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连弩制作图纸和诸葛弩的区别,哪个大神指点一下

简介/诸葛连弩
现代人仿制的诸葛弩时制作的一种,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长只有八寸,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这使得一支装备有诸葛弩的部队提供了几倍于普通弓箭部队的强大火力支援,更加容易瓦解敌军的阵形。同时发出多支弓箭的优势使得命中的机率提高,对操作者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后来大发明家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有大量生产后失传。据说野蛮民族在获得了损坏的诸葛弩时,由于不懂得制造原理无法成功修复,只好将他们再次遗弃。
在同一时代,诸葛弩是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远程。欧洲人直到公元十世纪才创造出制作简单、使用时需要花费较多准备时间的。诸葛连弩是古代中国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
历史记载/诸葛连弩
有关诸葛连弩的早期记载主要集中在《》及其注释之中。&"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而由他人具体制作。
诸葛连弩结构《·杜夔传》 注引序曰:"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此既易试之事,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陈寿给诸葛连弩定了一个性,即"损益"。
傅玄(217--278)为魏末晋初的著名思想家,官至荼骑常侍,封子爵。他认为,"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从侧面可看到对诸葛连弩的高度评价。傅玄还认为:"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对朝廷未能批准马均立项,重新研制诸葛连弩感到非常遗憾,甚至非常气愤。这或许是诸葛连弩在诸葛亮身后不久就失传的主要原因。
西晋镇南将军是中国史载"观亮故宅"第一人。他曾亲眼见过"损益连弩"是不容置疑的。刘弘在"观亮故宅"时却有"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传》注引《蜀记》) 的感叹。刘弘身为大将军,对兵器非常熟知。弩机的发射功能由二矢齐发,到三矢齐发,再到十矢齐发,只是量的变化,无质的飞跃。从战国至晋,二矢或三矢齐发连弩已广泛使用了几百年,刘弘应为司空见惯。而刘弘看见诸葛连弩时,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称其为"神弩"。这说明诸葛连弩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种。《》卷一五十《唐静塞弩》条说:张云《咸通解围录》:南蛮有执旗者傅城发静塞弩,贯之。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此资料说的是唐时西南民族中还在使用一种弩,当地百姓叫他摧山弩,据说就是当年的诸葛连弩。唐宋时期,西南民族中涉及诸葛亮的类似传说甚多,可信度较差。为著名科学家(曾改进前人所造织绫机、百戏木偶,曾再次发明已失传的指南车、发明翻水车),当他看见诸葛连弩时,首先是大赞其"巧",可见它与以前的连弩实有大别,其次是认为还可演进为连发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项,让他试验并推广,结果未引起重视。这就为后人研制诸葛连弩提供了极重要的线索。
特点/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有以下特点:   
一是火力很强,一次能发射十支箭。  
二是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时机,命中率比弓高。   
三是体积、重量大,无法使用。
结构原理/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诸葛弩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底下是一张普通的,&关键是在上面的箭盒。
箭盒里面垂直排列10支箭,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底部。底部就是发射的轨道。&轨道前端有开口,轨道两边有供弦通过的长槽,末端沟槽向下拐了90°,形成一个钩子。
箭盒前段连接在弩的前面,&可以前后滑动。后部用轴连接在一个把手上面,把手的回转轴连接在弩的长臂上。的相应位置有一个金属圆柱状的顶针。
①向前推把手,&箭盒跟随向前滑动,&直到沟槽的直角挂住弓弦.&这时正好滑动了一支箭的距离,&箭盒最底下的一支箭落入轨道
②向后拉把手,&箭盒跟随向后滑动,&沟槽的直角勾住弓弦,&并慢慢将其张开.
③继续向后拉把手,&被勾住的弓弦碰到弩臂上的,&被顶出沟槽的直角.&被释放的弓弦把箭发射出去.
