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行情水”是一股什么“水”

港片中说的荷兰水是啥?【香港电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39,187贴子:
港片中说的荷兰水是啥?收藏
前两天看到一个香港沦陷的帖子,昨晚看了一遍。里面说的邱淑贞在舞会上喝的荷兰水是什么?饮料么?
学特色小吃哪家好? 找苏味轩 包教包会 一费到底 学2送2 自己创业做老板!
不知道,粤语原版好像没听到这个词。 我想应该是跟碳酸饮料差不多的东西,洋货。
恩,我看的是双语的,效果很差,看字幕上写的荷兰水。
香蕉水是什么来的???
我就知道苍蝇水。
回复1楼:荷兰水好像是碳酸饮料
就是汽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东江水的是是非非:内地向香港供水始末
我的图书馆
东江水的是是非非:内地向香港供水始末
内地和香港的矛盾近来愈演愈烈,什么话题都能成为吵架的素材。而其中,关于东江供水的争论尤为激烈。内地每年向香港的供水,究竟是对香港的“恩惠”,还是像很多香港人所说的那样,无非是以钱买货的商业交易,甚至还“买得贵了”?撇开情绪,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内地向香港供水的整个历史始末。香港是个靠海的岛屿港口,境内没有什么大的河流湖泊,降水分配也相当不均,严重缺乏淡水资源。好在,早期的香港并没有多少居民,靠山间溪水和少数水井已经足以满足本地的饮水需要。不过自从《南京条约》以来,涌入香港的人数越来越多,于是很快,淡水资源的矛盾就显现了出来。作为应对,港英政府在境内兴建了若干储水塘,但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一旦遇到天旱,就会产生严重的“水荒”。如1902年,香港就遭遇大旱,不得不每日限制供水1小时。1929年的水荒,6个池塘有5个干涸,政府被迫实行七级制水,就是所有人都必须去供水站定额取水。到了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矛盾更显突出。50年代末,华南又经历春旱,一些香港的亲中派就觉得,靠着内地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何不利用呢?于是就提出了向内地购买水资源的建议。而内地立刻对此表示欢迎,说我们愿意为香港同胞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当时的港英政府对中国可是非常忌惮的,生怕一旦从内地引水,将从此成为政治上的包袱,从此受制于中国。所以从一开始,港英政府就把这件事视为政治事件,而不是单纯的商业事件。当时的港督柏立基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为解燃眉之急,暂时从中国取水。不过,为了防止落下口实,英国政府坚持付钱买水,而不接受中国的免费提供。而同时,又坚持以“香港当局”,而不是港府的名义签订协议。总而言之,就是内心把这当做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但表面上却又拼命淡化其政治色彩。为了支援香港,中国于1959年底开始兴建深圳水库,并于次年3月5日蓄水。建成之后,根据协议,每年向香港供水50亿加仑,即2275万立方米。至于价格,由于英政府坚持付费,因此定了一个象征性的价钱,即每千加仑仅收人民币1毛,便宜得不能再便宜,聊胜于无而已。今天的深圳水库但这点水并不能解决香港的用水问题,而港英政府也不想把所有的解决手段都寄托在内地身上。因此,除了从深圳水库引水,港府同时也准备在香港境内兴建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船湾淡水湖、万宜水库等。这些计划都极为庞大,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数一数二,从中可以见到港英政府拼命想要挣取“食水独立”,不想受到中国制约的心态。但这些工程尚未完成,1962年秋到1963年初夏期间,香港便又发生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水荒,不得不再次宣布“制水”:每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只能供应4个小时。除了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之外,各行各业因为缺水停工,更是损失惨重。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无水荒”,便是1963年大水荒的生动写照。