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期苏联武装直升机了多少核武器

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相当于苏联的多少年代,与苏联七十_百度知道
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相当于苏联的多少年代,与苏联七十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中国新型武器都实现信息化,最新歼20战斗机实现第三代隐形技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美苏核武器的零和博弈
美国和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承)两个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库,对核裁军负有特殊、优先的责任。两国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并带来恶性循环加剧了一旦核战争爆发形成毁灭性打击的风险,由于它确立了核打击的“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也导致双方逐步建立自我控制机制和战略对话机制,使得冷战成为“漫长的和平”时代,因为美苏双方的共同利益就是避免美苏之间发生战争。冷战期间和冷战以后,双方已在减少核战争危险问题上达成多项协定,相对地减少了发生核战争的威胁。同时,国际社会也呼吁两个拥有最庞大核武库的国家必须认真履行已达成的削减核武器条约,并以可核查、不可逆转的方式进一步大幅度削减核武库,才能实现维护国际裁军与军控体系,增进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的根本目标。
研究国际核裁军体制,需要从美苏(俄)之间核裁军协定入手,它是国际核控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也是国际间建立核军备控制秩序的开端,客观上反映了国际核能军事应用发展的趋势。
一、冷战时期美苏核裁军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迅速发展战略核武器,并在冷战期间达到核武库的巅峰。至20世纪60年代双方都已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给世界造成紧张局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进行战略收缩以减轻军费的压力,而苏联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也感到与美国对抗带来的巨大压力,双方开始谋求在约束对方,同时又不损害自身战略地位的前提下,就一定范围内有限度地控制战略武器竞赛进行谈判。
于是,美苏展开了时断时续近30年的核裁军谈判,双方都把核军控作为己方争夺核优势的手段。一方面通过核军控来避免在争夺中直接碰撞,也企图通过制定核军备竞赛规则来维护双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核垄断地位或核优势地位,并使双方的军备竞赛在不危及各自安全的情况下稳定地进行下去,这种立场注定使它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可能真正地进行核裁军,核武器数量越来越多,装备也越来越先进。
另一方面,美苏双方通过阶段性签署各种核裁军的备忘录、协定、条约或议定书等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形式,将双方核裁军的谈判结果固定下来,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关注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成为国际核控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美苏在日内瓦达成了被称为“热线协定”的《美苏关于设立直接通信联系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rect Communications
Link),协定约定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电和电话联系,以便两国领导人在危机期间能够保持联系,显示出通过建立对话机制避免发生突发事件的缓和态度。热线协议也是美苏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军事协定,该协定对美苏后来在危机期间保持相互沟通,防止核战争起到一定的作用。
1964年初在美国提出倡议后,美苏终于在日达成协议,决定自11月17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始举行核裁军会谈。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91年苏联解体期间,美苏之间形成系列稳定相互核威慑的基本规则,包括:1.每方保持足以使对方遭受无法接受的打击的核力量;2.互不针对对方部署军队以避免引起冲突;3.核武器的控制不转交给盟国;4.彼此协作防止核扩散并只向非核武器国家提供核能和平利用技术。上述规则一方面代表世界“两极”国家核裁军协定的框架,另一方面也使美苏双方在对其他国家推行核不扩散的基本立场保持一致。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评论1973年阿以战争挑起美苏核对抗时表示对国家事务的高度担忧,他说,美苏两国各自所拥有的核武库足以毁灭人类,我们每一方都有特殊的责任将对抗限制在不能威胁到平民生命的范围内,我们每一方迟早将意识到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都不能用一场核战争去证明它会带来无与伦比的灾难。②基辛格话中的含义是指任何使用核武器行为都会诱发核战争,而核战争将彻底摧毁国际秩序和法制。美苏核问题部分立场的一致性,为后续达成多方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国际条约助推,实现美苏关系的缓和,也促进建立广泛参与的控制核军事发展国际秩序。以下介绍美苏冷战期间博弈达成的一些重要核裁军双边协定,可以了解国际核裁军法律发展史上一段重要发展历程。整个历程包括日至1972年5月间的第一阶段在赫尔辛基和维也纳举行7轮123余次全体会议谈判,谈判旨在“冻结”美苏战略武器数量,形成草案。
