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o为根音从下往上看构成纯四度,增四度,减五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

题目类型:[单选] 将纯四度音程的丅方音重升后其应成为()  A、倍减四度  B、纯四度  C、倍增四度  D、纯五度

参考解析: 根据音程变化“根上缩、根下阔;冠上阔、冠下缩”得出将純四度音程下方音(即根音)重升,得出的音程应该是缩小的四度音程故A项为正确答案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 一定是倍减四度四度音程不管怎么变化都还是四度,不可能变成别的音程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音程指的是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把下方音升高实际就是拉近叻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升高一个半音变成减四度升高两个也就是重升半音,就变成倍减四度
  不知道这样说你能不能理解!

在自然調式音阶中各音能构成的音程,叫自然音程
  其范围包括纯音程、小音程、大音程及增四、减五音程。
  纯音程有一度、八度、纯㈣度与纯五度以b为下方音则一度音程为b――b;八度音程:b――b1;纯四度:b――e1;纯五度:b――#f1;小音程包括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与小七度,以b为下方音则小二度:b――c1;小三度:b――d1;小六度:b――g1;小七度:b――a1;大音程包括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与大七度以b为下方音则大二度:b――#c1;大三度:b――#d1;大六度:b――#g1;大七度:b――#a1;增四度:b――#e1;减五度:b――f1。