不停推拉把手,&就可以把10支箭连续发射出去。
用途/诸葛连弩
从对古籍的研究可以看出,&诸葛弩是用单手的力量开弓的,威力其实并不大,貌似都是民间防贼偶尔会用,用作实在不合适。军用的弩都是用脚踩住前段,&双手拉弓弦的,力量比诸葛弩起码大一倍。中国历来重视的应用,&消失了,消失了,&进过一段时间的流行,&也慢慢淡出历史,&也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唯有弓箭源远流长。中国的主流是,&而且是双弯的反张弓,&发挥同样威力需要的体积要远小于欧洲长弓,而且数量庞大.&海量的复合反张弓以及与之相应的步/战阵才是古代中国军事力量的真实水平,&而不是"诸葛弩"。
起源探究&/诸葛连弩
关于"一弩十矢俱发",是十支箭同时击发,还是先后连续发出,是认识、研制诸葛连弩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中国古代在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很多探索,各有硕果。正是他们的探索,为现代人重新认识诸葛连弩提供了基础。同时击发数矢诸葛连弩一张大弓,同时击发两箭或三箭,这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傅,通"附",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可证。把二矢同时附在弩机上,当为一击而同时发射两矢的弩。《后汉书·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此当为同时发射三矢的弩。《饮马长城窟行》"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说的也是一击而发四、五矢。明《武备志》卷103所载神臂床子连城弩,可同时发射四、五只箭。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连弩"这个专用名祠的的第二种意思,即指同时发射二矢或多矢的弩。
但这种类型的弩,肯定不是诸葛连弩类型。首先,从现有资料看,目前还没有同时击发十矢的,更不可能象马均说的那样,"可令加五倍",同时击发五十矢。事实上,这种床弩也不可能同时击发五十矢。发箭应对准目标,十个或五十全敌人排在一起进攻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发十箭或五十箭,必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一弩同时发射十箭或五十箭,即一支弩机的动力平分十份或五十份后,其射程、杀伤力都不可信。第三,这种笨重的弩床难以携带,根本不适宜南征北伐的地理条件,即不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第四,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与诸葛连弩的"矢长八寸"差别太大。第五,这么长的矢,显然不可能"以铁为矢"。连续发射的弩明朝战船上的诸葛弩,可见是连续上膛的连发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弩床上架两张弓、或三张弓、或四张弓,战时可利用摇柄绳轴事先张弓扣箭,一般是由一名职业射手发射。发射时虽有先后之分,但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续发射"。这种弩在宋代较为流行,《宋史·太宗一》:"十二月乙丑,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 "《宋史·真宗二》:"六年春二月戊寅,幸飞山雄武营,观发机石、连弩,遂宴射潜龙园。 "《宋史·礼志二十四·军礼·阅武条》:"其按阅炮场连弩及便坐日阅召募新军时,令习战如故事。 "《宋史·卢斌传》:"俄复大设机石、连弩、冲车、云梯,四面鼓噪乘城,矢石乱下,斌与州将随机设备。 "《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传》:"蛮复连弩北岸。"《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的这几种大型床弩。其实质是将数张单发弩合而为一,由一人射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连续射击,但我们认为这类连弩主要是强调连结的意思。它张弓时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
这也不是诸葛连弩的类型。因为:1,迄今为止,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不可能连发十矢,更不可能象马均说的那样,"可令加五倍",连发五十矢。 2,这种笨重的弩床也难以携带,不适宜西南及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3,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4,这种矢也不可能是"以铁为矢"。
另有一种连续发射的弩,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明人曾研制出"诸葛武侯弩,后来清人在此基础上,曾制造出"弹弩":&&
这种弩,可能就是失传甚久的诸葛连弩,至少是这种类型。首先,其"矢长八寸",能连续发射十矢,符合诸葛连弩的两个基本数据;又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惜当时火炮已经使用,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未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未能推广,不久再度失传。&
现代研制/诸葛连弩
老人自制诸葛连弩
2011年,辽源市工农乡仁恕村农民王宇用木头和竹子成功制作了6把不同特点的诸葛连弩。王宇这6把诸葛连弩,有能十只弩箭连射的,有能同时射出两只弩箭的,各具特点。与真正的诸葛连弩相比,他制作的,应该是升级版。真正的诸葛连弩比较小巧,没有弩托和扳机,也没有准心,所以准确率较低。王宇当过兵,对有一定了解,在制作诸葛连弩过程中,结合枪械的相关特点,为连弩加了弩托,这样便于使用。同时还制作了准心,提高精准度。诸葛连弩靠上下挤压装弩箭的盒子发射,这种发射方式特别麻烦,还影响精准度。他为他制作的诸葛连弩加上了,类似枪械,一扣扳机就能发射,非常方便。
2014年6月,退休老人廖师傅制造出了六箭齐飞的单弓诸葛连弩,六箭齐发可飞出7.3米,但弓力太弱。此后,廖师傅开始试验十箭齐发的单弓连弩。为了保证十箭齐发,他在连弩上设计了一个六组机,其中一组机“负责”点射,其余组机每个排放2支箭。试验成功了,连弩十箭齐发,可射出九米多。2014年11月初,廖师傅又制造出四弓的“诸葛连弩”,据报道,虽然没有合适的场地试验,但估计能射出五十多米。 兰州教师复原诸葛连弩2013年起,兰州市外国语中学青年生物教师高飞,就开始着手复原诸葛连弩。两年后,他成功复原、改良出四五种样式的诸葛连弩。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1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02:57
贡献光荣榜帖子主题:诸葛弩真的实用吗?