意识到淡水问题已经成为香港发展的命脉所在,港英政府不得不再次求助于内地,向广东省提出供水请求。广东予以热情回应,不但同意深圳水库增加60亿加仑对香港的供水,还允许香港派出轮船到珠江口采集淡水,运回港岛。只不过,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不能完全解决香港的困难。于是,为了长远着想,双方便开始探讨从东江引水,补给香港的方案。当时中央政府对这个问题也是极其重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中国提出,可以从东江修筑一条运河水道,分级引水至深圳水库,从而增加对香港的供水量。而这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费用,可以完全由中国自己承担,港府不出一分钱,而每年的水价也只需以正常合理的价格支付。1964年,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从东江取水给香港、九龙的协议》,并正式开始兴建“东深供水工程”。协议规定,从1965年起,深圳每年向香港供水150亿加仑(6820万立方米),即便香港所需水量不到此数,也以此数计算,余量不能留到下一年。至于水费,则定为每立方米人民币一毛,即每一千加仑人民币0.455元,或1.06港元。虽然比之前的每一千加仑人民币0.1元有所提高,仍远低于成本。不过有趣的是,在谈判中,港府竟然还一度觉得此水费标准过高。为了实现工程的目标,需要兴建一系列的拦河坝和抽水站,使东江支流石马河倒流入雁田水库,再通过人工渠道导入深圳水库,工程全长83公里。为此,中国动用了1万多人,用了11个月完成了建设,共耗费资金3584万元,全部是周恩来亲自批准,从援外经费中拨出的专款。从日起,东江便开始向香港供水,直到今天已经快整整50年,从未间断。东深引水工程一景从这一阶段来看,内地对香港算是仁至义尽的。当时香港的情况近乎绝望,两大水库都未建成,海水淡化厂更是连概念都没有,至于有人说可以花钱去别的国家买水,更是奇谈怪论:在香港闹水荒最严重的时候,也没见它有这个能耐,可以去东南亚或者台湾运水。总之,当时大陆几乎就是香港的唯一希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在用水的问题上,内地处于谈判和博弈的绝对优势地位。真要想坐地起价,或者借题发挥个什么,绝对够香港受的。不过,中国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主动慷慨解囊,给香港提供了最急需的帮助。你想,在1965年,国内经济还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居然自掏腰包,花费了3500多万(这在当年是多少钱!)建设了东深供水工程,而且在短短11个月内就全部建设完成(被当时的英国人视为奇迹)。不要忘记,当时不仅仅只有香港受旱灾影响,广东各地区同样受灾,但内地优先把东江的水资源输送到了香港。而且从售价来说,从1965年起,连续13年,都仅仅收取每立方米1毛的象征价(因为港英政府坚持不接受赠送的缘故)。这个价钱之低,连成本都覆盖不了,以至于东深供水局每年都需要接受财政补贴,成为一个事业性单位。做到这个份上,应该算是很对得起香港的了。但是从港府的角度来看,虽然已经从东江引水,但他们仍不肯将其作为唯一的供水来源。1968年,船湾淡水湖建成,1978年,万宜水库建成,增加了香港本地淡水的供应量。而与此同时,港府还积极探索海水淡化技术,于1975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乐安排”海水淡化厂。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弱化内地的供水在香港所占的比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江供给香港的淡水所占比例并不高,长期在30-40%徘徊。然而,政治上的排斥终究阻挡不住经济上的诱惑。单从经济上来看,要解决香港的水荒,实在没什么比从内地直接引水更加方便而又便宜的了。造水库要花大钱,比如万宜水库就花了 13.48 亿港币,占了港府当年预算的 31%之多,而海水淡化更是贵得吓人,每年光是燃料就要耗费1.46亿。相比之下,当时每年从内地“买水”的费用只有1600万港币,便宜之至。因此,哪怕英国政府主观上再不情愿,不知不觉地,也就买得越来越多。1965年的供水量是6820万立方米,到了1972年,已经增至8182万。港府犹嫌不足,提出要求,希望到1979年,能将每年供应香港的水量提高到1.68亿立方米。为此,原有的工程已经不足以满足要求,不得不展开扩建。这就是东深工程第一期扩建,从1976年到1978年,耗资1483万人民币。