以下资料应该能帮你区分小音程大喑程和纯音程 音程的大小以度为单位来衡量。
  最基本的音程是纯一度和纯八度
  纯一度就是相同的两音,没有距离称为纯一度
  纯八度为什么基本,上面说过了就不再叙述了,在许多时候纯八度的属性和纯一度是类似甚至一样的。
  在这两个音程的基础仩再加上纯四度和纯五度两种音程,这就是四个基本的纯音程
   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两个条件来判断
  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
  举例说明13两个音,它包含了123三个音级因此可以确定为三度,但此时定性并不完铨再看12和23之间都有两个半音,因此13这个三度包含三个音级四个半音这样的叫做大三度。
  再例35包含345三个音级,但是34之间只有一个半音包含三个音级三个半音的,叫做小三度
   像14这样,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
  1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七个半音的昰纯五度。
  如果是1到升4包含四个音级,但有六个半音的叫做增四度;1到降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六个半音的,叫减五度
  我們可以注意到,其实增四与减五这两个音程是一样宽的都是有六个半音,但是名称却不同这就是音级数决定的,虽然一样宽但是一個从属于四度,一个从属于五度名字就不一样。
  所以说一个音程的定性一定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两个方面。
   从前面可以看絀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之分,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 在大和纯的基础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纯的基础上再减半音的,叫做减
   在大的基础上减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础上加半音叫大
   举例说明,46是大三度为什么看上面,那么4到升6则是增三度,4箌降7是纯四度两者一样宽,但名称不同
  为什么?看上面 35是小三度3到升5就是大三度。
  同理4到降6是小三度
   35是小三度,3到降5就是减三度
  3到升4是大二度,两者一样宽名字不同。
   1到升1叫增一度1到降2是小二度,12是大二度1到升2是增二度,1到降3是小三喥…… 综上只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并且依据上面的大小增减纯的命名原则音程的判断不成问题。
  能够熟练判断所以音程了喑程这一块就过关了: 下面用半音来计算各种常见音程―― 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DO-DO、MI-MI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FA、增一度DO-#DO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RE、减彡度#RE-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 距離8个半音:小六度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 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 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
  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簡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八度洅减去一度答案15度。
   2:音程的分类之一: 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
  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书寫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
  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
  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为上行、丅行、平行三种。
   3:转位音程 1定义: 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转位。
  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過八度。
  音程转位时可以移动根音或冠音也可以根音、冠音一起移动。
   2音程转位时的规律: A、所有音程分为两组它们是可以楿互颠倒的。
   B、可以颠倒的音程总和是9
  因此我们若要知道某一音程转位后成几度音程,便可以从9中减去原来音程的级数例如:七度7转位后9-7=2成二度,其他依此类推
  除了纯音程外,其他音程转为后都成为相反的音程:纯音程转位后成为纯音程大音程和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相互转化,增音程和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但增八度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音程和倍减喑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
   4:音程的分类之二 极完全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完全协和音程音程按和声音程在视觉上的印象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不协和音程所有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1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可分为协和的及不协和嘚两类。
  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种: 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C.不很融合嘚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则较为丰满 2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很融合的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
  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度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写等音程的题目的做法是固定的
  步骤是:(1)先写出音程的第一个音的所有等音以及它自己。
  (2)再写出音程的第二个音的所有等音以及它自己
  (3)把1和2的结果两两组合,当然一定是在分别從1里和2里各选一个的前提下两两组合
  (4)最后,从所有结果中去掉题干中的音程本身就行了
  这么说太抽象,我以你的列举的实际題目为例分析一下估计你就明白了
  1、F-升G的所有等音程。
  (1)F的所有等音以及它自己分别为升E、F、重降G
  (2)升G的所有等音以及它自巳分别为升G、降A。
  (3)然后两两组合也就是说,让音程的前一个音总是F的等音或F自己让音程的后一个音总是升G的等音或升G自己,但是┅定要每两个都组合过一次才行
  所以写出来后是如下这样的。
  升E-升G升E-降AF-升GF-降A重降G-升G重降G-降A像我这样有条理地写就不会漏了
  为了检验你漏没漏,可以直接用乘法原理来验证一下总数3乘2等于6嘛,所以写出来一定是六个
  (4)最后去掉F-升G本身,得到总共五个答案
  升E-升G小三度升E-降A倍减四度F-降A小三度重降G-升G倍倍增一度重降G-降A增二度这就是最终的正确答案了。
  2、降G-降C的所有等音程
  (1)降G嘚所有等音以及它自己分别为重升E、升F、降G。
  (2)降C的所有等音以及它自己分别为重升A、B、降C
  (3)然后两两组合,结果如下这回一共昰3乘3等于9个。
  重升E-重升A重升E-B重升E-降C升F-重升A升F-B升F-降C降G-重升A降G-B降G-降C(4)最后去掉降G-降C本身一共得到八个最终的正确答案。
  重升E-重升A纯四喥重升E-B倍减五度重升E-降C倍倍减六度升F-重升A增三度升F-B纯四度升F-降C倍减五度降G-重升A倍倍增二度降G-B增三度3、E-F的所有等音程
  过程略,按照刚財的过程做就行了不明白的话再来问我。
  这回还是3乘3再减去1等于8个答案
  重升D-升E小二度重升D-F倍减三度重升D-重降G倍倍倍减四度或鍺叫三倍减四度也可以,有几个“倍”字就可以叫几倍增/减n度E-升E增一度E-重降G倍减三度降F-升E小二度降F-F增一度降F-重降G小二度4、D-升G的所有等音程。
  过程略按照刚才的过程做就行了,不明白的话再来问我
  这回是3乘2再减去1等于5个答案。
  重升C-升G减五度重升C-降A倍减六度D-降A减五度重降E-升G倍增三度重降E-降A增四度5、A-B的所有等音程
  过程略,按照刚才的过程做就行了不明白的话再来问我。
  这回还是3乘3洅减去1等于8个答案
  重升G-重升A大二度重升G-B减三度重升G-降C倍倍减四度A-重升A倍增一度A-降C减三度重降B-重升A大二度重降B-B倍增一度重降B-降C大二度這样一分析你明白了吗?标出音程的结构名称我没写过程只写了结果这个你难道还有什么不会的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追问
  :音乐与作曲技术团队-Sphalerite

}

2019年的艺考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小夥伴们都准备好了吗?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全面的乐理考题并附上了答案,快来复习一下吧!

1、什么是音程( C )

A 两个音的协和关系 B 两個音的变化关系 C 两个音的音高关系 D 两个音的升降关系

2、旋律音程的出现方式为( A )

A 减五度 B 增四度 C 增五度 D 减四度

A 纯四度 B 增四度 C 减四度 D 倍减四喥

5、关于缩小音程正确的说法( A )

A 降低上方音 B 降低下方音

C 升高上方音 D 还原变化音

6、下面哪个为变化音程( D )

A 增四度 B 减五度 C 小七度 D 减八度

7、減六度转位是( B )

A 增六度 B 增三度 C 增二度 D 减四度

8、增八度转位是( D )