共&9586&个阅读者&
军号:6906082 工分:59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弩真的实用吗?
文章提交者:出门去打小鸡鸡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小时候以为很神,他发明的东西想必也本是极好的,岁数大了,人也没多大进步,倒是合理地质疑一些东西,成为了唯一的优点。于是对于诸葛弩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天工开物》一书叙述诸葛弩: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防窃具,非军国器。意思就是:结构虽然巧妙,但是威力非常小,只有20多步而已,用来居家防贼还凑合,打仗使用白扯。也看过一些关于现代人复制诸葛弩的试射视频,别说威力射程,飞20步都是奢望啊,6.7米的距离,射软木板,还有半数的箭跑偏甚至弹开,没有一点力度感。普通的实用弩,是要脚踩着用腰力开弦的,如果诸葛弩用能达到这个力度的弓板,显然人是扮不动的,算它射程30步,大概15米,这么短的距离,敌人快跑两步就冲上来了,说实话,在这距离射箭,我是不敢,这一箭未必能射中,射中了还未必能射死对方,人家砍过来我可是必死。只怕防贼都不如大砍刀稳妥,想想也是:这东西拉一下杆射一箭,每箭大约 3秒,这简单是古代的啊!如果确实可靠耐用的话,那诸葛弩就会流传开来 ,延续下去,而不会像现实一样,几近失传和灭绝。就像大刀队,虽然是一个传奇和佳话,但只要有枪,谁也不想冲过去抡大刀的。本文内容于
10:54:17 被小编a47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诸葛弩真的实用吗?相关文章
第42集,别把现在的观众当白痴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0170 工分:1776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78740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总感觉弩箭的威力要比弓箭的威力大,理由很简单:弓箭的动力,全在于开弓拉弦的势能突然释放,赋予箭杆较大的速度。这个势能的大小,基本取决于射手的力量,100的力量最多只能拉开100的弓,拉满弓的同时还要瞄准目标,这就要求必须较长时间保持拉满弓的姿势,还只能一个人用手操作,无形中消耗了力量,只能短时间拉开,迅速释放。相对而言,弩箭的局限性要小很多,可以拉开以后立即松手,弩本身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不需要射手长时间保持满弓状态,瞄准也不需要消耗多大体力,无形中增加了力量,更利于瞄准目标。而且可以手脚并用上弦,腿的力量当然比手的力量大的多,甚至还可以多人合力,力量激增。主贴图片上的弩,甚至用到了杠杆原理,这也是可以使射手力量倍增的,弓箭显然是无法使用杠杆原理增力的。如果是现代强弩,100的力量拉开1000的强弩也是小事一桩,多拉几次就成了,可以多次拉弦积蓄能量。本文内容于
10:57:47 被vonco编辑23楼&弩的近距离直射威力大,可射穿厚甲,而且训练简便。但是弩箭短,远射存速能力差,所谓的射程最远多少步意义不大,因为在那个距离上已经没有什么杀伤力了,因而如果不算大型多人操纵的弩的话,射程还是弓占优势。因大型弓用的箭比弩长得多,也重得多,远射时使用大角度抛射,仅凭重力落下来都有一定杀伤力。此外,弓由于弓体长,拉距大(也就是弓拉开的距离),弓弦对箭做功的距离长,因而实际能量利用率比弩有优势的。27楼&谁规定弩箭必须短了?谁说短的存速能力就一定差了?所谓存速能力,完全可以用现代基础物理理论解释。通常,箭镞是金属材料的,密度大,相应的,动量也大,风阻影响小(这里不考虑横断面形状),动能损耗小,而箭杆往往是竹质的,密度小,相应的动量也小,箭杆长的,受风阻影响大动能损耗大。如果箭镞一样,反而是短箭杆占的比例小,存速能力更好。箭杆长的,只是总质量比较大,初始动量比较大而已,动能未必也大。也许人们见到的弩箭比较短,那只说明短的弩箭已经能够满足需要,而不是说弩箭只能做那么长,你把因果关系弄反了。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把弩箭制作的比弓箭更长更大,脚瞪弩、床弩不能说明问题么?弩箭短是由弩的结构造成的。弩发射的时候是从滑道射出,箭和滑道产生摩擦,有能量损失。为降低这个损失,必须将箭做短,且拉距也要缩短,尽可能缩小摩擦阻力。这种特点导致弩的初速极高,动能大,近距离穿甲能力强。但是弩箭短而轻的特点导致远距离存速能力差,这个和小口径高速弹药远射能力差的特点是一致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213 工分:620
左箭头-小图标
古代步是左右脚各迈一次才叫步,步一般是1.2米多,我们现在说的步古代说是跬,两跬为一步,了解这个后就再也不要说古人迈大步扯蛋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13463 工分:753
