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去一般的咖啡店招w兼职咖啡师吗坐着 看到一位咖啡师 我偷偷拍了张照片 他好像在笑 然后我就偷偷的看他 他一直在忙

头图加载中...
“我常跟朋友们说,如果你无法找到自己就去旅行,如果你觉得自己好像老了就去旅行,如果你觉得什么都一成不变就去旅行。你会发现,在宽天阔地的风景里,慢慢清晰起来的自己,永远都是个有趣的人,你变得多话而且生动,你对很多东西充满了好奇,你仿佛在内心深处寻找一点儿模糊的信仰。你变得不惧怕后果,更愿意迈步往前走。你没有想过,也许那个兴奋而鲁莽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己,带上那样的自己再回到原来的生活,其实一切也就没那么糟了。” ——《何必等来生》燕子
这段话,写于第五次前往
有些地方,你曾前往,会让你有说不出的舒服与心安,
然后,你就会一直念念不忘,一直忍不住一直前往,
这些地方,没有我爱的人,却有我喜欢的感觉,
在这些地方,随意地在街上放空,都能让人呼吸到生活该有的人情味、该有的生活气息,
旅游是跳脱原有的环境,去松一个口气的过程,
这过程中,可以没有柴米油盐、可以不用考虑你需要多努力工作、可以让你用尽全力去想念一个人。
第五次前往
,我选择一个人前往,
我想更肆意地去寻找这个地方的美好。
幸好,我找到了。也越发喜欢这个地方。
自我介绍下
喜欢在世界奔跑,
喜欢不断地重游一个地方,
也正因为如此,每篇游记,都花尽了心思,
不免俗,来推荐一下之前的几篇游记
,来多少次都不够】? 古城+宁曼路深度游,美食、咖啡馆地图大公开
【宝藏游记】用暴走的方式感受
机场转机、美签EVUS、中央公园攻略)
【星级游记】
,来过,便会爱上 ? 记第四次游
】越深入探寻,才能看到TA的好(持续更新中)
关于潜水考牌
潜水员考牌攻略(
AOW),解答潜水N多问
北京 ? 人少好玩地大公开
首先说明,在游记中,我将会介绍几个,我觉得人相对少的地方,
相对文艺范儿,也比较好拍照的,
我想。我是国庆去的,如果这个时间没什么人,
平时也就估计人也不会多到哪去了。
只要你感受过国庆天安门前和景山公园万春亭上的人潮,
你将会懂我说什么
同时,我仅是一名游客,不是
所以仅以一名游客的身份来发掘哟!!~
胡同 // 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是连接大栅栏和琉璃厂东街的一条胡同。清末和民国时期,这里风雅和风骚兼具,既汇集了多家书局书店,也是著名的高级娱乐场所,“鲁迅、梁实秋等名人曾多次来此饮酒作乐。蔡锷也是在此结识小凤仙。” ——这话信不信由你。2013年,西城区政府对杨梅竹斜街进行了腾退改造,重新铺设街道地砖,并引进了一些文化创意机构带动整条街的旅游氛围和商业环境。和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的最大不同是,杨梅竹斜街改造之后,绝大部分原来的居民都留了下来,因此,这条街从生态上还算是“老
”的,还是胡同居民的——而不是唯游客的。(资料来源于网上)
从拥挤的前门走到这里,心里带着说不出的感动与惊喜,
我是一个喜欢市区方便、热闹的人,但我总喜欢在这样的地方旁寻找一个相对人少、安静的地方。
,我喜欢住在离三里屯不远,却又相对安静、不失方便的亮马桥一带,
因为绝对怀疑我有人群密集恐惧症,我就是一个这样矛盾的人,但原来,这种矛盾其实是可以共存的,
杨梅竹斜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是兔儿爷门口张贴的一个标志,
应该是杨梅竹斜街也在推广当中,
也许,真应该冲着人还少的时候就来了。