此部分资金仍由中国自己承担,而香港也投入1.17亿港币,在香港境内加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然而扩建之后,巨大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于是港府再次提出新的要求,希望从1983年起,每年供水2.2亿立方米,之后逐年增加,直至1994年,达到年供6.2亿立方米的程度。为此,东深供水工程再次扩建,是为第二期扩建,中方为此投入2.69亿元人民币,将整体供水能力扩大了9倍。相应地,香港也耗资1.5亿港元,加强了本方境内的相应设施。这一阶段,由于内地供水的大量增加,使得香港很快摆脱了用水的困扰。同时,在对比之下,其他方法的昂贵和不实用也显露无疑。比方说乐安排海水淡化工厂,虽然运行了一阵子,但它生产出的淡水,每单位造价要高于东江水整整6倍,入不敷出,最终终于被港府放弃,于1982年停产。而原本在计划中的另外几个大型水库,最后也没有付诸实施。于是,东江水开始了在香港的“独大”进程,占香港总供水的比例快速上升,1985年超过50%,之后更是一路上扬,达到80%左右,东江水成为了香港名副其实的命脉所系。
“乐安排”海水淡化厂事到如今,港英政府也只好接受现实:反正联合声明也发表了,香港终归要回归中国,还考虑什么供水呢?于是1989年,港府与内地再次签订新的条约,计划进一步扩大东江供水的需求:他们的希望是:从1995年的6.6亿立方米逐年增加,到2008年达到11亿立方米的水平。为此,中方又专门进行了东深工程第三期的扩建。然而,这次却出乎港府的意料之外。因为之前几十年,香港经济一路走好,城市越来越繁荣,用水量需求也持续增长。按照港府的预测,这一增长的趋势在未来并不会改变。谁想到90年代之后,由于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工业大量向北迁移,导致本地用水量反而开始回落。到了1998年,全香港的工业用水量已经从1989年的1.82亿立方米,减少至6600万,减幅高达63.7%。很明显,港府之前要求的,到2008年要达到11亿立方米的年供水量,实际上是高估了自己的需求。但东深工程的第三期扩建早已完成,至今东江水的最高供港能力仍是按照11亿立方米的标准来定的。要求的目标过了头,这怎么办呢?1998年,港府不得不和广东政府再次协商。广东政府同意减少未来的供水量5.6亿立方米。但问题来了,当初明明是你港府提出要每年11亿的供应量,我按照这个要求,好不容易把工程扩展了,你又说不需要了,这不坑爹吗?为了补偿,港府提供24亿无息贷款,用于对整个东深工程进行改造,建设专门的封闭输水管道,以实现“清污分流”。该计划总投资49亿,其中港府的24亿贷款分20年摊还。工程2000年开工,于2003年完工启用。就在香港的需求量遇到瓶颈,开始“过剩”的时候,珠三角其他城市却迅速崛起,加入了争夺东江水资源的行列。如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这些周边城市实际上都仰仗于东江的供水。虽然从香港的角度来说,用水似乎有所宽松,但对于整个珠三角地区,淡水实际上是非常贫乏的,东江水可谓是极为宝贵的抢手资源。为了将有限的淡水合理分配,2008年,广东省甚至不得不发布了《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规定了各城市能够分到的配水总量。其中惠州25.33,东莞20.95,河源17.63,深圳16.63,广州13.62,香港11,韶关1.22,梅州0.26(以上单位均为亿立方米每年)。其中香港被分配到11亿立方米,正是按照之前的合同要求设立的上限。不过根据香港自己的要求,实际每年购买的配额已减少为8.2亿立方米(但在特殊情况下仍可上调至11亿),并以“统包总额”的方式支付。这就是香港泛民派如今吵着“每年必须买8.2亿立方米水”的由来。 东深引水工程示意图了解了以上历史之后,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给香港的东江水真的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多得过了头,“用不掉也要强卖”吗?这是某些香港反对派议员一直在叫嚣的题目。其实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从东深工程第一天起,这就是双方都同意的合同条款。中国自己掏钱造了引水渠,又给了香港一个极低的售价,所对应要求的,无非是港府每年按照一个固定的数量买水而已,而且这个数量,还是港府自己提出的要求。好比你是供应商,有一天来了个代理,要求你在某天之前,必须以低廉的批发价提供100个产品。你同意了,只是要求对方到时候,必须把这100个产品全部一次性买下,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难道这个代理自己最后没有把货卖掉,就能理直气壮地来找你退货?在东江水的问题上,内地和港府每次签的就都是这种批发价合同,类似于“包月”(还都是港府主动要求签的),规定了在这个价钱下,内地有义务提供,而港府也有义务购买一定数量的水。