左箭头-小图标
实用啊,比如在近距离冲锋时候,敌人近身到二十步的时候,连射快速射出,并且散射状射出。会有大面积杀伤。在城市的攻防战中,也会有近距离优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9050 工分:533
左箭头-小图标
......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19楼&指出个错误,床弩和脚蹬弩不是一个概念,床弩射程是有1500步,但是那需要很多人或牛去拉,而脚蹬弩射程只有240步,也就是大约370米,典型的就是宋朝的神臂弩。20楼&多大的步啊?30楼&一步相当于1.5米,至于为何步子这么大,取决于制定者的心情,唐太宗还用自己的胳膊长度做标准单位呢,你和谁说理去难道古人不怕扯蛋?奇怪!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22295 工分:1389
左箭头-小图标
央视的我爱发明栏目已经介绍过,分别在10M、20M、50M作了10支箭的射击试验,都能上耙,且均能射穿耙板。作为武器还是挺有杀伤力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2760 工分:1219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19楼&指出个错误,床弩和脚蹬弩不是一个概念,床弩射程是有1500步,但是那需要很多人或牛去拉,而脚蹬弩射程只有240步,也就是大约370米,典型的就是宋朝的神臂弩。21楼&你哪只眼看到我说床弩和脚蹬弩是一个概念了?莫名其妙。好吧,我看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2760 工分:1219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19楼&指出个错误,床弩和脚蹬弩不是一个概念,床弩射程是有1500步,但是那需要很多人或牛去拉,而脚蹬弩射程只有240步,也就是大约370米,典型的就是宋朝的神臂弩。20楼&多大的步啊?一步相当于1.5米,至于为何步子这么大,取决于制定者的心情,唐太宗还用自己的胳膊长度做标准单位呢,你和谁说理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9234 工分:386
左箭头-小图标
真有楼主说的那么无力的话,楼主就不会知道还有诸葛连弩的吧!楼主的一步半米,裹了小脚,可能真没那么厉害,但是也不会那么无力。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71009 工分:81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驽不完善让魏人马均改进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7349 工分:1494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总感觉弩箭的威力要比弓箭的威力大,理由很简单:弓箭的动力,全在于开弓拉弦的势能突然释放,赋予箭杆较大的速度。这个势能的大小,基本取决于射手的力量,100的力量最多只能拉开100的弓,拉满弓的同时还要瞄准目标,这就要求必须较长时间保持拉满弓的姿势,还只能一个人用手操作,无形中消耗了力量,只能短时间拉开,迅速释放。相对而言,弩箭的局限性要小很多,可以拉开以后立即松手,弩本身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不需要射手长时间保持满弓状态,瞄准也不需要消耗多大体力,无形中增加了力量,更利于瞄准目标。而且可以手脚并用上弦,腿的力量当然比手的力量大的多,甚至还可以多人合力,力量激增。主贴图片上的弩,甚至用到了杠杆原理,这也是可以使射手力量倍增的,弓箭显然是无法使用杠杆原理增力的。如果是现代强弩,100的力量拉开1000的强弩也是小事一桩,多拉几次就成了,可以多次拉弦积蓄能量。本文内容于
10:57:47 被vonco编辑23楼&弩的近距离直射威力大,可射穿厚甲,而且训练简便。但是弩箭短,远射存速能力差,所谓的射程最远多少步意义不大,因为在那个距离上已经没有什么杀伤力了,因而如果不算大型多人操纵的弩的话,射程还是弓占优势。因大型弓用的箭比弩长得多,也重得多,远射时使用大角度抛射,仅凭重力落下来都有一定杀伤力。此外,弓由于弓体长,拉距大(也就是弓拉开的距离),弓弦对箭做功的距离长,因而实际能量利用率比弩有优势的。谁规定弩箭必须短了?谁说短的存速能力就一定差了?所谓存速能力,完全可以用现代基础物理理论解释。通常,箭镞是金属材料的,密度大,相应的,动量也大,风阻影响小(这里不考虑横断面形状),动能损耗小,而箭杆往往是竹质的,密度小,相应的动量也小,箭杆长的,受风阻影响大动能损耗大。如果箭镞一样,反而是短箭杆占的比例小,存速能力更好。