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苏联外交部长戈罗米科在华盛顿签订了《美苏关于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的措施的协定》(Agreement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Outbreak of Nuclear Wa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协定同日生效,无限期有效。协定共由9条正文组成,主要包括双方从组织上和技术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使用或未经授权使用核武器;一旦发生具有导致核战争危险的偶然事件,或预警系统发现不明目标,应立即相互通告;如果一方准备向本国国土以外朝对方方向试射导弹,事先应通知对方。这是美国和苏联为防止偶发性核战争而签署的协定,是美苏在1969年启动的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过程中签订的,旨在建立相互信任的措施。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达到大体均势,具有“相互确保摧毁”的能力,双方都认识到核战争会给己方带来的恐怖后果。核武器在技术上尽管具有多种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但操作人员失误、技术故障、意外事故或未经授权人员的行为都可能引发“偶发性核战争”的危险,双方为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的通讯联络主要通过两国的“热线”进行。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勃涅日列夫在莫斯科签订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Interim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Certain Measures with Respect to the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以及《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简称《反弹道导弹条约》(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缩写为ABM)。上述两个条约合称《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reaty,缩写为SALT
I),同年10月3日生效。根据条约规定,美苏两国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双方可在保卫首都的一个地区配备不超过100枚反弹道导弹,以及在保卫洲际导弹基地的一个地区配备不超过100枚反弹道导弹,条约无限期有效。由于这种反弹道导弹系统效果不大且代价昂贵,日美苏又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的议定书,把原先可在两个地区部署改为只在一个地区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及其补充议定书的有效期为5年,规定双方的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日实有和正在建设的水平上,苏联为1618枚,美国1054枚。潜射导弹和导弹核潜艇冻结在日双方实际拥有和正在建造的水平上,苏联为950枚和62艘,美国为710枚和44艘。协定规定,导弹及其发射架可进行现代化和更新,即该协定只限数量,不限质量。由于美苏双方都拥有大量战略武器,同时反弹道导弹耗资巨大,双方都不准备大量发展,因此所谓“限制”对双方均无多大实际意义,此后美苏军备竞赛转向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上述条约签署是美苏核裁军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它是冷战高峰期美苏第一个限制核武器的双边条约,也为随后开展的核谈判进行核裁军奠定了基础。
日至日美苏在日内瓦举行第二阶段谈判,旨在拟定一项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永久性条约”,以取代1977年10月到期的临时协定。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后,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的敦促和世界和平运动的压力下,主张采取“对抗加对话”以加强国防力量和进行谈判缓和局势。
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华盛顿签署了《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Prevention of Nuclear
War),协定同日生效,无限期有效。协定共由8条正文组成,声明双方共同政策是防止核战争和消除使用核武器的危险;当两国防止出现关系严重恶化的局势时,应避免军事对抗,消除两国间以及其任何一方同其他国家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在可能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每一方将不向对方、对方的盟国以及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一旦双方之间或任何一方与其他国家之间出现核冲突的危险,或其他国家之间出现核战争危险而牵涉到缔约双方或其任何一方时,缔约双方应立即进行紧急磋商,并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危险。该协定的签订表明两国有避免核冲突和军事对抗的愿望,但在协定中,两国未承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本次会晤中双方还签署了《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基本原则》,在基本原则中提出要在一年内签署一项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永久协定,由于美苏在分导式和多弹头导弹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谈判未能成功。后来,双方同意不再签订永久性条约,而改为签订一项有效期到1985年的十年协定。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又在莫斯科签订了《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Limitation of
Underground Nuclear Weapon Tests)。该条约也被称为《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Threshold Test
