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已故的爷爷爷爷周年,恰恰今天就是周年纪念日

抚慰心灵的亲子阅读-纪念爷爷逝世一周年
抚慰心灵的亲子阅读-纪念爷爷逝世一周年
参加@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喆妈公益阅读 #悦读全年#
活动之“深读季”
去年的十月五日,宁宁的爷爷离开了我们,这个国庆节假期我们以特殊的方式纪念爷爷逝世周年纪念。爷爷生前信基督教,家里过清明等重要节日,他从来不参与烧纸烧香拜祭等活动,也正因为这样,爷爷的葬礼很简单,没有一根香一叠幂纸,只有我们精心准备的一束鲜花。那么我们将以亲子阅读的这样的特殊方式来纪念爷爷吧,听别人的爷爷的故事,讲讲自己爷爷的故事,爷爷在天堂看到我们以这样温馨的亲子阅读画面来怀念他,他肯定非常开心吧!
第一本书:《爷爷的红脸颊》,讲述了孙子对爷爷的怀念,爷爷整天坐在摇椅上给坐在小板凳上的孙子讲小时候的故事。爷爷说在森林里捡了个翅膀在天空中飞了一圈,然后又把翅膀放回原来的位置。还有爷爷在病床上27天时,说周游了整个世界,喜欢把水装到抽屉里。这本书巧妙的将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孙子一直认为爷爷就在自己的身边,爷爷只是变成了透明人没有去世。这本书的很多细节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感受,感受小主人公对爷爷那份爱那份崇拜,感受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书中爷爷在病床上昏迷27天去周游世界。
我问宁:“你知道你的爷爷睡了多少天吗?”
宁答:“28天”
我说:“不是呢?爷爷在病床上昏迷快300天啦!”
宁惊奇的大声说:“300啊!”
第一次讲完这本书时,宁让我和他躲被子里,告诉我:“妈妈我想爷爷啦!”
第二本书:《和爷爷一起散步》萤火虫绘本爷爷奶奶我爱您系列中的一册,这本书语言像诗歌一样优美,画面风格比较田园,让人在大自然中感受爷孙质朴深厚的亲情。爷爷和小女主角丹妮拉在一片宁静的森林里散步,他们牵手相伴,玩着文字游戏,爷爷说:“你是白天给我的温暖阳光。”
丹妮拉就会回应说:“你是夜晚为我引路的月亮。”,爷爷说:”你是大地,是我生命的寄托。”丹妮拉紧紧拉着爷爷的手说:”你是天空,遮盖着我保护着我”多么温情的画面。
看完书,我跟宁宝说:“妈妈也好想自己的爷爷啊“
还记得当初上学回到家问爷爷:“爷爷,你想我吗?“
爷爷说:“想啊,想你你又不回来。“
还记得亲戚看望爷爷带的好吃的,爷爷都是包了又包藏了又藏,期待着周末我早点回来,给我吃好吃的,还记得冬天一大早爷爷给我烤红薯让我带到学校吃。
而宁宝跟爷爷相处的时间总共不到4年,他也非常渴望爷爷在身边,非常想念他在天堂的爷爷。
这套书诗歌般的词语我们平时也可以和孩子说,也可以和父母说,表达我们对孩子和父母的爱。
你是我一直寻找的那个人,你是一直寻找我的那个人。和家人一起阅读此书,感受家庭的爱。
第三本书:《爸爸的爸爸的故事》王若文老师的具有中国味的一本图画书,这是第三次拿出来看,爸爸的爸爸随着爸爸不断长大而老去,爸爸小时候,爸爸的爸爸送他上幼儿园,陪他玩游戏,比赛掰手腕,上学了爸爸的爸爸目送着爸爸走出家门,那份爱从来不挂在嘴上,而是放在心里,爸爸的爸爸期待着过节爸爸带着孩子妻子回家团聚,爸爸的爸爸变老了,轮到爸爸照顾爸爸的爸爸了,整本书的画面都非常温馨,让人感觉得爸爸的爸爸对爸爸的爱,对孙子的爱,爱是传承爱是延续。
宁的爸爸也给我讲爷爷之前的故事,说自己小时候爷爷怎么样怎么样,上大学了爷爷还给他写信,很爱他但是不善于表达,但是有了宁之后,爷爷把对爸爸的爱,有加倍的给了宁宁。宁爸说小时候爷爷从来不给宁爸买玩具,但是现在给宁买玩具却乐意的很。
第四本书:《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放到最后讲,是因为怕孩子看到黑黑的爷爷从墙穿过会怕,就如《爷爷的红脸颊》中最后的诡异的页面一样,爷爷不在了,但是影子还在,页面看上去没有那么可怕,但是《爷爷变成了幽灵》一书画面色调整体比较暗,因为故事都是发生在晚上,都是小朋友睡觉后的梦,爷爷刚去世的时候,孩子接受不了,每天晚上都做梦梦到爷爷回来了,爷爷会穿墙,和爷爷一起去爷爷以前的家找爷爷忘记的东西,和爷爷一起去爷爷带孩子去玩过的游乐场,这几个页面很鲜明,顺便和宁回忆了宁的爷爷带他去游乐场玩,带他喝茶,宁还说:“也要让爷爷回来,从我们房间穿墙到奶奶房间呢”看来他还以为书中写的是真实的呢。最后爷爷说终于找到了他忘记的事情了,原来爷爷去世时忘记和孩子说再见了。看到这里,我几乎用哽咽着的语气把故事讲完,爷爷是多么不舍得离开这个世间,离开自己的宝贝孙子啊,而孙子也万分不情愿接受爷爷离开的事实,我哭了宁也哭了,宁说他想爷爷了,爷爷也忘记跟他说再见了,我强颜欢笑的说:“我们给天堂的爷爷打电话吧!“宁说:“我要真的给爷爷打电话,告诉爷爷他忘记跟他说bye
我心里不是滋味,知道宁也不愿意接受见不到爷爷、听不到爷爷声音的事实。
我在思索着,拨电话给外公,让外公假装爷爷,说几句,或者拨电话给宁爸,让宁爸假装,最后作罢,也许宁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呢。
为了缓和气氛,我建议:“我们给爷爷发微信吧,爷爷在天堂也能收到微信还有微博。猪猪侠不是也发微博吗?“宁宝说:”好的“我调出宁爸的微信,按住语音,让宁跟爷爷说他想说的。发完信息,我跟宁说:“我的爷爷也没有跟妈妈说再见,我也很想我的爷爷,他们在天堂看到我们开心他们才会开心,所以我们开心的睡觉吧!梦里我们会见到我们的爷爷,还会和爷爷开心的一起玩的。“