箭杆长的,只是总质量比较大,初始动量比较大而已,动能未必也大。也许人们见到的弩箭比较短,那只说明短的弩箭已经能够满足需要,而不是说弩箭只能做那么长,你把因果关系弄反了。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把弩箭制作的比弓箭更长更大,脚瞪弩、床弩不能说明问题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49299 工分:180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神弩是车载的,威力惊人,具体结构自己琢磨去吧!楼主,魏国大将如果被你说的15步的驽射杀,恐怕他半夜会找楼主喝茶!你这是在耻笑一个大将哦!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3996 工分:39981
左箭头-小图标
弩比弓的杀伤小?楼主找颗黄豆扔起来砸头上杀伤力大还是用弹弓打头上杀伤力大?更不要拿发射筷子的现代复原弩来跟古代透甲锥的弩来比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78740
左箭头-小图标
实用的兵器,一定会流传下来继续使用,诸葛弩没有流传下来,实用不实用很清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78740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总感觉弩箭的威力要比弓箭的威力大,理由很简单:弓箭的动力,全在于开弓拉弦的势能突然释放,赋予箭杆较大的速度。这个势能的大小,基本取决于射手的力量,100的力量最多只能拉开100的弓,拉满弓的同时还要瞄准目标,这就要求必须较长时间保持拉满弓的姿势,还只能一个人用手操作,无形中消耗了力量,只能短时间拉开,迅速释放。相对而言,弩箭的局限性要小很多,可以拉开以后立即松手,弩本身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不需要射手长时间保持满弓状态,瞄准也不需要消耗多大体力,无形中增加了力量,更利于瞄准目标。而且可以手脚并用上弦,腿的力量当然比手的力量大的多,甚至还可以多人合力,力量激增。主贴图片上的弩,甚至用到了杠杆原理,这也是可以使射手力量倍增的,弓箭显然是无法使用杠杆原理增力的。如果是现代强弩,100的力量拉开1000的强弩也是小事一桩,多拉几次就成了,可以多次拉弦积蓄能量。本文内容于
10:57:47 被vonco编辑弩的近距离直射威力大,可射穿厚甲,而且训练简便。但是弩箭短,远射存速能力差,所谓的射程最远多少步意义不大,因为在那个距离上已经没有什么杀伤力了,因而如果不算大型多人操纵的弩的话,射程还是弓占优势。因大型弓用的箭比弩长得多,也重得多,远射时使用大角度抛射,仅凭重力落下来都有一定杀伤力。此外,弓由于弓体长,拉距大(也就是弓拉开的距离),弓弦对箭做功的距离长,因而实际能量利用率比弩有优势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0170 工分:177619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9楼&莫把演义当正史把教你小学语文的看门大爷找来,让他老人家研究一下我这贴里什么地方在讲演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0170 工分:177619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19楼&指出个错误,床弩和脚蹬弩不是一个概念,床弩射程是有1500步,但是那需要很多人或牛去拉,而脚蹬弩射程只有240步,也就是大约370米,典型的就是宋朝的神臂弩。你哪只眼看到我说床弩和脚蹬弩是一个概念了?莫名其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9050 工分:533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19楼&指出个错误,床弩和脚蹬弩不是一个概念,床弩射程是有1500步,但是那需要很多人或牛去拉,而脚蹬弩射程只有240步,也就是大约370米,典型的就是宋朝的神臂弩。多大的步啊?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2760 工分:1219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指出个错误,床弩和脚蹬弩不是一个概念,床弩射程是有1500步,但是那需要很多人或牛去拉,而脚蹬弩射程只有240步,也就是大约370米,典型的就是宋朝的神臂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2760 工分:12195
左箭头-小图标