走在杨梅竹斜街上,你一定不会错过模范书局,它几乎是这条街最显眼的建筑和招牌,还有门前的摆设,让人无法错过。
进去书店小逛了一圈就出来了,没发现原来还有展厅和茶室,下次去,必定好好逛。
模范书局是一家做雕版印刷精装书的书店,“局长”姜寻收藏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印刷雕版,在西海48号创意园区还有一家专做雕版和印刷的工坊。书店二楼有个展厅,后院的小茶室也是难得的安静。书店售卖的古版书在别的书店难得一见,还有专为国外诺贝尔博物馆定制的莫言短篇小说《大风》雕版印刷版,国内仅有50本。(资料来源于网上)
铃木食堂。
范儿的餐厅,走进里面,有个小小的庭院,
设计也很日式,但等位的人实在太多了,不好意思拍。
很喜欢这里,找个非黄金周的时间,一定来品尝一顿。
但铃木食堂有好几家分店的,大家也可以在点评上找找。
YUAN' Mouses & Flower 经营法式甜品和售卖鲜花
店里人挺多的,这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多,但早中午饭也没吃的我,就不吃甜品了,喜欢甜品的童鞋可以来品尝一下。
一个人旅游是自由,但吃饭也永远不会准点。
这是咖啡店BERRY BEANS的老板韦寒夜
关于他的故事,我放到介绍他店里的时候再写,如有兴趣,请留意下文中,关于BERRY BEANS的介绍。
这张图片很好地诠释了杨梅竹斜街上依然能感受到
居民的生活气息。
闺蜜们,我们老了就这样找个咖啡厅好好唠嗑唠嗑吧。
但愿我们的友情永固。
这家店也很有特色,卖的是剪纸地图。
本来很想入手一幅,但不想扛着去拍照,它们家对于国内没有网店,针对国外倒是有的,像亚马逊这类的。
从剪纸地图出来,看到这个景色,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挺有
当地的生活气息。
类似这种小店,在杨梅竹斜街上挺多的。
杨梅竹斜街还有很多这类小店,
下文介绍到的SOLOIST COFFEE CO.也在这街上。
经过这铺子后,再往前直行,经过一丈大街,就是琉璃厂了。
胡同 // 琉璃厂
琉璃厂大街位于
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
其实这里是卖古董的地方,跟杨梅竹斜街相连,走到底就是了,然后出去就是
门地铁站。
没必要特意来,但跟杨梅竹斜街可以一起逛。
我也仅走了一小段,因为对古董实在没兴趣,但如果喜欢的,倒可以来看看。
本篇游记共含19027个文字,279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比起罗马假日,我更爱活生生的罗马生活——一个人走遍意大利(三)
在国内通过邮件让酒店帮我预约了一辆车到机场接我,到了机场,一位胖大叔已在出口等我。罗马的旅馆选了在角斗场旁的Colosseum Corner。从机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斗兽场。司机把车停在斗兽场边,指着正对斗兽场的小路边的紧锁的大门说,就是这里了。我一边昂头看着斗兽场,一边狐疑的拖着行李打量那扇门,不相信这会是一个酒店。当时的感觉,仿佛自己被卖掉了一样。
就是这条小路,左手边这座黄色老楼就是斗兽场角旅馆所在地。
古旧的大门口有一排门铃,每个都写着寓所的名字。我仔细的寻找,找到了旅馆名字的铃,按下去便听到一个愉悦的年轻女声,问我预定名字后,她说我们在四楼,你上来吧,记得关电梯门。然后大门开了,我拖着行李就上楼了。