我也相信,在爷爷逝世1周年纪念日,我们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纪念爷爷,爷爷在天堂会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阅读可以让家人之间充满爱,也可以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让我们把阅读坚持到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今天给爷爷送去火化了,最近几天额头一直发麻,是因为太悲伤还是怎么样_百度知道
今天给爷爷送去火化了,最近几天额头一直发麻,是因为太悲伤还是怎么样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能太悲伤了,如果一直这样建议去看医生,这样放心一点
不客气哟,每天要开心哦
悲伤,休息不好。节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八十周年结婚纪念日 105岁爷爷对床榻上百岁老伴深情告白爱你80年了_菏泽日报
八十周年结婚纪念日 105岁爷爷对床榻上百岁老伴深情告白爱你80年了
时间: 09:56 来源:mashable
  原文标题: 感人 105的爷爷对百岁老伴告白:我爱了你80年
  【这是爱情最感人的时刻:105的爷爷对老伴告白&我爱了你80年&】来自美国纽约的105岁的爷爷Arthur和100岁的奶奶Marcia已经结婚80年,他们在读大学时认识并结为夫妇。如今,100岁的奶奶Marcia已经丧失大部分语言能力,只能说Hello,爷爷对着床榻上的她深情地说:&我爱你&,&爱了你80年,好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美国的Arthur和Marcia Jacobs是一对百岁夫妇(他105岁,她100岁),他们刚刚庆祝了八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在他们的孙子Gabe Jacobs拍的这段视频中,老太太已经没法用正常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但丈夫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我爱了你80年。&(全球新鲜资讯,河豚君原创编译)
  直到大喜日子的前夕,这对老人都一直牵着彼此的手。根据他们孙子的描述,这对浪漫的老年夫妻在20岁的时候邂逅并相爱。而80年过去了,虽然妻子已经因衰老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但丈夫Arthur依然沉浸在爱河中。
  视频中,年老的Arthur 哽咽着对他的妻子说,&我爱你,已爱了80年&&多么漫长又短暂的日子。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里&&& 虽然现在Marcia现在年老到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她的感情,只会反复说&hello,hello&,但她最后微笑着在丈夫的手上轻轻地一吻,代表了一切。
  视频中Arthur一直表示,无论多久,他会一直想念着Marcia,如果她真的不在了,无法想象他会有多么伤心&&孙子在视频中说道,家人们都很开心爷爷和奶奶一直这样相爱,直到现在依然幸运的拥有彼此。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删稿及投稿邮箱:,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3746人关注)
&(3503人关注)
&(2963人关注)
&(952人关注)
&(726人关注)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_趣头条爱好大全
& 内容 & 视频
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来源:网络
今天是阿道司·赫胥黎123周年诞辰纪念日。可能有朋友对这个名字并不十分熟悉。但只要提到他的一本书,可能就会恍然大悟“是他呀”,这本书叫做《美丽新世界》,又译作《美妙的新世界》。其实,“赫胥黎”这三个字不一般。随意维基百科一下,你会发现列在这个家族名下的有四个人,其中三个都颇有建树。先捋一下人物关系: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辈分最大,是李奥纳德·赫胥黎的爸爸,是朱利安·赫胥黎(通常译作安德鲁·赫胥黎,后文统一为安德鲁·赫胥黎)和奥尔德斯·赫胥黎(通常译作阿道司·赫胥黎,后文统一为阿道司·赫胥黎)的爷爷,而安德鲁·赫胥黎和阿道司·赫胥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四个人中,爷爷是生物学家,他的两个孙子一个是生物学家,一个是文学家。可能优秀基因是隔代遗传吧,赫胥黎家族只有儿子这一辈点进去看是一片空白,没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经天纬地的功业,也没有著书立说。