10楼& 古人说的步,是左右腿个迈出一步。是现在意义上的步的两倍,现在的一步,古人称为“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古人说的20余步,应该有30--40米的距离。古代一步相当于现在1.5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7349 工分:1494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总感觉弩箭的威力要比弓箭的威力大,理由很简单:弓箭的动力,全在于开弓拉弦的势能突然释放,赋予箭杆较大的速度。这个势能的大小,基本取决于射手的力量,100的力量最多只能拉开100的弓,拉满弓的同时还要瞄准目标,这就要求必须较长时间保持拉满弓的姿势,还只能一个人用手操作,无形中消耗了力量,只能短时间拉开,迅速释放。相对而言,弩箭的局限性要小很多,可以拉开以后立即松手,弩本身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不需要射手长时间保持满弓状态,瞄准也不需要消耗多大体力,无形中增加了力量,更利于瞄准目标。而且可以手脚并用上弦,腿的力量当然比手的力量大的多,甚至还可以多人合力,力量激增。主贴图片上的弩,甚至用到了杠杆原理,这也是可以使射手力量倍增的,弓箭显然是无法使用杠杆原理增力的。如果是现代强弩,100的力量拉开1000的强弩也是小事一桩,多拉几次就成了,可以多次拉弦积蓄能量。本文内容于
10:57:47 被vonco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59522 工分:4560
左箭头-小图标
图片来自成都锦里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38591 工分:4976
左箭头-小图标
你搞错了 单兵用诸葛弩发射速度1秒1发 一些大型的诸葛弩需要多人操作发射速度慢些 诸葛弩发射的箭矢通身都是铁制的 不是普通的箭矢 诸葛弩打出去的就一铁条子 这种全铁箭矢质量重打出去后加上较高的飞行速度 其杀伤威力是不用置疑的 如果是500人同时拿的诸葛弩连发 对那些冲锋的敌人打击是致命的 诸葛弩近距离阻断敌人冲锋有奇效 而且操作简单 拿到手上就能用 就尼玛古代的冲锋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9386 工分:15777
左箭头-小图标
一直认为,连发弩虽能连发,但是威力不太大,只能算是战术兵器,只在黑夜伏击,刺杀重要人物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此物才能发挥极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18336 工分:96
左箭头-小图标
连弩是近战防身利器,不是用来打野战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07988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古人说的步,是左右腿个迈出一步。是现在意义上的步的两倍,现在的一步,古人称为“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古人说的20余步,应该有30--40米的距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71088 工分:1322
左箭头-小图标
莫把演义当正史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6楼&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84566 工分:129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5楼&那个盒子里放十几二十几个箭矢,扳一下发一个,,,连弩原理并不复杂,有效射击距离短,实用性不强,要不然肯定会被古代战争广泛使用,,无论神马武器,战场实用性是第一标准。。。。。。。。。。7楼&你去看看cctv10的 有个介绍连弩的,只是复原件。然后你再来说实用不使用。地址链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84566 工分:129
左箭头-小图标