一进大门,便仿佛进入了电影场景,窗口的绿植,爬在阳台的彩色小花,一切都精致,有条不紊。这栋楼里有20户人家,4楼的一部分被主人改造成了旅馆,房间并不多,总共就四五间的样子。意大利有许多这样的小旅馆,由老公寓楼改造而成,房间精致干净,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有工作人员,九点以后给紧急联络电话。价格按装修和地理位置而定,便宜的有几十欧的,贵的也有两三百欧,不知道算不算得管理更严格一些的成体系的民宿。
左边的红色木头大门就是旅馆,角斗场角落旅馆没有公共区域,进门就是简单的前台,走廊通向各个房间。如果带有公共区域,价格就要贵许多。前台美女给了我两把钥匙和一个门卡,一把是一楼钥匙,一把是房间钥匙,门卡是旅馆大门的门禁卡。我不小心把门禁卡搞丢了,旅馆直接在我卡上扣走了30欧,于是我到booking上给了个差评。
旅馆的电梯是很老的电梯,非常的小,一个人两个行李箱就塞满了。电梯有两个门,必须都关好了电梯才可以运作。我到达旅馆第一次使用电梯时,电梯里出来一位全身大红套装的银发老妇人,气场强大,非常认真的跟我说一定要把两个门都关紧,不然大家都用不了电梯。我想,这位老太太定是遇到很多次电梯失灵的情况了,不知道她有没有投诉过在这栋楼里开旅馆。当场因为电梯的嘱咐我没好意思问她能不能合影一张,心想着再遇到时拍一张照,可惜到我离开都没有再遇见那位老太太。
到酒店时时间尚早,还不能入住,我把行李寄存在前台便出门逛了。回来的时候已累得不行,没有拍内部的照片。房间二十几平米,卫生间很干净,有独立淋浴间,房间的细节还不错。下面的两个视频是在房间窗口拍的。
从酒店门口的小路出来右拐,有三家小咖啡馆,门口的桌椅铺着红色的桌布,在阳光下懒洋洋的等待着过往游客。咖啡馆正对着斗兽场,所以生意总是很好。在罗马的最后一个早晨,我特地也来这里吃了一个早餐。
住在斗兽场旁,见到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斗兽场。清晨,正午,傍晚,深夜。每天我都从它身边经过,但始终没有进门,至多就是站在门口透过走廊往里张望,里面是一层层的台阶座位和一些石头房间,清晨日暮的时分,斗兽场里很安静,没有旅行团的身影,只有自己的影子在斗兽场墙角被拉的长长的。
最后来一个日出时分的斗兽场视频
古罗马遗址和斗兽场是连在一起的,虽然我就住在旁边,却没有进去,因为遗迹真的很大,而我不想走。关于走路这件事情我是这么看的,如果走在大街上,走累了随时有咖啡馆可以坐,想上厕所随时可以找,走不动了可以叫个的士。到了遗迹里就只有走路,只能走完,尿急尿频都一点辙没有。更何况这么伟大的遗址,肯定是远看比近看更雄伟啊,何必凑那么近看石头呢。
罗马街头许多马车在走,还有人力车,倒是挺有意思。这一带有许多行为艺术,没有头的人,悬空的人之类的,拍照要给钱。我路过时想给点钱拍照,但是前文说了,为了安全换了有密码锁的包,掏零钱很麻烦,这里的行为艺术者们不如国内的乞讨者那样与时俱进,身边没有放扫描用的二维码,就作罢了。不给钱偷拍总觉得太对不起他们的辛苦劳动了。
意大利有许多骑着单车的型男,很时尚的感觉。
拿起相机,一对男人手牵着手从面前走过,阳光明亮的晃眼睛。
罗马街头许多实强核弹的装甲士兵,不知道是否因为欧洲接连不断的恐怖事件,热闹的罗马街头因为这些装甲车显现出隐藏的紧张。
我不爱几千年的老石头,却喜欢街头的简单一景一物。一个造型别致的书报亭,一条无人老巷,一颗石榴树,一个大热天穿着全套西装皱着眉头打电话从美丽咖啡馆经过的男人。这才是当下的罗马。
终于到了万神殿,进去转了一圈便出来了。
在万神殿门口,遇到位拉得十分动情投入的乐手,用忧伤的大提琴在阳光明媚繁华如织的广场上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宇宙,许多人停步驻足,每演奏完一首,大家便会鼓掌致意。欧洲重要景点的街头艺人水准都很高,该是经过选拔的。演奏者身边大都放着自己的CD,我在各国也买了不少这些街头艺人的CD,虽然回国后很少听,但每次看到都会想起旅行时偶遇的惊喜。