Treaty,缩写为TTBT),条约包括序言、5条正文和1个议定书,规定从日开始,美苏两国停止试验爆炸当量超过15万吨TNT的地下核试验,但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试验不在限制之列。条约第1条将谈判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作为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并将各自的地下核武器试验限制在最低次数;缔约国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不得超过其边境以外;双方将根据国际法原则,使用国家技术监督手段进行核查。同时,两国还签署了包括条约核查的《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议定书》作为条约的组成部分。美苏之所以达成这一条约是为了缓和国际社会要求它们停止核试验的压力,同时也因为到了20世纪70年代两国的核试验技术已有很大提高,双方都可以利用小于15万吨的小当量地下核试验外推大当量地下核试验的情况,仍然可以继续研究和发展核武器。然而在条约签署后,美国以核查不充分为由而不批准这一条约。为此,美国和苏联于1987年开始继续谈判,以便在1974年的条约基础上,制定新的核查程序和方法。1989年,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美苏就定期使用现场的流体动力学法和地震台站测定爆炸当量达成了协议。这一妥协导致了1990年两国签订了新的核查议定书以代替1974年的议定书,使得《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在签署了16年后才得以生效,而在这16年内双方都遵守了条约的规定。
日,美国总统福特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海参崴签订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了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的“向上平衡”的基本界限,即规定了各方的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重型轰炸机的总限额。这也是美苏之间战略核武器谈判的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谈判定下调子。
日,美国总统福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分别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签订《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Treaty
on Unde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s for Peaceful
Purposes,缩写为PNEs),并签订一个附加议定书和一项联合声明。这是在1974年制定《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的过程中,美苏两国都认识到用作武器的核爆炸装置技术与用作和平目的的核爆炸装置技术之间没有实质的区别,根据《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第3条的约定,于日在莫斯科开展对“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的磋商,经过长达18个月的6次磋商会议,双方达成协定。条约有效期为5年,到期后可顺延5年。根据条约规定,缔约方可在条约所规定的试验场之外各自管辖或控制的任何地方进行15万吨TNT当量以下的和平核爆炸,也可应他国要求在该国领土内进行、参加或协助15万吨TNT当量以下的和平核爆炸。但缔约国双方不得进行15万吨TNT当量以上的单次和平核爆炸,也不得进行总当量超过150万吨TNT当量的组合和平核爆炸;进行和平核爆炸的一方必须在事前及事后向对方提供详细的资料。
《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第4条、第5条规定了经双方接受的核查安排。除了使用国家技术手段外,该条约还规定了爆炸场资料及通道由各方提供,同时应承诺不对核查手段和程序加以干扰。附加议定书规定了双方达成一致的特别安排。该安排旨在保障在和平利用核爆炸时不会产生为《美苏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所禁止的与武器有关的利益,包括水力当量测量、地震监测以及现场检测。条约的声明规定了地下核爆炸的“和平用途”中不包括任何试验性核爆炸,由于此类核试验在《美苏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中规定的核武器试验场进行,所以该行为被认为属于核武器试验。
《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及《美苏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共同建立了规制美苏间所有地下核爆炸的综合性规范体系。这两项条约的有效期均为5年,在《美苏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的有效期内,任何一方不得退出《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相反的,当《美苏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终止时,任何一方均可退出《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
《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及《美苏限制核试验当量条约》均于日被提交到美国参议院获得批准。美国参议院批准这两项条约后,美苏两国互换批准后的条约文本,条约于日正式生效。
1972年11月到1979年6月,为了替代到1977年10月期满的临时协定而达成一项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永久性条约”,美苏双方开展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日,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奥地利维也纳签订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缩写为
II),也称为《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由序言、共19条正文组成,有效期至日为止。作为条约的补充文件,双方签订的《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议定书》、
《关于今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原则和基本指导方针的联合声明》、《关于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商定的声明和共同谅解》,以及苏方提出的《苏联关于“逆火”式轰炸机的声明》等组成。条约规定双方战略武器总限额为2250件,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为1320枚。双方还在限制重型导弹、苏联限制逆火式轰炸机、美国限制巡航导弹等问题上达成协定,规定改进战略武器质量的限度,明确规定核查办法。该条约实际上是美苏为保持战略稳定性而制定的新军备竞赛规则,由于各自核武库已经远超过核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军备竞赛给经济带来的沉重负担的结果。但本条约并未能真正限制美苏核军备竞赛。条约签订后,美国参议员围绕核查措施等问题发生意见分歧,这个条约因197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美国推迟批准条约而一直未生效,但双方都实际上遵守了条约义务。