你去看看cctv10的 有个介绍连弩的,只是复原件。然后你再来说实用不使用。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5楼&那个盒子里放十几二十几个箭矢,扳一下发一个,,,连弩原理并不复杂,有效射击距离短,实用性不强,要不然肯定会被古代战争广泛使用,,无论神马武器,战场实用性是第一标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0170 工分:1776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3楼&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楼猪又在扮无知专业黑。现在流传下的连弩很多,主要是民国前后,河北的地主大院非常普遍,几乎是防守利器。但是,地主大院只为守财,并不想和盗贼甚至土匪结怨,所以用的连弩全都做了改进,减小了力道(怕射死射残)也就事实减小了射程,不过为了有效,箭头全喂了麻药(不用毒药)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这些东东并不代表连弩的真实威力。其实,只要把你说的玩具的材料换一下,比如弓臂换成复合的,其他部件换做金属就可以了。有没注意到楼猪引述的发射速度是三秒一发?其实河北大院的连弩可不是三秒一发,就是啪啪两下的功夫,一发出去一发上膛。区别就在这里:加力后就得三秒左右一发,压簧比较难,也比用弓箭快,而且好学好瞄。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就算用楼猪图上的连弩,只要经过强度改造,射程是一定可以加大的,河北的防卫版是二三十步,加大后到五十步没问题的。五十步是个什么概念?有个成语“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有一个“百步穿杨”,这就基本符合古代作战的近距离攻击了。超远有床弩1500米,远有强弩,也叫脚蹬弩,中有弓箭,不过一个步弓手训练怕得一年,马弓手要三年,近程呢,三五十步,连弩三秒一发,不用专业老兵,新兵就能用,射速还快。战争不是打群架,远中近, 军阵都是很清楚的。没人一来就肉搏,更没有斗将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河北大院的看家连弩是喂麻药,川中最不缺的就是毒,如果五十步内,有一群拿着连弩喂毒的货在那里等着,身后是完整的军阵,有林立的长枪、有盾牌兵甚至还有战车,当然也不缺强弩劲弓,请问一下,你敢冲么?最可怕的是,好容易冲破强弓区,以为要肉搏了,最后三十米,冒出雨点般的毒箭,全是直射,伲玛,这就有现代战争的感觉了,别忘了,我们的抗战也往往是把敌人放到三五十米才开始扔手榴弹射击的。冲锋枪出了五十米也没准头了。就算全装备手枪的话,也只能在三十米内发威。这连弩毒箭群,在两千年前,绝对没人愿意碰。蜀道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蜀军出川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会太多,而且川马个小,魏国的青徐铁骑为什么一直占不到便宜?就算诸葛类妖计谋不断,真接战,蜀军没几样独门的看家武器,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少打多的。所以,尽管连弩的结构也许有更神奇的,也许和木牛流马一样淹没于历史,但既使用今天保存的地主护院器和这位仁兄讲的玩具,做成放大版,加强版、甚至车载版多人操作版,再把箭头装上毒药,上千人使用,也绝对是任何队伍不敢轻易强攻的势力。这就是连弩的意义所在。尤其是新兵也能用,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那就更牛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8637 工分:991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那个盒子里放十几二十几个箭矢,扳一下发一个,,,连弩原理并不复杂,有效射击距离短,实用性不强,要不然肯定会被古代战争广泛使用,,无论神马武器,战场实用性是第一标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84308 工分:24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30步 15米怎么算的 好像古时候一跬是现在的一步 一步是现在的两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6616 工分:31626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现在的连弩很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诸葛弩那样子!鬼才知道啊!现在的连弩估计一些大点的小商品城就有!那天在泰山下摆摊的还看到一个!虽然是玩具!但是原理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9326 工分:4824
左箭头-小图标
听说这诸葛弩是可以连发的????求真相,求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4条记录]&分页:
&对诸葛弩真的实用吗?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连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