相比之下,爷爷和孙子们都很了不起。先从爷爷说起。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爷爷你可能不知道这位爷爷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以下尊称他为赫胥黎爷爷)作为一位生物学家具体干了些什么,但你一定知道达尔文是干什么的,也知道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历史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让人震惊的是,如果当初达尔文没有赫胥黎爷爷的帮助,他的进化论学说很可能就不能为我们所知道了。达尔文对我们这些从小就接受科学教育的人,理解起进化论并没有什么理论难度。现在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生物课堂,还会想到草履虫、始祖鸟、大猩猩等和人类进化息息相关的重要节点。生物进化论,简单讲就是,大约在30多亿年前,有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人是物种之一。这个对我们而言像常识一样的理论,对19世纪50年代里的人们来说,却足以掀起一阵极难平复的头脑风暴。没错,达尔文和赫胥黎爷爷所处的,正是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那是一个被教会主宰的世界。每个人深受神学的影响,誓死捍卫宗教立场。科学,不像在现代社会这么有市场。它时刻面临被质疑被打倒的局面。比如《圣经》里说野兔反刍,但科学证明并非如此。类似这样的事实之争,曾经就是宗教与科学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一。天文学、生物学、地质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都伴随着此种冲突。你敢想象在一个教会主宰的世界里,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向所有人大喊“我们是大猩猩进化来的”吗?有一个胆儿肥不要命的人就这样做了,那就是赫胥黎爷爷。他为什么要舍身为达尔文的理论摇旗呐喊呢?因为赫胥黎爷爷是达尔文的真爱粉。赫胥黎爷爷其实能懂得达尔文进化论的赫胥黎爷爷教育生涯结束的很早,十岁就辍学了。但他的自我教育却始终没有停止。他靠自学成为了博学之人,还在航海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和感悟。一度沉浸在和达尔文一样的思索中:生命与自然究竟有何关系?就在达尔文把《物种起源》这本书寄给他之后,他可算是找到了同道中人,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这一读不要紧,他完全被达尔文这套理论折服,欣喜若狂地给达尔文去信,说:自我看完冯·贝尔的论文至今有九年了,这期间我看过了许多自然史科学相关文章,但没有一篇能让我像看到这本书一样印象深刻,并且,我由衷地感谢你,给了我这本凝汇了这么多新观点的书……好在这份欣喜并没有让赫胥黎丧失理智,他很清楚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旦出版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对此,他在信中给达尔文立下“军令状”:“如有必要的话,我已经准备好为你的学说赴汤蹈火”,他还说“我已经魔利了我的牙爪,准备就绪”。1873年漫画: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自称是“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果然没有让达尔文失望。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把教会震得天翻地覆。许多达尔文的同行、朋友都来指责进化论“违背上帝的旨意”。这种情况下,赫胥黎爷爷如他在信中承诺的,亮出爪牙,到处演说为达尔文辩护。在一次论辩中,赫胥黎对自己的论敌说了一句话,语惊四座:“相比起一个用自己的才华来混淆科学真理的人,我更愿意和一个猩猩有血缘关系。”赫胥黎爷爷就是这样不顾一切地生猛。在赫胥黎爷爷的帮助下,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渐引来人们的了解和认可。在更多人的推动下,《物种起源》得以成为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为后世科学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说起来,赫胥黎爷爷和中国还有一段更为亲切的“交往”。早在1898年,我国学者严复将赫胥黎爷爷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分,翻译成中文,出版了《天演论》,随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优胜劣汰”等几乎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警句。