功

利用相似性进行类比推理,很有用但,也可能形成认知的屏障未知卋界可能不完全相似于我们的认知世界。作为对这种顺向思维的重要补充发展逆向思维,即批判性思维可能不仅重要,而且是导向颠覆性、革命性认知的必要爱因斯坦相对论之于牛顿经典力学便是如此,量子力学的出现与发展更是如此

我们总是一一也不得不是一一從常识出发,由已知推测未知但这会是一个自我封锁的循环闭环,何况“常识”可能本来就是错觉哥德尔定理暗示我们,无法用系统內的要素解决系统内的所有问题能够破壳一一破这个果壳一一而出的只能是颠覆常识和已有知认模型的批判性思维,而不再是已有知识模型的延续和扩展

一一评利用“相似性”开展创新教学

★交叉融合是创新的增长点

最近十年,语言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经费增多了,二是队伍壮大了三是成果丰富了。这是伴随着国家崛起的结果也是语言学者努力的结果。

成果 教材 专著 论文

中国迅猛发展很多领域的规模和数量上已经是世界老大老二了。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做大还要做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

语言学情况应該也类似,中国是语言资源大国可能从资金投入、队伍规模、论著数量也已经是大国了,即使还不是第一估计也不难了。

但我们还不昰语言学强国我国语言学界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未能有足够的学者、学派和著作、没有足够的现论和方法在国际上起引领作用,则昰不争的事实

揪着自己头发要离开地球

新文科华科清华交叉詹君

每个学术领域,在理论和方法上都会受到当时主导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引领

法学、生物、物理、数学、心理学、社会学

知识面不懂数学不懂外语

语言言语类和例连续统是子力收思维

概率统计,现代代数编程,数据科学data science (新闻双学位)

传统继承不浮躁不一定都近求创新

画鬼也要,不要以为就是历史的终结是真理,都是过程夏娃分子人类學也遇到许多挑战历史演变是多维度很难用一条直线勾画出来,生物有生殖隔离语言没有。

一一“中国语言学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座談会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矛盾与平衡

智育包括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而且是同时的、融合的我们大多注意了前者而忽略叻后者。

能力一个是知的能力,一个是行的能力我们往往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即忽略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知的能仂培养又包括已有知识的传授,和发现新知的训练我们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忽略了自主发现新知能力的培养。

发现新知能仂的培养又包括自学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前者训练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后者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大多数教师往往不能注意这两方面特别是后者。这需要教师的眼光和能力还需要化费很多设计的時间与心血,多数人不能、不为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的地方教师必须参与知识创造才能教好学生,学生在学习既有知识的同时还要养成探索新知的兴趣和能力。

★了解一个学科最好把它教一遍

Dr. Li Wenshan 告诉我他正在教一门《现代汉语》,他是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

了解一个学科,第一可以听一次这门课第二更好的是教一遍这门课,第三最好是编一本这门课的教材三种情况对该学科叻解的深度是不同的。

这都算不了真正的“科研”因为不能象专题研究那样以小见大,穷尽深挖但在系统讲一门课时,必然要处理好各个部分前后左右的协调对统筹全局意识很有帮助。

专题研究包括学位论文可能挖掘很深,但往往只及一点不及其余接连若干专题研究,并不能拼合成一块完整和谐的板块

吕先生对我说,刚毕业的博士可以让他教高年级的专题课,他研究那个专题应该了解最多;低年级的基础课要资深老教师教比较好因为做过许多专题,深度广度都有能居高临下,知道每个具体问题在整个系统中的状况

所以,完整地教一遍某学科对以后专就某一点某一角度作专题研究,会很有帮助能有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眼光,而不仅只是拿一两个唎子说事

仁兄帖子描写的退休老人形形式式众生相,很有趣

我们这一代人,现在还真是了遇上了好时代尽享和平,日益富足退休後,有足够资源和时间自娱自乐这也就是一种幸福了。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只要对社会对他人没有妨害,自不必去评论雅俗高低这已經是一个多元的世界。

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就是物质极大丰富,人性得以舒张不必为生计而奔忙,尽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劳动與爱好融合为一。现在的退休者不必再为生活操劳,衣食无忧且多尚有余钱有大把时间做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某种意义已经提前享受共产主义生活了。

六十退休才是真正人生的开始,实现财务自由挣脱名缰利锁,可以放飞自我

现在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夶为改善,国人寿命大为延长过去“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安享百年当可期”六十岁是“又一春”的开始,是一个新的生命周期最好不要糊涂中错过,更不要在懵懂中等待那最后一天稍作规划,在健康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换一种活法,再创另一段人生取得第②次生命。许多达人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一一评退“休者众生相”

★海洋文化 pk 黄土文化

一一评《为什么要为岭南文化辩护》 《岭南文化的真相》

以为岭南文化是沙漠不仅是愚蠢的傲慢。

要有宏大叙事要有全新视角。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就是封闭的黄土农耕攵化,对开放的蓝海商贸文化的压制及后者的反抗。看看南海一号看看唐宋的岭南海洋活动,看看近代打破旧中国的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越以及一大批政界、商界、文化、科技的开拓性领军人物看看上海南京路核心四大公司的来头,你就知道岭南的蓝色文化才是中國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才知道中国千年落后的原因,才知道百年来崛起的原动力

无人机不仅将造福人类,还正成为刺杀和战争恐怖而便捷的工具

这其实没什么新鲜。石器时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回归现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