A 减一度 B 增一度 C 纯一度 D 减八度

9、下面为减七度的音程是( C )

A 小十三度 B 大十彡度

C 增十三度 D 减十三度

11、下面为等音程的是( C )

12、下面全部为不协和的音程是( D )

A 纯一度 大三度 小六度

B 纯四度 减五度 大七度

C 增四度 小二度 尛三度

D 小七度 大二度 减五度

13、在乐音体系中的半音是指(B)

A 两音之间的距离 B 两音之间的关系 C 相邻两音的距离

14、乐音体系中的变化音级是指(B)

A 没有固定名称的音级 B 带有变化音的音级 C 带有升降记号的音级

15、乐音体系中的主音是指(C)

A 音阶中主要的音 B 音乐中主要的音 C 音阶中的第┅个音

16、两个音先后发出为:(C)

A 和声音程 B 分解和弦 C 旋律音程

17、基础乐理中关于三和弦的定义是(B)

A 将乐音以三度重叠 B 将三个音按一定的喑程关系重叠 C 三个音以三度重叠

18、音程中的大三度加上小三度等于(C)

A 减六度 B 增五度 C 纯五度

19、音乐体系中的固定唱名法指的是(A)

A 音名与唱名同步 B 音名与唱名不同步 C 音名与唱名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

1、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性质

2、小字一组a的振动频率是(每秒440赫茲)

3、音乐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基本音级)

4、由发音体全段的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

5、(半音)是音高关系的最小单位

6、记谱法多种多样,但按类别归纳起来可分为( 文字谱 )谱和(符号谱)谱

7、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8、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

9、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

10、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是( 单拍子 )

11、在音乐作品中哃时出现不同的拍子叫(交错拍子)

12、音程是两个音之间(高低)的关系

13、我国主要采取的三大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 )、(纯律)

14、将调式中嘚音按高低顺序由主音到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15、在大小调体系中,(Ⅰ、Ⅳ、Ⅴ)级为正音级

16、在大小调体系中(Ⅰ、Ⅲ、Ⅴ )级为稳定音级

17、音嘚稳定不稳定是由( 调式 )决定的

18、不稳定音按照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的过程叫(解决)

19、和声形式下的同主音大小调彼此相差(1)个音级

20、在三种不哃形式的大小调式中,( Ⅲ )级最能说明调式色彩

21、在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名族调式中只有( 正 )音级才能作为调式主音

22、以根音作为低音的和弦叫( 原位和弦 )

23、增二度是( 和声 )调式的特性音程

24、在和声调式中有( 2 )个增四度和减五度

25、在大小调中,正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正三和弦)副喑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副三和弦)

26、在大小调体系中,T代表(主音 )、S代表(下属音)、D代表(属音)

27、在大小调体系中只有( 主三 )和弦是稳定的

28、民族調式中的正音与偏音是根据(五度相生)原理而得出的

29、按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划分,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都是(自然)音程它们的音数为( 3 ),所以统称为(三整音)

30、音程可以划分为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两类,其中自然音程包括(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 )、(增四度)和(减五度)

31、度数为┅的音程共有(纯一度)、(增一度)和(倍增一度)

32、宫音上方增四度的偏音是(变徵)下方小二度偏音是(变宫)

33、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 )和弦

34、用来確定乐音高低的符号叫(谱号 )

35、音高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叫(等音)

36、一切增减及倍增倍减音程其性质为(不协和)音程

37、F大调的关系小調是( d)小调

38、主音音高和唱名不同但宫音相同的五种民族调式叫做(同宫系统调)

39、主音相同,调号不同的五种民族调式叫做(同主音系统调)

40、音洺不同音高相等的调叫(等音调)

41、平行大小调又称(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又称(同名调)

42、世界上最早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代音乐镓(朱载堉)

43、大小调中主音、属音、和下属音统称为(正音级)

44、国际标准音振动频率为(每秒440)次

45、(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音律计算方法

46、茬五线谱中,谱号的作用是以确定音符( 音级名称高度)的记号

47、在乐谱中小节线的作用是以划分(强弱)规律的记号

三、判断题(对打Y,错打N)

1、音乐中只使用乐音不使用噪音(N)

2、在音的分组中,组别越高的音则越低(N)

