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纯碱的用途浸泡肉类的方法: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用工业盐[含亚硝酸钠(NaNO2)]腌制肉类食物B.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D.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提倡某些特定人群使用加铁酱油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因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则不能利用工业盐来腌制肉类食物,故A缺乏科学依据;B、纯碱显碱性,能中和酸性物质,则利用纯碱可除去面团中的酸,故B有科学依据;C、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则该碘是指碘元素,碘单质易升华,故C有科学依据;D、加铁酱油的“铁”是指铁元素,为补铁则可提倡特定人群使用加铁酱油,故D有科学依据;故选A.
为您推荐:
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其用途,生活中补铁、补碘都是在食品或生活用品中加入含有Fe、I元素的化合物,利用纯碱与酸反应降低酸性,一般利用生活用盐来腌制食物.
本题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物质的应用,学生应注意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辩证的分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应相信科学,利用科学来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2007o常州)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Ⅱ.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猜测①:______;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______ ______
实验2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Ⅲ.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1种进行鉴别.(1)物理方法:______;(2)化学方法:______.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Ⅰ.分析右图可知应先检验水分的存在,常见的试剂有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Ⅱ.猜测①:可能是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实验1步骤: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醋酸使之充分反应,并把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Ⅲ.(1)物理方法:各取少量溶于水放热的是氢氧化钠;(2)化学方法: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的是碳酸钠.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Ⅰ无水硫酸铜Ⅱ.猜测①:可能是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实验1步骤: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醋酸使之充分反应,并把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Ⅲ.(1)各取少量溶于水放热的是氢氧化钠;(2)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的是碳酸钠
为您推荐:
Ⅰ、检验CO2和水蒸气,要先检验水蒸气,因为在检验CO2时通过澄清石灰水会携带水分,干扰H2O的检验.Ⅱ、因为实验条件是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而碳酸氢钠对热不稳定,所以有两种情况.Ⅲ.该问是鉴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物理方法就是利用其溶解性、状态等物理特性进行鉴别;
本题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证明碳酸盐;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通过实验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以及简单实验设计;此题型信息量大,起点高但落点低,落点在课本中.
扫描下载二维码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 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④加工香肠时加入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 [ ] A. ②和④ B. ①和③ C. ③和⑤ D. ②和⑤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
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④加工香肠时加入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
科目:高中化学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④加工香肠时加入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A.②和④B.①和③C.③和⑤D.②和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2.1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 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④加工香肠时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鲜艳、新鲜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A.②和④&&&&&&&&&&&&&&&&&&&&&&&&&&&&&& B.①和③C.③和⑤&&&&&&&&&&&&&&&&&&&&&&&&&&&&&& D.②和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④加工香肠时加入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 )A.②和④&&&&&&&&&&& &&B.①和③&&&&&& &&&C.③和⑤&&&& & &&& D.②和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④加工香肠时加入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A.②和④B.①和③C.③和⑤D.②和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④加工香肠时加入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A.②和④B.①和③C.③和⑤D.②和⑤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小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1)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探究(1)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了除去醋酸气体的气体样品,用如图1装置验证水蒸气和CO2存在.装置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为:气体样品→___→___→___→___.(2)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___.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上述实验2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g,设计了如图2实验方案:(1)“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2)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3)确定沉淀A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4)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实验探究一】(1)根据题意,检验有无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先检验水,在检验二氧化碳,故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气体样品→dcba;(2)①根据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的生成可能有两种情况:碳酸氢钠自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者是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实验1: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并且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①正确;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猜想②正确;【实验探究二】(1)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沉淀;(2)确定沉淀A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证明是否含有氯离子或者钙离子等;(3)Na2CO3~CaCO3~2NaHCO3
y=8.4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6.9 g-5.3 g=1.6 g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84%答案:【实验探究一】1.dcba; 2.碳酸氢钠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产生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实验探究二】(1)引流;(2)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或碳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 (4)84%.
为您推荐:
【实验探究一】(2)根据题目信息和知识基础,确定检验CO2和水蒸气所用药品;(2)①根据题意是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所以有两种情况:可能是自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者相互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根据碳酸氢钠的组成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和酸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实验探究二】(1)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及玻璃棒的作用解答;(2)根据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沉淀解答;(3)根据确定沉淀A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证明是否含有氯离子或者钙离子等解答;(4)根据沉淀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关系式分析解答;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盐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性强,主要通过实验考查了以下知识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以及简单实验设计;平时要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记忆,方能熟练解答.
扫描下载二维码&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猜测②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①正确实验2 & &猜想②正确Ⅲ、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你设计实验用两种不同的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方法一: &;方法二: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山东省潍坊五中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分析与解答
习题“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Ⅰ、浓硫酸质量增加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存在.Ⅱ、醋酸和碳酸氢钠也能反应,根据现象进行检验;Ⅲ、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Ⅳ、根据碳酸钠的性质,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Ⅰ.由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可得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Ⅱ.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是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生成,可以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和醋酸观察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H2O+CO2↑;.Ⅳ、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方法一: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方法二: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故答案为: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Ⅱ、二氧化碳可能是由醋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2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入适量醋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气泡,样品逐渐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2NaHCO3═Na2CO3+H2O+CO2↑;Ⅳ、方法一: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白色粉末为碳酸钠;方法二: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则证明白色粉末为碳酸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相似的题目:
[2011o曲靖o中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严重核泄漏事故,其中泄漏出的“碘一131”具有放射性,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伤害.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对“碘一13l”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填序号).A.“碘一131”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B.“碘一131”原子中含有53个中子C.“碘一13l”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D.“碘一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2)碘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填“得”或“失”)电子.(3)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判断的依据是&&&&.(4)从原子结构看,Na、Mg、Al同属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据此可推断出碘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5)已知单质碘的化学式为I2,把碘和锌粉混合后,滴上几滴水,立即引起激烈反应生成碘化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水在此反应中起&&&&作用.
[2009o哈尔滨o中考]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015o乐乐课堂o练习]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不用注明生成物的颜色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可以改动物质的化学式,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
“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3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过期粮食--陈化粮,不能作为人畜的食用粮.人们常将陈化粮用来生产酒精.其过程为:(1)写出陈化粮制酒精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生产的酒精可以添加到汽油中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有很多优点.根据你的思考,请写出一条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30&17&2&反应后质量(g)&m&39&0&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2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中的硫酸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气体(写化学式),该气体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进而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由亚硫酸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属于&&&&.
3(2002o南宁)A、B、C、D、E、Q、L、Y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已知A、C、L、Y是化合物,A是暗红色粉末,B和Q为黑色粉末(其中B为金属单质,Q为非金属单质).D、E、L、Y为无色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E、Y物质的化学名称:B&&&&;&E&&&&;&Y&&&&.(2)依照图示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A+D→B+C:&&&&;②C→D:&&&&;③L+Q→Y:&&&&.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猜测②____;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①正确实验2________猜想②正确Ⅲ、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你设计实验用两种不同的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方法一:____;方法二: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猜测②____;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①正确实验2________猜想②正确Ⅲ、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你设计实验用两种不同的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方法一:____;方法二: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合成纯碱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