听了一会音乐,觉得饿了。罗马时间凌晨五点吃的早餐,现在已是中午十二点半。出发前做了万神殿附近餐厅的攻略,但当下肚饿腿酸,便就近在万神殿前的一排餐厅里找了一个waiter最帅,笑容最灿烂的餐厅。这些店可以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活下来,一般都不会难吃,但因为地理位置好,价格也会比藏在巷子里的小店略贵一些。
坐下先点一杯红酒。这次带了两台相机,一台莱卡Q,一台奥林巴斯penf,penf配了两个镜头,一个是12-40,一个是40-150。最后大部分成品使用莱卡Q,因为对焦和快门速度快,光感好,走路过去抬起手随手一拍,连对焦过程都省了,抓拍很方便。
到达意大利的第一顿,我选择了最常规的番茄水牛芝士和海鲜手工意面。意大利的许多餐厅的菜单里都有homemade的意大利面,自家手工做的,我一般都选择这种,大部分情况下都挺好吃的。这顿饭加一杯红酒,四十多欧的价格。
亚平宁半岛的阳光,对着万神殿吃完了一整盘手工意面,满满的阳光的味道
吃完饭坐着发呆,看路人经过。左前方一位身材火爆的女人,一杯红酒喝一口,就跟身边男人腻在一起打个kiss。她身后有几位老头视若无睹的聊天,声浪此起彼伏。有位老头似乎不想加入话题,拿着报纸看的很认真。广场上一片太平,悠闲明亮。
饭后散步,从万神殿往纳沃利广场走。在万神殿旁的小巷子里偶遇一个手工皮具店,小小的手包皮包的钥匙扣,皮制的玫瑰花,件件都好精致,都是10欧一个。买了一个皮的小背包钥匙扣和一只皮玫瑰花,回来后发了朋友圈,许多人都好爱,第二天想再去多买一些,却已经寻找不到。
慢慢的走到纳沃利广场,广场边的阳台锦簇花团,有个大叔依着门打电话。广场上有位长发提琴手,琴声穿透人心。路边有依偎的情侣和懒散丰满的少女。光影斑驳处,老人在读报纸,男人西装笔挺。
偶遇一个Gelato店,门口有大叔悠闲的吃着冰淇淋,便进门买了一杯。Gelato是意大利式的冰淇淋,用牛奶和水果制成,基本不用奶油,所以乳脂含量低,是很健康的冰淇淋。意大利人打gelato都是往死里装,就担心给少了会被人鄙视,每次都多得我都吃不完,要剩下一大半,颇为浪费。但你要跟服务生说少装一点,我吃不完,估计会被他当做火星来的用眼神给鄙视死吧。
回到酒店休息到傍晚,出门去几个有名的景点,第一站是许愿泉。傍晚五点多的许愿池旁人山人海。拍了几张照片,觉得没有必要在池子里添砖加瓦,池子里收到的硬币估计够修一座新喷泉了。那么多人天天扔硬币许愿,许愿池如果有神仙,一定已经被烦死,耳朵都听出了老茧。
真理之口距离许愿池也不是太远,但看完许愿池的人山人海,我已经失去了去真理之口的兴趣,遂决定散步去西班牙广场,晚餐就在西班牙台阶的顶端。于是就这么闲闲走着,随手拍一张都是风景。
走累了,就坐下来喝一杯咖啡。我要了一杯美黑,罗马街头随处都是美丽的咖啡馆和餐厅。我喝着美黑,看到隔壁两位美国女生喝的放了许多奶油和饼干坚果的咖啡,好想问是什么咖啡,我也想来一杯,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脸皮也有薄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憾。
走到西班牙广场附近,便是许多购物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精品店,很有特色。遇到一家帽子店,貌不惊人的样子,试戴了一顶觉得挺好看的,一看价格吓了一跳,才知道这是意大利的帽子奢侈品牌Borsalino。这个品牌喜欢用巴拿马剑麻、羊绒、比利时兔皮等很奇怪的面料做经典款的帽子。