好比你去手机公司开户,人家给你的plan明白规定了,每个月的网络流量是200G,哪怕你只用了150G,也按照200G收费。你总不能因为月底流量没用完,就抱怨运营公司是黑店吧?再说了,为什么香港政府购水的额度会如此之高?明明是因为1989年,当时的港英政府错误地高估了香港的发展,主动提出了每年11亿的要求。内地还为此特地扩建了东深三期工程,现在突然反过来说太多了,这本身就有点不厚道。更何况内地对此也并未过于计较,在新一轮的协商之下,重新调整了香港的购水额度为每年8.2亿立方,这是双方都认可的一个数字。而且从香港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较为合理的一个数字。东江水占香港每年用水的80%左右,而港府必须保证每年的用水保持稳定,不因为意外的天灾干旱等导致用水危机,所以留有一定的冗余属于非常正常的行为。香港各水库的储水量靠天吃饭,在雨量充沛的年份自然会湖水溢出,造成淡水过剩;但万一哪年大旱,水塘枯竭,这部分水就需要靠冗余的东江水补充。因此,留有20%左右的冗余储备是任何一个政府都天经地义会做的事情。就像一个国家进口粮食,我实在想象不出哪个国家会一点余地不留,把进口量计算得分毫不差,恰好能填饱所有国民的肚子。从过去几年香港的供水情况来看,实际输入香港的东江水一般都在7亿多立方,冗余率不过14%左右,谈何“浪费”?在一些比较干燥的年份,比如2011年,当年水塘占整个用水比例从20%左右下降到11%,这部分“多余”的东江水就利用上了,使香港不至于临渴掘井,临时再去求水帮忙。把这部分水说成是强卖给香港人的,实在于理不通。实际上,由于珠三角地区水资源的匮乏,如果香港想把它那部分配额吐出来,深圳广州等地恐怕都要笑疯了才对。目前一亿立方的水卖给香港也就4亿多,而这些水如果用在深圳等地,能支撑的GDP绝对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珠三角其实是一个很缺水的地方,大家都在拼命抢水,只有香港某些人想要往外吐,也是奇怪。第二,卖给香港的东江水太贵了吗?这里面又分两个小问题,首先,相对来看,香港买水的价钱确实要比深圳和东莞高,这是对的。但理由很简单啊,一来香港离东江最远,二来当初建设东深供水工程一二三期的时候,香港一分钱都没出过,用的都是内地纳税人的钱。其中深圳有纳税,东莞有纳税,而香港并没有给中央政府纳过税,如何能享受相同待遇?更不用提所有这些水利设施的维护、修理、调试都是内地在进行的。真要算账的话,香港仅在改造东深管道的时候提供了24亿元的无息贷款,也就是说,它的付出仅限于这24亿元在20年里的按揭利息。而即使这笔钱,也多半是作为三期工程建设的补偿了(你说要建到11亿立方每年,建完了又说不用那么多,这笔钱不找你补偿找谁呢?)所以于国家而言,向深圳、东莞供水是公共服务,向香港供水初期是政治帮助,回归之后,广东和香港政府平等地签订合同,只能算是互利的商业条约。其次,绝对来看,撇开深圳东莞不论,光说卖给香港的东江水大约4元多一吨,究竟算贵吗?这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东江本来和香港无关,是为了香港的供水强行引过来的。为了保证香港的供水,很多地区做出了牺牲。比如说整个珠三角属于十分缺水的地区,而保证了香港的供水,势必要拖慢其他某些地区的发展。如新丰江水电站,就因为给香港供水而导致了发电量的减少,年效益的损失高达一千多万。又比如,为了保持东江水的清洁,河源市严格限制了各种工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大大落后。它的人均GDP本来和惠州差不多,如今却只有后者的一半不到。对于这些情况,香港在水价上作出一些补偿是合情合理的。至于这部分补偿价格具体是多少,有人做了研究,计算为1.83元每立方(见周春飞等《东深工程对港供水补偿水价分析》),这就占了东江水价的近一半。再加上前面说的因素,可以说,目前香港的购水价并不离谱,更何况从增长率上来说,它还不如深圳等地的水价上涨得快。即便港府自己,也认为目前的水价合理,只有少数反对派议员认为过贵。但却从没有人提出过动议,以价格为由要求停止购买东江水。事实上,目前来说,东江水仍然是香港最便宜,最经济的淡水来源。虽然港府近年来也试图通过节约用水,循环利用,重开海水淡化厂等途径,减少对于东江供水的依赖。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任何其他手段,比直接从东江购水更加便宜方便。比如最近,港府正计划在将军澳设立最新技术的海水淡化厂,但经研究,每立方米淡水成本依然高达12港元,高于东江水的8港元。而且就算一切顺利,最早也只能在2020年投入运作,且仅能解决本港5%的淡水需求。 香港水务署发起的节约用水运动因此,如今香港的用水局面,无非是一个经济博弈的结果。如果东江水价进一步上涨,以至于超过了海水淡化的价格,那香港自然会逐渐脱离东江供水,转而兴建大量的海水淡化厂。