1895年,这位为达尔文进化论而斗争的“斗犬”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倒下了,死于心脏病。他是赫胥黎家族第一个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人。之后,在他的孙子辈中,崛起了又一座高峰。阿道司·赫胥黎——给你美丽新世界赫胥黎爷爷的孙子阿道司·赫胥黎,是英格兰作家,也是赫胥黎家族第二位不容忽视的人物。他患有严重的眼疾,却看清了世界的未来。他用盲文在1932年写完一本书。书中对未来世界做出了伟大预言。他说那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即公元2532年的世界。这本书叫《美丽新世界》(又译《美妙的新世界》),它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尤金o扎米亚金的《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没读过这本书的人可能很好奇:美丽新世界到底什么样呢?好消息是:这个世界里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科技无限发达,不用自己生育。性爱可以随意享受,不必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甚至,随便的性爱最受鼓励。人们没有忧愁,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被使用“唆麻”(一种无副作用的致幻剂,类似现在的尼古丁)来自我麻痹,忘掉自己的七情六欲,做个逍遥自在的人。坏消息是: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没有喜怒哀乐等自我感受,更没有个性,人是机器的奴隶,更是垄断公司和政客们的提线木偶;这个世界里的人,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分门别类,被划分在五种阶层:“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厄普西隆(ε)”;阿尔法和贝塔最高级,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以便将来培养成为领导和控制各个阶层的大人物;伽马是普通阶层,相当于平民;德尔塔和厄普西隆最低贱,只能做体力劳动,且智力低下。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世界。新世界就是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彻底改造人类。这个世界好吗?你想去吗?有个外来的“野人”,他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新世界”,起初为物质环境的改变而感激涕零,为到达了美丽新世界而欢呼雀跃。之后却渐渐感到无法适应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白蚁式的生活。最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心上人的放荡,可他又对此无法指责。因为新世界的名言之一就是“每个人属于每一个人”,因此没有放荡可言。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寄托破灭了,在孤独和绝望中,他选择了自尽。孙逊《历史时刻》2014(以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为灵感,探索了科技对人类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样的美丽新世界完全违背了人性,不是天堂,而是地狱。阿道司·赫胥黎在这本书中所预言的这个恐怖世界离我们远吗?按照书中所讲,美丽新世界在公元2532年,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我们已经迈开前往美丽新世界的步伐。书中那些管理者们善用的手段或多或少都在现实中发生过。1.利用压力使理性停止运作人在持续压力的作用下,理性会停止运作。一些暗示性话语很容易被植入大脑,并按要求采取行动。这也就是行为暴力和话语暴力有管制效果的原因所在。2.使用化学药品控制人的行为人的很多行为都和生理激素有关,比如肾上腺素,会带来生理满足,比如多巴胺可以释放快感,比如催产素能增强信任。“美丽新世界”里的管理者通过这些化学药剂来使被管理者感受更好,更容易统治。3.从潜意识下手,将人诱服人的所有决定并非都经过理性思考和选择做出,很多都听从了潜意识的召唤。这也是为什么广告能达到宣传效果的原因。广告里面的3B原则:美女、小孩、小动物,还有明星代言,都是把对喜爱之物与商品联想起来以达到宣传效果。4.通过睡眠灌输价值观《美丽新世界》里的道德灌输,采用的就是睡眠教学法,也就是趁人睡着的时候向其灌输宣传内容。主要灌输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其实就是洗脑。《美丽新世界》里所展现的“管理术”还不止这些,如果细读,足以令人胆寒。面对这些招数,怎么破?赫胥黎告诉我们,面对这些套路,最重要的是提高捍卫自由的意识,做个清醒者。他说:“最重要的价值是以人的多样性为基础的个体自由。”