我在店里选了半天,不但挑款式,还挑价格,买了一顶相对便宜两百多欧的巴拿马草帽。这顶帽子在整个意大利行程里都陪伴着我,这15天若无这顶帽子我估计会被晒傻掉。回国后我还经常带着这顶帽子,因为戴帽子可以不用整理发型,太方便偷懒了。
在西班牙附近还有个平价的皮具牌子很值得买,campo marzio。我曾经在大阪最时尚的购物中心买过这个牌子的电脑包,1600人民币左右,在罗马只要700多人民币,差价不要太大哦。护照包的皮质很好,还有零钱包,卡包各色小物件,都只需要二三十欧,极为超值。我这次也带了一些手包和零钱包回来,也是打算送人,也许会在分享会的时候送出去把。
西班牙广场附近很多奢侈品店,我这次第一站到罗马,最后一站米兰,心里想着购物到米兰吧,结果大错特错,几乎所有想买的都没有。这个LV包就没买到啊,还有我心心念念的maxmara羊绒大衣,在罗马试穿了极为喜欢,到了米兰也卖光了。也好,省钱了。
终于走到了西班牙广场,现在这个台阶是禁止吃冰淇淋了,因为人太多会蹭到别人。
走上西班牙阶梯的最上端,看着罗马夜景,倒是很不错的。夜幕降临时的罗马很美。
西班牙广场附近有一个希腊人咖啡馆,这是罗马最古老的咖啡馆。全球最古老的咖啡馆是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边,希腊人是排名第二的。来过这里的名人(特别是百年前的),那真的是数不过来了。
进门是吧台和蛋糕柜台,意大利的咖啡馆都有两个价格,站着喝和坐着喝。每个地区都有法律规定站着喝的espresso最高限价,所以在意大利站着喝咖啡是非常便宜的。站着喝必须在收银台先买单,拿着小票到咖啡吧台,咖啡师看一眼小票撕一个角就开始做咖啡。
照片里右边是收银台,左边是咖啡吧台,一群人站在那里等咖啡。
装修风格很陈旧,服务态度也很一般,但是名气太大,太多人来打卡了。
点了一杯卡布,要9欧元,真的是很贵,而且味道很普通。
我们在旅行中会不停的遇到希腊人咖啡馆这样的地方,极为有名,不来不甘心,来了更不甘心。因为希腊人咖啡馆的体验不佳,到了威尼斯的时候,我删掉了去圣马可广场旁咖啡馆的行程。前一日在万神殿时,朋友留言说万神殿附近的金杯咖啡很好,我在希腊人受挫,决定去金杯咖啡拯救一下心情。
去金杯咖啡的路上,遇到一家卖意大利面的小店,门口挂满了各色意大利面,色彩缤纷。一直都听说意大利有几百种意大利面,看到这家店,我相信了。
还在街角偶遇一家可爱的鲜花摊子。
走到金杯咖啡门口,发现昨天曾经路过这里,只不过那时候不知道这是个名店。罗马古城并不大,随处走走都会有惊喜。
金杯咖啡只有站着喝的区域,还有各色的咖啡豆和咖啡周边产品,排队买咖啡和咖啡豆的人不少。我要了一杯卡布,真的非常香醇,好喝到不行,于是赶紧买了一包咖啡豆带了回来,当手信送给了朋友。
柜台上各色咖啡豆,可以称重购买。
彩色的摩卡壶,很可爱。意大利有许多地方都买彩色的摩卡壶,用这种壶可以很简单的就煮出一杯好意式咖啡,还可以打奶泡。我曾经就用过这种壶用了好几年,后来换成了优瑞的咖啡机才退休了。
金杯咖啡里的金色咖啡杯,好Blingbling。
喝完咖啡,去事先预约的一家前米其林一星餐厅Mirabelle。原本这不在我的行程里,但我很喜欢的公号推荐了这家餐厅,说这里风景极美,海胆意面超级好吃。查看餐厅资料时发现通过猫途鹰网站即可预约,遂决定来看看。Mirabelle在罗马古城的高处,一个公园边,我从金杯咖啡一路逛来,走了大约一公里,其间歇脚无数趟。
先在这个水龙头前坐了十分钟,有司机带着水壶来装水,也有人牵着狗来这里喝水,在这里很好的体现了众生平等。
遇到一个精致的书店,我进去转了一圈,许多古版书,不明觉厉的离开了。
一家卖挂钟的小店,各色各样的手工绘的钟面好美丽
走到上坡的街口,遇到熟悉的宇宙第一大行
1点钟到达餐厅,客人很少,这家前米其林一星餐厅的生意比较惨淡。但面对着公园和罗马城,风景真的很好。