港府之所以仍然依赖东江水,就是认为它依然“有利可图”。再说了,港府与广东政府的购水合同并不是永久性的,如果觉得过高,大可下次续约的时候重新谈判。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内地向香港供水,也并不是什么单纯的“施恩”。如今东江水供港业务主要归于香港上市公司粤海投资旗下,从该公司年报来看,向香港卖水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每年收入近40亿港元,税前利润则接近30亿,利率高达75%。当然,这个利润也可能有所夸大,因为整个东深供水工程的“成本”并不能在它的财报上反应出来。换句话说,当年政府开发建设整个供水工程,其中的开发费用、沿路的维护、拆迁、地价等等最大头的花费,都没有被记到“粤海投资”这个公司名下,现在这个公司仅仅是“坐收其成”而已。但不管怎么样,毕竟也是赚了不少钱,算是各有所得吧。所以很有趣的是,关于购买东江水的合同,其实两地政府都觉得非常满意,反而是两地的人民都非常不满,以致互相骂战。公平地说,在东江供水的问题上,内地以前确实帮助过香港,但到了今天,两地更多地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既不存在什么“恩惠”,也不存在刻意的“敲诈”。为此天天吵架,今天我威胁要“断水”,明天你骂我是“蝗虫”,这种行为只能进一步加深两地人民的矛盾,又有有什么意义呢?来源:四月网
馆藏&7351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香港水”是一股什麼“水”?--觀點--人民網
“香港水”是一股什麼“水”?
——寫在新華社播發《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的談話》之時
】【】【】【】【】
  2月19日,新華社發表了《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的談話》,我認為,一是為了紀念偉人鄧小平,二是為了對當前香港某些人的咄咄逼人的進攻給予有力的回擊。為什麼呢,因為前幾天,香港“民主黨”的一個“黨首”在香港媒體上,別有用心地把當年中英香港問題談判中國代表團的一份聲明中的一段話截斷,斷章取義地、陰險地煽動香港人,說當年中央政府已經允諾,2007年之后,中央政府“不再干預”香港的選舉制度,2007年之后香港採用什麼樣的選舉方式,“完全”是“香港人自己的事務”,關於這個問題,外交部發言人和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專家已經給予了堅決的駁斥。  2003年,是香港的“民主派”最按捺不住、最急不可待的一年,他們的手法就是乘人之危,乘天災之危,向他們所謂的“親中”政府、“親中”特首發難施加壓力。2003年,因為亞洲金融風暴而導致的世界性的經濟衰退對香港經濟的嚴重打擊尚待恢復,2003年初的非典型肺炎又令香港的經濟雪上加霜,歷來以經濟為主導思維的香港人,心理有些浮躁、對政府有些懷疑是正常的。但是,“民主派”們卻不顧基本經濟環境,拼命把香港的困難和問題往政治問題上扯,什麼都是因為沒有實行“普選”造成的,什麼都是因為政府“親中”造成的,金融危機是,非典型肺炎也是,似乎隻要一搞他們所謂的“普選”,讓他們“民主派”上台執政,香港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些一貫攻擊中國共產黨“政治挂帥”的“民主派”們,卻天天在政治挂帥,什麼都要上升到他們“民主、自由、人權”的高度來衡量。  英國人統治香港100年,從來就沒有給過香港什麼“民主”,連英國本土實行的“民主”形式都不給。總督是英國女王委派的,實行“行政主導”的政治架構,立法局(相當於如今的立法會)只是咨詢機構,立法局成員也大都委任。可是,英國人感覺到將要失去對香港的控制權的時候,卻大搞什麼“政治改革”,要“還政於民”了,他英國人自己都不願意搞的什麼“普選”,卻要在統治了香港100年之后,匆匆忙忙拋出來,如果真的是對香港有利的“靈丹妙藥”,為什麼早不拿出來?行政主導了幾十年,突然要轉向“民主”主導,還不想有過渡,欺人太甚。英國人的算盤早就打好了,就是利用長期殖民地統治下形成的洋奴思想、西方價值觀來把持“民意”,形成一種對中國中央政府離心離德的群體“優勢”,在香港達到一個沒有西方的西方的存在。  應該承認,英國人的戰略是部分“成功”的,他們確實在香港培育了一幫西方政治霸權的代言人。這幫人從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一天起,就沒有消停過,凡是中央政府的決定,凡是董建華的言行,必在其批判之列,“逢中必反”、“逢董必反”。文章總是圍繞什麼“民主、自由、人權”做,本來“井水不凡河水”,可是他們對大陸的反華、反共勢力的支持卻不遺余力,比如為法輪功張目,為民運鼓吹。  