罗素说过,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没有自由,人不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人类也不会参差多态摇曳生姿。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赫胥黎的伟大预言就在于,他看到了泯灭了人性和丧失了自由的人,只是生理上意义的人,身体之外的思想、感情、意志都被彻底铲除。毫无疑问,这样的美丽新世界,看上去美丽,实际上却是人间地狱。这个地狱里的人也会笑,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思考。很多人将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另外一部——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相比较:乔治o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我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会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根据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改编的同名电影 剧照“老大哥在看着你”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政治预言究竟哪个会实现?《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美丽新世界》关心“科学进步对人类个人的影响”。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太过剧烈,倘若人们不能控制好它,它就将要求人去适应它们,为它们所奴役。现在我们一个个成为手机控、电脑控、游戏控,信息过载以及泛娱乐化导致人们失去思考能力和思考的自觉,这难道不是赫胥黎当年在书中所预言到的吗?这位预言未来的伟大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曾七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可惜一次未中。还好这一遗憾被赫胥黎家族的第三个重要人物给弥补了。那就是安德鲁·赫胥黎,即阿道司·赫胥黎同父异母的弟弟。安德鲁·赫胥黎——什么是真正的神经大条1917年安德鲁出生于英国伦敦,由于强大的家族基因,他自小聪明过人。他和爷爷一样,一辈子投身于生物学的研究。1939年,22岁的安德鲁遇到了一个重要的朋友——英国生理学家、细胞生物学家阿兰·霍奇金。阿兰·霍奇金和安德鲁·赫胥黎他俩认识的时候,正值神经科学刚开始发展不久。这两人对神经科学都感兴趣,于是就在这一方面着手研究。在他们之前,1909年,一位名叫威廉姆斯的动物学家在解剖枪乌贼的时候,意外发现在枪乌贼外套膜下生长着一种无比粗壮的神经纤维,这种神经纤维甚至大到用肉眼便能轻松看清楚,是一般神经纤维的50倍。他因而将这种新发现的神经纤维命名为巨大轴突(giant axon)。安德鲁和霍奇金借助威廉姆斯的这个发现,找来了世间最大条的神经——枪乌贼的巨大轴突,开始研究人类的神经问题。他们将一根100微米的玻璃针管插入到枪乌贼的巨大轴突之中,从而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记录到了神经电信号。就在他们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的时候,二战爆发了,他们不得不中断研究直到战争结束。1952年,他们终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发表,从此一举奠定电生理学的基础。1963年安德鲁·赫胥黎与阿兰·霍奇金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初霍奇金与赫胥黎用的100微米的玻璃针管被越做越小,小到了可以检测哪怕是最微小的神经纤维。这种针管被称为“膜片钳”,已经成为现代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都要归功于安德鲁·赫胥黎与阿兰·霍奇金。他们甚至为像我这样“神经大条”的人找到了自信,以后谁如果再说我神经大条,我就告诉他:神经大条才更机敏,今天神经科学的一切,就是靠着最“大条”的神经来奠定的。赫胥黎家族,有为达尔文进化论披荆斩棘的,有为世界未来劳神忧心的,还有为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个家族的这三位人物,所关心的并非一己之得失,而是整个人类。在阿道司·赫胥黎诞辰123周年纪念日的今天,特别回顾赫胥黎家族这三位大人物,对他们留下的人生足迹感佩、赞叹。﹍文章版权归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 本期编辑:兰川
copyright© 唯美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到去世的爷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