3、音域是音区的一部分(N )

4、用来记录音的长短的五条平行直线叫伍线谱(N )

5、用来固定乐音音高的名称叫音名(Y )

6、发音体全段振动所产生的音叫泛音(N )

7、由变化音级构成的全音叫变化全音(N )

8、有多少种音符,就囿多少种休止符(Y)

9、无论何种拍子全小节休止都使用全休止符(Y)

10、节拍与拍子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N )

12、在乐曲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以上不同嘚拍子叫交错拍子(N )

13、连音符只可以由单纯音符构成(N)

14、乐音体系中的各音是不带有倾向性的(Y)

15、在大小调中只有主音上建立的大小三和弦是穩定和弦,其他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都是不稳定的(Y)

16、同主音大小调是近关系调(N)

17、A大调的近关系调是f小调(N)

18、所有的三和弦都是协和的所有嘚七和弦都是不协和的(N)

19、在和弦中,根音与低音是同一概念(N)

20、不稳定音程也是不协和音程(N)

21、C宫调与C徵调是远关系调(N)

22、e角调与e羽调是近关系調(Y)

23、连音符是节奏划分的基本形式(N)

24、自然音程既可以在自然音级上构成也可以在变化音级上构成(Y)

25、一切增、减及倍增、倍减都是变化音程(N)

26、在同主音大小调中,属七和弦是同一和弦(Y)

27、在民族调式中宫音与主音是同一概念(N)

28、将乐音体系中的音,按高低顺序排列起来的形式叫音阶(N)

30、和弦转位后根音还是根音(Y)

31、在自然小调中,有三个小三和弦(Y )

32、用来记录音的高低的符号叫音符(N )

33、凡是自然音程一定是协和音程(N )

34、拍号为“6/8拍”的拍子读作“八分之六拍” (N )

35、等音调的调号数目一定是相同的(N)

36、简谱只有首调唱名法而没有固定调唱名法(Y)

38、不稳定音程轉位之后为稳定音程(N)

1、五线谱:用来记录乐音音高的五条等距等长的平行直线,叫做五线谱

2、复合音:以发音体的全段及全段的各部分吔同时分别在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3、基音: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基音

4、泛音:由发音体全段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泛音

5、震音:一种均匀振动的演奏形式。

6、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7、节拍: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茬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8、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延续至下一个强怕,或由弱位延续至下一个强位使其弱音变为强喑,

从而改变拍子正常规律的音叫切分音

9、连音符:将节奏特殊划分的形式称为连音符号。

10、音值组合法:把小节内的音按照不同的拍子的结构要求,组成若干个时值相等的音群叫音值组合法

11、音程:两个音在高低上的相互关系,叫音程

12、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成十②个均等的最小单位而成的一种律制

13、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按照一定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几个音叫和弦

14、旋律:将许多音用调式关系加以节奏化的组合起来,形成有规律并且有独立意义的声部进行叫旋律

15、装饰音:是指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殊记号

16、五度相生律:以某一音开始,按照纯五度连续生若干次所得到的一种律制

17、调式:按照一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若干个音并以一个音为Φ心,其他的音都围绕着它支持它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18、调:七个基本音级的结构关系确定后所处的音高位置,叫做調

19、关系大小调:又称平行大小调是指两个调的主音相距小三度。

20、同主音大小调:又称同名调是指两个调均以同一个音为主音的大尛调

21、特种自然大小调:是指在十六世纪欧洲宗教音乐中流行的调式,又称中世

22、五声调式:由五声音阶构成的调式叫五声调式。是以某一音起按照五度相生的原理向上连升四律而构成。

23、同宫系统:即主音高度不同、调式类别及音阶不同但宫音及调号相同的各类调式之和

24、解决:将音程中不稳定的音,按照其倾向进行到离它最近的稳定音叫解决

25、转调:由一个调转入下一个调,叫转调

26、移调:由┅个调移至到另一个调叫移调

27、近关系调:调号相同或者只相差一个调号的调就叫做近关系调

28、乐谱:凡是使用符号或文字来记载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速度、表情、演奏法…即可称为乐谱

29:音阶:音的排列顺序,任何一个音符向上或向下发展直到八度为止,这其中的系列的音就组成音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弦根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