他們的表演,在2003年“七一大游行”達到了高潮,他們有意“無意”地把游行時間選擇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慶祝香港回歸7周年到香港訪問,和香港回歸7周年的慶祝日,游行的題目是“反對就基本法23條立法”,就是公開地向世界宣布,中國對香港治理的“失敗”。盡管參加游行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心態和目的,可是被“民主派”們一“總結”,就統統成了“要求普選立法會和特首”的訴求。於是,他們乘勢大造輿論,以“50萬人都上街了”要挾中央政府,似乎香港已經處在“動亂”的邊緣。  “民主派”們歷來赤裸裸地把自己的身份與“中國”拉開距離,香港回歸前,他們把愛國、愛港的人士和政治團體叫“親中派”,什麼“中”,就是中國,表明他們是不“親”中國的,香港回歸了,他們還堅持稱呼別人是“親中派”,這就是原則問題了,難道香港不是中國嗎?就在“七一大游行”之后,興奮的“民主派”們甚至開始與台獨交流“民主經驗”了,“民主派”們的兩個重要成員,到台灣參加了由李登輝、陳水扁發起的“討論會”,對台獨們“民主台獨”大加贊賞。回到香港后,面對愛國人士的質疑,多次公開支持台獨“自己決定台灣命運”的女“民主斗士”,還是頑固堅持其鼓吹台獨的立場。  前不久,在一次特首參加的立法會上,一個“民主派”議員拍著桌子質問董建華“你喝的是不是香港水?”,言外之意,就是董建華喝著“香港水”,聽中央的話,是香港的“叛逆”。這就反映出一種危險的心態,就是把香港當成是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可以任意為所欲為的地方。在這批人當中,有人至今還在組織和參加旨在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體制的民運組織“支聯會”,有人公開支持“民主台獨”,反對大陸武力統一台灣…  近日,中央政府和有關方面特別發表了《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的談話》,核心是“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國”、“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准,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未來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成分是愛國者,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請外國人當顧問。什麼叫愛國者?愛國者的標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在這裡,我們理直氣壯地回答香港的“民主派”們,什麼是“香港水”?“香港水”就是“中國水”,沒有什麼獨立於“中國水”之外的“香港水”。  來源:強國論壇
(責任編輯:郭亞飛)
相關專題· ·
精彩推薦:
熱點新聞榜
互聯網搜索
鏡像: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香港:+852-
海外:+86-21-
&&请问香港的矿泉水大概多少钱一瓶?
已解决问题:3467661
8645922人贡献宝贵经验
请问香港的矿泉水大概多少钱一瓶?
全部回答(3)
按赞同数排序
我买过屈臣士小的5块左右,到超市买3块左右~
本地的大約&3-5&元。進口的大約&8&元。
大小的也不同價呀!不過最好不要在二十四小時便利店買,因為一定貴,可以到街上的小賣店買,大約五元,又或者到超級市場買吧!
你可能想知道
最受欢迎区域:
很多游友选择住在附近278家酒店
其他住宿区域:
探索港地本土文化,香港民俗风情1日游
此行去了:
特价门票?70
特价门票?73
香港、广州、马尼拉等地专家
香港、澳门、深圳等地专家
台湾、泰国、缅甸等地专家
普陀山、香港专家
请问香港的矿泉水大概多少钱一瓶?
我们找到了一个相同的答案,不能重复回答哦。
和问题无关、信息错误的回答会被隐藏。
这条回答是否对问题没有帮助?
香港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香港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香港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香港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攻略导航:香港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香港股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