日,美苏围绕欧洲中程导弹问题谈判开始。1982年5月,美国建议同苏联重开战略武器谈判并强调谈判目标应是“减少”战略武器,而不是“限制”战略武器。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美苏减少战略武器会谈于日在日内瓦举行,改名为“限制和削减战略核武器谈判”,美苏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这轮谈判历经起停周折,在1985年3月重新恢复。1986年美苏首脑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会晤,双方在中程导弹问题上有所松动。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建议把中程导弹问题单独分离出来,就完全消除美苏在欧洲的中程导弹达成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欧洲零点方案”。该年4月戈尔巴乔夫又提出消除苏联在欧洲的全部短程导弹,7月25日,戈尔巴乔夫接受美国的完全消除全球中程导弹和短程导弹的“全球双零点方案”。
日,美国国务卿舒尔兹和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华盛顿签订并于同日生效《关于建立减少核危险中心的协定》(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uclear Risk Reduction
Centers)。条约由7条正文组成,约定在两国首都各自建立由政府管辖的“减少核危险中心”,即建立专门监视、通报和防止偶发性核战争的机构。通过卫星传真线路相互通报向对方国境方向发射弹道导弹的信息情况,每年一次召开定期会议协调,以降低因误判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条约无期限,但任何一方可以提前12个月通知对方终止协定的执行。
日,美国总统里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美苏销毁中程与中短程导弹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缩写为INF),简称为《中导条约》。条约共17条。双方就消除有关导弹的范围、方法和时间、各阶段要求、核查与监督、条约的法律效力及修改等作了规定,这是一个永久性条约。日至6月2日,里根总统前往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举行第四次会晤,双方互换中导条约批准书,正式批准中导条约。该条约所遵循的目标是加强战略平衡,条约各种可执行的措施有助于减少发生战争的危险性。根据条约规定,条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得再生产和试验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在条约生效18个月内全部销毁中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在条约生效后13年期间内双方均可进行就地核查。条约生效后头3年期间每年进行20次核查,其后5年期间每年进行15次核查,在最后5年期间每年进行10次核查。根据条约,美苏双方将销毁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导弹,其中美国的859枚,苏联为1752枚,以达到减缓美苏军备竞赛速度的目的。《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核军备竞赛的转折点,是东西方首先在核裁军方面发出了结束冷战的信号。出于共同的政治需要,该条约也是冷战期间美苏裁军谈判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销毁某一类型核武器的条约,虽然根据条约需要销毁双方核弹头的数目仅占两国拥有核弹头总数的5%。到1991年5月底,美苏根据该条约已全部销毁了两国的路基中程和中短程弹道导弹和路基巡航导弹。
日,美国国务卿舒尔兹和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莫斯科签订了《美苏关于相互通报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协定》(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Notifications of Launches of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and Submarine-Launched
Missiles),协定于同日生效,无限期有效,但一方可以提前12个月书面通知对方终止协定。双方都意识到应当最大可能减少因误判、误算和事故造成偶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认识到核战争没有赢家也必须阻止。协定共由6条正文组成,约定任何一方必须提前24个小时通过减少核危险中心通知对方有关己方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时间、溅落地点和影响情况;发出通知后4天内发射方应当完成发射。
日,美苏两国首脑发表《关于削减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就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主要条款达成框架性协定。日,美国总统老布什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正式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Reduction and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缩写为
START&I),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条约有效期15年。但5个月后因苏联解体,条约的生效随之推迟。条约对每一方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核弹头及其运载工具数量制定限额予以限制;禁止在本国领土以外建立永久性的进攻性战略武器基地并禁止将进攻性战略武器转让给第三国;设立联合监察委员会监督条约的执行情况,约定严格的核查措施。该条约是继1987年12月《美苏中导条约》之后两国在核裁军领域采取的又一重要步骤,缓和了美苏之间的对抗局势。然而,条约规定的弹头限额并未达到原定削减50%的指标。两国的核武器即使依条约削减后仍然占世界核武器总数的95%以上。
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召开会议,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议定书》等文件,还就苏联武装力量的指挥问题通过决定:核按钮只有一个,将保留对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对核武器的统一监督,各方将互相尊重争取成为无核或中立国家地位的愿望,同时签订了《关于核武器共同措施的协定》(AgreementonJoint
Measures on Nuclear