服务生依旧是米其林高级餐厅的范,只是神情里有点懈怠,一个餐厅如果生意一直不好,服务员的眼神里难免就会露出疲惫。
点了一杯红酒,我想要黑皮诺,侍酒师推荐了一杯。杯型不够美丽,酒的味道还过得去。
餐前的面包,中规中矩,没有特别惊喜。
主厨赠送的餐前小菜,最左边的土豆球用的蓝色玻璃杯,让我开始怀疑主厨的审美。
很遗憾的海胆意大利面下架了,许多人好评过的提拉米苏也下架了,于是点了服务生力荐的两道菜,一个鹅肝批,一个是意大利饺子。
鹅肝批端上来,感觉我不是在罗马的米其林一星餐厅,而是在中国三线城市的某个西餐厅里吃饭,这个摆盘实在太业余。鹅肝批的口味也完全没有惊喜,分量倒是很足,但是有点腻,要吃完这么一大块对我来说是个负担。
接下来是第二次上面包,意大利高级餐厅都喜欢分批上面包,后面的餐厅也基本如此。问题是面包都很普通,这么多款没有挑出一款可圈可点的。
意大利饺子,又是芝士馅的,这是我这次意大利行程里最不爱的一道菜,可是每一家高级餐厅几乎都有这道菜。我吃了三个就不想吃了。在我吃这些菜的过程里,服务员们都神奇的消失不见了,包括我进门时笑容满面的领班,不知道是不是生意不好去开会了。
这顿饭两道菜加一杯葡萄酒,136欧,我走的时候连小费都懒得留,因为全程服务员都是隐身的啊。这顿饭真不值得,这是整个行程里最不值得的一顿饭。
下图是餐厅所在的酒店,酒店门口有个带高帽的门童,神情倨傲古怪。反正这个餐厅连同酒店都不是我的菜,迫不及待的逃回旅馆午休。
在意大利的十几天里,每天我都很早醒来,早早的出门,赶在旅游大军到来前在那些全球闻名的建筑旁散步。早晨的空气清凉湿润,走在古老的建筑边,会感到一种特别的宁静。这种宁静,不是在人潮汹涌时走在建筑里能感受到的。这次意大利的行程,我的酒店都选择在地标式的景点旁,也是为了这清晨短暂的宁静时光。午饭后的时光,我多是在酒店里休息,打个盹,整理行装,修修早上的照片,和国内的朋友聊聊天。到了傍晚六点左右,太阳西斜,我才会慢悠悠的出门散步。出门到晚餐间的这个时光,就是纯粹的散步,常常是朝着餐厅的方向无目的的走,胸前挂着相机,随手抓拍眼前的人事,这是活生生的城市生活。这个广场,我至少路过四次,每次走着走着就会从这里经过,觉得怪有缘分。这个广场说不上什么特别,但我却十分的喜欢。广场边有一个水龙头,许多人会过来接水。这个傍晚,我在这里遇到一群骑单车游罗马的人,兴许是某个罗马时兴的短途旅行项目。意大利的骑行游城市的项目挺受欢迎,我在佛罗伦萨也报名参加了一个。傍晚的罗马街头,古老的石块在夕阳下散发出圆熟的气息。广场边的两个男人,一人一杯白葡萄酒,享受着夕阳。散步的时候,忽然想起行程里的某家著名的gelato店还没去。看了看地图,并不很远,便走了过去,门口的队伍很长。这是罗马最有名的gelato店,叫Giolotti,我站到队伍的最后跟着排起了队。先到收银台买小票,告诉收银的老先生要多大杯的,交钱拿票。然后到冰淇淋的柜台前选冰淇淋。冰淇淋的柜台前人实在太多,我忙着用翻译软件查看那些五花八门的单词,并未拍照。我想点无花果的gelato,但是我想不起无花果的单词是什么,最后选了苹果和椰子,味道出乎意料的棒,椰子gelato里有一丝丝的椰蓉,苹果的gelato里也有苹果的小颗粒,口感丰富有层次,冰淇淋的甜度和刚刚好。这是我在意大利吃过的gelato里最喜欢的一家,所以排队是值得的。
吃完gelato,在附近逛了一会街,小有收获,便出发去吃晚餐。连着吃了两顿的fine dining,不想再去高级餐厅,只想找个好味道的小馆子吃一个简单的蛤蜊意面。于是便在TripAdvisor上找到这家Pesceria Barberini,直接在网站上预约后便去了。
这家店很小,在一条安静的巷子里,巷子是一个斜斜的坡路。招牌若不仔细看,很容易就错过了,但还好门口挂了一个渔夫的标志,似乎昭示着这里的鱼真的很新鲜呢。店内就如招牌所示,在前场挑选鱼和海鲜,现场称重,现场烹调。餐厅里的桌子不过数张,服务员也只两位,一边点菜上菜开酒结账接电话,竟然也有条不紊。
这个胖小哥是专门处理海鲜的,我点了三个生蚝,他马上就带上手套帮我开了起来。
小馆子的酒很便宜,香槟一杯不过六七欧,我点了一杯香槟,女服务生就拿了一整瓶来,挡着我的面开了起来,十分爽利。
面包篮是用牛皮纸装着,摸起来热乎乎的,面包是很有嚼劲的。
先来三个生蚝,三个10欧,价格还好,味道鲜美。想再加点,就没有了。
蛤蜊意面。我在意大利最爱的食物就是蛤蜊意面,我在国内就是最爱这款意面的,到了意大利更是不能错过。我试了五六家餐厅的意面,就几乎没有做的不好吃的。回国以后,我还时差想念。这盘意面没有参照物看不出大小,实际上是很大份的,蛤蜊也很肥,意面不是手工制作,但也是之类很好的机制面,吃得出浓郁的麦香,每一根面的面身都裹上了浓厚有味的酱汁,一口口的吃到嘴里,麦香与蛤蜊的咸鲜混合,无比美妙。
吃完意面我看到隔壁桌在吃烤虾,我就央求服务生能不能帮我单独烤一只。服务生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单独帮我烤了一个特别大只的斯干比虾。大家看旁边的叉子就知道这只虾多大了,肉质非常的鲜美,撒点海盐烤熟,真的好怀念。
这是这家海鲜馆子的招牌,鱼汤。这里的鱼汤最少两个人起点,一份是50欧,我还是央求帅帅的男服务生,我一个人实在吃不下两人份,但是我又很想尝尝你们的鱼汤,能不能再破例帮我做一个一人份的。帅哥的深蓝眼睛看了我两秒,点了点头,我心花怒放。
然后一人份的鱼汤端上来,我就被吓到了。这真的是一人份吗,这要有多大的胃口才能吃下这个一人份!这个鱼也太大只了吧,还有好多的青口,里面还藏着鱿鱼和虾。这一大碗的海鲜煮的味道真的是好,各种香料的调味混合在汤汁里,浓郁入味,鱼肉弹牙,青口肥嫩。至于汤,千万不能跟意大利人纠结汤的问题,那碗底浅浅的一层就是汤了。意大利人是拿着面包沾汤汁吃,我是拿着勺子很认真的把那些汤一点点的舀出来喝掉。对于南方人,汤对于一顿饭是有多么重要而崇高的地位啊。
这顿晚饭,一共是67欧,吃的肚子圆滚滚的心满意足。吃完晚饭九点多,出门时门口站了许多等位的人,这家海鲜小馆在罗马是很受欢迎的。大家若有兴趣,可以来试试,我点的菜是偏多一些,一般的人均在四十欧上下。
回到酒店,夜色正好,斗兽场静静的矗立在月光下
在罗马的时光,过的很快。似乎走了很多地方, 细数数也并不多。每个喜欢的城市,在即将离开时心里都会想,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再来了,然后心里便会有一点点的哀伤,但这种哀伤马上就会被对下一个目的地的好奇给代替。
在罗马的最后一个清晨,收拾好行李到角斗场转了一圈,楼上发的斗兽场的清晨其实是在这个早晨拍摄的。转完一圈,便到旅馆门口的咖啡馆,对着斗兽场吃了一份早餐。早餐的味道在此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斗兽场前的这一份感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55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7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9410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4K1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咖啡师去咖啡店好还是培训机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