Weapons),计划在日前,将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拆除战术核武器并运往俄罗斯销毁作准备,白俄罗斯、乌克兰承诺彻底消除其领土上的核武器并以无核国家的地位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于1994年12月正式生效。
二、冷战结束后美俄核裁军协定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美俄两国核武器发展一直朝着缩小规模、减少数量、调整结构、改善性能的趋势演变。俄罗斯政治形态的变化使美俄双方制度的兼容性增加,意识形态的同一性也在逐渐扩大,美国在战略上已不把俄罗斯看做对美国最具挑战的国家。俄罗斯在经济上已无力继续与美国核竞赛,美国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战略目标,双方都无意针对对方使用核力量,这也是后冷战时代双方开展新的核裁军谈判的安全基础。美国在保持对俄罗斯战略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与俄罗斯的合作面,包括资助俄罗斯处理国内多余的军用裂变材料,支持独联体内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销毁核武器。然而,美俄依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并仍在改进核武器的质量,而且双方还在实行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战略,这些依然是导致核战争的因素。
日美国与独立后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4个核武器继承国家在里斯本签订了《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议定书》(Protocol
to th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Reduction and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简称《里斯本议定书》(The Lisbon
Protocol)。根据议定书规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3个国家同意将其核武器送往俄罗斯处理,销毁三国境内的所有核武器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日,5个缔约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交换批准书后条约正式生效。
议定书被称为美国解决苏联加盟共和国核武器扩散问题的法律文书,为了消除独联体国家拥有核武器的危机,美国国会在1991年11月通过了由参议员奈恩和鲁加联合提出的减少苏联解体核威胁的法案,后称为“奈恩-鲁加计划”。根据该法案,美国从1992财年国防预算中提出4亿美元,促进苏联销毁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和防止这些武器的扩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国会又批准追加4亿美元,用于援助《里斯本议定书》的缔约国拆除核武器及有关设施,到1999财年,美国国会批准为该计划提供的资金达27亿美元。美国向这些国家提供的援助中有2/3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即用于销毁核武器和保证核材料的安全。《里斯本议定书》的核心内容就是三国以书面形式作出保证,同时,国际社会也为消除独联体国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顾虑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美、英、俄三国于1992年的欧洲安全会议上共同签订备忘录,对哈、乌、白三国提供核安全保障,作出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最终消除了这些国家弃核的顾虑。
1992年初,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总统分别倡议在《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基础上签订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条约,1992年6月叶利钦总统访问华盛顿时与布什总统就此达成原则协定。日,美俄两国总统在莫斯科签订《美俄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Th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n Further Reduction and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又称《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缩写为START
II)。条约共由8条38款组成。条约规定,美俄两国在10年内将把各自的战略核弹头减少2/3,届时,美俄部署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海基弹道导弹和重型轰炸机等进攻性战略武器上的核弹头总数将分别削减至3500枚和3000枚,并销毁所有分导式陆基洲际多弹头弹道导弹。美国参议院于日批准条约,而俄罗斯杜马却一直没有批准条约。随后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在纽约签订了关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规定将条约所规定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期限延长至日。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以所谓“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免受包括导弹袭击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为借口,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2002年6月,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美苏1972年签订的曾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并且有32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挂钩的《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俄罗斯随即宣布不再接受《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约束。
2002年5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签订了《新型战略关系宣言》,宣布两国相互视为敌人和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和俄罗斯决定将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数量削减到与其国家安全需要和联盟义务相符并反映其新型战略关系性质的尽可能最低的水平。日,两国总统在莫斯科签订了《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n
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缩写为SORT),又称《莫斯科条约》(Moscow
Treaty),条约共由5条正文组成,有效期至日。条约规定,到2012年年底之前,美俄双方将各自的进攻性战略核弹头削减到1700枚至2200枚。该条约日正式生效后,美国和俄罗斯代表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商讨条约执行情况。这是双方就进一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所共同采取的重大措施,这是基于美俄面临新的安全环境,以及它们对威胁来源和各自国家利益作出了新的判断,即已不再视对方为根本对手。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订了两国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新条约——《美俄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ussian Federal on
Measures for the Further Reduction and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Arms)。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取代了美国与苏联1991年达成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及2002年《莫斯科条约》,而1991年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于2009年12月过期失效。新条约期限为10年,在接下来的10年,俄罗斯和美国只能在各自境内部署进攻性战略武器,根据新条约,美俄双方需全面裁减冷战时期部署的核弹头与火箭。与2002年的《莫斯科条约》相比,两国需各自减少1/3的核弹头数量并限制在1550枚以下。同时,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架、潜舰发射弹道导弹发射架及配备核武的重型轰炸机等战略武器运载工具的水平降低50%以上,总数在700件以下。这项新条约为分步骤削减和限制核武器提供了新动力,是今后进一步核裁军的基础。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核战略实力已大大下降,而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它的核优势地位政策,主要表现在:1.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威慑政策是核恐惧和核扩散的主要根源;2.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破坏大国战略稳定;3.拒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妨碍条约的生效;4.防核扩散政策上执行双重标准。美俄核对抗的风险也有实质性变化,通过双边核裁军谈判和达成系列协定,已经较大地减少了两国的核武器储备。人们也更多关注多边国际核裁军法律文书的进一步完善,推动美俄进一步大幅裁减核军备,直至在全世界彻底销毁核武器。应当看到,美俄两国就核裁军谈判的道路依然漫长,它们的核裁军行动是世界最终消除核武器的关键目标。
三、美俄多余裂变材料处理协定
冷战结束后,根据上述条约在俄罗斯拆卸的核弹头所回收的大量高浓铀如何处理成为俄罗斯的负担,同时也引起美国对这部分易裂变材料的安全和扩散风险的担忧。美俄将国防不再需要的钚和高浓铀称为多余的军用裂变材料,并在合作处理俄罗斯这些材料方面达成多项协定。同时,双方还就关闭和改造生产武器级钚的苏联反应堆、将武器级钚转换成民用核燃料合作达成协定。由此,昔日两个对抗的大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进一步联手,降低核扩散风险,减少军事威胁,为易裂变材料去军事化并得到和平利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美俄达成《美俄高浓铀购买协定》(U.S.-Russia HEU
Agreement),由美国到2013年以前20年内向俄罗斯购买500吨武器级高浓铀,这批高浓铀将稀释为商业核电站用低浓铀核燃料用于美国核电站,以协助俄罗斯减少高浓铀储存所带来的核扩散和制造核武器风险,促进良性商业发展。1993年和1994年,美俄又达成两个补充文件,即谅解备忘录和透明度附加议定书,规定了美国购买俄罗斯高浓铀的具体安排和透明措施。1996年11月两国又达成一项调整合同价格和购买量的协议。
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和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华盛顿签订了《美俄关于关闭产钚堆和停止把钚用于核武器的协定》(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Concerning the Shutdown of
Plutonium Production Reactors and Cessation of the Use of Plutonium
for Nuclear
Weapons),依据协定,俄罗斯在2000年前关闭托木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3座生产武器级钚和供热产钚堆,禁止将任何设施所生产的钚用于核武器。为了保证这些反应堆既可维持供热需要,又不能生产武器级钚,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和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莫斯科签订了一项关于产钚堆堆芯改造的协定,双方合作改造产钚堆堆芯并同意改造后反应堆继续运行到设计寿命终了为止,同时还有一个关于核查措施的附录。
日,美俄在首届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钚削减议定书》(Plutonium
Disposition Protocol),落实两国2000年达成但至今未启动的《钚管理和处理协定》(Plutonium
Management and Disposition
Agreement,缩写为PMDA)。根据协定,美国将向俄罗斯提供4亿美元资金,以协助俄罗斯完成武器级钚向民用核燃料的转化。双方同意,作为两国核裁军进程的重要步骤,《钚削减议定书》的具体落实情况将得到“透明的监督”,以确保核军备削减的“不可逆转”。俄美分别将至少34吨的武器级钚转化为民用核反应堆所需的燃料,而俄罗斯政府也将计划向该项目拨款25亿美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武装力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